摘要:高水平对外开放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强大外部动力。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作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是以改革开放创设良好国际环境的开路先锋,是以制度型开放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先导示范。文章通过分析自由贸易试验区助力新质生产力形成的机理发现,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改革开放的新高地,契合新质生产力高水平对外开放、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绿色发展的理念和定位。为进一步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对新质生产力的先行驱动作用,未来应从单一自由贸易试验区、区域跨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试验区与自由贸易区的视角出发,聚焦自由贸易试验区特色产业,布局创新链和产业链,构建新质生产力所需产业体系;推进区域多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合作,促进科技协同创新,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加强自由贸易试验区与自由贸易区的协同联动,主动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创新链和产业链,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关键词:自由贸易试验区,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绿色发展
一、引言
2024年1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同时明确“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会议将“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放在突出位置,发挥其在发展新质生产力和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中的关键作用,即通过不断深化改革和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实现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制度型开放作为我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必然趋势,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要外部驱动。其中,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我国探索制度型开放新模式和构建制度型开放新体制的具体实践,是深化经济、科技体制改革,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实现产业链优化升级的“试验田”,是以制度型开放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着力点。由此可见,基于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内涵,厘清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机理,进而探究以自由贸易试验区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的可行性策略已成为学界亟待阐明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二、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内涵
新质生产力作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是先进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它以科技创新为根本驱动力,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引领,倡导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契合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一)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根本驱动力
科技的第一生产力作用关键体现在所具有的革命性的科技创新[1]。科技创新在我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塑造发展新动能、培育发展新优势方面的作用不言而喻。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显著特征,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根本驱动力[2]。
一方面,科技创新通过作用于劳动者、劳动对象和生产工具等生产力构成要素形成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新型劳动者、新型劳动对象和新型生产工具。事实证明,科技创新加速生成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等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进而系统性重构生产过程和生产力结构。例如,数字经济时代,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更多具备数字化、智能化素养的劳动者。借助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运用,精准赋能新型劳动者的教育培养,有效提升劳动者的数字化、智能化素养,为发展新质生产力供给相匹配的高素质劳动力。同时,科技创新促进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加速催生出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元宇宙等新型生产工具。与传统生产工具相比,新型生产工具能够大幅提升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有助于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另一方面,科技创新通过激励新型企业成长、就业市场和职业结构优化调整、全产业链条重大变革、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兴起、宏观经济治理整体效能提升等,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比如,科技创新有利于国家宏观经济向创新驱动型方向发展,促进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不断优化社会投资结构、人力资源结构和现代产业结构,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提供保障,助力新质生产力的形成。
(二)新质生产力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引领
新质生产力本质上是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引领的生产力[3]。焦方义和张东超(2024)[4]指出部署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未来产业能够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原因在于产业作为一种组织形式,能够将技术与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融合,通过变革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发展。
首先,云计算、物联网、元宇宙、人工智能等突破性、颠覆性技术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推动。随着数字化和信息化时代来临,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趋势明显,以数字技术为主要特征的云计算、人工智能、3D打印等颠覆性和突破性的技术不断涌现,并成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集群式发展的重要力量。其次,以颠覆性和突破性技术赋能新质生产力所需的新型劳动者、新型劳动对象、新型劳动工具、新型基础设施等,加速原有生产力结构的系统性重构,形成新的关系集合。比如,以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等颠覆性和突破性技术赋能新质生产力所需的劳动工具:一方面使劳动工具变得更为精密和尖端,提升劳动者改造自然的本领;另一方面促进数据、信息等新形态要素形成,并成为劳动者新的劳动工具,加速新质生产力系统形成新的关系集合。新质生产力系统形成新的关系集合将催生以新能源、新材料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新型产业形态的出现既可以推动产业部门的生产结构向着高级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形成新的生产方式,又可以通过革新产业的构成要件,形成新的生产关系。未来,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所形成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将引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三)新质生产力契合新发展理念的思想内涵
新发展理念,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5]。新质生产力旨在促进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契合新发展理念的思想内涵。一是以创新发展驱动未来。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如车之双轮,缺一不可。一方面,新质生产力强调科技创新的驱动作用,以创新推动生产力结构的系统性重构,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新质生产力注重体制创新,通过科技体制、经济体制革新,打通影响新质生产力生产要素顺畅流动的堵点卡点,创新优质生产要素的配置方式,形成高标准的现代市场体系。二是以区域协调发展保障质量。新质生产力强调以区域协调发展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因地制宜,整体发挥区域的比较优势,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有序流动,在区域内形成安全且自主可控的产业体系。通过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区域内形成高端产业集群,实现产业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化。三是以绿色发展引领方向。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绿色发展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保证,是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的“方向盘”。不论是作为新质生产力根本驱动力的科技创新,还是影响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变革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都与绿色发展理念息息相关。新质生产力的绿色发展理念既要发挥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的驱动作用,又要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益,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中的绿色产业,打造高效生态绿色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四是以开放发展营造国际环境。通过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加强国际经济合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五是以共享发展改善民生。新质生产力发展带来的经济发展、体制革新、社会财富积累、文化繁荣、生态美好等成果将会惠及人民群众,实现全社会共享。
三、自由贸易试验区助力新质生产力形成的机理
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新高地,其发展理念、建设任务、产业定位契合新质生产力在高水平对外开放、科技创新、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绿色低碳安全等方面的发展要求。自由贸易试验区助力新质生产力形成的机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具体如图1。
(一)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契合新质生产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理念
目前,学界已对中国对外开放理论进行系统的梳理,主要经历“起步—发展—深化—升华”四个阶段,具体包括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发挥比较优势发展外向型经济的起步阶段;加入WTO后“引进来”与“走出去”双向开放的开放型经济发展阶段;以“一带一路”引领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并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深化阶段;制度型开放与构建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制的升华阶段[6]。根据学者对于对外开放发展阶段的划分,我国正处于制度型开放与构建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制的升华阶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制度型开放作为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的显著特征,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方向。其中,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国家探索推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创举,是推动制度型开放的开路先锋和先导示范。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以制度型开放助力新质生产力形成的着力点,通过探索制度创新模式,将制度型开放所涉及的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强化监管体系以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对接国际标准并推动中国标准走向世界等任务进行先行先试,促进国际经贸合作向纵深发展,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以对标《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服务贸易规则开展先行先试为例,服务贸易规则在CPTPP中占有重要分量。在CPTPP的30章内容中,有超过1/3的章节与服务贸易相关,其中最为核心的内容集中在投资、跨境服务贸易、金融服务、商业人员临时入境和电信服务等章节。CPTPP的高标准服务贸易规则主要体现在市场准入方面。在市场准入方面,一是采取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模式,即除“信息安全和国家利益”等相关服务内容以外,其他服务部门均应向CPTPP成员自由开放。二是通过设置静止(standstill)和棘轮(ratchet clause)条款,保证CPTPP成员的服务贸易自由化程度时空锁定、只进不退。三是取消对服务提供者进入的数量、服务交易或资产总值、服务业务总数或以指定数量单位表示的服务产出总量、可雇佣的与提供特定服务直接相关的自然人总数、服务型生产的总量、服务提供者提供的法律实体或合资企业的类型等限制。四是取消对高级管理人员和董事会成员国籍、外资企业股比、自然人流动、资金自由流动等方面的限制,实现学历和职业资格互认。在综合评估我国各个服务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开放风险的基础上,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与国际高标准接轨;在自由贸易试验区探索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棘轮机制”,运用底线思维持续缩短负面清单内容;根据服务部门的敏感程度,分类分层次推进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全面提升服务业开放水平。通过自由贸易试验区在服务业扩大开放中的先行先试,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二)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有助于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目标的实现
李平等(2023)[7]对制度型开放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开展研究,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制度型开放显著促进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尤其是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对技术创新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谭建华和严丽娜(2020)[8]分析了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自由贸易试验区内上市公司的各类专利申请数量显著多于非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上市公司,自由贸易试验区对企业的技术创新产出水平有显著促进作用。杜德斌和祝影(2022)[9]提出创新人才、创新主体和创新环境是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生态系统构成的必备要素。自由贸易试验区通过吸引创新人才、集聚创新主体和优化创新环境,有助于打造协同共生的科技创新生态系统,具体如图2。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对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三方面。
第一,自由贸易试验区为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提供人才保障。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存在耦合关系,创新人才为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提供技术和智力支撑的同时,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政策环境有利于结构合理的人才资源高度集聚。其一,自由贸易试验区科技创新人才的支持政策有助于人才类型的科技化。为有效吸引并留住科技创新人才,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专门制定政策落实。例如,《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明确提出打造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并通过实施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提高研发人员科技成果转化收益比例等措施加以落实。其二,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国际和国内“双循环”的联结点,有助于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的国际化。自由贸易试验区对标高标准自由贸易协定的自然人流动条款,在区内探索国内外创新人才的有序流动和保障措施。例如,北京“两区”为吸引国外技术人员到自由贸易试验区授艺,持续更新《“两区”境外职业资格认可目录》,不断放宽职业资格准入限制,同时组织国内技术人员赴国外学习科技创新领域的管理经验和技术。其三,以自由贸易试验区推进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设,有助于人才结构的年轻化。结合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制度创新优势,在所属区域推进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激发青年发展型示范园区活力、吸引青年人才资源集聚、提升青年群体就业质量[10]。例如,2022年,青岛市印发《关于建设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的实施方案》,明确在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青岛片区建设青年人才发展友好型示范园区。示范园区以“将青年组织建在创新链上”为导向,通过专项政策支持,打造一体化的青年人生活工作服务体系,吸引海内外青年人才投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促进青年科技创新人才结构年轻化。
第二,自由贸易试验区为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提供主体驱动。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明确强化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自由贸易试验区通过发挥改革创新“试验田”、高水平开放门户枢纽和区域协同发展重大平台作用,对标高标准的国际经贸规则,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优化科技企业落户程序,吸引越来越多的科技创新企业到试验区内发展,更加彰显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和引擎作用。例如,2021年,北京“两区”率先在全国开展科技创新企业便利化服务“报备即批准”的试点,重点服务与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关键材料等领域相关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让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得到保障和尊重。政策之下,贝瑞基因等12家创新能力强、研发投入大、产品进口替代性高的生物医药细分领域龙头企业获得了全国首批认定。
第三,自由贸易试验区为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提供环境支撑。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将加快传统市场制度向高标准市场体系演进。高标准市场体系具备的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为企业提供发展便利,进而激发城市的创新创业活力。在创新创业方面,自由贸易试验区对科技型企业的强有力促进作用主要基于制度创新不断改善市场环境,进而降低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性风险和负担,科技创新企业能够更加专注于生产性经济活动[11]。自由贸易试验区对营商环境的促进作用主要包括:制定实施与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海关监管制度、金融服务等相关的法律规范;注重试验区内基础设施的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政策;降低金融服务业市场准入门槛,满足企业金融服务多样化需求;探索推进与自由贸易试验区相适应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升政府管理效率;等等。
(三)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促进新质生产力所需产业形态的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所需的产业形态,具有生产体系数字化、产业发展融合化、复杂技术交叉化和多链协同网络化的综合特征[12],说明新质生产力的产业形态与传统产业存在显著区别。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主要依赖信息与数字技术,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在一定空间范围的高度集中和高度融合,通过产业集群发展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和交换成本,提高全产业链规模经济效益和范围经济效益,实现产业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化。纵观世界产业的发展实践,高端产业集群将是提升新质生产力所需产业形态竞争优势的主要方式。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目标之一是以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我国的产业链重构,进而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产业转型升级。自由贸易试验区凭借贸易与投资便利化、金融服务自由化等先行先试的优势,在区内率先武装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培育未来产业,对现有产业链进行补链、强链和延链,不断夯实国内新形态产业链的基础,为全国范围内构建高端产业集群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自由贸易试验区推进新质生产力所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的逻辑可以归纳为“生产要素—动力机制—产业发展”的递进式产业升级路径。在生产要素方面,自由贸易试验区通过制定人才引进、境外融资、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优先支持政策,为区域内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提供高端人才、资金、技术、基础设施、数据等生产要素供给,解决生产要素的供需矛盾。如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为吸引高层次人才,专门设立武汉光谷合伙人投资引导基金,通过全国首创人才因素直接纳入返投计算、并与让利紧密挂钩等创新制度设计,以市场化方式引导优质投资机构投资和引进高层次人才。在动力机制方面,自由贸易试验区通过贸易与投资便利化、金融创新、体制变革等方式,发展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相关的进出口贸易,吸引FDI持续入区投资,为企业技术升级提供充裕资金,带动区内产业优化升级。例如,邓慧慧等(2020)[13]通过研究得出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对产业升级产生正向作用,但由于各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在投资开放等领域存在差距,使得对产业升级的影响存在差异。可见,投资开放是自由贸易试验区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动力之一。在产业发展方面,自由贸易试验区有助于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产业国际竞争力是一国(地区)产业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综合体现,其发展方向是要素禀赋优势动态调整的结果[14]。自由贸易试验区通过吸引各类高端生产要素,形成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产业升级的动力机制,逐步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促进新质生产力所需产业形态的更好发展。
(四)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加速新质生产力绿色发展理念的落实
新质生产力作为一种绿色生产力,蕴含着丰富的绿色内涵,注重绿色科技创新、绿色制造业与服务业发展、绿色产业集群建设、绿色金融支持等。以自由贸易试验区推进绿色创新已纳入国家发展策略。2024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将鼓励自由贸易试验区绿色创新作为打造美丽中国建设示范样板的重要措施。《意见》旨在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示范样板作用,首先在区内探索可行性的绿色创新做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意见》提出这一政策方案主要与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四方面优势密不可分。
其一,自由贸易试验区具备绿色低碳发展内核,有助于培育绿色创新新动能。自由贸易试验区战略推行以来,一直秉承绿色、安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新质生产力推进绿色发展过程中,自由贸易试验区围绕绿色发展理念,具备做好制度的顶层设计,推动货物贸易、跨境服务贸易、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贸易与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措施等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先天优势。此外,绿色金融服务是自由贸易试验区推行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发挥绿色金融的“指挥棒”作用,引导资金向绿色新兴产业流动,统筹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产业结构向绿色低碳化、循环清洁化、高端网络化发展,培育绿色创新新动能。
其二,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产业生态化与生态产业化为目标,有助于开创绿色发展新路径。自由贸易试验区对标国际绿色环保标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站在国家战略定位上谋划落实新质生产力的绿色发展理念。在产业生态化方面,尝试通过发展绿色贸易和低碳产业投融资,推进绿色新兴产业不断壮大、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行业降碳节能改造、绿色科技创新示范园区建设。在生态产业化方面,通过落实区内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结合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生态产业,将生态优势不断转化为产业优势。
其三,自由贸易试验区注重开放监管和风险防控,有助于构建绿色低碳安全的发展新格局。一方面,自由贸易试验区实行“一线基本放开、二线严格管住、区内实现自由”的监管办法。在绿色低碳安全发展方面,自由贸易试验区在基本放开境外和区内管制的情况下,当货物和服务贸易从自由贸易试验区出入国内的非自由贸易试验区时,通过关税、进出口管制等措施把好绿色生态准入关口,坚决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生态环境主权。另一方面,自由贸易试验区正探索利用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大数据等优势在区内率先开展进出口活动碳排放量核算和“碳预算”编制工作,逐步构建生态安全体系和配套评估机制,待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成功经验,向区域外推广,促进新质生产力绿色发展理念的全面落实。
其四,自由贸易试验区便于融入全球绿色低碳创新链,有助于我国在全球生态治理中展现新作为。与CPTPP等高标准的国际环境规则相比,我国在一些专项问题上关注程度不够。例如,CPTPP的环境保护条款涉及臭氧层保护、海洋环境保护、贸易和生物多样性、企业社会责任等相关内容。虽然我国已经着手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改革,但仍未就以上内容在体制机制创新的角度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环境保护模式。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是我国推进制度型开放的具体实践,通过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便于在绿色低碳环保方面加大先行先试力度。一方面,可以率先推行绿色技术标准制定的国际合作,力促国内国际相关规则和标准的衔接,为融入全球绿色低碳创新链进行制度创新。另一方面,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平台作用有助于开展环境技术交流与合作。作为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试验田”,自由贸易试验区发挥着国际国内绿色合作的联结作用,在区内搭建生态环境跨境合作示范平台,有助于吸引来自全球的绿色低碳创新要素参与其中,进而在国际绿色低碳安全领域形成中国治理方案,增强我国在全球环境治理中的话语权,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四、自由贸易试验区助力新质生产力形成的策略
综合前文所述,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战略定位符合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必将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能。但不可否认,我国正处于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提升阶段,以自由贸易试验区推进制度型开放的程度还不高,区内以及区际的科技创新生态系统还不完善,新质生产力所需产业形态的国际竞争力仍需提升,绿色发展理念仍需进一步推广。面对以上现实约束,需要进一步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为国家试制度、为创新育生态、为产业谋发展、为绿色谱新篇”的使命担当,构建“一基两翼三重点”的运行体系,如图3,即“以高水平对外开放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为运行体系的基础,以“自由贸易试验区(Pilot Free Trade Zone,FTZ)和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Area,FTA)”为运行体系的两翼,发挥FTZ区内、FTZ区际、FTZ与FTA之间的协同联动作用,重点落实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绿色发展三大任务,助力新质生产力的形成。
(一)聚焦FTZ区内特色产业,布局创新链和产业链,构建新形态产业体系
1.立足新质生产力所需产业形态,明确FTZ的特色产业发展定位
截至2023年,我国已先后在全国范围内设立了22个自由贸易试验区(港)。通过梳理各个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产业发展定位可知,不论自由贸易试验区处于沿海、内陆还是沿边,都因地制宜,注重产业的现代化、高端化、创新化发展,明确围绕现代产业、新兴产业、高科技产业、高端产业等打造示范园区。如沿海型的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明确提出在所辖的天津机场片区、天津港东疆片区、滨海新区中心商务片区、中新生态城联动创新区重点发展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文化健康旅游产业和绿色产业。内陆型的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出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优势产业转移,发展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临港产业基地和新兴金融业态。在此基础上,各个自由贸易试验区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明确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相关的特色产业发展定位。如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凭借与韩国相邻的地理优势和海洋特色产业基础,对标高标准的贸易与投资便利化措施和自然人流动条款,未来加大先行先试力度,打造中韩贸易和投资合作先行示范区,吸引韩国技术人员到区内授艺,同时选派区内企业技术人员赴韩国学艺,助力山东海洋装备制造业、海洋生物种质和基因技术产业、海洋绿色环保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
2.因地制宜布局创新链和产业链,构建“N+1”新形态产业体系
从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比较优势出发,发展符合新质生产力要求的特色产业,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在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的同时,武装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培育未来产业,构建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N+1”现代化产业体系。一是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要素集聚和国际合作优势,推动要素整合、研发创造、商品化、社会效用化等与新形态产业创新链相关的环节不断优化完善,重点攻关“卡脖子”的关键产业技术,为新质生产力产业发展提供科技创新支撑。二是结合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特色产业,全产业链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实现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安全可靠。如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中要充分发挥沿边区位优势,通过整合中亚国家初级产品、欧洲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部件制造能力,打造亚欧大陆产业链合作的重要节点,形成具有新疆特色的产业链。三是在自由贸易试验区构建“N+1”的新质生产力产业体系。其中,“N”代表新质生产力发展所需的实体经济产业形态,“1”代表数字经济。未来,自由贸易试验区应在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中发挥引领作用,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形成。例如,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在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特色产业体系过程中,在实体经济方面,发挥特色产业优势,重点聚焦集成电路、网络安全等电子信息产业,航空与燃机、轨道交通、节能环保等高端装备制造业,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先进金属材料、生物基材料等新材料产业。同时,以数字经济赋能实体经济的发展,加速推动实体经济的数字化发展,形成数据驱动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二)加强FTZ区际合作,促进科技协同创新,打造新形态产业集群
长期来讲,在信息技术与数字技术密集、产业分工日益细化的时代,要形成有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单一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很难做到。这就需要通过跨区协同合作,突破人才、资源、技术、基础设施等生产要素的限制,在更大范围形成更富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林毅夫(2021)[15]提出充分发挥不同地区的比较优势,通过区域一体化,形成更大的产业集群,有助于将产业的比较优势更好地转变为国内国际竞争优势。因此,贯彻落实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率先以自由贸易试验区为试点,加强各区之间的合作,在更大范围统筹要素的合理配置,促进企业的科技协同创新,推动产业集群建设向纵深发展。然而,目前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对区域协同发展的负向影响显著。这一负向影响在同为自由贸易试验区属地的省份间表现更为突出[16]。这就需要以国家区域协同发展战略为引领,在合作可行性强的自由贸易试验区之间搭建完备的生产网络体系和科技协同创新体系,打造新质生产力发展所需的产业集群。
跨试验区产业集群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加强集群内的对话与合作、开展区域产业链分工协作、开展技术协同创新,不断完善服务设施,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在对话与合作方面,以国家顶层设计为引领,建立跨试验区的对话与合作平台,为各自由贸易试验区按照比较优势,进行产业链分工协作,进而在区域内组织有效的产业集群试点而服务。在开展技术协同创新方面,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在创新人才、创新主体和创新环境方面优势,在自由贸易试验区之间形成科技创新生态系统。例如,在科技攻关领域,明确区域内不同自由贸易试验区创新主体的战略定位,充分发挥创新主体的比较优势,避免无效重复竞争,更好提升创新主体在区域分工中的协作水平。在支持设施与环境方面,现代服务业发展较好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降低金融服务业的市场准入门槛,以金融服务业扩大开放为高端产业集群建设提供资金支撑。同时,通过优化贸易与投资便利化措施、知识产权保护立法、技术人才引进与培育等,同步提升区域自由贸易试验区之间的营商环境。
(三)加强FTZ与FTA联动,参与高端产业合作,提升国际产业竞争力
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国家为更好地与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接轨,专门设立的特定开放区域,是一种主动式开放;自由贸易区是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一种组织形式,需要经过国家(地区)与国家(地区)之间磋商谈判并签署协定才能加入,是一种协定式开放。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对标高标准的自由贸易协定规则进行先行先试,为我国后续加入高标准的自由贸易协定服务。加强自由贸易试验区与自由贸易区的协同联动,既为我国参与更高层次的国际产业链重构奠定基础,也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在具体实践层面,自由贸易试验区与自由贸易区的协同联动主要围绕《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规则升级和高端产业合作开展。
RCEP成员国构成较为复杂多元且利益诉求呈分化状态。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发达经济体成员处于高端产业链的下游,认为“高标准、高质量”的地区合作规范更符合它们的利益诉求。相反,中国与东盟等发展中国家则倾向于通过RCEP产业链重构,发挥各自的资源禀赋优势,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产业升级和人民生活水平改善。因此,为弥合RCEP发达成员与发展中成员的诉求鸿沟,推进区域合作向纵深发展,我国需要展现大国担当,更加注重高标准经贸规则在区域经济合作中的作用。自由贸易试验区通过对标CPTPP等高标准经贸规则,探索在试验区内进行与有关国家和地区的双边或区域性的共同关税减让、市场准入扩大,以及需要共同遵守的贸易投资和市场竞争规则,使自由贸易试验区真正成为对接RCEP,迎接CPTPP等更高标准自由贸易协定的平台,为中日韩高端产业合作奠定基础。以中日韩技术创新型产业集群板块构建为契机,发挥日韩的研发创新优势和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高端产业集群优势,实现三国在技术密集型产业中的细化分工和产业合作的精准对接,打造中日韩在区域高端制造业产业链重构中的协同联动机制,引领区域内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不断提升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更好促进新质生产力所需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洪银兴.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J].当代经济研究,2024(2):7-9.
[2]徐政,郑霖豪,程梦瑶.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与实践构想[J].当代经济研究,2023(11):51-58.
[3]胡洪彬.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进路[J].经济学家,2023(12):16-25.
[4]焦方义,张东超.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机理研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27(1):110-116.
[5]周志军,祁峰.新发展理念的新时代解读[J].财经问题研究,2022(3):24-33.
[6]全毅.中国对外开放:理论创新与制度变迁[J].经济体制改革,2023(2):41-49.
[7]李平,乔友群,张静婷.制度型开放如何促进技术创新——来自中国省际面板的证据[J].南开经济研究,2023(7):108-125.
[8]谭建华,严丽娜.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与企业技术创新[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20(2):48-56.
[9]杜德斌,祝影.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构成要素与创新生态系统[J].科学,2022,74(4):6-10.
[10]周金凯.自由贸易试验区推进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的联动机制研究[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23,42(4):21-30.
[11]张柳钦,李建生,孙伟增.制度创新、营商环境与城市创业活力——来自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证据[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23,40(10):93-114.
[12]庞瑞芝.新质生产力的核心产业形态及培育[J].人民论坛,2023(21):18-21.
[13]邓慧慧,赵家羚,赵晓坤.自由贸易试验区助推产业升级的效果评估——基于产业技术复杂度视角[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20(5):35-48.
[14]周金凯.自贸试验区与RCEP产业合作的分析路径与实施策略[J].当代经济管理,2022,44(11):69-76.
[15]林毅夫.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区域一体化[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23(5):1-8.
[16]王恕立,吴楚豪.自贸试验区建设推动了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吗[J].国际贸易问题,2021(6):17-31.
作者简介:周金凯(1983—),男,河北保定人,经济学博士,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一体化。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 周金凯
千秋基业,人才为先。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并对培养造就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作出具体部署。黑龙江省是我国沿边开放大省,拥有资源优势、生态优势、科研优势、产业优势和区位优势,人才吸引力较强。但受限于区位环境不优、经济增长乏力、总和生育率持续走低以及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不健全、人才政策针对性不强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加之区域间“引才引智”竞争不断加剧,导致人才流失问题愈发突出。黑龙江省若想要实现跨越式发展,恢复当年老工业基地时的辉煌,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是关键。
一、黑龙江省防止人才流失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构筑人才政策体系
近年来,黑龙江省先后制定、出台、完善《新时代龙江人才振兴60条》《新时代龙江创新发展60条》《关于激发人才活力推动振兴发展的有关意见》《省领军人才梯队管理办法》等一系列人才政策文件,不断推动人才政策体系与人才发展需求、市场机制等方面的衔接。在激励科技人才方面,加大对科技创业、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和重点领域创新团队的培养;在引进外国高端人才方面,开辟“绿色通道”,做好外国高端人才“一卡通”推广服务工作,让外籍人才没有后顾之忧。
(二)持续深化人才发展制度改革
一是改革人才分类评价机制。对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根据不同职业、不同岗位、不同层次特点和职责进行分类评价,建立健全科学合理、各有侧重、动态调整的分类评价体系。二是全面完成职称制度改革,出台改革方案、配套政策等文件,形成评价科学、管理规范、运转协调、服务全面的职称制度。三是全面加强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作为全国8个试点省份之一,全面完成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一件事”改革,改革经验在全国推广。2023年,首次开展省市县三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联考,20余万考生参加考试,共计招聘7137人。
(三)推动技能人才培育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
打造数字经济、生物经济等9大产业“政校企”技能人才培养联盟,对接产业发展布局院校、更新专业、开展教学,推进技工教育特色发展,大力培养技能人才。实施制造业技能根基工程、青年职业技能培训计划等专项培训,开展人才补贴性培训。2023年,全省105所技工院校新增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专业80余个,为产业发展输送技能人才。举办以“技耀龙江,能创未来”为主题的首届全省技能大赛,3.2万技能选手参加选拔赛,带动10万劳动者提升技能。大力培养高技能人才,建设技能大师工作室175个,培养国家级高技能领军人才101人。
(四)打造环大学大院大所人才生态圈
推荐哈工大、哈工程、东北农大、黑大入选国家级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训机构,在国家设置的10个职业领域中,可以自主开展大数据、区块链等7个职业培训,已开展培训4期,举办黑龙江省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启动仪式,组建“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联盟”,构建数字技术人才培养新格局。2023年,围绕重点产业发展选拔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黑龙江省博士后进出站数量分别为766人和395人,同比增长32.7%和48.5%。
二、黑龙江省人才流失的表现及主要原因
(一)人才流失的表现
一是黑龙江省技能型人才流出较多。从技能型人才年龄看,年龄段集中在24—46岁,这些人员都是通过了大学毕业后的锻炼期、过渡期和创业准备期,是黑龙江省人才队伍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二是高学历人口净流出,其中企管人才和技术工人占比较高。通过数据资料显示,近几年黑龙江省外流人口中,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才逐年增加,且外流人口中有80%的是外出务工经商。这部分人群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其中企业主群体和专业技术人员占比45%,技术工人和高素质创业人才的外流引起劳动力结构变化。三是高校毕业生流失较多,但有所缓解。高校毕业生流向区域在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均有分布,其中流向数量前三位的是东北区域、环渤海湾区和泛长三角区域。四是人才需求缺口较大。在转方式调结构、发展产业项目方面,急缺高新技术产业人才。五是人才国际化水平比较低。美、英等发达国家人才国际化程度已达60%以上,广东、上海等发达地区人才国际化程度也在逐年提高,而黑龙江省的人才国际化程度则比较低。
(二)人才流失主要原因
第一,相对不宜居的自然环境。黑龙江位于全国最北端,天气寒冷,与南方和沿海发达地区相比,气候条件相对恶劣,居住适宜性相对较差。人才作为优秀群体,对环境的选择性、适应性以及在区域内竞争生存的能力更强,宜居性不强导致人才外流的趋势比较明显。同时,黑龙江位于全国物流的末梢,地理位置比较偏远,各类发展要素支撑比较弱,区域环境对人才发展壮大、开展技术研发和创新、创业就业的影响比较大,也是助推人才外流的重要因素。
第二,人才结构和产业人才短板明显。从层级结构比例看,“高层次型”创新创业人才、“高技能型”实践实用人才比重低,特别是发挥引领发展转型作用的“领军型”人才弱项突出。从人才行业分布看,据统计,教育、卫生等行业的专业技术人才占比达70%左右,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等新兴产业人才占比次之,而工业企业人才占比明显较低。从区域人才存量看,城乡之间、区域特别是县市区之间,人才存量高度不平衡,人才对产业发展和城乡一体发展的支撑保障作用则相应弱化。
第三,对人才工作的投入不足。从各级各部门人才工作力度看,省、市、县三级总体上呈逐级弱化态势,并且存在党委政府很重视、部门单位“没招法”,尚不能真正把人才“第一资源”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位置落在实处,还有重投资、重项目,轻人才、轻智力的现象。从社会主体看,企业、高校等用人主体对建设良好的人才环境重视不够,尤其生产型企业往往更加关注经济效益和短期利润,而对长期的人才战略缺乏足够的重视,忽视了人才的长期价值;人才文化建设氛围不足,缺乏凝聚力,缺少被员工认同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第四,存在人才隐性流失问题。一是在人才引进和培养中,仍然存在重人才引进、轻已有人才培养,重国家政策落实、轻地方政策创新,重高端人才、轻技能型人才等方面的问题,一些用人单位在人才薪酬待遇、技术研发投入等方面力度比较小,导致人才培养和引进整体质量不高。二是很多人才计划或规划政出多门、定位重叠,产生了人才培养选而不精、精而不选的局面,不利于人才的成长和学术水平提升。
第五,人才竞争实力不足。虽然近几年来,黑龙江省相继出台了几个吸引人才的政策,在很多方面实现了突破,但对比当前这一轮“人才争夺战”中其他城市的人才吸引政策,则略显保守和平淡,存在重高端、轻普通,重救急、轻长远的局限。而且人才引进投入不足,人才激励经费少,人才待遇与发达省份相差甚远。此外,在人才人性化发展的背景下,缺乏具有鲜明主题的产业环境和文化氛围,特别是对于新的产业模式、高新科技行业、互联网领域的专业性人才的吸引力、集聚效应不够突出。
三、破解黑龙江省人才流失问题的对策建议
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好《新时代龙江人才振兴60条》,对接龙江“4567”现代产业体系,健全政策引才、待遇留人机制,打造创新平台、发展平台、事业平台,全方位破解黑龙江省人才流失问题。
(一)着力完善人才政策体系
一是坚持人才优先和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把人才价值包括社会地位、工作职位、医疗待遇、报酬收入等放在首要位置,制定完善人才工作的政策、法规和条例,明确政府、行业、社会组织等人才主体的职责和权利。二是针对党政、企业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等“六支人才队伍”,分类制定支持政策、评价标准,使扶持服务政策更为精准、评价激励更为有效、推动人才发展壮大措施更为有力,更好地发挥出各类政策在推动引人育才方面的关键性作用。
(二)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一是重点加强投融资服务。强化人才项目评估,供投融资者参考、修正方向;对人才创新创业项目,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小微项目和大学生“双创”项目无差别对待,加大资金资助、启动扶持、跟踪支持和失败补偿力度;对周期长见效慢的项目,协调风投支持,助力人才发挥作用。二是加强人才资源服务。加强培养培训人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行业协会和“猎头公司”建设,探索引进国内外有实力的人才、人力资源服务供应商,为企业等用才主体提供人才、人力资源及智力技术保障。三是鼓励发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务代理服务业务,建立规范专门性业务机构和外包服务中介机构,完善功能、提高效能,实现人才要素与其他要素的最佳组合。
(三)加强技能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深入实施技能龙江行动。做优做强“政校企”技能人才培养联盟,探索组建现代物流等新联盟,强化产业技能人才有效供给。实施高技能领军人才培育计划,组建重点产业技能大师工作室联盟。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创新实践基地,引导更多青年人才向重点产业和企业流动。二是持续拓展职称制度改革的广度和深度。发挥职称制度对吸引、集聚、用好人才的激励作用,增强人才评价的实践标准和贡献导向,让更多智慧资源、创新要素汇聚龙江大地、助力振兴发展。
(四)健全中小企业人才培养机制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然而,人才资源匮乏成为制约发展的主要瓶颈。要梳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急需紧缺职业信息,动态调整补贴性培训机构和项目目录,科学设置培训课程,全面推行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推广订单、定向、定岗式培训。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自主或委托、联合培训机构组织员工大力开展岗位技能提升培训、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以及新职业新工艺培训。要持续释放创新活力,推进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在重点产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培养引进一批高层次、创新型、领军式工程科技人才。
(五)加快数字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依托哈工大、哈工程等国家级院校,打造数字工程师队伍,助推数字经济发展。围绕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数字化管理、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虚拟现实、区块链、集成电路等数字技术技能领域,坚持质量第一、以用为本的原则,突出市场导向、需求导向、目标导向,分职业、分方向、分等级开展规范化人才培训,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培养一大批高素质数字技术工程师,着力打造龙江卓越工程师队伍。此外,要建立健全数字人才培养与使用、评价与激励相衔接的制度保障体系。
(六)促进中俄人力资源交流合作
鼓励引导有条件的边境城市建设对俄特色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结合地方产业发展和基础条件,开发对俄人力资源服务业务。大力开发中俄技能交流合作平台,将远东地区企业、院校引入黑龙江省“政校企”联盟,促进双方在技能人才培养、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竞赛等领域开展交流合作。全面提升教育等领域合作水平,巩固拓展中俄同类大学联盟建设成果,推进合作办学和职业教育交流,努力培养一流人才。
黑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所高级经济师 邝始炜;黑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所副研究员 杨宇
企业管理 浅议国有企业增强核心功能与提高核心竞争力的辩证关系 在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深入推进的当下,“如何正确理解国有企业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系?”成为摆在诸多国有企业面前的首要问题。本文尝试对国有企业增强核心功能与提高核心竞争力的辩证关系作出粗浅分析,以期助力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深入推进。 2023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5年)》,标志着以“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为重点的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正式启动。核心功能回答了“国家要国有企业做什么?”的问题,核心竞争力则强调“国有企业要有什么能力?”的问题。核心功能是政治要求,偏重于政治经济学领域的功能性改革。核心竞争力是经济要求,强调管理学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核心功能与核心竞争力之间既有显著区别又有紧密联系。因此,在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深入推进的当下,“如何正确理解国有企业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系?”成为摆在诸多国有企业面前的首要问题。结合笔者参与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2023年度研究课题“国有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战略研究”的经历,以及对国有企业相关政策、文件的研读,本文尝试对国有企业增强核心功能与提高核心竞争力的辩证关系作出粗浅分析,以期助力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深入推进。 增强核心功能与提高核心竞争力是国有企业改革“一左一右”的两翼平衡关系 从核心功能与核心竞争力的内容属性上看,增强核心功能是功能性改革,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体制机制改革,二者共同构成了国有企业改革“一左一右”的两翼平衡关系。 国有企业增强核心功能是国有企业功能性改革在“功能分类”基础上的深化。从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到2020年《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一系列务实制度、政策推动了国有企业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折性变化。这一时期,国有企业通过“公益类、商业一类和商业二类”的功能分类改革,有效地解决了不同类型国有企业长久以来功能不明确、定位不清晰的问题。然而,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特别是地缘冲突加剧、逆全球化思潮发酵、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美西方发达国家无理打压中国企业,在大国博弈、脱钩断链的当下,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力量、作为党和国家最信赖的关键力量,要切实发挥好在科技创新、产业引领、安全支撑、国计民生等方面的核心功能作用,捍卫中国各类所有制企业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国有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是国有企业体制机制改革的持续深入。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从最初的放权让利,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再到以产权制度改革为主线的股改与现代企业制度,成功地在国有制框架内将国有企业改造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主体,极大地激发了国有企业的经营活力。我国的国有企业在资产总量、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等绝对值指标上稳步增长,一大批国有企业已经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市场竞争主体。但从与世界范围内顶尖企业的相对指标对比看,一些国有企业仍然存在着核心竞争力健壮性不足、前沿性不强、支撑性不够等问题。提高核心竞争力是国有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更是国有企业建设世界一流企业、赢得全球市场竞争的客观要求。 简言之,国有企业增强核心功能、提高竞争力改革是国有企业从过去单线程的体制机制改革,向“体制机制改革与功能性改革”并重的双线程改革的深度转变。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共同构成了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的功能性改革和体制机制改革的两翼,可以视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增强核心功能与提高核心竞争力是国有企业创新“一上一下”的引导支撑关系 从核心功能与核心竞争力的内容关系上看,核心竞争力是底层基石,核心功能是顶层先导,二者共同构成了国有企业创新“一上一下”的引导支撑关系。 核心功能是核心竞争力的上层建筑,对国有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发挥着先导性作用。国有性是国有企业的根本属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的国有企业既是市场经济的一份子,具有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国有企业的一般性,更有社会主义国家国有企业的特殊性,兼具经济、政治和社会等多重属性。这种功能属性定位决定了国有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方向和目标并不是单纯地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或者对市场经济发挥拾遗补缺的作用,而是要谋求经济利益、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的有机统一。核心功能是国有企业相对于党和国家的基本职责、基本使命,是国有企业存在的根本理由,核心功能因此决定了国有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方向,指明了国有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路径,规定着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目标,使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有的放矢。否则,脱离核心功能牵引、单纯地为了提高核心竞争力而提高核心竞争力,极易使国有企业偏离国有性的根本属性,陷入一般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逐利状态,从而丧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国有企业应有的使命和责任。 核心竞争力是核心功能的经济基础,对国有企业增强核心功能起到支撑性作用,确保国有企业核心功能的履行和落地。国有企业尽管有特殊性,但同时也是“产权独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组织,经济性始终是国有企业的基本属性。经济责任是企业组织最基本、最重要的责任,是一个企业组织能够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基石。而国有企业只有在市场中建立起足够强大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够获得相对持久的竞争优势,获取足够的经济利润,才有承担核心功能的必要经济基础。相反,如果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相对不足或者滞后,就难以有效地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或激烈竞争,无法获得可持续的经济利润,最终导致企业在执行核心功能时面临瓶颈,甚至无法达成目标。因此,没有核心竞争力支撑的核心功能就是空中楼阁,注定无法长期持续存在。 简言之,核心功能与核心竞争力尽管分属功能性改革和体制机制改革的不同方面,但彼此之间并不是割裂的,而是存在着内在的有机联系。核心功能是核心竞争力的先导,核心竞争力是核心功能的支撑。国有企业无核心功能不靓、无核心竞争力不稳。核心功能与核心竞争力只有相互牵引、相互支撑,才能推动国有企业实现更快更好的创新发展。 增强核心功能与提高核心竞争力是国有企业发展“一表一里”的内外相合关系 从核心功能与核心竞争力的存在形式上看,核心功能是外在表现,核心竞争力则是内在核心,二者共同构成了国有企业发展“一表一里”的内外相合关系。 核心竞争力是国有企业在长期市场经营过程中所形成的坚实内核。作为一种内生能力,核心竞争力具有稀缺性、价值性、不可替代性、难以模仿性。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创新力、产品力、品牌力、运营力、治理力、人才力等诸多内部关键价值链能力的精华所在。核心竞争力是隐藏在企业内的,竞争对手“偷不去、买不来、拆不开和带不走”的能力。这种稳定的、持久的内核能力能够为国有企业带来相较于竞争对手的持久竞争优势,从而使企业获得较好的财务业绩。 核心功能则是从国家、社会或股东等外部视角,所能感受到的“企业的特色、意义、作用、贡献”等外在表现。国有企业核心功能的强弱是国家、社会、人民群众等外部利益相关者对国有企业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要求、满足民族独立与国家富强社会需要、解决国民经济发展内蕴的阶段性任务等方面的主观判断。不同的国有企业因其所处的领域差异、地域差异和层级差异,具有不同的意义和作用,因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核心功能。但总体上,国有企业核心功能是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和顶梁柱,在满足全体人民利益、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现国家意志等方面所体现出的特色、意义、作用和贡献等外部表现。 简言之,核心竞争力是国有企业的坚实内核,核心功能是国有企业的外在表现,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高不高,“市场”说了算,核心功能强不强,“国家”说了算。内在的核心竞争力与外在的核心功能“一内一外”,彼此互相配合、互相补充、互相牵引,共同构成了国有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结语 总体而言,国有企业增强核心功能与提高核心竞争力具有复杂的辩证关系。一方面,国有企业增强核心功能与提高核心竞争力有明显的区别,核心竞争力是底层经济基础、内在核心,核心功能是顶层建筑、外在表现,二者分属国有企业功能性改革和体制机制改革领域,共同构成了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体两翼;另一方面,国有企业增强核心功能与提高核心竞争力彼此之间又有紧密的联系。核心功能是核心竞争力的先导,为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指明方向和路径,是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必须全力服务、重点支撑的领域。核心竞争力是核心功能的底层基石,是国有企业承担核心功能的手段、保证,为核心功能的落地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只有依靠强大而坚实的核心竞争力,国有企业增强核心功能的目标才有保障。只有有明确而具体的核心功能,国有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方向才不会偏移,提高核心竞争力的路径才会更加清晰而明确。 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履行新使命,在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中,国有企业要正确认识核心功能与核心竞争力之间的辩证关系,紧紧围绕“做强做优做大国资国企”总目标,立足“增强核心功能和提升核心竞争力”两大途径,发挥好“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三大作用,持续推进改革深化提升,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做出更大贡献。 中国大连高级经理学院教学科研部主任、副教授 于米;大连海事大学航运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王雪冬 摘要:对于企业而言,市场营销是其经营与发展过程中较为基础和关键的工作。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传统的市场营销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企业必须对市场营销管理进行创新,以实现自身良好的发展。基于此,文章对企业市场营销管理创新进行分析,首先阐述企业市场营销管理创新的重要性,然后分析当前企业市场营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性提出企业市场营销管理创新策略,以期为企业良好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企业,市场营销,营销管理,创新 0 引言 市场营销是一种商业策略,主要目标是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喜好,以便更有效地推广和销售产品或服务。它涵盖了从市场研究、产品开发,到广告推广、销售和售后服务等一系列活动。通过精准的市场定位、有效的产品差异化以及新颖的推广策略,市场营销可以帮助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脱颖而出,提高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但就目前而言,部分企业在市场营销管理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市场营销管理难以发挥其作用,无法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在此情况下,企业必须创新市场营销管理,实现自身健康发展。 1 企业市场营销管理创新的重要性 1.1 有利于企业保持竞争优势 首先,消费者的需求和行为模式在不断变化,这要求企业必须持续创新营销策略,以适应这些变化。例如,随着数字化技术和社交媒体的发展,企业需要利用新的营销工具和手段,如社交媒体营销、内容营销、数据驱动营销等,以吸引和接触消费者[1]。其次,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在不断提高,企业通过创新营销管理方式能获得更多竞争优势。这包括开发独特的价值主张,创建差异化的产品或服务,或者采用新的销售和分销策略。例如,许多企业通过提供优质的服务来吸引和保留客户,如简化购物流程,提供个性化的产品推荐等[1]。最后,创新市场营销管理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和预测市场趋势,以便更快地作出反应,抓住新的商业机会。例如,通过数据分析和消费者洞察,企业可以预测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识别新的市场机会,然后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以保持竞争优势。 1.2 推动企业成长发展 市场营销管理创新能够实现企业自身成长发展。首先,创新性的营销策略可以帮助企业开拓新的市场[2]。例如,通过社交媒体营销或数字营销,企业可以接触到更广泛的消费者群体,从而扩大市场覆盖范围。其次,创新的产品推广方式可以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吸引力,从而增加产品的销售量。例如,通过互动式的广告或个性化的营销活动,企业可以更有效地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激发其购买欲望,增加企业产品的市场份额。最后,新的市场营销管理模式还可以帮助企业提高营销效率和效果。例如,通过运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企业可以更精确地定位目标消费者,更有效地推送相关产品或服务,从而提高营销的转化率。 1.3 提高客户满意度 市场营销管理创新在提高客户满意度方面具有关键作用。首先,新颖的营销方法可以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例如,通过应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企业可以了解消费者的喜好和购买行为,从而提供符合他们需求的产品或服务,提高他们的满意度。其次,新的营销策略可以改善客户体验。例如,通过数字化和移动化的营销工具,企业可以提供更便捷的购物流程,改善购物体验,从而提高客户满意度。最后,市场营销管理创新可以加强与客户的互动和联系。例如,通过社交媒体营销,企业可以与消费者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及时收集和响应他们的反馈,从而提高他们的满意度和忠诚度[2]。 2 企业市场营销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市场营销理念传统 市场营销理念传统是当前企业市场营销管理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目前而言,部分企业仍然坚持使用过去的、已经过时的市场营销策略和方法,没有跟上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首先,部分企业仍坚持产品导向的营销理念,过分关注产品的生产与改进,而忽视了消费者的需求和体验。这导致企业产品与市场需求脱节,无法满足消费者的实际需要,进而影响到企业产品的销售。其次,一些企业在市场营销中忽视数据分析的重要性,没有充分利用数据来了解消费者的行为和需求,没有以此优化营销策略。这一情况导致企业的营销决策缺乏数据支持,无法有效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最后,部分企业忽视了消费者关系管理。当前,市场中的部分企业在市场营销过程中忽视了与消费者建立长期、稳定关系的重要性,过分关注短期的销售目标,忽视了消费者忠诚度的培养。这一情况导致企业无法有效地留住消费者,影响自身长期业绩和发展[3]。 2.2 市场营销模式老旧 首先,企业忽视了数字化营销。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消费者的购物行为和信息获取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然而,一些企业仍然依赖传统的营销模式,如电视广告、报纸广告等,忽视了数字化营销的重要性。这导致企业无法有效地接触到年轻消费者,无法充分利用新的营销工具和平台,也无法形成“线上+线下”的一体化营销模式,营销效果不佳。其次,企业忽视了社交媒体营销。社交媒体平台已经成为消费者获取信息和交流意见的重要平台。然而,一些企业在市场营销中仍然忽视社交媒体营销的重要性,没有充分利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品牌推广和消费者互动。这导致企业无法有效地建立和维护与消费者的关系,影响其品牌形象和市场地位。 2.3 市场营销策略单一 首先,企业过度依赖价格竞争。当前,部分企业在市场营销中过分依赖价格竞争,常常通过降低价格或进行促销活动来吸引消费者[3]。然而,过度的价格竞争会损害企业的利润空间,而且无法建立企业的品牌价值和差异化竞争优势。其次,企业忽视品牌建设。打造并宣传自身的独特品牌,并形成品牌效应,是企业市场营销的重要策略之一。但部分企业在市场营销中忽视品牌建设,没有投入足够的资源和精力来提升品牌形象和知名度。这导致企业在市场中缺乏影响力和竞争力,无法吸引和保留消费者。最后,企业忽视了营销手段的创新。部分企业在市场营销中过于保守,不愿意尝试新的营销策略和方法,没有建立持续创新的营销文化。这导致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缺乏灵活性和适应性,无法有效应对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 2.4 市场营销人才匮乏 首先,企业内现有员工市场营销专业知识与技能不足。营销是一项对员工综合素质和能力要求较高的工作。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岗位与工作不断出现,工作压力大、任务重的营销岗位对求职者的吸引力不断降低。在此情况下,市场营销岗位员工流动性强,难以长时间留在企业中,企业内市场营销人员多为经验欠缺的新人,其市场营销知识与技能不足。其次,企业内具有高水平的营销人才较少。虽然当前部分企业通过多种措施招聘了较多的市场营销人员,但这些员工的综合素质与能力较为一般,缺乏良好的创新能力、执行能力,业务成绩较为一般。当前,大部分企业缺少具有高素质的市场营销人才,无法通过人才获得良好的营销效果,阻碍了企业的正常发展[4]。 3 企业市场营销管理创新策略 3.1 更新市场营销理念 首先,企业需要树立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市场营销管理理念。具体而言,企业应通过市场调研、消费者行为分析以及直接与消费者交流等方式,深入了解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期望。在此基础上,企业要将消费者的反馈应用于产品设计、服务提供以及营销策略制定等各个环节,确保企业产品与服务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吸引和留住消费者。其次,企业需要树立数据驱动决策制定的市场营销管理理念。企业应收集和分析市场营销过程中的各类数据,包括市场数据、消费者数据、业绩数据等,并根据数据作出更加准确和有效的决策。同时,企业要完善数据收集与分析系统,并培训员工数据分析技能。最后,企业需要重视消费者管理理念。企业在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基础上,还应当利用数据强化自身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企业要建立消费者数据库,收集整理消费者基本信息、购买行为等数据,更好地理解消费者需求与行为模式。在此基础上,企业要划分出不同消费者群体,根据其特性与不同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和产品。同时,企业要强化客户服务团队的培训,提高其服务质量和效率,以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4]。建立有效的消费者反馈机制,及时解决消费者的问题和投诉,以改善产品和服务。此外,企业还需要通过发送电子邮件、短信等方式,定期与消费者保持联系,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优惠,以提高消费者的忠诚度。 3.2 创新市场营销模式 首先,企业可开展数字化营销,推出“线上+线下”的一体化销售模式。数字化营销通过数字技术和平台进行市场营销活动。企业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消费者的行为和需求,以提供更具有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通过搜索引擎优化(SearchEngineOptimization,SEO)和搜索引擎营销(SearchEngineMarketing,SEM),企业可以增强在线可见性,吸引更多的潜在消费者。在此基础上,企业可通过线上广告引流的方式吸引更多消费者关注,并给予消费者一定的优惠,同时通过线下主动问询与服务的方式刺激消费者使用优惠购买产品或服务,提高营销效果,并完成“线上+线下”一体化销售。其次,企业可创新应用社交媒体营销。社交媒体营销是利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的市场营销活动。企业可以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有关产品和服务的信息,与消费者进行互动,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社交媒体营销,企业可以更直接地了解消费者的反馈和意见,及时调整产品和服务,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同时,企业还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广告,精准地向目标消费者推送信息,提高营销的效率和效果。最后,企业可采用新型的社群营销方式,通过社群运营,寻找并培养一批具有品牌忠诚度的消费者,并以这一消费者群体为基础宣传推广产品,进而不断扩大企业产品与服务的影响力。 3.3 丰富市场营销策略 首先,企业需要改变单一的价格竞争营销策略,转变竞争焦点,丰富产品与服务的核心竞争要素。在市场营销策略中,企业要从过度依赖价格竞争转向更加多元化的竞争手段。这包括提升产品或服务的内在价值,增强产品特性,或者提供增值服务。例如,通过研发创新,提升产品质量和性能,或者通过提供一站式服务,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以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其次,企业可以执行品牌营销策略。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企业需要构建品牌资产。具体而言,企业要通过确定清晰的品牌定位,构建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在此基础上,通过广告、公关活动、赞助活动等营销手段,传播品牌信息,提高品牌的知名度[5]。此外,企业需要通过持续提供与品牌承诺相符的产品和服务,增强消费者的信任感,从而提高牌忠诚度。最后,企业应推动营销手段创新。企业在市场营销中需要不断创新营销手段,适应市场变化与消费者需求,采取内容营销、影响者营销等新型营销手段。例如,企业可采用影响者营销策略,与各类型关键意见领袖(KeyOpinionLeader,KOL),如主播、领域专家甚至企业管理者等合作,利用其影响力推广产品。 3.4 建设市场营销人才队伍 首先,企业要提升现有员工的市场营销知识水平与技能。企业需要通过内部培训和外部培训的方式,提升员工的市场营销知识水平和技能。内部培训可以由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或市场营销部门的专业人员负责,内容可以包括市场分析、营销策略、销售技巧等。外部培训可以通过参加专业的市场营销培训课程或研讨会进行,员工可以在这些活动中学习最新的市场营销理论和实践技巧,也可以与其他企业的市场营销专业人员交流,获取新的视角和思路。 其次,企业要培养和引进高素质营销人才。企业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包括新员工的入职培训、在职员工的进阶培训以及高级人才的专业培训。这些培训可以帮助员工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素质,从而满足企业的市场营销需求。同时,企业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引进高素质的营销人才,如利用校园招聘、行业招聘会、社交媒体平台等渠道发布招聘信息,吸引市场营销人才加入。此外,企业也可以通过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和福利待遇、良好的职业发展前景等,吸引和留住高素质的营销人才。 4 结束语 市场营销管理工作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良好发展。针对当前市场营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企业必须加以重视,并采取更新市场营销理念、创新市场营销模式、丰富市场营销策略、建设市场营销人才队伍等策略来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自身的市场营销管理水平和效果,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主要参考文献 [1]宋永超.“互联网+”时代下企业市场营销管理的创新策略研究[J].商展经济,2023(13):142-145. [2]杨千阳.企业市场营销管理及创新对策研究[J].商展经济,2023(8):53-55. [3]李什.企业市场营销管理及创新对策刍议[J].中国市场,2023(3):103-105. [4]马雯.企业市场营销管理及创新措施[J].上海商业,2023(5):60-62. [5]牛蓓.企业市场营销管理及创新研究[J].老字号品牌营销,2022(15):21-23. 作者简介:陈志远(1983—),男,浙江永康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企业管理、营销策划。 山西晋中理工学院 陈志远 摘要: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面临着极大的挑战。我国企业需要提升自身的经营管理能力,结合企业经营实际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应对经营中潜在的风险隐患。本文对国企经营管理风险防控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提出了有效的风险防控对策。 关键词:国企,经营管理,风险防控 0 引言 为提升自身竞争力,国企在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时,应重点加强风险防控,分析引发风险的具体原因,然后运用科学的防控措施,降低风险对企业经营的影响。企业在还没有发生风险时要对风险进行鉴别、分析和评估,并根据结果采取预防措施,深挖风险产生的内外因素,制定完善的风险防控预案,提升企业的风险防控与应对能力,促进企业经营效益最大化目标的实现。企业应该从市场、技术、税务筹划、法律等多个方面入手,综合分析风险因素。 1 国企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风险类型 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风险类型有很多,包括市场风险、法律风险、财务风险等。市场风险是指企业产品在市场上是否有市场竞争力,包括技术、质量、服务、销售渠道等方面。很多国企在面对市场竞争时往往不具备同行竞争者的技术产品创新以及灵活的销售制度等。法律风险包括合同风险和违约风险、资产损失风险。企业与经营不善的公司合作,此类公司无法偿还债务,形成债务风险,最终带来经济损失[1]。 在企业经营管理的过程中,这三类风险对企业影响较大,如果没有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会给企业带来较大经济损失。随着国企规模扩大与业务扩张,政策、技术、人力等因素对企业的影响不断增强。从企业风险防控意识的角度分析,很多国企缺少经验丰富的经营管理人才,没有认识到风险防控的重要性。针对这些风险,企业需要采取有效的风险防控措施,结合经营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风险防控方案。 一方面,经营管理者应该尽快确定企业经营的风险点,既要明确经营管理模式,还要提升风险防控能力,并针对上文所述各项风险,综合分析风险影响因素,然后采取具体有效的防控措施。另一方面,构建完善的追责制度,详细划分责任,坚持“责任到人”的原则。为保障风险防控机制可以全面落实,必须完善制度规范,严格监管各个经营环节,一旦发生问题,及时确定责任人承担责任。 2 国企经营管理中加强风险防控价值 部分国有企业往往缺少规范、合理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这使得企业的发展一直处于较大的风险中。部分国企不具备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不仅没有设立内部控制部门,也没有专门的人员从事风险管理工作,领导层和执行层普遍存在风险意识缺乏的问题。任何企业经营的过程中都会出现风险,风险管理可以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影响,但无法彻底消除。风险具有未知性,但可以通过各种手段进行预测和防控,通过探究风险的影响,制定更加科学的防控方案,实现有组织、有目标地管控,以此降低风险影响,避免企业因风险无法继续经营。对国企来说,经营管理中的风险防控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企业经营管理制度中增加风险防控机制,明确风险防控的手段、内容和目标,为经营决策提供更多依据。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内部决策对未来发展有直接影响。企业在制定决策之前需要先分析潜在风险,评估决策会带来的风险种类、级别、后果等等,然后根据分析结果确定是否执行决策与决策的执行方式,以此确保决策的科学性。从国企经营能力的角度分析,健全经营管理中的风险防控制度,可以提升企业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提升企业综合实力。在实际经营中,企业难免会遇到各类风险问题,如果制定完善的风险防控制度,则不仅可以尽快发现潜在风险,还能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同时在项目结束后进行反馈分析,促进企业风险防控能力的提升。 此外,企业提升风险防控能力,也能深化企业对市场的了解,使企业可以紧跟市场发展趋势。国有企业应该适应市场的发展与变化,根据市场发展趋势调整经营策略;在日常经营的过程中,需要加强信息采集与分析工作,通过科学的分析,为企业规划和战略的制定提供依据。 3 国企经营管理中风险防控现状 3.1 风险防控认知水平不高 从国企经营现状来看,企业面临复杂的外部环境,竞争压力不断增加,同时也面临许多发展机遇。国企要紧跟时代脚步,重点提升自身综合实力,为此,需要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并且采取有效的风险防控措施。但从目前的情况看,很多国企并没有认识到经营管理中风险防控的重要性,对外部环境的分析不足,无法掌握风险影响因素[2]。从企业内部环境分析,由于风险意识不足,所以内部缺少完善的管控制度,很难有效防控风险。尤其面对迅速变化、种类繁多的经营风险,企业缺少判断能力,无法进行精准的类型与影响程度划分。 3.2 欠缺经营风险评价机制 从国企经营现状来看,虽然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但风险防控效果依旧不理想。部分国企存在风险评价机制不健全的问题,没有构建完善的风险防控体系,缺少明确的风险防控目标,造成经营管理缺少依据,很难达到理想的管理效果。企业在实际运作的过程中缺乏对项目的整体管控,没有做好项目风险评估工作,评估片面或方法不科学,造成评估结果不准确,无法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隐患,影响风险防控效果。 3.3 信息传导机制不完善 国企虽然规模普遍比较大,内部会划分多个部门,同时有明确的层级划分规范,可以确保各个环节有序运作,但同时也存在上下传导不便的弊端,容易引发较大的经营风险。现代企业在经营中需要采取全方位管理措施,引导全员参与经营管理,保障风险防控目标全面落地[3]。但很多国企经营和管理模式没有得到及时更新,信息传导机制不健全,造成信息闭塞、交流困难,影响部门之间的合作,造成风险防控效果不理想。 4 国企经营管理中风险防控优化对策 4.1 提升风险防控认知水平 在日常管理中,企业需要强化管理层的风险防控意识,保障管理层认识到风险防控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防控意识,然后发挥带头作用,使企业所有成员都可以积极参与风险管控工作,形成人人重视且自觉的风险防控工作氛围,以此带动各个环节、流程中的风险防控,使相关负责人、业务人员及基层人员都能认识到风险防控的重要性,并且根据实际制定科学可行的风险防控计划。一方面,构建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制定制度规范员工行为,构建风险防范文化,将其融入到企业管理体系中,潜移默化地提升企业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另一方面,要强化管理内容学习工作。随着企业发展,经营政策不断变化,员工职责也随之发生变化。企业在转型的过程中可以参考其他企业的成功案例,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吸取经验教训,重点关注同类企业的发展趋势,学习先进的经验方法。企业可以邀请专门的培训机构开展培训教育活动,为企业解答各类风险问题,并且促进各项法律政策的宣传;通过开设讲座、线上教学等方式,培训企业员工了解法律规范、担保业务等知识内容,使员工不仅认识到风险防控的重要性,同时也具备风险防控的能力,为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奠定基础。 4.2 制定经营风险评价机制 企业会拓展业务和市场,并且积极引进人才,通过有效的评估分析,了解投资项目的潜在风险,提升企业经济实力,使企业有更高的偿债能力和风险抵抗能力。企业应该根据经营趋势不断完善风险评估体系,设定明确的风险评估目标;在目标设定的过程中,可以根据长期战略目标与短期经营目标进行设计分析,设定经营、财务、安全管理等多项指标,结合企业风险偏好、经营目标等,确定企业风险承受能力。企业在风险偏好设置的过程中,由管理层确定风险偏好内容,然后由董事会审批,根据具体的数据结果做出评定。不仅如此,企业还需要设置风险容忍度,即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可以容忍的偏离程度,通常需要从经营风险、承受能力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在进行经营、财务和安全管理等指标设定时,一定要确保分析的全面性与合理性,既要考虑系统性的风险指标,也要分析非系统风险指标,重点提升企业的风险识别能力,做好日常信息收集,在日常管理的过程中进行反馈,如果发现超出标准的指标,则及时汇报并做出预警。 4.3 完善国企信息传导机制 国企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应该从多个方面入手,确保所有部门、岗位和员工都参与经营管理中的风险防范工作,确保风险防范的全面性。为此,企业需要构建有效的信息传导机制,确保信息共享的时效性,使各个部门之间可以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为风险评估、预警等工作提供更多信息依据。国企规模较大,受到管理制度、经营模式等因素的影响,信息传递效率低下,存在“信息孤岛”等问题。针对此类问题,企业可以构建信息共享机制,同时采用现代化的信息传递手段,提升信息传递效率,同时保障信息传递的安全性。企业可以构建风险信息共享数据库,通过各项信息与数据资源的整合、共享,使信息获取更加便捷。此外,企业需要完善责任制度,通过良好的信息共享机制,使责任划分更加明确,避免盲目融资的行为。在融资前,企业应该先提出申请,综合各部门的调查与反馈信息进行评估分析,如果与营运需求不符,则撤回申请。这些评估分析工作涉及多个环节和部门,对信息的真实性、安全性有较高的要求。所以企业必须基于完善的信息共享机制、传导机制落实各项评估与防控工作。 4.4 加强合规管理 企业建设合规管理体系,明确企业合规管理现状,以公司业务框架为基础,梳理制度规定、合规要求,并制定对应管控措施。企业制定合规管理基本制度,明确总体目标、机构职责、运行机制、考核评价、监督问责等内容。企业全面研判内外部风险,实现对战略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运营风险等重大风险的防控;围绕总体经营目标,健全风险研判到防控的工作流程,实现风险闭环管理;突出合规管理在监督、考核、问责方面的作用,健全监督检查机制,深入查找风险,督促整改到位;充分发挥内控对业务及流程管控的优势,将风险控制措施落实到业务流程中去,实现风险与内控的关联。 5 结语 综上所述,国企在经营发展过程中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需要加强经营管理,其中,风险防控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如果企业没有采取有效的风险防控手段,会造成风险发生概率提升,可能造成较大损失。所以,企业应该分析风险防控现状,针对问题采取有效的改进对策,以期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翟明.风险防控在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及策略[J].现代商业,2022(28):101-104. [2]周蓓.加强国企资产租赁经营风险防控的有效措施探讨:以A公司为例[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2(17):6-8. [3]张保茹.试论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财经界,2023(26):150-152. 广州城投综合能源投资经营管理有限公司 王文贤 摘要:近年来,科技企业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更多的挑战,对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种系统化管理工具,内部控制是企业控制成本支出、完善管理制度、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提高综合竞争能力的有效路径。这一管理工具在企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需要引起有关人员的高度重视。本文简单阐述科技企业应用内部控制的积极意义,针对具体实践中面临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科技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效益,提升策略 0 引言 科技企业存在科技属性和创新基因,具有高风险、高投入、资金密集、知识密集等特点。相较于其他类型企业,科技企业对内部管理水平具有更高的要求。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环境,大多数企业认识到了内部控制的积极作用,开始积极构建内部控制体系,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但在内控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内外监督等方面,企业依然存在各种问题,影响了内控效用的发挥,从而阻碍企业的长远发展。基于此,本文针对科技企业强化内部控制应用效益的策略进行研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 科技企业应用内部控制的重要作用 1.1 把控投入产出,促进科技创新 与其他类型企业相比,科技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进行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具有高投资、高回报、高风险的特点。如何平衡风险和收益,是企业管理者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而内部控制就是企业对研发投入产出比进行有效控制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推动科技创新的基础保障,能够帮助企业合理配置人力、物资和设备等资源。全面监控研发环节,并通过考核和激励机制的应用,能够减少企业资源浪费,防控道德风险或逆向选择,能为企业研发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助力企业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1]。 1.2 赋能制度建设,推动制度改革 通过强化内部控制,科技企业可以建立更加科学、严谨、务实的制度体系,为现代企业的良性健康运转提供助力。首先,在开展内部控制的过程中,科技企业可以结合内外部环境变化优化管理制度内控,提高制度体系的灵活性和科学性,从而更好地满足企业不同阶段的发展需求。其次,科技企业开展内部控制,可以从财务视角来判断制度体系的合理性,制定更加务实的管理制度,为经营管理活动的开展提供助力。最后,企业可以积极借鉴和参考其他科技企业内控建设的成功经验,促进制度改革,提高管理质量,为企业发展提供动能。 1.3 强化经营分析,防控经营风险 通过强化内部控制,科技企业可以快速、高效地统计和分析经营管理过程中形成的数据信息,为企业防控经营风险问题提供依据。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内容,研发风险的管理效果对企业健康稳定发展具有直接影响。所以,企业不仅要严格管控资源的投入与产出,还要全面梳理不同技术路线的优劣与前景,合理设置研发目标,避免由于路线选择错误而导致研发失败。通过强化内部控制,企业可以全面收集经营管理信息,科学分析技术研发路线的科学性、应用的可行性、发展的连续性等,从而帮助企业精准选择技术研发方向,避免因风险问题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 2 科技企业内部控制应用现状 2.1 内部控制环境有待完善 科学完善的治理结构是内部控制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保障,但是在一些科技企业的股权结构中,创始人或者团队股权占比过高,存在一权独大的问题,未能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容易影响经营决策的合理性。一些科技企业未能结合内部控制实际需求合理设置关键岗位,未能科学分配各个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容易出现权力交叉和管理混乱的问题。一些企业未能进行内部控制有关知识的宣传和培训,使得员工对其重要作用缺乏正确的认识,影响各项工作的落实力度。 2.2 风险评估机制缺乏合理性 一些科技企业将工作重心放在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方面,缺乏风险管理意识,未能建立科学完善的风险识别、评估、预警机制,也未能结合不同风险的实际情况制定差异化的防范措施,在风险出现以后才匆忙制定应对方案,容易给企业带来较大损失。同时,一些企业未能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机构,不同类型风险交由各个职能部门负责管理,互相之间缺少信息传递机制,无法对政策风险、市场风险、财务风险、法律风险等进行全方位和多层次的管控,造成风险识别和管控存在严重的滞后性。 2.3 内部控制活动未有效开展 作为企业内控体系的核心内容,内部控制活动的质量对企业健康稳定发展具有直接影响。但是当前许多科技企业将工作重心放在研发和销售环节,未能将内控措施覆盖到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也未能结合各部门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差异化的管控措施,加上一些企业未能建立规范化的授权审批机制,具体工作直接由高层领导负责,不仅容易出现徇私舞弊风险,还会影响各项工作开展的效率和质量。 2.4 内部会计控制机制不完善 一些科技企业财务管理职能还停留在会计核算阶段,基础工作规范不够扎实,影响了内控的有效性和系统性。例如,部分企业构建的会计控制体系只针对常规业务进行核算,未能对研发内控进行重点关注,也未能对外部环境信息进行全面分析,无法为内控体系的完善提供数据基础。同时,部分企业未能建立财务数据分类管理和交流平台,影响了外部投资者、客户、供应商、职能部门等对数据信息的应用,不利于内控工作的高效落实。 2.5 监督管理制度存在缺陷 一些企业在开展内部控制的过程中,虽然制定了详细的监督规则和流程,但是具体执行过程缺乏力度,加上内部核心人员和高层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的话语权,对于被监督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使得监督人员无法对内控工作的各个流程进行全面监督,无法及时发现内控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一些企业虽然设立了内部审计部门,但是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只能对财务报表中反映的表面问题进行调查,无法结合问题成因制定出有效的整改措施,影响内控审计监督效用的发挥。 3 科技企业提升内部控制应用效益的策略 3.1 完善内部控制环境 作为内部控制的基础性要素,内控环境主要涉及管理职能、管理人员的认知水平、风险偏好、企业文化等,这对企业健康稳定发展具有直接的影响。首先,科技企业要优化内部管理治理机制,明确治理层的核心作用和地位、管理层的权利和义务等,科学配置内部股权结构,避免出现权力交叉或者管理混乱的问题。企业可以在董事会层面设立战略委员会、薪酬管理委员会等组织,积极引入独立董事制度,提高经营决策的合理性。在高层管理人员层面,企业可以引入经理人和专业管理人才,实现内部技术、经营、管理人才结构的平衡[2]。其次,企业要结合内外部环境变化制定科学合理的战略方案,通过中短期发展计划的制定、激励奖惩机制的完善、内控知识的宣贯等措施,让所有员工将个人利益与企业发展联系到一起,树立内控观念和风险意识,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企业管理工作中,为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和实施奠定基础。最后,科技企业要利用自身创新优势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应用,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搭建风险模型,全面评估内部风险问题,并将其与业务环节进行有效对接,建立可视化充分、预警及时、响应迅速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 3.2 优化风险评估管理机制 一方面,风险识别和分析是企业风险管控工作的核心内容,精准识别经营管理流程中存在的风险问题是科技企业风险管理工作的前提,也是降低风险出现概率的基础。所以,科技企业要全面分析外部市场竞争环境和内部经营管理状况,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建立科学完善的风险预警评估分析机制,结合不同类型风险问题具体情况合理设置预警指标,以风险预警体系为基础全面整合内部研发活动、财务管理、市场环境等方面信息,利用风险分析模块系统评估经济事项中存在的潜在风险,科学分析各种类型风险的出现概率、危害程度和波及范围,从而帮助企业实时掌握内外部风险状况,为风险管理措施的制定和实施奠定基础[3]。另一方面,科技企业要不断完善内部组织结构,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对风险管理相关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和组织安排,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和标准,积极对员工进行风险管理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增强所有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助力。同时,科技企业要打破财务和业务之间存在的“壁垒”,全面梳理分布在各个部门的风险类型,在内部建立顺畅的风险数据传递机制,及时将识别出的风险问题传递到各个部门,并结合风险评定结果制定差异化的防范和处理措施,避免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 3.3 加强控制活动管理 首先,要加强立项审批控制。第一,科技企业要结合自身产品特点和市场发展需求制定科学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可行性分析指标和模式,改变过去可行性报告定性阐述问题,增强决策制定的透明性和客观性。第二,管理人员要全面评估研发项目中可能出现的潜在风险,特别要考虑到市场环境因素可能带来的影响,避免出现风险误判问题。第三,在编制可行性报告的过程中,要加强各个部门沟通与协作,积极引入专业人才,保证审批工作的规范性和报表分析的科学性,降低项目投资失败风险出现概率。第四,在进行重要项目审批决策时,企业可以引入外部专家评审团队,从而保证项目决策的合理性。 其次,要加强研发过程控制。第一,企业要在项目研发过程中,加入研发进度评估和反馈机制,帮助研发人员精准掌握研发的时间节点,结合实际进度对研发方案进行动态调整。企业要保证评审人员的独立性和权威性,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合理设置评估指标,从而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研发项目经理要对评审报告结果进行核查,及时将重大错误事件反馈给生产总监,由总经理审核批准后再次进行评审。针对严重程度较低的错误,在获得评审小组的批准后,只需提出修改意见[4]。第二,企业要对研发项目中资金支出的标准、范围、审批权限等进行明确规定,建立规范化的费用报销制度和会计核算流程,从而为项目资金的安全高效利用提供保障。 最后,优化项目检验审批。科技企业要在产品检验环节加入集体决策机制,在各个流程中设置集体审议节点。如果是重大研发项目,需要由董事长亲自参加审议工作。若科技企业有关人员对项目研发领域不够熟悉,可以引入外部专家团队负责产品检验,从而避免内部人员的干扰,更好地监控和管控整个研发活动。 3.4 改进内部会计控制机制 科技企业要建立科学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机制,对业务活动中形成的数据信息进行记录和管理,为经营管理活动的开展提供准确可靠的会计信息,也为企业内部控制的强化提供助力。在信息化时代下,科技企业要加强对授权审批流程和数据信息安全等方面的重视,通过完善的规章制度对财务数据的内部应用和外部公开相关事宜进行明确,避免出现数据泄露或遗失问题,给企业带来损失。 3.5 加强内外监督管理 作为内部控制的核心构成内容,内部监督是企业保障内控活动顺利进行的基础。由于科技企业经营管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容易受到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因此,企业要成立专门的内部审计部门,不仅要检查发展目标的完成情况,还要发挥监督、评价、建议职能,对企业经营管理状况进行动态监控,有效防范企业内部风险问题,同时需要重点关注市场环境、政策变化、行业趋势、竞争对手等情况,为企业经营管理决策的制定提供可行性意见,推动企业内部审计模式从风险管理向价值管理转型升级[5]。不仅如此,企业要加强对审计结果的应用,及时在内部进行公示,由主管领导对有关人员的责任进行追究,督促各个部门落实整改措施,并将其与奖惩机制联系起来,形成内控审计管理闭环。同时,科技企业可以委托第三方会计师事务所开展内部控制测评,通过规范化的流程对企业发展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识别、衡量、分析、评价,从而制定出针对性的管控措施,为企业内控体系的完善提供依据[6]。 4 结语 综上所述,内部控制是企业适应复杂多变市场竞争环境的重要举措,也是企业防范经营风险问题的有效手段。科技企业要积极完善内部控制环境、优化风险评估机制、加强控制活动管理、完善会计控制机制、强化内外监督管理,从而建立科学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为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李静.新时期酒店企业内部控制优化策略研究[J].大众商务,2022(7):127-129. [2]龚英姿.集团企业财务共享模式下的内部控制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1,24(13):87-89. [3]管威,黄迪,汪捷丽.集团企业财务共享模式下的内部控制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20(10):52-53,57. [4]林绍仙.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企业效益实践探究[J].中国集体经济,2023(11):77-80. [5]孔玉梅.加强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经济效益[J].中国商贸,2014(12):81-82. [6]龚晓丽.加强内部控制,提高施工企业经济效益[J].现代商业,2012(30):101. 作者简介:张小宇(1980-),女,汉族,河南新乡,本科,中级会计师,研究方向:内部控制。 北京用工乐科技有限公司 张小宇 内部资料 未经许可 不可公开引用 Copyright © 1998-2024 DR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国研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