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30日 第 15 期
总第222
国研网首页     广告业务     联系合作     编辑信箱
财经纵览
权威视点
国研分析
宏观纵览
金融透视
产业追踪
区域经济
企业管理
财经纵览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完善市场准入制度的意见》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完善市场准入制度的意见》。意见提出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科学确定市场准入规则等十条举措,旨在构建开放透明、规范有序、平等竞争、权责清晰、监管有力的市场准入制度体系。

意见提出,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由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地方性法规设定的市场准入管理措施,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规章依法设定的临时性市场准入管理措施,全部列入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各类按要求编制的全国层面准入类清单目录和产业政策、投资政策、环境政策、国土空间规划等涉及市场准入的,全部纳入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各类经营主体可依法平等进入清单之外的领域。

意见强调,严禁在清单之外违规设立准入许可、违规增设准入条件、自行制定市场准入性质的负面清单,或者在实施特许经营、指定经营、检测认证等过程中违规设置准入障碍。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实行动态调整,清单事项内容、主管部门等向社会全面公开。

在市场准入规则方面,意见明确,实施宽进严管,放开充分竞争领域准入,大幅减少对经营主体的准入限制。对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和涉及重大生产力布局、战略性资源开发、重大公共利益的领域,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依法实施准入管理。对经营自然垄断环节业务企业开展垄断性业务和竞争性业务的范围进行监管,防止有关企业利用垄断优势向上下游竞争性环节延伸或排除、限制上下游竞争性环节的市场竞争。

就加强内外资准入政策协同联动,意见提到,在不减损现有经营主体准入机会的前提下,坚持国民待遇原则。对外资放开准入限制的,对内资同步放开;在不违反国际协定和承诺的前提下,对内资设定准入门槛的,对外资同步适用。

意见提出,优化新业态新领域市场准入环境。聚焦深海、航天、航空、生命健康、新型能源、人工智能、自主可信计算、信息安全、智慧轨道交通、现代种业等新业态新领域,按照标准引领、场景开放、市场推动、产业聚集、体系升级的原则和路径,分领域制定优化市场环境实施方案,推动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提高准入效率。

在加大放宽市场准入试点力度方面,意见指出,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重点领域和重大生产力布局,以法规政策、技术标准、检测认证、数据体系为抓手,更好促进新技术新产品应用,选择重点地区开展放宽市场准入试点,分批制定和推出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

意见还要求,抓好市场准入制度落实。全面开展市场准入效能评估,优化指标体系,注重发挥第三方机构作用,确保评估过程公开透明,评估结果客观合理,鼓励地方结合实际加强评估结果应用。对地方违背市场准入制度情况进行排查,发现一起,整改一起,有关情况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全国城市信用监测范围并向社会通报。

陈芳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审议《进一步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若干政策措施》

中共中央政治局8月23日召开会议,审议《进一步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若干政策措施》。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西部大开发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要深刻领会党中央战略意图,准确把握西部大开发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的定位和使命,保持战略定力,一以贯之抓好贯彻落实,聚焦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提升区域整体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会议强调,要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走出一条符合地区实际的中国式现代化路子。要立足功能定位和产业基础,做强做大特色优势产业,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要坚持高水平保护,深入推进美丽西部建设,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深入开展环境污染防治,推进绿色低碳发展。要持续提升发展内生动力,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要加强重点领域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强化能源资源保障,推进清洁能源基地建设。要因地制宜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确保农村人口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要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切实维护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中央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要加强统筹协调,细化任务,推进落实;有关部门要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举措,务求实效;西部地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扛起主体责任,奋发图强,形成工作合力。要步步为营、久久为功,扎实落实各项部署任务,奋力谱写西部大开发新篇章。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国常会:审议通过《关于以高水平开放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和《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4年版)》等

国务院总理李强8月1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以高水平开放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和《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4年版)》,审议通过《法规规章备案审查条例(草案)》和《城市公共交通条例(草案)》,研究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决定核准江苏徐圩一期工程等五个核电项目。

会议指出,加快发展服务贸易是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的必然要求。要提升服务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全面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促进人才、资金、技术成果、数据等资源要素跨境流动。要推进服务贸易重点领域创新发展,促进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相互融合,支持金融、咨询、设计、认证认可等专业服务国际化发展,打造新的服务贸易增长点。

会议指出,要进一步放宽外资准入,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抓紧推进电信、教育、医疗等服务领域开放。要适应新形势优化吸引外资政策,及时回应外商合理诉求,在优化营商环境、完善服务保障等方面出台更多务实举措。

会议审议通过《法规规章备案审查条例(草案)》,要求坚持“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重点关注地方和部门立法与上位法不一致、影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损害营商环境等问题,优质高效做好备案审查工作。会议审议通过《城市公共交通条例(草案)》,要求结合条例出台实施,切实提高城市公共交通服务质量效率和安全管理水平。

会议指出,要大力培育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强化财税、金融、科技、产业、人才等政策协同,全链条支持企业创新发展。要持续优化发展环境,完善梯度培育、要素保障、公共服务等机制,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要以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为契机,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

会议强调,安全是核电发展的生命线,要不断提升核电安全技术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加强全链条全领域安全监管,确保核电安全万无一失,促进行业长期健康发展。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第五次全体会议强调: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强大动力扎实做好各项工作 坚定不移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国务院总理李强8月1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第五次全体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精神,强调要切实用党中央精神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集中力量抓好改革部署的落实,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强大动力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坚定不移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李强强调,要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坚决落实党中央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部署。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聚焦财税体制改革、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推进新型城镇化等重点领域攻坚突破,提升改革成效。要加强集成联动,打好组合拳,推动各项改革举措同向发力,系统性解决一些重大问题。各地区各部门要强化全局意识,上下协同、条块结合,精准高效推动改革走深走实。

李强强调,要咬定目标不放松,下大力气增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态势。要更加有力扩大内需,以提振消费为重点,针对性采取措施,畅通经济循环。促消费要重点抓好增长性、带动性强的领域,加快服务消费扩容提质,有效促进大宗消费,根据不同群体需求制定差异化支持政策,充分释放消费潜力。投资要发挥好政府投资带动作用,落实好支持民间投资各项政策,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用作资本金的领域、规模、比例,撬动更广泛的社会投资。要不断优化政府与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听得见、听得进企业的呼声,真正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支持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迭代升级,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鼓励地方立足特色打造优势产业。

李强指出,要主动应变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拓展绿色贸易、跨境电商等新的外贸增长点,支持企业开拓多元化市场,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进一步提升外资服务水平。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做好重点群体稳就业工作,研究制定促进城乡居民增收的政策举措,兜牢基层“三保”底线。持续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抓好防灾减灾救灾、安全生产等工作。

李强指出,要努力提高政府工作法治化水平。各级政府要坚持依法行政,优化执法方式,着力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能。行政执法要以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为根本目标,对乱检查、乱罚款等问题要及时制止和纠正,以良好营商环境促进各类经营主体创新发展。

国务院全体会议组成人员出席会议,有关部门、单位负责人列席会议。各省(区、市)政府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主要负责人以视频形式在当地列席会议。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发文促进民间投资发展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金融监管总局印发通知,建立促进民间投资资金和要素保障工作机制,进一步促进民间投资发展。

通知提出,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滚动接续地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并着力加大对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重点项目的推介力度。对符合条件的全国重点民间投资项目,将通过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等加大政府投资支持力度。

通知明确,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全国重点民间投资项目推送至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由两部门给予用地用海和环评保障的专项支持。同时,将共同指导民营企业用足用好要素保障支持政策,优化投资决策管理和要素审批服务,进一步提升民间投资项目前期工作质量和效率。

通知指出,金融监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研究制定促进民间投资有关融资支持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并将全国重点民间投资项目清单共享至各家银行和保险机构,由其针对性加大融资支持力度,持续提升民间投资项目融资便利化水平,促进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司将会同有关方面抓好促进民间投资资金和要素保障工作机制的贯彻落实,积极推动更多民间投资项目高效落地实施,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和动力。

安宁

市场监管总局:优化市场环境 提升发展质效

“近年来,市场监管部门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统筹效率与公平、活力与秩序、发展与安全,努力在服务高质量发展大局中展现担当作为。”在8月16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蒲淳介绍,当前,市场监管制度规则不断完善,经营主体发展质量持续提升,公平竞争市场环境进一步优化,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作用有效发挥,市场秩序综合治理取得积极成效。

包容审慎监管 规范市场环境

不断提升监管效能,将为市场主体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在加强信用监管方面,近年来,市场监管部门围绕建立信用记录、实施信息公示、推行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开展信用风险分类管理等,加快经营主体信用建设。

蒲淳表示,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持续深入开展深化信用提升三年行动,实施信用培育,并逐步完善信用修复协同联动工作机制,实现信用修复结果信息共享、互认,着力解决“多头修复”“重复修复”问题。同时,不断丰富信用监管工具箱,实施包容审慎监管。

互联网平台的规范健康发展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促进平台经济创新发展,健全平台经济常态化监管制度。

在平台经济监管方面,市场监管部门采取了相应举措。“今年以来,我们围绕‘618’促销活动的规范、电动自行车安全治理等关键领域,组织召开了6次平台企业合规推进会,建立了与平台企业的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持续开展网络市场监管促发展保安全专项行动,确保平台经济领域的市场环境规范有序,为各类经营主体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蒲淳说。

在标准化工作方面,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35项与数据要素流通关键环节密切相关的国家标准,以及22项电子商务质量监管国家标准。在质量认证方面,持续构建和完善数据领域的质量认证制度体系,加大对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数据安全管理、个人信息保护等领域的认证工作力度,已颁发认证证书300余张。在监管手段方面,完善市场监管领域的智慧监管规则,初步形成了及时感知、快速反应、系统监管、主动服务、融合共治的智慧监管体系和模式。

优化政务服务 回应群众期盼

为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今年以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会同有关部门,针对企业信息变更、企业注销和开办餐饮店这三项事项,推行了“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

“过去,企业和群众办事涉及多个部门职责的,需要申请人到多个部门按环节办理若干手续,这就导致了群众要多头跑、来回跑的问题。‘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从制度、业务、技术三个方面进行了联动创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综合规划司负责人王国伟介绍。

在制度创新方面,办理环节需要提交的要件能减则减、该免尽免,使申请人办事时只进一门。在业务创新方面,促进办事流程从串联式办理向并联式办理转变。在技术创新方面,使线上政务服务从简单被动接办向多样化场景服务转变,如推行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的系统互联互通等。

通过这些改革创新,企业信息变更环节由7个压减到1个,提交材料减少13份,审批时间减少6个工作日。企业注销办理环节由10个压减到4个,普通注销办理时间由原来最快70天缩短为目前最快46天。开办餐饮店办理的承诺时限由37个工作日压减到15个工作日,提交材料减少14份。

“这些成效说明,改革使企业和群众办事环节更少、周期更短、流程更优、成本更低。”王国伟说。

促进公平竞争 破除地方保护

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核心,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在规范市场竞争行为上持续发力,切实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

“两年来,我们连续开展民生领域反垄断执法专项行动,强化医药、建材、汽车、公用事业等民生领域监管执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竞争协调司司长周智高介绍,2022年以来,市场监管部门查处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件60件,罚没金额超过25亿元,推动市场竞争秩序稳步向好。

在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方面,2022年以来,市场监管部门审结经营者集中案件1900余件,实行简易和非简易案件的繁简分流审查机制,上线经营者集中审查等业务系统,提升案件审查质效。同时,支持指导经营者加强反垄断合规建设,推动形成企业主动合规、政府有效引导、社会广泛支持的多方共治格局。

“要更高水平完善公平竞争制度,夯实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法治根基。”周智高指出,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近年来,市场监管部门坚持标本兼治、破立并举,坚决破除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要求健全统一的公平竞争制度。8月1日,《公平竞争审查条例》正式施行,从4个方面提出了“19个不得”的明确要求,防止出台排除、限制竞争的政策措施,为破除地方保护、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在加强监管执法方面,市场监管部门纠治了一批不当干预市场竞争行为——依法加强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监管执法,组织开展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政策措施的集中清理工作,深入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加强制度刚性约束,整治了一批限定交易、妨碍商品要素自由流通、排除限制外地经营者等行为,坚决破除各种封闭“小市场”、自我“小循环”。

鲁元珍

国家统计局回应热点问题:地产继续调整 就业形势平稳 PPI降幅收窄

当前房地产市场恢复状况如何?下一阶段价格形势如何走?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8月15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回应了当前市场热点问题。她表示,目前房地产市场总体仍处于调整阶段,就业形势有望继续保持总体平稳,PPI降幅将收窄。

房地产多个指标降幅收窄

从7月房地产领域主要数据情况看,在一系列政策作用下,部分房地产相关指标降幅继续收窄。

1月至7月,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8.6%,降幅比1月至6月收窄0.4个百分点;新建商品房销售额同比下降24.3%,降幅收窄0.7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同比下降21.3%,降幅收窄1.3个百分点。

爱华说,目前多数房地产的指标仍然处于下降之中,房地产市场总体仍处于调整中。

“下阶段,要坚持消化存量和优化增量相结合,积极支持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进一步做好保交房工作,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的新模式。”刘爱华表示。

就业有望继续保持总体平稳

今年以来,就业形势保持了总体稳定的态势。1月至7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1%,比上年同期下降0.2个百分点。

因高校应届毕业生集中离校后进入劳动力市场,7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比6月上升0.2个百分点。

展望下一阶段,刘爱华说:“就业形势有望继续保持总体平稳。但同时也要看到,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存在,就业难、招工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部分行业和重点群体的就业仍然承压。下阶段,要坚持把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作为重中之重,付出更大努力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下半年PPI同比降幅有望收窄

7月PPI同比下降0.8%,环比下降0.2%。黑色金属、非金属和装备制造业相关行业的价格下降,是PPI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同时,国际输入性价格传导影响国内相关行业价格同比继续有所上涨,消费需求持续恢复带动部分消费品制造业价格同比有所上涨。

数据显示,7月,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这三类价格分别同比上涨6.7%、4.3%和0.3%;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家具制造业、烟草制品业价格同比涨幅在0.2%至4.7%之间。

刘爱华表示,从未来一段时期看,影响PPI的因素还是比较多的。一方面,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势目前仍然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国内房地产市场仍然在调整之中,建材相关行业需求仍然偏弱;另一方面,从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看,翘尾影响对PPI的下拉作用下阶段趋于减小。

“综合来看,PPI下半年同比降幅有望收窄,但是也不排除有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存在,部分月份可能还会出现波动。”刘爱华说。

陈芳

税收数据显示: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效果显现

国家税务总局8月19日公布的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7月经济整体延续回升向好态势,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呈现多方面亮点。

制造业持续向好

近日,海洋石油工程(青岛)有限公司建造的亚洲首艘圆筒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海葵一号”完成海上安装,在珠江口盆地流花油田精准就位。“海葵一号”是集原油生产、存储、外输等功能于一体的高端海洋装备,完全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

据该公司财务主管宋萌萌介绍,今年以来公司已享受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增值税减免945万元,再加上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金额1024万元,公司研发和生产有了更多的资金保障。

税收数据显示,7月,东、西部地区销售收入同比均增长5%。分省份看,广东、上海、浙江等东部经济大省增速较快,同比分别增长5.8%、5.9%和7.8%;内蒙古、重庆等省份也实现较快增长,同比分别增长7.3%和6.7%。

7月,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较二季度增速提高1.7个百分点。其中,受大宗商品价格回升带动,采矿业同比增长9.7%,较二季度由负转正;制造业同比增长5.7%,其中原材料加工业、装备制造业同比分别增长6.8%和6%;电力生产供应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6%,有效保障迎峰度夏。

数据也显示,7月,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3.3%。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铁路船舶航空设备制造、新能源车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速较快,同比分别增长12.1%、14.6%和26.7%。知识产权(专利)密集型产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销售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同比分别增长9.6%和9.5%。

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效果显现

7月,在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带动下,全国企业采购机械设备金额同比增长8.5%,较二季度提高2.8个百分点。其中,工业、交通等重点领域采购机械设备金额同比分别增长7.2%和14.8%,较二季度增速明显提升。

在舟山惠生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为承接浮式天然气液化装置上部模块生产任务,新一批全自动生产线投入使用。“今年上半年,我们投入5.4亿元购进新的机械设备,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倍多。这次设备更新后,我们承接了更多技术含量更高的海工设备制造订单,大大拓宽了公司的业务版图。”公司财务总监许天锋介绍。

同时,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引导居民消费潜力有序释放。二手车和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数据显示,7月,二手车销售量同比增长20.9%,新能源车销售量同比增长38.5%,延续较快增长态势。家用电器及电子产品零售、家具零售同比分别增长8.5%和11.7%,较二季度增速均有所提高。

新办涉税经营主体稳步增长

数据显示,7月新办涉税经营主体户数同比增长7.3%,其中领用发票、有收入申报的户数同比增长8.5%,占全部新办户的比重为67.4%,较去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此外,新办外商投资涉税经营主体户数同比增长4.2%。

截至8月18日,2024年暑期档电影总票房突破100亿元。影视消费行业的持续增长吸引了新的投资者。东阳市鼎昇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就是7月刚成立的一家影视传媒制作公司。其负责人吴昊表示:“我们国家有最大的观影群体,消费潜力巨大;东阳有全国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也有着优质营商环境。这是我们选择进入影视制作这个赛道并选择东阳创业的原因。”

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所长黄立新表示,增值税发票数据是反映我国经济运行的重要税收数据,从7月最新数据看,当前我国经济稳中有进、持续向好。下一步,要集中精力抓好改革部署的落实,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强大动力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坚定不移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李苑

权威视点
王喆:打通城乡要素流动梗阻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对“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作出全面部署。其中,能否在更深层次打通城乡要素流动的梗阻,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实现要素资源全、全环节的顺畅流动和高效配置,成为新时代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的关键。

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是拓展现代化发展空间、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从宏观层面看,推动各类要素在城乡间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能有效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是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推动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有助于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同时,推动城乡要素顺畅流动、合理配置,还能更好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进而形成更大规模的发展增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城乡二元结构还没有根本改变,仍存在城乡要素流动不顺畅、公共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当前,我国正处在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的窗口期,加快畅通城乡要素流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牢牢抓住畅通城乡要素流动这个“牛鼻子”,促进各类要素更多向乡村流动,加快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从根本上改变乡村人才、土地、资金等要素过多流向城市的格局。

一是完善要素市场制度和规则,推动生产要素畅通流动、各类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潜力充分释放。在持续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上下功夫,完善主要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要素价格机制,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推动各要素领域改革举措同向发力、形成合力,增强改革整体效能。探索建立更加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广大农民共享农村改革和发展成果。

二是加快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土地财产权益。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盘活闲置土地资源,允许农户合法拥有的住房通过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在明晰产权主体、扩大入市范围、完善收益分配机制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继续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有效实现形式;深化征地制度改革,提高农民在土地城市化增值中的收益比例。

三是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有序引导城市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下乡服务。一方面,把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新型城镇化首要任务。以进城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为重点、兼顾城市间流动人口,解决好农业转移人口最关心的稳定就业、子女教育、住房保障、社会保险等问题,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激励政策,健全进城落户农民农村权益维护政策。重点关注城镇化进程中的劳动力问题,健全完善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态势相适应的调控政策,完善“人、地、钱”挂钩机制,统筹推进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和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多管齐下、多措并举,让农业转移人口愿进城、能进城,留得住、融得进。同时,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好进城落户农民合法土地权益,探索经验做法,为具备条件的进城落户农民依法自愿有偿退出“三权”提供更有力的保障,确保农民在城乡之间可进可退。另一方面,加大乡村人力资本开发力度,进一步优化乡村人口和社会结构。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引导新农人、新乡贤、工商企业家和城市银发人才下乡服务,推动科技特派员、产业顾问组服务走深走实。探索建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加入机制,适度拓宽加入途径,赋予新成员一定的权利。

四是加大金融对农业农村的支持力度,加快构建支持乡村全面振兴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兼顾效率与公平,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加快建立工商资本联农带农机制。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健全财政金融协同支农长效机制;建立健全促进农村储蓄更多转化为农村投资的有效机制,提升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加快发展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服务,进一步强化农业保险在保障粮食安全中的作用;深入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引导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

五是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对城乡要素合理配置的赋能作用,努力弥合城乡数字鸿沟。深入实施数字乡村发展行动,推动数字化应用场景研发推广,加快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推进智慧农业发展。完善农村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动城乡信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同步规划建设;加快产业数字化发展,以农村电商为抓手大力发展农村数字产业;优化农村数字环境,聚焦人力资本开发、数字化应用等出台有针对性的支持政策。

六是夯实数字信息、冷链物流、快递服务“三大支撑”,加快补齐农村现代物流短板。畅通城乡农产品物流体系,持续完善农产品流通骨干网络,布局一批城郊大仓基地和产地冷链集配中心,推动冷链物流服务网络向乡村下沉,打通工业品下乡“最后一公里”和农产品出村进城“最先一公里”。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研究员 王喆

郭丽岩:完善有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市场准入制度

市场准入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之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完善市场准入制度,优化新业态新领域市场准入环境”。完善市场准入制度,是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的关键,优化新业态新领域市场准入环境有利于充分释放经营主体活力,推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完善市场准入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紧扣“开放透明、规范有序、平等竞争、权责清晰、监管有力”的目标要求,对完善市场准入制度作出了系统部署,有利于增强市场准入制度的统一性,稳步提升市场准入效能,从而为加快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有力支撑。

以制度集成创新为引领,推动市场准入制度框架更加完备

一是创新“一张清单”管理制度,充分肯定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成功实践。我国现阶段的市场准入制度体系,主要包括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海南自贸港、深圳、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广州南沙等重点区域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违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典型案例归集通报,市场准入效能评估等密切关联的制度模块。《意见》第一条即提出“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进一步明晰了“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的内涵,通过完善制度确保“一单尽列,不得单外有单”,即各类依法设定市场准入管理措施,全部列入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严禁在清单之外违规设立准入许可、违规增设准入条件、自行制定市场准入性质的负面清单,充分维护了该项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二是创新准入目标管理制度,明确提出构建新型市场准入制度体系。《意见》对加快完善市场准入制度主要任务、关键举措和组织保障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部署。将前期市场准入相关体制机制改革成果上升为制度性安排,从为市场经济有效运行提供高水平制度供给的角度,强调制度与政策协同,加快构建一整套市场准入制度体系。完善的市场准入制度体系不仅包括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本身,而是涉及立规建制、清理破除、协同监管、效能评估等环环相扣的完整制度体系,这充分体现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系统思维,也充分体现了处理好活力和秩序、发展和安全等重大关系的辩证思维。

三是创新准入政策协同制度,一体强化内外资准入政策联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开放透明”是完善市场准入制度体系的重要特征,《意见》紧扣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要求,突出体现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提出加强内外资准入政策协同联动,不能对外资已放开限制的领域,对内资进入反而仍有门槛;同理,对内资依法实施准入管理的,外资同样要遵守。这是以问题为导向,回应社会诉求和企业呼声,强调对内外资平等准入举措务必落实到位。同时,《意见》鼓励锐意创新、先行先试,着力推进制度创新,使准入规则更加科学合理、管理模式更加规范统一。例如,我国已经分批制定和推出了针对若干重大战略区域放宽市场准入的特别措施,这些特别措施具有先行先试、改革探路的特色,要抓好已出台措施落实和效果评估,具备推广复制条件的,加快在全国更大范围推广复制,从而为进一步放宽和规范市场准入提供有力支撑。

四是创新准入法治保障制度,明确强调以高质量准入保障高水平安全。顺应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要求,充分发挥法治的引领、规范、保障作用,完善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于法有据、依规而治”是“权责清晰、监管有力”的重要保障。例如,《意见》立足宽准入与强监管并重,明确了市场准入管理措施的调整程序,即根据必要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原则,开展政策评估后,确有必要增加的措施,依法合规增加或调整相关条款。又如,强调对于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和涉及重大生产力布局、战略性资源开发、重大公共利益的领域,依法实施准入管理,加强金融行业准入监管,体现了筑牢国家安全底线的思维。

以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为导向,促进新业态新领域市场准入环境更加优化

市场准入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之一,“优化”是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的关键所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健全相关规则和政策,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市场准入“十条”的重要时代特征,就是完善与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公平准入制度体系。一直以来,如何使超大规模市场资源加速转变为现实生产力,都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面临的痛点和难点。以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为导向完善市场准入制度,正是瞄准这一痛点的务实举措,能够为科技成果转化最大限度地松绑解缚,从而有助于新技术新产品加快研发、最终闯过“死亡之谷”,并在全过程汇聚和吸引更多耐心资本。服务业是市场潜能最大的领域,社会资本尤其是民间资本和外资有较强准入意愿。进一步清理服务业准入环节的各类准入限制,破除显性或隐性的市场壁垒,适时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有利于营造“敢投、能投、投得好”市场准入环境,从而有利于促进产业深度转型升级。

为此,《意见》提出若干实施方案和建设行动:一是分领域制定优化市场环境实施方案,针对性破除阻碍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的堵点卡点,推动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二是用好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和各类科技成果转化等创新平台,畅通产业体系、创新资源、资本要素、应用场景、制度政策等,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三是实施前沿技术领域创新成果应用转化市场准入环境建设行动,率先推动海陆空全空间智能无人体系应用和标准建设,加快构建绿色能源等领域准入政策体系,积极扩大数字产品市场准入;四是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重点领域和重大生产力布局,选择重点区域开展放宽市场准入试点,分批制定和推出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进一步引领和拓宽新技术市场应用;五是积极参与国际市场准入规则和标准制定,推动重点领域创新成果便捷高效应用。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 郭丽岩

徐德顺: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可五向发力

“推动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是党中央审时度势在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的要求。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要“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对“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进行具体部署。相较于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制度型开放属于高水平对外开放,体现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现阶段,中国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正逢其时。确保如期完成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制度型开放的改革任务,应找准主要落脚点。

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顺应了时代之变。从全球范围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确立的国际经济秩序和治理规则体系面临再调整、再平衡。当前,“脱钩断链”“去风险化” “产能过剩论”等逆全球化思潮和所谓“新华盛顿共识”,与全球南方国家的发展利益格格不入,全球东西方、南北方“规则之争”愈演愈烈。基于这样的外部环境,拥有14亿多人口、超1.8亿户经营主体和有进出口实绩64.5万家外贸主体的经贸大国主张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有利于全球国际规则体系朝着代表广大发展中国家利益和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向演进。再看国内,改革进入深水区,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虽已基本建立,但仍需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筑牢根本制度、完善基本制度、创新重要制度。需要进一步革除商品市场、服务市场、资本市场、劳务市场等长期存在的制度性弊端,扩大对外开放,包括扩大对最不发达国家单边开放,优化开放合作环境,形成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以便更好地促进国内市场主体发展和吸引国外市场主体,更好地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和提高经济效率。

以笔者所见,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的主要落脚点有这样几处。一是进一步扫清国内制度障碍。落实《公平竞争审查条例》(2024),废止和修正妨碍国内市场公平竞争的各类制度,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二是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主动对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等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逐步完善包括产权保护、产业补贴、环境标准、劳动保护、政府采购、电子商务、金融领域等在内的“边境后”规则,完善跨境贸易、跨境资本流动、跨境数据流动等制度,完善与“国家安全例外”相关的贸易处理机制、投资审查机制等。支持22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FTZs)试点对接国际高标准推进制度型开放,包括积累对人民币有条件自由化、非商业援助的补贴标准、非歧视义务的履行标准,以及透明度义务履行标准的试点经验等。三是建立同国际通行规则衔接的合规机制。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落实与29个国家和地区签署的22个自贸协定(FTAs),实现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相通相容,打造透明稳定可预期的国际制度环境。四是深化援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从传统援外模式,向多双边结合、多主体参与、多方向对接、多资源投入的国际发展合作转型,对援外项目实现全链条全过程管理。五是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WTO)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维护WTO权威,奉行多边主义,反对单边主义。携手全球南方国家,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针对多边向诸边演变的新变化,推动参与包括WTO-plus和WTO-extra在内的国际规则重塑。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进一步发挥上合组织、金砖国家机制等平台作用,提供更多全球公共产品。稳步推进中国规则、标准等国际化,为全球经贸制度健康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 徐德顺

田杰棠:我国制造业集群培育未来该如何发力?

目前我国制造业集群培育情况怎么样?未来又该如何进一步发力?

业内专家介绍,目前全国上下已形成国家级集群和省级集群各具特色、竞相发力、梯次发展的先进制造业集群体系。此前遴选出的4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中,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占到13个、高端装备领域13个、新材料领域7个、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领域5个、消费品领域4个、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领域3个,覆盖制造强国建设重点领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田杰棠认为,总体看来,我们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布局跟新型工业化的总体的要求是一致的。从全球的规律来看,都是集群的方式效率最高,创新能力比较全面,比如硅谷的信息产业集群、比如美国波士顿的生物制药集群。以集群的方式来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这是一个重要的手段,也符合制造业发展的一个整体的规律。

专家认为,未来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重点是要进一步研究如何能让各类创新资源要素更多向这些集群集中;同时,集群内企业间不能是简单的集聚,而是要形成密切协作的网络生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田杰棠表示,要增加科技创新平台在先进制造业集群de 配置。比方说国家的制造业创新中心,它就发挥了一个行业的共性技术平台的作用,它跟科研院所深度融合,把创新链跟产业链结合起来,增加整个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创新能力。第二个比如说产业基金的作用。

记者 张魏桔

肖宇: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弹性增加,短期强势格局料将持续

今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弱势的格局正在悄然生变。8月19日,人民币汇率再度重现了7月25日的强势表现。当天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收盘7.1383,较上一交易日大涨297个基点。而截至上周五收盘,CFETS、BIS和SDR人民币汇率指数皆环比回落,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快速走至今年以来最低点。

从外围市场来看,美元走弱的短期趋势已难逆转。在此前的一周时间里,美元除对日元升值外,对全球主要货币皆疲态尽显。其中,欧元兑美元上涨了0.657%,英镑兑美元上涨了1.105%。

作为不同国家主权货币的兑换比例,影响一国汇率的主要因素,除了宏观层面的经济发展水平外,更多是受跨境资金流动等微观因素制约,这也是汇率决定论的基本原理所在。比如,如果一国经济增长稳定前景可期,那么本国货币购买力就强,人们愿意持有该国货币,该货币就会升值。在微观层面,若一国利率高于他国,则套利资金会从利率低的国家向高利率国家流动,从而增加对高利率国家货币的需求,继而引发高利率国家货币升值。

以上宏观层面影响汇率的因素即是汇率决定论中购买力平价、国际收支理论以及汇兑心理理论的雏形和基石,而微观交易层面的影响因素背后,则完整体现了由凯恩斯等人予以阐释的利率平价理论(Theory of Interest-Rate Parity)的逻辑内核。

在全球金融市场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以国际金融学为核心形成的开放条件下的微观经济学学科体系,进一步揭开了汇率决定论的神秘面纱。尤其是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全球产业链分工,推动了跨境资金的大幅流动,围绕市场交易的学说在汇率决定论中日渐崛起并形成了一个新的流派——货币分析法。弹性价格货币分析(Flexible-Price)、粘性价格分析(Sticky-Price)以及资产组合分析法就是该流派的典型观点。

这些流派持有的分析策略虽然根据假设的前提不同而略有区别,但一个共性的特征就是,一国货币的汇率决定短期主要由金融市场的价格所影响,长期受经济发展前景而制约。

遵循以上分析逻辑,或许此次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强的答案已经不言而明。从微观来看,由于美联储自2022年3月以来暴力式拉陡联邦基金利率曲线,这导致美元与人民币之间的利差迅速拉大,使得美元对国际套利资金甚至是外贸企业的吸引力剧增,这或许是今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走势偏弱的一个重要因素。

随着美联储降息路径进一步明确,以及持续加息所造成的经济衰退阴影日渐逼近,中美利差进一步收窄的短期趋势已经成型,外汇交易多空力量的共识正在增加,这势必会缓解国内跨境资金的流出压力,并且增加企业的结售汇意愿。由于在经济学分析框架中,理性经济人假设是所有分析成立的前提,所以市场主体的这些行为传导到价格端,就是人民币需求增加,从而导致汇率升值。

而从宏观经济发展视角来看,虽然一些分析认为,美国经济衰退的预期还在被“证伪”,美国经济是“衰而不退”,但当前美元汇率对全球主要货币的走势却再次证明,价格端的这种表现就是风险情绪的释放,对美国经济增长前景的多空力量依然胶着。

延续以上分析逻辑,面对全球经济缓慢复苏的态势,世界银行6月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显示,2024年全球经济增速将稳定在2.6%,其中中国经济将增长4.8%,相比1月预测值高0.3个百分点。相比之下美国将只有2.5%,并且接下来2025年和2026年的增速都只有1.8%,该报告对中国的同期值给出的数据是4.1%和4.0%。这再次说明,此次人民币汇率强势反弹的背后,是市场的交易逻辑正在重返基本面。

需要强调的一点是,虽然人民币升值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我国出口商品的价格优势,但从更大视域来看,增加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弹性并非一无是处。就微观个体而言,人民币升值将增加中国居民购买力,海外旅行能够节省一大笔必要支出。而在更为宏大的视野中,人民币保持一定幅度的升值,将有助于增加人民币计价资产吸引力,巩固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的预期,这毫无疑问也是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不可回避的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 肖宇

董希淼:下一阶段货币政策的四个着力点

8月20日,本月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公布,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分别为3.35%、3.85%,均与上月持平,符合市场预期。目前,需求不足仍然是经济恢复回升的最大挑战。下一阶段,货币政策应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加大实施力度,提振市场信心和预期,激发有效融资需求,增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服务。

从7月份开始,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已经取代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基本承担起主要政策利率的功能。为淡化MLF操作利率的政策利率色彩,8月15日到期的MLF,还延后到8月26日续作。目前,LPR主要盯紧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在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基础上加点报价。8月以来,央行连续大手笔开展7天期逆回购操作,向市场注入短期流动性,利率均为1.70%。因此,本月两个期限LPR保持不变,在市场预期之内。

7月22日,央行“四箭齐发”,采取四项措施,加大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力度,下调政策利率,引导两个期限LPR各下降10个基点。目前,无论是企业贷款利率还是个人贷款利率,均处于历史低位。在这种情况下,推动LPR下降并不具有紧迫性。而且,在息差收窄压力仍然较大的情况下,报价银行减少报价加点、降低LPR的动机不强。

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与4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的“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相比,已有微妙变化。当然,尽管LPR维持不变,但金融机构仍然通过多种方式降费让利,推动社会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为经济恢复回升提供有力支持和服务。

不过,从7月份金融数据看,社会融资规模、人民币贷款的增量和增速都低于预期,尤其是信贷增长仍然较为低迷。7月金融数据表现欠佳,主要是金融部门主动“挤水分”、防空转等措施所致,也与季节性因素以及6月份“冲量”等有关,对此要全面地看待。但不可否认的是,7月人民币贷款新增量明显下滑,特别是企业和住户短期贷款,分别减少5500亿元、2100亿元,反映出经营主体的预期较弱,信心有待进一步提振。

货币政策是宏观政策的重要部分。因此,稳健的货币政策应更加精准有力,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更有效地提振市场信心和预期。结合《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传递出的信息,下一阶段货币政策将可能从四个方面加大实施力度,靠前发力,更加给力。

第一,短期内加强逆周期调节力度。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市场对降息呼声较高。在整治“手工补息”、降低存款利率等措施落地生效之后,银行负债成本有所下降,下一步降低LPR、推动贷款实际利率下行的可能性仍然存在。从外部看,美国将可能在9月份实施降息,人民币汇率压力将可能减轻。综合考虑内部需要和外部变化,三季度央行将可实施全面降准0.25~0.50个百分点;四季度将可能降低政策利率10~15个基点,推动LPR同步下行。

第二,进一步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目前我国共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18个,余额超过7万亿元,在支持民营小微、科技创新、绿色发展、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下一步,央行将通过用好结构性工具,引导信贷资金更多地流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推动信贷结构持续优化,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央行行长潘功胜近日在接受采访时强调,“研究储备增量政策举措”,值得关注。预计新的政策工具,将主要引导和支持金融机构做好“五篇大文章”。

第三,加强对债券市场监测和引导。近期,央行面向部分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开展国债借入操作,对部分中小银行集中买债行为启动自律调查,未来还将加强对金融机构配债行为的监测、引导,避免中长期国债利率过度偏离合理水平,及时校正和阻断金融市场风险的累积。在债券市场火热背景之下,一些投向债券市场的资管产品受到投资者的追捧。因此,央行罕见地在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提醒,投资者宜审慎评估资管产品投资风险和收益,理性投资。

第四,持续推进货币政策框架转型。今年以来,央行在2月、5月、7月先后三次实施比较重大的货币政策调整,货币政策传导更加顺畅。下一步,央行还将在流动性投放模式、利率走廊调控、利率市场化决定机制等方面深化改革,如进一步深化LPR形成机制改革,收窄利率走廊宽度,稳步推进利率汇率市场化,增强调控精准度和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引导市场逐步淡化对数量目标的关注,更加注重发挥利率等价格型调控工具的作用,并健全政策的沟通机制。

招联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 董希淼

周天芸:聚焦实施举措,推动金融高水平开放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锚定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目标,对金融体制改革作出前瞻性、系统性的顶层设计,明确金融强国建设必须坚持金融的高水平开放。近日央行行长潘功胜接受央视专访时表示,金融的高水平开放须强化金融市场制度建设,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积极参与全球经济金融治理与合作等五方面措施。五项措施的实施表明中国金融持续高水平开放的方向和决心,其所具有的实践意义表现在以下方面。

以制度型开放为重点推进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彰显中国金融高水平开放的恒心。制度型开放包括金融服务业和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规则和安排,通过金融制度和政策的透明度、稳定性和可预期性,营造审慎经营和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实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是制度型开放的主要内容,完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协议中金融相关规则,精简限制性措施,支持符合条件的外资机构参与金融业务试点,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随着金融服务业市场准入大幅放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外资金融机构正加速“抢滩”中国市场。

提高金融市场国际化水平,稳慎拓展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持续优化投融资环境,降低交易成本,便利更多投资者投资中国金融市场。我国稳步推进金融市场高水平开放,推动形成涵盖股票、债券、衍生品及外汇市场的多渠道多层次开放格局。2017年“债券通”北向通的推出,是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里程碑。此后“债券通”南向通与“互换通”相继落地,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外资金融机构和全球投资者提供更加广阔的市场和发展机遇。

以市场驱动为路径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显示中国金融高水平开放的信心。中国贸易投资体量庞大,是全球第一大商品出口国、第二大商品进口国,是利用外资大国和对外投资大国,这种与世界经济的紧密联系使人民币的境外流通获得基础。中国坚持负责任的宏观经济政策,保证人民币的信用,人民币支付结算、投融资、国际储备等国际货币功能持续增强。同时,坚持以市场驱动和自主选择为基础,完善跨境人民币政策,优化人民币清算行全球布局,推动离岸人民币市场健康发展。随着中国金融持续的高水平开放,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币国际化具有坚实的市场基础。“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强调“强化开放条件下金融安全机制”,表明重视金融开放过程中伴随的风险与挑战,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有助于提升人民币在国际贸易和金融市场中的地位,增强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话语权。

以在岸离岸市场良性互动为模式,推进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是建设金融强国的手段,是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的重要举措。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发挥其在岸国际金融枢纽的作用,特别是在人民币国际化方面发挥人民币的国际清算、跨境投融资中心作用,香港发挥连接世界的“桥梁”作用,发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上海区域中心作用,增强亚太区域国家间宏观经济政策交流和协调,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持续深化内地与香港金融合作,强化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功能,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以便利的支付服务为载体,打造友好包容的营商环境。统筹推进跨境人民币和外汇管理改革,提升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水平。不断提升支付服务水平,打造友好包容的营商环境。推动外籍来华人员的支付便利化,灵活提供银行卡、现金、移动支付等多种支付方式,为来华人员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支付服务。

统筹金融开放和金融安全,维护金融高水平开放的可持续性。高水平开放条件下的金融风险防控,在推进金融业开放的同时,要维护国家金融安全。随着中国金融开放程度逐渐加深,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也明显上升,随之带来的是跨境资本流动加剧,金融调控和监管难度提高,面临的潜在风险增加。强化开放条件下的金融安全机制,加强跨境金融风险的监测、评估和预警,维护国家金融稳定和金融安全。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治理与合作,依托二十国集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清算银行等平台深度参与国际金融治理,推进全球宏观经济金融政策协调,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为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推动力和重要保障。

实践证明,中国金融高水平开放是积极主动的开放,是稳健有序的开放,是互利共赢的开放,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的金融发展之路,才能更好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助力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中山大学国际金融学院教授、高级金融研究院研究员 周天芸

王重润:做好科技金融这篇文章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强调:“要做好科技金融这篇文章,引导金融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加强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完善长期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支持政策。”科技金融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推动力,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加速器。做好科技金融这篇文章,不断提升金融支持科技创新能力水平,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充分认识发展科技金融的重要意义

科技创新离不开金融的有力支撑。从广义上说,科技金融包括将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本有效对接的一系列金融工具、金融政策和金融服务的创新性安排。发展科技金融既是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

一方面,发展科技金融是建设金融强国的内在要求。科技金融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研发和技术创新,帮助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同时,科技创新也可以促进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如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等在金融中的广泛应用,使金融要素更加丰富、金融市场更加发达,助力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另一方面,发展科技金融有助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科技金融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提高产业链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科技金融也是激励创新的重要源泉,通过投资高风险的科技项目,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推动科技成果快速迭代,促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助力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

发展科技金融要坚持三个原则

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正确方向。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根本宗旨,任何金融创新都要服从服务于这一根本宗旨,科技金融创新也是如此。要利用科技手段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提高金融效率,拓展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为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提供资金,促进科技创新。

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科技创新是高风险的投资活动,具有研发投入大、时间长、结果不确定的特点,需要政府加大引导力度,弥补市场失灵,对企业创新进行扶持。要尊重市场规律,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同时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和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引导社会资金向科技创新领域配置。

尊重科技创新规律。科技创新活动具有典型的“J曲线效应”,即在一项创新技术出现的初期,其发展前景大多被低估,融资困难,导致投资不足,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后,随着应用场景明朗,估值被迅速拉升,资金会大量涌入。在科技金融发展过程中,要尊重和把握科技创新规律,加强对技术前景的研判,积极建设与科技创新活动相适配的政策引导机制和金融服务机制。

进一步完善科技金融体系

完善资本市场功能,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要进一步优化上市标准和注册发行制度,增强对科技企业上市的包容性,健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和退市机制,加强对违法违规交易的监管和处罚,充分发挥市场在价值发现方面的作用。主板、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新三板以及区域股权市场构成了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要坚持错位发展,完善不同层次市场之间资本流通机制,提高市场活跃度和吸引力,满足不同类型企业的创新资金需求。

发展机构投资者和权益类基金,壮大耐心资本。耐心资本强调长期投资和对风险的容忍。耐心资本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资本市场中的机构投资者,如社保基金、养老保险基金等。要通过优化投资和监管政策,合理调整保险机构权益资产配置的权重和规模,不断增加耐心资本供给。二是创业投资以及权益类基金。要加强对创业投资和私募股权基金的政策支持,畅通“募投管退”渠道,细化监管要求,引导私募机构不断提升合规风控水平和专业管理能力,挖掘科技企业的市场价值,建立涵盖科技企业生命周期的股权投资体系。

创新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拓宽融资渠道。创新金融工具,为科技企业提供多样化的融资选择。鼓励设立科技支行,针对科技企业特有的融资需求和风险特征,设计个性化金融产品和服务,提升融资效率和成本控制能力。积极发展“投贷联动”模式,为科技企业提供“股权+债权”融资服务。利用大数据、区块链技术等,增强对科技企业的风险评估能力,提高金融交易的安全性和透明度。

加强政府引导基金建设,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投向科技创新领域。当前,政府引导基金运作模式和管理机制还不完善,存在资金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子基金管理人激励考核机制,优化子基金返投比例要求,推动建立更加符合科技创新特点的投决机制、激励机制、容错机制,使基金敢投、愿投、会投。

打造良好的科技金融生态环境

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政策法律环境。出台税收优惠、创新补贴、贷款贴息等政策,鼓励企业加强研发投入和创新。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支持原创性创新。建设科技金融创新园区,提供优质办公和研发环境,吸引科技企业和创新资本集聚。

完善创新风险分散和补偿机制。优化科技融资担保体系,适度提高融资担保代偿风险容忍度,建立科技融资担保业务正向激励机制。完善风险补偿基金管理制度,合理设置补偿条件,提高风险补偿资金使用效益。

加强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建设。完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功能,为知识产权交易提供价值评估、权属登记等服务。抓住用好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推动京津冀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相互衔接,为企业开展质押融资提供服务。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进一步优化提升省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功能,通过提供创新项目发布、资金对接、信息服务、技术评估、风险预警等功能,破解投融资信息不对称难题,帮助科技企业与投资者高效匹配。

河北经贸大学教授 王重润

国研分析
推动航运经济高质量发展

【摘 要】航运经济是交通运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建设、推进构建国际物流供应链体系具有重大意义。推动航运经济高质量发展,应围绕“港、航、产、城、技术”五位一体思路,打造基础设施、交易、信息、金融、创新平台。基于此,提出以绿色智慧理念为引领的促进港航融合发展、协调各类航运要素协同发展、提升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推进高端航运人才队伍建设和航运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规划和措施。

【关键词】航运经济,高质量发展,五位一体

0 引言

航运作为全球经济贸易的主要载体,不仅深刻影响着世界格局,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航运经济是交通运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构建国际物流供应链体系和现代经济体系具有重大意义。

1 国际航运经济发展经验

自人类进入海洋时代以来,荷兰、西班牙、英国、美国等国家的兴起都与海洋的开发和利用密切相关,尤其在特定历史时期,航运兴则国兴,航运强则国强。数百年的历史沉淀使鹿特丹、伦敦、纽约等港口城市成为全球最主要的航运中心,成就发达的航运经济产业,其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第一,产业集聚是提升航运经济发展能级的关键。实践证明,航运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本质在于各种现代航运服务业态的集聚;产业集聚使得承运人、船舶所有人、货主等航运主体能更便捷、更高效地获取航运咨询、信息、金融等专业服务,从而提升规模成本效应;航运和金融、保险的结合能将航运经济提升到更高能级,一方面各产业的融合发展为航运业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另一方面也为港口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同时,航运产业集聚也有助于对人才产生磁场效应,一方面航运经济集聚区可为专业人才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满足企业对各类专业人才的庞大需求;另一方面航运产业集聚会吸引航运人才汇聚,各类企业可以较低的成本快速找到合适人才,从而降低用人成本。交易成本的降低是航运经济集聚发展的最大优势,也是航运服务业集聚发展的内在动因。

第二,核心优势是推动航运经济长足发展的催化剂。现代航运服务业覆盖范围广、产业链供应链长,如果相关企业分散发展,则不易形成合力,必须有所侧重。全球知名航运中心的发展都充分借助本地经济优势,其中:伦敦以金融和法律为核心,衍生出海上保险、船舶融资、船舶经纪、航运咨询、证券交易等各类航运金融保险业务;新加坡大力发展海员培训、航运信息咨询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上海在金融和航运结合的基础上,重点发展文化创意、专业服务、信息咨询等产业。“因地制宜,顺势而为”是现代航运经济的发展规律,不同港口城市要充分挖掘本地特色,只有发挥比较优势,才能在航运业发展中形成特色。

第三,政府重视是航运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虽然航运经济由市场主导,但在市场发展初期,政府引导和支持往往是关键。例如:伦敦在政府推动下成立了劳合社、波罗的海交易所等公共服务机构;我国香港特区在船舶交易制度、航运企业税收、船舶注册登记等方面出台多种优惠和激励政策,积极督促政策落地和后续进展;新加坡政府成立多个航运产业基金参与航运市场经营。由此可见,政府的大力支持是航运经济发展的坚强保障。

第四,与时俱进推动航运经济发展模式不断优化升级。航运服务业更新速度较快,进入新世纪后更是迎来飞速发展。虽然伦敦早期航运业的发展以货物集散和港口服务为主,是全球最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但随着全球更多海上航线的开通,形成的各类要素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尤其是新加坡、纽约、香港日益兴起,伦敦也面临着土地资源有限、成本升高的挑战,但其及时调整发展方向,凭借长期积累的航运垄断资源,向海上交易、航运金融等高端服务业转型升级,使港口在实物吞吐量不断下降的态势下,仍能保持全球航运中心的领先地位。可见,全球各大航运中心要维护自身优势地位,必须与时俱进,因此,航运产业只有不断更新换代,才能保持航运经济的发展活力,实现从传统业态向现代业态、新型业态转化。

2 构建“五位一体”现代化航运经济发展体系

现代化航运经济集“港、航、产、城、技术”于一体,是基于港口与航运优势,将人流、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等以及打通航运各产业上下游而形成的各类要素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尤其是新加坡、纽约、香港日益兴起,伦敦也面临(见图1)。具体来讲,就是围绕“港、航、产、城、技术”五位一体,打造基础设施、交易、信息、金融、创新等5大高质量发展平台。

2.1 打造高质量航运基础设施平台

虽然航运经济属于服务业范畴,但只有国际一流的基础设施才能有效串联起土地、技术、劳动力、数据等生产要素,使人流、物流、资金流、商流、信息流在航运经济服务区中自由流动。高质量基础设施平台包括港口、物流、航运、口岸、邮轮、多式联运、修造船、集疏运功能的建设,以及实施陆海空多式联运、枢纽联动,创新构建通关物流平台等。通过为各类航运企业提供具有吸引力的硬件设施,包括规划合适的办公用地等,为航运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2.2 打造高质量现代航运交易平台

航运产业的集聚要求建立现代化航运市场,打造区域性航运交易中心。航运市场的建设核心是航运要素交易,重点是做好系统规划,依托当地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在航运公司、大型物流企业、海事法律、航运金融和保险等机构的集聚区搭建现代化航运交易所,在保证区域内航运要素能自由流通的同时,充分发挥企业成群、产业成链、要素城市的核心功能。因此,要建立健全现代航运交易机制,积极开放创新航运衍生品交易,带动航运业整体向高端发展。

2.3 打造高质量现代航运信息服务平台

与传统航运服务业的重大区别是,现代航运服务业高度重视信息的获取、交流与咨询。信息集聚要求航运经济向数字化和智慧化转型;在推进航运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构建优质信息服务和电子政务平台,发挥数字经济优势。搭建信息服务平台是航运软实力建设的重要一环,准确的信息服务可大幅提升市场交易效率,凸显现代航运服务特色。目前,全球经济已经进入数字经济时代,数据作为重要生产要素之一,必将在航运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政府、企业和行业协会都需要接入航运信息服务平台,使企业提高经营水平、行业协会整合服务功能、政府提升调控精准度,协同完善现代航运经济体系。

2.4 打造高质量现代航运金融服务平台

各类航运业态的金融化是21世纪发展大趋势。资金集聚要求航运经济融合金融元素,大力发展航运保险、航运结算、供应链金融等;引入产业基金和私募基金,推动航运资产交易证券化;引导建立航运产业基金,以船舶融资和航运保险业务为主体,创新金融产品,推动各业态金融联动;依托航运信息服务平台,参与国际航运市场投融资业务,优化资金配置,提高投资回报率;试点航运金融创新基地,允许相关金融创新业务在一定范围内先试先行,取得成功后再在更大范围推广。

2.5 打造高质量航运科研创新平台

商品、产业、资金、信息的集聚必将带来人才和知识的集聚,港口城市要依托航运产业集聚的总部经济特征,积极抢占科研创新高地,这是在国际航运中心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的关键。因此,要建立高端复合型人才培养基地,以支持高校航运类专业学科建设,并结合企业实习渠道,培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建设航运经济知识创新研发基地,推进与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产学研一体化合作;基于制造业基础和新兴高科技海洋优势产业,加快海洋精密仪器、船舶及零部件维修、钻井平台制造等高端设备的研发;建设先进产业的研发、生产和运营中心,构建海洋制造业和航运经济高端服务体系。

3 推进航运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措施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经济重心进一步转向亚太地区,全球航运业亦呈现出以亚洲为中心的发展趋势,新加坡、香港等城市逐渐成为全球航运枢纽,影响力日益增强。同时全球船舶、港口、海运业务均有明显向亚洲倾斜的趋势,目前我国在港口建设和吞吐量、船舶总吨位、运输船队规模等方面位居世界前列,在全球航运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2022年,排名前20位的国际航运中心城市依次是新加坡、伦敦、上海、香港、迪拜、鹿特丹、汉堡、纽约-新泽西、雅典-比雷埃夫斯、宁波舟山、东京、休斯敦、广州、安特卫普、青岛、釜山、深圳、哥本哈根、洛杉矶和墨尔本;上海、宁波舟山、青岛、广州、深圳等大型港口在加速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都高度重视航运经济发展。但也要看到,我国航运业综合发展水平与国际航运业领先水平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与建设世界一流港口和国际航运经济中心还有较大距离,须从软硬件各方面提高港口与航运产业综合竞争力。按照“港口与航运并重”发展原则,亟待加快促进现代航运服务业集聚发展,增强国际航运综合服务功能,打造绿色低碳、智慧高效核心枢纽海港;各港口城市应分类施策、因地制宜,围绕“港、航、产、城、技术”五位一体思路,推进航运经济高质量发展。

3.1 加强总体规划

发展航运经济应通过“港、航、产、城、技术”五位一体的规划布局,将航运经济打造成人、物、资金、商业、信息彼此交互、协同发展的生态体系。为保障总体规划的顺利实施,须成立强有力的领导协调机构,统筹规划航运经济发展战略,推进各项政策落地执行;要按既定年度发展计划,定期检查计划实施进展,将航运经济打造成区域经济增长的引擎。

3.2 以绿色智慧理念为引领促进港航融合发展

不断完善港航基础设施,加快智慧港口建设。依托先进信息技术,提升港口在通信服务、海事装备供应、拖航服务、船舶修理、生活用品供应、引航服务、船员交接等海事服务方面的管理水平和运作效率;打造智能化集装箱码头,探索港航业数字化转型;依托数据驱动的人工智能系统,应用无纸化放货技术,缩短进出口货物办证手续和流程;搭建基于5G技术的港航大数据平台和智慧港口运营管理平台,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加快实施船舶大型化战略和海铁联运基础设施建设,将绿色低碳技术运用到船舶管理和港口运营的各个方面。

3.3 协调各类航运要素协同发展

依托枢纽港优势、货物运输服务和海铁联运能力建设,发展保税物流、国际中转集拼、进口分拨配送等物流增值服务;加快现代物流服务和临港工业融合发展,形成临港产业集聚带,促进产业与港口的互动,推动“港产城文”一体化发展;加快发展航运金融、航运法务等高附加值航运服务业,吸引大型金融机构入驻集聚区,建立航运保险制度,为航运企业提供风险管理服务;推进金融产品、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创新,培育以服务航运经济为导向的金融业态,为航运贸易、航运投资、航运消费、航运科技创新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金融服务;积极培育海事律师事务所,建立专业团队,加快开展海事仲裁业务,降低企业维权成本。

3.4 提升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

各大港口应强化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通过倾听企业诉求和建议,与知名航运和海洋龙头企业开展深度交流合作;发挥港口国际平台作用和资源优势,推动国际涉海和航运重大项目落户,为航运业国际交流合作招才引智,在人才、空间、产业、税收等方面为海洋和航运企业提供便利条件和优惠政策。如:可考虑设立海洋公益基金,开展海洋公益活动,发掘更多海上应用场景。

3.5 推进高端航运人才队伍建设

建立航运人才培训基地,研究制定海事咨询、航运保险、航运法律仲裁、航运金融、船舶经纪等复合型高层次航运人才培养方案;设立航运人才培育发展基金,为航运教育事业提供资金支持;加大高校航运学科建设和航运专业人才培养力度,鼓励高等院校开设航运专业,提高航运人才教育水平,为国际航运产业输送高端人才;建设航运高端智库集聚中心,构建与国际接轨的航运人才培养体系。

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魏际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李苍舒

持续优化发展环境 激发民营经济活力

[摘 要]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是民营经济组织成长面临的各种外部条件和因素,事关民营经济发展空间、意愿和潜力。得益于发展环境持续优化,我国民营经济从无到有、由小变大,已成长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进一步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要将优化发展环境作为重要抓手和突破口,进一步夯实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制度环境,打造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意愿的纾困帮扶政策环境,塑造保障民营经济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生产经营环境。

[关键词]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之所以能从无到有、由小变大,关键一条就是得益于发展环境的持续优化。当前,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意义重大。在此过程中,持续优化发展环境至关重要。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1】2023年7月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指出,“持续优化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充分激发民营经济生机活力”,【2】并将其作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关键内容。聚焦拓宽发展空间、激发发展意愿和挖掘发展潜力三个层面,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政策环境和生产经营环境,是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重要抓手。

拓宽发展空间:打造坚实稳定的制度环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民营经济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持续增强民营经济发展活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在坚持基本经济制度上的观点是明确的、一贯的,而且是不断深化的,从来没有动摇。”【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4】将民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摆在与公有制经济同等重要的位置,进一步深化了对民营经济重要性的认识。党的十九大报告把“两个毫不动摇”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大政方针确定下来,为新时代民营经济的更大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制度基础。与此同时,习近平总书记也在不同场合反复申明发展民营经济的决心,强调要为民营经济提供更加宽松的制度环境。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明确指出:“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5】202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时强调,“民营经济是党长期执政、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引导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正确理解党中央关于‘两个毫不动摇’、‘两个健康’的方针政策,消除顾虑,放下包袱,大胆发展”。【6】随着地位进一步提升和发展环境持续优化,我国民营经济体量显著壮大,民营经济发展质量也大幅提高,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民营企业。

在法律制度上将党中央发展民营经济的政治要求确定下来,可以进一步强化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和法治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7】加快民营经济立法保障,是健全民营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当前,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立法已经进入“快车道”。通过立法将“民营经济”这一经济形态在法律上确定下来、将党中央对发展民营经济的要求在法律上体现出来,有利于稳定民营经济长期发展的预期。在此基础上,协同推进涉及民营经济相关法律修订和完善,进一步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的法治环境,以良法善治为民营经济长期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激发发展意愿: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政策环境

制定和实施精准的减税降费、融资支持、账款拖欠治理等涉企纾困帮扶政策,并保持这些政策的稳定性、可预期性,有利于充分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意愿。

持续构建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政策体系,提升政策的精准性。过去一段时期,围绕充分激发投资兴业热情,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有效提升了民营企业的发展意愿。为进一步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需要在总结已有政策经验的基础上,打造更加完善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政策体系。针对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阶段性困难,坚持问题导向基础上,可对通行的税费政策、融资政策、消费政策等及时作出临时性安排或调整,切实缓解各类民营经济组织面临的现金流减少、利润降低等暂时性困难,增强民营企业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针对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如公司治理不完善、抵押资产不多等,持续推进民营企业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各类金融机构共同参与的融资风险市场化分担机制,创新引入信用贷款等鼓励性政策举措,增强民营企业做大做优做强的信心。针对我国民营企业大多为规模小实力弱的中小企业,要下大力气解决中小企业账款拖欠问题,构建常态化的拖欠账款预防和清理机制,积极鼓励“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重点培育“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大力支持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充分激发中小企业发展意愿。

不断完善民营企业发展政策落实机制,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可预期性。完善民营企业支持政策调整机制。建立健全涉企政策调整评估机制,对涉企政策调整的必要性进行科学评估,全面评价涉企政策调整对企业生产运营的影响。在调整安全、环保、能耗、质量等涉企政策时,要充分考虑经济发展水平、技术装备可供给程度、企业承受能力等多方面因素;在调整可能严重影响企业生产运营、增加企业成本投入等政策时,要制定消除不利影响的应对方案。调整涉企政策时要设置一定的过渡期,为企业及时调整投资运营计划留出充足的时间。对于因涉企政策调整导致企业不得不退出市场的情况,要依法及时给予适当补偿,坚决防范出现因涉企政策调整导致民营企业投资血本无归的情形。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发展政策制定机制。在涉企政策制定或调整的各个环节,要充分听取和吸纳民营企业的意见建议。在政策制定或调整的发起环节,要将民营企业的反馈作为涉企政策制定或调整的重要参考。在政策形成环节,主动邀请行业协会和民营企业建言献策,通过座谈会、企业问卷等多种方式,充分听取民营企业的诉求。在实施环节,充分发挥各类政策研究机构、各级工商联、行业协会等组织的作用,做好政策的宣传解读工作。强化相关部门制定民营企业发展政策的协调联动。很多涉企政策覆盖面广、流程长,涉及不同政府部门的工作职能。对于综合性和系统性的涉企政策,在政策制定、发布、实施、修订等全过程都要做好不同部门的协同联动,坚决避免不同部门出台的政策打架、推行政策过程进展不一等情况发生,最大程度提升涉企政策的有效性。当前,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四新经济”不断涌现,传统的政策管理方式表现出极大的不适应性。在新领域贸然移植传统政策举措,可能对新领域发展造成严重阻碍,降低民营经济组织投资运营的积极性。为此,要加强对新领域的跟踪,借鉴发达经济体经验,做好政策研究和政策储备,提升政策制定的前瞻性。

深挖发展潜力:塑造公平包容的生产经营环境

市场经济基础制度的有效运行为民营经济参与市场竞争、开展生产经营创造了基本的环境条件。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优化营商环境。”聚焦市场准入、社会信用、市场竞争、监管执法等关键环节,为民营经济塑造更加公平、诚信、包容的生产经营环境。这既有利于增强民营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又有利于充分挖掘民营经济的发展潜力。

持续优化民营企业市场准入环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商事登记、“证照分离”等系列改革为重点,我国持续降低注册登记资质要求、不断拓展“先照后证”覆盖的行业范围、稳步实施“多证合一”、因地制宜推行网上办理和电子证照等改革,为民营经济组织登记注册、开展经营带来了极大便利。下一步,要持续精简市场准入相关经营许可、证明等行政审批事项,坚决防止对民营企业设置或变相设置额外的市场准入资质条件。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坚决杜绝各地各部门超出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设定或变相设定市场准入禁止或限制措施。强化负面清单的刚性约束,确保民营经济组织均可依法平等进入清单以外的领域。建立健全市场准入壁垒投诉机制,常态化做好典型案例通报,持续提升市场准入服务水平。

不断完善社会信用激励约束机制。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诚实守信是赋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我国民营经济组织发展时间较短,客观上存在规则意识不强、信用水平不高的问题,违反契约精神、账款拖欠等问题也不同程度存在。这些问题都是制约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障碍。为此,要持续推动民营企业提升规则意识、法治意识和诚信意识,形成健康规范的商业合作氛围。不断完善民营经济信用激励约束机制,做好信用信息归集和共享,为信用良好企业参与政府项目招投标、获取政务服务等提供更大便利。依法依规强化失信惩戒措施,切实提高信用良好企业的获得感。将政府部门诚信情况纳入地方营商环境评估和政府绩效评价,做好政务失信信息归集管理,建立失信责任追究制度,持续加强政务失信惩戒。同时,对政府招商部门在引资等过程提供的优惠政策,要进行公平竞争审查和合法性审核,切实防范承诺过度。

有效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公平竞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维护公平竞争是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的优先之举。近年来,我国持续完善反垄断、经营者集中审查等制度建设,不断强化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力度,坚决纠正对民营经济组织的各类不公平对待,有效激发了民营经济发展的生机活力。受近年来一些地方财政紧张、化债困难等因素的影响,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的情况时有发生。更好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要持续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加快健全统一开放的要素市场;及时总结并推出更多保障民营企业获取要素资源、开展公平竞争审查的正面案例或经验清单;建立健全民营企业上诉机制,畅通民营企业反映危害公平竞争市场环境情况的上诉渠道,不断为民营经济组织获取生产要素塑造更加良好的环境。

着力塑造科学规范的监管执法环境。监管执法直接关乎企业日常经营运转,是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助力民营经济组织规范发展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各部门持续推进监管执法领域改革,将注重事前监管转变为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协同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重点监管、信用监管和综合监管,引入“互联网+监管”,推行首次轻微违法不罚等举措。在维护良好市场秩序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对民营经济组织正常生产运营秩序的干扰。进一步优化监管执法环境,要持续深入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加快推进跨部门综合监管执法全覆盖。加强对基层监管执法人员业务培训,切实提升基层一线监管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执法水平。建立常态化的投诉监督机制,强化对基层执法行为的监督。

注释: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29页。

【2】《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2页。

【3】同上。

【4】《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8页。

【5】习近平:《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11月2日,第2版。

【6】 《习近平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时强调 正确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人民日报》2023年3月7日,第1版。

【7】《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33页。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2023年版)[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3.

[3]习近平经济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2.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中小企业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 许英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袁东明

高质量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内容提要: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全球消费资源的枢纽和高端平台,也是引领全球消费发展的创新高地。2021年,国务院批准率先在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等五个城市开展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当前,面对国际国内环境变化,应以科技创新增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创新引领力、以体制创新增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力、以扩大开放增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全球影响力,高质量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以国际大都市圈为依托的高端消费中心,具有丰富的消费内容、高端的消费品牌、多样的消费方式、便利的消费环境,是全球消费资源的枢纽和高端平台,也是引领全球消费发展的创新高地。2021年,国务院批准率先在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等五个城市开展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三年来各城市推进各具特色的培育建设创新实践,取得积极成效。当前,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正处在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阶段,高质量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增强其创新引领力、辐射带动力和全球影响力,对于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具有重要意义。

以科技创新增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创新引领力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全球消费发展的风向标,具有强大的消费创新引领功能。当前,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迅猛发展,重塑产业和创新生态,催生新服务、新模式、新动能,推动和引领新的消费变革。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要以科技创新提升发展能级,为引领全球消费创新提供动力。

与发达国家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崛起所处的阶段不同,我国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正处在新一轮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的时期,与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发展形成历史性交汇,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向消费领域广泛渗透,加速消费线上线下融合,拓展消费应用场景,改善消费体验,促进消费供给更有效地与消费升级匹配,为消费新模式、新业态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人工智能是消费变革升级的助推器,不仅为消费市场提供新产品和新服务,催生即时零售、服务零售等新型消费,而且促进形成新的消费需求,提升消费体验,助推消费变革升级。消费领域的数字化智能化加快从单点突破转向全链条覆盖,孕育新的商业模式。比如,无人机配送、5G云端智能机器人等技术发展为电商直供、无人零售等新业态发展创造了更大空间。

人工智能引领消费变革浪潮,推动前端消费互联网与后端产业互联网融合发展,推动企业在物料采购、物流、加工、零售、配送和融资服务等业务流程全链条数字化智能化,营销环节对物料供给的整合力度加大,无缝对接趋势加快,带动供应链智能化水平和供应体系的协同效率大幅提升。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要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机遇,发挥人工智能对消费变革升级的推动作用,促进大数据、大模型、大算力的融合发展,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向消费领域广泛渗透和应用;推进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现高水平广覆盖的互联互通,推动智能生产与消费变革升级的深度融合,增强人工智能发展的创新和规模效应,提升消费变革升级的科技支撑能力。从发展趋势看,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必将是新消费的策源中心、新场景的体验中心,要以科技创新提升我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发展能级,增强对全球消费变革创新的引领力。

以体制创新增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力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消费规模和功能位居前列,拥有完善的消费服务体系,是辐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枢纽。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为核心,带动都市圈和城市群发展,将为我国发展动能转换注入新动力。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辐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枢纽。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快速立体交通网络加快建设,“增长极+大通道”的区域发展格局加快形成,生产要素向大都市圈集聚、知识和技术密集度高的产业向大都市圈集中,以大都市圈为核心的区域将聚集更多产业、更多资本和更多人口,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为发展动能转换注入新动力。随着房地产等传统动能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减弱,迫切要求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可以更好地释放大都市圈消费潜能,提升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基础性作用,释放消费引领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进一步增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力,要在改革创新上有新突破。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连接周边中小城市的轨道交通和快速路网,增强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消费中心城市更新改造,加大城市路网、停车场、充电桩等投入;放宽消费领域的限制性措施,放松中高端服务等领域的准入限制,增加有效供给,满足中高收入群体的多样化需求。

以扩大开放增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全球影响力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全球消费市场的制高点,在全球消费市场体系中居于枢纽地位,必须以扩大开放增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全球影响力。

提高消费群体的国际化程度。以纽约、伦敦、巴黎等全球消费中心的标杆城市为例,每年入境旅客人数都在1000万以上,而且常住居民中有一定比例是境外人口。消费群体国际化,不仅能推动本国商品和服务消费的国际化、增强对国外消费者的吸引力,而且能够提升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国际化水平,更好集聚、整合和配置全球消费资源。

打造有全球影响力的商业地标。美国纽约第五大道、法国巴黎香榭丽舍大道、日本东京银座,都是享誉世界的商业地标。我国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同样需要顺应后工业社会的消费特点和规律,建设独具特色的全球性商业地标,营造“沉浸式消费体验”新空间,打造有吸引力的“购物天堂”。

打造高能级消费服务体系。纽约、伦敦、东京等城市普遍注重打造高能级金融、会计、审计、法律等高端服务业,为大型跨国企业提供专业服务,提升城市的全球消费额。我国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同样要满足跨国经济活动的多元需求,培育高能级的金融、仲裁、法律等消费服务体系。

打造全球文化艺术胜地。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通常是全球旅游目的地城市,借助高度发达的交通网络和历史文化、现代艺术等多重优势,以特有的城市文化和艺术魅力吸引国际游客前来消费。我国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要发挥我国历史积淀和人文文化优势,培育一批高端文化艺术品牌活动和运作平台。

打造国际一流的消费环境。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普遍重视消费退税优惠、外币兑换、现代化支付等软性基础设施建设,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消费环境。我国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同样需要加强消费环境建设,在大型购物中心、文化场所提供多语种导购、退税、售后、咨询等配套服务,为游客提供便利化的支付服务,创造卓越的消费体验,提升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全球影响力。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 王一鸣

宏观纵览
全面准确看待当前宏观经济形势

今年以来,国民经济延续恢复态势,运行总体平稳,但也有部分指标出现短期波动,引发一些社会舆论对我国经济发展前景的担忧。观察中国经济,要结合发展阶段变迁和内外环境变化,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方能拨云见日辨明大势。事实上,尽管国内外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但我国经济顶住压力在“稳”的基础上继续向着高质量发展“进”,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发展有基础有支撑。

一、多重考验下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上半年,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地缘政治冲突和国际贸易摩擦频发、国内结构调整持续深化等带来新挑战,但宏观政策效应持续释放、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等因素形成新支撑,我国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交出了一份可圈可点、沉甸甸的成绩单。这份成绩单既是“上半场”宏观政策合力促进经济量增质升的集中体现,也是走好今年经济发展“下半程”的底气和根基。

从宏观指标看,经济基本盘保持稳定。观察经济运行状况,通常看经济增长、就业、物价和国际收支四大宏观指标。从经济增长看,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61.7万亿元,同比增长5.0%,对于我们这样一个超大规模的经济体而言,能够实现5%左右的中高速增长,难能可贵。从就业看,上半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为5.1%,比上年同期下降0.2个百分点,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二季度末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18997万人,同比增长1.6%。从物价看,随着需求持续恢复,供需关系有所改善,物价水平低位回升。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1%,其中二季度上涨0.3%;核心CPI上涨0.7%,保持稳定。从国际收支看,对外贸易较快增长,外汇外储总体稳定,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上半年,货物进出口总额达21.2万亿元,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外汇储备稳定在3.2万亿美元以上。

从发展质量看,转型升级稳中有进。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观察经济发展不仅要看经济增长之“量”,更要看转型之“效”、发展之“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是经济发展速度高一点,形势就‘好得很’,也不是经济发展速度下来一点,形势就‘糟得很’。”细看上半年成绩单,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结构调整、动能转换取得新进展,产业向“新”、向“绿”转型呈现新气象,多项经济指标彰显“进”的态势。上半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比一季度加快1.2个百分点;直播带货、即时配送等消费新模式不断涌现,带动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8.8%,快递业务量突破800亿件。重大科技成就熠熠生辉,嫦娥六号完成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自主研制的300兆瓦级F级重型燃气轮机首台样机完成总装下线,国产首艘大型邮轮投入商业运营,一系列新发明、新技术、新装备成为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新能源产业链增势良好,能源结构持续优化,经济发展的绿色含量提升。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34.3%,配套产品充电桩、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产量分别增长25.4%、16.5%;天然气、水核风光电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同比提高2.2个百分点。夏收粮油再获丰收,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和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提升,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从内外环境看,成绩取得殊为不易。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面对更多逆风逆水的外部环境,在一个更加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中谋求发展,同时还要克服国内结构调整带来的阵痛,挑战之巨、困难之大,可想而知。在这种复杂局面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各地区各部门鼓足干劲、靠前发力有效落实宏观政策,全国人民顶住压力、持续奋斗,各方面都付出了艰辛努力,成绩的取得很不容易、极不寻常。放在全球坐标中观察,我国经济表现仍保持领先,增速明显快于美国、欧元区、日本等主要经济体。近期,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机构相继上调对2024年我国经济增速的预期,中国经济仍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和稳定力量。

二、当前就业压力主要是结构性的,总体就业形势保持稳定

就业是民生之本、收入之源,就业稳定是经济稳定的重要表现。二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为5.0%,比一季度和上年同期均下降0.2个百分点。在国际形势复杂严峻、国内经济恢复面临挑战、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的情况下,我国就业形势为什么能够保持稳定?回答这个问题,既要把就业放到劳动力供求关系发生深刻变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大背景下观察,也要看到经济增长的基础效应、服务业恢复的带动效应以及稳就业政策的对冲效应。具体来看:

经济总量持续扩大带动就业增加。经济增长是稳定和扩大就业的基础,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也是就业提质扩容的过程。经济持续增长,意味着生产活动增多、企业用工需求增加,自然会吸纳更多的就业。上半年,我国经济总量接近62万亿元,不变价经济增量约2.9万亿元,规模十分可观。在劳动生产率保持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如果经济体量扩大,带动的就业会相应增多。二季度,非农就业人数、城镇就业人数同比分别增长0.2%、0.8%,环比一季度分别增长1.0%、2.3%,这为城镇调查失业率下降奠定了基础。

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扩充就业容量。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也是吸纳就业最多的产业。2023年,服务业就业人员占全部就业人员的比重为48.1%,比第二产业高19个百分点。服务业具有劳动密集度高、就业容量大的特点,从我国近五年数据看,第三产业就业带动效率比第二产业高出23%,与20%左右的国际经验水平相当。服务业持续恢复带动相关行业就业增长,二季度服务业就业人员同比增长2.2%,其中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行业就业增幅较大,有力支撑了就业增量扩容。此外,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蓬勃发展,不断催生就业新岗位,民宿管家、工业互联网运维员、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应用员、网络主播等职业接连“上新”,进一步拓展了就业空间。第九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显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达8400万人,占职工总数的21%。

稳就业政策红利释放助力就业稳定。党中央坚持把就业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有力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各地区各部门抓紧落实稳就业各项举措,统筹推进稳岗支持和扩岗激励,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和困难群体就业,多渠道拓展就业空间,提升职业技能培训质量,提高就业服务水平,为就业稳定创造了有利条件。上半年,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为企业减少成本859亿元,向136万人次发放技能提升补贴23亿元,帮扶困难人员就业84万人。

同时也要看到,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存在,就业难、招工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重点群体就业压力不减,随着高校毕业生集中进入劳动力市场,青年失业率或将季节性走高,稳就业依然面临不少挑战。

三、制造业向好发展夯实实体经济根基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根基,对于国家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提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今年以来,尽管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等制约企业生产经营的问题客观存在,但得益于外需回暖、新动能培育、政策支撑等因素,制造业规模壮大、结构升级、发展向好,既是上半年经济运行的一个亮点,也是下半年稳定增长的重要支撑。上半年,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快于经济增速1.3个百分点,占GDP比重达27%,保持稳定。制造业发展呈现几个鲜明特点:

外需回暖带动工业品出口加快。今年以来,世界经济温和复苏,叠加部分经济体补库需求增加以及全球电子行业周期性上行等因素影响,外需总体上有所改善。我国外贸企业抓住全球贸易回暖机遇,积极抢订单拓市场,重点产品出口优势持续巩固,工业品出口增长加快,对工业生产扩张带动作用明显。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3.3%,累计增速年内逐月加快;其中二季度增长5.2%,比一季度加快4.4个百分点,连续5个季度保持回升态势。主要工业品出口行业中,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出口交货值分别增长22.2%、19.6%、17.3%,带动相关行业生产较快增长。

新质生产力驱动制造业提质发展。我国制造业正处在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转变的重要关口期,推动制造业加速向中高端迈进,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今年以来,新质生产力持续赋能新型工业化发展,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步伐加快,不断释放出增长新动能。从行业看,上半年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8%,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比重提高至33.3%,是拉动工业增长的主要力量;数字产品制造业蓬勃发展,通信终端设备制造、集成电路制造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8.0%、16.5%。从产品看,集成电路、服务机器人、太阳能电池等智能绿色产品表现亮眼,产量分别增长28.9%、22.8%、17.8%,日益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政策效应推动相关行业较快增长。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既能促进消费、拉动投资,也能增加先进产能、提高生产效率,可谓一举多得。上半年,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效应显现,制造业技术改造投资同比增长10.0%,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17.3%,相关设备行业生产提速,金属冶炼设备、机床数控装置、农产品加工专用设备等产品产量分别增长19.7%、19.2%、49.4%。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引导居民消费潜力逐步释放,也为汽车等行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上半年,规模以上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8%,汽车产量1396万辆,增长5.7%。与此同时,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全面实施,创新发展主体不断培育,制造业发展基础得到夯实。截至6月末,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已超14万家,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万家。

四、短期波动不改经济长期向好大势

二季度以来,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明显上升,国内结构调整阵痛继续显现,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较以往更为复杂。二季度经济增速有所回落,部分指标月度之间出现一定波动,这既有极端天气特别是雨涝灾害多发等短期因素影响,也反映出经济运行面临不少困难挑战,特别是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企业生产经营压力较大,国内大循环不够顺畅。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在这个阶段,由于发展动能转换,一些经济指标在月度、季度间有所波动是难免的。对此,我们既要看到短期波动之“形”,更要把握长期发展之“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面临的环境仍然是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但总体上看,机遇大于挑战、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高质量发展依然是经济发展的主旋律,经济长期向好有基础、有条件、有支撑。

宏观调控发力显效,进一步夯实抵御短期波动的定力。有力有效的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显著优势,也是长期以来我国防范和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冲击、确保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今年以来,宏观政策强化统筹、组合发力,一批聚焦扩内需、惠民生、防风险的政策措施陆续落地显效,既促进了经济持续恢复,也为长远发展积蓄了动能。从实施效果看,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带动设备类投资和生产较快增长,对汽车、家电等耐用消费品增长起到了一定的“催化”作用;重大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前期发放的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等正在转化为实物工作量;各地区各部门积极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扎实推进保交房工作,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楼市活跃度有所提升。我国宏观政策工具依然丰富,治理效能不断提升,加力实施宏观政策有条件、有空间,将持续为经济平稳运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政策保障。

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深入,进一步激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锚定发展第一要务,加力破除重点领域体制机制障碍,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确立,很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市场活力不断激发,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我国既有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又有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打通两者结合的断点堵点卡点,将持续增强国内外大循环的动力和活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有力凝聚了社会各方共识,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部署,必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活和增强社会活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创新动能持续释放,进一步增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创新是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我国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积累了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企业家队伍,高新技术企业已超46万家,人才资源总量、科技人力资源、研发人员总量均居全球首位,在前沿科技领域不断取得新突破,有力推动经济在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中“强筋壮骨”。近年来,我国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步伐加快,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茁壮成长,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应用场景加速落地,带动新消费、新基建等领域发展潜力释放。上半年,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17.4%,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制造、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0.9%、57.0%。截至6月末,全国新建5G基站54万个,智能算力占算力总规模比重超过30%。创新动能稳步增强,新经济增长点逐步形成,有利于对冲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增强上行动力。

高水平开放走深走实,进一步提升中国市场的磁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有效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在为全球经济注入强大动能的同时也促进了国内经济长足发展。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连续多年超过30%,出口国际市场份额保持在14%左右较高水平,已成为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今年以来,在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的背景下,我国积极维护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有效满足世界市场多样化需求,巩固拓展经贸合作“朋友圈”,国际循环的质量进一步提升。上半年,集成电路、家用电器等传统优势产品和汽车、船舶等新兴赛道产品出口额均实现较快增长;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同比增长14.2%,引资规模处于近十年来高位;免签国家范围不断扩大,各口岸通过免签入境的外国人次增长近2倍,助力中外人员沟通交流。随着开放新机制加快建设,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稳步推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开放红利还将继续释放。

综上所述,尽管面临来自国际国内新的困难挑战,但我国经济平稳运行的态势没有变,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因素继续累积,可以说是短期“形”有波动,长期“势”仍向好。对于经济恢复中遇到的问题,对于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的挑战压力,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保持足够的历史耐心,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只要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高举改革开放旗帜,坚持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就能够推动发展潜能加快转化为发展势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阔步向前、行稳致远。

中共国家统计局党组

以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障中国式现代化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会要求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二〇三五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要围绕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重点领域的改革,形成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有效体制机制,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提供重要保障和持续注入强大动力。

新时代以来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取得了伟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全面深化改革,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确立。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领导、亲自谋划、亲自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将全面深化改革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主持召开70多次中央深改领导小组和中央深改委会议,构建起制度建设的“四梁八柱”。各方面共推出2000多个改革方案,以“中国之制”推进“中国之治”,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了不竭动力源泉,很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牵引。新时代以来,我国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市场体系和宏观调控体系持续健全,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书写了经济发展奇迹新篇章。

一方面,我国稳步推进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建设取得积极成效,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正在加快形成,营商环境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水平显著提升。国有经济功能定位、布局方向、调整机制更加明确,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深入实施,营商环境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水平显著提升。截至2023年底,登记在册经营主体达1.84亿户,其中民营企业超过5300万户,分别比2012年增长了2.3倍和3.9倍。另一方面,宏观经济治理体系不断健全,宏观经济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国家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得到有效发挥,推进财政、货币、就业、产业、投资、消费、环保、区域等政策协调配合,宏观调控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进一步提高,有效抵御了国内外重大风险挑战,有力促进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坚持以开放促改革。新时代以来,我国依托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全面开放,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建设。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全面实行,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稳步推进,22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蓬勃展开,与29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22个自贸协定,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3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有力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经验表明,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在经济发展的各个关键时期,中国共产党总是能够通过改革开放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为经济发展释放制度红利和拓展发展空间,这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党坚持守正创新原则、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有机结合的伟大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我国发展实践相结合的重大理论成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举。我国经济发展获得巨大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我们既发挥了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通过建设和持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我国取得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于解放和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具有重大意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根本最紧迫的任务还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根据党的二十大擘画的宏伟蓝图,到二〇三五年我国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迈上新的台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新发展格局,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这些目标,必须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而实现经济发展的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在未来的现代化新征程中,中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演化以及经济改革发展过程中深层次矛盾逐步显现等新挑战。这更要求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既“放得活”又“管得住”,更好维护市场秩序、弥补市场失灵,进而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高质量发展需要始终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内在统一来把握发展、衡量发展、推动发展,需要统筹发展与安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依然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包括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和市场体系还不健全,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还需进一步激发,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阿克琉斯之踵”,发展新动能还亟待加快塑造,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有待提高,城乡区域发展还需要进一步协调,绿色发展还不充分,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还有突出短板,基本公共服务的均衡性和可及性还需要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还需进一步提升等等。因此,要针对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为经济社会发展增动力、添活力,从而为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重要制度保障。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关键任务

一是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推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从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看,要深化使命导向的国企国资分类改革,着眼增强国有经济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建立国有企业履行战略使命评价制度,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推进重点行业自然垄断环节独立运营和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持续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看,要加快推动民营经济专门立法,聚焦民营经济面临的市场准入、融资、拖欠账款等突出问题,立足推动民营经济和其他各种所有制经济一样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的法治环境、政策环境、市场环境。

二是聚焦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和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进一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推动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市场监管公平统一、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加强公平竞争审查刚性约束,强化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着力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全国一体化技术和数据市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等。完善要素市场制度和规则,持续推动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要素市场,持续完善产权保护、信息披露、市场准入、信用监管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夯实市场经济的法治保障,依法平等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三是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内生动力。要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在教育改革方面,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分类推进高校改革,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育模式,形成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在深化科研体制改革方面,要优化重大科技创新组织机制,统筹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改进科技计划管理,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完善中央财政科技经费分配和管理使用机制,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允许科技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上有更大自主权,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在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方面,要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着力培养造就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完善人才有序流动机制,强化人才激励机制。

四是完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提高宏观经济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要完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更好发挥国家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完善国家战略规划体系和政策统筹协调机制,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加强新出台政策与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统筹推进财税、金融等重点领域改革,完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

五是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与高水平开放,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要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主动对标和借鉴高标准的市场规则、规制、管理、标准,引进国际高端生产要素,深化外贸体制改革,深化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国内国际市场深度融合,进一步推进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

六是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价值取向,推进收入分配、社保、医药、养老托育等重点领域改革。尤其是针对收入差距较大、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占比和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占比均偏低这个突出问题,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立足“提低、扩中、调高”,提出完善劳动者工资决定、合理增长、支付保障机制,健全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完善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再分配调节机制,支持发展公益慈善事业,不断缩小收入差距,持续增强居民消费能力。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黄群慧

统筹推进财税体制改革 变宏伟蓝图为美好现实

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涉险滩、破藩篱,开启了气势如虹、波澜壮阔的改革新征程,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是新时代财政工作的一条主线,中共中央部署的改革任务接续推进落实,预算制度改革全面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财政体制改革迈出坚实步伐。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要“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并就健全预算制度、优化税制结构、完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等作出重要部署。财税改革从来不只是财税部门自身的改革。财税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落一子而满盘活。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就是要建立起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现代财政制度,这样的现代财政制度是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财税体制改革的实践续篇和时代新篇

中共十八大以来,财政更好发挥了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基本确立了我国财政制度框架,为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更坚实的保障。

一是财政实力不断壮大,财政资源统筹能力显著增强。全国财政收入从2012年的11.7万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21.7万亿元;支出规模从12.6万亿元,增加到27.5万亿元,增长一倍多,集中财力办成了很多大事要事,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民生领域投入得到有力保障。

二是财政宏观调控日益完善,有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税制改革与减税降费协同推进,努力让经营主体“轻装上阵”,让科技创新领域和中小微企业、制造业企业得到更大支持。采取发行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创新性举措,支持扩内需、补短板、强弱项、防风险,进一步提升了财税领域质效。

三是政府间权责利进一步明确,有效调动了两个积极性。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支出责任更加清晰,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体系更加优化,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规模从2012年的4.5万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10.2万亿元,有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决定》的说明中指明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统筹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增加地方自主财力,拓展地方税源,合理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范围,适当加强中央事权、提高中央财政支出比例。”

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与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相关部署一脉相承,锚定建立健全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财政制度。《决定》的部署体现了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系统改革的要求,将为完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更好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提供坚实制度保障。

总体上看,《决定》中财税体制改革安排是奔着问题改、奔着目标去的,有三条主线:一是侧重解决地方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面临的财政困难,通过“增加地方自主财力,拓展地方税源”“适当加强中央事权、提高中央财政支出比例”“不得违规要求地方安排配套资金”等方式缓解地方财政压力;二是为国家重大战略落地提供制度支持和财力保障,包括“扩大财政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范围”“强化对预算编制和财政政策的宏观指导”“健全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社会公平、市场统一的税收制度,优化税制结构”“研究同新业态相适应的税收制度”“规范税收优惠政策,完善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支持机制”“推进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稳步下划地方”“完善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再分配调节机制”“完善绿色税制”等。三是朝着建立现代财税制度的方向迈进,包括“把依托行政权力、政府信用、国有资源资产获取的收入全部纳入政府预算管理”“统一预算分配权”“完善预算公开和监督制度”等。

二、健全税收制度优化税制结构

着力健全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社会公平、市场统一的税收制度。一是全面落实税收法定原则,规范税收优惠政策,完善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支持机制。研究与新业态相适应的税收制度,促进和规范数字化、绿色化发展。合理降低制造业综合成本和税费负担。二是健全直接税体系。完善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规范经营所得、资本所得、财产所得税收政策,实行劳动性所得统一征税。三是健全地方税体系。推进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稳步下划地方,完善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和抵扣链条。研究把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合并为地方附加税,授权地方在一定幅度内确定具体适用税率。完善房地产税收制度。四是完善绿色税制。全面推行水资源费改税,改革环境保护税。完善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等有关促进绿色发展政策体系,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五是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增强税务执法的规范性、便捷性和精准性。

“研究同新业态相适应的税收制度”是三中全会《决定》首次提出。应对数字经济对税收制度带来的挑战,是下一阶段的重点任务之一。

我国财税部门多年来经过不断探索,针对部分数字经济业态推出相关政策,包括对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免征增值税、消费税政策;跨境电子商务综试区零售出口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政策等。现行税收制度也为满足条件的新业态企业提供了普惠性的优惠政策和权益保障。

然而,新业态虽然带来了新的税源增长点,但由于其商业模式、利润来源和纳税主体具有多样性及复杂性,也对传统税制提出了新的挑战:部分新业态跨区域、跨境经营特征突出,对税收管辖权界定、来源地判断等提出更高要求;传统业务模式和平台模式结合时,对业务实质和交易适用增值税税率的判断存在争议;共享经济和零工经济等模式下,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的法规与征管中也存在挑战。国际上探讨数字经济的税收政策,如税基侵蚀与利润转移(BEPS)双支柱方案等,已取得初步成果。下一步我国税收制度要进一步统筹和集成相关经验,以发挥更大效用,更好地支持和引导新业态的发展,并实现线上线下税负公平。

在税制改革中,个人所得税改革的相关内容备受关注。当前的个人所得税尚未实现劳动性所得统一征税。一方面是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的个人合伙人等取得的经营所得也具有劳动性所得的性质,尚未纳入综合所得,而是适用单独的税率,存在税率差异,导致部分避税行为。

另一方面,目前的综合所得中,工资薪金所得中的奖金收入仍单独计税,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分别按照不同的方式预扣预缴,导致征管较为复杂。

从长期看,不论劳动所得,还是资本所得等,都会一视同仁地统一征税,优化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制度,避免劳动与资本所得税率不同引发的对劳动的歧视。

改革的重点是实现更加公平,而不是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如果不顾经济发展水平和税基简单提高起征点,将使得个人所得税的覆盖人群占比更低,导致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下降。

完善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一是短期将经营所得并入综合所得,适当降低最高边际税率;二是降低居民税负的方式,不再通过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的方式,而通过专项附加扣除的完善来解决,这样更能实现公平,比如抚养、赡养负担重的家庭可以多抵扣;三是强化对部分直播带货、娱乐明星群体收入的征管;四是逐步推进采用以家庭为单位申报纳税。

三、发挥好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书写“责任委员”新篇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做出“健全协商民主机制”“完善协商民主体系”的重大部署,意义十分重大。

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民政协始终聚焦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在每一个重大历史节点,都凝聚智慧,汇聚力量,精准发力、协同发力、持续发力。全面深化改革的聚焦在哪里,我们的提案建议就聚焦到哪里;老百姓的期盼和意愿在哪里,我们的调研和思考就集中到哪里。

一是认真学习领会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刻领会和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重大原则、重大举措、根本保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决策部署上来。

二是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议政建言。对标对表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财税体制改革的决策部署,为科学制定改革任务书、时间表、优先序,提供专业支持和共识保障。用宽广的视野建言高质量发展,以专业的调研献策助力深化财税改革,在奋斗的进程中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三是推动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当好改革促进派、实干家。针对财税改革重大难点焦点问题,深入开展调研,助力从就业、入学、就医、住房、办事、托幼养老以及生命财产安全等老百姓急难愁盼中找准财税改革的发力点和突破口。让人民的智慧力量与改革脉搏共振,让老百姓过好日子,确保改革成果让人民群众更加可感可及。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税务学会副会长 张连起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突出强调并专章部署了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释放了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明确信号。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推动对外开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贸易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双向投资大国地位日益巩固,多双边和区域经贸合作取得一系列丰硕成果。实践充分证明,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对外开放是我国发展的关键一招。新征程上,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

这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只有开放的中国,才会成为现代化的中国”。实现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难度最大的现代化,要求我们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有利于为中国式现代化厚植更强大经济基础、营造更有利国际环境、提供更坚实战略支撑,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空间。

这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进行。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求我们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有利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这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大国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近年来,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少数国家搞“脱钩断链”“小院高墙”,推行“回岸、近岸、友岸”三岸分流。有关研究表明“世界开放指数”呈下滑趋势。这要求我们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坚决反对逆全球化、泛安全化,反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有利于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共同培育全球发展新动能,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

这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人类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同时全球发展深层次矛盾突出。这要求我们坚持命运与共,推动各国携手应对挑战、实现共同繁荣。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有利于推动国际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新征程上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内涵

中国越发展,就越开放。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我们要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开放。

更好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的开放。制度型开放是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既持续深化要素流动型开放,又稳步拓展制度型开放。当前,制度型开放仍有提升空间。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就是要以推进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为契机,推动重点领域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同国际规则更高水平对接,塑造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优势。

更加积极的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自主开放和对最不发达国家单边开放都是我们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要形式。党的十八大以来,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就是自主开放的重要实践,有效发挥了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平台作用;我们给予最不发达国家输华零关税待遇的产品范围进一步扩大。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就是要更加积极主动地扩大开放,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发挥开放平台先行先试作用,加大对最不发达国家支持力度,以自身开放促进全球共同开放,实现良性互动。

更好把握数字化绿色化机遇的开放。数字化绿色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数字经济、绿色经济加快发展,2023年可数字化交付的服务进出口额超过2.7万亿元,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2.4万亿元,新能源领域贸易投资合作为全球绿色转型作出巨大贡献。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就是要以数字化绿色化为方向,加快发展方式转型,深化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和引领国际规则制定,增强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更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开放。增进民生福祉是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党的十八大以来,对外开放有力推动稳增长、稳就业、惠民生,外贸外资直接和间接带动就业超过2亿人,大量优质进口促进了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当前,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总体上已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就是要在开放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将开放红利转化为发展动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让开放成果更多更好惠及人民群众。

更好促进合作共赢的开放。历史反复证明,开放包容、合作共赢才是人间正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越办越好,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当前,人类社会要破解发展难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国际合作和开放共享。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就是要拉紧与世界各国的利益纽带,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促进共同发展。

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开放。越开放越要重视安全,越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决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织密织牢开放安全网,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当前,开放合作面临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就是要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着力提升开放监管能力和水平,在扩大开放中增强综合实力、动态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奋力开创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局面

学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我们要准确领会全会精神,加强党对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全面领导,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贡献。

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既对标国际一流水平,又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在产权保护、产业补贴、环境标准、劳动保护、政府采购、电子商务、金融领域等方面实现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相通相容,打造透明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扩大自主开放,有序扩大我国商品市场、服务市场、资本市场、劳务市场等对外开放。扩大对最不发达国家单边开放。

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全面深入参与世界贸易组织改革,推动恢复争端解决机制正常运转,力争达成首套多边数字贸易规则。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提供更多全球公共产品。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提升我国自由贸易协定开放水平,积极纳入数字、绿色、标准等规则。建立同国际通行规则衔接的合规机制,加强贸易政策合规工作,优化开放合作环境。

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加快建设贸易强国,进一步提升国际分工地位,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打造贸易强国制度支撑和政策支持体系,强化贸易政策与财税、金融、产业政策协同。推进通关、税务、外汇等监管创新,营造有利于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制度环境,加快内外贸一体化改革。健全贸易风险防控机制,完善出口管制体系和贸易救济制度,制定出口管制法配套法规和规章,推动形成多主体协同的贸易摩擦应对机制,筑牢贸易领域国家安全屏障。

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积极拓展中间品贸易、绿色贸易等新增长点,推动外贸产品标准与合格评定国际合作。建设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建设全球集散分拨中心,支持各类主体有序布局海外流通设施,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建设国际物流枢纽中心和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创新提升服务贸易。全面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鼓励专业服务机构提升国际化服务能力。在有条件的地方发展新型离岸贸易业务。建立健全跨境金融服务体系,丰富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创新发展数字贸易。发展数字产品贸易、数字服务贸易、数字技术贸易和数据贸易,加快贸易全链条数字化赋能。推进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办好进博会、广交会、服贸会、数贸会等展会。

深化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打造“投资中国”品牌,加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坚持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相结合。持续放宽外资市场准入。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落实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推动电信、互联网、教育、文化、医疗等领域有序扩大开放。深化外商投资促进体制机制改革。保障外资企业在要素获取、资质许可、标准制定、政府采购等方面的国民待遇,支持参与产业链上下游配套协作。完善促进和保障对外投资体制机制,健全对外投资管理服务体系,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

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进一步完善外资企业圆桌会议制度,及时协调解决外资企业困难问题,依法保护外商投资权益。完善境外人员入境居住、医疗、支付等生活便利制度。

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培育和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更好发挥开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加快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格局。巩固东部沿海地区开放先导地位,提高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开放水平。发挥沿海、沿边、沿江和交通干线等开放元素聚集优势,优化区域开放功能分工,打造形态多样的开放高地。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赋予更大改革自主权,鼓励首创性、集成式探索,推动全产业链创新发展,积极复制推广制度创新成果。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深入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健全香港、澳门在国家对外开放中更好发挥作用机制。发挥“一国两制”制度优势,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支持香港、澳门打造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维护香港、澳门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强化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完善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制度和政策,深化两岸融合发展。

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深化经贸合作,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建立更多贸易畅通、投资合作、服务贸易、电子商务等国际合作机制,推动同更多国家商签自由贸易协定、投资保护协定。继续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加强绿色发展、数字经济、人工智能、能源、税收、金融、减灾等领域的多边合作平台建设。

开展务实合作,完善陆海天网一体化布局,构建“一带一路”立体互联互通网络,统筹推进重大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高质量建设经贸合作区等境外合作园区。建设“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深化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等领域合作。

商务部党组书记、部长 王文涛

金融透视
以数智化全面激发科技金融向“新”力

202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列为当年政府十项工作任务之首。“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在2023年9月首次提出,正经由技术突破与生产要素创新,催生出全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生产力。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深入推进。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时代新征程上,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业的主力军,在服务新质生产力提速增质的过程中,发展科技金融必定大有可为也必须大有作为。

向新而行,深刻认识做好科技金融的重要意义

2024年1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提出:“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而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新质生产力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标志,其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质量效率更高。这一理论创生于我国新旧产业、新旧模式、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一次重大创新和突破,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国经济建设规律的深刻总结以及对我国发展面临机遇挑战的深刻把握,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人类历史上四次工业革命的经验充分证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只有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地位,才有可能突破传统的依靠要素投入驱动的增长路径,形成全社会新的发展动能,真正推动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并掌握未来国际竞争的主动权。

然而,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之间是存在“鸿沟”的,二者拥有独立的运行体系,亟须“一桥飞架南北”,使“天堑变通途”。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一般需要经历种子期、培育期、成长期到成熟期等不同生命周期阶段。期间,每一个科技创新主体都面临诸如“死亡地带”“转折点”等一系列转换风险。传统金融具有“资本逐利”的内在属性,资金“短平快”及追求强抵押、确定性的动机明显,与科技创新的长周期、高不确定性之间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两者供需明显错配。在此背景下,我国金融业就必须跳出传统西方经济学窠臼,在做好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的基础上,更加深入地践行政治性、人民性、专业性,加快探索出一条与创新内核相适应的全新融资服务体系,这就是科技金融。

从狭义角度看,科技金融是金融机构面向科技创新企业提供的一系列产品和服务。随着数字技术快速融合迭代和全球新一代科技革命的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和半导体芯片、绿色环保和高端制造等已然成为大国博弈的主战场。科技金融就是要以这些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要服务对象,推动更多生产要素向这些领域流动,进而推动整个国家创新实力提升。

从广义角度看,科技金融还是科技创新与金融服务两相融合、共生互促的一种机制。金融机构利用新兴科技为金融赋能,这有助于弥补原有服务体系中对创新主体融资的短板。比如,通过利用先进的算法技术和大数据,商业银行可以用专利授权量、产业发展潜力、单位创新产出等全新的变量来对授信模型进行重塑,并以此进行风险识别和定价。这种突破过去依赖资产抵押、当期现金流、利润和营收规模“三张表”来决定资产投放的全新模型,在改变资产投放既有模式的同时,也能够在无形之中引导金融机构自身向新的数字化发展形态“跃迁转型”。

惟精惟勤,主动担当科技金融创新的排头兵

科技金融位列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确定的“五篇大文章”之首,已成为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的关键。作为业内较早开展科技金融服务模式探索的商业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以下简称浦发银行)历来高度重视科技金融业务的拓展与升级,在新一轮数智化发展中,坚决把科技金融作为战略第一主赛道深入推进。浦发银行不仅强化了科技金融顶层设计,构建了以“总行工作专班+重点科技支行+百家科技特色支行”为一体两翼的“双菱形”组织结构,更协同浦发硅谷银行、上海信托等集团子公司持续开展了一系列服务、模式和机制创新。

连点拓面,打造“接力式”科技金融服务新产品

在金融功能性第一性服务理念下,商业银行必须以全周期、全链条、全方位服务来满足科技型企业在发展中复杂多样的金融需求。对此,浦发银行突破对传统信贷的路径依赖,围绕不同科技创新领域、不同科技创新阶段,以不同业务场景下的金融需求为着力点,创设了以“5+7+X”为核心的“浦科”产品体系,出品了“适应体温、抵达人心”的接力式产品矩阵。其中,“浦创贷”能满足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的融资需求,主要服务科技型企业发展的“最初一公里”;“浦投贷”可通过与优秀投资基金伙伴结成联盟,实现“贷早、贷小、贷硬科技”;“浦新贷”聚焦五类政府资质,可综合评价企业的成长性、创新性;“浦研贷”面向成长期、成熟期阶段科技型企业;“浦科并购贷”支持市场化并购重组,助力企业的产业上下游布局。

该产品体系具有“全周期、伙伴式、定制化”的特点,深度融合了浦发银行对科技型企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商业化运营、引入投资、并购整合等多种需求的理解,切中企业核心技术攻关、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重点产业链补链强链、先进制造业集群集聚发展、“专精特新”企业培育等关键痛点,并且在“数智化”的语境中,重塑了产品触达、服务流程,可快速、便捷、高效、精准地服务科技创新创业。截至2024年6月末,浦发银行科技贷款余额已站稳6000亿元人民币大关,较年初净增近1000亿元,规模长期位居股份制银行前列。

跨界融合,打造“伙伴式”科技金融服务新生态

传统商业银行和企业的关系往往是简单的借贷关系,很多科技型企业都曾诟病有些银行“大晴天送伞,下点小雨就收伞”的行为。对此,浦发银行创新提出用“伙伴思维”来重构科技金融服务的内涵,加力构建链接“产学研政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产融新生态圈。

一是创建了特色品牌“科技会客厅”。通过百家科技支行/科技特色支行为“科技会客厅”提供专营服务,开放全国私人银行中心物理空间,全天候为各类生态伙伴提供深层次产业交流合作平台。

二是创新创设“商行+投行+生态”服务模式。整合“股、债、贷、保、租、孵、撮、联”一体化、全口径融资产品,加速构建了科技金融多层次服务体系。从发现客户向培育孵化客户转变,不断将有潜力的企业纳入长期观察范围,进行梯度化的培育。同时,采取订单撮合、股权撮合、并购融资等撮合对接类服务,主动为企业建信、增信、用信,伴随企业成长壮大。

三是推出“圈、链、群”全方位服务。带动科技产业链“链主”企业朋友圈、上下游多维度经营。为全量科技型企业提供无断点融资,不断拉长服务周期链条,实现生态共赢。

数智赋能,以“硬科技内核”重塑信贷经营模式

科技型企业涉及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众多细分行业,天然存在数量大、技术壁垒高、发展不确定性强等特点。面对海量的服务群体,银行如果继续沿用传统的线下信贷经营模式,势必面临客户“找不到”、风险“看不清”的难题。对此,浦发银行坚定执行数智化战略,不断夯实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底座,对全行业务流程、产品服务体验、风险管理决策等全方位进行了数智化能力再造,实现了“端到端”的全线上化科技金融服务范式升级。

洞察需求,打造数智化、主动化精准触客能力

在传统信贷经营模式中,银行触客往往采用线下“拉网式”的营销手段,天然存在投放成本高、服务不精准等低效率问题。对此,浦发银行强化大数据、知识图谱等技术应用,创设了面向全国“专精特新”、高新技术企业的数智化拓客服务平台。该平台集成了商机分析、营销追踪、企业画像查询和创新产品测额等多种功能,可有效运用大数据挖掘科技型企业的商机需求线索,并对企业资质自动进行筛选过滤,客户经理第一时间为征信良好、依法合规经营的企业提供上门服务,从而更清晰地定位、触达目标客户需求,减少科技型企业“找贷款”的时间、精力耗费。截至2024年6月末,该平台已实现科技型企业新开户超3300户,驱动表内外贷款投放超600亿元。

见微知著,以“科技雷达”实现全天候扫描能力

在传统信贷经营模式中,银行贷款通常需要有强抵押物或担保人担保。但目前,大多数科技型企业具有创新性强、高成长、高风险、人才依赖度高等特征,在会计报表上的资产规模通常较小。这时,银行是否具备准确发现、识别以科技创新力为核心的科技型企业价值,显得尤为重要。对此,浦发银行突破传统“收入利润+资产抵押”的信贷思维,更加重视量化评价科技型企业的人才价值、团队价值、股权价值,为轻资产科技型企业开辟了新的融资渠道。

浦发银行通过深化大数据模型应用,创新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型企业科技创新力评价体系“科技雷达”。根据五力模型,以雷达图的形式描绘了全量科技金融客群的创新属性,可精准定位企业在同行业、同地区中的相对位置,数字化探查各发展阶段科技型企业的无形资产价值。该系统不仅关注企业历史财务表现,更聚焦于其未来成长潜力。在“科技雷达”中,银行信贷人员可直观便捷地看懂企业战略价值,提前布局更早、更小、更新的科技型企业,进而确保贷款投放质量行稳致远。

数读风控,迭代增强全流程风险管理能力

在传统信贷经营模式中,银行必须对借款人的信用历史、收入、资产和负债进行长流程的详细评估,以此来决定是否批准贷款,但这些关键信息往往需要客户经理通过多个渠道搜集整理,经常存在数据滞后、信息片面、文本非标准化,甚至隐藏道德风险等问题。对此,一方面,浦发银行创建了“数智化科技信贷新模式”,对科技型企业贷款所可能涉及的行内外系统数据进行了大范围集成,对信贷全流程进行了数字化解构升级,把尽职调查、授信申请、审批、签约、提款、还款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数字化打磨,显著提升了客户体验,并大幅提高了业务处理效率。目前,浦发银行科技金融的拳头产品“浦新贷”已实现了全线上风险经营,最快可T+1天放款,并为科技型企业提供“随借随还”的超预期服务。

另一方面,浦发银行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迭代构建了数智化风控体系。在业务快速开展、模型持续迭代的同时,业务“贷前—贷中—贷后”全流程中,主动布控“企业级筛查—反欺诈阻断—智能监测预警”等多维度风控策略,在每一个关键节点都设置数智化程序“把关”拦截。同时,建立了一套集中数据采集、统一指标变量加工管理、高效决策管理和客户风险运营的功能架构体系,支撑全行科技金融业务发展和风险识别同步,做到了风险防控既“全”又“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金融强国应有领先世界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浦发银行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数智化战略不动摇,将持续完善多维度、深层次、全方位的科技金融产品与服务,不断支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通过扎实做好科技金融这篇大文章,努力把服务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转为全社会新质生产力的“最大增量”!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副行长 康杰

以绿色金融促进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问题研究

摘要:绿色金融在金融机构和绿色发展之间扮演着黏合剂的角色,是金融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对于推进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都会产生重要影响。纵观现阶段绿色金融促进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相关工作,仍有较大进步空间,具体表现为:在绿色发展意识、金融体系、产业结构、金融服务效率以及绿色金融建设等方面都存在短板亟待补齐,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绿色金融作用的有效发挥,难以助推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本文以绿色金融促进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为切入点,在分析相关机理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强化绿色发展意识、完善绿色金融体系、推动绿色产业发展、搭建统一的绿色金融服务平台,并全面防范相关的金融风险等策略,期望为绿色金融促进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路径提供理论参考和更多思路。

关键词:绿色金融,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

0 引言

2021年,我国经济总量在全球经济总量中的占比达到18.5%,这对推动世界经济增长做出了持续加强的贡献。然而,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生态脆弱和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峻,给资源和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因此,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理念受到了广泛推崇。作为“十四五”时期的一项重点工作,绿色金融在实现绿色发展目标的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现阶段的高速增长发展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化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经济正在向高质量发展转型。这一转型过程的主要目标,不仅是维持经济总量增长,还需要在此基础上有效改善生产方式和环境。为了更好地实现“双碳”目标,应当着力探索以绿色金融促进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1 相关概述

1.1 绿色金融

绿色金融是一种现代化的金融理念,主要服务于节能减排等绿色产业。这些环境改善和资源节约活动的实施,需要资金支撑,因此绿色金融所提供的资金支撑非常关键。绿色金融理念还能引导和推动生产消费方式向绿色生态模式转型升级,为金融业和环保产业的融合搭建桥梁,其核心在于将环境保护理念融入金融活动中[1]

近年来,我国绿色金融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截至2021年底,我国绿色信贷余额达到15.9亿元。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我国绿色金融体系框架也在不断完善。20226月,《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的发布,标志着绿色金融发展被正式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

1.2 经济高质量发展

我国在绿色金融领域做出了重大战略决策,体现了我国在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有益实践[2]。从宏观角度来看,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可以理解为供需平衡的高质量体系。从微观角度分析,经济高质量发展主要体现了产品和服务的高质量、高品质,这间接促进了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为人民带来获得感和归属感。

2 绿色金融促进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机理分析

2.1 优化产业结构,实现提质升级

绿色产业和绿色消费的发展,都需要绿色金融在资金方面提供相应的支持。在绿色金融的引导下,绿色环保产业可以更有效吸引各方资源,将资源精准、高效地投入产业中。通过控制资金流向、进行产业整合,以及发挥政策引导作用,绿色金融有助于不断完善产业结构[3]。具体而言:一是控制资金流向,绿色金融通过相关金融产品,如绿色信贷、产业基金等,引导资本流向绿色环保产业,促进金融与生态的深度融合;二是产业整合,绿色金融在资源配置优化中发挥重要作用,确保绿色产业持续增强综合竞争力,同时有效推动产业结构向绿色方向改进;三足政策引导,绿色金融发挥政策引导作用,为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提供政策鼓励,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

2.2 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

金融与环保本是两个相互独立的产业,绿色金融
出现后两者实现了融合,同时经济与生态之间的紧张关系得到有效缓解,使区域经济结构朝着更为科学的方向调整。有效衔接金融和环保产业,可以为经济和生态的协调统一发展提供助力,在这一基础上促进区域经济结构优化,进一步推动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由于受到资本支持的影响,区域内资本格局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这种变化可以为绿色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持和助力。在大力推广绿色消费的前提下,循序渐进地影响需求侧,让消费者在选择产品时将生态环保作为重要考量因素,从而促进生产领域快速向生态化转型。绿色金融并非传统金融的对立面,而是与传统金融相互补充,共同协调各个要素,以更加合理的方式流动。绿色金融还能够从科学的角度引导绿色经济的发展,不断重组和优化区域经济结构。

2.3 重视生态保护,转化生态财富

绿色金融和新时代绿色经济发展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借助市场机制,再加上公共政策引导,使更多资源向绿色可持续发展产业倾斜,同时还可以在科学、合理地安排生态产品相关金融服务的过程中,以经济财富的形式体现生态财富。绿色消费发展对绿色金融存在一定的依赖性,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持续增强公民的节能环保意识。

3 绿色金融促进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问题研究

3.1 绿色发展意识薄弱

第一,目前大多数居民虽然听说过绿色消费,但在这方面的意识并不强,在实际消费时无法将绿色消费意识落实到消费行为中,绿色消费群体规模相对较小,依旧有较大的进步空间。第二,现阶段我国绿色金融体系尚不够成熟,部分企业绿色环保意识较弱,更加侧重于通过牺牲环境实现经济增长。还有部分企业认为绿色生产需要在短期内投入大量资源,所以更倾向于维持原本的生产方式。此外,一些投资企业觉得绿色金融项目一般需要耗费较长的周期,而收益又比较低,所以对投资绿色金融项目的意愿较低。

3.2 金融体系亟待完善

如今我国尚处于绿色金融建设探索阶段,绿色金融体系发展经验相对不足,体系内依旧存在较多薄弱环节[4]。第一,各金融机构之间尚未建立默契联系,影响了绿色金融发展速度。第二,绿色金融产业发展如果仅依赖宏观调控,发展空间则十分有限。要想获得更为有效的发展动力,还应重视市场资源的充分应用。而绿色金融实践主体也是其中关键一环,但如今主体单一性明显、过度依赖商业银行等,阻碍了绿色金融及其产品的发展速度。

3.3 产业结构不够合理

如今,很多高污染行业仍然掌握大部分发展资源。绿色金融政策的落实并非一帆风顺,此项工作面临的压力极大。例如,在政府严格监管和督促下,所有企业都需要积极优化和支持绿色金融的发展,但是个别地区在招商引资过程中,由于一些高污染企业掌握相对较多的发展资源,因此具备一定发展优势,造成地区产业结构不合理,影响绿色金融政策的落实。

3.4 金融服务效率较低

绿色金融服务效率,可以简单理解为企业应用绿色金融时的便利程度,这一指标可以反映绿色金融目标的落实进度。如今,我国绿色金融服务效率依旧存在较大的进步空间。现阶段,绿色金融和网络金融之间的联系程度较低。数字惠普金融政策发展速度持续加快,可是这一过程基本上只有小微企业金融以及互联网金融服务工作得到大幅改善,而绿色金融长时间停滞不前,在资格审查以及提供金融服务时,仍以传统模式为主,欠缺在线程序的有力支撑。

3.5 绿色金融存在风险

绿色金融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业务主体以绿色信贷为主,未能高度重视其他业务发展。绿色债券等同样属于绿色金融,但如今基本侧重绿色信贷,呈现出发展单一的局面。当绿色信贷产生问题时,会导致企业怀疑绿色金融,进而使绿色金融发展面对更大的风险。第二,绿色金融发展过程中,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有力的监管措施,甚至有企业顶着“绿色”名义融资,导致金融资源被浪费。

4 绿色金融促进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路径探讨

4.1 增强绿色发展意识

切实提升广大居民的绿色消费意识。相关部门需要发挥带头作用,通过开展各种普及活动,使更多居民能够正确认识绿色消费的重要性。在实际的普及工作中,可以将市场需求作为关键切入点,引导居民逐渐转变自身的消费偏好,让他们认识到绿色产品的诸多优点,在选购产品时将绿色选项放在首位,从而有效影响市场供给,促进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同时,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也可成为推广绿色消费意识普及的重要渠道,相关部门可依托受众广泛的新闻媒体,更好地引导居民了解绿色发展。第二,引导居民在消费时实践绿色消费理念。相关部门可将宣传工作和公益广告相结合,使绿色消费理念深入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政府层面还可以考虑为绿色消费设置相应的优惠政策。第
三,在引导企业形成绿色发展意识时,应当促进企业积极学习绿色投资理念,并在实际投资决策中予以有效融合。为了消除企业对投资回报率不高的担忧,政府层面可为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财税激励。

4.2 完善绿色金融体系

发展绿色金融离不开完善的绿色金融体系。在构建绿色金融体系时,主要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首先,加强绿色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通过建立专门的沟通平台、制定合作协议等方式,促进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增强机构间的协调配合。明确各机构在合作中的具体角色和责任,提高合作的默契程度。其次,完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在制定绿色金融政策时,不仅要重点扶持环保型、可持续发展的项目,还应当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开展绿色投资,为绿色金融发展提供政策动力。最后,健全绿色金融市场。加快绿色金融产品交易市场的建设,提升其开放程度和国际化水平。同时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确保公平竞争,为绿色金融市场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4.3 大力发展绿色产业

新时期,为了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应推动传统企业升级转型为绿色环保企业。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大量资金和科学技术作为支撑。第一,政府部门应提供政策支持,如环保补贴、税收优惠等,以减轻传统企业的经营压力,确保它们有足够的资源和精力提升技术水平,实现绿色环保转型。第二,为了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相关部门可以通过招商会、推介会等方式,吸引国内外优质企业投资当地产业,提升产业链水平和竞争力。第三,政府部门还应为当地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支持和税收优惠,以提升它们的发展速度。同时,可以构建创新创业平台,引导企业积极开展技术创新。

4.4 提高绿色金融服务效率

在解决绿色金融服务效率问题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加快绿色金融与网络金融的融合。鼓励和支持绿色网络金融体系的构建,确保各项金融服务能够以线上形式高效开展。金融机构在提供绿色金融服务时,应广泛应用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全面优化绿色金融服务流程。例如,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绿色金融智能投顾系统,根据不同客户的风险偏好和投资目标,为其提供个性化的绿色投资方案。第二,加强绿色金融与环保政策的联动。在企业办理绿色金融业务时,银行应当明确绿色金融产品可以为哪些环保项目提供服务,并向企业阐明绿色金融的主要目标是支持环保事业的发展。第三,在签订绿色金融协议时,应当明确企业在实现环保目标方面的具体作用。同时,相关环保政策也可增加绿色金融相关内容,为准备获得绿色金融支持的企业提供相应的环保支持,这样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应用绿色金融,实现绿色转型发展。

4.5 重视金融风险防范

针对现阶段绿色金融存在的主要风险,应采取针对性的风险防范措施。首先,相关部门应注重多元化绿色金融业务开展,在绿色信贷的基础上积极推出绿色债券、绿色理财等产品。同时,企业方面应积极了解上述金融产品,依据自身实际情况,主动申请相关金融理财产品。其次,构建严格的认证以及评估机制,主要由行业协会等负责“绿色”企业认证。为了防止部分企业顶着“绿色”的名义浪费绿色金融资源,相关监管部门在监督和管理企业环保行为时,应禁止不满足绿色金融标准的企业参与金融市场,从而实现绿色金融风险的有效防范。最后,相关部门还应推动绿色金融大数据预警平台的构建,主要涵盖财务预警指数、风险预警指数等,实现对绿色金融风险的全面监控与及时预测。

5 结语

综上所述,绿色金融在推动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为充分发挥绿色金融的作用,我国需强化绿色发展意识、完善绿色金融体系、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提高绿色金融服务效率以及重视金融风险防范,在保障绿色金融深入发展的同时,实现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郭芊.绿色金融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J].财经界,202324):9-11.

[2]葛璇.绿色金融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J].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20233):14-16.

[3]陆靖文.绿色金融促进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路径分析[J].中国中小企业,20229):215-217.

[4]文书洋,刘浩,王慧.绿色金融、绿色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J].金融研究,20228):1-17.

中国银河金融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周宇

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指出,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加强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完善长期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支持政策。通过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旨在健全相关规则和政策,推动制度变革,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全方位多层次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已初步建成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执行的是计划经济下单一的科技投资体制。这种体制发挥了十分积极的重要作用,帮助新中国取得了包括原子弹氢弹、人造卫星等重大科技成果,成功突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但与此同时,科技创新的一般规律表明,重大创新往往不是孤立的单点突破,而是难以预知的新群落“涌现”。只有拥有大量“塔基式”的创新活动,才可能得到“塔尖式”的科技突破。单纯依靠行政手段配置资源并非科技发展的长久之计,市场化的金融支持对于科技创新活动至关重要。不同主体、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科技创新活动的风险特征千差万别,不同资金供给的风险偏好和承受能力也不尽相同,这就要求金融体系能提供差异化的金融介入路径,构建多元化的科技投入格局。

当前,我国已初步建成包括银行信贷、创业投资、资本市场、政府引导基金等在内的全方位、多层次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银行信贷方面:截至2024年一季度,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专精特新”企业贷款分别同比增长27.3%、20.4%、17.9%,明显高于各项贷款增速;科技型中小企业获贷率达到46.5%,较2017年末提升2倍。创业投资方面: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5月,我国存续的创业投资基金共24262只,创业投资基金规模达3.26万亿元。资本市场方面:科创板开通5年来,上市企业数量从首批的25家增长至如今的573家,总市值5.19万亿元,首次公开募股(IPO)募资总额累计9108亿元。作为支持“硬科技”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在科创板上市企业中,属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硬科技”产业占比近89%。政府引导基金方面:有关数据显示,政府引导基金目标规模自2017年末的9.5万亿元,增长至2023年年中的近13万亿元。

科技金融体制与科技创新的适应性亟待提高

近年来,我国围绕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不断强化顶层设计,优化科技金融政策环境,科技信贷规模持续扩大,全面注册制改革落地实施,服务科技型企业的金融产品工具不断丰富,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但科技金融供给远不能满足科技创新活动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一是资本市场发展滞后。美国科技实力之所以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与其发达的资本市场密切相关。同时,在过去40多年中,美股新上市企业中超1/3是科技型企业,该比例远高于我国。二是高收益债券市场发展滞后。目前,我国科创债券和科创票据的发行主体主要是信用等级较高的金融机构或者投资公司,这些机构将所筹集的资金进一步投向科技企业,而真正由信用等级偏低的科技企业发行的高收益债券还非常少,高收益债券市场发展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三是创投发展仍有较大空间。我国创投发展近30年,累计管理规模超14万亿,但总量规模仅有美国1/6,创新资本供给严重短缺,资金结构亟待优化。

科技金融体系的金融功能有待强化。一是银行体系缺乏针对科技企业有效的风险识别、定价手段。企业的信息分散且数据难以获取,银行对于科技企业的评估局限于某个时间“切片”,缺少更多判断企业“好”与“坏”的锚点。二是风投体系呈现一定的“去风险化”特征。近年来,我国风险投资市场中市场化资金急剧减少,经营主体更替带来的直接变化是市场风险偏好的显著下降。三是资本市场缺乏现代金融思维。资本市场对于拟上市科技企业的评价方法仍局限于与相近企业的历史表现作比较,一些科技企业的产品虽然在国际上遥遥领先,但因为找不到可以对标的美国同行,往往难以获得融资。四是国有资本的作用发挥不够。国有资本管理中较为强调保值增值;对于国有资本投资科技企业的事后审计巡查趋于严格,风险容忍度偏低,没有真正形成尽职免责的容错机制。

健全完善科技金融体制的关键举措

健全完善科技金融体制,是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重要内容。

探索建立商业银行通过股权方式投资科技企业的绿色通道。一是扩大投贷联动试点范围,允许更多符合条件的银行开展针对科技企业的投贷联动业务,做大投贷联动业务规模。二是完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对于商业银行通过间接方式投资科技企业形成的股权资产,在计算资本充足率时适当降低风险权重,减少对银行资本的消耗,提高银行开展投贷联动业务的积极性。三是放开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开展股权投资业务的限制,允许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在市场化债转股业务之外开展针对科技企业的其他股权投资业务,更好地发挥投贷联动在支持科技创新中的作用。四是做好股权投资业务的风险隔离,严格要求针对科技企业的股权投资业务由独立于银行的法人主体来执行,从制度层面做好风险隔离,防止股权投资业务风险向银行体系传染。

破除长期资本进入风险投资市场的制度阻碍。一是引导保险资金、企业年金、养老金等长期资金进入创投市场,适度降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偿二代”体系中的风险因子,提高保险公司积极性,探索允许符合条件的头部创投机构管理部分年金。二是鼓励银行理财等市场化资金进入创投行业,引导银行理财子公司开发与创投特点相匹配的长期投资产品。三是支持合格创投管理机构发行中长期的创投专项债券,拓展创投管理机构中长线资金来源。四是允许符合条件的创业投资管理机构登陆资本市场做大做强,以资本市场注册制改革为契机,推动符合条件的头部创投管理机构通过IPO、并购重组等方式登陆资本市场做大做强。

增强资本市场对科创企业评价标准的包容度。资本市场对科创企业的评价标准应该更加注重企业的创新能力、技术潜力和市场前景,而不仅仅是短期的财务表现。一方面,在开展审核和监管时,引入科技专家评审团对科创企业尤其是颠覆性科技企业进行评价,以更准确地评估这些企业的技术和商业模型的创新性和可行性,提高对科创企业评价标准的包容度,提升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的包容性。另一方面,加快建立科创板、创业板的储架发行制度,提高再融资的灵活性和效率,在满足科创企业多阶段融资需求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大规模融资造成的市场波动。

转变国有资本管理理念及考核机制。一是从法律或制度层面对风险投资领域的国有资本进行重新定位,淡化保值增值要求,破除以是否有成熟经验为参照的旧观念,以国有资本能否在长周期内促进科技创新作为最终评价标准。二是完善国有资本考核方式,依据科技创新活动的经营周期对国有资本考核周期进行调整,在考核中更多地采取打包考核的方式,减轻对项目逐一考核时偶然因素造成的干扰。三是推动容错机制真正落地,在国家层面出台政策,完善国有资本投向风险投资领域的容错机制,提高风险容忍度,营造尽职免责的良好氛围,推动“三个区分开来”真正落地。

打好科技金融服务的“组合拳”。一是支持银行体系牵头建立广泛的科技金融合作网络。支持大型银行发挥平台资源优势,在依法合规、风险隔离可控前提下强化与内外部投资、证券、融资担保、保险等机构合作,以增强银行放贷意愿等。二是增强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科技企业上市融资的合力,增强金融市场的多层次性,推动资本市场各板块差异化发展,形成功能互补,发挥转板机制对科技企业创新发展的激励促进作用。三是引导金融机构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科技型企业的不同需求,进一步优化产品、市场和服务体系,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银行贷款—资本市场融资”的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务。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 张晓晶

大变局下汇率市场化改革如何继续推进?

一、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历程回顾

人民币汇改是在原计划经济的基础上,根据经济形势和国际收支变化的需要,因势利导,持续推动的过程。30年间,人民币汇改坚持渐进式的原则和市场化的目标,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1994—2005年上半年: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实行外汇留成和上缴制度,形成双轨制汇率体系。外汇短缺,人民币官方汇率高估,催生套利空间。伴随改革开放加速,内需扩张导致贸易逆差,人民币贬值压力增大,官方汇率与市场汇率价差拉大,“黑市”乱象频发。1994年初,我国启动汇率市场化改革。这次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取消外汇留存和上缴,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并轨双重汇率;建立统一的银行间外汇市场,每日公布人民币对美元交易的中间价。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我国经济下行和外汇流出压力剧增。政府目标适时转向金融稳定,此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基本固定。

(二)2005年下半年—2014年:扩大汇率波幅

加入WTO后,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外汇储备激增。强制结售汇制度下,固定汇率难以自动调节,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随着美联储降息,美元走弱,人民币被动地对其他货币贬值,由此引发了美国等经济体对人民币低估的争议。2005年7月21日,我国启动新汇改,其核心是与美元脱钩,扩大汇率波幅。新汇改的主要内容有:改革汇率调控机制,由单一盯住美元转为参考一篮子货币;扩大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浮动幅度;改革中间价报价机制。

全球金融危机后,为稳定外需和抵御国际资本冲击,我国再次选择主动放缓汇率改革进程,人民币汇率自2008年7月起阶段性盯住美元。

(三)2015年至今:完善中间价报价机制

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面临“三期叠加”,经济金融风险渐显。2015年,国内股市异常波动,国外美联储加息预期不断增强,面对诸多挑战,人民币汇率仍保持基本稳定,但中间价与市场汇率偏离较大。2015年8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完善人民币中间价报价机制。“8·11”汇改旨在进一步提升人民币中间价的市场化水平。起初,中间价确定的主要方式是参考前日收盘价,此举有效提升了中间价的透明度。虽然人民币一度出现单边贬值走势,但在央行引入“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和“逆周期因子”后,顺周期波动得到了有效抑制。

二、人民币汇改的成就、经验与挑战

(一)汇率市场化改革取得的成就

30年间,我国汇率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第一,外汇市场深度和广度提升。一方面,汇率弹性增强提升外汇市场深度。1994—2023年,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波动率增幅超3倍。另一方面,外汇服务的广度不断拓展。参与主体从银行扩大至农联社、境外及非银机构等;交易时段从9:30am—11:30pm延长至上午9:30—次日3:00;交易币种从美元/人民币增加至24种外币与人民币交叉盘报价;产品体系从即期发展至包括远期、掉期、多种期权等多元化衍生工具,逐渐趋于完善。

第二,外汇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效能显著增强。近年来,外汇市场创新不断,为企业提供更多汇率避险工具,如差额交割、亚式和美式期权等;外汇交易基础设施不断改进,银企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一对多”交易平台;不断优化的结售汇电子交易系统、逐渐完善的外汇衍生品授信机制、持续提升的银行业务能力等,为企业汇率风险管理创造了有利条件。如今,企业风险管理水平大幅提升。2023年外汇衍生品签约规模超1.28万亿美元,较2015年增长56.7%。

第三,汇改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与人民币国际化快速发展。汇改改变了我国的汇率管理方式,降低了对行政手段的依赖,使汇率更贴合市场规律,助力制度型开放,增强外资投资中国的信心。2017年6月至2024年初,“债券通”规模近4万亿元,增长3.6倍,显示我国资本市场吸引力大增。人民币国际地位显著提升,成为全球第四大支付、第二大贸易融资、第五大储备和外汇交易货币。

(二)汇率市场化改革的经验

回望过去,人民币汇率制度在曲折中不断发展完善,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第一,渐进式汇改能够降低改革带来的风险。人民币汇改整体采取相对谨慎、循序渐进的方式,这有利于央行整体评估汇改影响,降低对经济的负面冲击。经验表明,没有最优的汇率制度,只有坚持为经济发展服务的总方向,结合每一阶段的特征调整汇率制度,汇率才能更有效地发挥经济波动“稳定锚”作用。

第二,维持汇率稳定有助于稳定国内外预期。在面对外部重大风险时(如亚洲金融危机、全球金融危机),央行选择在一定时期内让人民币汇率窄幅波动,可有效平抑短期内跨境资本快进快出带来的冲击,稳定国内外预期。

第三,汇改的成功与经济环境密切相关。1994年汇改伴随着经济改革,经济活力的释放夯实了汇改基础、增强了人民币竞争力、助力此次汇改成功达成目标。而2015年“8·11”汇改所面临的环境则更为复杂,汇改难度加大。央行通过改进中间价定价机制,实现了汇率稳定性和灵活性。因此,在适宜的经济环境中进行汇改,更能保障改革的顺利推进。

(三)汇率市场化改革面临的外部环境和挑战

1. 外部环境

货币需求格局的变化要求人民币成为稳定和受国际认可的货币。为了应对国际秩序的调整,人民币要具有稳定的币值、能够承受国内外各种冲击,市场持有和使用人民币的信心才能增强,人民币的国际地位才能提升。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人民币需求格局发生调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的消长重塑国际秩序。美国等发达经济体试图推动建立利己的全球新秩序,向外输出矛盾,从而加剧了世界的分化。

国际秩序的调整加速了“去美元化”。近年来逆全球化趋势加速,各国主动或被动开启“去美元化”进程。新兴国家正扩大人民币使用范围,助力人民币需求增加,2024年1月,人民币国际支付份额为4.51%,较2011年末的0.29%显著增长。

应对美元式微下的货币多元化挑战,是人民币发展的新命题。在大变局中把握先机,从构建“圈子”到实现国际化,需增强人民币稳定性。而稳定的货币离不开合理的汇率形成机制。未来汇率改革应结合国际经济形势及国内现实需要,坚持有管理的市场化方向,降低对美元的依赖。

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符合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需要。在内部,我国正经历经济结构转型。在外部,疫后发达国家超宽松货币政策推高通胀,海外央行加息,利率升至高位。在这种环境下,人民币短期贬值压力较大。但放任贬值会加剧资本外流和贸易紧张局势,进而对我国经济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我国现阶段尚不支持汇率自由浮动,必须继续坚持必要管理,维持汇率稳定。

2. 面临的挑战

一是人民币汇率在反映市场供求上仍存在些许不足,表现为:汇率定价的透明度仍有待进一步提升;外汇市场投资者结构尚待进一步丰富;外汇产品体系有待完善,尚缺少外汇期货等产品。

二是降低人民币对美元定价依赖,是大变局下掌握主动权的必要之举。央行旨在保持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基本稳定,但市场仍过度关注美元,对一篮子货币重视程度不足。2016年至今,美元指数与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的相关系数接近0.7。过度依赖美元可能削弱央行对汇率的管理效果,不利于我国在大变局中占据主动。

三、深化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的政策建议

(一)继续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一是完善中间价形成机制。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深入,可逐步创新一篮子货币构成,降低美元权重,同时培养投资者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意识,减少美元波动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二是继续放宽汇率的波幅管理。放宽日波动幅度虽可能加大汇率波动,但基于供求的正常波动是市场寻求均衡的过程。增强汇率弹性是市场化改革的目标,应克服“浮动恐惧”,逐步放宽日波动幅度限制,提高汇率市场化水平。

三是加强与市场沟通。可考虑引入前瞻性指引,适当披露外汇市场管理机制。如口头干预、定期公布政策、发布经济数据和分析报告等前瞻性指引,通过影响公众预期来调节市场,可以有效增强市场可预期性。

(二)发展多层次外汇市场

一是丰富外汇衍生工具。可考虑适时新增标准化衍生交易工具,如外汇期货等,通过高流动性及低保证金模式,减少企业套保成本;允许企业及银行在合规基础上尝试灵活套保策略,如远期动态对冲等;引入期权费较低的外汇奇异期权等。

二是扩大外汇市场交易主体。考虑继续深化非银机构参与度,持续推动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参与外汇市场;拓宽实体企业和个人投资者入市渠道,加强外汇风险管理和投资者教育;积极引入境外投资者,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

三是优化做市商管理。我国银行间外汇市场做市商制度存在数量少且结构单一、竞争不足、做市意愿不强等问题。未来可考虑完善做市商分层制度,发展做市商间经纪商;放宽资格限制,扩充做市商队伍,引入非银机构;建立竞争性制度,增强市场化报价;进一步减税降费,提升做市商报价积极性。

(三)加大外汇便利化政策和服务供给

以科技创新和中小微企业为重点,推进民营企业外汇便利化和金融服务供给。针对科技创新及中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较低、收入不确定性高等问题,应强化便利化服务;加强政府担保联动,降低外汇套期保值成本;引导银行提供专业服务,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同时,深化科技赋能,优化改造业务流程,推动跨境金融服务平台转型升级。

着力提升资本项目开放的质量。推进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境内证券市场相关法规的完善,推动企业境外上市,推进跨境股权投资试点的拓展,推广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吸引更多外资资本“走进来”,增强人民币国际化和汇率市场化水平。同时,可考虑适时适度放松实需原则,推动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满足企业汇率风险管理及合理投资的需求。

产业追踪
智能机器人在石化行业的应用综述

摘要: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技术的不断进步,石化行业也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智能机器人技术作为一项前沿科技,近年来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本文介绍了石化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智能机器人技术的进步,详细阐述了智能机器人在石化行业中的具体应用,包括机械臂、无人机、视频监控算法等方面,分析了智能机器人应用的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总结了智能机器人在提高石化行业生产效率、保障工作安全和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本文旨在探讨智能机器人在石化行业中的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为石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策略建议。

关键词:石化行业,智能机器人,自动化,视频监控算法,技术创新

鉴于石化行业的重要性和智能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研究智能机器人在石化行业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这有助于石化企业了解和掌握智能机器人技术的最新进展和应用潜力,为企业的技术升级和产业转型提供指导;另一方面,分析智能机器人在石化行业中的具体应用案例,可以为石化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智能机器人技术在石化行业的应用日益成熟,本文主要研究机械臂技术、无人机技术、视频监控算法等在石化行业的应用。

1 机械臂在石化行业的应用

1.1 技术特点

机械臂是一种高度自动化的机器人装置,具有多个自由度,能够模拟人手的运动,执行抓取、移动和旋转等操作。机械臂的主要技术特点包括灵活性和适应性,能够根据任务需求调整工作范围和姿态,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高精度,能够实现非常精确的定位和操作,满足石化行业对精度的高要求;强大的负载能力,可以搭载不同的工具和设备,完成重物搬运和精细操作;易于集成,可以轻松集成到现有的生产系统中,与其他自动化设备协同工作[1]

1.2 应用案例

在石化行业中,机械臂的应用非常广泛,主要集中在自动化生产、维修和检测等环节。机械臂可以用于自动化生产线上的装配、焊接和搬运危险物质等工作,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在设备维修方面,机械臂可以用于检修和维护高温、高压或有毒的设备,避免人工直接接触,保障工人安全;机械臂还可以搭载各种传感器和检测设备,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质量检测,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1.3 效益和改进

机械臂的应用为石化行业带来了显著的效益和改进。一是机械臂的高度自动化和精确控制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减少了人工成本和错误率;二是机械臂能够在危险和复杂的环境中代替人工进行操作,降低了安全风险和事故发生率;三是机械臂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使得它们可以适应各种生产需求和工作环境,提高了生产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2]

2 无人机在石化行业的应用

2.1 技术特点

无人机也称为无人航空器(UAV),是一种可以远程控制或自主飞行的飞行器,具有灵活性高、操作简便和成本相对低廉等特点。无人机的主要技术特点包括搭载多种传感器,如高清摄像头、红外线摄像机和气体检测仪等,用于收集和传输数据;具有稳定的飞行能力和精确的定位系统,可以在复杂的环境中进行精确的飞行和操作;较长的续航时间和较大的作业范围,可以覆盖广阔的区域进行持续的监测和检测。

2.2 应用案例

无人机在石化行业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巡检、监测和应急响应等方面。无人机可以搭载高清摄像头和红外线摄像机,对石化厂区的管道、储罐和设备进行定期巡检,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和故障;在环境监测方面,无人机可以搭载气体检测仪,对厂区周围的空气质量进行实时监测,确保环境安全;无人机还可以在发生火灾、泄漏等紧急情况时迅速到达现场,提供实时的视频和数据,为应急处理和决策提供重要信息。

2.3 效益和改进

无人机的应用为石化行业带来了显著的效益和改进。一是无人机的高效巡检和监测能力大大提高了石化厂区的安全管理水平,降低了事故发生的风险;二是无人机的快速响应能力在应急情况下能够及时提供重要信息,有效缩短应急处理的时间,减少损失;三是无人机的应用还减少了人工巡检的需求,降低了人工成本,并减少了工人在危险环境中工作的风险。

3 视频监控算法在石化行业的应用

视频监控算法在石化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图像识别算法在违章作业检测、油气泄漏识别、火灾预警和智能巡线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总的来说,视频监控算法在石化行业的应用提高了安全监控的智能化水平,实现了对石化厂区的实时监控和快速响应,为石化行业的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3]

3.1 违章作业检测与安全管理

在石化行业中,违章作业检测是确保工作场所安全的重要环节。图像识别算法通过对监控视频的实时分析,可以有效识别出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这包括工人是否按照安全标准穿戴了必要的安全装备,如安全帽、安全服、护目镜等。算法还能检测是否有未经授权的人员进入限制区域或危险场所,从而防止潜在的安全事故。

此外,图像识别算法还可以识别其他违章行为,如在禁烟区域吸烟、未按规定操作机械设备等。通过设置预定的安全规则,算法可以自动报警并通知管理人员进行及时干预。这种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石化厂区的安全管理效率,还减少了对人工巡查的依赖,从而有效降低了人为失误导致的安全风险。通过持续监控和及时响应,图像识别算法为石化行业提供了一个更加智能化和可靠的安全管理解决方案。

3.2 油气泄漏识别与环境监控

油气泄漏是石化行业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对环境和人员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图像识别算法通过对监控视频进行实时分析,可以有效识别油气泄漏的迹象。算法会分析视频中的图像特征,如油气泄漏产生的特定颜色变化、不寻常的形状变化或气体扩散的运动轨迹等。通过这些特征,算法可以及时检测到泄漏事件,并自动触发报警系统,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除了传统的可见光摄像头,石化行业还可以利用红外摄像头和热成像技术来增强泄漏检测的效果。红外摄像头可以捕捉到气体泄漏产生的热量变化,而热成像技术可以更清晰地显示气体泄漏的区域和范围。结合这些技术,图像识别算法可以更准确地识别不同类型和规模的油气泄漏事件。

通过及时识别并响应油气泄漏,石化企业可以有效减少环境污染、防止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从而保护工人的安全和维护公共安全。此外,实时监控和自动报警系统还可以帮助企业减少经济损失,提高生产效率。因此,图像识别算法在油气泄漏识别和环境监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石化行业的安全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3.3 火灾预警与实时监控

火灾事故是石化行业面临的一大安全威胁,一旦发生,后果往往十分严重。图像识别算法在火灾预警方面的应用,为石化厂区提供了一种高效的实时监控手段。算法可以通过分析监控视频中的火焰和烟雾特征,如火焰的明亮度、颜色变化、形状以及烟雾的密度和扩散速度,来及时检测火灾的发生。

一旦检测到火灾迹象,系统会立即触发报警,并将火灾位置和相关信息实时传送给消防部门和厂区管理人员。这样的快速响应机制可以大大减少人员疏散和火灾扑救的时间,有效控制火势蔓延,减少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除了传统的可见光监控,热成像技术也在火灾检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热成像摄像头可以捕捉到火灾产生的热辐射,即使在视线受阻或烟雾浓密的情况下,也能有效识别火源。结合热成像技术和图像识别算法,可以实现更全面和精确的火灾监控。总之,图像识别算法在火灾预警和实时监控方面的应用,极大提高了石化行业的安全防范能力,为保护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3.4 智能巡线与管道状态监测

在石化行业中,管道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任何微小的缺陷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传统的管线巡检方法依赖于人工检查,不仅耗时耗力,而且难以发现微小的缺陷。智能巡线技术通过引入图像识别算法,实现了管线状态的自动化监测,显著提高了巡检的效率和准确性。

图像识别算法可以分析监控视频中的管线图像,识别出管道表面的腐蚀、裂纹、变形等异常情况。算法还可以对管道的周围环境进行监测,识别可能影响管线安全的外部因素,如地面沉降、水侵等。通过实时监测和分析,智能巡线系统可以及时发现管线的潜在问题,并自动报警,提醒管理人员进行维修或更换,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

此外,智能巡线技术还可以实现对管线的全面覆盖和长期监测。通过部署多个监控点和使用移动巡检设备,如无人机和机器人,可以对管线进行全方位的检查,确保没有死角。长期的数据积累和分析还可以帮助预测管线的磨损趋势和寿命,为维护计划和资产管理提供支持。

4 智能机器人在石化行业应用的挑战与展望

4.1 面临的挑战

智能机器人在石化行业的应用虽然前景广阔,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首先,石化行业的环境复杂多变,存在许多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等危险因素,这对智能机器人的设计和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次,智能机器人的集成和应用需要与现有的生产系统和工作流程相适应,这可能涉及到复杂的系统改造和技术升级。此外,智能机器人的应用还需要考虑到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问题,特别是在涉及到敏感信息和关键基础设施的场景中。

4.2 未来发展趋势展望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和物联网等领域的持续发展,智能机器人在石化行业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和深入。一方面,智能机器人的性能将不断提升,能够适应更加复杂和极端的工作环境,执行更加精确和复杂的任务;另一方面,智能机器人将更加智能化和自主化,能够实现更高程度的自我学习和决策,与人类工作人员更加协同地工作。

此外,随着5G、边缘计算等技术的应用,智能机器人将实现更加实时和高效的数据处理和通信,为石化行业的智能化和数字化转型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总之,智能机器人将在提高石化行业的生产效率、保障工作安全和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5 结论

智能机器人在石化行业的应用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和价值,从提高生产效率、确保工作安全到促进可持续发展,智能机器人的引入为石化行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尽管存在一些技术和安全方面的挑战,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智能机器人在石化行业的应用前景仍然广阔。未来,智能机器人将在石化行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行业的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敏生,光新军,耿黎东.人工智能在钻井工程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建议[J/OL].石油钻采工艺:1-7[2021-12-26].

[2]林森.浅议炼油化工行业信息化发展趋势研究[J].经济师,20153):56-57.

[3]于振山,孙茜,张跃.大数据、物联网技术在智慧油田建设中的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18):54-55.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白智磊

城市化进程中建筑与房地产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化已成为世界各地普遍面临的现象。这一过程中,建筑与房地产经济的相互作用对城市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然而,随之而来的市场泡沫、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亟需解决。基于此,文章深入分析了建筑行业与房地产市场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互动机制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旨在提出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和实践策略,以期为城市化进程中的稳健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化,建筑行业,房地产经济,可持续发展,政策建议

引言

随着全球化和经济发展的加速,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城市人口及其所在地区的经济活动显著增加。这一过程不仅改变了人类的居住模式,也极大地推动了建筑和房地产经济的发展。建筑作为城市化的直接产物,其设计、施工及技术创新不仅影响着城市的面貌和生活环境,也反映了一个地区的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房地产作为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健康发展对于稳定社会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探究城市化进程中建筑与房地产经济发展的关系,不仅有助于理解城市化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也对于指导未来的城市规划和经济政策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旨在深入分析城市化进程对建筑行业和房地产经济的影响,揭示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及其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将从城市化的发展历程、建筑设计与技术创新、房地产市场动态等方面入手,系统梳理建筑和房地产经济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变迁与发展趋势。文章还将探讨在当前城市化背景下,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和房地产政策,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双赢局面。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的结合,旨在为城市规划者、建筑设计师及房地产开发商提供决策参考,同时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1 城市化进程概述

1.1 城市化发展历程

城市化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其历程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当时人类开始从农业社会转向建立稳定的定居点。但真正的城市化浪潮起始于工业革命时期,这一时期以欧洲和北美为中心,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市,寻求就业机会和更好的生活条件。进入20世纪后,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技术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并逐步扩散到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区。当前,全球城市化水平持续上升,许多国家和地区都经历了从农业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型的过程,城市成为人口聚集和经济活动的中心[1]

1.2 城市化进程的特点与趋势

当今世界的城市化进程呈现出几个鲜明的特点。城市化速度加快,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远超发达国家。城市规模不断扩大,超大城市和城市群逐渐成为城市化的新趋势。这些城市群通过高效的交通网络和信息流,成为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城市化过程中伴随着社会结构和经济模式的变化,服务业成为城市经济的主导,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也发生了显著变化。

然而,城市化进程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包括环境污染、资源紧张、住房问题、交通拥堵和社会不平等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要求城市规划和管理者在推进城市化进程的也必须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平衡。

未来的城市化发展趋势将更加注重智能化、绿色化和人性化。随着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的发展,智慧城市成为未来城市化的重要方向,旨在通过技术创新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和居民的生活质量。为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绿色可持续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将成为必然选择。城市化的未来发展还需关注社会公平和包容性,确保所有居民都能分享城市化带来的福祉[2]

2 建筑行业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

2.1 建筑设计与城市形态

建筑设计不仅是艺术的表达,更是城市形态和发展趋势的重要决定因素。优良的建筑设计能够有效地改善城市空间布局,增强城市的美学特征,同时满足功能实用性的需求。建筑物与城市的道路、公园、商业区等空间相互配合,形成了城市独特的面貌和个性。例如,高层建筑的设计和布局直接影响城市天际线,而开放式的公共空间设计则促进了城市居民的互动和社区的活力。建筑设计还需考虑到环境适应性和历史文脉的传承,以实现与城市环境的和谐共生,共同塑造城市的独特身份和魅力[3]

2.2 建筑技术与可持续发展

随着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日益受到重视,建筑技术的创新在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先进的建筑技术,如绿色建筑、节能减排技术、智能自动化系统等,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建筑中,旨在最小化环境影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同时保障居住和使用的舒适性。绿色建筑通过采用节能材料、雨水回收系统和太阳能利用等方式,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环境污染,促进了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智能建筑技术的应用则提高了建筑的运行效率,实现了能源的优化管理。这些技术的发展不仅推动了城市向着更加绿色、智能的方向发展,也为未来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3 建筑行业的经济贡献

建筑行业作为城市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对促进城市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和吸引投资具有显著影响。建筑活动的扩张直接带动了就业市场的增长,为大量工人提供了工作机会,包括建筑师、工程师、施工人员及相关的服务业人员等。建筑项目的实施需要大量的材料供应和设备采购,从而刺激了上游和下游产业链的发展,促进了地方经济的整体繁荣。高质量的建筑和良好的城市环境能够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提升城市的竞争力和品牌价值,进一步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因此,建筑行业在城市化进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是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和提升城市生活质量的重要力量[4]

3 房地产经济发展与城市化的互动

3.1 房地产市场的动态变化

房地产市场是城市化进程中最活跃和最敏感的领域之一,其动态变化直接反映了城市化的速度和质量。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城市扩张,对住房和商业空间的需求持续上升,进而推动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供需关系是影响房地产市场价格波动的关键因素。在人口快速增长的城市,住房需求往往超过供给,导致房价上涨,而在人口流失或经济增长缓慢的城市,房价可能会面临下跌的压力。投资策略也对房地产市场产生重要影响。许多投资者视房地产为重要的投资渠道,其投资行为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市场的价格波动。因此,理解和预测房地产市场的动态变化,对于平衡市场供需、稳定房价和引导健康投资具有重要意义[8]

3.2 房地产政策与城市发展规划

房地产政策是调控城市化进程和房地产市场的重要工具,其设计和实施对城市规划、土地使用和住房需求具有深远的影响。合理的房地产政策可以促进土地的有效利用,引导城市有序扩张,满足不同收入层次居民的住房需求,从而实现社会的公平和谐。例如,通过设定土地供应计划、调整房产税率、实施住房限购等措施,政府可以有效控制土地的过度开发和房价的过快上涨。房地产政策的调整也会对市场产生即时反应,影响开发商的开发决策、投资者的投资策略和居民的购房选择。因此,房地产政策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城市发展规划的长远目标和当前的市场状况,以实现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5]

3.3 房地产业对城市经济的推动作用

房地产业作为城市经济的支柱,其影响力远远超出了简单的房屋建设和销售。房地产开发活动的扩展,能够有效带动一系列与之相关的行业,如建筑业、建材产业、家居装饰业,以及金融、保险和广告等服务行业的发展。这种多行业的联动效应不仅能够创造大量的直接和间接就业机会,还能够促进城市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提升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

此外,高品质的房地产项目对于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现代化的住宅小区、功能齐全的商业综合体、充满特色的文化娱乐空间等,不仅丰富了城市的面貌,也为城市增添了新的活力,使城市更具吸引力。这种吸引力不仅能够促进国内外资本的流入,还能吸引高素质人才的聚集,从而加速城市的创新进程和产业升级,增强城市在国内外的竞争力。

在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方面,房地产业通过提供多样化的居住和商业空间,满足了居民对高质量居住环境的需求。优质的居住条件、便捷的生活设施、舒适的社区环境,这些都直接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同时,随着房地产业的发展,住房条件的改善和城市功能的完善,也促进了社会稳定和谐。

然而,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和挑战。例如,过度开发可能导致房价泡沫,使得住房成本过高,普通居民难以承担。资源配置不均、城乡差距扩大等问题也逐渐凸显,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也对社会的稳定构成了威胁。

因此,实现房地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政府通过合理的政策引导,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管,防止过度投机和价格泡沫的产生。同时,应鼓励房地产企业积极探索和实践绿色建筑、智慧城市等新型开发模式,提高房地产项目的质量和科技含量。此外,还需要加大对公共住房和经济适用房的投入,确保各个收入阶层的居民都能享受到合理的居住条件,从而实现城市经济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4 建筑与房地产经济发展的相互影响

4.1 建筑行业与房地产市场的联动效应

在城市化的浪潮中,建筑行业与房地产市场的联动效应不仅体现在它们之间的相互促进和依赖关系上,还深刻影响着城市经济结构和社会面貌的转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对优质建筑的需求日益增长,这不仅包括住宅建筑,还涵盖了商业、办公以及公共设施等多个领域。高质量的建筑项目能够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同时为城市带来新的活力和魅力,吸引更多人口和资本流入,从而激发房地产市场的活力。

从另一角度看,房地产市场的蓬勃发展为建筑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随着房地产开发项目数量的增加,对于创新和高效的建筑设计、建筑材料以及施工技术的需求也随之增加。这一需求的增加不仅推动了建筑行业技术的革新,还促进了相关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在建筑科技领域的研究与开发,形成了一个积极向上的创新环境。这种技术的进步和创新能够进一步提升建筑项目的质量和效率,降低建设和维护成本,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房地产市场的扩张为建筑企业带来了丰厚的资金流。这些资金不仅用于新项目的开发和旧城区的改造,还被用于企业内部的技术升级和人才培养。通过这种方式,建筑企业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为城市建设提供更多高质量、高性能的建筑作品。

然而,建筑行业与房地产市场的这种紧密联系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市场的过热可能会导致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的破坏,而技术的快速更迭也要求建筑行业不断适应新的变化,保持创新能力。因此,如何在保证经济增长的实现建筑行业与房地产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了摆在政府、企业和社会面前的重要课题。这要求从政策制定、技术创新、教育培训等多个方面入手,综合施策,以期达到建筑行业与房地产市场和谐发展、共同促进城市化进程的目标[6]

4.2 问题与挑战

尽管建筑行业与房地产市场的相互作用在城市化进程中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房地产市场的过度繁荣有时会导致市场泡沫的形成,当泡沫破裂时,会对经济造成巨大冲击,影响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例如,过高的房价和投机性购房行为可能会导致市场需求的人为膨胀,当市场无法维持这种高增长时,就可能导致价格急剧下跌,引发经济危机。建筑行业和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有时会加剧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特别是在土地使用和环境保护方面。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资源的无序开发可能会导致耕地减少、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而资源分配的不公也可能加剧社会不平等,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如何平衡建筑行业的发展和房地产市场的繁荣,避免市场泡沫和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是城市化进程中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重要挑战[7]

结论与建议

文章深入探讨了城市化进程中建筑与房地产经济发展的相互影响和作用,揭示了二者之间复杂而密切的关系。研究发现,建筑行业不仅塑造了城市的物理形态和美学特征,还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功能布局和居民的生活质量。房地产经济的发展为建筑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推动了建筑技术和理念的创新。建筑和房地产的联动效应对城市经济增长、就业创造和社会和谐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随着城市化的深入发展,建筑与房地产经济也面临着市场泡沫、资源分配不均等挑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也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威胁。

基于研究结果,建议政策制定者应综合考虑建筑与房地产经济的相互作用,制定合理的政策以引导二者的协调发展。具体而言,政府应加强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指导,鼓励采用绿色建筑和智能建筑技术,以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需要通过制定和实施有效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避免市场泡沫的形成,保障住房公平和市场稳定。鼓励公私合营模式的项目,以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全面发展。

对于行业实践者而言,建议加强行业内部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设计和开发模式。开发商和建筑师应充分利用新技术和新材料,提升建筑的能效和环保性能,同时注重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和谐融合。

对学术界而言,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探索建筑与房地产经济与城市化进程中其他因素(如环境保护、社会结构变迁等)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科技创新解决现有的问题和挑战。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和国际比较研究也将对理解全球城市化进程中的普遍规律和地域特性提供更深入的见解。

参考文献:

[1]阴长辉.城市化进程中建筑企业在房地产经济中的角色与价值探究[J].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2023,(11):83-85.

[2]洪建全.城市化进程中的住宅建筑设计问题研究[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3,(11):90-92.

[3]孙艳.城市化进程中的建筑设计实践与思考[J].房地产世界,2021,(07):63-65.

[4]施燕平.城市化进程中绿色建筑发展重要性[J].低碳世界,20201001):112-113.

[5]张文辉,杨隽麟.全生命周期住宅适应性探析——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住宅建筑发展的一个方向[J].住宅与房地产,2018,(25):11.

[6]国内城市化进程稳步推进 公路工程建筑迅速发展[J].今日工程机械,2017,(10):12.

[7]孙永正.中国房地产经济问题透视[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707.253.

[8]史煜.城市化进程中建筑发展观的生态伦理转向[J].建筑与文化,2016,(03):182-184.

作者简介:平均(1981-),女,,山东省济宁市,大学本科,房地产经济师(中级),建筑与房地产经济。

济宁市公房管理服务中心房地产经济师(中级) 平均

从通航产业发展经验看低空经济发展趋势

低空经济与通航产业在发展要素上存在交集,传统通用航空在政策方面的发展经验,对低空经济发展依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近年来,我国低空经济产业快速发展,得到国家层面的重视。202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首次将低空经济纳入发展蓝图;2023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低空经济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2024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发布《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提出到2030年低空经济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低空经济一时风头无两,甚至进入了2024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在此期间,相关中央部门、地方的一系列法律法规也陆续发布,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OTL)、无人机等低空经济典型业态将成为未来数年的发展热点。

在低空经济热点频频的同时,曾一度火爆的传统通用航空产业似乎冷寂了很多,在2009年就曾引发发展热潮的通用航空产业,也曾进入过国务院发布的指导意见,但是在过去十几年期间,通用航空产业的发展似乎出现了与预想截然不同的发展趋势。据中国民航局数据统计,截至2023年底,我国通航企业689家,在册通用航空器3173架,通用机场451个,全年作业飞行135.7万小时。而在同期,我国实名登记无人机126.7万架,民用无人机累计飞行2311万小时,运营企业近2万家,2023年以无人机为代表的低空经济市场规模达到5000亿元。无人机业务得到快速迅猛的发展,传统通用航空产业业务市场被无人机不断蚕食。

面对上述现象,我们需要思考的是:为什么在传统通用航空举步维艰的时候,无人机发展迅猛、新概念电动航空器层出不穷?在全新概念“低空经济”变成现实的过程中,有哪些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经验可以借鉴?

概念分析

通用航空作为一种产业,其核心是除军事航空及民用公共运输航空以外的其他全部航空及其运行业务的总和,重点就是“通用”,其主要在高度3000m以下开展运行。而低空经济则是以各种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各类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其相关产品主要包括无人机、eVTOL直升飞机、传统固定翼飞机等,涉及居民消费和工业应用两大场景(该定义源自202442人民日报海外版)。

从用词上来看,“经济”的概念更大,应当包括“产业”,“低空”限定更小、业务种类更加聚焦于低空飞行器及其运行。从实际运行角度来看,低空经济重点关注无人机/eVTOL及其运行,尤其是eVTOL,其作为未来个人交通出行载具,一旦实现技术及政策突破,其未来空间极大,完全可以承托“低空经济”。

无人机、eVOTL与传统通用航空产业非常类似,都具有业务形式灵活多样、产业链长的特点,涵盖制造业、运营企业、服务保障单位(机场、空管、维修单位等)和应用产业等多个方面。但不同的是,无人机作为近十几年出现的新兴业态,其发展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行业管理盲区,政策约束小,相对于传统通用航空产业受到经济发展形势以及民航、军方、发改委、财政部、工信部等相关部门固有传统政策的直接影响,无人机行业发展的灵活度更高。

通航政策设计经验

美国通用航空政策方面的经验对低空经济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开放市场与降低成本是核心

1903年历史上第一架飞机出现以来,美国《航空邮政法》《商业航空法》《机场与航线发展法》《通用航空振兴法》《世纪航空再授权法案》《小型飞机振兴法案》等一系列法案构成促进美国通航产业发展的政策基石,这些政策主要体现在“开放市场”和“降低成本”两方面。

“开放市场”表现为鼓励航空产业的商业开发,移除市场准入障碍,培育航空消费市场。1926年,美国《航空邮政法》向尚处于萌芽状态的航空业开放了邮政运输市场,随后的《商业航空法》进一步为商业航空运行铺平道路。事实上,美国在110年的航空发展历史中,一直致力于破除航空市场的“政策性准入障碍”,主要体现为:解除对空域使用的各种限制、鼓励新技术的应用、打击行业垄断及建立以促进行业发展为核心的行业法规政策体系。

因此,美国民航当局仅对严重涉及公共安全的商业航空活动加以规范和限制,严格保护普通航空用户的飞行权利。市场开放政策造就了60万飞行人员中59%为私用飞行员,而私人飞行、公务飞行和娱乐飞行占通航市场70%以上,形成了“航空消费市场”。

“降低成本”表现为通过完善产业基础服务保障体系以降低企业的运行成本,实现与社会时间成本、机会成本和消费能力相匹配。1970年美国发布的《机场与航路发展法》资助建设了2000个甚高频全向信标/无方向性无线电信标(VOR/NDB)导航台,17000余个机场,并以免费或极为低廉的收费向通航市场开放,使得通航行业运行成本长期保持较低的水平,从而在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导致全美陷入经济危机并引发通货膨胀的情况下,通航产业仍保持了大繁荣的状态。

作为相反的案例,20世纪70年代末为改善通航安全水平发布的《产品责任法》导致通航生产成本大幅度提高,严重打击了通航产业的发展。通用航空器地区价格指数(通用航空器平均交付价格与本国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值)从70年代的60急速上升到90年代的200,美国通用航空器的生产量下降了近95%,从业人员下降了46%,每10年的新研发型号数量下降了72%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1994年美国政府发布了《通用航空振兴法案》,改善了通航产业责任保险的压力,使得通用航空器地区价格指数下降至140以下,通航市场有所复苏。但对成本比较敏感的小型活塞式航空器市场仍然低迷,市场交付份额已经由1980年的80%下降到2013年的46%。为降低严格的安全审定门槛带来的通航审定成本,2013年美国发布了《小型飞机振兴法案》,提出在保持现有安全水平的前提下,大幅降低通用航空器的审定要求与成本,振兴受到严重打击的小型通用航空器产业。

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世纪航空再授权法案》等促进政策的出现,美国通用航空器区域价格指数有所下降(最高指数为200),而我国2020年的通用航空器地区价格指数高达1420,通航市场的消费能力受到严重约束。

利益协调机制是制度保障

通航促进政策设计最大的挑战是利益的冲突,通过制度建设协调各利益相关者,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与一致化,形成了美国独特的利益协调机制,这种机制体现为“平衡利益”与“制约权力”两个方面。

“平衡利益”涵盖了不同运营机构、不同行业部门、政府与企业、甚至公众与行业之间的利益平衡等多个方面。通航运营企业有固定的渠道向各级政府反馈利益诉求,每一部规章和法案的制定都需要通过“建议规章制定通知”(NPR)和“计划规章制定预先通告”(ANPR)等程序深度征求行业意见。在《小型飞机振兴法》中,180余名企业代表参与到法案的起草,起草委员会主席是由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和美国通用航空制造协会(GAMA)的代表共同担任。其政策的出台是行业发展要求、企业盈利及监管安全高度平衡的结果,即使在维护公众利益的事项中也高度关注行业企业的利益,如针对航空汽油的铅排放问题,他们多次召开研讨会,征求环保署、各通用航空协会、油料生产商以及航空器制造商等多方面代表的意见。

“组织性利益冲突”是美国新一代航空运输系统(NextGen计划)中重要的研究课题,关注航空运输系统变革过程中各相关利益体之间利益格局的变化、冲突和协调方式。例如,在时刻资源紧张的洛杉矶国际机场,能较明显地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航空公司在时刻、空域使用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优先权,但也没有忽视通航用户的资源使用诉求,其核心就是牺牲了一部分大企业的利益来确保通航小企业的发展空间。

“制约权力”是协调利益冲突、平衡利益相关者关系的核心原则,重点体现在垄断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行政权力和市场诉求相制约以及安全管理和行业发展相平衡。作为一个相对垄断的公共资源,机场的所有权需要与经营权相分离,机场所有者只关心机场公共服务能力和基本运行成本,而机场服务商依靠提供服务来获取收益,通过市场竞争来改善服务,而不是靠垄断机场基础设施获取超额利益。

以行业为主的软环境建设是基础

第二次世界大战不仅进一步增强了美国通用航空产业的实力,更重要的是,形成了其独特的航空软环境。这种软环境主要体现在“航空文化”和“规范意识”。

打造“航空文化”是航空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二战期间,美国培养了35万空军和海军飞行员,250万航空专业技术人员,15万飞行学员以及25万航空专业技术学员。在20世纪50-60年代,美国的一些主流杂志如《商业周刊》《时代》等都定期报道飞行员和飞机的题材。在航空文化普及的社会调查中显示,39%的家庭妇女有兴趣学习飞行,88%的家庭妇女不反对家庭成员拥有飞机。1992年,由美国实验飞机协会(EAA)发起的“雏鹰计划”,计划10年间为美国100万名817岁的青少年,甚至残疾人员提供免费的飞行体验活动,该计划发动了43000名现役飞行员,数十家通航企业参与。统计表明,参加过“雏鹰计划”的人员获取飞行执照的比例是普通人群的4.5倍。

良好的航空文化氛围得以培养出以专业人才为核心的通用航空软环境,包括专业人才队伍与培养能力、市场运营能力、技术创新能力、政府行业监管与引导能力、国际话语权、航空文化等多个方面。AOPANBAAGAMA等通用航空协会从不同专业领域,以不同形式促进行业信息交流,普及航空知识,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保障了通用航空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规范意识”是美国航空产业得以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主要体现在“依法行政,按章运行”。行业管理政策需要充分尊重行业意见,一旦制定,便以法案或规章的形式发布,并给出详细的执行细则,不留存空白地带,严格限制监管人员的自由裁量范围,不以官员的更替而废立。稳定的法规政策可以保护企业利益,提高行政管理效率。严格按章运行是企业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义务,在美国2万左右个机场中,仅有530余个机场拥有塔台,大部分为无塔台机场甚至无人值守机场,同时,美国通用航空器的平均机龄高达35.1年,机队构成从高端公务机到手工打造的自制飞机五花八门,2013年飞行总量高达2200万飞行小时,各类飞行事故1200余起,其中商业飞行的死亡人数仅9人。没有严格的按章运行的理念,不可能取得如此好的安全水平。

对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的建议

受限于中美两国的政治体制和管理体制的差异,美国通航产业的发展经验不能全面照搬到中国,需要结合中国国情,在顶层上进行政策调整,实现“开放市场、降低成本、协调利益、打造环境”的目的。

在国家层面上对法规体系进行系统设计

当前中国通航在法规体系细节上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互抵触、管理空白,执行层面主观性较大等问题,这些看似细节的问题,实际上是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从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角度出发,未来低空经济法规建设应明确一些基本原则:

一是发展与安全相平衡的原则。明确发展低空经济对国家的重要性,强调安全管理(包括国防安全、国土安全、航空安全)的立足点在于公共安全,而非个体安全;安全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促进行业健康、持续的发展,而不是限制行业发展;安全管理的核心是积极主动地面对安全挑战,特别是主动接受和面对新技术带来的安全风险,而不是采用限制、规避的消极方式应对安全风险。

二是公共资源的开放与低成本原则。从法理上区分公共资源与私有资源,公共资源应以最大化地提供公共服务为主要目的,空域、机场等面向公共,但具有垄断性的资源需要在自由开放和成本最低化的原则下运行,实现在公共资源使用过程中的效率、公平以及引导性之间的平衡。

三是法规建设的协调一致原则。在国家级的航空法体系之下,针对民航、军航、国家航空等各个领域,按照行政管理、安全管理和经济管理的分类进行细化设计。强调依法行政,行业的管理统一以法规或规范性文件的形式开展,避免人治管理、红头文件管理和运动式管理。同时,法规建设需要在公开、公平的平台上协调制定,避免被监管对象在参与政策制定时象征性作用为主的情形发生,充分尊重各方的利益诉求。

从“利用资源”的角度破除政策性准入障碍

中国通航产业包括未来的低空经济面临的首要障碍是空域限制。僵化、繁复的空域、时刻审批制度、混乱的收费以及空中服务的基本空白,直接限制了产业的发展。从通航角度来看,中国通航市场总量仅为美国的1.8%,消费类航空活动仅占总飞行量的5.3%。虽然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中国在机场地面服务、油料生产与供应、专业人才培养、通航机场设计/建设/运行等多个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整体配套能力还很难起到大幅降低企业运行成本的作用。

破除政策性准入障碍要引导行业从“争夺资源所有权”向“开发利用资源”转变,从“资质审批”向“质量管理”转变。鼓励行业引入新技术,充分开发公共资源,提高服务质量。让市场成为调配资源的主要力量,但是,不能以简单的经济效益作为评判资源利用程度的唯一指标,需要充分考虑行业中弱势产业存在的合理性与必要性,并为其提供发展空间。

通过体制建设协调通航利益相关者

中国可以考虑建立一个以利益相关者推动的法规制定机制,平衡管理层的顾虑与行业发展摆脱管理的冲动。但整体上不能让繁复且各地区差异化较大的行政审批和许可、整体法规建设速度,限制了新兴行业的发展。

首先,确立航空利益相关者的平等对话机制。建议进一步开展定期的法规政策征询意见与协调机制(包括政策解释与操作指导),避免让行业征求意见环节变成宣贯。研究优化在政府部门内部跨部门、跨系统的法规政策的协调机制,并通过程序设计,防范相关行业、部门话语权的不平等。

其次,在民航法规体系下,除特别情况要求向行业强制推广的制度外,可考虑建立行业充分参与的法规制定程序。从制度上大幅提高行业企业在新技术研发和法规政策发布中的发言权,将行业新技术和规章政策的建设主体由民航局向通航企业或行业组织转移,增加新技术和规章政策的实用性。

通过软环境建设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中国公众普遍对航空以及低空经济认识不足,航空消费市场缺乏群众基础,低空经济难以持续发展。未来低空经济的发展,还需要依靠优化技术标准门槛,通过软环境建设提升行业的持续发展能力。

首先,需要鼓励技术监管、专业技术、管理人员的培养。通过专业培训机构培训、政府间交流、协会以及相关涉航企业宣传等方法,宣传介绍先进发展经验,培养提高我国通航行业的运营管理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全面提高通航软环境。

其次,通过教育、宣传等各种模式,向各地方政府、各相关部委扩大航空文化的宣传与影响,在上层建设层面形成产业发展的合力。

最后,加强政府的行政监管能力建设。以安全的名义限制航空运行是最简单的监管方法,同时也是伤害行业发展的最突出的表现。严格遵守依法行政原则,对于不涉及公共安全、不违背法律规定的活动要敢于放开,并正确看待在行业探索过程中发生的各类风险。同时,在安全管理、行政管理以及经济管理层面分别设立相应的考核指标和行业规划,真正把“能力建设”落实为促进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小结

2018年以来,以无人机为代表的新兴低空经济与传统通航发展出现巨大的发展差距,依靠之前的产业政策管理模式无法适应自由多样的低空产业发展需求。低空经济产业发展问题表面上是民航领域的行业管理问题,深层次上则是转变政府职能、深化体制改革的迫切性的重要体现。

需要说明的是,政府不是通航业最主动、利益最大的利益相关者,企业(制造业、运行业)才是推动产业发展的核心因素。局方有限的人力资源和安全利益诉求,无法积极面对各种快速出现的新问题,应引导产业界承担起行业规章和政策的研究和推动实施的责任,否则会过多依赖过往或国外技术标准,会导致行业丧失创新的动力与能力。

中航通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么森

粮食安全视角下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策略

摘要:从粮食安全的视角出发,探讨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策略。通过对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现状分析,结合国内外相关理论与实践,提出了针对性的调整与优化建议,旨在为我国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粮食安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可持续发展

粮食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直接关系到广大民众的生存与社会稳定。

随着人口增长、消费升级以及资源环境约束的加剧,保障粮食安全的任务愈发艰巨。面对国内外市场的双重压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是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有效供给的关键所在[1]。全球化和市场化的发展为我国农业产业带来了机遇。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可以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步伐,提升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市场化机制的引入将激发农业生产的内在活力,推动农业产业向高效、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2]

1 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农业产业结构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基本特征可概括为多元化、区域化和特色化。

从多元化特征来看,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已由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单一模式,逐步转向粮、棉、油、果、菜、畜牧、渔业等多元化发展的格局。既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也为农民提供了增收渠道。然而,多元化发展也带来了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部分地区为了追求短期经济效益,盲目扩大某些作物的种植面积,导致农产品供过于求,价格下跌,农民收入受损[3]

区域化特征主要体现在农业生产的空间布局。我国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水资源等自然条件差异显著,各地区根据自身的资源和市场需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带。然而,区域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也随之凸显。一些地区受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便捷等因素影响,农业产业发展较快,农民收入水平较高;而另一些偏远地区则由于自然条件、基础设施薄弱等原因,农业发展滞后,农民收入水平较低[4]

特色化特征则是指各地区注重挖掘和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和品牌。然而,目前特色农业的发展中一些地区的特色农产品缺乏统一的质量标准和认证体系,导致市场秩序混乱;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建设和推广力度不够,难以形成规模化的产业链。

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必要性

2.1 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第一,调整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有助于提升粮食生产效率。推广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作物品种,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可以显著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田水利条件,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也能够有效提升粮食生产的综合效率。

第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有助于提高粮食质量。通过推广绿色、有机、无公害等农业生产方式,减少化肥、农药等化学品的使用,降低粮食中的有害残留,提高粮食的营养价值和口感。

第三,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有助于增强粮食供给的稳定性。通过合理规划区域布局,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形成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粮食生产格局。

2.2 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是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路径。第一,调整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是推动农业产业高端化的必由之路。通过优化种植结构,发展高附加值的特色农产品,提高品质和竞争力。同时,深化农产品加工和产业链延伸,增加附加值,提升农业产业的整体效益。这不仅能够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也能够提升农业产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5]

第二,智能化是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之一。通过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装备,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智能化变革。智能化技术不仅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还能够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推动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绿色化是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应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推广绿色农业生产方式,加强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推动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2.3 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是增强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战略举措。第一,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有助于提升农产品品质。通过调整作物种植结构,发展具有地方特色和比较优势的农产品,能够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产区。同时,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推行标准化生产和质量认证制度,确保农产品的高品质和安全可靠。这些高品质农产品能够更好地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提升我国农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声誉和地位[6]

第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有助于提升农产品附加值。通过深化农产品加工和产业链延伸,能够增加其产品附加值。加强品牌建设,推广地理标志产品等特色农产品,能够提升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加竞争力。

第三,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有助于推动我国农业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发展。通过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强大竞争力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整合资源和要素,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推动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

3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策略建议

3.1 优化种植结构,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 优化种植结构、提升粮食产量与质量是一项系统工程。第一,优化品种布局是提高粮食质量的关键。通过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新品种,逐步替换传统低效品种,实现品种布局的优化。加强种子质量监管,确保种子质量和纯度,为粮食生产提供优良种质资源。

第二,提高粮食生产的科技含量是提升产量的重要途径。通过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加强农业技术培训服务,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使先进科技真正转化为生产力。

第三,提升粮食生产的机械化水平也是关键所在。通过推广适合本地特点的农业机械设备,提高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率和作业效率。加强农机与农艺的结合,实现农业生产的全程机械化,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3.2 发展现代农业,推动产业融合 现代农业的发展及其与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是我国农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路径。第一,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核心驱动力。在现代生物、信息技术等的引领下,农业科技创新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通过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如精准农业、智能装备、生物育种等,可以显著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农业的抗风险能力。

第二,推动农业与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是形成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格局的重要途径。通过延伸农业产业链,形成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可以为农业提供市场、技术、资金等多方面的支持,通过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和支持他们参与农业全产业链的发展。

第三,发展现代农业与推动产业融合还需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应注重农业生产的生态和社会效益,推动农业产业的绿色、循环、低碳发展。

3.3 加强区域合作,实现资源共享 加强区域合作是实现农业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的重要途径,通过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等方面的努力,可以推动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整体提升。第一,区域合作有助于实现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强区域合作,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例如,水资源丰富的地区为缺水地区提供灌溉支持,技术先进的地区向其他地区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经验。通过合作,各地区可以共享农业生产资料、机械设备和劳动力等资源,避免资源的浪费和重复投入。

第二,区域合作有助于提升农业产业的竞争力。通过合作,各地区可以共同开拓市场,扩大农产品的销售范围,促进农业技术的创新和推广,提升农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增强农业产业整体竞争力。

第三,实现区域合作需要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和平台。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和农民等各方应积极参与合作,共同推动农业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的实现。同时,还需要加强政策协调和信息沟通,确保合作的顺利进行和取得实效。

3.4 完善政策体系,提供有力保障 完善政策体系是保障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关键所在。政府应加大对农业产业的支持力度,通过财政投入、税收优化、金融服务等多方面的政策措施,为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有力保障。

政府应加大对农业产业的财政投入力度。通过设立专项资金、增加农业补贴等方式,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提供资金保障。

第二,优化税收政策也是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政府可以通过减免农业相关税费、实施税收优惠政策等措施,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经营主体的盈利能力,推动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加强金融服务对农业产业的支持力度也至关重要。政府应推动金融机构创新农业信贷产品,降低农业贷款门槛,提高农业贷款的覆盖率和可获得性。鼓励金融机构与农业经营主体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满足农业产业不同发展阶段的资金需求。

本文从粮食安全的视角出发,分析了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现状和挑战,提出了针对性的调整与优化策略。通过优化种植结构、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区域合作和完善政策体系等措施,可以有效提升我国农业产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张明,杜盼盼,秦家艳.粮食安全视角下农地制度改革的要素驱动机理与利益协调机制.农业经济问题,202311):27-35

[2]仇焕广,雷馨圆,杨三思,苏柳方.发挥需求侧管理在夯实国家粮食安全根基中的重要作用.农业经济问题,202311):4-16

[3]陈志钢,徐孟.大食物观引领下低碳减排与粮食安全的协同发展:现状、挑战与对策.农业经济问题,20236):77-85

[4]王敏,王兆华.山东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湖北农业科学,2023622):6-12

[5]侯明利,郝新哲.数字技术如何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基于要素流动的中介效应与产业结构转型的调节效应.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506):21-28

[6]赵培华.河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江苏农业科学,20225019):243-247

河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军粮供应中心 申雅娜

区域经济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发展的新格局和新动能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入了一个全新时代,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它肩负着与中国新质生产力建设融为一体的使命。

在这一背景下,上海修订通过了内容丰富、格局远大、切合实际的《上海市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很多内容都被赋予新的内涵,形成质的飞跃。

首先,它抓住了中心建设过程中凸显中国特色和对标世界最高标准的关键要素,把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放在了重中之重的地位。当今国际金融中心的功能和竞争力,高度依赖“金融体系的多元化建设、金融机构的专业化能力和社会责任优先、功能互补创新引领的业务和产品的开拓”这三大元素支撑的金融生态环境。金融生态环境再加上我们越来越重视的制度保障、监管到位、高效服务等政府担当的重要功能,形成了更为显著的“三位一体”中心建设的协同效应。

从全球国际金融中心的历史经验来看,确保国际竞争地位的关键因素就是要全面发展,形成有机统一体。这次上海总结过去的宝贵经验,充分重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生态环境培育的意义。不仅重视补短板强弱项的必要性,而且更加强调了中国特色、协同发展、功能互补、监管到位的“一致性”效果。所以《条例》通过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内在所包含的“三位一体”良性发展规律,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分工有度、相互辅佐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战略体系,和与之配套彰显效果的技术保障体系,充分反映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这一中国特色。

其次,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融入到上海“五个中心”建设的合力打造上,以此释放出全球金融中心所对标的凝聚力和“网络效应”带来的核心竞争力。

《条例》阐述了“五个中心”建设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不可脱离的强大经济基本面和强大经济实力构建的基础。它们之间形成的协同效应,不仅能夯实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国际业务和产品创新,而且也是人民币国际化赖以生存的业务场景。同时,它又能反过来为我们主动拓展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影响力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也要把党的二十大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五篇大文章”融入进来,以此发挥“五个中心”建设的协同效应。

具体而言,我们要把科技金融场景融入到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来,充分利用好国家给予上海科创板的政策红利,赋能上海品牌、中国品牌、上海价格、中国价格,以此打造上海国际经济中心的核心竞争力,由此也能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所需要的真实的业务场景。同时,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发展也带来了更下游的贸易结构的优化和拓展,从而摆脱过去仅靠成本优势做的附加价值较低的加工贸易,和技术“卡脖子”带来的贸易竞争力下滑的劣势,这也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业务创新和市场开放乃至人民币跨境使用的能力奠定厚实的基础。同样,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业务机会、业务方式和业务渠道,也因为数智经济和服务贸易、数字贸易业务的不断出现,而发生量和质的双重变化,这些结构变化同样会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格局和动能产生巨大的影响。《条例》为配合这样的转型和协同效应,也做了大量业务创新安排。

第三,《条例》充分体现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肩负国家打造金融强国的使命,尤其是通过制度型开放、负面清单和中央给予上海深化改革开放的政策红利等新动能和科技发展的新实力,去构建内外循环业务场景所形成的、作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必须具备的强大的全球“网络效应”,从而提升捍卫中国发展的金融安全和捍卫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能力,实现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与人民币国际化有机统一的宏伟目标。

有了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保障,又有自身竞争力提升的强大实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就能更好地发挥人民币国际化所承担的“货币锚”功能,更有利于世界经济长期繁荣的发展,从而进一步打造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核心竞争力。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除了金融生态环境打造需要发展直接金融,培育高水平的金融人才队伍,以及加快金融业务和产品的创新与市场开拓之外,还需要尽快把临港新片区、浦东陆家嘴等“业务走出去”的便利性和渠道的拓宽进一步强化,以满足日益上升的真实需求。同时,要利用科创板所提升的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以及绿色经济的能级和竞争力,打造“走出去”的企业所需要的国内技术和服务支撑的供应链生态体系,让国内专精特新企业也能够找到更广阔的市场,从而避免发达国家金融中心建设过程中所带来的国内产业空心化的结局。此外,要进一步利用进博会的开放窗口,衔接国内统一大市场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辐射功能,让海外投资的成果回流到国内广阔的市场。在此基础上,最大化利用跨国企业和中国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关系去拓展跨国企业之间的人民币“离岸业务”渠道——只有建立在我们主动为之的双循环市场活力的基础上,我们才能让离岸业务的发展更为广阔,国内货币政策和金融安全的稳定性也更加张弛有序,锚定金融强国建设目标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才更具竞争力。以上都能从《条例》中找到发展的具体途径和运行方式。

复旦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孙立坚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财税分享的实践与推进

摘要:作为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试验田”,由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组成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承载着为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探路先行、创新示范的使命。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导向率先推动税收征管一体化,并在区域内设置了“青吴嘉”先行启动区,在先行启动区内基本建成了跨区域“投入共担、利益共享”的财税分享机制和税收司法共治机制。然而,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在财税分享方面仍面临诸如税收信息共享共用的协作水平尚待提升、示范区内财税分享范围有限等困境。为此,可从以共同治理化解基层税务机关的工作困局、以数据治税推动税收信息互联互通与共享共用、以制度创新健全“投入共担、利益共享”等三个方面进行完善,为更好助力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关键词: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财税分享,税收征管,税收数据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中地方税与转移支付的协同效应研究”(项目编号:20BJY229)、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税收分享机制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EYB0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为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设定了“示范先行”的探索路径,明确指出“高水平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依照《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包括上海市青浦区、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以下简称“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并且在示范区内设立了先行启动区。先行启动区包括上海市青浦区金泽镇、朱家角镇,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黎里镇和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姚庄镇、西塘镇(以下简称“青吴嘉”先行启动区)。本文对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开展专题调研,梳理和分析了其财税分享的成果、困境,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建议,以期推动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税务融合向纵深发展,为长三角跨区域融合发展形成可供借鉴和复制的经验。

一、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财税分享的实践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财税分享是以“投入共担、利益共享”为基本原则,依托税收征管一体化与税收收入跨地区共享为两翼,推行税收一体化协同发展的制度创新,进而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积累经验,提供借鉴。

(一)推进税收征管一体化

为贯彻落实《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支持和服务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措施的通知》(税总函[2019]356号)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支持和服务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税总函[2020]138号)先后推出的征管服务措施形成了“16+10”税收服务支持体系。在“16+10”税收服务支持体系框架内,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以下简称“青吴嘉”)三地税务部门遵循“不破行政隶属、打破行政边界”的基本理念,率先推动税收服务支持措施落地实施,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的税收“服务共同体”“征管共同体”“信息共同体”提供了可供复制的有益经验。

20208月,“青吴嘉”三地税务部门率先签订税收征管合作备忘录,明确信息报告、发票办理、信息查询和证明开具4大类15个涉税事项通办清单作为首批合作项目,随后迅速在长三角地区全领域内推广实施。20235月,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税务局第三稽查局、国家税务总局苏州市税务局稽查局、国家税务总局嘉兴市税务局稽查局共同签订《长三角税务稽查一体化合作框架协议》,探索完善“青吴嘉”三地税务稽查一体化机制。随着合作不断推进,“青吴嘉”三地税务部门在互认纳税信用等级评价、统一设立“一体化服务专窗”、互设离厅式自助办税终端等诸多服务举措方面,加大了融合办税进程,丰富了跨省办理业务和通办事项,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试点经验持续向长三角地区和全国复制推广,充分发挥了示范和引领的使命。

(二)探索跨区域“投入共担、利益共享”的财税分享机制

在充分保障现有财力格局基本稳定的基础上,按照先易后难原则,聚焦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落实增量财力共享机制,构建了跨省财税分享平台。202110月,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行委员会(以下简称“示范区执委会”)会同“青吴嘉”三地政府联合印发《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跨区域财税分享实施方案(试行)》(示范区执委会发[2021]40号),拟定了跨区域财税分享的总体框架。在此基础上,《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跨区域财税分享操作规程(试行)》(示范区执委会发[2022]51号)和《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水乡客厅共同账管理办法》(示范区执委会发[2022]50号,以下简称《水乡客厅共同账管理办法》)的印发,探索形成了跨区域财税分享机制,主要包括“水乡客厅”新设企业财税分享、跨区域共投企业税收分享、跨区域共建项目税收分享、合作开发的重点园区分享、跨区域联合招商税收分享、跨区域协同迁移项目税收分享等6个方面。

目前,“水乡客厅”新设企业财税分享、跨区域共投企业税收分享和跨区域共建项目税收分享三项已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三者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其一,“水乡客厅”新设企业财税分享以“共同账”的方式,专账记录“青吴嘉”三地财政投入和税收权益情况,并自202151日起15年内封闭运行、专账管理,新设企业税收收入的地方留成部分由示范区执委会统筹使用;15年后,将结合综合用地面积、投资比例和常住人口数量等因素采用“因子分享法”分享区域财税收益。为此“青吴嘉”三地政府联合出台《水乡客厅共同账管理办法》,由示范区执委会建立“共同账”定期报表制度,全面反映“青吴嘉”区域内新设立企业税收收入及税收权益分享情况。其二,跨区域共投企业税收分享机制,主要针对由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的国有资本共同在示范区内主导出资成立的企业,或者由示范区内任何一地招商部门接洽落户的企业,对新增税收收入的地方留成部分,纳入示范区“共同账”管理,统筹用于示范区范围内共建项目的建设运营,并根据出资比例予以财税收益分享。其三,跨区域共建项目的税收分享机制分为协同招商项目和协同迁移项目两种分享办法。协同招商项目是指由“青吴嘉”三地政府通过示范区跨区域招商平台联合招引的新设企业,采取协商方式确定地方财政分享比例。协同迁移项目是指“青吴嘉”先行启动区范围内因为产业结构调整、区域整体动迁、企业自身发展等原因引发的跨区域迁移。迁出后前3年年均纳税额500万元以上的企业缴纳的税收,超过迁入地亩均税收标准地方实得的部分,由企业迁入地和迁出地分享,分享比例逐年调整,分别为第一年5050、第二年6040、第三年7030

(三)建立税收司法共治机制

20216月,“青吴嘉”三地的税务、法院、检察院等九部门共同发布《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税收司法精诚共治展望方案》,标志着示范区启动了包括“司法案件涉税证据调查合作机制”“司法执行案件合作机制”“破产案件涉税事项合作机制”在内的税收司法共治协作工作机制。协作机制建立以来,“青吴嘉”三地税务部门向示范区内公检法部门提供线索和涉税证据700余次,累计清偿税收债权2.38亿元,协助征缴税金9 800余万元,税收司法共治效率得到显著提升。20244月,“青吴嘉”三地税务部门成立跨区域税务公职律师团队,配备税务公职律师、法律顾问和业务骨干力量,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争议解决。

二、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财税分享的困境

(一)税收征管一体化推进中基层税务机关面临工作困局

1.机构设置不同不利于协作办税。“青吴嘉”三地税务部门的机构设置并不相同,内设科室和派出机构均有所差异,特别是在基层税源管理部门设置上差异明显。吴江和嘉善税务部门的机构分工采取我国区县税务部门的常见设置方式,相对于市以上税务部门,区县局股室的设置更加精简,将涉及税种的业务合并到对应的税政股中;青浦税务部门的机构内设科室和派出机构与省市税务部门大体相同,在省市局的精细化处室分工基础上对个别科室进行了精简。在一体化办税过程中,基层税务机构设置的差异容易造成职能混乱和对口错位,当纳税人综合性涉税事项需要跨区域协作时,不利于涉税事项的快速解决,降低了税务行政效率。在分类分级税务管理上,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有必要对区域管理模式进行有机统一。

2.省际涉税信息互通共享不充分。对于基层税务机关而言,由于省际涉税信息互通共享不充分,征管协作中涉税信息难以实时到位。目前,金税三期等信息系统虽然实行全国统一模式,但数据库在税务总局层面集合生成,省际涉税信息交换并未完全打通,实践中很多信息共享和协作还是依靠电子邮件、人工传递等方式,效率较低。对于基层税务机关而言,便捷化信息共享渠道的建设不足,增加了跨区域税务行政执法联动响应和协作的难度,需要支持跨区域信息共享合作线上平台的建设。

3.跨区域税收风险管理不统一。长三角区域内总部经济集聚,跨区域经营的情况较为普遍,但因主管税务机关分属不同的行政区域,涉税信息相互隔离,税务风险管理难以做到全局性分析与判断,导致利用不同地区的税收政策对开开发票、转换收入性质的情况时有发生。目前,“青吴嘉”三地税务部门较难共同推进风险预警提醒,也无法统筹开展税收风险管理。基层主管税务机关受困于省际涉税信息共享不充分,很难在全面分析纳税人税法遵从状况基础上,合理配置税收管理资源,实施有效的风险应对手段。

(二)税收信息共享共用的协作水平尚待提升

目前,长三角税收一体化形成了“国家层面顶层设计、三省一市探索实践和一体化示范区先行先试”的跨区域协同发展实践路径,从征管、服务、执法等层面奠定了较为扎实的合作机制,但是在涉税信息交换、共享共用、税收分析、风险控制等层面的合作有待深入推进。在长三角电子税务局系统架构中的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和宁波市电子税务局建成了登录界面、业务内容和功能标准统一的“长三角电子税务局办税专栏”,集中展示16项征管服务和5项“一网通办”措施。但是“一体化”不是“一样化”,停留在外表形式上的一致并不能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实质性协作发展,一体化发展也不能靠文件通知生搬硬套,否则就会导致跨区域税收协作“失灵”。长三角地区数字经济优势在涉税信息共享方面依然有挖掘空间,“跨省通办”业务还可扩围,在共享税收经济信息、建立信息交换机制方面有待优化。

(三)示范区内财税分享范围有限

1.财税基础差异明显导致财税收益难以共享。“青吴嘉”先行启动区在建立区域内协同发展财税分享机制的过程中,最大的阻碍在于:青浦、吴江、嘉善三地地方财力差异显著,沪、苏、浙地方财政体制各有特点以及两省一市的财政扶持力度大相径庭。上海市属于典型的直辖市财政,浙江省采用“省管县”财政体制,因此青浦和嘉善涉及中央、省市、区县三个财政层级,而吴江涉及中央、省市、地市、区县四级财政。以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的税收分成为例,“青吴嘉”三地地方留成比例并不统一。上海市增值税收入在中央、省市、区县三级财政的分成比例为50%17.5%32.5%,所得税收入的分成比例为60%20%20%;江苏省增值税收入在中央、省市、地市、区县四级财政的分成比例为50%20%2%28%,所得税收入的分成比例为60%20%2%18%;浙江省增值税收入中央、省市、区县三级财政的分成比例为50%10%40%,所得税收入的分成比例为60%8%32%因此,青浦、吴江、嘉善三地的增值税的分成比例分别为32.5%28%40%,企业所得税分成比例分别为20%18%32%,三地的差距较为明显,如何协调三地政府间的财税收益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2.受制于行政隶属关系成本难以合理分担。在“青吴嘉”先行启动区内率先推出的财税分享机制,其创新之处在于“投入共担、利益共享”。但是“投入共担、利益共享”表达不够清晰、各地立场不够明确、程序上也缺乏必要的透明度,不仅容易引发地方政府之间财税利益的冲突与失衡,同时也未能有效发挥经济实力雄厚地区的“龙头”和“牵头”作用。目前,最大的困境在于由沪苏浙两省一市和“青吴嘉”三地共同出资交由示范区执委会统筹使用的资金缺乏合理分担的依据。遵循当前财政投入与未来税收收益相平衡的基本原则,当前投入大的未来分享税收份额也大,妥善处理好“牵头”与“配合”的关系,应该由财政能力和实力更强的地区承担更多的财政投入。

3.跨区域联合招商的激励有限难以“做大蛋糕”。自2020年起,在沪苏浙两省一市各级政府共同努力下,跨区域财税分享机制初步建成。在产业导入和城乡互动过程中,每年都会增加新设企业,但由于新增企业中纳税户占比较低,产生的税收收入规模较小,导致“青吴嘉”三地分成部分非常有限,特别是目前财税分享的资金规模也十分有限。主要是因为跨区域联合招商项目较少,“青吴嘉”先行启动区联合招商“合作”意识薄弱,招商激励有限,未能进一步“做大蛋糕”,未能有效结合本地区发展定位和区域优势进行一体化招商项目布局。

三、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财税分享的推进路径

(一)以共同治理化解基层税务机关的工作困局

1.趋同机构设置,统一区域税务管理模式。在理念上,长三角各地区税务机关应当坚持“共同体”意识,在我国分类分级税务管理的框架下,进行区域管理模式的统一。从有利于归口对接的角度调整基层税务机关的内设科室和派出,使其尽量保持一致,特别针对“青吴嘉”三地对于基层税源管理部门设定差异较为显著的现状,可在区县税务机关统一内设“税源管理股”。进入新时代以来,长三角地区进入全面合作与深度对接的融合发展新阶段,在长三角税收征管一体化推进过程中应该移除各种障碍携手共进。在共同治理模式下,可由沪苏浙两省一市协同配合选派人员组成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的专门税务管理机构,制定统一的制度规则,探索最大范围内的服务资源跨域共享。

2.统一关联区域税收风险管理。长三角地区跨区域经营较为普遍,形成规模较大的共有税源,对于统一进行税收风险管理的诉求较为强烈。尽管依托共同治理推进了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在政务服务、协同执法、社会治理、产业发展等方面的跨区域合作,但由于缺乏顶层设计的统一制度安排,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共同治理的整体效应难以提升,特别是基层税务机关很难共同推进风险预警提醒,也无法统筹开展税收风险管理。有些问题单靠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三地政府无法较好解决,为此,必须强化顶层设计和沪苏浙两省一市的协调。应该依托税务总局云平台大数据等数据资源,在长三角区域内开展共享风险模型,互换和互用涉税风险信息。同时强化协同治税,从省级层面统筹和分解跨区域涉税风险管理任务,避免基层税务机关对区域内跨地区项目或企业进行重复检查。

(二)以数据治税推动税收信息互联互通与共享共用

数据治税对于推动长三角税收信息跨区域互联互通与共享共用,提升税收治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依托长三角区域数字产业优势,加快建设跨区域税收大数据和智慧税务中心,搭建长三角税收信息跨区域互联互通与共享共用平台。建议进一步夯实共建共享的基础性条件和建设环境,依托税务系统现有大数据资源、省级政务云资源、统一交换工具等,推动优势互补和资源整合,强化集中存储、加工处理、服务供给、安全防护等功能,建成安全可靠的长三角跨区域税收大数据管理体系。其次,优化“跨省通办”平台支撑和系统对接,逐步扩大“跨区域服务”和“智慧服务”业务范围,提升长三角跨区域涉税业务一网通办质量,推动税务执法、纳税服务、征管监管与大数据智能应用深度融合、高效联动。再次,发挥长三角区域拥有的信息化优势,增强“跨省通办”数据共享支撑能力,深化涉税信息互联互通与共享共用。依托税收大数据管理体系交换涉税信息实现信息共享,同时推进与税务征管协力部门相关数据的汇聚联通,逐步建立以涉税信息为主的长三角税收大数据资源库,持续推动多部门互联网数据共享的税收协同共治格局。最后,“盘活”税收大数据,持续优化长三角地区营商环境,强化涉税信息服务经济发展。通过优化数据驱动型的发展模式,长三角地区要更加充分利用税收大数据研判经济形势,紧密跟踪新经济新业态发展趋势,联合开展税收经济分析,加强税收数据与经济的协调性、匹配性,提升区域科学决策水平。

(三)以制度创新健全“投入共担、利益共享”的财税分享机制

1.构建区域财政协同治理机制。区域财政协同治理是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途径,要求区域内各地方政府间的财政管理进行理念变革与合作共管。一方面,建立地区公共产品保障水平的基本标准,实现长三角基本公共服务协同发展。建立地区公共产品保障水平的基本标准,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基于长三角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状态,保证在现有财税体制下最不发达地区也能具有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财力,确定各地区税收收入规模的最低限度;二是为地区间和城乡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实现提供量化标准,防止地区间公共产品提供不均衡。另一方面,强化区域财政专项基金建设,推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进程,以长三角地区整体发展为目标,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2.以“统一”为基本原则突破行政边界分割。机制上,以“统一”为基本原则突破行政边界分割,优化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财税分享的制度框架,健全更加合理的成本分担、收益共享机制。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在项目安排与资源配置等方面凸显合力优势,客观上要求投入更多发展与建设资金,交由示范区执委会统筹使用。综合考量各地的经济总量、公共服务能力、基础设施水平等因素,可由沪苏浙两省一市以及“青吴嘉”三地财政分摊相应比例的投入成本。同时,借助市场化方式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融资,吸引各类企业的投资,充实示范区一体化发展的“资金池”。

地方政府长期合作的制度基础是公正的利益配置机制。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应基于利益共享、多方共赢的分配理念,健全跨区域税收利益共享机制。首先,应以税收增量和新增税源分享为主。示范区财税分享机制对存量税收和增量税收不能“一刀切”,税收共享范围应该是原有企业的增量税收和来源于新成立企业的税源。其次,采取税收共享的动态调整机制。对于示范区新增税收的共享时间、分享比例规定不能“一成不变”,要视不同阶段而定。可以考虑在前五年内将地方税收主要用于示范区整体建设与发展,五年后税收在项目或企业所属地区与示范区内按照一定比例分配。最后,根据示范区融合发展过程中的具体合作模式,以及涉及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共享税种和各个地方税种的具体特征分类设计税收共享方案。

3.加大跨区域联合招商激励。从“做大蛋糕”视角看,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应逐步扩大跨区域联合招商规模,出台跨区域联合招商激励政策,建立区域联合招商机制,形成招商合力。通过完善相应的联动工作机制,联合出台招商引资配套政策,组建专业化联合招商队伍,为促进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增加“水乡客厅”新设企业、跨区域联合招商等项目数量。此外,“青吴嘉”税务部门应该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园区建设、联合招商等,把合作开发的重点园区分享、跨区域联合招商税收分享和跨区域协同迁移项目税收分享落到实处。同时,要积极配合牵头的示范区执委会全面总结跨区域财税分享机制落实情况,对扩大跨区域财税分享机制创新应用范围等开展前瞻性研究,深化财税分享结果运用。

注释:

①《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支持和服务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措施的通知》(税总函[2019]356号)推出的16项征管服务措施包括:企业跨省迁移业务、跨省涉税事项报验业务、跨省房产土地税源管理、制定“首违不罚”清单、制定“最多跑一次”清单、制定通办清单、共用动态信用积分、共认纳税信用评价结果、共推风险预警提醒、推动实现智慧办税、推行统一纳税咨询、推进大企业纳税服务、统一行政处罚裁量权标准、扩大优惠备案改备查范围、对标提升税收营商环境、联合开展税收经济分析。

②《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支持和服务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税总函[2020]138号)推出的10项征管服务措施包括:提升税收大数据服务能力、深化增值税电子发票应用、推行“五税合一”综合申报、探索推进纳税申报预填服务、简化增值税即征即退事项办理流程、加快土地增值税免税优惠办理、推进服务贸易对外付汇便利化、统筹开展税收风险管理、推进税收政策执行标准规范统一、构建统一的税收执法清单体系。

③“水乡客厅”位于沪、苏、浙交界处,是依托长三角原点,由两省一市共同打造的功能样板区,也是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核心中的核心”。

④“因子分享法”是指考虑综合用地面积、投资比例和常住人口三项因子,以504010的权重计算“青吴嘉”三地的税收权益。

⑤唐珏岚,崔晓露.【光明论坛】携手共绘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图景[EB/OL].2023-11-15[2024-04-25].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23/1115/c40531-40118468.html.

⑥郝玲阁.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税务协作再“上新”[N].中国税务报,2024-04-23A2.

⑦魏陆.构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财税分享机制研究[J].上海商学院学报,20203):3-10.

参考文献:

[1]胡怡建,熊惠君,严才明.论区域经济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税收定位[J].税务研究.20213):5-10.

[2]朱杰,王超,郝庆娴.税收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比较研究:基于全球城市群发展的案例分析[J].国际税收,20229):42-48.

[3]李宁.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的实践探索及经验启示[J].学术交流,20227):136-146.

[4]张德志.发挥税收职能 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J].中国税务,202011):30-31.

[5]储德银,费冒盛.经济高质量发展视域下的税制结构优化建议[J].税务研究,20219):18-24.

[6]朱志伟.迈向包容性协同:长三角公共服务一体化的范式选择与发展趋[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5):51-59.

常州大学史良法学院 李俊英 杨春雨 刘鹏

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的成就与未来展望

对京津冀优化空间布局、交通一体化、产业协同发展、区域协同创新、生态环境协同保护、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协同开放等重点领域进行系统性的归纳总结

为了全面梳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进展和成效,并展望今后一个时期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点任务和前进方向,围绕优化空间布局、交通一体化、产业协同发展、区域协同创新、生态环境协同保护、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协同开放等重点领域作了系统性的归纳总结,并从学术探讨角度就培育京津冀区域不同层次的经济增长极、规划建设现代化都市圈和建设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等方面做了比较深入地研究。

新中国建立以来京津冀区域合作的历史演进

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之前,河北主要为北京、天津提供能源、原材料及农产品等,北京、天津根据计划为河北提供工业品。其中,19581966年,天津为河北省省会,为带动全省发展,天津钢铁、制药、纺织、胶片等行业的工厂迁出了100多个。20世纪70年代,中央提出各地建立自己的工业体系,燕山石化、石景山钢铁厂等项目在北京相继投产。这一时期,中央根据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的实际需要,统一部署重大经济生产活动和全国的物资分配,引导各地区加快经济建设。

改革开放后开始探索经济协作。1980年,国务院颁布《关于推动经济联合的暂行规定》,提出“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保护竞争、促进联合”,支持鼓励跨区域开展多种形式经济联合。在这一背景下,京津冀三地经济协作逐步推开。1981年,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和内蒙古共同协商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即华北经济技术协作区。1986年,环渤海地区15个城市共同发起成立了环渤海地区市长联席会,主要是进行物资交换和经济协作。同年,河北省委、省政府在廊坊召开了环京津地区经济协作座谈会,确立了河北省依托京津、利用京津、服务京津、发展河北的对内开放总体思路。1988年,在燕北经济协作区(1986年)、燕南经济协作区(1987年)的基础上,北京市与河北省环京地区的保定、廊坊、唐山、秦皇岛、张家口、承德等地市组建了环京经济协作区。这一阶段京津冀区域合作从不同层面建立起了相关协作组织及机制,主要围绕物资交换调剂与供应保障展开,行业企业层面具体执行操作,有着较强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色彩,也为后期区域合作积累了经验。

在世纪之交开展了关于首都经济圈的研究和讨论。早在1982年《北京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中,就提出了“首都圈”的概念,内圈由北京、天津和河北的唐山、廊坊、秦皇岛组成,外圈包括承德、张家口、保定和沧州市。198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对《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的批复中明确指出,北京的经济发展,应当同天津、唐山两市以及保定、廊坊、承德、张家口等地区的经济发展综合规划、紧密合作、协调进行。但很长时间内,以首都圈建设为主题的相关工作并没有实质性进展。1996年,《北京市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中首次提到“首都经济圈”的概念,以北京、天津为核心,包括河北省的唐山、秦皇岛、承德、张家口、保定、廊坊和沧州。随后为研究推进首都城市的现代化国际化建设,在20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清华大学吴良镛教授主持开展了《京津冀北(大北京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提出规划“大北京地区”,即由北京、天津、唐山、保定、廊坊等城市所统辖的京津唐和京津保两个三角形地区,在空间上以京津双核为主轴,以唐保为两翼,疏解大城市功能,调整产业布局,发展中等城市,增加城市密度,构建大北京地区组合城市。

200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经济司召集北京、天津、河北及秦皇岛、承德、张家口、保定、廊坊、沧州、唐山等市发展改革部门负责同志,召开了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讨会,会后发表了《廊坊共识》,其中提到启动京津冀区域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工作。2005年,国务院批复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提出加强京津冀地区在产业发展、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城镇空间与基础设施布局等方面的协调发展。200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唐山召开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工作座谈会,就做好区域规划的研究和编制工作进行交流,听取有关省市的意见,正式启动了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的编制工作。“十一五”期间,京津冀三地积极推进首都圈规划工作。到2011年,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打造首都经济圈。随后,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牵头启动首都经济圈规划编制工作,由此也掀起了一轮关于首都经济圈的大调研大讨论。虽然较长时间内京津冀区域规划一直未能正式推出,但关于首都经济圈、京津冀都市圈、环首都经济圈等概念的提出及有关规划研究工作的开展,为促进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2013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调研时提出,要谱写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京津“双城记”,同年8月在北戴河主持研究河北发展问题的会议时提出了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2014226,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强调“京津冀协同发展意义重大,对这个问题要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由此,正式拉开了新时代京津冀三地合作发展的新篇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重大战略部署,大大超越了过去京津冀三地合作的范畴及深度,立足当代国情特点、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需要,不仅是要解决北京“大城市病”问题,更是要探索出一条内涵式集约发展的新路,还要探索跨行政区协同发展的有效路径,立意高远、内涵丰富,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体系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是深入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纲领性文件,勾画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壮丽蓝图,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各项工作的基本遵循,是汇聚全社会力量、形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强大合力的行动指南。《规划纲要》明确,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为基本出发点,坚持问题导向,坚持重点突破,坚持改革创新,立足各自比较优势、立足现代产业分工要求、立足区域优势互补原则、立足合作共赢理念,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京津冀城市群建设为载体、以优化区域分工和产业布局为重点、以资源要素空间统筹规划利用为主线、以构建长效体制机制为抓手,着力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着力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着力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着力推进产业升级转移,着力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着力加快市场一体化进程,加快打造现代化新型首都圈,努力形成京津冀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协同发展新格局,打造中国经济发展新的支撑带。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要遵循五条基本原则,一是改革引领,创新驱动;二是优势互补,一体发展;三是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四是整体规划,分步实施;五是统筹推进,试点示范。京津冀整体定位是“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区域整体协同发展改革引领区、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生态修复环境改善示范区”。在重点任务方面,要在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三个重点领域集中推进,力争率先取得突破。

以推进实施《规划纲要》为工作主线,统领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制定了贯彻落实《规划纲要》分工方案,深化细化分解工作任务,落实到具体单位,明确路线图、时间表和责任人。京津冀三省市均出台了贯彻落实《规划纲要》的实施方案和支持政策,促进地方规划及各专项规划之间的相互衔接。以《规划纲要》为基本遵循,国家发展改革委编制了《“十三五”时期京津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三省市也编制了落实功能定位的方案。各有关部门根据实际需要,出台了交通、产业、土地、环保、教育、水利、卫生、城乡等八个专项规划,被称为“四梁八柱”,逐步构建起目标一致、层次明确、互相衔接的规划体系。

京津冀交通一体化

交通一体化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先行领域,根据《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规划》,到2030年要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京津冀三省市牢牢把握交通的基础先导作用,着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截至目前,干线铁路和城际铁路主骨架基本建立,多层级的轨道交通网络初具规模,公路交通网络日益完善通畅,机场群、港口群建设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四横、四纵、一环”的京津冀网络化综合运输通道格局基本形成,初步构建了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

根据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目标,在“十四五”期间,京津冀将围绕“支撑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完善综合交通网络化布局”“打造世界级综合交通枢纽”“提升区域运输服务一体化水平”等重点任务,全力推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取得新突破。在做好京津冀区域自身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的同时,更要加快完善陆空服务体系,积极推动以机场为核心的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打造融合高铁、城际轨道、机场快轨、高速公路等多种交通设施互联互通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切实提升京津冀区域沟通联系国内外的枢纽功能。

下一步,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将聚焦四大领域推进:一是支撑服务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扎实推进雄安新区交通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交通建设。二是构建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轨道上的京津冀”,完善便捷通畅公路交通网,建设世界级机场群和港口群,加快推进北京、天津等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三是提升运输服务品质,积极发展旅客联程运输、货物多式联运,深化推进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推动交通运输绿色智能安全发展。四是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支持开展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完善一体化发展政策,加强法规标准统一。

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各方面在紧紧抓好非首都功能疏解这个“牛鼻子”的基础上,京津冀三地着力加强产业协同发展机制建设,加快产业疏解平台搭建,产业分工协作格局初步形成,有力促进了特色优势产业的集聚发展和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中央和地方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产业协同发展的政策举措,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政策保障体系。三省市以搭建产业合作平台为抓手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区域产业的专业分工,探索多元主体积极创新合作模式。京津冀产业布局分工趋于明朗,在加快非首都功能疏解和“高精尖”产业体系构建的带动下,北京产业高端化趋势越发明显,天津立足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功能定位,着力加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河北近年来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实施“万企转型”和工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成效显著。

在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取得积极成效的同时,应该看到的是,由于各自产业基础不同、科技创新能力落差较大以及市场机制作用发挥不畅等因素交织影响,三地产业协同发展面临产业梯度落差加大、技术成果转化“蛙跳”、区域产业链和创新链联动发展不足、津冀产业同构化加剧、中低端承接竞争等突出问题,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依然任重道远。

下一步,要在三地初步形成产业分工和协作发展基础上,顺应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转型升级的趋势,坚持产业高水平转移和高效率承接相结合,不断提升津冀两地产业与首都产业分工协作水平,促进跨地区产业链加快构建。聚焦做大做强钢铁、汽车、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新能源产业等特色优势产业,积极推动产业空间布局优化调整,依托龙头企业的上下游带动和产业发展平台的规模集聚优势,加快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优势产业集群。立足产业发展实际和资源要素禀赋,优化产业布局,构筑互利互赢的产业链合作体系,促进三地产业链共建、供应链共享、价值链共创,加快互利共赢的产业链合作体系构筑,推动京津冀产业协同朝着更加均衡、更高层次、更高质量的方向迈进。坚持京津冀“一盘棋”,着力打破“一亩三分地”,积极推动要素资源自由流动,加强区域产业生态系统共建共享,助力京津冀产业一体化发展。

京津冀协同创新

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关键在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通过改革制约协同发展的障碍,建立更加有利于打破行政壁垒的制度供给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实效的基本经验。在中央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的领导下,领导小组办公室、京津冀三省市、国务院有关部门,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推进京津冀体制机制创新取得积极进展。三省市之间建立了常态化的党政一把手联席协商机制,在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转移配套等方面建立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了综合配套改革机制,并以北京市通州区与河北省三河、大厂、香河三县市为重点,推动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突破。

与此同时,为促进京津冀创新协同发展,三地政府创新协作日益深化,创新载体共建初见成效,创新资源共享成果日益增加。201510月,京津冀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在北京亦庄成立,聚合首都金融、科技、人才等服务资源,促进三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信息资源共享程度加深。2017年,京津冀三地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联合发布《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发展规划(20172030)》,这是我国首个跨区域的人才规划,为人才交流搭建了平台,创新人员共享机制日益完善。总体上看,京津冀三地在创新环境、创新资源、企业创新、创新产出和创新效果等方面协作日益深化,京津冀创新协同度不断提高。

但也应该看到,20142020年,京津冀地区创新环境和能力提升的同时,地区间差距也逐步拉大。首先,在R&D人员全时当量和R&D经费等创新投入的绝对值上差距扩大,如2014年北京R&D人员全时当量与天津和河北的比值分别为2.172.432020年则分别为3.712.69。其次,在创新产出方面,天津和河北创新产出增长速度虽然较快,但是与北京之间的绝对差距仍旧在拉大。再次,京津冀地区各创新主体之间联系较欠缺,研发高度依赖于自身投入,产学研协同创新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京津冀协同创新进入改革攻坚的关键性阶段,应进一步创新协同发展体制机制,着眼于破除制约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直面协同发展中政策错位、衔接不顺等问题,打破行政区划壁垒,完善财税分配制度,推动京津冀协同创新不断取得新的成效。全面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优化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抓住核心技术创新这个“牛鼻子”,在“卡脖子”技术领域取得更多突破,争取尽快在核心技术上实现“弯道超车”和国产自主可控替代,以强大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赢得未来发展主动权。着眼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按照“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定制创新链、产业链延伸融合发展的配套政策。加快建立开放创新网络,加大与国内其他地区创新合作,积极融入并引领国际创新网络。

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保护

京津冀地处华北平原,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较为齐全。山区是整个京津冀的生态屏障,在防风固沙、雾霾防控和涵养水源上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平原地区自然生存条件较好、生产建设成本较低,是人口集聚和城市发展的主要区域。京津冀濒临渤海,有着长达640千米的海岸线,京津冀海域自然地理系统以生产生活的拓展和承载为基本功能。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下,各有关方面围绕京津冀地区环境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修复、生产生活绿色发展等方面出台了多项政策,为京津冀生态环境保护构建了坚实的制度保障。京津冀三地树立和强化绿色发展理念,主动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协作力度,签署了《京津冀区域环境保护率先突破合作框架协议》,明确以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为重点,不断加大联合执法督导和治理力度,促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共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以大气治理为例,三地政府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26讲话”精神和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示,牢固树立协同发展的新思维,大气污染治理从各自为政的模式逐步转换到联防联控模式,三地资源共享、责任共担,相互支持、砥砺前行,不断推动京津冀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深化。但面临的挑战仍然很多。长期以来,由于京津冀资源禀赋、要素投入和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三地环境污染的区域性、叠加性、外部性特征与行政分割化、属地碎片化的治理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始终存在。“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将进入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的新阶段,在继续加强传统环境问题和常规污染物治理的同时,治理的重点也将逐步拓展至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领域。

在推进京津冀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的过程中,需要坚持“扩大环境容量、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理念,以持续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精准实施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协同治理,不断扩大绿色空间,推进传统产业绿色升级,高效开展区域协同共治,推动京津冀地区实现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转化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优势,以生态文明责任为核心聚合生态文明建设的各方力量,形成多措并举、多方参与、良性互动、协同协作的大环保格局,不断提升环境治理效能。坚持区域统筹、流域统筹、陆海统筹、城乡统筹、环境与发展统筹,形成三地协同治理的生态环境管理新模式,在监管能力、投入机制、全民行动等方面形成突破。遵循生态环境的自然性,加快补齐生态环境短板,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实施差异化优化制定实施生态环境保护政策。

京津冀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促进公共服务共享是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大任务。20152020年三省(市)在公共服务领域先后出台了20多项政策,通过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共同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构建创新发展共同体以及推动区域试点示范,为三地在公共服务领域的深入合作建立了通畅的渠道,为促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奠定了制度基础。北京、天津、河北三地不断加强公共服务交流合作,创新合作模式,扩大合作领域,随着一批重点公共服务工程项目推进实施,公共服务重点领域共建共享水平取得明显进展。京津冀公共服务领域协同发展在教育、卫生、养老等方面先试先行,对接效果较为显著,显著缩小部分公共服务领域省市间差距,合作共建、协同共享的态势初步形成。但是,目前京津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公共服务共建共享面临标准化建设不完善、合作协调机制不健全、公共服务供给不均衡、公共服务管理仍存在盲区等突出问题,满足京津冀地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能力需持续提升。

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迈向更高水平,需要聚焦短板问题、创新模式、完善机制,加快实现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普惠均等。一是要实施“补短板”行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便利化,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全面建设城乡居民社区15分钟公共服务圈,构建高效协同的多领域跨区域公共服务管理体系。二是要实施“缩差距”行动,构建高效畅通的教育协同机制,以加强政策衔接、推进交流协作和创新合作模式来缩小区域内部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将京津冀医疗卫生共享放在更重要的位置,实现社会保障互联互通,推进文化旅游协同发展,持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三是要实施“提品质”行动,搭建“康、教、娱、养、居”优质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康”全覆盖、“教”育均等、“娱”乐全民、“养”有所供、“居”有保障。

在政策举措方向上,应紧扣体制机制创新、要素保障、生产供给、共享模式、监督评价等关键环节,系统推进京津冀公共服务提质增效,不断增强公共服务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落地实施的支撑能力,聚焦京津冀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稳步提升整体公共服务保障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向共同富裕的目标迈出坚实步伐。

京津冀高水平开放合作

京津冀区位优势显著,创新要素集聚,产业基础雄厚,综合实力较强,具有全方位对外开放的综合优势。京津冀以参与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为引领,加快推进各类对外开放平台建设,不断拓展全方位、多层次区域开放合作格局,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得到明显提升。京津冀已初步形成以机场群、港口群、海关特殊监管区等为主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平台体系,伴随着对外开放交通枢纽能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不断提高,国际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京津冀协同开放的支撑体系已逐步完善。通过建立重大平台协同联动机制,深入推进通关一体化改革,持续推进与国内长三角、粤港澳等区域合作,京津冀区域合作及协同开放水平得到稳步提升。在不断增强高端资源要素集聚功能,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开放实验,持续加强对外经济联系的多方面工作,国际开放合作规模持续扩大,京津冀开放合作取得显著成效。

当前,我国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性增多,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政治化、本土化、区域化、多元化发展趋势明显。与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地区相比,无论是从开放规模、开放强度还是开放层次而言,京津冀仍存在明显差距,京津冀内部开放发展水平同样差距明显,制度型开放发展水平还有待提高。受传统的以地区生产总值为中心的经济考核体系和政绩衡量标准影响,京津冀内部及与国内其他地区合作受行政壁垒及体制机制制约明显。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京津冀区域对外开放提出了新要求。京津冀应坚持扩大开放和深化改革并行,对内合作与对外开放并重,切实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打造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以开放促合作,以开放促协同,在高水平开放合作中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实现新突破的必由之路。京津冀区域应着眼打造衔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枢纽桥梁,进一步增强提升对外开放门户功能,合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营商环境,以高水平开放合作促进高质量发展。强化与环渤海地区、长三角、粤港澳地区以及中西部地区的合作,服务做强国内大循环,切实提升参与国际大循环的竞争力。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不断畅通海陆空对外交流通道,拓展国际经贸合作,促进人文交流合作。针对开放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一体化发展水平不足、区域合作动力不强、协同开放机制不健全等突出问题,应进一步深化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先行先试探索,以提高区域内部一体化水平带动提升协同开放能力,积极推进建立环渤海地区合作机制,推动建立完善区域协同开放互利共赢体制,切实提升京津冀整体对外开放合作水平。

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理事长、二级研究员 肖金成;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张燕

城市出圈:从网红流量到创生力量

综合考察一系列“网红”城市的建设路径,可以发现偶然背后的必然规律,基本遵循“地方文化特色鲜明的话题引爆社交媒体传播——多元化文旅产品与服务确保游客高质量体验——政府高水平执政与治理提供保障”的路径

网红城市,需要力促游客从“始于好奇”向“陷于文化”“忠于体验”转化,才不致“昙花一现”

从热度持续不退的西安、重庆、长沙、苏州,到2023年爆火的山东淄博、福建泉州、贵州榕江县、天津、广东南海、河南洛阳和开封,再到2024元旦期间的哈尔滨以及后续的天水麻辣烫……城市的“网红”效应不仅带来了海量游客,为当地带来可观的文旅消费收入,还改变了民众对地方的刻板印象,提升了民众对当地的形象认知,成为城市塑造新形象,吸引新消费,引领新时尚,培育新业态的难得机遇,甚至成为城市营商环境的整体检验和城市管理者治理能力的集中测试,为“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开辟了可借鉴的新思路和可持续的长线路径。

得到验证的“网红城市传播”模式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城市经由短视频平台的口碑传播和乘数效应开启了“出圈”之路,尤其是地方文旅经济借势而上,打造出一个个人们争相“打卡”或“种草”“拔草”的“网红”目的地。

综合考察一系列“网红”城市的建设路径,可以发现偶然背后的必然规律,基本遵循“地方文化特色鲜明的话题引爆社交媒体传播——多元化文旅产品与服务确保游客高质量体验——政府高水平执政与治理提供保障”的路径。

首先,在传播渠道和过程上,短视频因其内容新奇、节奏明快、叙事简洁、内容模态丰富,成为近年来城市传播的“引爆点”。如“村超”是因为一位村民踢出一脚“世界波”的草根球员“超神表现”,重庆是因为李子坝站的“轻轨穿楼”的“未来”科技感,西安是因为一首《西安人的歌》及其作为背景音乐的城市景观。研究显示,城市的背景音乐(BGM)、饮食(Eatings)、新鲜景观(Scenery)和高新科技设施(Technology)构成的BEST要素最具短视频传播价值。另外,城市的品牌打造需要建立从“网红爆款”到“长线IP”的思维。如哈尔滨早在2023年年初就开始运用新媒体平台多维度宣传旅游,策划了很多高流量的IP,比如“逃学企鹅”“歌声里的黑龙江”等,这些IP逐个引爆黑龙江的旅游市场。网红城市要主动求新求变,让最广泛的老百姓都成为主动传播的自媒体。贵州榕江县长徐勃说:“让手机成为新农具,数据成为新农资,直播成为新农活”。榕江一直在引导和培训大量的草根乡村网红,民族服饰、乡村非遗、地方美食等都成为网友关注和购买的对象。

其次,城市的“网红”传播需要依托城市的地方文化特色和精神品质,为城市打造“城设”——即城市的“人格化设定”。例如,哈尔滨的文旅产品中,冰雪大世界、中央大街、冻梨、索菲亚大教堂、东北洗浴等都是网络热词。而且,要认识到随着以“地方风物”为资源打造网红IP的边际效益递减,游客对情感体验的需求上扬,网红城市IP逐渐由“物”向“人”转移,特色文化与地方精神成为新的网红景观。如天津“跳水大爷”们二十年如一日的业余爱好火爆起来,更多是其在跳水前喊出那句“生存1分钟,快乐60秒”所反映的松弛和快乐,幽默的天津市民形象使之成为一种景观,打动了屏幕前的观众,吸引游客亲身探访。

最后,城市需要建立“以游客为中心”的服务思维,文旅部门牵头提供高效保障。正如哈尔滨“花式宠游客”让游客称其具有“讨好型市格”一样,“流量”的承载一方面看城市的文旅产品供给能力,更关键还要看城市的承载能力和过硬的服务品质。这要求城市能够实现精细化管理,持续优化游客体验。如河南光山主推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提出全县政府部门都要“以90公分眼光看世界”,为孩子们提供周到服务,2023暑期的丰富活动得到大量亲子游客的好评。

将流量转变为地方发展的内生力量

打造网红城市IP成为当前地方文旅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但我们也要认识到其中存在一些必须重视的问题或应对的挑战,例如:如何真正将“网红”打造为“长红”IP;如何借力城市热度塑造和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城市营商环境,建立高效服务型政府;如何在城市IP塑造中守正创新,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借助城市IP打造推动地方“创生力量”,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内生动力等。针对这些问题,应从以下几个角度着手,将流量真正转变为地方发展的内生力量。

第一,坚持以守正创新的方式打造城市IP,以优秀文化涵育城市IP的地方性、故事性与人格性。

借助国潮、游戏电竞、剧本娱乐等新兴消费的发展契机,做好历史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梳理研判地方季节性传统文化娱乐项目的转化机制,打造一定地域内共享的文化仪式。从地方史志、民间传说、文艺创作中为地方文化IP提供强地方性、可转化表达的文化基因;增强游客对文化消费场景的黏性,提高复游意愿和复游率,在以服务、体验构筑游客对当地的情感认同基础上,应重视具有故事性、情节性的文化消费场景的打造,并增加其在产品体系中的比重,认同维系地方的垂直消费市场,从而为地方带来持续的客流量。

第二,以社交媒体为主要平台,筑牢城市传播的群众基础,畅通城市IP“出圈”的传播渠道,打造城市IP的亲和力、感召力和传播力,强化其国际传播能力。

要高度重视地方居民本地文化知识和自觉传播意识的培育,积极在公共文化设施与机构中开展蕴含地域性、地方文化特色、礼仪规范、民风民俗、民间曲艺的节日庆典、民俗展演、院团表演等各类活动,提升居民对本地文化的了解和认同,自发担任城市代言人与推荐官,在口口相传中构筑庞大的传播网络基础。重视打造运营具有反差性、新奇性、话题度的地方事件,使之契合以Z世代为代表的传播主体的个性特征,在引起共鸣的基础上促使其参与传播网络。重视网红博主在城市推介上所具有的“以点带面”能力,在打造城市IP过程中,积极发展有影响力的国内国际社交平台上的网络红人担任城市美景代言人和推荐官,促进更多粉丝群体向地方游客的转化,加强优质文旅产品的国际传播。

第三,加强地方政府文化资源IP化的运营能力,围绕城市IP推动文旅产业链的补链延链强链,用网红流量激活地方创生的内驱力。

网红城市,需要力促游客从“始于好奇”向“陷于文化”“忠于体验”转化,才不致“昙花一现”。国内城市需要进行深入细致规划,发展精品化的主文化场景与多元化的副文化场景,推进特色文化的商品化和市场化,如推进地方场景与文化仪式融合,推进文化体验与文旅线路融合,满足游客对“吃住行游购娱”等基础需求之外的研学、休闲、亲子、猎奇、康养等多样需求,打造“人无我有”的标杆性文化场景。要着力提升城市IP运营能力,鼓励以城市核心文化IP为母体发展配套的文化产业链;构建本地文化资源价值评估体系与文化资产数据平台,加强地方文旅部门作为文化资产持有方与国土资源、市政、园林绿化、交通运输、商务、物价等空间资源持有方、市场监管方等部门之间的协同决策机制,建立城市运营共建联席会议制度,引入“提升城市形象”“改善营商环境”等相关绩效衡量指标,突破过去文旅部门主导的体制机制,共同促成文旅消费和网红城市IP作为“地方创生”的内在驱动力。在更广泛的维度上,城市间还应重视合作,以高铁等交通线性融合方式凝聚城市间合力,构筑超级IP,共同讲述地区故事,形成大IP带小IP的区域良性发展格局。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长聘副教授 张铮

企业管理
精细化管理下的企业成本核算与控制措施

摘要:成本核算与控制是保障企业经营稳定性、提升企业经营效益的重要措施。面对企业外部竞争日趋激烈的发展趋势,企业迫切需要基于精细化管理理念开展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工作,加强业务流程控制,及时发现与解决成本管理中的问题,以此获得较高的成本控制效果。基于此,本文分析了精细化管理背景下企业成本核算与控制现状,总结了成本核算与控制制度、方法、流程、体系、考核五个方面的问题,并围绕这些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可行性较高的优化措施,旨在将精细化管理理念有机融合于各个管控过程,提升管理效益,降低企业运营管理成本,从而推动企业向低成本、高效益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成本核算,成本控制

0 引言

当前社会分工不断细化,要求企业通过全面、深化的管理,满足时代发展需求,构建一个涵盖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的完善内控控制体系,进而节约企业管理成本,实现企业最大化获取经济利益的目标。其中成本核算与控制是企业降本增效的重要方法,将精细化管理理念融合应用于成本核算与控制过程,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成本核算工作,能够推动企业成本控制严格、全面落实,可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提供保障[1]

1 精细化管理下企业成本核算与控制现状分析

1.1 缺乏健全系统的成本核算与控制制度

制度是管理措施落实的依据与保障。精细化管理背景下,企业需要构建完善的成本核算与控制制度,方能保障成本管理精细化、深入化开展。然而当前阶段,一些企业所制定的成本核算与控制制度相对陈旧,未能迎合时代发展变化同步更新制度内容。这是由于企业领导及基层员工未能认识到成本核算与控制的重要性,无法对企业发展形成自我约束。然而当前阶段企业成本控制内容日益复杂,工作难度越来越高,成本控制规模逐步增大,如果企业没有完善的制度作为约束,可能会出现成本核算过于随意或核算内容有所重复的现象,可能会削弱企业成本控制的实际成效。

1.2 成本核算方式单一

由于不同企业的发展特征不一,企业选用的成本核算方式并不完全一致。部分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方法选择时除了自身发展实际外,还会考虑到行业独特性,必要时可能需要结合运用多种不同的成本核算方法,从而确保企业成本控制需求得到有效满足。然而当前阶段,一些企业的管理层为简化成本核算工作,采用的是单一化、陈旧的成本核算方法,不愿主动更新核算方法,也未能整合多种成本核算方式,没有根据行业企业特征从多元化成本核算方法中挑选契合自身发展需求的具有针对性成本核算方法,导致企业成本核算工作出现了准确度不足、核算效率低下等问题,从而给企业成本控制的精细化实施带来了阻碍。

1.3 成本核算管理过程规范性较低

对于企业成本控制而言,成本核算属于基础性、重要环节,需要企业保证成本核算过程的规范化、标准化开展,方可为成本控制过程精细化实施提供保障,才能获取精准、有效的成本控制数据。然而部分企业的成本核算能力偏低,没有正确认识到成本核算的重要性,导致企业无法规范化、标准化开展成本核算,这会增大成本核算难度,降低成本核算效率[2]。同时,一些企业所应用的是传统手工为主的成本管理模式,未能迎合时代发展趋势将信息化系统应用于成本核算过程,往往是根据成本核算人员的经验与习惯进行成本核算,会由于成本核算管理过程规范性不足而导致核算结果与实际出现较大差异。

1.4 精细化成本核算与控制体系尚不健全

企业立足精细化管理的视角展开成本核算与控制,根据自身发展实际、结合战略发展规划、考虑到实际需求,创建一个可行性、科学性高的精细化成本核算与控制体系。然而部分企业在成本管理过程中未能以精细化管理理念为基础,调整与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因而存在内部管理结构混乱、管理环节重复等问题,致使企业运营管理成本无法最大化降低。与此同时,部分企业成本核算与控制中还存在资源配置不科学的问题,缺乏专业的成本管理人才,且未能及时更新优化信息化管理系统,导致成本核算准确性不足,阻碍了企业精细化成本核算与控制体系的科学建设。

1.5 未构建科学的精细化成本控制考核激励机制

成本核算与控制效果优劣与否需要企业在事后通过考核与评价得出。因而企业除了要构建精细化成本核算与控制制度、体系之外,还需建设科学、可行的成本核算与控制成果考评机制,通过严格考核、有效激励,引导员工主动配合与参与成本控制工作。然而一些企业的成本核算与控制考核激励机制未能发挥实效。一方面,部分企业未在绩效考核体系中将成本核算与控制作为重点,没有结合各部门特点设定具体、量化的考核指标,导致绩效考核的实施成效达不到预期。另一方面,一些企业未建立精细化成本核算与控制考核激励机制,没有根据各部门成本控制执行效果给予员工奖励与惩罚,致使员工主动控制成本的积极性不高,影响了企业成本管理精细化工作开展成效[3]

2 基于精细化管理的企业成本核算与控制的优化措施

2.1 构建完善的精细化成本核算与控制制度

完善制度、做好保障,是确保企业成本核算与控制工作精细化开展的关键所在。企业应立足自身发展实际,引入精细化管理理念,打造一个细致、完善的成本核算与控制制度,为成本核算、成本控制工作的科学开展提供依据与保障。首先,企业应帮助内部成员形成精细化管理意识,树立起良好的成本控制理念,领导层主动为制度建设提供政策、资金与人力扶持。同时,企业需要对自身成本管控需求进行分析,科学设定成本核算与控制目标,应面向员工宣传企业战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引导企业领导及员工强化精细化管理理念,并将这一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根据制度要求落实成本控制任务。如企业可以加大培训力度,组织多元化的活动,将基于精细化管理理念的成本核算与控制纳入企业文化,强化员工的精细化核算与控制成本能力。

2.2 引入与整合先进成本核算控制方法

成本核算的精准性、高效性取决于所用的核算方法是否先进与科学。因而企业需要摒弃以往单一、陈旧的成本核算方法,结合企业特点、根据企业所处行业,科学筛选契合自身成本管理精细化开展需求的先进成本核算方法,以此提高成本核算的质量及效率。如可采用作业成本法,此方法是基于动因分析展开成本核算的方式,可针对每一个影响成本的因素展开分析,既能明确企业成本产生原因,还能快速识别成本控制重点。企业运用此种方法既能减少资源损耗,同时也能保障企业增值效果。由于每一种成本核算方式优势各异,在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适用性不一。因而企业可对多种不同的成本核算方式进行整合,通过结合运用,实现优势互补,为企业成本核算工作规范化、高效开展提供保障。在综合运用多种成本核算方法时,企业需要精准把握自身所处的发展阶段,并详细分析各种成本核算方式的优势及缺陷,根据成本核算的精细化需求,合理组合与搭配成本核算方法,从中找出最佳组合,以此保障企业成本核算工作的细致、准确、高效开展,从而为成本有效控制奠定基础[4]

2.3 规范成本核算管理流程

成本核算过程是否规范与标准,会对精细化管理理念的融入效果、最终的成本控制成效产生直接影响,为此精细化管理理念下企业需要加强成本核算过程管理,对现有流程进行合理优化,删除一些冗余流程,并对部分重复性工作内容进行合并,在成本核算工作有序开展的基础上尽可能提高成本核算的效率,为精细化管理价值最大化展现提供保障。首先,企业需要全面、详细收集成本相关信息,做好这些信息的整合与统计,夯实成本核算的信息基础。其次,企业需要有效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加快信息化成本管理系统建设,以先进技术为支持推动成本核算流程的推进;可以创建成本核算模型,打造风险评估模型,从而提高企业对成本核算情况的了解度,并着眼于细节,精准辨识成本核算过程潜在的风险隐患,提前制定好可行性高的风险应对措施。另外,企业需要科学分配各部门的成本管理责任,搭建部门之间沟通交流的平台,推动成本核算信息全面共享,防止因信息遗漏造成成本核算结果失真。此外,企业需要将成本预算融到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过程,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进行全过程管控,以月度、季度为单位展开成本执行效果分析,通过预警机制科学构建,保障成本核算工作规范、科学开展。

2.4 构建精细化成本核算控制体系

2.4.1 调整成本控制模式、优化组织架构

企业构建成本核算体系时应将精细化管理理念下的成本控制原则及要求纳入考量,需要在科学制定成本控制目标的前提下,采用实时、动态的成本控制措施,将合理控制成本、保障经营管理实效作为成本核算与控制的核心,立足企业发展实际,对现有成本控制模式进行合理优化与调整,既要立足整体、也要着眼于细节,从不同维度分解细化企业经营管理目标,找出成本控制中的制约因素,并在精准控制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确保成本控制精细化、高质效开展。同时,企业需要对现有组织架构进行优化,防止由于组织架构过于臃肿而限制成本管理措施落地。如企业可以积极推动财务共享中心建设,实施业财融合策略,并以此为基础开展成本核算与控制,以此保障成本核算与控制工作高效开展。

2.4.2 科学配置资源,加强对会计准则分析

为确保成本核算与控制体系科学构建与规范运行,企业需要优化资源配置模式,夯实财务人员的专业基础,还应加强新政策及新会计准则的学习与解读。首先,企业应深度分析新会计准则,了解其中有关政策内容变化,以提高企业成本核算准确性。同时,企业还要提高对相关政策关注度,应深入分析税收相关政策要求,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可实现成本核算、成本控制过程的精细化控制,有助于节约企业成本,增加企业经济效益。

2.5 制定与推行精细化成本控制成效考核激励机制

企业考核与评价成本核算执行效果,是判断成本控制成效的重要方式。企业应立足工作实际,按照由下而上、由上而下两种逻辑筛选与设置成本核算与控制成效考核指标,以获得企业领导层、基层员工的共同认可;同时还要根据目标、流程、责任、成效等多方面因素设定具体的考核标准,以此保障成本控制考核的客观性与科学性。企业需要落地奖罚制度,针对年度成本控制情况优于上一年度的部门或岗位,给予相应的奖励,而对于本年实际支出成本高于预算指标的部门或岗位,应先分析成本超出预算的具体原因,如果是由于成本核算不当、成本控制执行力度不足等原因引发的成本超出预算,则需对责任部门负责人、责任人员给予相应的惩罚。为此,企业需要制定与推行完善、系统的成本核算与控制绩效考核激励机制,在薪酬激励、晋升激励等多种方式结合运用下,督促各部门及各岗位人员主动践行精细化管理理念,有效开展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工作。

3 结语

现代企业发展过程中,精细化管理理念的引入,可为成本核算与控制过程实施提供可靠的指导,以此实现提高企业竞争力、保障企业持续发展的目标。基于此,企业需要掌握自身精细化管理理念融合应用于成本核算与控制工作中的问题,从制度建设、方法优化、流程规范、体系完善、考核激励五个方面有机渗透精细化管理理念,有效解决企业成本核算与控制工作开展中存在的制度滞后、方法陈旧、管理无序、体系缺失、缺乏激励等问题,在精细化管理理念作用有效展现下,提升企业成本管理成效,为企业长效发展提供充足、持续的资金保障。

参考文献

[1]钟丹丹.精细化管理下的企业成本核算与控制实践分析[J].财会学习,202328):101-103.

[2]龚晓静.精细化管理下的企业成本核算与控制实践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36):98-100.

[3]潘玉梅.对于提高民营企业成本核算效果的探讨[J].首席财务官,2023194):116-118.

[4]王敏.成本核算与控制问题探究:以A公司为例[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31):76-78.

中煤华晋集团有限公司 安慧

大数据背景下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的挑战与变革对策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不仅给企业带来了全面、可靠的数据,也给企业带来了新挑战。怎样才能更好地利用大数据,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也成为研究的重点。本文以物流行业为例,首先对大数据的基本概念进行概括,然后对大数据技术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进而剖析了物流企业财务管理所面对的挑战,最后从四个方面给出大数据背景下物流企业财务管理变革具体解决策略。旨在辅助物流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高效稳定开展以及推动整个物流企业持续发展。

一、大数据含义

所谓“大数据”,就是指包含的数据量非常庞大,庞大到不能透过主流软件工具,在一个合理的时间内,达到获取、管理、处理、并将其整理成能够帮助企业更主动地进行经营决策的信息。因此,它也被称作“巨量资料”。其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来适应数量庞大、高增长率和种类繁多的信息资产。随着企业发展变得更加现代化,大数据在各行各业的运用也越来越多,其中在物流企业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物流企业在使用大数据时,存在着一定的限制和需求。所以,物流企业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网络数据信息处理体系和平台,以此建立起一个庞大的数据信息库,这样才能保证信息技术的甄别工作能够继续进行。然而,要想完成这样一项繁杂的工作,仅仅依靠传统工作的方式是很困难的。所以,企业必须对各部门的信息处理能力和综合能力进行有效提高,同时还要对大数据进行科学合理的运用,以推动企业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二、大数据对企业财务管理的意义

(一)提高防控风险的能力

随着大数据的发展,扩大了企业信息的渠道,让企业可以利用各种渠道来获得有效的信息,从而可以解决由于信息不准确、信息虚假而造成的错误决策等问题,还能够有效地降低由于相似的事件给企业带来风险的可能性。目前而言,物流企业应当学会充分利用大数据,将市场信息和风险信息进行汇总,在此基础上,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从而做出有针对性的计划和决策。此外,利用大数据,物流企业还可以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和预防措施,减少风险发生概率提高企业对风险的控制能力。

(二)提高信息的精确度

在大数据环境下,对企业的财务管理进行变革,可以提升企业的信息准确性。随着大数据信息化的发展,企业在财务工作中的管理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原来单纯的对记录进行筛选,变成了对信息的智能的筛选,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对财务信息进行归类,降低了对财务数据的处理困难,充分调动了财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对于物流企业而言,大数据时代企业通过对数据库进行收集和运营,还可以让企业在某种意义上对市场的真实信息和状况有更多的认识,从而让企业在市场上有更明确的定位。

三、大数据背景下财务管理面临的挑战

(一)管理理念有待改变

随着信息水平的发展,信息设备已经成为非常常见的工具,但是一些企业对这方面的认识却很少。目前我国大部分的企业对财务管理缺乏创新观念,出现了许多问题而导致这一现象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企业对财务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在大数据技术逐渐被广泛使用的今天,将大数据技术运用到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可以让企业的财务管理变得更加高效,有效优化企业结构,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但是,这些优势在当今的企业中并没有得到充分的普及,导致企业财务管理的形式相对单一,效果自然难以满足企业当前的需求,影响了企业后续的发展。

(二)财务数据安全性保障缺失

随着物流业的发展,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会产生许多财务数据。而在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人们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企业需要在互联网环境下工作,所以许多工作数据都很容易被窃取。对于企业而言,财务信息是对其经营情况的反映,同时它还可以根据企业的发展策略,做出相应的调整。因此,如果企业的财务信息被泄露,将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另外,企业在对数据进行分析时,数据的正确性也无法得到保证。尽管大数据在目前的市场中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但它的一个先决条件就是,数据的真实性需要符合特定的条件。随着目前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许多信息中都或多或少存在着假象,信息的安全性也不能得到保障。所以,在此种情形下,企业如果放任不管,就会给企业的未来发展产生影响。

(三)风险意识有待加强

在现代企业的发展进程中,风险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但现阶段,许多物流企业的管理人员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缺乏对风险的认识,以及缺乏对风险的识别,这些都限制了财务管理风险工作效率的提高。在大数据环境下,企业经营活动所涉及的数据信息具有多维性,数据数量巨大,信息解读复杂,增加了风险问题出现的概率。在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实施过程中,一些物流企业因为自身的原因,存在着对风险控制的不足,这就导致了企业的财务经营状况和效率越来越差,同时也会大大地降低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对企业的长期发展也产生了很大的不利影响。

四、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变革策略

(一)更新管理理念

财务管理理念是财务人员进行财务工作的重要因素。在大时代的背景下,要推动财务管理工作与大数据技术的深度融合,就必须加快财务人员的思想观念的变化。以物流企业为例,传统的管理方式对企业存货、库存管理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在传统管理模式下,很容易造成仓库的积压、物资的保存等问题。首先,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需认识到财务管理观念的重要性,要主动认识到在大数据环境下,财务管理工作发生的改变,并对最新的管理理念进行学习,从而提升对财务管理工作的关注。同时将其作为一个重要的信息传达给下面的人,从而让企业的员工对新型的财务管理理念的要求有一个更好的理解,财务管理的认识更加深入。其次,企业还应该加强对新型财务管理理念的宣传,创造出对其重视的工作氛围,利用工作环境氛围的影响,来加强员工的思想意识。最后企业可将新型财务管理意识培养与企业文化建设进行融合,从而对企业员工的财务管理意识进行加强。以此,来加深他们对新型财务管理理念的理解,进而实现对传统管理理念的转变。

(二)加强财务数据安全保障

企业的财务数据可以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结果进行真实的反映,这不仅有助于内部管理人员了解自身的经营模式,也可以帮助外部投资者进行估值。保障财务数据安全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但是,大数据技术是以无线网络和计算机软件为基础,将大数据技术运用到财务管理中,必然会给企业带来网络信息安全的风险,从而对企业的财务数据的安全性产生影响。所以,企业应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和加强,保证企业的财务数据的安全性,为企业的财务工作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首先,要加速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通过对信息系统进行升级和更新,可以增强企业对外部风险的抵御能力,从而将原来的系统缺陷进行弥补,减少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营和维护费用,提升了财务数据的安全性。其次,要有计划地开展信息安全教育活动。管理人员要做好活动反馈调查工作,将员工反馈和后续财务数据安全管理效果作为依据,对信息安全教育内容调整,加强信息安全教育,提升员工的信息安全意识。再次,企业的管理人员应该对财务数据的管理制度和规范进行改进,让财务人员能够根据标准和规范来完成数据的上传和保存,并做好财务数据的备份工作,从而使财务数据的安全性得到提高。最后,企业有关部门应该定期派遣专门的技术人员,对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进行安全性检测,检测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同时,通过对ERP、预算系统和会计系统等系统的更新,来保障了企业财务数据的安全。

(三)构建新型财务风险管理体系

在财务管理工作中,财务风险的识别、预警和防控是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传统物流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更注重在风险出现之后,如何对其进行控制和补救,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风险预警防控措施还不够健全,不能有效地减少财务风险对企业经营管理造成的影响。在大数据时代,物流企业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来建立一个现代化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风险点进行全面的甄别,并在原来的基础上,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事前和事中的防范,这样才能让企业在大数据时代更好地适应企业的发展。比如:某物流企业以大数据技术为基础的智能风险控制工具,来提升自身财务风险控制能力。该工具可以收集企业各种财务数据信息,利用机器算法模型,对企业运营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做出相应的识别和预警。以数据库中相关指标行业参考值为依据,展开对比分析,以动态专家审计规则对财务数据进行横向纵向综合比较,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等级评分,为财务管理人员和企业管理层提供风险防范控制策略。

五、总结

财务管理是企业的管理基础,企业的生产经营的每一环节都离不开财务管理的反映和调控。目前,我国的物流企业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企业管理人员对财务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对企业数据安全性保障不够以及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的风险难以预测等。以此,对物流企业财务管理所面对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得出企业要注重观念的改变,要加强财务数据安全保障以及对风险的防控,以此为基础,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引用出处

[1]潘耀杭.基于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挑战与变革探讨[J].商业观察,202216):55-57.

[2]李卉一.大数据时代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2216):139-141.

[3]黄艳彬.探究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挑战与变革[J].纳税,20211522):110-111.

[4]韩同伟.试析物流企业财务风险问题及其防范措施[J].现代营销(上旬刊),202303):25-27.DOI10.19921/j.cnki.1009-2994.2023-03-0025-009.

[5]邓永海.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挑战与变革措施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016):165-166.DOI10.13768/j.cnki.cn11-3793/f.2020.1649.

沈阳化工大学 邓光娅 王玲

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人才供需矛盾解析与应对策略研究

摘要: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浪潮席卷全球,企业对数字化人才的需求日益凸显。然而,当前员工数字技能与企业需求之间存在显著的差距,这已成为制约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的关键因素。论文首先分析了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具体需求;其次探讨了员工数字技能的现状,并深入剖析了造成供需差距的原因。为缩小高需求与低技能供给之间的差距,论文提出了两方面的对策:一方面,通过流程化和工具化的方式降低岗位对数字技能的需求标准;另一方面,致力于提升员工的数字技能水平。论文的研究有助于企业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人才需求问题,以期为推动数字化人才的培养和发展,进而推动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创新提供帮助。

关键词:数字化转型,流程化,工具化,校企合作

1 引言

在当今这个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中,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企业持续掌握竞争和发展主动权的核心要素。企业数字化转型是指企业通过采用和整合数字技术,以改变其业务模式、文化和客户体验的过程。这一过程涉及从传统的业务运作方式向更为动态化、数据驱动和以客户为中心的模式转变。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在于利用创新技术,如云计算、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以提高效率、增加灵活性并创造新的价值机会。通过数字化转型,企业不仅能够优化其内部运营,提高效率和生产力,还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满足客户需求,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1]。数字化转型的成功实施为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如开辟新的市场渠道、创建新的收入流和优化客户体验。然而,这一转型过程也伴随着重大挑战,尤其是在人力资源方面。企业对数字技能的高需求与员工现有技能之间的显著差距,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必须跨越的一道“鸿沟”。

2 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高需求

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是一个全面的过程,涉及企业的各个方面,从业务流程到客户交互,再到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在这个转型过程中,企业的具体需求可以大致分为以下5个方面。

2.1 业务流程优化与自动化过程中的人才需求

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需要实现业务流程的优化和自动化。流程优化涉及对现有业务流程的重新设计和改进,确保所有流程能够充分利用新的数字技术。此外,通过引入自动化软件和工具,如企业资源规划系统、客户关系管理软件和供应链管理系统,企业可以提高操作效率,减少人为错误,降低成本,并提高响应速度。这就要求员工具备与企业所使用的特定技术相关的技能,如数据分析、软件开发、网络安全和云计算等。

2.2 数据驱动决策过程中的人才需求

在数字化时代,数据成为企业的重要资产。企业需要具备较高的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能力,以支持基于数据的决策制定。这包括对大数据技术的投资,如数据仓库、数据湖和分析工具,以及开发能力,以从数据中提取洞察力,并将这些洞察力转化为具体行动。这就要求员工,特别是管理层,具备数据素养,能够理解数据分析结果,并将这些洞察应用到决策过程中。

2.3 客户体验数字化过程中的人才需求

提升客户体验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一个关键部分。企业需要通过网站、移动应用、社交媒体平台等数字渠道与客户互动,提供个性化和无缝的购物体验。这涉及对前端技术的投资,如网页设计、移动应用开发和数字营销策略的制定。这就要求员工具备客户服务和数字营销的技能,以提供优质的客户体验,并通过数字渠道有效地与客户沟通。

2.4 产品与服务创新过程中的人才需求

数字化转型要求企业能够利用数字技术创新产品和服务。这可能包括开发新的数字化产品,如基于云平台的服务和应用,或者通过数字技术改进传统产品和服务,如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产品智能化[2]。这就要求员工具备创新思维,能够不断探索如何利用数字技术创新产品和服务。同时,员工的适应性也非常重要,因为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要求员工能够快速学习和适应新工具和新平台。

2.5 保证安全性与合规性过程中的人才需求

随着企业越来越依赖数字技术,信息安全和数据保护成为一项重要需求。企业需要确保自身的技术系统是安全的,能够抵御网络攻击,并且符合相关的数据保护法规和标准。鉴于安全性和合规性的重要性,员工需要具备基本的信息安全知识,能够识别潜在的安全威胁,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总之,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需求广泛且多样,涉及企业运营的各个方面。为了满足这些需求,员工不仅需要掌握与其直接职责相关的技术技能,还需要具备一系列跨领域的能力,包括数据素养、客户导向技能、创新性和适应性以及安全意识。

3 员工数字技能现状及原因分析

3.1 员工数字技能现状

当前,员工数字技能通常表现为对新兴技术理解和应用能力不足,包括数据分析、云计算、人工智能、机器学习、高级数字营销策略等方面。同时,除了这些硬技能之外,员工在软技能方面,如创新思维、适应性学习、跨部门沟通和协作能力等,也存在不小的提升空间[3]。这种现状与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对技能的高需求形成了鲜明对比。

数字化转型的需求涵盖了从技术实施、数据分析、客户体验优化到业务模式创新等多个方面,要求员工不仅具备相关的技术与知识,还需要灵活运用这些技术来解决实际问题。然而,由于教育体系和在职培训计划相对于市场需求存在滞后性,以及企业在技能发展方面的投入不足,员工往往难以满足这些复杂多变的需求。

3.2 原因分析

第一,教育体系滞后。当前的教育体系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未能与快速发展的技术趋势同步,导致新进入职场的员工缺乏必要的数字技能。

第二,技术快速变化。数字技术的快速变化使得即便是经验丰富的员工也难以跟上最新的技术发展,特别是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领域。

第三,在职培训不足。许多企业在员工技能发展方面投入不足,缺乏系统的在职培训计划,无法保证员工技能的持续更新。

第四,变革管理不力。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一些企业未能有效管理变革,导致员工对新技术的接受度和适应能力不足,扩大了技能差距。

第五,文化和心态因素。企业文化和员工心态也会对技能发展产生影响。在一些组织中,抵抗变化的文化和不注重持续学习的心态限制了技能提升的可能性。

4 高需求与低技能供给之间的“减差”措施

随着数字化转型在全球范围内的加速推进,员工技能与企业需求之间的差距逐渐显现,并成为许多组织面临的重大挑战。这种差距不仅限制了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潜力,也影响了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的持续成长和创新能力。如何缩小二者之间的差距,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4.1 降低岗位需求标准

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对员工技能与岗位需求之间存在的巨大差距时,采取策略降低岗位标准似乎是一种逆流而行的做法。然而,通过对工作流程和工具的优化,实际上可以提高整体效率,同时,减轻员工在特定技能上的压力,从而间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以下是两种有效策略:流程化和工具化。

4.1.1 流程化:简化工作流程

流程化的核心思想是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简化和标准化,借鉴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可通过研究和优化每一个工作环节的数字化转型来提高效率。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这种方法不仅限于传统的生产线作业,也适用于办公室工作和服务流程。

通过将一个复杂的数据分析任务拆解为几个简单的步骤,并为每个步骤制定明确的数字化操作指南和标准,即使是没有深厚数据分析背景的员工也能够完成特定的任务。这种方法不仅降低了对个人技能的依赖度,也使工作流程更加高效和可控。通过将复杂的工作流程拆分为更小、更容易管理的任务,企业可以降低对员工高级数字技能的需求。

4.1.2 工具化:开发辅助性数字工具

工具化策略着重于开发和部署各种数字工具和应用程序,以帮助员工更高效地完成工作。这些工具的设计通常考虑到用户友好性,且易于学习和使用,从而减少了对员工高级数字技能的直接需求。应用智能匹配分析工具、自动化软件和AI驱动的决策辅助系统都是工具化策略的典型例子。

智能匹配分析工具可以自动分析客户数据和产品信息,为销售人员提供匹配客户需求的产品建议。这种工具的使用减轻了销售人员需要深入了解每一款产品详细信息的压力,使他们能够专注于与客户的沟通和关系建设。

自动化软件,如自动报告生成器、电子邮件营销工具和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可以减少手动数据录入和分析的需要,从而释放员工的时间,让他们可以专注于更有价值的任务。

AI驱动的决策辅助系统能够提供基于数据的洞察和建议,帮助决策者作出更加明智的决策,而不需要每个决策者都具备较高的数据分析技能。

通过流程化和工具化,企业不仅能够降低对员工高级数字技能的需求,也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错误并提高客户满意度。这些策略的实施需要企业领导层的支持和投入,包括对流程优化和新工具开发的投资,以及确保员工能够获得必要的培训和支持以适应新的工作方式。通过这种方式,企业可以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更加稳健地前进,同时,为员工提供一个更加包容和多元的工作环境。

4.2 提升员工数字技能

提升员工技能,特别是在数字技能方面,是企业实现成功的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因素。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员工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这就需要在社会整体和企业个体层面上采取积极措施来提升员工的数字能力。以下从长期养成和短期培养出发,给出两种策略:通过教育体系和终身学习机会提高社会整体的数字技能,以及通过校企合作进行订单式培养。

4.2.1 长期养成:整体提升社会数字能力

社会整体的数字能力提升需要教育体系的全面融合和更新,以及终身学习的支持和鼓励。这不仅涉及传统的学校教育,还包括职业培训、在线学习平台和公共教育计划。

第一,教育体系的更新。基础教育阶段应将数字素养和技能培训纳入课程体系,让学生从小学习和理解数字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高等教育机构应与行业趋势保持同步,更新课程内容,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第二,提供终身学习机会。鼓励终身学习的文化对于提升社会整体的数字能力至关重要。政府和企业可以共同推动相关工作开展,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如在线课程、研讨会和工作坊,以及财政上的激励措施,如学习津贴和税收优惠,鼓励个人不断更新自己的技能。

第三,启动公共教育计划。政府和非营利组织可以发起公共教育计划,特别是针对边缘群体和老年人,提供基本的数字技能培训,确保所有社会成员都能够在数字化时代获得发展的机会。

4.2.2 短期培养:开展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模式通过直接响应企业的具体需求,为企业定制化培养所需的人才,不仅能够缩短学生从学校到职场的过渡期,还能够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第一,需求导向的课程设计。企业可以与教育机构合作,共同设计课程和培训项目,确保教育内容符合行业需求和未来趋势。这种合作模式使学生能够学习最前沿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为企业培养合格的未来员工。

第二,增加实践和实习机会。通过校企合作,学生可以获得宝贵的实践机会,包括实习、工作坊和项目合作等。这些实践机会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职业技能,还能够帮助他们建立职业网络,增加就业机会。

第三,建立持续的合作关系。校企合作不应仅限于短期项目或单一课程的合作,而应该建立长期、持续的合作关系。通过定期的沟通和反馈,企业和教育机构可以不断调整和优化合作内容,以适应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

第四,推进资源共享。企业可以与教育机构共享资源,包括专业知识、行业数据、最新技术设备[4]和研发成果等。这种资源共享不仅能够提升教育质量,还能够加速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和推广,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第五,建立健全评估与反馈机制。建立有效的评估与反馈机制是校企合作成功的关键[5]。双方应定期评估合作成效,包括学生的学习进展、实习表现和毕业后的就业情况,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合作策略和培养计划。

通过实施上述策略,社会整体的数字能力得以提升,同时,企业也能通过校企合作,更加有效地解决即时的人才需求,为数字化转型和未来发展储备关键人才。这种双向促进的模式不仅加强了企业与教育机构之间的联系,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和实用的学习机会,促进了社会整体人才素质的提升和经济的持续发展。

5 结语

总而言之,虽然数字化转型面临诸多挑战,但通过有效的策略实施,企业能够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抓住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需要采取综合性策略,不仅关注技术和流程的优化,也要重视员工的持续学习和成长,从而构建支持创新和适应发展的组织文化。此后,企业不仅能够提升员工的技能和素质,还能够增强其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的适应性和竞争力。长期来看,这将为企业带来更高的员工满意度、更强的创新能力和更稳定的业务增长。

参考文献:

[1]申渊源,朱宏博,乔志林.数字经济、数字化转型与企业核心竞争力[J].西安财经大学学报,2024372):72-84.

[2]陈德球,张雯宇.企业数字化转型与产品市场竞争地位[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772):118-131.

[3]朱仁宏,贺思涵,谢锐芬.人才管理数字化转型的应用路径——以W公司人才管理数字化建模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234315):208-217.

[4]韩超,陈保启.高等教育发展何以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分析[J].高校教育管理,2024182):27-41.

[5]阎琨,段梦涵.国际高等教育数字化变革模式及其对我国数字化拔尖人才培养的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24443):1-10.

作者简介:夏岩(1986-),女,河南新乡人,副教授,从事高等教育、工商管理研究。

黑龙江科技大学、郑州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夏岩

内部资料 未经许可 不可公开引用
Copyright © 1998-2024 DR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国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