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15日 第 14 期
总第221
国研网首页     广告业务     联系合作     编辑信箱
财经纵览
权威视点
国研分析
宏观纵览
金融透视
产业追踪
区域经济
企业管理
财经纵览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意见 首次系统部署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中央层面首次对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进行系统部署。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印发的《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提出,到2030年,重点领域绿色转型取得积极进展,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基本形成,减污降碳协同能力显著增强,主要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升,支持绿色发展的政策和标准体系更加完善,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

意见提出,到2035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基本建立,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广泛形成,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取得显著进展,主要资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进入绿色低碳轨道,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意见围绕构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空间格局、加快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稳妥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推进交通运输绿色转型、推进城乡建设发展绿色转型等五大领域,以及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动消费模式绿色转型、发挥科技创新支撑作用等三大环节,部署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其中,在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方面,意见提出,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绿色制造体系和服务体系,不断提升绿色低碳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加快培育有竞争力的绿色低碳企业,打造一批领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大力推广合同能源管理、合同节水管理、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模式和以环境治理效果为导向的环境托管服务。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积极鼓励绿色低碳导向的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加快发展。到2030年,节能环保产业规模达到15万亿元左右。

意见提出,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加快西北风电光伏、西南水电、海上风电、沿海核电等清洁能源基地建设,积极发展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因地制宜开发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新能源,推进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5%左右。

在推广低碳交通运输工具方面,意见提出,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推动城市公共服务车辆电动化替代。推动船舶、航空器、非道路移动机械等采用清洁动力,加快淘汰老旧运输工具,推进零排放货运,加强可持续航空燃料研发应用,鼓励净零排放船用燃料研发生产应用。到2030年,营运交通工具单位换算周转量碳排放强度比2020年下降9.5%左右。到2035年,新能源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

意见提出,健全绿色转型财税政策。积极构建有利于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和资源高效利用的财税政策体系,支持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传统行业改造升级、绿色低碳科技创新、能源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推广等领域工作。落实环境保护、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船税收优惠。完善绿色税制,全面推行水资源费改税,完善环境保护税征收体系,研究支持碳减排相关税收政策。

意见还提出,丰富绿色转型金融工具。延长碳减排支持工具实施年限至2027年年末。研究制定转型金融标准,为传统行业领域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合理必要的金融支持。鼓励银行在合理评估风险基础上引导信贷资源绿色化配置,有条件的地方可通过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支持绿色信贷发展。鼓励地方政府通过多种方式降低绿色债券融资成本。积极发展绿色股权融资、绿色融资租赁、绿色信托等金融工具,有序推进碳金融产品和衍生工具创新。发展绿色保险,探索建立差别化保险费率机制。

李苑

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服务业开放,着力提升服务品质、丰富消费场景、优化消费环境,以创新激发服务消费内生动能,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服务消费需求。

《意见》提出6方面20项重点任务。一是挖掘餐饮住宿、家政服务、养老托育等基础型消费潜力。二是激发文化娱乐、旅游、体育、教育和培训、居住服务等改善型消费活力。三是培育壮大数字、绿色、健康等新型消费。四是增强服务消费动能,创新服务消费场景,加强服务消费品牌培育,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持续深化电信等领域开放。五是优化服务消费环境,加强服务消费监管,引导诚信合规经营,完善服务消费标准。六是强化政策保障,加强财税金融支持,夯实人才队伍支撑,提升统计监测水平。相关部门和各地共同开展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和服务消费季系列促消费活动,持续打造服务消费热点、推动服务质量提升。

《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和有关单位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动各项任务落实落细,共同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

国新办:优化供给,激活服务消费新潜能

服务消费是民生福祉改善提升的重要支撑,是消费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方向,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生动力。近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8月9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部长助理唐文弘表示,《意见》对服务消费发展作出全面系统的部署,围绕挖掘基础型消费潜力、激发改善型消费活力、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增强服务消费动能、优化服务消费环境、强化政策保障等6个方面,提出了20项重点任务,支持餐饮住宿、家政服务、养老托育等服务消费重点领域高质量发展,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导性、纲领性文件。

挖掘基础型消费潜力,优化养老服务

2023年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97亿,占总人口比重达21.1%。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必将带来服务消费方面的深刻变化。

“优化和扩大养老服务供给,释放养老服务消费潜力,对于更好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养老服务需求,切实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让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具有重要意义。”民政部养老服务司负责人李永新说。

李永新表示,民政部将认真落实《意见》关于养老服务消费的部署要求,围绕促进养老服务供需适配,进一步优化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供给,推动助餐、助浴、助医、助洁、助行、助急和探访关爱等服务发展,开展居家适老化改造,建设家庭养老床位;加强乡镇(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建设,畅通区域内养老服务供需渠道,构建“一刻钟”养老服务消费圈;持续优化养老机构床位结构,支持护理型床位建设,增设认知障碍照护专区,提供专业照护服务。

围绕培育养老服务消费新场景新业态,创新“智慧+”养老新场景,运用智能技术为老年人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发展“行业+”养老新业态,推动养老服务与物业、家政、医疗、文化、旅游、体育、教育等行业融合发展;拓宽“平台+”养老新渠道,借力平台经济优势,更好为老年群体提供便捷化、个性化养老服务。

扩大优质文旅产品供给,丰富消费惠民措施

举办特色活动和发放消费券等举措,是提振消费的有力措施。《意见》提出,要开展全国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活动,实施“百城百区”文化和旅游消费行动计划。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负责人马力介绍,今年以来,文旅部以“文旅惠民乐民 共享美好生活”为主题,围绕春节、“五一”、暑期、国庆等重点时段贯穿全年,组织各地及支持单位持续推出特色文旅活动、新型消费场景和消费惠民措施。

当前正值暑期,文旅部组织开展全国暑期文化和旅游消费季,发布“跟着演出去旅行”“避暑消夏好去处”等暑期文旅产品,“跟着赛事去旅行”暑期赛事目录,以及多项惠民乐民组合“礼包”。

各地也围绕夜间游、避暑游、亲子游等消费热点,联动金融机构、电商平台、媒体平台等,推出超过4000项约3.7万场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旅活动,打造滨海、森林、音乐节、演唱会、展览展会、户外运动、文体赛事等多姿多彩的新场景,创新发展夜间文旅经济,推动有条件的文博场馆、旅游景区延长开放时间,丰富国风国潮、艺术时尚、演出展览、美食消夏等特色活动。

激发内生动能,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

《意见》提出,要着力提升服务品质,丰富消费场景,优化消费环境,以创新激发服务消费的内生动能,培育服务消费新的增长点,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服务消费场景的创新动力从何而来?

国家发展改革委就业收入分配和消费司负责人常铁威表示,近年来,服务消费的模式、业态、场景都不断创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带来服务消费升级需求。今年上半年我国服务性消费支出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达45.6%,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

人口结构的变化蕴含服务消费的创新动能。去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6.2%,仍处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时期,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将带来教育培训、养老托育、居住服务等消费需求。“Z世代”等年轻消费者逐渐成为消费主力,骑行、滑雪、露营、观演这些沉浸体验消费越来越受到青睐。老年助餐、居家助老、养老照护等服务业态也逐渐丰富,既帮助老年人和子女解决急难愁盼问题、提高生活品质,也孕育着服务消费的新机遇。

科技创新也将创造服务消费的新供给。当前,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新技术手段不断涌现。送餐、教育、医疗等服务机器人不断迭代升级,上半年服务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22.8%。“互联网+”医疗服务、数字教育等新模式稳步发展,电子竞技、社交电商、直播电商等新业态快速成长,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丰富、多样、便利的消费选择。

董蓓

“有信心高质量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国家发改委回应当前经济热点问题

如何看待当前经济形势,今年能否完成年初确定的经济增长等目标?8月1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围绕当前经济热点问题进行了回应。

经济运行延续回升向好态势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延续回升向好态势,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培育,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在发布会上说。

赵辰昕介绍,我国经济稳定增长,质量稳步提升。农业生产总体平稳,工业较快增长,服务业稳定发展,“三驾马车”协调拉动,经济大省“挑大梁”作用持续发挥。上半年,经济总量同比增长5%,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7%、7.8%。

“对于下半年经济走势,我们要全面辩证地看待。”赵辰昕说,一方面,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增多,国内有效需求不足,重点领域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另一方面,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和有利条件也在不断积累。

赵辰昕表示,从外部机遇看,国际贸易增长有所恢复,新兴经济体发展较快,这有利于我国企业发挥优势、拓展国际市场。从宏观组合政策看,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重大举措正在加快推进。从高质量发展态势看,各地正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未来产业有序布局。从发展活力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这将有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矛盾,极大激发经营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随着各项政策落地见效,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将不断夯实、不断打牢,我们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有底气战胜发展中的问题、转型中的挑战,高质量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赵辰昕说。

基础设施REITs迈入常态化发行新阶段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全面推动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项目常态化发行的通知。“这是深化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和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重要举措,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设施REITs正式迈入常态化发行新阶段。”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张世昕说。

2020年4月,基础设施REITs试点正式启动。截至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已向中国证监会推荐67个项目(含扩募项目),其中44个项目发行上市,共发售基金1285亿元,用于新增投资的净回收资金超过510亿元,可带动新项目总投资超过6400亿元。

张世昕介绍,经过4年试点,我国基础设施REITs制度规则持续健全,发行规模稳步扩大,资产类型不断丰富,市场表现总体稳健,各有关方面参与积极性不断提升,对促进投融资机制创新、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正逐步显现,常态化发行已具备良好基础。

张世昕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与中国证监会加强协同配合,抓紧健全配套制度规范,推动常态化发行机制加快落地见效,盘活存量资产,更好促进投资良性循环,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作用,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让政策“真金白银”直达消费者

今年以来,我国居民消费潜力有序释放,消费市场总体保持增长态势。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袁达介绍,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统筹安排3000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其中包括直接向地方安排1500亿元左右,支持地方自主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更加快速便捷地让政策“真金白银”直达消费者,更好满足居民消费升级需求。

袁达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相关部门,把促消费放在更加突出位置,促进汽车、家电等大宗商品消费,推动教育、养老、育幼、家政等服务消费提质扩容,支持文体旅游高质量发展,不断优化人员往来便利措施。同时,推进“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建设,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实施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促进有效投资。

“我们将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深化创新驱动发展,深入挖掘内需潜力,增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态势,坚定不移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袁达说。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效果逐步显现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肖渭明介绍,近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坚持破立并举、先立后破的基本原则,统一规则、统一设施、统一监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效果逐步显现。

“我们建立了不当干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行为问题整改和典型案例约谈通报制度,紧盯经营主体反映强烈的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等突出问题,坚持查线索、抓整改,在政府采购、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纠治了一批突出问题。”肖渭明说。

肖渭明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各有关方面,抓紧完善有利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基础制度,推动交通运输、商贸物流等重点领域统一市场建设,持续纠治重点领域的突出问题,着力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新成效,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有力支撑。

刘坤

商务部四举措 推动以旧换新政策效应进一步显现

推动消费者以旧换新,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高质量发展大局作出的决策部署。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司长徐兴锋在8月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商务部将采取四方面举措,让更多“真金白银”优惠抵达消费者,让政策效应进一步显现。

一是“衔接”。今年3月,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印发了《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近期,按照国务院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1500亿元用于支持地方自主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政策作了调整,提高了支持幅度,扩大了支持品类,要做好前后政策衔接。”徐兴锋指出,商务部将会同相关部门尽快印发进一步做好汽车、家电以旧换新工作通知,出台家装厨卫“焕新”工作指引,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实施方案等。他表示,汽车以旧换新政策也要溯及过往,过去享受1万元补贴的、已经享受到的也要按照2万元的标准补齐,不能让早消费的消费者吃亏。

二是“指导”。支持地方自主提升以旧换新能力,指导地方及时完善配套措施,做好组织实施工作,进一步优化补贴的审核、资金拨付,审核上提速、服务上提质,打通申领补贴的“最后一公里”,尽量缩短消费者从提出申请到拿到补贴资金的时间。“落实好促进二手车便利销售、在线办理汽车注销登记、再生物资回收企业‘反向开票’等,都是为了落实消费品以旧换新的一些配套措施,畅通以旧换新的‘静脉循环’,持续完善再生资源的回收体系,让消费者处理废旧物资更加便捷。”徐兴锋说。

三是“宣传”。为让政策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一方面,通过媒体推动。以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动宣传更加深入人心,如进社区、进企业、进平台、进机构、进展会。另一方面,通过活动促进。有活动就以旧换新,依托各地特色品牌活动、行业的重点展会,组织开展供需对接。

四是“督导”。强化跟踪问效,商务部将尽快组织消费品以旧换新的综合督查,对各地方开展工作情况进行指导,让财政资金真正发挥作用。对于虚假宣传、企业先涨价后降价、违规套取补贴、借机销售伪劣产品等不良现象,将畅通投诉渠道,依法严查,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据统计,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效应正逐步显现。截至8月2日上午9时,汽车报废更新补贴的申请量超过45万份,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上半年,汽车报废回收量同比增长27.6%,新能源乘用车的零售量增长33.1%;限额以上单位家电零售额同比增长3.1%,比上年同期加快了2.1个百分点;限额以上单位家具零售额同比增长2.6%。

赵陈怡

央行召开2024年下半年工作会议 部署下一阶段工作 加快出台金融“五篇大文章”配套政策文件

中国人民银行8月1日召开2024年下半年工作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经济金融工作决策部署,总结2024年以来工作,分析当前形势,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行长潘功胜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要求,中国人民银行系统要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加强逆周期调节,扎实做好下半年各项重点工作,增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态势。会议具体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工作,包括:继续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统筹规划和政策落地,持续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开放和国际金融合作,持续提升金融服务和管理水平。

针对继续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会议提出,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把着力点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强化预期引导,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

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统筹规划和政策落地,会议要求,加快出台金融“五篇大文章”配套政策文件;持续落实好支持科技、绿色和民营经济等已出台政策;继续用好用足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激励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更大力度推进金融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大宗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落地见效;建立健全重点领域统计监测和考核评估体系;深入开展科技、绿色、中小微企业、乡村振兴等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在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方面,会议明确,扎实做好金融支持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防范化解房地产金融风险,落实好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政策,促进加快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推动建立权责对等、激励相容的风险处置机制,积极稳妥推动存量风险处置。

关于深化金融改革开放和国际金融合作,会议提出,持续加强金融市场建设和制度型开放。完善债券市场法制;推动票据市场健康发展;完善银行间市场登记、托管、清算等业务;加强交易报告库建设;持续优化债券市场直接入市、“债券通”、“互换通”运行机制;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张琼斯

国家外汇局:持续推进外汇领域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

8月1日,国家外汇管理局以视频形式召开2024年下半年外汇管理工作交流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总结上半年外汇管理工作,分析当前金融外汇形势,研究部署下半年重点工作。国家外汇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朱鹤新作工作报告。

会议要求,外汇管理系统要推进外汇管理改革创新,加大外汇便利化政策供给,守好开放条件下的金融安全底线。要更加注重突出重点,围绕支持发展新质生产力,以科创企业、中小微企业为重点统筹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提升外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要更加注重改革实效,建立健全外汇管理政策落地成效评估机制,以是否为经营主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外汇便利为标尺评估改革和政策成效。

针对下半年工作,会议具体提出七方面安排,包括坚持和加强党对金融外汇工作的全面领导、做深做实巡视“后半篇文章”、推进外汇领域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积极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加强和完善外汇监管、加强外汇储备经营管理能力建设和提升基础性工作水平。

围绕推进外汇领域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会议要求,提升经常项目便利化水平,持续完善外籍来华人员外汇服务,助力贸易新业态规范创新发展。稳步推动资本项目高质量开放,稳慎拓展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升级扩围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政策。有序推进外商直接投资外汇管理改革,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优化企业汇率避险服务。助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关于积极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会议要求,完善跨境资金流动监测预警和响应机制,加强预期管理,维护外汇市场基本稳定。

就加强和完善外汇监管,会议要求,推动银行外汇展业改革,完善“实质真实、方式多元、尽职免责、安全高效”的跨境交易管理机制。提升非现场监管能力,高压打击地下钱庄等外汇违法违规活动。

范子萌

7月份CPI同比、环比均上涨0.5%——国内市场消费需求持续恢复

国家统计局8月9日发布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5%,涨幅扩大;环比上涨0.5%,由降转涨。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0.8%,环比下降0.2%,降幅均与上月相同。

展望后期,随着宏观政策持续用力,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将持续增强,预计物价总水平将保持温和回升态势。

CPI同比涨幅扩大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表示,7月份消费需求持续恢复,加之受部分地区高温降雨天气影响,全国CPI环比由降转涨,同比涨幅有所扩大。

从环比看,CPI由上月下降0.2%转为上涨0.5%。食品中,受部分地区高温降雨天气影响,鲜菜和鸡蛋价格分别上涨9.3%和4.4%;非食品中,暑期出游需求较旺,飞机票、旅游和宾馆住宿价格分别上涨22.1%、9.4%和5.8%,涨幅均高于近10年同期平均水平。

从同比看,CPI上涨0.5%,涨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食品价格由上月下降2.1%转为持平。其中,猪肉价格上涨20.4%,涨幅比上月扩大2.3个百分点;鲜菜和鸡蛋价格由上月下降转为上涨,鲜果、食用油、牛肉和羊肉价格降幅均有收窄。非食品价格上涨0.7%,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

“我国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带动物价持续企稳回升。构成CPI的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中,除交通通信价格小幅下降外,其他七大类价格均同比上涨。”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分析预测处处长张学武表示。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猪肉价格周期性回升但基本符合前期产能推算预期,涨幅温和可控;受短期高温多雨天气影响,鲜菜、鲜果和鸡蛋等价格涨幅强于季节性,是主要的超预期影响因素。

PPI同比降幅与上月持平

7月份,受市场需求不足及部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行等因素影响,全国PPI环比、同比降幅均与上月相同。

从环比看,PPI下降0.2%。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0.3%,降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由上月下降0.1%转为持平。

张学武分析,从促降因素看,建筑施工进入淡季,钢铁行业出厂价格下降1.7%。主要发达经济体增长动能转弱叠加海外库存增加,铜、铝等有色金属行业出厂价格下降0.4%。从促升因素看,国际油价上涨带动国内上游油气开采、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等行业出厂价格分别上涨3%、0.5%。受大宗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力度加大、部分汽车限购地区增发购车指标以及一些车企调整销售策略影响,汽车制造业出厂价格止跌回升。

从同比看,PPI下降0.8%,降幅与上月相同。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0.7%,降幅比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下降1.0%,降幅扩大0.2个百分点。主要行业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6个行业,是影响PPI同比下降的主要因素,合计下拉PPI约1.25个百分点。

7月份PPI同比降幅与6月持平,未能进一步收窄。温彬分析,一方面,7月份全球商品价格高位回落,对我国工业品价格传导趋于减弱。另一方面,当前我国工业企业仍面临内需不足问题,下游价格下行压力大于上游。未来3个月,去年低基数效应基本消失,叠加受主要发达国家衰退预期影响,全球商品价格明显回落,对我国上游工业品价格形成向下传导压力,预计PPI可能面临同比降幅扩大的局面。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总监冯琳表示,尽管7月份翘尾因素进一步回升,但因新涨价动能减弱,当月PPI同比跌幅与上月持平,结束了过去3个月的降幅连续收窄过程。下半年,预计工业品价格下行压力会再度加剧。

物价反映需求依然偏弱

整体看,7月份CPI虽略高于市场预期,但食品和能源贡献较大,核心CPI处在历史低位,反映需求依旧偏弱。

展望未来,温彬认为,中期看猪肉价格“上有顶,下有底”。当前,规模性养猪企业在高负债下扩产意愿有限,而中小散户成本偏高竞争力不足,加上秋冬季需求回暖,猪肉价格不太可能出现明显回落。不过,由于本轮产能去化周期长、幅度浅,在没有大的疫情冲击下,猪肉价格未来涨幅也将有限。天气因素对短周期食品的冲击有望逐步缓解,食品整体供给有保障,难以出现持续上行。国际能源价格随着发达经济体衰退预期加强出现回落,未来输入性通胀压力将减弱。内外需仍有压力。从外需看,近期欧美补库存支撑出口高增长,但后期恐有下行压力;从内需看,今年以来我国节日型、脉冲型消费特征明显,但耐用品和基本消费需求依旧偏弱。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国内物价继续维持低位,反映出国内供需尚未恢复平衡,有效需求仍然不足。工业部门整体仍在降价促销,企业扩张生产、投资意愿整体偏弱,微观主体不够活跃,宏观政策仍需要给予有力支持。

“考虑到上游工业价格依旧在负区间,整体通胀水平将继续低于政策目标。随着全球主要央行进入降息周期,未来我国货币政策仍有较大发力空间。”温彬说。

熊丽

权威视点
关利欣:推进首发经济 提升消费能级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减少限制性措施,合理增加公共消费,积极推进首发经济。首发经济涵盖国内外新产品的首发、首秀、首展,以及新门店、新业态、新模式的开设,不仅能够集聚品牌资源、带动产业升级、增强城市商业活力,还能够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推动供给和需求形成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新时期,推动首发经济发展需要各领域协同发力、共同创新,以更高品质供给激发消费潜能。

首发经济提升消费品牌资源集聚能力。品牌是企业使自己的产品有别于其他竞争者而获得竞争优势的方式,也是消费市场中的核心资源。品牌通过不同的市场定位、产品设计、营销推广等塑造独特的品牌形象,吸引不同偏好的消费者,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首发经济通过引进国际品牌和本土品牌开设首店,能够有效集聚和创新前所未有的消费资源,形成差异化的消费市场供给。

首发经济增强消费产业全链条竞争力。消费产业不仅包括消费品制造业,还涵盖设计、研发、供应链、会展、传播等时尚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首发经济通过举办新品首发、首秀、首展等活动,搭建时尚展示、体验、交流平台,能够在扩大名企、名品、名师影响力的同时,推动消费产业向产业链两端的高附加值环节升级,提升我国在时尚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首发经济彰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能级。国际消费中心是现代国际化大都市的核心功能之一,是消费资源的集聚地,更是一国乃至全球消费市场的制高点,具有很强的消费引领和带动作用。全球顶级品牌新品发布、时尚活动等都会优先选择在国际消费中心举办。首发经济通过发挥品牌集聚、时尚发布、文化传播等效应,能够彰显城市魅力和商业活力,引领消费潮流,扩大消费中心城市的影响力。

首发经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激发了多样化、个性化、品质化的商品和服务需求。首发经济不仅能够推动国际高品质商品和服务的引进,还能助推本土企业抢抓用户新需求开发新品类、新产品、新模式,通过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推动形成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以供需适配推动释放消费潜力,形成消费增长新动能。

首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市场主体的持续创新和城市商业的提质升级,需要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协同发力,营造良好的创新发展环境,以更高品质供给激发消费潜能。

首先,鼓励品牌创新发展。立足满足人民高品质的生活需要,不断创造适应新需求的有效供给,增强本土企业研发、设计、制造、营销、推广全球知名品牌的能力,通过品牌创新、供应链创新、业态模式创新等,推出更多符合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的商品和服务。

其次,支持服务业开放发展。顺应产业结构升级和消费结构升级趋势,加快发展会计、法律、广告、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构建与国际接轨的高质量服务产业体系。推动服务领域扩大对外开放,培育和引进一批国际一流水准的品牌咨询、广告设计、营销推广等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健全首发经济专业服务体系。

再次,整合城市资源打造消费场景。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要用好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线上线下深入融合、商品和服务消费互动融合、流通和生产对接融合,规划建设一批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新型消费商圈,加强消费相关产业联动,整合城市资源打造会商旅文体融合的体验式消费场景。

最后,打造国际化市场环境。加快推进规则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营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消费环境,持续提升消费市场国际化水平,优化与首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通关、检验、活动举办等制度体系。明确首发经济相关标准,引导首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升商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高商业设施智能化、数字化、便利化水平。完善市场监管和消费维权体系,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商务部研究院流通与消费研究所研究员 关利欣

姚阳:以“五个着力”推动广东高水平对外开放走在全国前列

“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深化外贸体制改革”“深化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广东要紧密结合自身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需要,按照国家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的要求,在新起点上做好“五个着力”,在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等方面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着力发挥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优势。要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加快落实国务院对接国际高标准推进制度型开放试点措施,推动广东自贸试验区在再制造产品进口、跨境购买金融服务等方面开展压力测试,争取更多国家跨境服务贸易相关开放举措率先在广东自贸试验区落地。发挥湾区优势,率先努力实现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相通相容,打造透明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进一步强化开放门户枢纽功能,持续优化开放合作环境。

着力以新质生产力为驱动。要推进电子监管创新,提高效率和效能,打造与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相匹配的监管制度环境。支持广州、深圳建设跨境电商国际枢纽城市,建设为中国商品“走出去”提供全流程综合服务的海外仓,打造科技赋能“中国制造+中国服务”的商品竞争力。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全球贸易数字化领航区,建立健全离岸贸易真实性验证体系。

着力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要落实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制造业条目清零政策。用足用好广州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政策,引导更多外资投向高端服务业。主动对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不断推进制度型开放。完善全球经贸网络,优化驻海外经贸办事机构区域布局,整合海外粤商会、贸易促进代表机构等平台资源,加强与境外跨国企业、商协会的对接联系。

着力聚焦粤港澳大湾区“一点两地”定位。要利用粤港澳大湾区独特区域特点,发挥沿海、沿边、沿江和交通干线等优势,优化区域开放功能分工,打造独具魅力的湾区开放高地。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将粤港澳大湾区整体打造成世界一流综合性开放门户枢纽,重点建设世界一流的湾区国际机场群、湾区国际港口群、湾区国际传播枢纽、湾区国际经贸枢纽、湾区国际高端要素配置枢纽等。深化与港澳规则机制“软联通”,让资金、人才、数据等要素跨境流动更加高效便利。

着力完善赋能产业链供应链走出去机制。要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打造稳定安全的产业链供应链,实施“广东总部+海外制造基地”发展模式,有序引导省内优势产业和企业在海外投资布局,加强与东南亚、中东、非洲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合作。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有序引导电子信息、智能家电、数字产业等广东省优势产业在海外合理布局,积极参与陆海天网一体化布局,为构建“一带一路”立体互联互通网络贡献科技产业力量。高质量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特别是探索“两国双园”产业链互补协作新模式。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城市国际化研究所所长 姚阳

于长革:充分发挥财政作用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决定》要求,必须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激励约束机制,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其中,特别提出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这为新发展阶段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也对财政支持科技创新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新质生产力,是党中央立足于世界科技进步的前沿、着眼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目标任务提出的新概念。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9月7日召开的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指出,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2024年1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新质生产力,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和发展,进一步丰富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内涵,为我们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增强发展新动能、构筑经济发展新引擎、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提供了重要指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首先,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重要保障,是新时代我国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取得优势的关键,是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其次,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充分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和现有产业基础,推动要素质量提升和资源配置效率改善;能够大力推动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是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关键所在。再次,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提高科技创新水平,有助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形成优质高效多样化的供给体系,提供更多优质产品和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而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现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和支撑力,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大势所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必须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一定要主动担当,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科学统筹财政资源支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不竭动力。

近年来,国家财政始终把科技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优先予以保障,2018—2023年,财政科技支出从8327亿元增长到10567亿元,年均增长6.4%;综合运用税收优惠、政府采购、资产管理、财政金融等政策工具,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当然也要看到,加强科技创新、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依然任重道远。下一阶段,财政要进一步强化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采取更加有力有效的举措推动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一方面,要集中财力保障科技创新等重点支出需要。一是扩大新型基础设施投资,重点聚焦先进制造业、绿色低碳等领域,不断优化投资结构,为新业态、新产业、新服务发展提供战略支撑。二是增加财政科技投入,进一步调整优化使用方向,明确支持重点。三是加强项目、资金、人才、基地等创新资源的统筹,全面加强绩效管理,着力提升科技资金的使用效益。

另一方面,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支持科技创新的财政政策体系。一是落实好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完善制造业财政专项资金、政府投资基金、首台(套)首批次保险补偿等政策,支持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培育新产业、新赛道。二是立足于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整合优化相关财政专项,聚焦重点产业链,支持攻关突破一批短板弱项技术;深入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完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财政支持政策,落实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税收优惠,支持提升企业竞争力。三是支持推进高校和科研院所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加快推进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改革试点,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创造力。四是与货币政策协同配合,充分发挥好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推动金融资源和社会资本更多投向科技创新领域,促进各类创新资源向企业聚集。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于长革

赵福军:我国外贸呈现持续向好态势

2024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长动能偏弱。面对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的不利局面,我国外贸跑出向好“加速度”。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1.17万亿元,同比增长6.1%。

专家表示,上半年,我国外贸表现亮眼,贸易规模再创新高,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展现出韧性和活力。

外贸“成绩单”超预期

上半年,我国外贸规模历史同期首次超过21万亿元,进出口增速逐季加快,二季度增长7.4%,较一季度和去年四季度分别高2.5个、5.7个百分点,外贸向好势头得到进一步巩固。

上半年,我国出口机电产品7.14万亿元,增长8.2%,占我国出口总值的近六成。从外部看,受益于国际市场需求改善,部分主要经济体进入补库存周期;从内部看,完整而有韧性的产业链供应链,为我国机电行业发展和提升产品国际市场份额提供了有力保障。此外,“新三样”继续引领外贸增长,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轨道交通装备等高端制造业产品出口势头强劲。

外贸表现与国内经济有着很强的关联性。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既有量的增长,更有质的提升,这为外贸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民营企业挑起外贸发展“大梁”,主体地位更加稳固。上半年,民营企业进出口额增长11.2%,占进出口总额比重提升至55%,比去年同期提升2.5个百分点。

多元战略打开增长空间

7月中旬,西安海关、青岛海关联手推出“陆海联动 海铁直运”监管模式,内陆货物运抵青岛港后可直接装船发运,节约货物在港堆存等待口岸验放时间24小时以上。两地海关通过创新监管模式,进一步提升运输效率,增强了外贸企业拓市场的能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综合研究室主任、研究员赵福军表示,上半年,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同比增长7.2%,高于我国进出口总体增速1.1个百分点;对东盟进出口增长10.5%,也大幅高于我国出口总体增速。中欧班列累计开行量比上年提前19天突破万列,累计发送货物量增长11%,为维护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发挥了积极作用。

随着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我国各地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经贸合作持续深入。上半年,福建省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跨境电商出口648.2亿元,同比增长142.2%,占同期福建省跨境电商出口总值的58.6%。广西对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进出口同比增长26.7%,对东盟进出口占比明显提升,对新兴市场进出口快速增长。

近年来,我国外贸企业积极应对国际需求变化,努力培育竞争新优势,展现出较强韧性。不过,受美元加息、出口创汇等因素影响,非洲地区、拉美地区外汇储备普遍不足,我国外贸企业向这些地区出口后难以按时回款。赵福军认为,未来,金砖扩员以及“金砖+”合作为全球南方国家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将增强这些国家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力。

外贸有望保持平稳增长

下半年,我国外贸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但有利因素同样不少。专家认为,我国外贸仍可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加剧的背景下,下半年我国贸易面临一些新情况:全球经济复苏不平衡可能导致需求不稳定;地缘政治冲突局势日益紧张,可能产生突发状况阻断国际贸易复苏进程;欧美联手通过高关税打压我国新能源汽车,使“新三样”出口面临新的挑战。

赵福军表示,今年全球贸易形势略好于去年。世界贸易组织报告显示,全球货物贸易量在2023年下降1.2%,预计2024年将增长2.6%,加上我国国内经济运行总体平稳、RCEP关税减让政策持续释放红利、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等有利因素,有助于我国外贸平稳发展。

记者 冯其予

王瑞民:完善“市场+保障”住房供应体系 让“居者优其屋”

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仍处于调整过程中,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备受关注。关于房地产领域,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满足工薪群体刚性住房需求。支持城乡居民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在房地产市场正在进入发展新模式的背景下,新的改革方向对房地产有何影响?如何更好地满足工薪群体刚性住房需求?

有利于改善购房者的预期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就业、收入和社会保障等相关领域的改革。这将对房地产市场以及购房者有何影响?

市场经济是信心经济,房地产市场是信心的重要载体。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王瑞民看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着力推动与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匹配的就业、收入和社会保障改革,这些都有望从中长期提振经济和增加居民收入,从而从根本上提振房地产市场信心。但改革的落地需要时间,信心的传导需要时间,核心是看居民收入增速和持续性。

发力保障性住房满足工薪群体刚性住房需求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满足工薪群体刚性住房需求。”

在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满足工薪群体刚性住房需求,提高其购买意愿,就必须提高房屋供应效率,一方面,供应的区位要相对优质;另一方面建设和配套的品质要跟商品房一样,即建设“好房子”。

在王瑞民看来,工薪群体的住房追求的是“价廉物美”,无论是租还是买,重要的都是在能够达到基本体面的居住条件的前提下价格可承受,不至于“望房兴叹”,也就是说,对于房子的性价比,工薪群体更看重“价格”这一端。

“对于工薪群体而言,住房问题是一个经济问题;但对于全社会而言,工薪群体的住房本质上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社会问题,即民生优先,适当兼顾经济增长,而非仅仅把房地产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工具。”王瑞民表示,从民生优先这样的住房政策目标出发,通过供给侧要素价格的必要调整和重新组合,更好地、更快地、更大规模地落实好当前已经出台的配租、配售政策,工薪群体住房“价廉物美”不是梦。

记者 李晓红

刘耀庭:积极探索“绿色金融+”发展路径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对绿色金融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人民银行无锡市分行从加强党建引领、聚焦服务实体、注重风险管理等方面着力发展绿色金融,服务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为高质量发展刷亮“绿色”底色。下一步,人民银行无锡市分行将积极探索“绿色金融+”发展路径,持续推进绿色金融改革创新,为金融高质量发展夯实根基。

无锡市绿色金融实践

加强党建引领,为绿色金融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一是加强理论研讨站位。通过专题党委会、党委中心组联学等形式开展交流研讨,深化对金融高质量发展的理解认识,以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申建为载体,推动金融业转型,优化资金供给,以高质量绿色金融业态为经济社会发展赋能。二是坚持调研先行明方向。联合金融机构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将党的创新理论与绿色发展任务深度融合,深入调研走访、了解问题、把握需求,把准绿色金融发展方向。三是强化责任落实细举措。建立市分行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工作专班,统筹规划绿色金融改革年度目标与季度清单,细化工作举措,确保改革创新任务有效落实。

聚焦服务实体,为绿色发展营造良好金融环境。一是扩大绿色融资规模。用好货币政策工具,推动信贷资源流向绿色发展领域。截至2024年3月末,累计发放碳减排支持工具资金、“苏碳融”、绿色再贴现超142亿元,全市绿色贷款余额达3508.47亿元,同比增长38.34%。二是推进绿色金融创新。引导金融机构支持企业利用低成本资金实现低碳转型和技术升级,累计推动发行绿色债券、转型债券规模超130亿元,落地多个全国首笔(首单)业务。三是优化绿色金融服务。健全绿色金融组织体系,指导辖内银行设立绿色专营机构,通过设置专项贷款额度、建立绿色审批通道、提供优惠利率支持等方式,提升绿色金融服务质效。

注重风险管理,为绿色金融夯实可持续发展基础。

绿色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长效机制建设不完善,绿色金融发展与“双碳”目标推进的协同性有待提升。一是协同政策体系不完善。财政、金融、产业等部门洽商、协调绿色金融工作的常态化机制还不健全,在推动标准建设、信息共享等方面缺乏长效化的组织协调机制。二是路径发展规划不够明确。金融支持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路径规划不明确,与“双碳”目标相匹配的碳核算、碳评价机制等建设推进较慢,创新转型融资工具等缺乏应用场景。

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绿色金融市场资金投向、业务模式、产品与服务的均衡性有待提升。一是资金投向不均衡。绿色贷款投向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生态环境产业等领域的占比在七成以上,而投向先进环保装备制造、节能改造等领域的占比不足10%,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贷款占比不足2%。二是业务模式不均衡。绿色贷款仍主要依托固定资产抵(质)押,受限于增信机制,风险分担不足,碳排放权、用水权、排污权等环境权益抵(质)押贷款业务较少,相关创新业务模式虽能落地,却难扩面。三是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发展不均衡。绿色贷款、绿色债券发展较快,绿色基金、绿色信托、绿色融资租赁等规模较小,难以覆盖各类绿色融资需求。

基础信息归集不到位,绿色金融发展的数字化水平有待提升。一是绿色主体识别难。由于缺少自动评价融资主体绿色属性的高效载体,金融机构对绿色融资主体的识别主要依靠人工判断,识别的精准性有待提升,绿色融资对接仍面临障碍。二是碳排放数据获取难。企业大多未安装常态化监测、收集碳排放相关数据的软硬件设备,碳排放数据收集较难,限制了碳核算与环境信息披露。三是绿色信用评价难。现有信息平台数据收集未能涵盖融资主体的绿色信用信息,难以设置定量化的绿色或碳评级指标,不利于对企业绿色低碳行为进行精准画像。

推进绿色金融改革的路径

加快推动“绿色金融+转型金融”衔接发展。无锡市是工业大市,金融支持工业降碳尤为重要,必须推动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加快衔接。一是打造统一的绿色低碳转型“名录库”。统筹构建绿色低碳转型企业(项目)库,为具有碳减排效益的项目提供金融支持。二是制定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建立完善奖补、贴息、增信等财政激励机制,扩大货币政策工具运用支持规模,为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推广提供政策支持。三是推动转型金融产品创新。大力发展转型贷款、转型债券等产品,将融资成本、期限、规模与转型关键绩效目标挂钩,探索碳资产抵(质)押、与碳足迹挂钩等创新产品。

大力推进“绿色金融+科技金融”协同发展。积极探索绿色金融与科技金融的协同发展路径,支持绿色低碳技术等发展。一是构建绿色低碳技术评价体系,推动绿色技术市场化交易,为强化绿色金融服务绿色技术发展提供支持。建立绿色低碳技术评价体系和标准,实现绿色技术成果价值有效评估;争取与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合作,支持区域绿色技术研发成果市场化交易。二是强化绿色技术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围绕绿色技术企业不同生命周期的阶段特征推出差异化产品,初创期企业以信用贷款、投贷联动为主,成长期企业以知识产权质押、股权质押为主,成熟期企业以资本市场融资配套服务为主。

持续聚焦“绿色金融+普惠金融”融合发展。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具有内在统一性,二者有效融合可以更好地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一是加强绿色普惠信用信息共享。搭建绿色普惠相关企业信用信息查询综合服务平台,建立绿色普惠金融项目数据库,推动信息互通共享。二是完善绿色普惠金融服务点。优化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布局,利用普惠点电子地图,点对点推介绿色金融产品,有效满足普惠主体的绿色发展需求。三是加快创新绿色普惠金融产品。针对中小微企业节能、减排、降碳改造升级等需求研发专门产品,支持农业绿色转型发展,丰富贷款产品。

有效促进“绿色金融+数字化”赋能发展。加快推进绿色金融数字化发展,提升绿色金融服务数字化、治理数字化和基础设施数字化水平。一是建设数字化服务平台。利用科技赋能,建设集绿色融资主体评级与认证、金融产品与服务发布、信息披露与共享、数据采集等功能于一体的数字化服务平台,实现系统集成。二是加强绿色金融风险监测和管理。推动金融机构开发绿色金融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绿色业务有效识别和风险预警,强化对绿色金融业务的全流程风险管理。三是构建碳排放绩效评价体系。探索搭建多方共同参与的碳排放绩效评价机制,纳入企业碳排放等相关信息,并与相关信用信息平台实现数据共享和互联互通,实现数据可信确权和服务有效协同,发挥碳排放绩效评价价值,助力金融资源优化配置。

中国人民银行无锡市分行行长 刘耀庭

费兆奇:金融强国为什么需要强大的中央银行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系统阐释金融强国应当具备的关键核心金融要素,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拥有“强大的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是金融体系的中枢,现代中央银行制度是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银行与金融强国应当具备的其他关键核心金融要素密切关联,并为其他要素提供重要支持。中央银行能够通过完善基础货币投放机制,调节货币供应和流通,维护币值稳定,这是人民币成为“强大的货币”的必要条件和基础保障。中央银行可依据经济金融发展规律,推动金融机构多元化、高质量发展;可通过高效的流动性管理、科学的业务指导、穿透式监管等方式,推动各类金融机构加强分工协作、实现优势互补,增强其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打造“强大的金融机构”。中央银行能够在逐步完善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下,协同金融监管部门实现金融监管全覆盖,实现“强大的金融监管”。中央银行能够对内推动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对外有序推进资本账户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为培育形成“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夯实制度性基础。中央银行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参与国际经济金融治理时需要一大批高素质金融人才,内在要求锻造“强大的金融人才队伍”。

强大的中央银行体现在具备强大的资源配置能力和政策协调能力,能够通过金融调控手段,科学统筹货币政策不同目标,实现高效的经济金融治理。建设强大的中央银行要始终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以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为目标,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金融高水平开放;加快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推动健全现代货币政策框架;切实维护币值稳定和金融稳定,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和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建设强大的中央银行并非一日之功,需紧紧围绕金融强国建设目标任务,循序渐进、久久为功。

一方面,健全中国特色现代货币政策框架,建立健全科学稳健的金融调控体系。科学稳健的金融调控体系,是党管金融的重要保障,是建设金融强国的重要内容。要以币值稳定为首要目标,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统筹实现币值稳定和金融稳定双目标。完善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逐步形成以价格型调控为主、数量型调控为辅的货币政策调控机制。继续深化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注重发挥市场在汇率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实现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平衡。丰富和完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箱,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强化预期管理,加强与公众的信息沟通,提升货币政策效率。

另一方面,完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建立维护金融稳定的长效机制。维护金融安全是建设金融强国的重要保障,是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更好履行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职能,严格限定央行资金的使用条件,配合有关部门和少数高风险机构相对集中的省份制定实施中小银行改革化险方案,进一步压降高风险机构数量和风险水平,多渠道补充资本。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基于相关性、可测性、可控性原则,明确宏观审慎政策目标,推动形成科学有效的宏观审慎政策传导机制,提高宏观审慎政策执行效率和有效性。建立全覆盖的金融风险监测和金融风险预警体系,针对性创设政策工具。依据金融风险特征,稳步扩大宏观审慎政策覆盖范围,逐步将主要金融活动、金融市场、金融基础设施和非银金融机构纳入宏观审慎管理。

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金融研究所研究员 费兆奇

王皖君:打通科技金融供给侧堵点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加强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完善长期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支持政策”。大力发展科技金融,既是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重要内容,也是金融更好服务科技创新的重要体现。

从广义上说,科技金融包括将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本有效对接的一系列金融工具、金融政策和金融服务的创新性安排。从狭义上说,科技金融是指专门支持科技创新企业、科技创新活动领域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从供给侧来看,科技金融的供给主体以提供直接、间接融资的金融机构为主,此外还包括新兴科技企业、创新平台及中介机构等。科技创新离不开金融的创新发展和助推支持,科技金融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科技创新高风险、不确定性带来的资金需求问题,帮助资金高效流入科技创新领域,有效推动科技研发及商业化进程,加快我国科技金融体系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金融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从供给主体来看,银行业金融机构持续发力,科技特色支行、科技金融专营机构超1000家,科技企业、“专精特新”领域贷款余额保持较高增速;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不断完善,依托科创板、创业板等持续加大对科技企业与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保险资金对接科技企业融资合作,引导创业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持续健康发展。同时,科技金融供给侧仍存在不少堵点,如,科技金融对科技型企业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有效覆盖仍有欠缺,科技型企业直接融资比例偏低,政策性金融支持力度和政策性工具丰富度仍然不够,专业性强、可信度高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及中介机构相对匮乏,等等。有效破解供给侧堵点难点问题,积极打造完善的金融市场、畅通的融资渠道和良好的金融生态,是发展科技金融的关键所在。

有效提升银行机构科技金融服务能力。以银行为主导的间接融资是我国现阶段科技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银行机构要加快完善创新支持体系,发挥自身优势,切实提高服务科技创新的质效。一是创新信贷产品。针对科技企业产业周期开发覆盖全产业链的金融服务,努力完善科创投资产业链,尤其是支持初创期向成熟期过渡的创新型企业发展,探索实施优惠利率等相关举措;创新科技企业还款方式,降低利息成本,无缝衔接“续贷”,提升科创企业用款还款便利性。二是创新授信模式。加强科技型企业信息库建设,重视企业资信状况、资金安全、研发专利等,开发特色信用贷款产品。三是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的资金与运营优势。引导银行信贷为重大科技创新领域、突破“卡脖子”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提供金融支持。

切实提高科技金融直接融资比例。进一步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完善直接融资“绿色通道”。持续优化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上市融资环境,增强区域性股权市场培育孵化功能,加强科技型企业上市后备资源培育,遴选真正有发展潜力的科技型企业挂牌上市。不断加强科创债发行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科创公司债券等融资工具,在立足发行规模增长的同时追求结构优化,助力科技企业解决关键核心技术难题。支持科技型企业通过并购重组、股权转让、资产证券化、引入战略投资者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畅通创投机构“募投管退”全链条,加大创投基金对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的投资力度。

积极发挥非银行金融机构和市场中介的支持作用。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中介渠道是助力科技金融市场全面发展的重要补充。进一步创新科技金融领域保险产品与险种,支持各类科技创新与应用,为企业的研发、生产、销售、售后以及其他经营活动提供多元化的风险分担机制,完善科技金融风险补偿机制。创新融资担保业务模式,扩大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覆盖面,支持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发展,逐步推动科技担保业务全覆盖。完善服务平台,推动征信机构建立科技型企业信用评价体系。鼓励信息化企业打造科技金融大数据信息平台,完善投融资需求和征信体系的信息共享机制,畅通资源要素循环流转。

着力打造科技金融良好生态。近年来我国科技金融相关政策体系不断完善、改革试点工作不断深入。要持续以财政和金融政策双保障促进科技金融发展,健全科技金融监督、管理、服务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基金作用,带动各类资本参与,支持创新型企业和重点科技产业发展。实施科技创新专项贷款和贴息等,加强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增信支持。建立健全科技金融风险防范机制,从监管角度给予科技金融创新更高的风险容忍度,制定更切实可行的考评机制,健全容错免责机制,为科技金融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王皖君

国研分析
中国特色供应链发展理论体系构建研究

摘 要:近些年,面对百年变局,供应链竞争力与安全的重要性在中国已形成共识。基于中国供应链实践,学习借鉴国外供应链理念,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中国正在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供应链发展道路,具备了构建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供应链发展理论体系的条件。中国特色的供应链发展理论基于中国供应链发展实践和新时代中国的发展观世界观,统筹宏观中观微观、统筹发展与安全、统筹国内与国际,涵盖供应链定位、安全、效率、智慧发展、绿色发展、供应链与经济发展、供应链与创新、国际合作、社会责任、竞争力与强国建设等多个方面。其中:定位是供应链发展的逻辑起点,安全与效率是供应链发展的两大目标,数字智慧和绿色化是推动供应链发展的两条重要路径,促进经济发展和创新活力是供应链发展的两大战略任务,增进国际合作、彰显社会责任是中国供应链发展的国际责任和社会责任,竞争力提升与强国是百年变局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供应链发展的战略要求与落脚点。

关键词:中国特色供应链,供应链发展理论,理论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52X(2024)06-0065-11

引 言

长期以来,以美国、欧盟、日本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针对供应链管理领域的商业实践与学术探索,对全球供应链理论的发展、应用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随着改革开放和中国式现代化深入推进,中国成功实现了经济的飞跃,并成为全球有影响力的供应链大国。近些年,面对百年变局,供应链竞争力与安全的重要性在中国已形成共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供应链问题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要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坚持现代服务业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战略定位,努力掌握产业链核心环节、占据价值链高端地位”“中国的经济发展要敢于和善于整合全球资源,形成完整高效的产业供应链,在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中占据有利位置,提高综合竞争力。”

基于中国供应链实践,学习借鉴国外供应链理念,顺应世界大势变化,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中国正在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供应链发展道路,具备了构建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供应链发展理论体系的条件。

中国特色的供应链发展理论基于中国供应链发展实践和新时代中国的发展观、世界观,统筹宏观、中观、微观,统筹发展与安全,统筹国内与国际,涵盖供应链定位、安全、效率、智慧发展、绿色发展、供应链与经济发展、供应链与创新、国际合作、社会责任、竞争力与强国建设等多个方面,如图1所示。

中国特色供应链发展理论框架中,定位是供应链发展的逻辑起点,安全与效率是供应链发展的两大目标,数字智慧和绿色化是推动供应链发展两条重要路径,促进经济发展和创新活力是供应链发展的两大战略任务,增进国际合作、彰显社会责任是中国供应链发展的国际责任和社会责任,竞争力提升与强国是百年变局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供应链发展的战略要求与落脚点。

1 供应链定位理论

新历史时期,中国发展要统筹百年变局、战略全局与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国特色供应链的研究需要从更多维度、更高定位去理解主体在上下游市场、价值链、产业链中的角色和地位,明确在整体升级、上下游延伸控制、全链条布局等决策中选择合适的发展路径。理清供应链的角色定位以及内部逻辑关系,对于提升供应链韧性、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灵活性,意义重大。从整合资源的范围以及发展目标来看,中国特色的供应链理论可从企业、产业、地区、国家、国际五大层面进行分析。其中,企业供应链是供应链发展的微观原点,产业供应链和区域供应链是供应链发展的中观路径和空间路径,国家供应链是供应链发展的宏观趋势,全球供应链是供应链发展的国际拓展和延伸。

从企业层面定位看,企业供应链是企业维持正常运转的基础,也是企业间实现物质合作的链接,由上下游节点企业组成复杂网状结构,从原材料供应开始,经过生产、交换、分配和分销等过程流向最终用户。随着企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延伸,企业供应链涵盖的内容、环节和领域更加广泛。企业供应链模式的创新经历了以生产商为核心、以中间商为核心、以零售商为核心的不同阶段,目前已形成以平台为核心的放射型供应链。以用户需求为驱动,链内各企业主体合作愈发紧密,生产、销售、商品流通、售后服务等环节高效协同,形成数据资源交换、共享、协同、互利共赢的生态体系。

从企业边界看,企业供应链还可分为内部供应链和外部供应链,内部供应链由企业内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所涉及到的采购、仓储、加工、销售等部门形成供需网络;外部供应链则从企业外部出发,涵盖与企业相关的产品生产和流程过程中供应商、生产商、仓储/零售商以及最终消费者组成的供需网络。企业供应链的发展目标是通过打通企业内部供应链,实现内部研、产、销的协同化,进而快速响应市场变化,满足客户需求。

从行业层面定位看,建设富含创新力、高附加值、安全的产业链供应链是提升产业竞争力,保障国家经济平稳运行的关键任务。尽管中国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但产业发展依然存在着不平衡、不充分,资源配置效率较低,综合协同能力不足,结构“雷同”等问题,产业链供应链上的断点、弱点、痛点、堵点问题明显,链的整体效应不强,国际供应链发展滞后,供应链韧性亟待提升[1]。中国应当加强供应链战略规划和配套战略政策的顶层设计,建设战略性产业、高科技产业、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基础产业、特色产业等重点行业供应链,形成富含创新力、高附加值、安全性高的供应链体系。

从地区层面定位看,地区供应链是指供应链各环节能够突破地区边界限制,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和优势进行布局和管理。在这个过程中,供应链能够突破地区资源、地理、交通等限制因素,有效推动人力资本(劳动力)、物质资本、技术资本、金融资本等各类生产要素在区域间流动、转移、聚集,进而促进产业在不同城市、省份、国家间的转移,形成区域供应链。区域供应链通过协作机制将地区的经济发展置于全国经济大环境中,推动人口、生产和生活要素在地区间流动和转移,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

从国家层面定位看,国家供应链战略是一国基于提升综合实力、产业竞争力,保障经济安全、重要基础设施与通道安全,保障关键产业、企业、原材料供应,保护核心人才与知识产权,应对突发重大风险等目标而对本国供应链发展做出的总体谋划与部署。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高度重视国家供应链发展战略,从战略高度推动供应链体系建设。对于中国而言,在地缘政治冲突和全球化变局的国际背景下,着力提升本国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增强本国产业竞争力、应对风险挑战和维护经济安全的必然要求。要谋划好国家对重点产业链、重点地区、重要战略通道等规划、布局,不断强化国家供应链战略意识,推进国家供应链顶层战略规划、治理模式创新和配套政策的系统性研究[2],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供应链战略设计、组织与运作体系。

从国际层面定位看,全球供应链是以链主企业为主导,以提高全球要素、产能、市场、规则的链接能力和效率为目标,通过国际贸易与投资将各国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环节连接在一起,形成国际产业分工体系。随着国际分工格局和供应链区域化、同盟化特征凸显[3],多重因素正在重塑全球供应链的结构与形态,全球供应链格局进入深度调整阶段。把握全球供应链风险,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中国产业链供应链在国际大循环的价值链条中赢得核心竞争地位,成为中国应对全球化变局、继续有条不紊推动产业升级的关键。

2 供应链安全理论

供应链安全是指在全球产业分工中,一国供应链在受到外部冲击后仍能保持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畅通,维持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环环相扣,供应链前后端供给需求关联耦合、动态平衡的状态。建设可控、多元化的供应链安全体系,提升国家竞争力是保障中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重要措施。

供应链安全意味着不断增强链内关键企业的抗风险韧性。从产业层面看,供应链安全意味着不断提升重要、关键、核心产业的竞争力。从国家层面看,供应链安全意味着要实现对重点领域核心技术和关键生产环节的自主可控。

供应链安全是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一环[4]。通过掌握核心技术实现自主设计、自主生产,以有效防范产业链关键环节风险,在面对断链冲击时,还可凭借国内稳定运行的供应链提供相应的产品服务。

供应链安全存在内部、外部两方面的风险。供应链内部安全风险包括:供应链管控能力弱,纵向与横向资源整合力量不足,运营环节多、周转缓慢、效率低下等问题;缺乏充足的战略资源与资本,加之自主知识产权意识薄弱,市场拓展力度不足,产业集中度不够高等问题;一些重点供应链对外依存度过高,尤其是对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的依赖,而国内市场的吸引力却在逐渐减弱等问题。

供应链外部安全因素主要源于部分国家采取不公平、不正当的贸易、投资、技术、人才和信息管制措施[5],在供应链领域滥用长臂管辖权,中断两国正常经济活动。此外,自然灾害和国际公共卫生事件的突发、局部战争和地缘政治的变动,对供应链安全也构成了重大威胁。受地缘政治冲突、突发公共卫生等事件带来的物流中断以及应急物资需要等影响,美国、欧盟、日本、印度等主要世界经济体已经开启了供应链安全预警机制建设,先后推出了本土版或双边、多边合作的供应链弹性计划,通过调整国家战略计划和政策提升本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实现供应链本土化、区域化、集团化。与之相应,构建一套可控且多元化的供应链安全体系是保障中国产业链安全的重要措施。

3 供应链效率理论

供应链效率是对供应链整体优化协作效果及满足程度的目标描述。供应链效率是供应链竞争力的主要表现形式。提升供应链效率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

供应链效率分为企业内部和外部供应链效率两方面。企业内部供应链效率是对供应链内部单个企业运行状况的评价,企业在调动自身资源、能力的基础上优化库存和物流管理以实现内部成本最小化。企业内部供应链可分为采购、生产、分销三大阶段,库存以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成品的形式贯穿供应链全环节。如果企业生产过量,造成产品库存堆积,进而导致超额存储成本;如果企业库存过小,就会产生不能及时满足生产需求的风险。通过加强供应链物流管理、库存管理,提高物流运输效率和资源的有效配置,可全面优化整个商品流通过程。

企业外部供应链效率是指从供应链的整体利益出发,通过分工协同、信息共享、全程优化、利益均沾、风险分担等措施,建立节点企业间的合作伙伴关系[6],以提升供应链中各节点间的流转效率。如果企业间缺乏有效的互动联动机制,供应链问题反馈慢、处理时间过长,会进一步增加企业间信息沟通成本。通过构建数字供应链,强化企业间的信息共享,加强企业合作,构建全供应链环节的决策系统,从而提升决策的柔性和集成度,确保资金流、信息流、商品流在供应链内部畅通流转,减少供应链各环节间的延迟,更好地协调和降低供应链成本,消除“牛鞭效应”,有效提高供应链的整体效率[7]。

4 数字智慧供应链理论

随着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持续推进,产业间边界不断消融,数字化不仅使得产业间联系更加快速、高效和紧密,同时也加速了供应链的重构,供应链与数字技术融合逐步深入,已发展至数字供应链新阶段。数字供应链是指通过数字化技术将供应链中的商品流、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联系起来,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优化配置和决策赋能。数字供应链的建设有利于供应链上下游节点的有效对接,降低企业经营、交易成本,市场响应速度更快,促进供需精准匹配、高效协同,从而改变整个产业生态体系运行,给企业转型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智慧供应链是数字供应链发展的重要变革和升级方向。智慧供应链是指基于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使整个供应链系统在数据采集、加工处理、计算分析方面均实现智能化,从而优化供应链流程与布局,实现高度协作与高效分工。从组成结构看,智慧供应链分为智慧化平台、数字化运营、自动化作业三部分。其中,智慧化平台主要是基于数字化、智能化技术进行信息采集、计算和决策分析;数字化运营平台则侧重于对供货量、供货价格、库存、入仓位置、用户喜好等进行量化分析,并做出精准预测,为企业采购、仓储、运输等自动化作业提供指导[8]。供应链的智慧化、打造智慧供应链,不仅有助于实现供应链的柔性管理、快速响应、无缝衔接和高效信息共享,还有利于跨部门、跨环节、跨领域的协同运作,达到低成本、高效率运作,提升供应链效益的目标。此外,通过将医疗卫生、交通、市政等领域大数据与当前的智慧供应链平台进行融合,还有利于推动社会治理与公共服务的精细化、智能化、社会化发展,助力智慧化社会治理体系和协同高效的政府服务体系建设。

数字化、智能化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工具,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发展效率和发展质量。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供应链,不断提升供应链效率和智慧化水平,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强化数字化赋能,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更强力的新动能,已成为重大时代命题。智慧供应链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支撑,新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又不断带动智慧供应链的优化升级。智慧供应链和新质生产力的相互促进将为企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促进企业不断创新和进步。只有充分发挥数字化供应链和新质生产力的优势,企业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取得优势,从而在产业链中占据更高端的位置,增强国际竞争力,吸引更多的投资和技术合作。

5 绿色供应链理论

供应链绿色化发展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引领和参与全球气候治理,顺应全球绿色低碳发展大势的必然趋势。绿色供应链基于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理念,以可持续发展为要义,通过对供应链各环节进行低碳、绿色设计,降低产品生命周期中各环节能耗和污染,形成从设计到原材料采购、生产、运输、储存、销售、使用和回收处理全过程绿色的完整的上下游供应关系。相对于传统供应链的单向性,绿色供应链统筹经济利益和环境利益,以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推动绿色产业转型发展,建设绿色低碳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共识,也是中国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绿色供应链有助于应对气候变化。供应链绿色化发展是顺应全球绿色低碳发展大势的必然要求,是积极引领和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重要举措。全球变暖,温室气体排放,PM2.5、臭氧污染等,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了很大的不利影响。在此情形下,企业要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把握全球绿色低碳转型机遇,通过构建绿色供应链,采用高效率的技术设备和绿色理念,推动能源技术、低碳技术创新,实现低消耗、低成本、低污染的目的,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中展现责任担当,助力经济绿色发展。

绿色供应链还有助于降低负外部性。与其他环境管理方式相比,绿色供应链能够通过治污成本的合理分配和承担,以商业模式从微观层面推动发展和保护的平衡,以解决负外部性问题。供应链全链条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只有将绿色材料选用、绿色采购、绿色生产计划、绿色包装、绿色仓储、绿色运输、绿色分销和回收处理等[9]绿色供应链实施过程中涉及的问题集中统筹考虑并解决,实现整体的效益最优,才能真正实现供应链绿色化。

6 供应链促进经济发展理论

供应链是经济高速发展的纽带和桥梁,供应链平稳运行有助于宏观经济稳定与发展。供应链将各市场活动主体及其相关的商务环节联为一体,形成了支撑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关系。供应链能否平稳运行关乎经济发展格局和宏观经济总量目标的实现。新发展阶段,应加快供应链现代化建设步伐,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与供应链相互促进,相互融合。供应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如图2所示。

供应链是形成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抓手,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一环。构建新发展格局重点在于打通生产、物流、流通、消费、服务等整个供应链环节,基于现代化物流体系,推动物质、资本、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国内各环节、各产业、各部门、各地区间循环畅通与高效配置。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以现代化供应链体系为载体,以现代化供应链物流体系为流通纽带,实现产业互联互通、供需稳定平衡和高效匹配,推动生产供给和需求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平衡[10]。供应链促进构建新发展格局示意图如图3所示。

供应链是社会经济循环运转的基础,是宏观经济运行的主要神经脉络。高质量的供应链体系,能够降低社会交易成本,使社会发展基础更加牢固。经济稳定发展的关键就在于不断增强供应链韧性。供应链上不仅有能够引导供应链发展的链主企业,还有更多提供中间环节商品的低社会成本、高回报率的小微企业。只有供应链维持良好运转,才能为小微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和可靠的市场生存基础,经济发展才会更具活力。提升供应链韧性有利于全社会经济主体运行质态的提升[11]。

区域供应链是地区间经济高度融合的具体表现。区域供应链上的经济主体依托各自良好的区位优势和市场优势,通过区域协调机制和政策支持,形成跨地区的产业合作,有效降低物流成本及不可控风险,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区域供应链的形成,有助于增强地区间协同效能,积极发挥各地区的资源优势,优化区域资源配置,实现产业空间合理分布、地区协同、城乡互动、东中西部合理分工、协同联动发展。

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三链深度融合,协同发展。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协同发展指的是在产业链供应链内的企业或机构根据需要进行技术创新、协调发展,创造出“含金量”更高的产品及服务,获得共赢的收益。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存在着紧密而又互相影响的关系。首先,创新链与产业链高度协同,存在着互相波及、互相影响的“经济溢出效应”,产业链上任意一个企业创新产出、创新技术等变化均会波及到其他相关的行业企业,从而引起产业链的变化。其次,创新链与供应链间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供应链是创新链的关键载体,通过各环节凸显出创新链的价值;创新链是供应链的内在驱动力,通过技术更新提升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此外,产业链与供应链的有机结合,不仅可以提高社会生产环节运转速度,还能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转型。通过深度融合创新链与产业链供应链,实现产业链拉动供应链,以及创新链支撑产业链升级的良性循环,助推“三链联动”。

7 供应链与创新活力理论

创新活力已成为供应链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通过对供应链各环节进行空间、功能等方面重组重构,进行资源整合,优化企业内外流程,加强设计研发、制造、销售、售后服务的协同管理,进而提高供应链内各环节以及跨供应链的沟通效率,有效降低供应链内企业的经营成本、交易成本,提高行业全要素生产率。供应链创新不仅有助于加快产业融合速度、深化社会分工体系,还有助于建立供应链上下游合作共赢的协同发展机制。

供应链创新发展战略目标在于实现创新型强国。创新型强国的建设,需要更好统筹好自主创新和开放创新的关系,坚持自主创新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以多元创新提升供应链竞争力,以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提升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打造自主可控的开放式创新体系。供应链与创新活力理论框架如图4所示。

供应链自主创新是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的基石,其指的是供应链上的企业内部自发式的原始技术创新、引进技术再创新,或者进行集成创新,在供应链内部进行研发、生产、销售。只有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打造具有技术优势、市场优势和国际竞争优势的本土企业,将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和原材料都处于国家自主可控和安全稳定状态。推动供应链核心技术的迭代更新,强调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进步,依靠自主创新补强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构建完整的国内产业链条,在优化资源要素配置的基础上,带动产业分工的深化升级,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推进供应链现代化,助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才能实现经济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供应链自主创新路线如图5所示。

开放创新是供应链价值创造的一种重要方式,其内涵包括:(1)开放式创新并非单一供应链的孤立行为,而是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客户、供应商、政府等多个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创新活动;(2)与自主创新相比,开放式创新可来自供应链内部,也可来自外部,借助外部资源提升供应链的竞争力。供应链开放创新是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顺应新时代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当前,技术与市场的发展推动创新资源的全球性分散与流动,企业创新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供应链开放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一种新源泉。供应链开放创新,不仅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路径,而且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完成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任务的重要抓手。

8 供应链国际合作理论

供应链国际合作不仅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特征,也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供应链国际合作主要是指全球供应链网络建设存在有效沟通协调机制,能不断提升全球供应链的协同效应,保障全球供应链的畅通运行。供应链国际合作是应对断链/缺链危机、维护经济安全的必然选择。

供应链国际合作包含维护全球供应链安全、开放、包容和推动供应链全球共治等内容。全球经济衰退、粮食短缺、地缘政治风险加剧是所有国家共同面临的挑战,只有各国政府通力合作,同舟共济,共同推进全球供应链改善,才能实现共建、共营、共享,更好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保障全球供应链安全、稳定、开放。全球供应链是连接全球经济的血脉和基石,是全球生产资源、商品服务充分流动的产物。在经济全球化、技术不断进步、贸易分工精细化的背景下,跨国企业作为代表性的参与主体,通过一系列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商贸活动将全球各地具有比较竞争优势的企业纳入到供应链体系中,对资源进行最优配置。随着贸易保护主义、大国博弈等因素叠加交织,全球供应链体系也有了新的特征。2022年9月1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稳定国际论坛致贺信时指出,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应当坚定不移地维护供应链的公共产品的属性及其安全稳定,推进供应链协同创新,加快供应链智能化绿色化升级,推动供应链开放合作,与各国一道,共同构筑安全稳定、畅通高效、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供应链全球共治是应对经济形势复杂变化的重要保障,只有各国通力合作,共同推动全球供应链治理,才能共渡难关。全球供应链将各经济体的生产、消费、产业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只有通力协作才能让各国走得更稳、更远。全球供应链治理的改善,有利于促进企业优化资源配置,助力降低供应链运行成本;助推全球贸易投资恢复增长,带动世界经济加快复苏;推动全球生产网络有机联通,加速世界经济再全球化;创造就业和提升劳动者收入,增强减贫政策效果,改善各国人民福祉。

9 供应链社会责任理论

供应链社会责任是指供应链上所有企业需要对环境、企业员工、上下游环节企业、政府等承担的社会和道德性责任[12],是对供应链上所有企业提出的道德约束和责任意识。除了供应链中每个企业都应当承担独立的企业社会责任外,供应链社会责任还应体现为链上企业对其上下游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如质量保障、信息披露、订单承诺、风险共担等伙伴权益保护责任,知识共享、文化传输、人才培训等持续合作保障责任以及针对上下游企业在员工权益、环境保护等社会责任的监管与改进责任等。随着中国在全球供应链格局中的地位日趋提升,中国企业对全球供应链影响力与日俱增。多维度提升中国供应链社会责任,提升中国企业在全球供应链的国际话语权地位,成为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参与国际竞争所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

供应链中人权保护强调供应链内部上下游所有企业都需尊重和保护人权,是维护国家供应链安全的一项重点内容。供应链中的人权保护不仅要求企业自身需要尊重和保护人权,而且要求其供应链中的企业也应当尊重和保护人权。由于供应链“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网络特性,即便是企业的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不存在侵犯人权的现象,也有可能因为供应关联而被各个利益方诟病,对整体供应链造成负面影响,甚至危害国家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对于供应链上的企业而言,不仅要格外重视企业海外人权责任的承担,还要加快落实对供应链人权的保障,建立自我激励及声誉制度,切实维护供应链稳定。

人文关怀是中国供应链人才战略的关键一环,是提升供应链软实力的一大抓手。其基本含义是指供应链中的企业应当尊重每位员工的主体地位和个性之间的差异,了解每个员工的需求,激发其工作潜能,调动其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好地实现个体自由发展和进步。现代企业间竞争就是供应链间的竞争,供应链竞争的本质就是人才的竞争。而大国间科技竞争、供应链竞争归根结底也是人才竞争。应坚持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一体统筹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一体部署实施,深化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

10 供应链竞争力与供应链强国理论

供应链竞争力是指供应链在市场竞争中所表现的组织协同能力、运营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通过整合供应链内部资源形成的快速响应市场(潜在)需求、更高效地产生价值的能力。它是供应链外部资源与内部资源实力、素质的综合作用在市场竞争上所体现的力量。新一轮科技革命深入推进,科技创新正在不断打破地域、产业、技术边界[13],大国竞争逐渐演变为供应链竞争,提升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是应对国际产业外迁和推动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路径,也是经济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必然选择。

中国供应链竞争力的提升需要发挥举国优势建设供应链强国,要以提升供应链效率为目标,以强国战略为引领,从保障供应链安全、稳定、开放等角度推动供应链强国建设。中国正在从供应链大国迈向供应链强国,提升供应链竞争力和打造供应链强国已成为中国战略发展目标之一。

供应链强国的建设,需要加快推进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着力补齐短板、拉长长板、锻造新板,增强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努力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供应链,不断巩固提升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优势地位;促进产业全方位创新,特别是技术创新、模式创新,推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通过打造产业大生态,让供应链更有弹性,让产业生态更加强大。

参考文献

[1] 魏际刚.中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与路径[N].中国经济时报,2020-08-25.

[2] 魏际刚.从战略高度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N].学习时报,2022-05-27.

[3] 刘云.全球供应链安全问题的理论及现实研究[J].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2022(4):29-49.

[4] 魏际刚,刘伟华.对保障重点产业供应链安全的战略思考[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1(1):1-10.

[5] 丁俊发.构建供应链模式下的经济命运共同体[J].供应链管理,2020(1):11-17.

[6] 孙桂林.供应链效率优化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8.

[7] 邓俊.物流管理发展对牛鞭效应的影响分析[J].中国市场,2007(23):64-65.

[8] 霍艳芳,王涵,齐二石.打造智慧物流与供应链,助力智能制造:《智慧物流与智慧供应链》导读[J].中国机械工程,2020,31(23):2891-2897.

[9] 邓琳娜.我国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障碍因素分析[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3(6):69-73.

[10] 张建军孙大尉,赵启兰.基于供应链视域构建“双循环 ”新发展格局的理论框架及实践路径[J].商业经济与管理, 2021(8):5-15.

[11] 陆岷峰.供应链经济背景下供应链金融发展现状、问题与策略研究:基于构建经济发展新格局的视角[J].金融理论 与实践,2021(1):19-26.

[12] 陈远高.供应链社会责任的概念内涵与动力机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5(1):75-78.

[13]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课题组,曲永义,李先军.产业链链长的理论内涵及其功能实现[J].中国工业经济, 2022(7):5-24.

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魏际刚;国研大数据研究院有限公司 温明月

新发展格局下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是国民经济循环稳定畅通和国家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保护主义和大国博弈等因素影响下,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加速调整、分化、重构的趋势日益明显。实施产业链提升战略,发挥新型举国体制和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增强关键环节自主可控能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对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一、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调整重构,为中国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机遇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正面临深刻调整。从产业链供应链的视角看,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保护主义和大国博弈等影响下,国际产业链已进入新一轮加速调整和重构期,主要表现为产业链创新性显著增强,国际产业链分工布局加快调整,区域化、本土化甚至并行化的产业链有望加速形成。中国制造业须抓住机遇,努力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争取在新一轮全球产业链重构中争取有利的位势。

一是新一轮工业革命加速产业链创新,数字化、绿色化、融合化成为国际产业链发展的新特征。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带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提速。2016—2020年,戴尔科技集团每两年进行一次对18个国家和地区4300家企业管理者的调查,该调查将企业数字化进程分为数字化领导者、数字化实践者、数字化评估者、数字化追随者和数字化后进者5个阶段。2020年的调查结果显示,数字化实践者的比例从4年前的14%提高到了39%,而数字化后进者的比例从15%降至3%.这表明各行各业均加快了数字化转型的步伐。事实证明,在这次应对新冠疫情冲击过程中,那些数字化转型起步较早、成熟度较高的企业,往往表现出更强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预计疫后这类数字化企业以及它们所打造的数字化供应链将成为主流模式。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带来一系列深远的影响,劳动力成本的优势在国际产业链分工中仍然存在,但不再像以前那么突出,发达国家可凭借智能制造、3D打印等数字化生产方式对冲劳动力成本的劣势,并加快生产制造本地化进程。全球价值链将进一步向着拥有核心技术、研发设计能力等知识型资本和人才优势的发达国家,以及具有数字化关键资源配置能力的跨国公司、平台型企业集中。数字化正在成为重塑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新动力。

新能源、绿色低碳技术的应用和迈向碳中和的国际共识加速了全球产业链向着绿色低碳方向重构。目前全球已有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相继提出21世纪的碳中和目标,并出台政策促进绿色低碳转型。2023年5月欧盟理事会正式通过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并于2023年10月开始试运行,2026年将正式开始实行碳关税;主要跨国公司相继提出零碳供应链的时间表,预计绿色低碳将成为国际竞争的新标签、进入领先企业供应链的新壁垒,也必将成为国际贸易的新规则。

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加速推动制造与服务融合,带动价值链的延伸、拓展和重构。基于工业互联网,目前家电、服装、家具等行业已普遍推广个性化定制服务;工程机械、电力设备制造等行业积极开展全生命周期管理、远程诊断、在线运维等服务。全球主要行业龙头企业均已转型为服务型制造提供商。制造与服务的深度融合为制造业转型和价值链升级提供了重要机遇,围绕制造业核心产品延伸服务将拓展制造业竞争的新边界。

二是保护主义和大国博弈改变了国际产业链布局的逻辑,全球化、一体化的分工布局向着并行化、多元化、自主化的方向分化。贸易摩擦构筑起的高关税壁垒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跨国公司主导的产业链全球布局重构。中美贸易摩擦以来,很多以美国为主要出口市场的跨国公司被迫重新调整基于中国制造基地的投资定位,转为服务本地或出口其他非美市场。科技使得关键产业链布局从全球化、一体化转向多元化、并行化。一方面,美对华科技断供使得目标市场是中国市场或中国龙头企业的供应链企业,在选择合作伙伴时,不得不从原来的效率第一原则,转向效率优先,兼顾安全性和可替代性,这也推动了中国关键供应链的“去美国化”;另一方面,在美所谓摆脱关键供应链对华过度依赖的逻辑下,美国也在积极打造“去中国化”的供应链。尽管高科技产业链的两套标准、两套体系不是我们期望的,但在涉及国家安全的特定领域,保持关键产业链的备份是十分必要的。大国竞争博弈使得半导体等高度国际化和全球分工协作的产业链布局正在被主要国家和地区“自主化”的产业链布局所打破。随着主要大国围绕半导体等关键产业链的竞争博弈日益加剧,多年来形成的开放、流动的全球半导体产业链未来可能走向各自为战。例如,美国通过的《芯片与科学法案》,将提供527亿美元的研发制造补贴以及240亿美元的投资税减免,以吸引全球芯片企业在美投资,力图重建基于本土的半导体产业链。欧盟批准涉及430亿欧元补贴的《芯片法案》,旨在把欧盟芯片产能的全球占比从10%提高到20%。韩国计划未来10年内斥资约4500亿美元建设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基地。日本也计划在未来数年向赴日建厂的海外芯片厂商提供数千亿日元的资金。

三是新冠疫情一度凸显了国际产业链的脆弱性,对安全和韧性前所未有的重视推动国际产业链向本地化、区域化、分散化发展。关系国计民生、国家安全的关键产业链和产业链关键环节正在回归本土。例如,日本政府2020年7月公布的首批接受补贴迁回本土的企业中,有很多是公共卫生、航空和汽车零部件、化肥、医药等关键产业链生产商。围绕重点区域的产业链供应链合作进一步深化。后疫情时代,跨国公司为了兼顾供应链安全、韧性和经济效率,将更倾向于将产能和产品组合重新分散到接近目标市场、潜力更大且更具成本优势的区域,并实施近地采购的策略。围绕北美、亚洲、欧洲几大区域性中心市场有望形成深化合作的区域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美墨加协定》(USMCA)、《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区域性贸易投资协定则为深化产业链区域合作提供了制度基础。跨国公司产业链布局将在集中与分散间寻求新的安全平衡,即在“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同时,将产能向成本和效率最优的地区集中。

国际产业链调整重构对中国的影响总体上“危”“机”并存。

一是新工业革命引发的国际产业链创新发展为中国产业链优化升级带来重要历史性机遇。中国正处于传统要素比较优势日渐削弱、基于创新和人力资本的新比较优势加速形成的阶段,面临产业创新能力不强、产业链发展水平不高、绿色可持续发展压力大等诸多挑战。抓住新工业革命背景下产业链数字化、绿色化、服务化转型的机遇,大力推进产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有利于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构筑系统性竞争优势

二是美国通过贸易摩擦和科技遏制打压人为推动的国际产业链重构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中国产业链外迁、分化甚至被孤立的风险。过去10年来,受综合成本上升影响,中国纺织服装等部分出口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或成本敏感型环节,已出现较多向东南亚等地区转移的情况。2018年美对华贸易摩擦和大规模加征关税进一步加剧了中国境内以美国为重要出口市场的产业链分流。与此同时,美国针对中国高科技领域推动的多边出口管制、投资限制、龙头企业断供、规则排斥、科研教育人文交流阻断等脱钩措施,加剧了中国关键供应链断链和被全球价值链孤立的风险。

三是基于疫情冲击的国际产业链区域化、本地化调整很可能削弱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重要出口基地的地位,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方式也将因此发生改变。后疫情时代,伴随着国际产业链向北美、欧洲、亚洲等若干重点区域进一步集中,区域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之间的竞争将更为激烈,在区域自由贸易协定的助力下,区域内成员国之间出口更具成本优势。从长远来看,中国工业制成品全球出口份额普遍居高的局面可能难以持续。应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变革调整的趋势,关键在于办好自己的事情。一方面,着力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积极主动参与全球产业链重构,以高质量的内循环带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增强在全球产业竞争格局中的优势地位、控制力和影响力。

二、新发展格局下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要提升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既要发挥创新驱动的作用和政府对产业发展的直接引导调节作用,构建开放协同的创新体系和精准的产业政策体系,也要在金融体系、人才政策、企业发展机制上加快建设,培养良好的自主可控的产业生态和创新生态。在建立以我为主的国内体系的同时,还要用好用活国际市场和资源。

(一)建设基础雄厚、开放协同的创新生态系统

一是推动创新体系布局更加合理化。在研发方向上,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开发3个环节应同步发力,增加基础研究的投入。在机构定位上,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发挥各自优势,形成科学合理的创新体系。具体而言,国家实验室和大学主攻基础研究,行业机构主攻共性技术研发,企业主攻产品和工程开发。对于实力强大的企业,可引导其向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领域延伸。

二是加快战略性、架构性科技力量的建设。在战略性、关键性、前瞻性领域,建立开放协同的国家实验室和国家科研机构,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和跨学科研究,以政府持续稳定投入为主,解决相关领域的原始创新和人才培养问题。在重点行业建设工业技术研究院,采取政府、企业、市场共同投入机制,解决行业发展的共性技术供给问题。

三是依托重大科技攻关,加强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有机融合。通过重大工程、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的牵引,提升科技能力。健全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科研项目组织实施机制,对少数战略性产业链,通过牵头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承担国家重大研究任务、制定行业标准等方式进一步强化对龙头企业的支持。打通从基础研究到应用基础研究、工程化、产业化的全创新链,促进科技创新、人才资源、现代金融相协同,以科技重大专项为依托,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联盟,前瞻性设立一批具有全球引领性的大科学研究计划和实施工程,加速培育若干未来产业。建立重大科技项目资助与管理体制,依据所在领域生命周期阶段、所处创新链位置及其与产业链结合的紧密程度进行差异化布局。

四是积极建立优势互补的创新联合体。鼓励构建应用创新平台,建立以产业管理部门组织实施、行业龙头企业牵头、科教部门和金融财税部门协同的创新联合体,明确各类创新主体在创新链不同环节的功能定位,重点解决跨行业、跨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明确提升国产普及率的目标,在合规的前提下优先采购创新联合体的创新成果。促进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龙头企业和中小微企业之间形成分工协作的新型产业体系,国有企业和龙头企业专注于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或应用开发和中间试验研究领域,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专注于关键设备、关键零配件、关键原材料的研发和生产,形成产业链、创新链、技术链和价值链融合发展的国内循环体系。

五是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体系。细化并推动实施侵权行为的认定规则,通过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各类侵权行为,加大处罚力度,保护创新主体权益。建立维权机制,通过设立举报平台和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等方式,简化维权流程,降低维权成本。

(二)构建精准的产业政策体系

一是加强产业规划引导和部门协同。目前,一些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基础零部件和基础软件及计量、检测的科技攻关和产业化项目正在推进,建议从提升规划的统一性和部门的协同性入手,明确产业部门责任,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统筹制定产业基础创新能力建设规划和实施路线图,建立有利于持续创新的基础能力体系和政策实施机制

二是推动生态性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国技术和产品的落地应用。推动对生态性产业如操作性系统、战略性新兴产业如大飞机、通用性基础性产品如芯片、高端数控机床的数控系统等的国产化应用,发挥好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在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中优先使用本国产品,为相关产业的发展培育早期市场。

三是多措并举优化产业组织。加强顶层设计,瞄准现阶段“卡脖子”严重的环节,提出需重点攻克的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组建工作专班一对一落实解决。搭建以大企业为核心、中小微企业深度融入的协同网络和沟通渠道,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围绕“卡脖子”环节进行专业化分工,集中优势资源攻坚克难。加快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推动零部件企业在一个领域快速做大做强。建设地区性产业集群,并围绕产业集群补齐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的各个环节。

(三)构建安全的供应链管理体系

一是建立供应链安全管理制度。在关键基础设施领域加强国家安全管理,在重点行业逐步建立供应链安全管理制度。积极发挥行业协会等的组织力量,综合利用行政、技术等手段研判各类供应链安全风险,探讨制定供应链安全管理行业标准、供应链安全管理清单等,进而形成体系化的政策法规。

二是引导企业形成多元化、网络化的供应链体系。对于技术和产品高度依赖国外进口的制造业,引导其建立供应链自主可控的实施方,形成供应链“1+X”备份系统。既要积极寻求友好国家的替代技术和产品,又要逐步引入国产供应商,避免对某一国家单一供应商的过度依赖。

三是建立矿产品资源市场化储备制度。对于对外依赖度较高的矿产品资源,应建立市场化、网络化的储备制度,在港口、交通枢纽地区建立中转、存储基地,出台相应安全管理规定。建设全国统一的大数据平台,实时监测、预测矿产品存量和市场需求,对市场预期波动提前做好应急预案和储备。另外,要借助能源供应格局调整契机,支持新一轮产业再布局,鼓励产业链向绿色能源供应中心集聚,提升产业链国际竞争力。

(四)进一步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

一是增强国有企业科技创新的动力。在考核机制上,将科技投入和产出纳入创新型国有企业的考核范围,将重大科技攻关和产业发展的成绩作为央企的重要考核指标。在人员任免上,注重专业化,保证主要负责人相对稳定,建立促进其长期投入和大胆创新的干部政策。在容错机制上,对创新难度较高的领域,加快建立健全试错保障机制,特别是完善有利于国有企业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骨干作用的国资管理制度和审计纪检制度,释放创新活力。

二是充分激发并保护民营企业家的创新精神。鼓励民营企业在科技创新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上进行长期持续投入。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吸引有创新能力、核心技术和优秀领军人才的新兴市场主体进入,在市场准入、研发支持、政府采购、人才培养等方面一视同仁,形成国有企业和新兴市场主体发挥各自优势、高效协同的产业生态。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政策,建立和完善对研发采购的风险补偿机制,减少企业研发失败的后顾之忧。

三是壮大市场主体,为企业开展创新活动夯实基础。研究降低制造业增值税税率,进一步降低制造业税负。通过推动高速公路优先降低货物收费标准,引导各地区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进一步推动电力市场化改革,促进用户和发电企业双边交易,推动工业用户和民用用户电力交叉补贴,进一步降低用电成本。支持制造业企业率先实施企业年金制度,研究降低制造业就业人员个人收入所得税税率,促进人才队伍稳定发展

四是优化企业组织管理和决策机制,提升企业抗风险能力。完善企业组织体系和决策机制,确保企业能够在风险因素出现时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决策和调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龙头企业要谨慎推进资本多元化和上市融资,防止企业重大战略决策受到资本利益干扰。建立重大资产变动事件的安全性备案审查机制,防止龙头企业在投机资本的主导下完全垄断市场。

(五)建立健全培养和激励科技人才政策

一是加快引进海外人才。抓住人才回流机遇,以包容和多元化的方式引进领军人才。对于具有引领产业能力的人才一人一议,给予充分的待遇支持;对于成熟的技术团队整体引入,夯实技术与产业竞争能力。

二是加快国内人才培养。围绕核心技术和相关产业发展、基础研究等方面的需要,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加快高素质人才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畅通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间人才流动渠道,建立企业和政府科研机构贯通的人才培养和评价体系,鼓励通过双向挂职、短期工作、项目合作等方式加强人才共享。

三是加大人才激励力度。完善知识产权收益分配制度,通过推动国有科技企业实施股权激励和明确国家资助的知识产权归属等方式激励创新。

(六)完善高效协同的现代金融体系

一是加大银行信贷支持。继续落实好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和银行贷款同步增长,将各银行落实情况纳入宏观审慎管理的框架并逐步提高权重,既解决制造业的融资问题,又降低金融资源脱实向虚、自我膨胀的宏观风险。继续在地方层面推动政、银、保、企合作,减少信息不对称情况,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

二是加大资本市场支持。建立证券部门与产业部门的协同机制,发挥科创板、创业板等多层次资本市场作用,支持优质企业上市融资。

三是为创新链的前端注入长期资本。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周期长,可考虑将现有5—10年的产业投资基金改造为30—50年的政府引导基金,引导早期天使、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等机构长期投资。另外,允许社保基金以适度的比例投资风险投资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并延长考核期,使社保基金分享创新发展红利。

四是在战略性领域进行特殊的金融安排。要积极实施集成电路基金二期,在基金管理绩效的考核上,把为完善产业链、为“卡脖子”技术攻关和商业化应用提供支持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根据需要成立大飞机、飞机发动机、操作系统、工业软件等领域的基金,支持企业发展。

(七)加强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和科技合作

一是加强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合作。鼓励双向投资,既吸引国外先进技术和产品来华投资,也鼓励中国企业到海外投资、并购先进技术。对于中国有优势的高铁、5G、新能源装备、动力电池等领域,鼓励企业“走出去”。积极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主动谋划和塑造以中国为枢纽的亚洲生产网络,同时继续推动中欧投资协定生效,加强与欧洲的产业链供应链合作。

二是加强国际科技合作。进一步推动国际科技合作,开放中国基础研究,创新合作方式,吸引国际研究人员加入,加强与非美国家的科技双边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提升中国国际标准制定话语权。

三是加强内外部政策的协调。除了极个别关键核心领域外,要按照世界贸易组织和国际通行规则进行科技投入和产业培育。对当前的补贴进行系统梳理,把更多资金投入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购买者补贴上,从而提高资金补贴效率,加强与国际规则接轨和国际合作。

四是积极参与国际产业规则重塑。推动有关部门积极参与全球产业规则重构,围绕国际通行规则和商业惯例,系统推进产业政策优化升级。围绕欧美发达国家高度关注的5G、数据等领域规则,支持有关龙头企业引领国际规则发展,增强话语权和影响力。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产业合作中,积极推动中国制造标准“走出去”,对外讲好中国故事。

五是在开放发展中守牢安全底线。在必要时运用贸易救济等措施,维护国内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做好外商投资安全审查、反垄断执法、贸易救济等国际通行规则,建立健全事中事后监管体系,完善风险防控管理体系,切实处理好开放与安全的关系,更好维护中国相关重大利益。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著(执笔人:王金照、李燕、路倩、庞超然)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前期已经取得重大成果

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为此,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为了如期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阶段性目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为了全面系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5年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为了如期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8年6月和2021年11月分别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和《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为了稳中求进地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21年10月印发了《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为了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23年12月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在上述综合性改革文件的指导下,有关部门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国家公园、生态环境监测、河长制、生态保护红线、生态保护补偿与赔偿、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碳足迹、碳交易、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等领域印发了专项改革文件,全面、均衡地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经过不懈奋斗,我国已形成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已建成由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空间规划体系、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环境治理体系、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体系、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等构成的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全面建立了资源高效利用制度,健全了生态保护与修复制度,严明了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已经形成。我国注重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点面结合、标本兼治,注重改革措施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在改革中,一些生态文明制度得到完善或者升级,一些制度得到协同增效或者集成创新,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工作得到协同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已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和整体性重构,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向系统集成、全面深化转变,生态环境领域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断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圆满完成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任务。从成效来看,经过不懈努力,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扭转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的局面,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万里河山更加多姿多彩,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成色更足,绿色成为美丽中国建设的最鲜明底色,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资源环境基本国情已发生显著变化。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已踏上新征程

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但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得到根本缓解,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因此,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必须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来谋划和推进新征程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工作。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必须立足于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建设的前期基础,以2035年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和2050年美丽中国全面建成、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并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等国家阶段性战略目标为指引,以现实存在的体制、制度和机制问题为导向,系统谋划具体的改革任务、改革时间表和改革举措。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设立科学的改革目标,设置合理的改革要求,确立可行的改革方向。

在指导思想方面,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必须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按照《决定》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活力。

在改革目标方面,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必须聚焦建设美丽中国,基于前期已取得的生态文明改革和建设成果,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在改革方向方面,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必须与时俱进地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要突出三个“更加注重”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除了要夯实基础、查漏补缺、升级改造,加强专项体制、制度和机制的改革外,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在更加注重系统集成上,要利用生态环境法典编纂的机会,建立健全覆盖全域全类型、统一衔接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规划许可制度,将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规划许可与各领域的专项规划有机衔接;将土地、矿产、森林、草原、湿地、农田、水、海洋、野生动植物等自然资源保护和生态保护的体制、制度、机制,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沙海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的要求予以系统集成化;将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化学物质污染等领域的防治体制、制度、机制,按照污染综合防治的要求予以系统集成化;将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区域和流域绿色发展的促进体制、制度、机制,按照高标准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相统筹的要求予以系统集成化;将气候变化减缓和气候变化适应的体制、制度、机制,按照协同、并重的原则予以系统集成化;以区域协调保护和区域协调发展为目标,探索区域协同立法,完善区域一体化发展机制,构建跨行政区合作发展新机制,优化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机制,推动重要流域构建上下游贯通一体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全面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在此基础上,全面建立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相协同或者系统集成的体制、制度和机制。

在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方面,要聚焦美丽中国建设中各方面关注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热点和重点问题,聚焦人民群众迫切需要加以解决的难点和堵点问题。例如,以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如何推进生态环境治理责任体系、监管体系、市场体系、法律法规政策体系的系统化和衔接化建设,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的综合绩效;以依法行政、合理行政为原则,如何完善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相结合的制度机制,防范不合理的环境行政决策和环境行政执法监管造成的不利经济影响和社会影响;在生态修复资金需求量大的前提下,如何建设多元化生态保护修复投入机制,让社会资本进得来、出得去、有钱赚,调动社会资本和财政投资互助的积极性;在推进多污染物协同减排的前提下,如何建立健全新污染物协同治理和环境风险管控体系,使激素、微塑料等新污染物能够得到有效的管控和治理;如何在长期试点的基础上,针对农业、工业、生活、服务等不同类型的用水全面推行水资源费改税制度,通过差别化的税收制度既促进节约用水,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又不明显增加农业等领域合理用水的经济负担。

在更加注重改革实效方面,要思考以系统保护、重点保护和多元化投入为目标,如何有机衔接生态保护红线的部门划定和部门监管问题,如何区分部门监管职责和地方监管职责,使制度更加协调有力,使工作更加有效管用;在各部门分工负责的前提下,如何健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的统筹机制,让绝大多数事情有部门负责,没有部门负责的有部门兜底管理;在加强生态环境监管的前提下,如何优化省以下生态环境监测和监察垂直管理体制,使线上的垂直监管与县级人民政府等机构开展属地监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在全面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的前提下,如何健全可复制、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深化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使优美的生态环境切切实实地实现其经济价值,让保护修复者真真切切地得到其经济实惠;在生态环境法治的前提下,如何建立新的机制,将定期的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与常态化的行政监管、司法监督和社会监督有机结合起来,使现实出现的各种生态环境问题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地解决;在发挥碳定价机制作用的前提下,如何建立科学的碳税机制,既让碳交易和碳税机制在各自的应用场景发挥作用,又让两者结合起来能覆盖绝大多数的碳排放领域;在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的转型过程中,如何保证碳排放数据的真实性和核查工作的公正性,确保碳排放统计核算的科学性和碳交易制度的有效性。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和具体举措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既要全面系统,还要科学精准、重点突出。为此,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坚持走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的改革道路,在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及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完善生态文明基础体制、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等三方面的重点改革任务。总的来看,这些稳中求进的任务部署强调体制改革的基础性、工作措施的体系性、促进机制的协同性,既体现了改革部署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性,又体现了改革措施的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性。

完善生态文明基础体制必须不断上台阶。为此,《决定》基于现有的体制建设基础,面向美丽中国建设和碳达峰碳中和阶段性目标,作出了五方面的改革部署:一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体制构建,即实施分区域、差异化、精准管控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健全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价制度;二是加强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体制构建,即健全主体功能区制度体系,建立健全覆盖全域全类型、统一衔接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规划许可制度,强化国土空间优化发展保障机制,构建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三是加强生态环境产权保护的基础体制构建,即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管理制度体系,完善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建立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保护利用和资产保值增值等责任考核监督制度;四是完善国家生态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即在长江保护法、黄河保护法、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生物安全法有关国家协调机制的基础上,健全覆盖资源保障、生态保护、污染防治、应对气候变化的跨部门、跨省域国家生态安全工作协调机制;五是对生态环境法律体系进行梳理,以适用范围查漏补缺、法律规范系统集成和法律制度协同增效为目标,在生态环境法典编纂时开展监管体制、法律制度和法律机制的改革,巩固好的改革做法,实施好的监管体制,完善好的法律制度,创新好的法律机制,使新征程上的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法治相统一,使新征程上的深化生态文明体制重大改革于法有据。总的来看,这些改革措施,既体现了深化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基础性,也体现了改革措施的与时俱进性。

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必须稳中求进。为此,《决定》基于现有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建设基础,面向美丽中国建设和碳达峰碳中和阶段性目标,本着“啃硬骨头”的精神,作出了七方面的改革部署:一是以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推进生态环境治理责任体系、监管体系、市场体系、法律法规政策体系建设,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的综合绩效;二是以保障生态环境保护改革措施的正当性、科学性和合理性为目标,完善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制度机制,落实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建立新污染物协同治理和环境风险管控体系,推进多污染物协同减排;三是以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深化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改革,构建环境信用监管体系;四是以区域协调保护和区域协调发展为目标,探索区域协同立法,完善区域一体化发展机制,构建跨行政区合作发展新机制,优化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机制,推动重要流域构建上下游贯通一体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全面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五是以系统保护、重点保护和多元化投入为目标,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制度,健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机制,建设多元化生态保护修复投入机制;六是以资源节约和集约利用为目标,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全面推行水资源费改税,健全海洋资源开发保护制度,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深化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七是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为目标,推进生态综合补偿,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统筹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总的来看,这些改革部署既体现了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健全工作的全面性,也体现了改革措施的针对性。

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必须有用管用。为此,《决定》基于现有的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建设基础,面向美丽中国建设和碳达峰碳中和阶段性目标,作出了四方面的改革部署:一是为了发挥绿色低碳发展机制的激励约束作用,既要实施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健全绿色消费激励机制,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设,又要优化政府绿色采购政策,完善绿色税制;二是为了健全资源安全保障的机制,要完善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健全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三是为了应对气候变化,走绿色低碳的发展路子,既要健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机制,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完善新能源消纳和调控政策措施,又要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构建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健全碳市场交易制度、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制度,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还要完善适应气候变化工作体系;四是为了促进依法行政,既要完善生态环境行政处罚等领域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推动生态环境行政执法标准跨区域衔接,完善生态环境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双向衔接制度,又要完善省以下环境监测监察垂直管理体制和地方分级管理体制,健全生态环境垂直管理机构和地方协作配合机制。总的来看,这些改革部署既体现了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创新的相关性,也体现了改革措施的有效性。

结语

芝麻开花节节高。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以全面推进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为目标、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坚持守正创新和系统观念,在法治轨道上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既顺应了全球绿色低碳发展的历史潮流,响应了加快我国绿色低碳转型的时代要求,也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求。总的来看,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系列举措既立足长远又实事求是,既全面系统也重点突出。可以预见,这些举措对于加快我国绿色低碳转型,如期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碳达峰碳中和阶段性目标,将发挥重要的促进和保障作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常纪文

宏观纵览
构建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就是中国共产党从实际出发,对市场经济规律认识深化和升华的过程

●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才能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创造力,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才能“管得住”。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放”和“管”不是矛盾的,而是统一于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管得住、管得好才能放得活,其目的都是为了市场经济既保持活力又保持秩序,为了促进高质量发展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必须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既‘放得活’又‘管得住’,更好维护市场秩序、弥补市场失灵,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构建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于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深刻理解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丰富内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过程就是不断探索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从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禁止商品生产和经营,到允许和鼓励商品经济;从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从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建立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建立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要“放得活”又要“管得住”。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就是中国共产党从实际出发,对市场经济规律认识深化和升华的过程。必须顺应时代潮流和实践发展,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高水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构建与高水平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根据马克思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关系原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水平,必然要求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正如马克思所言,“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进入信息社会,数字化、AI、物联网等已经渗透到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今天的市场体系日益复杂,经济全球化深度发展,完全可以在瞬间实现全球范围内生产要素的最优配置,客观上要求不断变革生产关系,形成与生产力特别是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进而要求构建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是超越我国过去的市场经济体制,在继承中发展和创新,在发展中继承。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不同时期的改革都会打上深深的时代烙印。后一时期的改革都是对前一时期改革的深化。比如,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对过去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超越;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就是对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超越等等。

三是既注重吸收和借鉴发达国家市场经济体制的经验,克服其缺陷和不足;也注重克服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更注重克服当下阻碍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堵点卡点痛点,着力于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四是具有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现代市场体系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各类市场的有机整体。当今时代,市场体系呈现出两个趋势:一.市场体系中的家族成员日益增多的趋势。农耕时代的生产要素主要是劳动和土地,工业时代的生产要素主要是劳动、资本、土地、管理,信息时代的生产要素则为劳动、资本、土地、管理、信息、数据等等。生产要素日益增加,客观上要求有生产要素市场。今天,我们的信息市场、数据市场正在建立和完善。二.每一个市场都呈现出市场交易的对象、规则、手段等不断升级的趋势。有市场就会有供给和需求,有经营主体就会有竞争,有竞争就要求有维护公平竞争的制度。完善的市场体系的主要标志,除了完备市场之外,就是市场竞争公平、充分。要保护竞争,就需要产权保护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

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才能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创造力,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才能“管得住”。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充分认识构建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意义

构建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需要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实力大幅度提升,所有改革目标的实现都有赖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并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其他各项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建立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构建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时就会起到促进作用,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生产关系更好地适应生产力发展,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更加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列宁指出,“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归根结底在于有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中国人民的生产力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的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还是解放生产力的”。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新时代的硬道理”。

构建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破除各种制约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有助于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世界各国的竞争,表面看是综合国力、科技创新能力、人才的竞争,背后则是社会制度的竞争,是具体的体制机制竞争。哪个国家赢得制度优势,具备体制机制优势,哪个国家的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在互联网条件下,哪个国家就能够在世界范围高效率地配置资源,吸引优质的生产要素,就能够在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

构建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全面深化改革

进一步厘清市场与政府的职责。“放得活”就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由市场说了算。凡是市场机制能够充分发挥作用的领域,政府就不要干预,政府的功能是弥补市场失灵,包括提供公共产品、有效的市场监管和保护公平竞争、防止负的外部性、加强和改善宏观经济治理、实现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等等。“管得住”就是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政府不越位,即干预市场经济运行;不缺位,即市场失灵的领域政府没有补位;不错位,即政府干了不该干、干不好也干不了的事。不断完善与市场经济相关的法律法规等制度,市场延伸到哪里,制度就跟进到哪里,不能存在制度真空。政府依法治理、依法监管。以往“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怪圈,根本原因不在于“放”和“管”,而是“放”了之后“管”没跟上,自然就会乱,或者管了不该管的,自然“一管就死”。“放”和“管”不是矛盾的,而是统一于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管得住、管得好才能放得活,其目的都是为了市场经济既保持活力又保持秩序,为了促进高质量发展。

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构建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有完善的市场体系,完善的市场体系需要有健康的经营主体。经营主体是经济运行的细胞。经营主体的活力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市场的活力。市场的活力来自于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公平竞争。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和历史背景,要造就充满活力的经营主体,公有制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明确功能定位,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做强做优做大,非公有制企业需要良好的发展环境,破除制约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各种“弹簧门”“玻璃门”和“旋转门”,同时也要完善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加强企业合规建设和廉洁风险防控。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我国有巨量的内需市场,但由于存在市场垄断、部门分割和行业封锁等现象,各个市场之间及其内部存在各种无形的门槛,看不见、摸不着、进不去,既损害消费者利益,也损害投资者利益。统一大市场是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全国统一大市场,要求有共同的市场规则、有公平统一的市场监管、有统一的信息共享的招投标和各种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有统一的生产要素贡献参与收益分配的机制等。

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市场经济的基础制度包括产权制度、市场信息披露制度、市场准入制度以及企业破产制度、社会信用制度和监管制度等。无规矩不成方圆。市场经济基础制度犹如高速公路的交通规则,经营主体犹如交通工具。有完善的交通规则,规定哪些交通工具可以上高速公路行驶,哪些交通工具不能上高速公路行驶,行驶的最低速度和最高速度等等,这样才能确保高速公路行驶顺畅、高效有序。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主任、教授 赵振华

形成市场主导的有效投资内生增长机制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在部署“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着重提出,“深化投资审批制度改革,完善激发社会资本投资活力和促进投资落地机制,形成市场主导的有效投资内生增长机制。”这表明,过多依赖政府推动、政策刺激、数量扩张、负债运行的投资模式和机制已经不适应当前和未来扩大有效投资的要求。必须更好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促进有效投资内生增长机制的形成,从更大程度上激发社会投资动力和活力。

有效投资内生增长机制具有较强的市场属性

有效投资是有需求的投资、有质量的投资、有效率的投资、有回报的投资和有获得感的投资。具体来讲,是能够通过乘数效应和催化作用带动就业增长以及消费升级的投资;能够创造优质供给,催生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形成新的增长动能的投资;能够促进资源和要素优化配置与合理利用、实现供求体系动态平衡的投资;能够产生较好财务回报、稳定的现金流和综合效益,推动债务与增长的良性循环的投资;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促进民生改善和共同富裕的投资。

有效投资内生增长机制与传统意义的投资增长机制不同,突出了市场化、法治化、规范化、可预期、自律性、约束性等特征,强调了市场主体的自觉性、市场机制的主导性、投资活动的自主性、需求因素的引领性。也就是说,有效投资内生增长机制是以市场为基础、以自主为要求、以自由为目标、以需求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以改革为路径、以法治为保障,推动实现投资自主、持续、健康发展的方式、方法、手段和路径。

形成市场主导的有效投资内生增长机制的总体要求是:第一,更加尊重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由市场主体决定投资方向和方式,在竞争与合作中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第二,投资要在供需两端共同发力,在适度扩大投资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增加有效投资,扩大有效供给,适应和引领有效需求,促进更高水平的供需动态平衡;第三,深化法治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推进投融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保障投资者的权益,创造公平竞争的条件;第四,健全债务融资的风险防范机制,健全政府投资和社会资本的约束机制,持续化解财政和金融风险,把安全贯穿在有效投资内生增长的各领域和全过程。

市场主导的内生增长机制对扩大有效投资意义重大

一是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增长,避免投资的大起大落。“十二五”时期我国投资年均增长16.8%,到“十三五”时期,年均增速大幅降至5.4%,“十四五”规划前三年仅维持5%以下水平,投资高速增长期已经过去,无论从可能性还是必要性来讲,都无法延续以往的高强度、数量型增长模式。未来,有限投资要发挥更加有效的作用,要探索市场主导的有效投资内生增长机制,增强投资者信心,改善投资者预期,为投资注入新的活力和动能,不断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稳定投资增长,避免在新的发展阶段出现投资滑坡的局面。

二是推动“补短板”“卡脖子”投资增长,减少盲目投资。我国产业结构失衡现象仍然严重,低端同质化供给过度,提供更好消费体验的高端供给不足。关键装备、原材料、核心零部件严重依赖进口,面临市场断供风险和安全隐患。传统产业,甚至光伏、新能源汽车、储能、机器人等新兴产业也出现不同程度的结构性失衡。必须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方式,促进优质资本要素向高效能产业、企业和区域流动、集聚与配置,进一步释放新质生产力投资空间;同时,加速低效产能退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市场优胜劣汰。

三是减少对政府投资的过度依赖,形成更有效率、更为持续的市场投资替代。我国长期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不断扩大预算内投资、国债投资和地方债规模,扩张性政府投资政策长期难以退出。公共投资“盘子”越搞越大,地方政府平台公司的空间不断拓展。这种状态加重了财政负担,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积累扩散,影响到国家经济安全。必须重新定位政府在投资中的地位,健全政府投资有效带动社会投资体制机制,激励各类市场主体积极融入发展大局,有意愿、有信心、有能力自主推动有效投资增长。

四是构建市场预期稳定的发展环境,形成有效激励和约束。行政管制加剧了市场的不公平竞争,限制了民营经济的市场活力。法治环境与诚信意识缺失,民企的不安全感有所增加。政府官员的政绩冲动和对经济活动的不当干预造成要素价格和市场信号扭曲,导致企业生产过剩、债务负担较重。未来,必须完善市场主导的有效投资内生增长机制,优化投资环境,增强投资动力,形成正向激励;同时,减少盲目投资,控制债务风险,形成反向约束。

进一步完善市场主导的有效投资内生增长机制

由于预期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事先判断投资是否有效非常困难。但是,唯一能够确定的是:要创造好的体制和政策环境,将市场主体行为及其决策纳入追求有效投资的轨道上来。也就是说,市场主导的体制机制建设才是实现有效投资的前提与基础。

打造扩张有效投资的活力空间。一是为市场主体松绑,突破条条框框,激发民间主体活力,打通制约民间投资的制度性痛点、堵点,提高民营经济在资源要素、内需市场等占比及获得的均等化水平,增强市场主体的创新创业意愿。二是为地方政府松绑,鼓励地方政府大胆实践、大胆尝试,对改革的模式、路径不设统一的模板,允许基层政府探索适合本地需要的投资自选动作。

筑牢增加有效投资的民意基础。一是以公众利益为本。减少项目选择中的长官意识,根据公众的需求意愿,确定政府投资的优先顺序;针对民众收入减少、更加依赖低价公共设施的现实,在削减政府新增投资的同时,维持或增加公共设施的运营补助。二是从细微之处着眼。多元参与有利于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效应,平衡复杂利益诉求,实现投资的多重价值。要畅通政策渠道和路径,推动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居民多方参与的形式、流程、权责等的制度化,让更多的市场主体参与到项目中。

明确推进有效投资的市场信号。一是健全统一高效的要素市场体系,落实“人钱地”挂钩政策,推动投资向效益更高的地区和产业转移,向人口和要素流动的方向集中。二是健全稳定的项目投资回报机制,完善主要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公用事业产品和服务价格形成机制,使投资者能够补偿合理成本、取得合理收益。三是全面清理废止先征后返、财政奖励或补贴、土地出让收入等优惠政策,防止招商引资中的恶性竞争,畅通落后低效产能退出渠道。

提高扩大有效投资的融资能力。一是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整建制连片谋划实施项目,将有内在关联性的零散项目打捆为整装项目并整体实施。二是优化资源统筹平衡和成本收益平衡机制,发展跨区域平衡、多项目捆绑平衡、近期远期平衡等模式,实现以丰补歉、以肥补瘦。三是坚持“多式衔接、立体开发、功能融合、节约集约”的原则,对基础设施站场、服务区及毗邻地区土地实施市场化综合开发利用。

健全实现有效投资的项目管理。一是从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角度出发,系统分析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和维护各环节涉及的因素,准确识别和管控风险,择优提出建设实施方案。二是坚持先评估后决策,广泛听取专家意见,做好多方案、多维度的论证研究。三是通过事前绩效评估、事中绩效运行监控、事后绩效评价与结果应用,确保项目执行可查、可控和资金使用有理、有效。

增强形成有效投资的责任约束。一是完善政府投资的约束机制。强化地方人大在债务融资监管中的责任义务,实行政府重大项目决策听证和公示制度。健全政府投资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压缩华而不实的政府项目。二是完善社会资本的约束机制。企业要重视诚信、合规建设,避免采取高负债运营模式;评级、审计、法律等中介机构要提高执业水平,加强行业自律;金融监管部门要从严打击各类造假行为,切实维护市场诚信基础,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投资研究所 应晓妮;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投资研究所 刘立峰

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 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进一步作出部署,提出“必须完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统筹推进财税、金融等重点领域改革,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这对于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是宏观调控理念与思路的全面升华,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客观需要,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是宏观调控理念与思路的全面升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强对经济工作的战略谋划和统一领导,完善党领导经济工作体制机制,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党的二十大提出“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其战略部署和重点举措,强调构建制度机制,包括完善国家战略规划体系和政策统筹协调机制,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强调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多领域目标,统筹短期经济运行和中长期发展战略。从宏观调控体系到宏观经济治理体系,是调控框架的拓展、调控理念的升华,是对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大国治理规律的科学总结,丰富了习近平经济思想,开创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

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客观需要。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集中体现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对政府经济治理提出了新目标和新要求。党中央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及时将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纳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中,从国家治理层面为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构筑体制保障。宏观经济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要创新理念方式,建立健全制度体系,有效提升治理能力,助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向更高水平迈进。

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充分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作用,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则是二者的有机结合和关键节点。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首要任务,为实现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高质量发展,相较传统的宏观经济调控,更需要科学有效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从根本上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壁垒和结构性矛盾,营造支持高质量发展的制度环境。

近些年来宏观经济治理成效显著,但国内外形势更加复杂严峻带来新的挑战,同时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建设也有待进一步加强

宏观经济治理的框架不断完善、治理能力不断提高。在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我国已基本建立并不断完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为成功应对世纪疫情等多重超预期因素提供了重要支撑,平抑了经济周期大起大落。宏观经济治理目标体系不断优化,科学合理制定短期、中期、长期发展目标,统筹衔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年度计划、“十四五”规划、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统筹推进构建新发展格局、共同富裕、“双碳”等重要战略目标。宏观经济治理政策体系持续健全,强化跨周期政策设计和逆周期调控,发挥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坚持以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为主体的政策框架,完善对就业、产业、环保等政策的支持保障方式。比如,财政政策工具不断丰富完善。坚持制度性安排和阶段性措施相结合,实施减税降费。地方政府债券从无到有,类型不断增加、功能逐步细化。2020年应对疫情冲击,发行抗疫特别国债,2023年增发国债,支持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今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两重”建设和“两新”行动。通过市场化机制支持企业创新发展,有效运用政府投资基金、补贴、贴息等政策工具,更好地发挥财政政策在宏观经济治理中的作用。

国内外形势更加复杂严峻,给宏观经济治理带来新的挑战。从外部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外部环境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上升,美西方对我国打压围堵加剧,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升级,全球经济贸易复苏乏力,我国应对化解外部风险挑战的任务更加艰巨。在外部冲击影响下,国内经济发展中一些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也逐步显现。从内部看,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保持经济平稳运行难度加大。潜在经济增速下降,投资和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趋弱,消费仍难以接续弥补。我国面临劳动力供给下降和人口老龄化加深并存的局面,结构性就业压力加大。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一些领域风险隐患不容忽视。面对上述风险挑战,必须进一步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从宏观上把握、从战略上着眼,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国内和国际,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在取得显著治理成效的同时,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建设方面仍存在一些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宏观经济治理目标的统筹有待加强。各部门实施宏观政策,首先要服务于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但由于部门职责不同,调控目标侧重点也有所不同,部分目标之间可能出现取向不一致。特别是当前面临两难多难问题的背景下,各宏观政策目标协同性有待进一步加强。宏观政策的配合紧密度有待提升。目前在就业、产业、区域领域出台的各项政策较多,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存在个别政策措施衔接不紧密、执行标准不统一、服务管理不规范等现象,合力作用仍有待进一步发挥。宏观政策的传导顺畅程度有待提高。在需求不足、国内大循环不够通畅的背景下,宏观政策的乘数和传导效应都有下降的苗头,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策实施效果。政策工具的整合优化有待加强。比如,现有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工具较多,但同样成本,减税降费、财政补贴、降低融资成本等工具中,采取何种政策组合方式效率更高、效果更好,目前需要加强评估,进一步调整优化。

进一步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完善财政宏观调控,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财力支撑和制度保障

充分认识财政在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从职能定位看,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从治理目标看,财政政策目标与宏观经济治理目标具有高度的内在一致性。财政是政治、经济、社会联系的关键节点,涉及政府、企业、个人各类主体,财政既体现政府宏观经济治理理念,又与宏观经济治理目标范围高度一致,具有天然的内在一致性。从政策体系看,财政政策是宏观调控的两大主要政策工具之一。党中央多次强调,健全以国家发展规划为战略导向,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就业、产业、投资、消费、环保、区域等政策紧密配合,目标优化、分工合理、高效协同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

完善财政宏观调控,促进形成经济增长和财政可持续的良性循环。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要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进一步完善财政宏观调控,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收入方面,保持宏观税负总体稳定,为完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提供财力支撑。随着持续减税降费,我国宏观税负水平不断下降,2023年税收占GDP的比重为14.4%。从未来发展看,财政收入规模要保持合理增长,以更好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同时,我国处于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关键进程中,需要保持一定的财政收入筹集能力。要注重涵养培育税源,以经营主体和实体经济良性发展,为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提供支撑。支出方面,要围绕实现宏观经济治理目标,强化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坚持有保有压,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努力降低行政运行成本。集中力量办大事,落实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围绕高质量发展,积极支持科技攻关、教育、基本民生、绿色发展等领域。加大对地方转移支付力度,兜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同时,也要统筹需要与可能,科学合理安排支出,充分发挥好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和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的作用。管理方面,围绕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提升现代财政治理水平。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完善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全过程管理机制。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严肃财经纪律。调控方面,密切跟踪分析形势变化,完善财政政策跨周期设计和逆周期调节机制。健全宏观经济分析方法和机制,完善财政信息数据库建设,充分利用大数据手段,增强分析预测的前瞻性、可靠性、科学性,为完善逆周期政策调节提供支撑。进一步加强与货币、就业、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的合力。风险防范方面,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增强财政可持续能力。进一步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着力防范化解隐性债务风险,推动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妥善处置平台公司债务。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增强民生政策的可持续性。同时,支持防范化解金融、房地产等领域的重大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财税制度。全力落实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任务,既要推动解决当前财政面临的突出问题,也要推动长期可持续发展。一是坚持综合统筹、突出重点,健全现代预算制度。进一步理顺各类预算间的衔接关系,深化零基预算改革,完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加强财政资源统筹,把依托行政权力、政府信用、国有资源资产获取的收入全部纳入政府预算管理,优化财政资源分配机制。二是坚持税收法定,适应社会经济结构变化,健全税收制度。优化税制结构,促进高质量发展、社会公平、市场统一。健全直接税体系,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更好发挥调节收入分配功能。增加地方自主财力,拓展地方税源,适当扩大地方税收管理权限,推进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稳步下划地方,完善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和抵扣链条。研究同新业态相适应的税收制度。三是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适当加强中央事权,提高中央财政支出比例,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清理规范专项转移支付,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提升市县财力同事权相匹配程度,建立促进高质量发展的转移支付激励约束机制。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财政部原副部长、党组成员 余蔚平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税制改革:目标要求与实现路径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税收制度作为国家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有效政府治理、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重要工具,需要根据形势发展和客观需要不断加以改革完善。

中国式现代化对税制改革的目标要求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中国式现代化要求更好发挥税收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性、支柱性和保障性作用,健全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社会公平、市场统一的税收制度。

一是要服务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财税体制改革不是解一时之弊,而是着眼长远机制的系统性重构。”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税收制度属于上层建筑,要主动回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围绕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聚焦中心工作,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高质量发展。

二是要促进社会公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财税体制改革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内容,也应该坚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为核心任务。

三是推动市场统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任务,迫切需要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税收制度作为全国统一的市场制度规则中的重要内容,也应不断进行优化和完善,从而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

健全税收制度需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经济和社会、政府和市场、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发展和安全等重大关系,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具体就税制改革而言,主要应处理好如下三个关系。

一是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强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税收制度是联系政府与市场的关键纽带,需要在明确两者边界的基础上,促进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更好结合,实现协同发力。一方面,通过优化税制结构、加强税收监管、改善纳税服务等措施,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实施差别化税收政策,引导资源向绿色低碳、高新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流动,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是效率和公平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既要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效率,又要更有效地维护社会公平,更好实现效率与公平相兼顾、相促进、相统一。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税制改革必须同时兼顾效率与公平。就效率而言,一方面要营造良好的税收环境,充分发挥市场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要不断加强税收信息化建设,推进税收征管现代化,简化纳税程序,降低纳税人的遵从成本,提高税收征管效率。就公平而言,税收制度应注重维护社会公平、坚持量能负担,同时通过完善累进税率制度、加强税收征管等措施,调节收入分配,实现共同富裕。

三是活力和秩序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处理好活力和秩序这对关系是一道世界性难题。中国式现代化应当而且能够实现活而不乱、活跃有序的动态平衡。税收制度构建涉及多个主体与多个客体之间的关系,其中,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关系最为关键。央地间税收格局的稳定发展对于地方政府财政自主性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实现“寓活力于秩序”。一方面要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激发地方活力。在中央和地方之间相互激励的基础上,实现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和公平性,充分考虑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鼓励地方政府积极主动有为,促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要坚持集中统一领导,确保有序平稳。坚持“全国一盘棋”,充分发挥我国体制优势和治理效能,充分发挥中央宏观调控职能作用,避免地方政府之间无序税收竞争,确保税制统一公平、运行有序。

健全税收制度的主要路径

着眼于构建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社会公平、市场统一的税收制度,需要系统思维,从加强法治建设、完善激励机制、优化结构、提升征管水平等方面多管齐下,形成合力,更好发挥税收筹集收入和调控经济运行功能作用,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一是全面落实税收法定原则。税收法定是现代税制的基本原则之一。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落实税收法定原则”以来,税收立法进程明显加快,一系列税制改革和税收立法工作有序推进,现行18个税种已实现13个税种立法。下一步,要尽快完成增值税、消费税等税种立法工作,同时加快推进税收征管法修订。此外,要进一步规范税收优惠政策,营造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形成。

二是完善税收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支持机制。充分发挥税收政策的激励作用,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体系。要健全税收规则和制度,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加快构建与数字经济等新业态相适应的税收制度,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合理降低制造业综合成本和税费负担,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三是健全直接税体系。健全以所得税和财产税为主体的直接税体系,有效发挥直接税筹集财政收入、调节收入分配和稳定宏观经济的作用,夯实社会治理基础。进一步完善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规范经营所得、资本所得、财产所得税收政策,实行劳动性所得统一征税。有效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完善生育休假制度,建立生育补贴制度,提高基本生育和儿童医疗公共服务水平,加大个人所得税抵扣力度。积极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和改革。

四是培育地方税源。推进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稳步下划地方。完善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和抵扣链条,优化共享税分享比例。把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合并为地方附加税,授权地方在一定幅度内确定具体适用税率。统筹推进非税收入改革,适当下沉部分非税收入管理权限,由地方结合实际差别化管理。

五是完善绿色税制。全面推行水资源费改税,改革环境保护税。完善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等有关促进绿色发展政策体系,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探索通过将高耗能、高污染的产品纳入消费税征税范围等方式,健全污染防治的长效机制。同时,通过加大碳捕捉、碳封存、林业碳汇领域的税收支持,将污水处理费、固体废物处理费、水价、电价等收费政策向环保企业倾斜,创造有利于环保投资、营运的税费政策环境。

六是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建立现代化的税收征管体系,推动信息化和数字化转型,增强税务执法的规范性、便捷性和精准性。从“以人治税”向“以数治税”和“以链治税”转变,进一步构建以“信息流”为核心的税收征管模式,提高税收征管效率。加强数据共享和协同,提高税务部门的执法能力和监督能力,减少税收征管中的偷漏税行为。强化税收监管和合规性,建立审计机制和有效的税收监管机制,加大执法监督力度,确保税收减免和优惠措施的合法性和合规性,防止税收政策滥用和不正当竞争行为。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常务副院长、国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石绍宾

金融透视
区域性金融风险检测预警体系的创建探究

摘要:金融系统的稳定对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然而,过去几十年来,全球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伴随着金融风险的增加,尤其是在区域性层面。这些风险可能源于宏观经济波动、金融市场的不稳定、金融机构的脆弱性以及其他因素。因此,建立一个有效的区域性金融风险检测预警体系变得至关重要。文章对如何创建一个切实可行的区域性金融风险检测预警体系,以更好地应对金融风险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区域性金融风险,预警体系,创建策略,创建探究

引言

在当今全球化和金融市场高度互联的背景下,金融体系的稳定性至关重要。然而,过去几十年来,金融风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不断增加,特别是在区域性范围内。这些风险可能源自宏观经济的波动、金融市场的剧烈波动、金融机构的脆弱性,以及全球性因素的相互作用。此外,各国和地区的金融体系也受到不同法规、监管和市场条件的影响,使金融风险的特征在不同地区之间差异显著。在这一背景下,建立一个有效的区域性金融风险检测预警体系成为政府和监管机构的紧迫任务。这个体系的核心任务是及时识别和评估金融风险,以便采取适当的措施来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同时,它还需要在不同地区之间实现协调与合作,以确保金融体系的跨区域互连性得到妥善管理。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有效创建和实施区域性金融风险检测预警体系,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金融环境。

一、区域性金融风险检测预警体系的作用

(一)提前警示风险

区域性金融风险检测预警体系有助于提前识别潜在的金融风险。通过监测宏观经济指标、金融市场波动和金融机构的稳定性,该体系能够发现风险因素的早期迹象。这有助于政府和监管机构在风险进一步扩大之前采取必要的措施,从而避免金融危机的爆发。例如,在金融危机爆发前提前预警可以帮助政府及时干预,稳定金融市场并减轻危机的影响。

(二)促进金融市场的稳定

区域性金融风险检测预警体系有助于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性。通过监测市场波动和投资者情绪,该体系能够提供有关市场可能出现动荡的信息。这使得监管机构和投资者能够更好地应对市场波动,降低恐慌性卖出和市场崩盘的风险。稳定的金融市场有助于吸引投资,推动经济增长。

(三)改进金融监管和政策制定

区域性金融风险检测预警体系为金融监管和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和见解。监管机构可以根据风险指标的变化来调整监管政策,以更好地适应当前市场情况。政策制定者可以根据风险预警信息来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政策,以稳定金融体系和促进经济增长。这种信息的精确性和及时性对于制定有效政策至关重要。

二、区域性金融风险检测预警体系创建面临的问题

(一)数据可用性和质量问题

区域性金融风险检测预警体系的建立需要大量数据支持,包括宏观经济数据、金融市场数据和金融机构数据等。然而,不同地区的数据可用性和质量存在差异,这可能导致数据不完整或不准确。因此,数据的可信性和一致性成为关键问题。如何确保数据的来源和质量,以便进行准确的风险评估,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跨区域差异和复杂性

区域性金融风险检测预警体系需要考虑不同地区的金融市场、监管体系和经济状况。这使得建立一个通用的体系变得困难,因为不同地区面临的风险因素和市场动态各不相同。因此,如何在不同地区之间实现协调和适应性,以满足各地区的具体需求,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三)模型不确定性

区域性金融风险检测预警体系通常使用模型来分析和预测风险。然而,金融市场和经济是复杂的系统,受多种因素影响,模型的不确定性常常存在。模型的选择、参数设定以及模型的有效性都需要仔细考虑。如何在模型不确定性存在的情况下做出准确的风险评估和预警,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三、区域性金融风险检测预警体系的创建策略

(一)数据整合与标准化

1.建立统一的数据交换协议和标准。确保各个数据提供方采用相同的数据格式、命名约定和定义,以便实现数据的互操作性和一致性。这可通过国际金融标准和数据格式规范来实现,例如,金融行业通用的数据交换协议如Financial Information eXchangeFIX)协议等。这样的标准可以确保数据在不同系统和地区之间无缝传输和解释,降低数据整合的复杂性。

2.采用数据集成工具和平台。利用现代数据集成工具和平台,将来自不同数据源的数据整合到一个集中的数据仓库中。这些工具可以自动化数据提取、转换和加载(ETL)过程,减少手工处理,提高数据整合效率。同时,使用数据清洗和质量控制工具来处理数据中的异常值和不一致性,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建立数据字典和元数据管理系统。创建一个数据字典,记录数据元素的定义、来源、用途和关系。元数据管理系统可以跟踪数据的变化和历史记录,帮助用户了解数据的演变过程。这有助于提高数据可管理性,使数据整合和标准化过程更加透明和可控。

4.采用数据质量框架。建立一个数据质量框架,定义数据的质量标准和指标,包括数据准确性、一致性、完整性、可靠性和时效性等方面。通过定期监测和评估数据质量,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数据质量问题。此外,建立数据质量管理流程,包括数据质量检查、异常处理和数据质量报告,以确保数据的高质量和可信度。

(二)跨区域协调和合作

1.建立跨区域监管合作框架。制定多边协议或协议,以促进不同地区之间的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和合作。这一框架可以明确各方的责任和义务,建立合作机制,包括信息共享、联合监管和风险协调。此外,建立一个定期召开的跨区域监管合作会议,以促进信息交流和政策协调。

2.共享最佳实践和经验。建立一个平台,让不同地区的监管机构分享最佳实践和成功经验。这可以通过组织研讨会、研讨会和培训课程来实现。通过学习和借鉴其他地区的成功案例,可以提高监管机构的能力和效率,加强风险管理和监管政策的制定。

3.建立信息共享机制。设立一个安全的信息共享平台,允许监管机构在跨区域风险传播时及时共享信息。这可以包括风险指标、市场数据和监管政策等信息。确保信息共享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可以采用加密和身份验证技术来保护敏感信息。

4.制定跨区域危机应对计划。建立一个跨区域危机应对计划,明确各方在金融危机或风险升级时的应对措施和协调机制。这包括危机时的信息交流、市场干预和货币政策协调等方面。危机应对计划应该定期审查和更新,以确保其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条件。

(三)模型优化和验证

1.选择适当的模型类型。在建立金融风险检测预警模型时,首先需要选择适合特定问题的模型类型。这可以包括统计模型、机器学习模型和深度学习模型等不同类型的模型。选择合适的模型类型取决于数据的性质、问题的复杂性和模型的解释性需求。

2.调整模型参数。模型的参数设置对于模型的性能至关重要。通过使用交叉验证和调优技术,可以确定最佳的模型参数,以提高模型的预测准确性和泛化能力。参数的调整应该基于数据的实际特征和问题的需求,而不是盲目地进行参数搜索。

3.使用历史数据进行模型验证。历史数据是模型验证的重要来源。通过将模型应用于历史数据并比较其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可以评估模型的性能。这可以采用不同的验证指标,如均方误差、准确率、召回率等,来量化模型的准确性和效果。

4.采用交叉验证技术。交叉验证是一种有效的模型验证方法,可以帮助评估模型的稳定性和泛化能力。通过将数据分成训练集和测试集,并多次进行交叉验证,可以减少验证结果的随机性,更好地评估模型的性能。交叉验证还有助于检测模型是否存在过拟合或欠拟合问题。

(四)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

1.采用高级加密技术。为了确保信息的安全性,采用强大的加密算法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这包括数据传输时的传输层安全性(TLS)加密和数据存储时的数据加密。采用高级加密技术可以有效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数据泄露。

2.建立访问控制机制。为了限制对敏感信息的访问,应建立严格的访问控制机制。这包括使用身份验证和授权系统,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才能访问敏感数据。访问控制应该基于角色和权限进行管理,并定期审查和更新。

3.实施监测和审计机制。为了追踪和监控信息的使用,应该建立监测和审计机制。这包括记录用户的访问行为和数据操作,并定期审查这些记录以检测异常活动。监测和审计机制可以帮助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威胁。

4.遵守隐私法规和法律。在信息收集和处理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适用的隐私法规和法律。这包括获得用户的明确同意,保护敏感个人信息的安全性,以及按照法规要求进行数据披露和通知。违反隐私法规和法律可能会导致严重的法律后果。

四、结语

在面对日益复杂和多变的金融市场环境时,建立区域性金融风险检测预警体系显得至关重要。本文探讨了数据整合与标准化、跨区域协调和合作、模型优化和验证,以及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等关键策略,以应对创建这一体系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一是,通过数据整合与标准化,能够确保高质量、一致性和可信度的数据支持金融风险分析和预警。这需要制定统一的数据交换协议和标准,采用数据集成工具和平台,建立数据字典和元数据管理系统,以及实施数据质量框架。二是,跨区域协调和合作是确保金融风险检测预警体系有效性的关键因素。建立跨区域监管合作框架、共享最佳实践和经验、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以及制定跨区域危机应对计划,有助于降低跨区域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性。三是,模型优化和验证是保证风险预测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环节。选择适当的模型类型、调整模型参数、使用历史数据进行验证,以及采用交叉验证技术,都有助于提高模型的性能和效果,降低模型不确定性。四是,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是建立金融风险检测预警体系的基础。采用高级加密技术、建立访问控制机制、实施监测和审计机制,以及遵守隐私法规和法律,有助于确保信息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建立用户的信任。

综合而言,建立区域性金融风险检测预警体系是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的重要举措。通过有效应对问题和挑战,并采取相应策略,可以更好地准备应对未来的金融风险,为金融市场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持。这需要各方的密切合作和不断创新,以应对不断变化的金融环境。

参考文献:

[1]杨柳.商业银行区域性金融风险防范与化解[J].河北金融,202204):52-54.DOI:10.3969/j.issn.1006-6373.2022.04.012.

[2]刘哲.数字金融发展对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研究[J].金融经济,202202):57-65.DOI:10.3969/j.issn.1007-0753.2022.02.006.

[3]王珂凡,何文彬.数字金融对我国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研究[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原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223306):44-56.DOI:10.12181/jjgl.2022.06.05.

[4]邵明珠.区域性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J].现代经济信息,201715):290.DO1:10.3969/j.issn.1001-828X.2017.15.247.

作者简介:1.谢汉颖(1993—),女,汉族,山西阳泉人,硕士研究生,山西工程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金融风险管理、行为金融学;2.王豪(1993—),男,汉族,山西阳泉人,本科,中国铁塔阳泉市分公司,研究方向:工商管理(质量工程方向)。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讲师 谢汉颖;中国铁塔阳泉市分公司 王豪

云算力在金融领域的创新应用

算力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生产力,通过算力基础设施为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注入新动能,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为算力赋能行业应用提供了行动指南。数字技术创新推动金融业算力爆发式增长,算力已成为金融发展的重要力量,在金融领域的创新应用愈加深化。北银金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北银金科)深入探索“算力+金融”的创新应用,构建先进高效的金融算力体系,致力为金融业务发展提供更为精准、高效的算力支持,更好赋能金融业数字化转型。

算力赋能金融服务场景

《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指出“算力是集信息计算力、网络运载力、数据存储力于一体的新型生产力,主要通过算力基础设施向社会提供服务”。算力指的是完成计算过程的能力,小到手机、个人电脑,大到服务器、超级计算机,算力正走进千家万户、服务千行百业,成为像水和电一样的公共基础资源。在数字经济时代,算力分为通用算力、智能算力以及超算算力三类,其快速发展正驱动着人们对便捷高效且充满多元化、个性化美好生活的不断追求。

算力在金融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从内部管理系统到核心业务系统,都离不开算力提供的基础服务,其带来的变革将极大地改变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生产及服务模式,促进各类金融场景服务效率的提升。

交易处理方面。金融业务交易具有安全性、准确性、实时性、并发性等特点,要求算力提供强大的处理能力和执行效率。金融业务通常需要同时处理大量的交易,涉及多个系统之间的交互和调用,如跨行转账汇款、贸易结算以及网络支付交易等,通过算力提供的高速计算和智能算法,不断提高交易系统的处理能力和执行效率,推动金融业的持续发展。

客户服务方面。金融客户服务的特性要求算力为不同客户提供高效、稳定、个性化的金融服务,贯穿于客户全生命周期的全方位服务体验,围绕客户旅程提供专业化、多样化、个性化和智能化的金融服务和产品,洞察客户行为、偏好和需求。算力通过对海量客户进行实时数据处理和混合交易分析,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客户需求与偏好,为客户提供更加便捷、智能、安全的服务体验。

内部管理方面。金融机构内部管理具有高效性、精确性、实时性和协同性特点,要求算力提供实时保障和决策分析。内部管理作为金融机构稳健运营的基石,涉及诸多业务流程和海量的业务数据,如内控管理、授信审批等。算力通过高精度的计算能力和智能算法,对大量业务数据进行快速处理和分析,推动金融机构内部管理的精细化、现代化和智能化,助力金融机构降本增效,高质量发展。

风险控制方面。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涉及大量的数据处理、模型构建和场景模拟,要求算力对海量数据开展并行处理、挖掘,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更快速、更精准地识别风险、量化风险、预测风险。金融机构风险控制涉及多部门、各条线,需要综合处理多系统大量的风险数据,如市场风险数据、信用风险数据、操作风险数据等。算力通过对复杂的风险模型提供强大的计算能力,帮助金融机构精确评估风险水平,为制定风险管理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提高风险管理的准确性和前瞻性。

智能应用方面。金融机构智能应用具有技术融合、自我学习和多场景性等特点,要求算力在处理海量数据、复杂模型以及训练、推理、调优、实时检索和运行等方面提供更强大的计算资源。智能应用涵盖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NLP)、计算机视觉(CV)、语音识别、大模型等多种技术,应用于多个场景,如智能投顾、智能客服等。算力通过大规模数据处理、高效模型训练以增强推理能力、扩展系统性能,助力智能应用在金融领域的发展。

云算力底座的建设

金融业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业务量的激增,驱动了算力资源的实时供给和多样化、智能化的发展要求。为满足金融机构在交易处理、客户服务、内部管理、风险控制和智能应用等多个领域对算力的需求,建设云算力底座势在必行。云算力底座的建设应充分贯彻落实金融信创(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发展)战略,重点考虑包括国产化算力在内的多元配给、安全可控、稳定保障、高效利用“四要素”。

多元配给方面。面对X86和ARM不同芯片架构,CPU(中央处理器)、GPU(图形处理器)、NPU(嵌入式神经网络处理器)和TPU(张量处理单元)不同算力以及不同供应厂商等,应为用户提供多元且一致的算力供应服务体验。安全可控方面。在自主可控的政策背景和监管要求下,实现国产算力资源适配,满足从非信创算力到信创算力资源的平滑过渡,保障业务应用的不间断运行。稳定保障方面。算力作为转换数据价值的生产要素,已成为支撑数字经济持续向纵深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保障算力的稳定是系统工程,实现算力平稳运行尤为重要。高效利用方面。在“双碳”目标指引下,应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实现算力资源的高效利用,提升算力资源的转化效率、获取效率和利用率。

上述“四要素”的有机结合,实现了不同架构极致算力的有效释放,并将国产资源池和多样化算力纳入算力一体化服务,可以为用户提供超高性能、安全可靠、自主可控、绿色低碳的云计算基础设施。

云算力底座实践应用

北京银行牢固树立“一个银行(One Bank)、一体数据(One Data)、一体平台(One Platform)”的理念,联合北银金科以“五高两低一智能”(高并发、高穿透、高协同、高一致、高体验;低代码、低耦合;智能化)为目标,创新性构建联通、贯通、通透的金融操作系统,将云算力底座作为金融操作系统的资源供给和调度基座,提供面向全行业务系统的持续集成、持续交付、可视化管理和统一运维服务能力,向下链接数据库、中间件等基础软件服务,向上支撑实时交易、智能应用等多场景业务服务,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服务的质量提升,更好推动金融服务的无缝嵌入。北银金科构建具备“异构算力、单集群信创混部、智能运维、容量治理”四项关键能力的云算力底座,对算力资源的配置和使用进行识别,对分散、闲置算力进行汇聚再分配,实现高可靠、高性能、低成本的算力供给。

构建“一云多芯”异构算力,释放多元算力价值。随着金融业数智化转型的深入,更丰富复杂的应用场景和业务需求逐渐加深,对多元算力提出了更多诉求。“一云多芯”解决了不同类型芯片共存所带来的算力资源管理问题,统一管理、灵活调度,能够满足多元算力新需求,是信创云落地的方案之一。云算力底座将服务器芯片等硬件封装成标准算力,无论是何种底层体系,均能为用户提供一致性的云计算服务体验。“一云多芯”所拥有的异构算力能力(即利用不同类型的计算资源进行协同计算的能力)能够屏蔽算力的技术差异,实现对异构算力的集中统一管理、稳定供给和灵活调控,对不同计算节点上所部署的各类算力资源进行标记分类;通过制定应用上云的描述规范,提供业务可显式指定所需要的算力种类或者算力组合要求,云算力底座可从中一次性获知业务全量的资源需求,最终在对指定数据中心、指定运行区域等要素进行评估后完成调度。

首创“单集群信创混部”技术,推动安全可控发展。云算力底座在单个资源调度池内实现了业务组件实例的单轨、双轨“信创混部”服务,尤其是提供了X86与ARM64双架构制品镜像的构建和部署能力,在业务应用平稳运行的同时能够持续提升国产化使用率。通过云算力底座提供的统一调度引擎,可以按比例进行国产化异构算力配置,整个“单集群信创混部”的调度过程,由云算力底座提供应用平滑切换和数据预热机制支撑,实现了业务应用从非信创、信创双轨、全信创单轨的平滑切换,保障了任意技术架构的业务系统在向国产化基础设施迁移过程中持续稳定地向客户提供服务。

提升“智能运维”能力,健全稳定保障体系。运维工作面临传统人工和静态配置管理模式的局限性。传统运维模式受限于故障处置效率低下、动态环境适应性差以及微服务架构的复杂性对运维人员知识储备的要求较高等,给运维工作带来全新挑战。云算力底座将系统层、集群调度层、控制器层、应用组件等多个分离的服务抽象层进行垂直关联和相关指标联动采集、汇总和分析,建立大屏看板,进行运维平台节点和业务实例节点的动态发现及跟踪,自动将警报和建议的解决方案传送给相应的IT团队,提升复杂环境下的故障点定位效率和关联故障分析能力。此外,以“带外”方式、独立运行的智能巡检平台,对云算力底座进行主动巡检和数据采样,提升运用自动化应急干预和处置工具的处置率,助力算力资源的高效供给。

建设“容量治理”支撑体系,高效供给算力资源。金融业的算力资源种类众多、分布复杂,资源管理标准不统一,既要评估平均利用率,又要考虑峰值利用率以及当前和未来的容量需求,因此普遍存在算力资源成本高、利用率低的问题。云算力底座构建了包括成本洞察、趋势预测、容量规划的“容量治理”体系,通过“容量治理”指标体系,多维度地分析各类资源用量,探索AIAgent智能模型进行业务系统的算力需求趋势预测,确保管理者和用户真正了解云算力底座的利用率指标。综合评估算力资源的平均利用率和峰值利用率、业务峰值的周期性特点,优化当前配额配置,在保障业务处理性能的前提下,促进用户合理利用算力资源,实现算力供给的稳定性、经济性、效率性、绿色发展的目标。

总结和展望

在数字经济的背景下,现代金融服务体系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科技为核心生产工具、以平台生态为主要生产方式,需要一个类似于计算机操作系统的金融操作系统,向下对接大量设备、海量数据,向上支撑金融数字化转型的快速开发与部署,实现数据的可信共享、资源的合理配置、服务的质量提升。云算力底座作为金融操作系统的关键数字基础设施,首创“单集群信创混部”技术,探索了“一云多芯、异构统管”的信创建设经验,提供可持续、可靠的长稳算力,满足金融领域丰富的业务应用场景需要,快速响应银行场景化、生态化的金融业务需求,助力行业信创工作的全面推进。

展望未来,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以及大模型等行业应用不断深化,算力需求和规模将持续扩大。为促进算力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增强算力应用赋能实效,以应用为牵引,以协同为重点,以突破为目标,算力产业相关方应各展所长、各尽所能发挥各自优势,凝聚共识,着眼于算力应用场景,加强技术创新,加大算力相关技术的研发投入,形成一批具有自主产权且完备的体系化解决方案,打造多地区、多部门、多行业合作的产学研用体系,构筑算力产业链的健康良好生态。北银金科将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强化科技引领、创新驱动,提供更加广泛灵活、智能高效、绿色低碳的算力匹配,为金融信创高质、稳定、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科技动能,在服务银行业数字化转型战略大局中担当作为,以高水平实际行动和实践成果服务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北银金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 胡浩青

数据资产入表对货币政策调控的影响

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以下简称“数据二十条”)正式发布,标志着我国开始构建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以及数据市场推进的“四梁八柱”。文件中明确提出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尚属首次。而要实现将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并运用到实际生产当中,关键就是要落实数据资产入表,即将数据资源确认为企业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并在财务报表中体现其价值。2024年1月1日起,财政部会计司发布的《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正式施行,为数据资源的会计处理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原则,标志着数据资产入表正式进入实际操作阶段,随后一系列围绕“数据要素×金融服务”的创新案例在全国各地竞相涌现。

我国数据资产入表的进展情况及基本特点

从媒体已经公开报道的案例来看,截至2024年4月末,国内已有超过30个数据资产入表案例,主要分布在北京、广东、浙江、贵州、广西、江苏、山东等10多个省份。综合来看,我国数据资产表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从表现形式来看,主要围绕数据资产价值变现开展融资产品和服务创新。从融资类型来看,推动数据资产入表与金融化主要以数字资产质押、数据知识产权质押、数据资产授信、数据资产无抵押融资、无质押数据资产增信等方式为主,金额大多数集中在500万~1000万元。比如,2023年4月,西安市发布国内首单数字资产保险,为10家企业的数字资产提供了总额1000万元的保障;2023年7月,杭州市推出全国首单包含数据知识产权的证券化产品,以12家企业的145件知识产权帮助企业获得证券化融资1.02亿元;2023年12月,泰山新基建投资运营有限公司通过公共数据授权形成国有数据资产,获得泰安泰山农村商业银行授信600万元,成为全国首单公共数据资产融资;2023年12月,光大银行深圳分行基于香港某企业的数据服务,向其提供300万元跨境贷款支持,成为国内有公开报道的首单跨境企业数据资产融资业务。

二是从推进主体来看,地方法人银行是探索数据资产融资的主要力量。从目前已披露出来的数据资产入表案例来看,参与数据资产融资的银行机构大多数为城商行、农商行等地方法人银行。比如,2021年9月,杭州银行为蔚复来(浙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区块链数据资产质押贷款500万元;2023年6月,贵阳农商银行为贵州东方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基于数据资产价值应用的融资贷款1000万元;2023年8月,苏州银行为江苏罗思韦尔电气有限公司提供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融资1000万元;2023年9月,福建海峡银行为福茶网提供数据资产质押贷款1000万元;2024年3月,湖南新晃农村商业银行为开源数字科技提供数据资产无抵押融资1000万元。

三是从实现媒介来看,数据交易所发挥着重要的“穿针引线”作用。从目前已公开报道的数据资产入表案例来看,数据交易所是完成数据资产登记、确权、估值的重要平台,为数据资产入表提供了有力支持。比如,广州数据交易所为广电运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跨境数据产品——“离岸”提供数据资产登记服务,支持跨境数据资产入表,助力实现数据资产价值变现与金融化;北部湾大数据交易中心与当地金融机构合作开展数据资产融资创新;贵阳大数据交易所、上海数据交易所与银行机构合作,分别推出了数据资产融资产品——“贵数贷”和“数易贷”;浙江大数据交易中心联合浙江中企华资产评估有限公司、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为国网浙江新兴科技有限公司完成“双碳绿色信用评价数据产品”的市场价值评估,这也是全国首单电力行业数据资产市场价值评估案例。

四是从实施对象来看,国有企业数据资源成为数据资产金融化的重要对象。比如,2024年1月,扬子国投率先完成首批3000户企业用水脱敏数据资产化入表工作,成为水务行业全国首单数据资产入表案例;2024年1月,南京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成功完成约700亿条公交数据资源资产化并表工作;2024年1月,成都数据集团基于公共数据运营服务平台运行产生的数据,经过资产认定、合规评估、经济利益分析、成本归集与分摊等环节,率先完成数据资产入账;2024年2月,济南能源集团完成热网监测数据资产评估,实现供热管网GIS系统数据入表;2024年2月,临沂铁投城市服务有限公司将“临沂市高铁北站停车场数据资源集”列入无形资产——数据资源科目,计入企业总资产。

我国数据资产入表对货币政策调控的潜在影响

随着数据资产入表在全国持续广泛深入推进,数据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地位将进一步提升,成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重要基础,快速融入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和社会服务管理等各环节,深刻改变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方式,也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产生广泛影响。

数据资产入表可能增加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和机制的复杂性

随着数字经济逐渐成为我国经济的主要形态,数据资产入表规模也将持续扩大,数据市场将成为我国主要要素市场。货币政策传导离不开要素市场这一重要媒介。目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主要包括利率渠道、信贷渠道、资产价格渠道和汇率渠道,涉及货币市场、债券市场、信贷市场、股票市场和外汇市场。随着数据市场地位的上升,未来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很有可能将增加“数据渠道”。对于“数据渠道”而言,中央银行会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基础利率来改变数据市场中买卖交易双方力量对比,对数据市场中数据资产价格发现功能产生影响;同时,数据资产价格变动会影响市场主体对数据要素的使用及数据资产价值的变现能力,从而对产出、价格、就业、进出口等与货币政策目标相关的经济指标产生影响。但是,与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定价有明确理论模型及具体影响形式不同,目前数据资产定价理论仍处于探索阶段并不成熟,数据资产价值是依靠数据使用对企业价值增长贡献来衡量还是依靠数据市场中交易双方买卖行为进行价格发现来测度还未确定,基础利率变化对数据资产公允定价行为产生影响的具体形式尚未明确,货币供应量调节引起市场流动性潮汐变化对数据市场交易行为及数据资产公允定价行为产生何种形式影响仍然未知,数据资产价格变化对市场主体数据使用行为产生哪些具体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对经济活动影响的具体表现形式还未清晰,这些都会使得经济金融数字化时代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传导机制及调控效果变得更加复杂化。

数据资产入表可能强化货币政策调控效果的区域效应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在地区之间表现出较大的不平衡性特征,导致货币政策调控效果在区域间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随着经济金融数字化时代的到来,金融资源在地区之间配置的不平衡性特征更加复杂化。相较于数字化发展水平较低的西部、东北和中部地区而言,数字化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将凭借数据资源利用能力优势,在争夺金融资源配置上获得额外新的竞争优势,可能会强化货币政策调控效果在区域之间的“马太效应”。以信贷渠道为例,东部地区依靠自身积累和掌握的数据资源更加丰富及数据资产价值变现渠道更加便利的优势,利用数据资产入表促进更多市场主体数据资产金融化,在传统信贷渠道之外开辟出新的信贷渠道,在信贷可得性上比国内其他地区拥有更强的竞争优势。此外,东部地区凭借数字化发展水平更高的比较优势,更有可能推动未来全国性数据要素交易平台等基础设施落户当地。

数据资产表可能加剧货币政策调控效果个体差异性

由于市场主体之间对利率变动的敏感性及在获取金融资源能力上存在不同程度差距,因此,货币政策调控效果在各个市场主体之间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性。随着经济金融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不同市场主体在数据存储、处理、利用能力上存在强弱之分,因此,数据资产入表将会带来市场主体之间在数据资产价值变现、金融化能力上的新差距,使得货币政策调控效果在个体之间出现新的不平衡性特征。比如,相对于非数字经济部门而言,数字经济部门拥有数据资产价值变现、金融化的新优势,在面对货币政策调控方面的反应能力更快、获取金融资源的竞争能力更强。

政策建议

加强对经济金融数字化时代完善货币政策调控相关问题研究

一是加强对数字时代价格型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传导机制、调控效果等问题的研究。在经济金融数字化时代,中央银行价格型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传导机制及调控行为特征发生了新变化,需要进行系统深入研究。比如,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如何公允定价,基础利率变化对数据资产公允定价将产生怎样影响,基础利率调整如何影响数据市场价格发现功能,数据要素价格变化如何影响市场主体数据使用,市场主体数据使用对产出、价格、就业、进出口等经济指标产生影响的具体形式是什么,等等。

二是加强对数字时代数量型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传导机制、调控效果等问题的研究。随着数据要素在经济活动中地位的上升,数量型货币政策调控在传导渠道、传导机制、调控效果等方面出现新变化,需要系统深入研究货币供应量调整通过“数据渠道”对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传导机制、调控效果带来哪些新影响等问题。比如,货币供应量调整引起市场流动性潮汐变化会对数据市场交易行为及价格发现功能产生哪些影响,数据市场交易活动会对数量型货币政策调控效果产生怎样的回溢性影响,货币政策“数据渠道”传导的及时性、可靠性、精准性如何,数据市场与信贷市场、货币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外汇市场之间的复杂互动行为对数量型货币政策调控将产生哪些影响,等等。

建立健全经济金融数字化时代金融资源配置区域之间再平衡机制

一是加强对数字时代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产生区域效应的影响机理等问题的研究。建立健全经济金融数字化时代金融资源配置在区域之间再平衡机制,首先要搞清楚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通过“数据渠道”产生区域效应有哪些新变化,这些新变化的形成机制和影响机理是什么,为中央银行完善货币政策调控、减少金融资源配置区域差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比如,发达地区通过哪些途径、采取哪些措施利用数据比较优势以获得金融资源配置竞争优势,各地区拥有的数据资源丰富程度及开发利用能力差异是否强化了货币政策调控的区域效应、可以采取哪些政策措施减少金融资源配置区域效应新变化而带来新的发展不平衡性,等等。二是建立健全数字时代促进金融资源合理配置、区域协调发展的制度或机制安排。比如,因时因势创设新的再贷款、再贴现政策工具以及用足用好已有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用政策性资金撬动和引导金融资源向欠发达地区配置;加大对国家财政资金向欠发达地区转移支付的力度,帮助欠发达地区提升财政资金撬动金融资本的能力;加大对国家级政府引导基金、风险补偿基金、融资担保基金等政府性资金向欠发达地区倾斜配置力度,依靠国家层面政府性基金的引导、示范和带动作用,促进更多金融资源向欠发达地区流动;支持欠发达地区加快培育和发展“数据财政”,深挖公共数据潜在价值并合规开放,创新“公共数据资源”确权和交易机制,推动政府数据资源优势与金融资本有效结合并转化为当地经济发展优势,促进形成全国各个地区之间金融资源配置能力保持动态平衡,从而实现金融资源可得性以及发展机会在地区之间的相对公平。此外,还可以继续完善“东数西算”等基础性平台或制度机制安排,促进数据要素资源转化为先进生产力的基础设施在全国各个地区合理布局,支持欠发达地区发展数据采集、清洗、标注、评价及数据资产评估、审计等中介服务体系,帮助欠发达地区补齐数据人才短缺、数据产业体系碎片化等发展短板。

构建完善市场主体金融资源可得性公平竞争机制

一是加强对数字时代货币政策调控效果在个体之间差异性的影响机理等问题的研究。比如,可以考虑重点研究数字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市场主体利用数据比较优势在金融资源可得性上获取竞争优势表现出怎样的行为特征,数字化发展较为落后的市场主体要改变由于数据资源生产、存储、利用能力较弱而带来的获取金融资源能力劣势存在哪些可行路径等。二是建立健全促进数字时代金融资源合理配置、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的机制。具体而言,可以考虑探索建立健全经济金融数字化时代金融资源在市场主体之间公平合理配置的制度或机制安排,明确市场主体数据资源垄断的相关标准及行为特征,完善促进市场主体之间公平竞争的规则体系,保障市场主体数据信息隐私安全,强化隐私计算等现代技术在保障数据信息安全中的创新应用,助力各类市场主体提升数据资产价值挖掘、变现和金融化的能力,推动实现所有市场主体公平享有经济金融数字化发展带来的红利。

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 胥爱欢

银行间货币市场发展和交易机制创新之路——回顾与展望

本文简要回顾了银行间货币市场的建立背景和发展历史,并侧重梳理了近年来货币市场交易机制的各项创新;论述了银行间货币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分析了交易机制的创新对于货币市场发展所起到的积极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文章对货币市场未来交易机制的创新做出了展望,提出进一步活跃同业拆借市场、发展三方回购市场、简化同业存单发行流程等几点建议。

一、银行间货币市场发展回顾

(一)银行间货币市场建立的背景

我国的货币市场于经济体制改革之后的1980年代初期逐步形成,但在这一阶段的发展处于无秩序、不健全的状态,存在着市场分散割裂、参与主体混杂、交易规则缺失、融资利率高企等诸多问题,由此也引发了人民银行的多次整顿。建立一个统一规范的货币市场的历史诉求越发迫切,银行间货币市场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

1995年12月4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筹备会议”在上海召开,会议明确从1996年1月1日起,所有金融机构的同业拆借业务,都必须通过全国统一同业拆借市场网络办理。1996年1月3日全国银行间拆借市场依托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系统正式运行,标志着全国统一的银行间货币市场成功建立。1997年1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印发《关于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业务工作归口管理及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与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以下简称“外汇交易中心”)一套机构、两块牌子。

(二)银行间货币市场业务品种不断丰富,交易规模稳步增长

同业拆借业务上线运行之后,银行间货币市场又相继推出了多个业务品种,如债券质押式回购、债券买断式回购、同业存单等,品种结构日益丰富和完善。在银行间货币市场建立的次年,1997年6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印发《关于银行间债券回购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决定在全国统一同业拆借市场开办银行间债券回购业务,并颁布《银行间债券回购业务暂行规定》。2004年5月20日,在质押式债券回购业务之外,外汇交易中心又推出了买断式债券回购业务。买断式回购业务是海外市场债券回购业务的主流模式,该业务品种的推出更好地满足了不同类型参与者多元化的业务需求。2013年12月9日,同业存单正式在全国银行间市场发行,有效弥补了货币市场中长期业务品种的不足。

在交易品种不断丰富之余,银行间货币市场的参与主体不断扩容,交易规模增长迅猛。根据交易中心的统计,截至2023年末,参与银行间本币市场的各类型法人机构和产品会员数量已突破5万家,会员类型涵盖了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合作银行、外资银行、证券公司、基金、理财产品等超60种机构及产品类型。从交易规模来看,2023年全年,同业拆借成交143万亿元、质押式回购成交1668.8万亿元、买断式回购成交5.4万亿元、同业存单发行25.7万亿元。四个产品的总交易量较2013年增长了8.5倍,近十年的年复合增长率达25.3%。

(三)银行间货币市场交易机制的创新

在银行间货币市场业务品种逐步完善的基础上,近年来交易机制的创新则成了银行间货币市场发展的新主题。外汇交易中心不断开拓求新,始终紧密联系市场参与机构,完善交易产品功能,回应参与机构诉求,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交易机制,满足市场参与者各类交易需求。

1.质押式回购匿名点击业务(X-Repo)

2015年8月3日,外汇交易中心推出了质押式回购匿名点击业务(X-Repo),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了除一对一询价之外的一种新交易模式。在匿名模式下,机构无需进行询价,而是根据自身的交易需求,直接进行挂单,要素包括期限、利率和金额。外汇交易中心根据价格优先、时间优先原则,对正、逆回购报价进行匹配,匹配成功后双方才知晓交易对手。机构也可以在当前市场挂单的报价上,直接点击匹配成交。

匿名点击业务上线之后,外汇交易中心继续不断对功能进行完善和补充。在开盘前的8:50至9:00,推出盘前交易;将业务结束时间逐步延长至16:50,与市场同步收盘;交易品种从最初的仅限O/N、7天、14天等标准期限,逐步扩充至2天、3天、4天等非标准期限;在仅限质押国债和政金债的常规合约外,增加可以质押地方债的DFR合约及可以质押同业存单的CDR合约。

2.质押式回购请求报价(RFQ)

2020年5月,外汇交易中心推出质押式回购请求报价(RFQ)功能,形成以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等资金交易商为中心的一种新询价模式。正回购方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同时向多家资金交易商发送资金请求意向,对于资管类机构还可以使用交易分仓功能实现多个产品资金需求的合并发送。对于资金交易商而言,可以有效汇集众多交易对手的需求,并统一管理和回复报价;可以用基准利率(如DR)加点形式回复资金利率并成交,有效防范市场利率波动风险;可以使用回购小助手功能,对交易的合规风险进行管控。

3.CFTES同业存款

2020年3月12日,外汇交易中心推出了CFETS同业存款业务,为原本全部通过线下方式进行的同业存款业务,提供了线上电子化成交模式的新选择。传统的同业存款业务需要交易双方面对面签署纸质合同协议,并取送存款证实书。CFETS同业存款则以机构事先签署的标准化交易主协议和交易双方的电子成交单,替代原先一对一的个性化纸质协议,省去了交易双方的实地面签流程。

4.同业存单路演

2020年3月,外汇交易中心推出了同业存单路演平台,作为发行前的综合服务方案。发行人可以将当天的询价意向在同业存单路演平台发布,向所有市场参与者展示,并随时更新询价利率或终止询价。投资人则可以通过路演平台查看所有发行人的询价信息,并直接寻找到报价发布人开展具体的询价和洽谈,最后可以通过路演来提交认购意向。日终发行人可以通过路演查看投资人认购意向的汇总,并使用路演转报价功能,录入最终的发行要素和认购人白名单等信息。

二、银行间货币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满足商业银行短期资金融通需要,保障经济支付体系正常运行

货币市场最基础和首要的功能就是满足参与机构的短期资金融通需求,尤其是商业银行的头寸调剂需求。商业银行作为整个社会经济支付体系的支柱,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企业及个人客户的支付、转账、划款需求。为及时满足客户需求,银行每天都要进行精细的资金头寸管理,并通过货币市场来完成头寸平盘。因此货币市场的健康发展和高效运转,是商业银行能够顺利完成日常资金头寸管理的基础,也是实体经济得以正常运行的基石。

(二)银行间货币市场是人民银行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环节和场所

人民银行为了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制定并实施货币政策。在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传导的过程中,货币市场是极为重要的环节和场所。人民银行使用货币政策工具,如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中期借贷便利等,投放或是回笼基础货币,以调节货币市场的流动性总量,政策效应再逐步由货币市场向债券市场、信贷市场、股票市场等传导。尤其是公开市场操作、中期借贷便利等定向政策工具,直接操作对象仅为数量有限的一级交易商,一级交易商在货币市场上再通过市场行为向其他参与者传导。因此,一个畅通、活跃、有效的货币市场,是货币政策能顺畅、高效传导的前提条件,货币市场在宏观经济调控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形成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为金融市场利率体系的建立提供基础

货币市场利率为其他金融市场利率和金融产品的定价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标准,债券市场利率、衍生品市场利率较为直接地与货币市场利率相关联,而信贷市场利率、股票市场价格等也间接受到货币市场利率这一准绳的影响,可以说金融市场利率体系这座大厦的地基就是货币市场利率。货币市场基准利率是否有效、能否充分反映流动性供求状况,是整个利率体系是否有效、能否发挥价格调节作用的基础。只有在高效、活跃的货币市场中,才能形成合理、有效的货币市场基准利率。近年来,人民银行也多次明确强调,要把DR007(存款类机构以利率债为质押的7天加权利率)培育成市场基准利率,充分显示了其在货币政策调控和金融市场定价中的关键性意义。

三、交易机制创新对银行间货币市场健康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

(一)交易便捷性不断提升,助力参与机构资金管理效率提高

交易机制创新的首要作用就是大幅提升了交易的便捷性。以商业银行头寸平盘为例,在匿名点击业务推出之前,交易员需要一对一开展询价交谈,逐个联系交易对手,直到寻找到需求可以匹配的机构,然后再根据洽谈好的内容发送报价成交,整个过程通常需要10~20分钟,甚至更长时间。商业银行资金头寸变动频繁,在临近收盘时也经常产生临时性平盘需求,此时在询价模式下时间就非常紧迫,可能最终也无法达成交易。而有了匿名点击业务后,机构无需询价过程,直接点击即可达成交易,整个过程只需1~2分钟,大大提高了尾盘交易成功率,帮助机构更好地开展资金头寸管理。

又如同业存款业务的推出,更是极大地简化和缩短了同业存款业务的流程,变革性地提升了交易的便捷程度,并有效减少了参与机构交易的人工成本和时间成本。

(二)市场信息透明度大幅提高,为参与机构提供准确高效的信息来源

诸多交易机制的创新也使得市场信息的透明度大幅提高。例如在匿名点击业务推出之前,参与者对于市场的感知是相对主观的,对于资金面松紧的判断主要来源于和不同交易对手询价的主观感受。当日间市场流动性状况发生变化时,市场信息的传播也是通过询价这种口口相传的方式,信息在不同机构间的传播时滞也存在着明显差距。匿名点击业务的推出则改变了市场信息传播的方式,为参与者提供了更加直观、量化的行情信息。所有的参与者都可以同时根据匿名业务的报价行情来了解市场现状,根据双边报价的资金规模、利率来判断实时的市场资金供求情况,并从报价行情的变化中第一时间感知到市场流动性状况的波动。

又例如同业存单路演功能,将全市场的同业存单发行报价统一汇总展示,便于所有市场参与者全方位了解市场报价信息,并对不同发行人的报价进行集中对比。与原先发行人或中介机构逐一刷报价的方式相比,极大提升了市场发行价格的透明度。

(三)价格发现功能进一步强化,有利于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构建

交易机制的创新加强了货币市场价格发现功能,对构建更加合理的基准利率起到关键性作用。在货币市场业务中,参与者多用已成交交易的实时加权利率作为定价的基准和参考,因此每日早盘成交的少数几笔交易对全天利率的定价起到决定性作用,这就导致定价受到的随机性干扰较大。匿名点击业务的盘前交易则有效改善了这一问题,通过在9点开盘前的集中竞价,形成更加市场化、更加合理的利率,为全天利率的定价开了个好头,减少了少数交易的随机性干扰。并且在传统询价交易模式下,从交易意向的达成,到实际成交并计算入加权利率,中间的时滞可能会很长,导致加权利率对市场的反应存在滞后性。匿名点击业务则跳过了询价达成到交易成交中间的时滞,瞬时成交并统计实时加权利率,带动了市场整体成交进度的提前,也使得加权利率更加充分地反映出市场的实际供求状况。

四、未来货币市场交易机制创新方向的一些建议

(一)进一步活跃同业拆借市场,探索提高询价效率、便捷性的方式

同业拆借是银行间货币市场最早开展的业务品种,但从近年来的交易规模中不难看出,其交易活跃度远远不及债券回购市场,2023年同业拆借日均成交量为5719亿元,不到质押式回购日均成交量的9%。

这一方面是由于两种业务模式本身的区别,同业拆借仅可以在法人机构中开展,而债券回购则有大量的产品参与;同业拆借是无担保的纯信用业务,而债券回购有押品,相对而言风险更低。但对于优质的借款人如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大城商行等,其本身的违约风险也是极低的。因此,可以考虑在资质最优的商业银行之间,引导提高同业拆借业务的参与度,如加大对SHIBOR报价行的考核引导等。

另一方面,同业拆借市场活跃度的偏低,也是由于其询价的便利性相对较低。近年来交易机制的创新主要集中于债券回购、同业存单等其他业务品种,而同业拆借业务则少有创新,交易和询价模式未有发展,还停留在最初的一对一询价方式。未来可以探索提高同业拆借业务询价效率的方式,如引导参与机构在统一的平台发布资金意向、根据机构历史成交情况推荐询价对手方参考等,从而帮助机构更快、更便捷地匹配交易需求。

(二)债券回购在双边回购的基础上,发展三方回购、通用回购模式

在对近年来银行货币市场交易机制创新的回顾中,不难发现债券回购业务是创新发生最多的业务品种,但不论哪种报价方式,都未脱离双边回购的模式,即回购双方在交易时,除了金额、利率和期限外,还要明确具体的回购债券券种。在实践中,双边回购一直无法完全规避由操作风险带来的“押空券”问题,即正回购方在交易时质押的某支债券数量超过其实际持仓数量,最终造成结算交割失败。

而在三方回购模式下,交易双方在成交时只对金额、期限、利率进行约定,具体质押券种的选取则是由第三方债券托管机构在事先限定的券库中来完成,从而完全规避了“押空券”的风险;通用回购则是在三方回购的基础上,再引入中央对手方集中清算制度。三方回购也是海外发达市场较为主流的回购业务模式,当前我国双边回购业务已发展较为成熟,未来三方回购和通用回购的发展势在必行。

(三)探索同业存单发行流程简化机制,研究续发模式可行性

当前同业存单的主流发行流程为:T日询价并确定交易意向、T+1日发行认购、T+2日缴款起息,一笔同业存单的发行周期最短需要三天,相对于同业存单发行业务的高频特点,发行周期还是略长。尤其是在月末、季末等时点,若机构有临时性需求,从流程上也已来不及。未来可以探索在当前发行流程之外,提供更短的发行流程方案,交易双方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选择更适合的发行流程。若存单路演功能在机构间能实现广泛运用,那么从路演到实际发行之间的流程就存在简化的空间。

针对同业存单发行的高频率特点,未来也可以研究增加续发这一模式的可行性。当前同业存单发行已成为部分商业银行的日常性业务,每天都进行询价发行的机构不在少数,发行期数庞大但单期规模分散。可以参考债券市场续发的模式,对于到期日相同的存单可选择滚动续发方式,以相同代码在二级市场流通,做大单期存单的存量规模。这也可以有效解决目前部分投资人的比例限制问题,更有利于促进双方交易的达成。

南京银行金融同业部 张卉

产业追踪
协同创新视角下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构建的路径研究

摘要: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正进入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创新是产业发展的第一动能,根据协同学理论,创新主体之间的协同创新会产生放大效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由整车-零部件-后市场三个重要环节组成,本文构建了整车-零部件-后市场的协同创新理论分析框架。研究认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构建的路径有:构建协同创新机制、探索整车企业联合创新体系、完善整零协同发展新模式、推动车企+后市场协同发展等。

关键词:协同创新,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

一、引言和文献综述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当前,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国务院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国内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力争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新能源汽车市场前景广阔且技术复杂度高,在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出后,技术创新将成为影响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

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学者们对该产业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研究成果。目前,研究方向主要聚焦于以下几点:一是关于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研究,如激励原始创新和转向需求培育可能是未来新型产业政策调整的方向(周亚虹等,2015);政府规制促进企业向生产新能源汽车的方向演化(曹霞等,2018);政府补助与市场融资协同配合对中上游企业研发创新的激励效应更大(池仁勇等,2021)。二是关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发展研究,如从完善标准体系、培育龙头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政府积极参与等方面加强产业协同创新(罗进辉等,2022);新能源汽车主体协同网络和技术协同网络结构均较为脆弱(索琪等,2023)。

综合来看,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研究主要聚焦于政策对产业发展和产业创新力的分析。产业创新主要聚焦于产学研协同、创新影响因素以及创效效益,关于产业链主体协同创新的理论分析和现实路径探讨较少。本文试图以协同创新为视角,构建新能源汽车产业“整车-零部件-后市场协同创新架构分析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发展中的现实挑战和战略路径,为现有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提供一个新的理论视角。

二、新能源汽车产业协同创新的分析框架和价值内涵

(一)新能源汽车产业协同创新的主要环节

1971年,哈肯完整提出了系统协同学的观点,他认为一个大系统里的各子系统相互协调合作,能产生“1+12”的效应,被称为协同效应。产业协同创新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供应链各主要环节之间的创新互动机制研究。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主要围绕三纵三横政策的技术架构发展,三电是新能源汽车区别于传统汽车的核心零部件。新能源汽车产业主要涵盖整车-零部件-后市场三位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新能源汽车整车:包括整车设计、产品策划、系统创新与制造等环节。当前汽车产业正迈向智能化、网联化时代,市场对汽车整车型号的更新迭代需求较以往显著提升,整车企业应在车型设计和制造环节融入更多的创新元素。

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动力电池、电机和电控系统构成新能源汽车核心“三电”零部件。轻量化一体化材料、环境感知零部件、智能操作系统、数据处理类芯片、数据通信类智能汽车芯片技术(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2022)、高精定位、车路协同等车载网联技术的成熟度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新能源汽车后市场:新能源汽车后市场包括汽车维修、汽车检测、汽车金融、智能汽车检测评估、汽车及动力电池拆解回收再利用、汽车收藏、汽车展示、汽车数据互通、汽车文旅等新经济和新业态

(二)新能源汽车产业协同创新的分析框架和重大意义

在“整车-零部件-后市场协同创新体系中,三者分别承担着不同创新职责,构成多元化的创新体系。其中,整车企业是整个创新体系的关键力量,引领着产业创新方向;零部件企业发挥着基础保障作用,其创新能力直接影响产业创新水平;后市场企业进一步推动整车企业创新。理论分析框架如图1

1.新能源汽车产业协同创新的分析框架

1整车-整车协同创新体系

新能源整车企业大部分都选择进入相似的热门技术领域,车企之间在客观上具备较高的连接倾向性。研发能力相近的创新主体具有较多的技术交叉领域,其协同创新可减少信息沟通成本、加快创新成果落地,提升彼此的创新能力,其协同关系在理论上具备较高的稳定性。研发能力相差较大的车企之间存在一定的技术鸿沟。研发能力更强的大型车企,知识吸收转化能力强,其前端多元化的产品市场需求要求其与较多的车企开展技术合作,通过技术溢出效应提升后者的技术创新能力并完善技术管理体系。同时,研发能力强的大型车企也需要在与小型车企合作中进一步吸纳新知识和新技术,不断扩张自身技术范围。

2整车-零部件协同创新

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背景下,创新不一定完全由主机厂引领,零部件企业也可以通过技术创新来创造新需求,并与主机厂协同创新发展。传统的整零企业关系中,零部件企业依附于整车企业,往往被动地接受整车企业的生产产品规格和性能。在协同创新体系中,零部件企业参与高端零部件的超前开发以及整车制造环节相关设计。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企业之间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稳定的技术合作方案和知识共享体系,不仅增进了双方的信任,降低了沟通成本,整车企业也能获得稳定优质的零部件供应,能够将大多精力放在整车的外观设计、功能布局以及工艺精细化等核心流程上,持续获得竞争优势。从零部件商视角来看,在协同创新体系中,与整车企业之间建立深度的技术合作机制有助于其增强自身创新驱动力和综合竞争力。

3整车-后市场协同创新

与传统燃油车相比,新能源汽车增加了“三电”部件,且新能源汽车聚集了智能化的核心要素,其后市场相关检测、维保及配件更换等呈现出新形态。在汽车养车和维修环节,新能源汽车的主要核心零部件为“三电”和智能科技部件,其中动力电池的结构复杂度较高。汽车维修保养需要与整车企业和零部件企业建立稳定的技术指导和支持关系,提升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的满意程度。在汽车检测、评估和汽车金融服务等环节,整车企业需要将制造环节向服务环节延伸,建立汽车自身特征数据、行驶数据以及配件磨损数据等数据库,并对数据进行深度加工。在汽车及动力电池拆解、汽车数据互通等环节,整车企业应与后市场企业创新管理服务形态,从整车设计制造环节介入,有效延长产业链,有助于挖掘新增长点。

2.新能源汽车产业协同创新发展的重大意义

1)有利于集约利用创新资源

协同创新体系下整车企业对上游零部件企业从产品的价值功能、市场定位以及技术参数等方面进行前期技术需求对接和研发活动的辅导,减少了零部件企业对于研发活动商业价值应用探索的信息成本,降低了零部件企业研发失败风险并将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更多价值。整车企业与后市场企业在协同创新体系下,通过共享、共联、共建汽车行驶数据及相关计算模型,为后市场企业节约了大量的创新资源。

2)有利于重构产业链关系

在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背景下,汽车电动化、智能化领域产生了多项新技术,以智能座舱、自动驾驶和车规级芯片为代表的新兴汽车零部件正处于与整车企业重塑供应链体系的阶段。在协同创新体系下,零部件企业需要协同整车企业对大量新兴技术进行创新,整零企业在常态化的协同创新体系中共同探索行业技术前瞻性方向。零部件企业通过变革现有技术将新技术和新产品推介给整车企业,甚至引领着产业技术的前进方向,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更是强烈依赖于上下游紧密合作、协同发展。

3)有利于提升综合产业竞争力

相对于整车企业的系统集成创新和制造工艺创新,汽车零部件性能的稳定和安全在汽车产业迈向高端化过程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在协同创新体系下,整车企业对汽车零部件企业的主动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汽车零部件企业在整车企业的技术支持和辅导下,进一步提升了创新活力。在车路协同和智能网联的技术下,整车企业收集并处理的大量数据催生了大量汽车后市场的经济形态和商业模式,后市场企业运用其与用户终端的链接沟通机制反向促进整车企业技术进步。

三、新能源汽车产业协同创新发展的现实困境

(一)“整车-整车协同创新体系耦合度不高

我国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有传统新能源车企、新势力车企和跨界车企三种类型。不同类型车企对未来技术创新的定位和方向呈现出较大差异性。例如,为缓解用户对于新能源汽车充电难、充电慢引起的里程焦虑难题,部分车企选择了增程式技术,用户可依据不同的环境自主选择切换增程模式混动模式;部分车企选择换电模式,为私人汽车用户打造换电站,用户可以在电量低时选择换电方式续电;部分车企通过提升磷酸铁锂电池的各项性能,提高电池的续航里程、稳定性和安全性等技术参数。各车企选择的研发技术路线较为分散,整车企业之间资源整合、技术共享、统筹协调制度较为缺乏,呈现出整车企业各自为政的局面,整车企业之间技术互补和效率提升的机制尚未建立。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成熟度仍然不高,我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所储备的创新资源也不足,因此要求我国现有整车企业应进一步加强技术合作和资源共享。

(二)“整车-零部件协同创新衔接机制不畅

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处于快速成长期,相对于整车产业,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的速度较为滞后,规模小和品牌效应差是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普遍现状。首先,整车企业对供应商的选择存在一定程度的路径依赖,整零企业之间由于信息不对称或技术风险等原因通常拒绝与中小零部件商合作,后者因市场规模受限导致其缺乏进一步自主创新的明确方向和资金来源。例如,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以碳化硅为主要原料的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国产的功率芯片因生产成本高和企业品牌效应不够导致整车企业仍选择国外知名芯片供应商。其次,中小零部件研发风险大。中小零部件商与整车企业之间缺乏畅通的互动机制,中小企业无法准确掌握整车企业对技术创新的需求,导致其创新成果不被整车企业接受而浪费巨额研发资金。最后,零部件商对产业链重塑动力不足,部分零部件商对自身定位仍停留在按部就班的产品供应商上,自我创新的驱动力不足。

(三)“整车-后市场协同创新理念不足

新能源汽车后市场在与整车企业协同创新中,呈现出以下典型问题:第一,汽车检测评估数据不充分。当前的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及零部件企业数据采集的精度不足以及部分数据缺失导致汽车评估难以高效开展。第二,汽车维修工具匮乏。新能源汽车维修环节所依赖的智能化的工具和软件由整车企业控制,还有部分零部件商的软件系统不兼容导致汽车维修困难。第三,汽车维修成本高。整车企业在设计汽车时,未考虑汽车可维修拆解性,部分车型电池与车身进行了轻便的电池车身一体化设计,且不同车型配备的电池型号和软件系统存在较大差异导致维修成本高。

四、协同创新视角下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构建的路径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根基,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我国实现绿色发展和低碳转型升级的主战场,长产业链的特征迫切要求新能源汽车产业各环节必须协同创新,构建新的产业生态。

(一)探索“整车-整车联合创新体系,巩固技术创新保障力

1.建设整车企业联合创新中心。推进行业标准体系和标准化建设,搭建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明确重点自主创新领域。在新能源车领域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各责任主体合理分工和高效协作,共同推进行业重大技术领域的颠覆性突破。全面提升整车平台、车身控制、车规级芯片等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性,重点支持三电、汽车芯片、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等核心战略技术,构建多赛道领先优势。

2.加快高水平国际化研发平台建设。加快汽车产业大院大所的建设进度,整合现有研发平台功能,聚焦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关技术研发。鼓励车企对产业中急需攻关的技术难题进行系统梳理,鼓励零部件企业积极承接新能源汽车产业急需攻关的技术课题,同时政府组建资金池给予支持。整车企业联合开展行业基础研究和跨行业研究,产生颠覆性的创新成果。

3.增强产业金融和人才支持。组建政府产业母基金,重点围绕汽车电子高端芯片、三电、电动汽车智能化等技术,吸引社会资本,加大对重点研发领域的资金投入。围绕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急需人才,制定产业专项人才政策,培育新能源汽车领域高端人才,组建高端科技人才队伍。建立汽车研发工程师培育机制,坚持把产业科技创新摆在首要位置,把培育一流产业人才作为紧迫任务。

(二)构建“整车-零部件协同创新机制,激活技术创新动力

1.整车+零部件体系构建高效联动的高端汽车产业集群。鼓励车企担任产业链链主,压实链主对产业链中高市值上市企业、单项冠军企业、隐形冠军和小巨人企业等关键企业的辅导责任,政企合力推动延链补链强链,打造先进汽车产业集群。支持国内零部件企业向海外开拓市场,进一步推动整车企业加大关键零部件国产化比例,带动国内零部件产业发展,形成正向循环。以龙头企业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实现一企带一链,一链成一片的发展格局。推动整车、零部件协同发展,打造高端产业集群。

2.提升科创生态融合水平。组建创新供需对接平台,以整车企业为科技创新需求发布方发布技术需求,零部件供应商承接技术创新任务,在各细分领域开展技术创新。围绕产业链上下游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建立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攻关的合作机制。成立汽车产业相关检验检测、研发验证等技术鉴定中心,降低中小汽车零部件企业研发失败风险,鼓励汽车上下游中小企业联合创新。

3.积极引导产学研合作。积极引导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加强与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构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用融合创新体系,鼓励社会资本投入汽车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加大对产业链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开展全方位创新突破,形成高于同类市场水平的产品优势,构建产品的新价值高点。

(三)创新“整车-后市场协同发展理念,强化技术创新保障力

1.强化车企后市场一体化发展理念。紧抓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机遇,准确把握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智能化新特点,变革汽车后市场经营理念。加强整车企业与后市场企业之间数据共享和加工、技术合作和交流、研发和场景搭建等多种协同发展方式,推动车企后市场一体化发展。

2.优化后市场发展环境。适度超前建设充电基础设施、优化新能源汽车使用环境,着力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启动开放道路测试,加大智能网联汽车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研究出台全方位加大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新能源车行动计划。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应用场景建设,探索开展特定场景下的无人驾驶出租车、短途接驳车、清扫车,以及选择晚上特定时间段开展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测试等示范应用,提升智能网联汽车的市场渗透率。

3.加快汽车后市场体系建设。鼓励后市场企业立足数字化,为消费者提供后市场服务及汽车知识讲解,为车主提供便捷的解决方案。支持汽车后市场企业提升新经济、新技术拓宽增值服务,强化大数据分析应用,充分挖掘汽车维修数据价值,进一步做优做实汽车金融信贷业务。加快汽车维修、保险、美容等市场的电动化转型,促进汽车检测、展销、收藏、交易、赛事、汽车文旅等汽车后市场发展,设立各类型、多层次的汽车主题公园。

注释:

①资料来源:2023-2024年中国汽车后市场分析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②资料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022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白皮书。

③资料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022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白皮书。

参考文献:

曹霞,邢泽宇,张路蓬.政府规制下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演化博弈分析[J].管理评论,201809):82-96.

池仁勇,阮鸿鹏,於珺.新能源汽车产业政府补助与市场融资的创新激励效应[J].科研管理,202105):170-181.

刘光东,武博,孙天元.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协同创新现状及发展对策——基于模块化分工视角[J].现代经济探讨,201207):54-58.

索琪,李长升.技术-合作网络视角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演化动力机制研究[J].管理学报,202303):329-338.

周亚虹,蒲余路,陈诗一,等.政府扶持与新型产业发展——以新能源为例[J].经济研究,201506):147-161.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22[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

陈芳英,中共芜湖市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周慧敏,中共繁昌区委党校,高级讲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秦翠翠,中共阜阳市委党校,副教授,研究方向:产业经济。

中共芜湖市委党校 陈芳英;中共繁昌区委党校 周慧敏;中共阜阳市委党校 秦翠翠

基于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构建创新商业模式的有关研究

摘要:数字化的文化产业是一种新兴的、以文化为基础的、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业,是未来文化产业发展的主流方向。文化产业与互联网通信技术以及数字技术的结合,将会成为未来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这三种形式的融合,不仅能够实现文化产业的跨界经营,而且能够更加深刻地改变消费者传统的消费习惯,对于商业模式的建构具有重大意义。文章从数字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出发,探讨如何构建相应的商业模式,并且针对数字文化产业的商业模式建设指出了不同的设计理念,从而有效推动数字文化产业的良好发展,为有关工作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数字文化产业,数字品牌,商业模式

1 引言

无论在国内还是在世界范围内,数字文化产业都属于朝阳行业,且与信息技术紧密融合,是文化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数字文化产业也可以称为数字出版产业,就是借助数字技术的相关优势对文化产业的内容进行编辑,并且在互联网将数字文化内容的相关产品进行全新出版。这种方式的主要特征包括内容生产数字化、管理过程数字化、产品形态数字化以及传播渠道网络化等。

2 数字品牌的价值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数字化的时代,消费者和品牌之间的信息交流也逐渐趋于水平化,尤其是当品牌发展到一定的时期,就需要密切关注品牌和消费者之间的联系,从而逐渐形成IP文化。IP文化的塑造可以代表品牌的人格具象化,更好地进行品牌价值的传播,从而有效拉进企业与消费者的距离。

IP文化具有快速识别的价值时,就会成为品牌独特的形象,更加容易被消费者接受,也会更加容易在市场当中进行传播和记忆,从而有效提升品牌知名度。此外,IP文化代表着品牌的精神主张,大多都是利用活泼并且具有亲和力的形象进行呈现,可以快速亲近消费者,同时引起消费者的注意,从而形成一种圈层文化,能够形成传统品牌无法达到的深厚情感。

3 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数字技术进步和国家政策背景

数字文化产业就是对文化内容进行相应的创新,借助数字技术,通过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以及融合化的形式,开展文化创作、生产、传播以及服务的全新产业形式。数字文化产业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文化产业的数字化。也就是将传统的文化产业与数字技术进行有效的融合,将传统的业态产业借助信息技术进行信息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借助数字技术能够有效增加生产数量以及提升生产效率。第二个方面是数字产业的文化化。也就是借助数字产业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进程,当前我国很多的互联网巨头纷纷开展文化产业的投资,如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正在重新塑造数字文化产业的版图。

首先,在数字网络技术持续发展过程中,使得数字文化产业得以形成并且获得了不断的发展。从20世纪60年代到现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持续发展,人们可以把数字时代划分成三个时期,分别是传统互联网时期、移动互联网时期和智慧物联网时期。

20世纪60年代,最早的一项关于数据包交换(packet switchingPS)的文章被刊登出来,由美国高级研究局(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为分时计算机系统提供了协作式网络的研究,最初仅有4台主机进行连接。在20世纪70年代,互联网的理念最早在英国伯明翰苏塞克斯大学的INWG大会上由瑟夫与卡恩共同发起。截至20世纪80年代,全球共有五大超级计算中心,并引发了互联网连接的热潮。到了1987年,通过CSNET协定,中国与德国开始了电子邮件的连接,并于1987920由中国发送了首封电子邮件。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国际互联网协会(ISOC)于1992年创立,创造了万维网,并将其公开于互联网上,以供联合国使用。互联网已经成为整个世界的焦点,大部分的国家都已经在互联网上注册了自己的域名,整个世界都在朝着互联网的方向发展,但当时人们都是采用电脑拨号上网,网络速度较慢并且缺乏稳定性。在这个时候,纸质媒体已经走向了衰落,而新浪、搜狐、网易等门户成了人们信息交流的主要渠道。

移动互联网是将移动通信与互联网相结合,以宽带IP为技术核心,提供语音、图像、数据和多媒体等服务的网络。移动互联网是将互联网的技术、平台、商业模式、应用等与手机技术相融合,实现了随时、随地、随身与互联网的开放、共享、交互等特点的一种新型互联网。在1995年时,仅能进行语音通话的首代模拟版本的移动电话(1G)正式面世。1997年,数字制式手机(2G),如GSMCDMA等的推出,此时的移动电话已经具备了收发电子邮件和浏览网页的能力。2009年,国家信息产业部向三大通信企业发放3G许可证,分别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2013年,我国4G通信技术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获得了“LTE/Digital Mobile CommunicationTD-LTE)”的经营许可,这象征着4G通信逐渐开展商业化形式。2014年,伴随着我国实施5G网络的部署,使移动互联网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但是移动终端仍然是目前最主要的上网终端,到这时为止,我国的移动互联网已经真正进入全民时代。移动互联网借助4G网络,以手机为信息接收器的网络形式。在这个时候,通信企业的手机短信服务逐渐式微,被一些面向用户智能终端的即时通信软件所取代,如QQ、微信、微博等。

物联网又被称作“将万物连接的互联网”,和互联网的不同之处是:互联网是把“人与人”联系起来;而物联网是将“物与物”“人与物”联系在一起。比尔·盖茨于1995年发表的《未来之路》一书中首次将物联网引入1998年的麻省理工学院的系统当中,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最早的时候,中国把物联网叫作传感网。在1999年,中国科学院开始对传感网络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并初步构建了几个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传感网络。到了2005年,在突尼斯召开的全球信息化大会上,“物联网”这个词在《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中被正式定义。万物互联是物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全局感知、可靠传输、智能化处理等特点。2020年,世界范围内的物联网市场规模突破8.5万亿美元,人类已经迈入了万物连接的新时代。物联网是网络3.0时代,有人脸识别、无人驾驶、人工智能、区块链、元宇宙等新技术,有淘宝、美团、拼多多等不同的电商平台,具有各自的特点。在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的数字文化产业得以快速发展。在数字时代来临之际,我国多个部委相继发布了一系列的政策,以促进数字文化产业的发展。

4 数字文化产业发展趋势

4.1 数字文化产业是文化产业的下一个风口

所谓“风口”,其实就是一种趋势,而下一个风口就是文化产业的数字文化产业。由于我国拥有庞大的网络用户数量,所以有一个非常巨大的网络用户群体,而且这个群体的数量正在飞速增长,这也为我国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发展环境。根据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到2020年上半年,中国的互联网用户达到9.3亿人,比2019年增加了3546万人,互联网的渗透率达到了67%。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已达8.17亿人,全年手机网络用户增加6433万人,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已经达到99.2%。目前,国内有7.92亿的即时通信用户、6.75亿的网络新闻用户、6.10亿的网络购物用户规模。数字文化的构建,推动了文化企业、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的不断创新。

随着当前我国的5G网络、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以及工业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使数字文化产业的变革正在不断地推进。尤其是从2019年年末至今,我国的5G技术正式进入商业使用阶段,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建设并且成功开通了15万个5G基站,5G通信技术可以让客户感受到更加快速的传输速度,加强客户在体验数字文化产业有关产品服务过程当中的满意程度,使客户可以感受到更加广泛的想象空间。伴随着我国5G网络技术不断完善以及商业化规模不断扩大,人工智能技术的持续应用和发展,在接下来的五年时间里,数字文化的产业链将会迎来一个全新的提升。

4.2 BAT互联网巨头纷纷投资数字文化产业

阿里巴巴早在2016年就开始在文娱方面做起了尝试,合并后组建了文娱集团。阿里巴巴通过与《浙江日报》的合作,以62.44亿港元购买“文化中国”59.32%的股份,获得了“文化中国”的一些影视及许可证资源;在此期间,“云锋”企业斥资12.2亿美元,收购了优酷土豆企业7.21亿美元的股份。百度以其自有的搜索引擎产品为入口,在影视、文学、图片等方面建立起了一个垂直的媒体矩阵,在影视、媒体和视频等领域进行了大量的投入。腾讯宣布了由“泛娱乐”到“新文创”的发展策略,并以IP建设为中心,探讨了一种全新的文化生产方式。腾讯以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为基础,推出了“一部手机游览云南”的旅游计划。腾讯新文创总部于2020年在成都落地,成为国内第一家以功能为核心的企业总部。腾讯新文创中心将以腾讯王者荣耀IP为核心,以腾讯电子竞技为方向,吸引更多的IP运营、游戏动画、电竞赛事、直播等相关行业的入驻。

4.3 数字文化产业消费需求旺盛

伴随着人们的消费结构的逐步升级,人们对数字文化的消费需求呈现出迅速发展的趋势。数字文化企业可以有效地提高数字文化产品的供应,并对其提供的服务内容和模式进行丰富,从而引导数字文化的消费趋势。腾讯游戏、盛大游戏等游戏行业代表,爱奇艺、优酷、抖音、快手等影视行业已成为数字文化消费集聚的重要力量。

首先,圈层消费的形成。伴随着微信朋友圈的流行,圈子文化也在悄然形成。利用平台的私域和社会流量,圈层消费可以更好地触及目标群体,这就使圈层消费、垂直平台和小众产品变得更加繁荣。现在,“Z世代”因为是互联网的原生群体,已经成为数字文化产品的主要消费群体。“Z世代”一词是用来形容那些出生在19952009年的年轻人。根据《2020 Z世代消费态度洞察报告》显示,中国目前拥有2.6亿左右的“Z世代”人群。他们是在互联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高技术数字产品中成长起来的,也被称作网络世代或互联网世代。除此之外,就是单身汪、亲宠圈和银发一族等圈层的出现。

其次,消费者的选择范围越来越广泛。在5G技术不断深化的今天,数字文化消费必将重塑全场景娱乐新模式。随着AI技术的不断改进与推广,将会在数字文化等方面产生突破性的进展。

5 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商业模式

5.1 制播产业链整合化、宽泛化,利润单元链条化

1)上游的内容供给多样化。出版、报刊、影视几大核心门类的文化产品,都是由拥有强大实力的专业机构进行制作和传播的。制播平台成了强势化垄断的城堡,许多作品得不到进入市场的机会。而且,在各门类的内部已经形成了一个自运作的封闭商业体系,产业链非常狭窄,已经成为传统文化产业的一种惯性。互联网的兴起,最先将这些垄断与分割打破,其中包含了机构与个人在内的多种创新主体,这些创新主体在互联网上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同时也使传统的商业模式逐渐瓦解。在发行领域,作为中国最大的在线小说平台,盛大文化企业拥有6个原创性小说站点,包括起点中文、榕树下等。截至2011年年底,已经延伸招揽了160万名作者,发行了81000多章的有声读物以及730本电子杂志。

2011年度总收入7.01亿元,首席版权官周洪立表示:现在,青年作者有93万人,所有的原创著作超过300万本。在影视剧领域,从影视企业购买影视剧一直都是各视频网站在早期的一种盈利模式。因为这些简单的内容平移,导致影视产品旧有的生产模式可以在网络世界中进行扩展,但是与数字技术所包含的强大生产力并不相适应,因此它们很快就陷入了困境。卖剧大战在2011年开始不断加剧,从原本的10002000元每集的网络版权价格飙升至200万元,这也导致优酷、土豆等主要的视频平台纷纷陷入了亏损状态。于是,他们开始了自己制作网络剧,形成了一条由编剧、导演、演员等组成的网剧产业链,在网上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精品网剧热潮。

2)中游制作主体组建跨界联盟。一开始,因为版权而导致防范利益冲突的影视公司与视频网站组成跨界联盟,两家企业联合起来一起制作网络剧。第一家企业拥有一条更加广泛的发布渠道,第二家企业则得到了对原创作品的品质与版权的保证,进而产生新的强势主体。例如,酷六网、百合网、阳光传媒集团、健康时尚杂志等联合出品的《男的有爱》,在第一天发布后点击率就突破了120万人次。中影集团在跟光明合作拍摄了包括《扁豆先生》在内的三部网络电视剧之后,还跟土豆合作拍摄了《Mr.雷》,并且组建了新媒体投资基金,打算对多部网络电视剧进行投资。

3)多个平台的下游播放主体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一类可以在视频网站、KTV、手机、iPad、大众移动电视、户外LED显示屏等多个数字媒体同时播放的新媒体电视节目逐渐出现,使网络电视节目的播出渠道开展横向多样化发展,如中国、新加坡等8个主要的地铁交通电视平台播放,《星光依旧灿烂》《我用音乐说爱你》在国内所有KTV专店进行了独家首播,《晴天日记》《背着你跳舞》《心情Spa》在地铁和公交视频中进行播放,这些都在不断探索新的制播模式,一些节目一开始就采用了电影与电视剧套拍结合的形式,一些节目则在企业间进行了频道分享,以寻求稳定的增值。在这一点上,视频网站与移动通信运营商的合作是最有发展前景的,乐视网已经取得了手机电视牌照,并先后推出了AndroidiPhone客户端,同时,优酷网等网站也开始跟进。而在20113月,《南方媒体BTV》获得了国家广电总局的认可,并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BTV业务,而《优朋普乐》则是第一个BTV提供商,这也是新的BTV业务的开始。

5.2 用数字的技术来提升娱乐内涵和艺术表现力

特别是要努力提高传统的娱乐性和艺术性表演产品所缺乏的体验力,使人们对它产生更多的兴趣。数字技术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在传统行业或在常规活动中所不具备的体验,加强对体验的感受。五个方面的体验都要比最初的更强烈,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第一种就是丰富性,在传统中是没有三维影像的,而且这会使视频画面变得更加丰富。第二种被称为多元化表现。人们能通过远程的方式关闭、互相影响、共同体验,所有人都可以竞争。第三种要体现时尚性。在每个设计环节中,视觉效果为其增添了体验。第四种要有创新性的表达。第五种要有便利性的表现。即使是宅男也能享受到完全的娱乐。正是这五种表达方式,才使数字技术在人们的生活中具有非凡的表达能力。

5.3 需要实现借鉴和本土化的结合

中国的数字文化产业企业几乎都是在吸收了外国的商业模式的同时,又能在本土化的基础上发展出具有本土特色的产品。美国人在制作娱乐产品的过程中,并没有太多地重视过文化,但是他们为什么可以制作出这么好的产品呢?不要认为只要具有文化特色就可以成功。最重要的是,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再进行本土化的改进,将本国的特色融入其中。我国的游戏行业发展得非常好,但是社交网络发展得非常普通,如微博、交友网站、网络广告、网络售书、数字体验相结合的模式。那么在未来会不会实现数字出版直接与签约作者进行链接?那是可以做到的。数字出版企业可以将作者的作品上传到网络上,用户想要下载就必须付费,即便不下载,也可以上传到网络上,这和传统的书店经营模式十分相似。相信在将来,当我国建立并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后,我国的著作权收益环境将会更接近于海外。因此,对于我国的文化事业来说,如何更好地进行知识产权的保护,如何更好地发挥知识产权的价值,无疑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课题。

6 结语

数字文化产业的商业模式使企业的运作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各种跨界性的资源与技术平台相互结合,给企业提供了极大的利益,也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发展机会。同时,也引发了企业业务和管理领域中全方位、全过程的整合需求,比如,与企业财务活动密切相关的内容,企业一直遵循“业务决定财务,财务反作用于业务”的基本原理,企业实施的财务战略与商业模式是否实现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财务战略是对企业财务活动进行的一种长期性、全局性的资金筹集和使用的策略,而不同的业务模式会导致其所采用的财务战略有所差别,从而成了影响商业模式运作的一个关键因素。在“技术”和“文化”相结合的背景下,数字文化行业的发展必须要有相应的财务战略,以此来支持不断增长的市值空间。

参考文献:

[1]陈少峰,陈晓燕.基于数字文化产业发展趋势的商业模式构建[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12):6.

[2]姚正海,李思纯.数字技术驱动下文化产业商业模式创新研究[J].中国传媒科技,20231):5.

[3]王雪野.文化创意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研究[C].北京: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13.

[4]陈少峰.未来导向的文化产业商业模式创新[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172):5.

[5]陈少峰,侯杰耀.互联网文化产业的商业模式创新[C]//两岸创意经济研究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作者简介:张静(1983—),博士,研究方向:经济学、管理学、传播学、数字文化产业、国家品牌战略等。

韩国京畿大学 张静

油气行业如何在人工智能浪潮中乘风破浪

当前,人工智能(AI)深度嵌入各行业的时代正在到来。在算力、算法、大数据“三驾马车”的驱动下,人工智能正高速发展并在各行业掀起创新浪潮,催生出前所未有的新产品、新模式和新业态。机器学习和神经网络在全球油气工业领域的融合由来已久,云计算引入之后,人工智能技术在勘探、开采、运输和炼化等各个环节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场景。人工智能技术与油气行业的深度融合以及应用场景的持续拓展完善,将推动油气行业向更高效、更安全、更环保的方向发展,继而引领一场更为深刻的产业变革。

人工智能在油气行业的应用现状

在油气勘探开发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在地震勘探与地震数据解释处理、测井解释、油气层识别、钻完井、油藏动态分析与模拟、油气田地面工程等业务方面均有一定程度的应用。比如斯伦贝谢公司井筒数据综合解释技术以先进的岩石物理为核心,覆盖钻井、测井、地质、生产、油藏、地球物理、非常规和岩石力学等8个专业领域32项分析技术,用途贯穿油田从勘探、开发到生产的整个生命周期,可为储层评价、油藏描述及工程作业提供一系列高质量的地质及工程参数,已完成上万井次作业。国内油气公司依托人工智能加快智慧油田建设步伐。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基于石化智云平台,基本实现现场可视化、生产自动化、油藏数字化、管理信息化、决策智能化,建设成效显著。中国石油建成梦想云协同平台、测井处理解释一体化软件与全新一代多井评价软件等应用平台,油藏描述与模拟、测井多井解释等方面的智能化应用初见成效。中国海油应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在渤海湾打造了国内首个海上智能油田建设项目。

人工智能在储运方面的应用,主要是通过计算机识别、数据分析和预测提升油气安全储运水平,做好用户季节性需求预测,继而支撑调度决策。首先是提供安全保障。油气站场、管道线路目前主要通过安装大量摄像头及人工检测来保障安全,但遇到大型工程、出现上千路摄像画面时,人工识别监控效果往往不佳,需要借用人工智能技术。其次是通过预测分析支撑经营决策。利用AI技术综合处理运输储运过程中的温度、压力、流量、设备状态等参数,可以发现负荷变化异常点继而总结规律,给出优化决策方案。以天然气储气库建设为例,目前业界一直朝着智能化储气库方向努力,技术创新应用领域涵盖了地下储气库、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等多种类型。智能化储气库技术的应用集中在智能监控系统、自动化控制等方面,目的在于提高储气库的安全性和运行效率。匹配完善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后,储气库的安全稳定运行水平将得以提升。

在炼化行业,人工智能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提高生产效率、优化生产过程、设备故障预测、产品质量控制、环保管理与能源节约等方面。沙特基础工业公司与西门子等企业合作,依托AI、大数据、传感器等前沿技术构建全自动数字化炼化产品生产线,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与产品周期。巴斯夫也与IBM合作,获取并分析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信息以优化工艺流程、降低生产成本。“十三五”以来,在国家智能制造战略部署下,国内炼化企业通过应用大数据、云制造、工业互联网等技术,建设了一批以经营决策、制造执行、过程控制三层模型为基础的智能炼化企业。这些企业在计划调度协同、生产智能化、智能仓储、机器人巡检、智能物流、智能化实验室、数字化交付等方面形成实践经验,推进了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和发展。早在2012年,中国石化率先在国内提出石化智能工厂的概念,按照“六统一”的信息化建设原则,推进智能工厂及相关配套信息化项目建设,涌现出九江石化等一批国家智能制造标杆企业。

国际能源公司深耕AI技术研发及应用

根据市场分析机构莫多尔公司(Mordor Intelligence)研究分析,2024年全球油气工业领域人工智能市场规模预计为31.4亿美元,到2029年将达到57亿美元,2024年至2029年的复合增长率预计为12.61%。其中IBM公司、C3.AI公司、微软公司、英特尔公司等作为主要的技术服务商,与全球主要油气企业开展了广泛合作。例如,C3.AI公司推出了C3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套件,预置的人工智能高级转化器模型将加速石油和天然气业务转型;德国温特斯豪公司去年宣布与IBM公司合作成立AI能力中心,专注天然气和碳管理领域;斯伦贝谢公司今年年初与GeminusAI公司合作,将物理方法与过程数据相结合,快速、低成本地创建高度精确的人工智能模型;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今年3月与AIQ公司合作,使用AI工具分析油藏数据,以提高效率和安全性,同时降低排放和成本。

咨询公司安永近期一项调查显示,全球92%的石油天然气公司将人工智能同油气行业融合发展作为未来两年的重点投资领域。这主要得益于近年来机器学习、预测分析和自动控制系统等人工智能技术在油气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和显著成效。人工智能在油藏模拟、自动钻井、预测性维护、地质测绘、安全监控、过程自动化和资产管理等业务场景中的融入提升了企业的运营效率,降低了安全风险,优化了决策流程。在油气工业领域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以服务不同业务场景方面,世界主要油气公司扮演着领跑者的角色。比如,壳牌将AI技术应用于材料研发、精密钻井,bp利用AI技术进行厂址选择、预测性维护,道达尔研发对话式AI产品,雪佛龙在AI油藏图像处理方面卓有成效,埃克森美孚将AI技术应用于钻探数据收集、船舶跟踪等方面,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沙特阿美公司则分别在预测设备故障、油藏建模和泄漏检测等方面取得创新突破。

探索AI技术在油气行业的应用新场景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在油气行业的应用正逐步深化,从勘探开发到储运,再到炼油行业的转型,都体现了AI技术的巨大潜力。

随着油气勘探开发向深水、深层、非常规领域拓展,勘探开发难度日渐加大。AI技术在勘探领域的应用将主要聚焦以下几方面:一是提高地质勘探与油藏管理精度。人工智能能够处理庞大的地质、地震和测井数据,为油气藏的识别和评估提供更为准确和全面的数据支持。需进一步通过深度学习等技术,识别出隐藏在数据背后的模式和规律。通过对油田地质结构更加精准的解析提高油气资源发现成功率,降低勘探风险。在油藏管理方面,借助人工智能加强对地层变化和注采数据的实时监测,及时分析、反映油藏的动态变化。二是提升生产数据分析与优化水平。人工智能不仅能够提供生产过程中的操作建议以优化油田生产决策,还要能进行生产规划,基于历史数据和实时信息制订最佳生产计划,使整个生产流程更加协调一致。三是加强设备健康监测与维护。及时准确识别设备数据中的模式和异常,预测设备未来的健康状况,并制定出最优的设备维护策略。四是增强风险预测与安全管理能力。人工智能实时监控功能可以为事故预防提供有力支持,通过监测生产环境的实时数据,帮助油田企业迅速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应对措施,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智能化储运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如关键技术的突破、安全性和效率的提升等。国际油气需求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仍将保持强劲,油气储运产业发展规模还将保持必要的增长。油气储运规模在增长过程中将出现一些新场景,比如天然气管网长距离输氢规模会逐渐扩大等。储运新场景的出现要求AI技术在安全运维、数据分析及决策方面进一步发挥作用。长远看,结合油气行业数字化转型和安全生产的迫切要求,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工业互联网技术在油气储运设备智能运维中的融合应用,建立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油气储运体系,对保障油气生命线安全可靠及长周期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在炼油行业转型过程中,人工智能技术与企业经营决策、制造执行、过程控制等管控层级耦合,提升炼化企业智能水平,将有效助力炼油行业高质量发展。在生产决策层面,要充分发挥人工智能的学习能力,通过大数据分析提高原油市场价格预测、原油采购优化、原油价值链一体化优化、成品油物流优化、基于知识图谱的供应商风险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的智能化水平,高效率发掘数据资产价值,建设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在制造执行层面,可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对装置运行数据、动设备轴系监测数据、静设备腐蚀监测数据等进行分析,深度挖掘数据中存在的规律,建立装置运行专家知识库、设备故障征兆库,实现装置生产过程专家指导,优化生产操作;实现设备故障预测性维护,从源头杜绝安全风险和隐患管控,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对能源管理系统、环保监测系统进行升级,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接纳更多可再生能源,推进生产绿色化。应用人工智能技术高效率生成生产流程三维动态模型,为故障排查、操作培训等提供支持。在过程控制层面,人工智能技术与先进控制、实时优化、智能装备、自动化仪表耦合,通过提高数据清洗、软测量维护、先控模型维护、控制回路参数自整定、仪表故障智能诊断水平,最终提升了生产操控智能化水平,为现场生产赋能。

中国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 王皓 蒋珊 施大鹏 罗佐县

区域经济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指出“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其中一个改革着力点就是要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包括完善覆盖农村人口的常态化防止返贫致贫机制,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分层分类帮扶制度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在农村。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前提基础,是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底线任务,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以改革举措破解实践难题,以进一步深化改革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基础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现代化国家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要继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让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中越走越有奔头。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加聚焦群众普遍关注的民生问题,办好就业、教育、社保、医疗、养老、托幼、住房等民生实事,一件一件抓落实,让各族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城乡融合发展进程取决于农业农村现代化程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的底线,由此决定了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对于城乡融合发展具有基础性支撑性地位和作用。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任务。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具有接续性。脱贫攻坚的胜利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底线任务,而乡村振兴则是对接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城乡融合发展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以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为前提,乡村全面振兴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决定了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内在规定性和联动性。

以改革思维客观分析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面临的挑战

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后,党中央设立5年过渡期,各地各部门聚焦重点群体、关键环节、关键领域、重点区域,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脱贫人口在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等“四保障”巩固的基础上持续提升,收入稳定提高,安置区移民稳定增收、加快融入。财政、金融、土地、人才等政策全面落实衔接、支撑不断强化,东西部协作、中央和国家机关定点帮扶、“万企兴万村”等政策衔接优化、帮扶力度不断加大,考核“指挥棒”作用持续有力发挥,机构改革为队伍衔接提供了保证。脱贫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持续改善,脱贫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拓展,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扎实推进。

新征程上,从改革维度看,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仍面临诸多挑战。一是凝聚理论共识仍需进一步加强,各方面对于有效衔接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升,成为工作进展不平衡、存在畏难情绪等问题的原因。二是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全面性仍需进一步加强,重点是需要适应监测对象具有的动态性、流动性、突发性、典型性等要求,进一步提高精准帮扶效率和各相关部门帮扶合力,提高协同程度,确保帮扶的精准性、有效性,更多考虑运行成本的合理性。三是乡村产业发展提质增效仍需进一步加强,比如如何确保粮食安全,如何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如何能够保持特色,如何加大市场培育产业、培育品牌的力度,如何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等等,这些既是乡村产业发展质量和效果的标志性指标,也是面临的新挑战。四是体制机制和政策衔接需要进一步加强,突出表现在组织领导、扶贫项目资产管理使用、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普遍存在短板弱项,政府、市场、社会联动发力还存在很大提升空间。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把守住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作为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基础。守住粮食安全底线、确保粮食安全,关键是统筹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保持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和地方政府特别是产粮大省的种粮积极性;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抓住耕地、种子这两个要害,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健全粮食和食物节约长效机制。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就是要完善覆盖农村人口的常态化防止返贫致贫机制,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分层分类帮扶制度。从政治高度提高认识,及时因地制宜地实现精准帮扶,发展产业、稳定就业、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等。

把统筹推进“五个振兴”“三个乡村”“三个现代化”作为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内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必然要求“五个振兴”“三个乡村”“三个现代化”的一体化推进,用发展的办法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持系统观念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领域的充分运用。一是统筹推进“五个振兴”。“五个振兴”之间相互支撑、相互依赖、相互制约,是一体化的关系。二是统筹推进“三个乡村”,就是三位一体推进,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县域富民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创业、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等;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建设等;从基层组织建设、移风易俗、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法治乡村建设等方面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三是统筹推进“三个现代化”,就是遵循农业、农村和农民现代化的内在需求和客观必然性一体推进。

把发展县域经济作为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根本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推进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县域统筹,把城乡关系摆布好处理好,一体设计、一并推进”。发展县域经济促进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首先要转变发展理念,把推动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融入县域经济发展的全过程,把强县和富民结合起来,形成县域经济发展和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良性互动,在城乡融合发展目标指引下实现同步发展。发展县域经济促进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乡村全面振兴的重点任务,就是要让县域的产业布局体现出城乡融合发展的理念,把“强县富民”的发展理念贯穿县域发展全过程。要以县城为载体,与乡村实现联动发展,把县域内的产业连成一体,创造出更多的新业态,因地制宜推动乡村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注重发挥产业联农带农的作用,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带动就业,拓宽增收渠道,富裕农民。构建资金、技术、人才、土地等要素的供给保障体系。在产业布局、产业园区建设、产业集群培育、乡村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中实现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在城乡融合发展中实现脱贫攻坚成果的持续巩固拓展。

把在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中凝聚多轮驱动合力和推进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作为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活力动力。以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为标识,健全政府、市场、社会互动的机制,构建起全党全社会支持坚守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大格局;在强化东西部协作上优化机制,完善或创设更有利于低收入人口增收发展的政策体系、制度体系;在原有基础上,以创新动员机制和方式,凝聚更大的定点帮扶力量,实施更精准、更有效的帮扶;搭建更适应实际、更高效的平台和渠道,组织动员更多社会力量返乡、入乡助力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有序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坚持“大稳定、小调整”,确保绝大多数农户原有承包地继续保持稳定;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通过市场化的方式盘活农村集体资产,更多让农民受益;顺应城乡融合发展大趋势,破除妨碍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的制度壁垒,促进发展要素、各类服务更多下乡,率先在县域内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把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作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城乡融合发展的根本保证。完善“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聚焦体系化设计、差异化推进、精准化实施三个方面提升各级干部能力;强化人才支撑,注重人才的发现、引进和培养,包括本土人才、外来引进人才、回乡人才等各类人才培养,更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推动县域内人才打通使用,着力打造一支沉得下、留得住、能管用的乡村人才队伍;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力、凝聚力建设。

中国乡村振兴发展中心主任、研究员,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黄承伟

高质量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

摘要:西部陆海新通道是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战略通道,是连接“一带”和“一路”的陆海联动通道,是支撑西部地区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陆海贸易通道,是促进交通、物流、经济深度融合发展的综合运输通道。自2019年《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实施以来,建设按下“加速键”,取得显著成效。在新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环境下,新通道面临新的机遇挑战,亟待进一步挖掘战略价值和经济潜能,从夯实设施网络、提升运行效率、深化交产融合、加强统筹协调等方面,高质量推动建设。

关键词: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发展,共建“一带一路”

西部陆海新通道位于我国西部地区腹地,北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南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协同衔接长江经济带,在区域协调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1]。近年来,在世纪疫情席卷全球、乌克兰危机暴发、海运价格剧烈波动等背景下,西部陆海新通道逆势跑出“加速度”,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促进国际经贸往来等战略价值凸显。当前,新通道建设机遇与挑战并存,应牢牢把握《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等发展契机[2],有效应对美西方战略合围等风险挑战,补齐短板弱项,推动建设上台阶上水平。

一、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一)互联互通水平大幅提升

1.主通道建设有序推进。一批干线铁路和公路相继建成投运,初步形成东、中、西3条通路构成的主通道布局,运能紧张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从东通路看,焦柳铁路怀化至柳州段实现全线电气化,渝怀铁路二线全线开通运营,重庆至黔江高铁加快建设,G72泉南高速广西段加快扩容。从中通路看,贵阳至南宁高速铁路全线贯通,进一步释放既有干线货运能力,G75渝黔复线建成通车,G93渝遂复线加快建设。从西通路看,叙永至毕节铁路建成通车,隆昌至叙永铁路扩能改造加快推进,黄桶至百色铁路开工建设[3]G69银百高速广西段全线贯通,G80广昆高速百色至南宁段有序扩容。

2.沿线枢纽场站布局不断完善。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地位不断巩固,万吨级以上泊位突破100个,拥有30万吨级码头、20万吨级散货码头、15万吨级集装箱码头,钦州、北海、防城港3大港区均接入铁路线,全球首创U型工艺布局的钦州港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成投运。湛江港成为华南和西南首个具备接卸满载40万吨级船舶的世界级深水港。海南洋浦区域国际集装箱枢纽港扩建工程和20万吨级航道改扩建工程加快推进,集装箱吞吐能力超过200万标箱。沿线国家物流枢纽布局持续优化,重庆(港口型、陆港型、空港型)、成都(陆港型)、南宁(陆港型)、贵阳(陆港型)、柳州(生产服务型)、钦州-北海-防城港(港口型)等一批国家物流枢纽入选年度建设名单。

(二)运行质量效益不断提高

1.通道沿线班列班车快速发展。铁海联运班列保持强劲发展态势,开行规模持续扩大,跨省(区、市)共建水平不断提高,从2019年的2 243列激增至2022年的7 560列(见图1[4],运输货物品类从53种增加到640多种,辐射范围向外扩展至113个国家和地区的338个港口,向内延伸至国内17省、60市、113站,去回程货物基本实现双向均衡,重箱率达95%以上。中老跨境班列实现“周周班”。中越跨境班列实现常态化运行,经由凭祥铁路口岸的班列开行规模2022年达到2182列,比上年增长14.6%。重庆、广西、四川等省(区、市)至越南、泰国、老挝、柬埔寨、缅甸等国家的跨境公路班车网络日益完善,实现中南半岛国家全覆盖。

2.沿海港口枢纽功能日益增强。新通道沿线港口作业量不断攀升,航线网络加快织密,初步形成以北部湾国际门户港、洋浦区域国际集装箱枢纽港、湛江港为核心,各港口协同合作的大型港口群,高效辐射国内国际两个市场。2022年,北部湾港、洋浦港、湛江港共完成货物吞吐量6.8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033万标箱(见图2)。其中,北部湾港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均进入全国前10,开通集装箱航线75条,实现与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多个港口通航[5]。洋浦港开通集装箱航线40条,基本形成“兼备内外贸、通达近远洋”的航线网络布局,中国洋浦港船籍港政策落地见效,保税燃油加注持续推进。湛江港开通集装箱航线27条,基本覆盖国内和东南亚主要港口。

3.国际航空客货运输加快拓展。重庆、成都、昆明、南宁等新通道沿线主要航空枢纽协同发力,加快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航线网络。重庆与RCEP成员国累计开通国际客运航线54条、货运航线11条。成都累计开通至南亚、东南亚国家客运航线42条、货运航线9条。昆明累计开通至南亚、东南亚国家货运航线75条,基本实现南亚和东南亚国家首都航线全覆盖。南宁先后开通至新德里、河内等17条国际货运航线,南宁机场国际货邮吞吐量由2019年的0.23万吨激增至2022年的7.27万吨,实现了跨越式增长。

4.信息化联运化发展深入推进。重庆果园港集装箱无纸化平台系统、无人理货系统、智能闸口系统、海关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和件散货管控一体化系统等相继建成投用。四川启动实施成都铁路港、宜宾港、泸州港等智慧港建设。广西北部湾推动北港网服务平台上线运行,实现码头信息、船舶信息、通关信息、公示价、全程跟踪5大类信息综合查询,以及港口业务一站式办理。铁海联运班列“一口价”模式已覆盖17省(区、市)60113个站,涉及货类600多种,相比分段计费运输成本大幅消减。“单一窗口”西部陆海新通道服务专区开通运行,“铁路快通”跨境班列陆续开行,首张CIFA多式联运提单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开具[6]

(三)经济发展潜能持续释放

1.通道经济快速发展。新通道发展势头强劲,吸引了众多产业尤其是外向型产业加速向通道集聚。老中经贸促进会、东盟商品集采城等20多个项目和机构落户重庆,重庆小康工业集团、宗申产业集团在印度尼西亚、泰国投资设厂[7],中马钦州产业园区、马中关丹产业园区共同开创了“两国双园”合作新模式[8],以国际化企业为主的跨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构建。沿线省(区、市)之间的经贸合作不断深化,共商共建共享逐步成为通道沿线共识。内蒙古、陕西的煤炭经新通道运至重庆缓解当地煤炭缺口,青海的纯碱经新通道运至广西支持当地玻璃产业。川桂共建的川桂国际产能合作产业园(一期)建成投产,西部省份在北部湾地区的“飞地”园区起步建设。

2.枢纽经济做大做强。新通道加速了资源要素流通,具有强大聚集辐射能力的陆港、海港、空港逐步成为沿线经济增长极。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成都青白江铁路港片区辐射共建“一带一路”80余个国家和地区,服务全球1.5万余家贸易和生产制造企业,2022年进出口总额突破300亿元。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钦州港片区、北海铁山港临港工业区、防城港经济技术开发区规上工业产值均超千亿元,港航物流、钢铁冶金、石油化工、新材料、新能源等临港产业集群加快形成。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昆明空港经济区、南宁临空经济示范区、贵阳双龙航空港经济区等保持良好发展态势,航空设备制造及维修、电子信息等高端制造业,以及航空物流、专业会展、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提速发展[9]

(四)统筹协调机制有效运行

1.国际层面。西部陆海新通道源自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201511月,中新两国政府共同签署《关于建设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的框架协议》。201910月,中新就共建陆海新通道签署谅解备忘录,在中新互联互通项目联合工作委员会框架下建立陆海新通道高官会议机制。20215月,印度尼西亚、越南、老挝等国与通道沿线省(区、市)联合发布《陆海新通道国际合作(重庆)倡议》,国际合作基础进一步巩固。

2.国家层面。为凝聚各方合力统筹推进新通道建设,2019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交通运输部、海关总署等14个部委,以及重庆、广西、四川、贵州、海南等5省(区、市)建立省部际联席会议制度[10]。目前,该机制已分别于201912月、20215月、20223月、20234月、20244月召开5次会议,通过明确各方职责分工、部署年度重点任务等方式,有效巩固新通道良好发展势头。

3.省际层面。近年来,通道沿线省(区、市)合作机制日益健全。重庆、广西、贵州、甘肃、青海、新疆、云南、宁夏、陕西、四川、内蒙古、西藏等西部地区12省(区、市),以及海南、广东湛江、湖南怀化建立西部陆海新通道“13+2省际协商合作联席会议机制。通道沿线省份直属海关建立了海关互联互通区域合作机制。重庆设立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发挥通道统筹协调机构功能,承担起综合协调、规划发展、区域合作、项目推进、信息服务等职能。西部陆海新通道发展指数成为反映通道发展的“晴雨表”。

4.企业层面。通道沿线省(区、市)按照“统一品牌、统一规则、统一运作”原则,共建跨区域综合运营平台陆海新通道运营有限公司,并同步设立了重庆、贵州、甘肃、新疆、宁夏、广东湛江、湖南怀化等7个区域公司,初步形成“点线面”结合的运营模式。202012月,由国铁集团倡议,中铁集装箱、中远海运集装箱等6家单位发起成立了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运输协调委员会,合力解决班列发展关键问题。

二、建设机遇与挑战

(一)面临的机遇

1.我国与东盟经贸合作走深走实,新通道将成为串接超大规模国内市场和巨大东南亚市场的重要桥梁纽带。2009年以来,我国连续15年保持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自2020年起东盟连续4年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见图3)。随着2022RCEP正式生效[11],以及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的深入推进,我国和东盟间的经贸合作潜力将进一步释放,铁海联运班列和跨境班列班车有望提速发展,新通道将成为串接拥有14亿多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的超大规模国内市场,以及6亿多人口的巨大东南亚市场的重要桥梁纽带。

2.以乌克兰危机为典型的地缘政治冲突给国际陆路运输造成一定冲击,为以海运航线衔接全球的西部陆海新通道提供发展良机。自20222月乌克兰危机暴发以来,双方冲突不断升级,美西方制裁持续“加码”[12],境内外货源短期内明显下挫,发展面临一定阻力。此外,哈萨克斯坦大规模暴乱、阿富汗政权更迭等大事件给国际陆路运输造成了负面冲击[13]。部分出于表明政治站队、保障货物安全、规避制裁风险等考虑的货主,倾向于通过新通道运输货物,通道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迎来新一轮发展良机。

3.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新通道建设将驶入“快车道”。构建新发展格局是适应我国发展新阶段要求、塑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必然选择,是把握发展主动权的先手棋。新通道汇聚了沿线“13+2个省(区、市)的发展合力,畅通了资源要素跨省市流通的渠道,同时,使西部地区从开放的“旧末梢”转变为“新前沿”,为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供了有力支撑,充分契合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需要。随着新发展格局的加快构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将加快驶入“快车道”。

4.共建“一带一路”、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等国家重大战略深入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将推动沿线省(区、市)高水平对外开放和高质量发展潜能充分释放。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上强调,要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继续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西部大开发“十四五”实施方案获得通过,明确了未来一段时期西部地区的发展重点。西部陆海新通道是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以重庆为运营和组织中心,西部12个省(区、市)与海南省、广东省湛江市、湖南省怀化市等共同打造的国际大通道,是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产业、商贸、交通、物流廊道。随着共建“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等国家重大战略的深入推进,新通道建设将按下“加速键”,在推动沿线省(区、市)高水平对外开放和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将得到充分释放。

(二)主要挑战

1.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等逆全球化趋势持续蔓延,新通道在拉紧我国与东盟、西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将面临一定阻力。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14],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强,贸易规则、产业链布局加速调整,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等逆全球化趋势持续蔓延,世界主要经济体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全球经济运行风险和不确定性显著上升。部分国家和地区长期奉行“零和博弈”,出台相关政策吸引本国企业进行本土化供应链布局,推动产业链尤其是高端制造业回流。美西方加速与我国的供应链脱钩,“产业链去中国化”“从中国撤资”“脱钩断链”等论调甚嚣尘上[15]。在全球化遭遇逆流的形势下,新通道建设尤其是对外开放功能的充分发挥,将面临多方阻力。

2.美西方加紧拉拢东南亚诸国,意图对我国实施战略合围,新通道建设面临诸多风险挑战。近年来,慑于与日俱增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美西方纷纷将我国视为最主要竞争对手和最重大地缘政治挑战,美国、日本、印度、澳大利亚等国先后提出了各自的“印太战略”构想,旨在加强对东盟国家的影响力。为抗衡并打压我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美国发起“重建更美好世界”计划[16],欧盟推出“全球门户”计划[17],外界敌对势力持续渲染“债务陷阱”“劣质基建”“中国威胁”“资源掠夺”等不实言论。部分国家在美国“选边站”压力和国内党派斗争影响下,对我国经济走廊建设持谨慎甚至排斥态度。随着美国战略重心逐步东移[18],新通道建设将面临诸多风险挑战。

3.部分东南亚国家政局不稳、政策多变,营商环境、配套设施欠佳,新通道建设的境外合力有待增强。一方面,缅甸、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政局不稳,政策变动频繁,财产和技术侵占情况屡见不鲜,国际投资安全难以得到有效保障,严重掣肘国际产能合作[19-20]。另一方面,东南亚国家营商环境不,既有道路、水电、燃气等产业配套设施相对薄弱,上下游供应链尚不完备,对高质量建设新通道构成较大挑战。

三、建设新趋势

(一)“朋友圈”持续扩容,境内从立足西部向辐射东中西转变,境外从立足东盟向辐射全球转变

从国内看,作为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战略通道,以及支撑西部地区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陆海贸易通道,新通道在建设之初就以西部地区为战略重心。“13+1”省际协商合作联席会议机制也将西部12个省(区、市)全部纳入其中。随着通道辐射带动能力的不断增强,湖南怀化、湖北宜昌、江西南昌、河南漯河、河北石家庄等中东部城市积极参与通道建设。2022年,湖南怀化正式加入新通道“大家庭”,“13+1”的共建格局进一步拓展为“13+2”,新通道也由立足西部逐步向辐射东中西转变。

从国际看,新通道在建设初期以拉近我国与东盟的时空距离、深化双方的国际经贸往来为核心,北部湾港的国际航线网络也仅覆盖东盟主要国家。随着陆运线路的拓展和海运航线的织密,通道辐射范围已延伸至113个国家和地区的338个港口,跨境班列班车近可达东南亚、南亚,远可通中亚、欧洲,西部陆海新通道也从立足东盟逐步向辐射全球转变。

(二)班列从“有去无回”迈向“重去重回”,表明我国正由以服务出口为主的传统运输组织模式逐步向更加注重服务进口的运输组织模式转变

新通道班列在开行之初,绝大部分为下行班列(内陆腹地至北部湾港),以服务出口为主,“有去无回”问题突出。

在新发展格局下,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加快释放,逐步改变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以出口为主的对外经贸格局。20182020年,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上行列数从436列激增至3 062列,上行箱量从2.2万标箱攀升至15万标箱,均远高于下行班列和箱量的增幅。其中,北部湾港去往四川的上行列数和箱量翻了1213倍,云南方向翻了近20倍。

这要求构建更加注重服务内陆地区产业发展和运输需求的交通运输体系,推进由服务出口为主的传统运输组织模式向更加注重服务进口的运输组织模式转变。

(三)班列从“单打独斗”向“聚指成拳”转变,助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合拢

新通道班列在开行之初,重点聚焦内陆腹地资源要素的南运,而忽视生产生活资料的北达。随着新通道做大做优做强,铁海联运班列与中欧班列、中亚班列的衔接日益紧密。

20218月,首趟“北部湾港-成都-波兰-德国”国际货运班列成功开行,满载电子产品、文具等货物的班列从钦州港东站开往成都城厢站,与中欧班列衔接后,再发往德国杜伊斯堡,之后每月可发送4列。20226月,首趟“海防-西安-阿拉木图”国际货运班列成功开行,货物通过新通道从越南海防集结到西安,再从西安国际港站出发,搭乘中亚班列至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国家。

这标志着纵贯中南半岛的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与横跨欧亚大陆的中欧、中亚班列实现紧密嵌合,“两翼齐飞”助力“海丝”与“陆丝”战略合拢。

四、四大难题

(一)基础设施“堵点卡点”亟待消除

一是西通路尚未全线贯通,黄桶至百色铁路仍在建设中,百色至威舍铁路能力利用率已达97%,但增建二线工程仍在前期研究。中通路黔桂铁路能力利用率已达100%,但增建二线工程尚未明确建设时序。

二是东、中、西3条通路均存在线路标准不一致的问题。不同铁路区段的牵引定数有1 8503 0003 6504 000吨等不同标准,车站到发线有550650750850米等不同有效,严重影响运输组织效率。

三是港口集疏运体系有待加强。部分疏港铁路、疏港高速公路项目建设滞后,影响港口功能发挥。钦州港部分支专线仍为单线、内燃铁路。西江黄金水道仅有梧州港赤水作业区、贵港港猫儿山作业区等少部分港区引入铁路专用线,铁路运输占比不到5%

(二)运营组织水平有待加快提升

一是多式联运水平不高。铁路货物品名与海运报关品名不匹配,铁路箱与海运箱循环共享不足。“一票制”“一单制”未广泛应用,单证物权化进展缓慢。从成都出发经3个通路的班列旅行时间均超过50小时,平均旅行速度仅为30千米每小时。重庆果园港铁水联运货物量仅占港口吞吐量的10%

二是口岸便利化水平有限。由于东盟国家均未加入国际公路运输(TIR)公约,且我国与东盟国家对入境车辆的标准要求不同,跨境运输车辆需要在途中进行换装作业,降低了运输时效,增加了物流成本,部分企业反映口岸存在阶段性堵塞和排队时间长等问题。

三是通道的航空功能偏弱。部分机场枢纽设施水平难以支撑全货机航线和航班飞行需求,货运航线开通较少,空中通道建设发展有待加强。

(三)循环流通功能尚未充分发挥

一是外贸货源体量不足。通道沿线省(区、市)外贸产业普遍较弱,出口货物以资源型产品为主,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不足,缺乏足够的基础货源支撑。钦州-成都上行班列内贸货占比达96%,外贸货占比仅4%,且大部分为化工、矿石等低附加值产品。

二是降本增效工作有待进一步深化。新通道班列运价下浮7%30%,与沿江班列45%55%的下浮力度存在一定差距,北部湾港至贵州、云南班列的运价下浮仅为16%7%,且下浮品名及站点受限,重庆、四川方向的铜精矿、红金石、镍铁等未在下浮范围内。

三是支撑引领功能尚未充分发挥。铁海联运班列、跨境班列班车与通道沿线产业园、物流园、商贸园的衔接不够紧密,交通物流与经济产业融合发展水平不够高,通道支撑引领经济产业发展的功能有待充分挖掘。

(四)协调运行机制仍需不断健全

一是国际合作协调机制相对薄弱。《大湄公河次区域便利货物及人员跨境运输协定》虽已签订但尚未得到有效落实。中老泰、中缅便利运输合作谅解备忘录尚未签署。

二是区域沟通合作机制有待深化。当前通道统筹协调多以省级层面为主,地级层面的区域合作力度不够,省直部门出台的部分政策对于地市、企业、平台公司等如何执行涉及较少,宏观指导与微观实践的结合度有待提升。

三是信息互联互通机制有待顺畅。跨区域、跨部门、跨行业的信息共享机制尚未建立,信息孤岛问题较为突出,通道沿线省份与北部湾集团、重庆陆海新通道运营平台之间尚未建立统一的公共数据平台,海关和交通部门间、港航铁企业间信息共享水平不高。

五、建议举措

(一)切实消除“堵点卡点”,务实网络运行基础

一是积极推进黄桶至百色铁路、百色至威舍铁路、黔桂铁路增建二线、成都至隆昌铁路扩能改造、平陆运河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二是通过技术改造等方式,加快相邻铁路区段之间的技术标准统一,包括速度等级、牵引定数、到发线长等,着力消除通道沿线铁路“通而不畅”等问题。

三是积极推动铁路进港区、进园区,重点加快西江内河港口的疏港铁路、疏港高速公路建设,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

四是参照沿江铁路、川藏铁路等区域铁路建设运营模式,研究推动由国铁集团牵头与广西、四川、重庆、贵州、云南等沿线省份成立西部陆海新通道铁路公司,统筹通道铁路规划建设运营。

(二)加快多式联运创新,提升整体运行效率

一是补齐港口航线短板,进一步加强铁海联运班列与中欧班列、中亚班列、长江航运、西江航运的衔接,充分发挥新通道串接“陆丝”与“海丝”,协同衔接长江经济带的战略价值。

二是促进公路、铁路、水路信息共享和标准互认,拓展“一单制”模式的应用范围,有序推动铁路箱下海和海运箱上岸,完善国内外还箱点布局,促进集装箱共享共用。

三是深化与东盟国家的关际合作,推进入境车辆标准互认,提高通关便利化水平,消除边境口岸阶段性拥堵问题。

四是加强空中通道建设,提高通道沿线机场的货运能力,扩大全货机机队规模和航线航班数量,不断提高新通道航空运输水平。

(三)深化交通产业融合,深度挖掘经济潜能

一是优化通道沿线产业布局尤其是外向型产业布局,重点加强与东盟国家的产能合作,积极推进引进来、走出去,加快构建跨境产业链供应链。

二是深化成渝、北部湾、滇中、黔中等沿线城市群的经贸往来,提高资源要素跨区域优化配置的能力,着力打造经济增长带,围绕沿线陆港、海港、空港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

三是深入推进降本增效工作,适时适当提高班列运价下浮力度,拓展运价下浮覆盖的货物品名和铁路站点,进一步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和物流企业成本。

四是积极拓展境内外货源市场,重点优化东南亚地区海外仓布局,提高对境外物流网络的控制力和话语权,实现铁海联运班列和跨境班列班车“量质双升”。

(四)加强统筹协调联动,凝聚新合力新动能

一是把握RCEP正式生效契机,加快与RCEP成员国建立政府间、企业间多层次多形式的国际合作机制,稳步推进与东盟国家便利运输合作谅解备忘录的签署和落实,加强与国际交通运输政策、规则、制度、技术、标准的对接。

二是完善沿线省(区、市)的定期数据报送机制,充分发挥省际信息服务平台的功能作用,加强通道沿线城市之间的合作力度,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凝聚通道建设发展合力。

三是合作共建跨区域综合运营平台,积极推动加入陆海新通道省际合作机制的省(区、市)建立区域运营公司,将国内合作共建范围进一步向中部、东部地区拓展。

参考文献:

[1]人民网.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新论)[EB/OL].2021-06-11[2023-09-16].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2223052658892265&wfr=spider&for=pc.

[2]王全震.《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自然人临时移动条款的内容浅析和影响展望[J].国际工程与劳务,20223):63-66.

[3]新华社新媒体.西部大开发新格局战略通道浮出水面[EB/OL].2019-08-16[2023-09-16].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41991112599983089&wfr=spider&for=pc.

[4]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省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三周年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23.

[5]龙巍,谭雪飞,蒋颖秋,等.北部湾港集疏运体系建设快马加鞭[N].中国水运报.2023-06-21.

[6]宋安琪.CIFA提单破解多式联运一体化难题[J].中国远洋海运,202011):74-769.

[7]颜若雯.支持重庆高水平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N].重庆日报.2022-03-05.

[8]李天高.中马合作新模式下广西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钦州产业园新机遇[J].台声,20194):48-50.

[9]李福泉,熊剑,宁盛嵩.广西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策略研究[J].开发性金融研究,20215):85-96.

[10]刘玮.扎实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建设 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J].当代党员,20223):41-42.

[11]张鹏,刘力臻.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的实践特征、发展机遇与完善对策[J].经济纵横,20231):121-128.

[12]李巍,穆睿彤.俄乌冲突下的西方对俄经济制裁[J].现代国际关系,20224):1-92560.

[13]张吉军,祝晓燕.阿塔政权的政治信任与国家建构[J].南亚东南亚研究,20225):65-76155.

[14]杜运泉.“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重识中国与世界的关键[J].探索与争鸣,20191):4141.

[15]胡正塬.应对疫情后全球价值链重构中的“去中国化”倾向[J].经济导刊,20208):82-85.

[16]龚婷.美国发起“重建更美好世界”计划:背景、概况及前景[J].和平与发展,20216):1-24133-138128.

[17]吴昊,杨成玉.欧盟“全球门户”战略及其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J].国际问题研究,20225):58-77141.

[18]韦宗友.美国战略重心东移及其对东亚秩序的影响[J].国际观察,20126):60-67.

[19]新华社.缅甸总统温敏和国务资政昂山素季被军方扣押[EB/OL].2021-02-01[2023-09-16].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0451950505544431&wfr=spider&for=pc.

[20]参考消息.任期时间最短 法媒:马来西亚总理穆希丁辞职[EB/OL].2021-08-17[2023-09-16].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8314660999222695&wfr=spider&for=pc.

作者简介:刘思琦,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综合运输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综合交通运输、中欧班列;丁金学,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综合运输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综合交通运输、交通地理。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综合运输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刘思琦;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综合运输研究所副研究员 丁金学

培育经济增长极 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以雄安新区等重要增长极为引领,打造京津冀增长极体系。逐渐形成“国家级新区-开发区-特色小镇”三级一体的增长极体系

增长极在拉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经济特区、开发区和新区作为特定区域的经济增长极,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已经被证实发挥出巨大作用,因此,应该充分发挥区域经济增长极作用,引领带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增长极理论及在中国的实践

增长极理论是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最早提出。他在《略论经济增长极概念》中指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的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点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影响。此后,增长极理论经布代维尔、赫希曼、缪尔达尔等学者的发展,逐渐成为比较成熟的理论体系。

从增长极的概念上可以看出,增长极的本质是集中发展,增长极作为区域中的一个点,大量要素在该点上聚集,共同推动经济迅速发展。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增长极理论在我国区域发展战略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特区、新区、开发区以及工业园区等都是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我国增长极的培育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经济特区为龙头的探索阶段(19791990年),国家相继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四个市设立经济特区,并在14个沿海开放城市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进行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其中深圳特区的快速发展成为全国发展的先进示范;第二阶段是以开发区为支撑的全面推广阶段(19912000年),国务院共批复设立45家国家级开发区,2001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外商实际投资同比分别增长7.3%14.9%45个国家级开发区增幅高达25.7%36%。到2019年,我国共设立219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三阶段是以国家级新区为载体的创新发展阶段(2000年以来),199210月,浦东新区正式成立,短短几年,浦东新区就吸引了大量国际跨国公司入驻。201741,河北雄安新区获批设立,目前我国共有国家级新区19个。

京津冀培育增长极的成效

天津滨海新区自设立以来发展势头迅猛,成为天津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从20012015年,滨海新区的地区生产总值在天津市所占比重从35.71%上升到了56.05%,虽然到2020年底,该比重下降到41.7%,但滨海新区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速始终高于天津市。天津滨海新区作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北方首个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天津市重要的经济增长引擎。天津滨海新区产业体系日益完善。新区已建成8个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形成汽车及机械装备制造、石油化工2个两千亿级产业集群,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2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达到3900家和3740家,“独角兽”“瞪羚”“雏鹰”和领军企业超过2000家。生物医药产业链条基本完备,开发区、高新区入围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综合竞争力50强。

北戴河新区自然地理条件得天独厚,新区距北京260公里、天津230公里,拥有京沈高速、沿海高速、京秦铁路、津秦客专等交通干线,与京津形成了“一小时经济圈”。依托区位优势与政策支持,大力发展旅游、生命健康产业,成为了秦皇岛市的重要经济增长极。新区创新发展“旅游+”模式,现代旅游产业蓬勃发展,建设了远洋蔚蓝海岸、阿尔卡迪亚滨海度假酒店、渔岛海洋度假区等度假基地,引入万豪帆船酒店、好莱坞魔法城、渔田小镇等一批高端旅游项目,阿那亚黄金海岸社区获评全国休闲旅游度假典范,新区被评为河北省全域旅游示范区。

北戴河生命健康产业创新示范区创新发展生命健康产业,努力建设高端医疗服务聚集区、京津冀生物技术创新转化基地、生态宜养地、环渤海体育健身基地、国际健康旅游目的地。目前,建设了石药干细胞研发基地、北戴河心脑血管病医院、现代中药示范基地等重大产业项目,形成了生命科学园、医疗器械产业港、福美健康科技园等园区。

以北京经开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龙头的开发区,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深化改革开放、推动原始创新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是拉动京津冀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京津冀地区13个国家级经开区201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274亿元,占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的8.6%。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天津滨海高新区等7个国家级高新区,201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443亿元,占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的20.6%。税收收入、出口及利用外资等经济指标也表现优秀,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开发区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积极进行投资体制改革、土地制度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及企业制度的改革等。同时,设立开发区平台公司也是体制创新的产物,有效解决了开发区大量基础设施投资的资金来源问题,包括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基础设施Reits等都是促进开发区发展的创新尝试。开发区也成为区域协同发展的承载地。中关村与天津、秦皇岛、保定、石家庄等地开发区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园区共建及合作,努力打造中关村的创新生态和京津冀协同创新的示范区,深化区域产业和科技合作。随着北京非首都功能的疏解,许多北京外迁企业就近落户天津及河北的开发区,为开发区提档升级创造良好机遇。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随着近年来雄安新区设立、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发展等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的提出,以及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成功举办,应将雄安新区、通州与北三县、石家庄正定新区、张家口崇礼区培育成为京津冀区域新的增长极。

(一)雄安新区

2017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安新县视察时强调指出,规划建设雄安新区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战略选择,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性工程。

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需要将部分产业、人口向市域范围之外疏解,雄安作为一个相对集中的疏解承载地就应运而生。雄安新区的高标准规划建设,为承接在京高校、事业单位、国家级科研院所及国有企业总部等非首都功能提供了良好的承载空间。雄安新区的建设有利于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设立雄安新区有助于实现京津冀不同行政体制间统筹谋划,下好协同发展“一盘棋”。雄安新区建设是新发展格局下治国理政的创新实践。雄安新区将探索建立一个样板城市,践行新发展模式,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建设一座绿色、现代、智慧的数字化新城。雄安新区在白洋淀环境综合整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整治完成入河入淀排污(排放)口1.1万多个,使白洋淀水质实现历史性跨越,淀区水质从2017年前的劣Ⅴ类提升并连续三年稳定保持在Ⅲ类。随着白洋淀生态修复与“千年秀林”工程等稳步推进,雄安新区的生态“底色”正越筑越牢,一座清新明亮、水城共融之城呼之欲出。雄安新区将同步建设“地上、地下、云上”三座城。在地上,包括无人驾驶巴士等智慧生活场景正越来越多地落地雄安新区。在地下,综合管廊分为上下两层,除负二层将电力、通信、燃气等各种管线集于一体之外,新区还在负一层设计了智慧物流通道,未来将借助城市云计算平台供无人物流车通行。在云上,雄安新区规划建设“雄安云”,面向未来城市运营提供强大的云计算能力支撑,同时成立区块链实验室,做好数字城市基础建设。2020年底,京雄城际铁路开通运营,北京西站至雄安新区最快50分钟、大兴机场至雄安新区最快19分钟可达。京雄高速河北段等3条经由雄安新区的高速公路开通,雄安新区对外骨干路网全面建成。容东片区5.29万套安置房已全部建设完成。

雄安新区启动区作为展示新区形象的一张靓丽名片,也是雄安新区为疏解对象提供注册、供地、审批、建设的“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20214月,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在雄安新区揭牌成立,成为首家注册落户雄安新区的中央企业。目前,包含中国星网等首批央企疏解项目,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大产业园项目也全面进场施工。

(二)北京城市副中心

通州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是首都另外一翼。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发展在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中承担着重要使命。通州区与北三县公共服务一体化,可承接部分教育、医院等优质公共服务资源,有助于缓解中心城区拥堵问题。通过一体化发展,突破行政区划导致的交通问题,缩小两地公共服务落差,以产带人,对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实矛盾、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探索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有重要意义。

交通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初步形成互联互通的综合交通网络。轨道交通方面,京唐铁路项目2022年开通运营,北京轨道交通M22号线于2021年开工建设。跨界交通方面,首都地区环线高速公路贯通,唐通公路、三河南连接线等项目相继建成通车。燕潮大桥、京秦高速潮白河特大桥建成通车,目前与通州区联通的跨潮白河桥梁达5座。

区域生态治理联防联动机制成效明显,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在大气、水污染联防联控方面,京津冀环保部门建立了统一的空气污染预警应急机制,三地环境监测部门初步实现了重污染天气环境信息共享,制定三地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对潮白河沿线排口进行全面封堵,配合水务和环保部门共同推进潮白河综合治理。通过与京津两地联动协同治理,区域PM2.5年均浓度、综合指数均超额完成年度任务要求。

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初步建立。率先推行京津冀门诊异地直接结算试点工作,持续扩大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定点医药机构范围。在政务服务方面,通州区与廊坊市签订了政务服务“区域通办”联动机制框架协议,实现“区域通办”。在国内首开“企业在河北、监管属北京”的跨区域管理体制先河,借助体制机制创新,一系列深层次问题正逐步破解。

(三)石家庄正定新区

正定新区是石家庄中心城区“一城三区”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石家庄未来新兴产业和高端服务业发展的重要载体。2022年正定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38.4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4.89亿元,“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25.3%,增幅位列石家庄市前列。正定县高新技术企业达9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758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28家,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是河北省县域科技创新能力监测评价A类县。正定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日益活跃,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9.72%,获评省工业转型升级示范县;农业现代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纳入了石家庄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实施范围;会展经济发展迅速,获得了“辉煌70年中国最具影响力品牌展会奖”等10多项荣誉;旅游业蓬勃发展,“古城古韵、自在正定”品牌影响力日益提升。

(四)张家口崇礼区

崇礼区距北京直线距离150公里,冬奥会的举办加速推进崇礼基础设施建设,京张高铁从北京到崇礼最短车程不到1小时,进入京津冀“一小时生活圈”。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大大提升了崇礼区的世界知名度,为崇礼区体育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带来重大机遇。

冬奥会的举办有力推动了崇礼区的经济发展。崇礼区地区生产总值从2019年的2.3%增长到2021年的8%,经济发展势头强劲。2021年崇礼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7.2亿元,增速位居张家口市第5位,高于全市1.7个百分点。同时,2019年以来崇礼区的产业结构大幅调整,第三产业的比重从2018年的39.3%跃升为2019年的56.8%,并维持在56%以上。在冬奥会的影响下,崇礼知名度越来越高,冰雪产业和旅游行业蓬勃发展,服务业发展亮点突出,2021年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共实现营业收入12.6亿元,同比增长61.0%。其中,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共实现营业收入11.0亿元,占比达到87.4%,同比增长72.4%,就业人数占全部规上服务业的75.8%

京津冀增长极的未来展望

以雄安新区等重要增长极为引领,打造京津冀增长极体系。逐渐形成“国家级新区-开发区-特色小镇”三级一体的增长极体系。高标准推动雄安新区开放发展先行区建设,支持雄安新区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和高端高新产业发展等方面先行先试,为京津冀甚至全国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样板。在地级市层面,鼓励开发区创新发展,辐射带动周边区域产业链协同发展。在县和乡镇一级培育经济增长极,形成连接城市与乡村、产业特色鲜明、错位发展、充满活力的特色小镇。

通过深化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不论是开发区还是新区,关键是体制机制创新,这是区域经济增长极能够带动经济飞速发展的根本原因和核心竞争力。要充分发挥其在政策上“先行先试”作用,积极探索包括行政管理体制、投资体制、企业制度、土地制度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等在内的全方位改革。体制创新最重要的是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开发区和新区管委会作为所在市政府的派出机构,应按照“小政府,大服务”的管理模式,优化开发区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给予开发区更多的人权、财权和事权,在干部任用上鼓励采用竞聘上岗等方式建立竞争激励机制,通过精干高效的机构,高度集中统一的管理,保证决策和运营的高效率。

通过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生态。发挥增长极的极化作用,吸引数据、资本、人才、技术、管理等高端要素汇聚。强化与京津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对接交流,吸引更多科技成果到新区及开发区转化孵化,积极融入京津冀技术市场一体化建设。特别是对于关键领域和主导产业,通过激励机制和配套服务引进人才团队,将将“政产学研用金”六结合,助力推动科技创新及创新成果转化。以雄安新区、通州和北三县等重要增长极为引领,围绕特色主导产业做好非首都功能疏解的承接,吸引高新技术企业落户,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

加大投资力度,促进项目建设落地,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完善的基础设施是招商引资的前提条件,而开发资金不足是增长极初期面临的普遍问题。可通过政府成立产业引导基金、发行地方债等方式,引入社会资本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以优化投资结构,扩大有效投资,加快重大项目建设,补足基础设施、文化体育等领域短板,推进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等重大工程建设。通过补足城市配套功能短板,将增长极建设成为高端产业集聚区、生态宜居景观区、城市文化展示区。

将增长极打造为首都北京的反磁力中心。京津冀众多增长极的培育,有助于降低北京对人口的吸引力(即“磁力”),尤其是雄安新区的规划建设可以直接疏解北京的产业和人口,有助于缓解北京的“大城市病”问题。通过不断完善新区的硬件和软件建设,使交通更便捷、功能更完善、经济更繁荣、生态更美好,逐步将新区打造成为100万~500万人口的现代化城市,将开发区打造为人口数十万的产业新城,在交通条件、生态环境和产业发展条件比较好的乡镇规划建设特色小镇,实现产业聚集和产城融合。

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付华

以高水平保护支撑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

202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时强调,要坚持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近年来,我国在西部地区实施了水土保持、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湿地保护与恢复、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等系列措施,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取得明显成效。但西部地区的生态脆弱性尚未根本转变,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加强西部地区生态保护和建设,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以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对奋力谱写西部大开发新篇章、持续绘就美丽中国新画卷具有重要意义。

强化国土空间优化与生态保护,为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守住底线

强化国土空间优化与生态保护,确保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实现资源高效利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可为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把好关、守住底线。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国土是绿色发展的空间载体,西部地区拥有全国72%的国土面积,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强大的发展潜力。一方面应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逐步形成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生态功能区三大空间格局,并结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优化重大基础设施、重大生产力和公共资源布局,实现不同功能空间的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聚焦区域性、流域性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完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建立从问题识别到解决方案的分区分类管控策略,因地制宜实施精细化管理,防止“一刀切”。其中,成渝、北部湾、宁夏沿黄等城市化地区应高效集聚经济和人口,保护基本农田和生态空间;三江源、塔里木河、石羊河等生态功能区应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生态产品;河西走廊、银川平原、河套平原等农产品主产区应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加快推进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重大工程修复,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西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等大江大河的发源地,也是我国水土流失、土地石漠化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一方面,应以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为主线,以生态本底和自然禀赋为基础,关注生态质量提升和生态风险应对,强化科技支撑作用。其中,应特别重视并大力推进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青藏高原和祁连山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以及京津风沙源头治理等。另一方面,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展广度,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提升监测信息化水平,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为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在绿色转型中推动发展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可为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塑造新优势。

健全完善绿色低碳发展经济政策,有序推进产业结构深度调整。西部地区有着众多独特资源优势,高水平保护可以为高质量发展把好关、守好底线,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转型升级。一方面,强化财政、税收、金融、价格等政策支持,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加快构建环保信用监管体系,规范环境治理市场,促进环保产业和环境服务业健康发展。另一方面,深化重点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构建有利于碳减排的产业结构,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可因地制宜发展风电,有序利用光伏,多元开发生物质能,加快布局氢能产业,有效释放清洁能源发展潜力。

深入推进绿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强,全力打造绿色低碳产品供给体系。推进绿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强,既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各种挑战的必然要求,也是抢占未来绿色低碳发展制高点、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塑造全球绿色低碳竞争新优势的战略选择。一方面,加强科技支撑,把应对气候变化、新污染物治理等作为西部地区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重点领域,狠抓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施生态环境科技创新重大行动,培养造就一支高水平生态环境科技人才队伍。另一方面,完善绿色制造体系,强化产品绿色设计,打造绿色低碳产品供给体系,并通过绿色低碳产品供给有效带动跨行业、跨领域、跨部门的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助力西部地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可借助云计算、大数据和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积极打造新能源汽车、船舶、飞机等低碳交通装备,推进绿色低碳交通发展。

畅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渠道,为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架好桥梁

完善市场化、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机制,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拓宽生态保护的资金来源渠道,可将西部地区厚植的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高质量发展优势。

搭建生态产品交易平台,实现生态产品供需精准对接。生态产品内涵丰富、种类多样,其在价值实现过程中存在“度量难、交易难、变现难、抵押难”等问题。一方面,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建立信息畅通、市场开放、竞争有力的交易平台,并不断提升经营平台的数字化、信息化、可视化水平。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创新“生态信用贷”模式,并强化交易平台金融对接、担保服务等功能,促进资源投资与产权交易,破解社会资本“不好投”“不敢投”的难题。

积极探索生态惠民共富模式,推进生态产品服务渐进共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优良生态环境是西部地区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把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成现实的经济价值,不仅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更是解决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必须遵循“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谁排污、谁付费,谁保护、谁受益”的原则,通过合理的生态税收和补贴,使生态产品供给者和消费者进行角色转换,不断提升生态产品和服务的效能。结合西部地区低碳绿色农业项目,培育绿色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化生态产品经营开发主体,支持创建区域知名品牌,建立持续性的利益分享机制。

陕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苏芳

企业管理
企业商业资产管理经营实践与思考

摘要:文章探讨了企业在商业资产管理方面面临的瓶颈,并提出了相应的实践策略。首先强调了商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包括提高资产使用效率、降低经营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等;分析了企业在商业资产管理方面遇到的问题,如缺乏有效的绩效机制、风险防控不足、数字化水平低等;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实践策略,包括构建绩效机制、加强风险防控、提高数字化水平等,从而提升商业资产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实现企业商业利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企业,商业资产,管理,经营

引言

随着经济新常态的到来,企业的发展也步入了深度调整期,为适应“双循环”发展格局,企业必须审时度势,及时改革商业资产管理方式,通过有序布局商业资产的管理、经营与使用,打造长期、稳定的利润来源,确保企业能够在激烈变化的市场中,时刻把握发展机遇,实现创新发展。整体来看,商业资产管理对于企业而言并非是一项新兴话题,在过往的发展中,已有很多企业就这一方面展开了丰富的实践,探索出了一系列具有实践价值的管理模式。为了进一步提高资产收益,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企业还应通过绩效管理、人才培养等方式,进一步放大商业资产管理的效能,多措并举促进企业的稳健发展。

一、企业商业资产管理的意义

商业资产对于企业而言,无疑是重要的发展基础。通过合理管理资产,采取科学的经营措施盘活资产,实现商业价值最大化,对于企业而言,是确保自身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必要之举,是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

(一)明确资产状况,合理配置资源

在商业活动中,企业拥有大量的资产,这些资产的性质、数量、价值和使用状况,对于企业的运营和发展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力。通过实施商业资产管理,企业可更全面地掌握自身资产的实际状况,结合发展目标,做出契合企业长期利益的经营决策。通过明确资产的种类、数量、价值,企业也可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的实际情况,对资产实施合理的调配和利用,避免资源的浪费和冗余。在此基础上,企业可设置专门的管理岗位,对资产的利用实施监控和管理,及时解决资产利用中出现的问题,提高资产的利用效率,实现企业商业利益的最大化。

(二)提升运营质量,增强发展动力

通过实施商业资产管理,企业还可提升运营质量,增强发展动力。通过科学规划对商业资产的购置、调整、处置,克服资产数量多、年限长、范围广、权属不清等因素造成的管理问题,企业可明确运营效率提升的关键点[1],采取措施优化运营流程,降低运营成本,避免资产处于闲置,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在长期实施商业资产管理的前提下,企业可获得稳定的现金流,为扩大经营规模、开发新产品、拓展市场提供有力支持。

(三)规范管理行为,保障资产安全

在以往的经营管理中,由于制度的欠缺,商业资产常面临丢失、被盗、损毁等风险,难以实现保值增值。通过实施商业资产管理,企业可严格规范内部管理行为,保障资产安全。在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和规范的基础上,管理者可对资产进行全面的监控,及时发现和纠正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防止资产流失和减值,保障企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性,达到挖潜增效、降本增效的目标[2]

二、企业商业资产管理经营的瓶颈

尽管近年来,企业商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实际操作中,很多企业采取的措施仍不够科学、全面,致使商业资产管理面临诸多瓶颈。

(一)商业资产管理绩效机制欠缺,影响管理效率

商业资产管理的实施,需要有配套的绩效机制来保障其有效性与公平性。然而,目前看来,在商业资产管理方面设立绩效机制的企业较少,部分企业采取的措施较传统,以房地产企业为例,多数企业针对商业资产管理设立的绩效指标主要集中于项目运营、房产出租、租金收入、租金收缴率等方面,常规业务占据了绩效考核的大部分内容,导致员工的积极性不足,难以挖掘员工的创造力;在与绩效考核相适应的激励措施方面,多数企业为商业资产管理人员提供的酬劳都以固定薪资为主,浮动薪资为辅,而浮动薪资的高低又与员工所在部门的整体绩效有关,这种不科学的激励机制,实际上并不契合员工在商业资产管理方面做出的贡献,难以衡量商业资产管理人员的工作水平,导致管理混乱、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在商业资产管理工作中频频出现,影响管理效率。

(二)商业资产管理风险防控不足,影响资产安全

受到传统经营理念的影响,部分企业针对商业资产管理建立的风险防控措施较为落后,导致企业资产面临较大的安全风险。例如,在供应商管理、库存管理、合同管理、账款管理等环节存在漏洞和不足,引发财务、经营方面的问题;责任追究制度不足,导致商业资产盘亏时,企业无法找到具体的责任人,为各种徇私舞弊的行为创造了条件。这些风险不仅会对企业的正常运营造成影响,也会导致商业资产的大幅度损失。

(三)商业资产管理数字化水平低,影响企业进步

“互联网+”、5G与物联网等新兴科技业态的发展,要求企业商业资产管理做到与时俱进,加强数字化建设[3]。然而,目前多数企业在商业资产管理方面,仍然采用传统的管理方式,数字化水平较低,这不仅影响了企业资产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也制约了企业的进步和发展。以房地产企业为例,由于房地产企业的商业资产存在数量多、类型广泛、涉及范围广等多种特征,采用传统的资产管理方式进行管理,可能无法准确、及时地反映资产的实际状况,而通过实施数字化资产管理,则可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提高管理的效率和精度,但目前多数企业都缺乏足够完善的资产数字化管理系统。

(四)商业资产管理专业人才匮乏,影响工作水平

从事商业资产管理,需要工作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然而,目前企业在商业资产管理方面的人才储备普遍不足。由于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企业在进行商业资产管理时,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如无法准确评估资产价值、无法制定科学的管理策略等。这种状况不仅影响了商业资产管理的质量,也对企业的整体运营造成了负面影响。同时,由于商业资产管理涉及企业的各个方面,如采购、生产、销售等,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也会导致各环节之间的协调出现问题,影响企业的整体运营效率。

三、企业商业资产管理经营实践策略

(一)构建商业资产管理绩效机制,及时进行绩效考核

在新时期,企业的商业资产管理必须有制可依,提升资产管理的规范性与高效性。企业需要在明确资产管理目标的基础上,构建科学合理的商业资产管理绩效机制。实际实施中,管理者可先结合企业的战略规划,明确商业资产管理的长期目标、短期目标,制订商业资产管理流程,健全相应的管理机构和职能,建立起绩效机制,使各部门能够在协同合作、相互制约的基础上,结合绩效要求,提高商业资产管理效率和水平。

通常情况下,针对商业资产管理的绩效考核指标和标准,要与员工、部门的绩效考核相挂钩。如,可设立针对库存管理、账款管理、供应商管理等环节的绩效考核标准,以确保商业资产的安全和稳定。企业可参照行业中的标杆企业,设立商业资产管理绩效考核指标,明确商业资产管理绩效考核的重点,一般来讲,在这一环节中,要重视考核合同管理、资产租赁档案管理、租金押金收缴、欠租管理、资产盘点、租赁预算、租金报表管理等方面的内容[4],因为在传统的考核机制中,这些内容常常会被忽略;同时,也要关注品牌店的引入、战略合作等方面的内容,使商业资产管理适应企业在新时期的发展要求。

值得说明的是,企业选择的商业资产管理绩效考核模式应尽可能契合行业特点,避免照搬市场中其他企业的管理经验。以房地产企业为例,由于行业兼具市场性与民生性特点,在建立商业资产管理绩效考核模式时,管理者要重视考虑政策、民生等因素,使商业资产管理的布局契合“房住不炒”“不将房地产用于刺激短期经济”等宏观政策的要求,结合“租购并举”的发展模式布局对商业资产的管理,体现企业商业资产管理的民生属性,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针对商业资产管理人员缺乏创造力、积极性的问题,要建立健全的奖惩机制。对于在商业资产管理方面表现优秀的员工和部门,可给予相应的奖励和激励,如晋升、加薪、奖金等,以激励员工积极参与商业资产管理。而对于管理效果不佳的员工和部门,则需要进行相应的惩罚和督促,如扣减奖金、调整职位等,以督促其改进管理方式和方法。

(二)分析商业资产管理的风险点,及时进行风险防控

商业资产管理在实践中面临着多种风险,为了有效地管理这些风险,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防控机制。具体而言,企业可采取以下措施:加强供应商管理,选择信誉良好、实力雄厚的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提升供货的稳定性,保障商业资产的安全与稳定;加强库存管理,实行库存预警和调整机制,避免积压、缺货等现象的出现;加强账款管理,建立完善的账款催收和结算机制,确保企业资金的安全;加强合同管理,使合同的履行变得更为规范,保障企业的利益;加强投资管理,制定科学的投资规划和策略,降低投资风险。通过这些措施,企业可有效地预防、控制商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风险。

为了更好地完成风险排查、风险防控,企业还需要加强内部控制和审计监督,规范相关人员的管理行为,杜绝徇私舞弊等现象的出现。具体而言,企业可采取以下措施: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内部审计机构,及时对资产的调配和使用进行核查;明确审计监督职责和工作程序;针对员工做好教育培训工作,督促其自觉配合审计监督。通过这些措施,企业可有效地防范管理漏洞和腐败现象的发生,在出现资产盘亏等问题时,第一时间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及时发现和纠正商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

(三)提升商业资产管理数字化水平,强化信息化建设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的商业资产管理也需要做到与时俱进,加强数字化建设。具体而言,企业可采取以下措施:引入先进的数字化管理系统和软件,实现商业资产管理的全面数字化;加强内部数字化设施建设,如建立企业内部网络、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设备等,提高数字化管理的效率和精度。举例而言,企业可与信息行业的企业合作,开发资产扫码技术,针对固定的商业资产建立电子证件,通过移动终端扫码的方式管理资产。另外,企业还需要注重培养员工的数字化技能,通过开展数字化培训活动,提高员工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提升员工的数字化素养。

在信息安全方面,要建立数字化安全保障体系,加强信息安全管理,防范网络安全风险,确保数字化管理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对于涉及企业机密的商业资产信息,更是要建立防火墙、网络安全密钥等防范措施,确保唯有拥有相关权限的工作人员才能登陆并查看企业的商业资产状况,确保商业资产信息安全。

(四)打造商业资产管理专业队伍,培养专业管理人才

专业人才是企业进行商业资产管理的重要保障。企业可通过如下措施,打造专业化的商业资产管理团队:制定完善的人才培养计划和方案,如开展内部培训活动、鼓励员工参加专业认证考试等,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5];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培训和学习活动,以及各种专业认证考试,如SCM认证等,提高员工的认证资质和专业水平;与高校、机构合作,引入具有商业资产管理经验和技能的专业人才,为企业带来新的思路和方法,推动商业资产管理的发展和创新。通过这些措施,企业可打造一支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管理团队,为商业资产管理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今的商业环境中,做好商业资产管理工作,已成为企业实现持续发展、长期盈利的重要手段。商业资产管理不仅包括传统的财务管理和物资管理,还包括企业资源规划、运营、风险控制等多个方面,需要有规范的制度和机制来保障。为了构建出契合企业实际情况的商业资产管理模式,管理者要结合企业的战略规划,分层次、分阶段、分步骤地建立商业资产管理体系,落实相应的责任,确保商业资产管理的常规工作、重点工作、宏观工作、微观工作均能够得到有效落实。在后续的实践中,应针对绩效考核、风险防控、人才培养、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加大实践力度,扫除传统管理模式中存在的弊病,切实盘活企业资产,为企业的稳健发展打下良好的根基。

参考文献:

[1]邢景朋.国有房地产企业商业资产管理绩效考核模式优化路径探究[J].上海房地,202206):5-8.

[2]黄扣红.集团企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大众投资指南,202308):68-70.

[3]黄英.中小型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J].财富生活,202222):196-198.

[4]廖月华.国有企业构建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和路径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218):27-29.

[5]杨仁群.生产制造型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J].财经界,202229):45-47.

作者简介:袁珂(1981—),女,汉族,河南郑州人,研究生,中级经济师,郑州航空港双鹤湖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研究方向:国有企业资产管理。

郑州航空港双鹤湖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袁珂

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融合框架及实践路径

摘要: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是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打造中国式现代化企业的重要基础和核心领域。通过分析梳理二者理论渊源与内在联系,探索构建符合现阶段中国发展的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融合框架,探寻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践路径,为有效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企业管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融合框架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研究与实践的不断深入,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成为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管理体系中的重要基础和核心领域。我国企业在借鉴运用二者理论时,遇到了边界不清、重复投入、职能交叉、效果不佳等一系列实践问题,企业不断投入增加管理成本,但并未产出预期管理效果。因此,探索构建符合现阶段中国企业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融合框架,探寻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实践路径,对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一项重要课题。

二、理论渊源与关系梳理

1992年,美国COSO委员会发布了全球闻名的《Internal Control-Integrated Framework1992)》[1],成为指导企业内部控制理论和实践的首部集大成者,是现代企业内部控制最具有权威性的理论框架。该框架以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为五大管理要素,以运营管理、财务报告、合规性为三大管理目标,构建了一套较为科学完整的企业内部控制理论框架模型。时隔20年后,COSO对其第一版发布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内部控制框架进行了更新,但是针对原有5要素的立方体框架没有做根本性调整,只是对更新文件采用了国际通行的要素加原则的书写方式,详述了企业内部控制的5个要素20个原则以及82个关注点。

2004年,美国COSO委员会发布了《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Integrated Framework[2],标志美国COSO委员会企业风险管理理论研究成果面世。该框架以内部环境、目标设置、事件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反映、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为管理要素,以战略、经营、报告、合规为管理目标。时隔13年后,COSO2017年完成对风险管理框架的修订工作,修订版本的内容主要是强调了风险和价值之间的关联性,重新审视了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所关注的焦点,增强了绩效和企业风险管理工作的协同效应,明确了企业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关系,优化了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度的概念,但在实践中,风险管理工作者使用2004年发行的风险管理相关工具和技术的仍占大多数。

1992年版内部控制框架和2004年版风险管理框架在全球范围内获得广泛认可和实践运用。但是,企业经过实践发现纯粹从建立和维护一个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不足以防范某些失败案例的再次发生,导致失败的有些因素已超出了内部控制的范畴,而风险管理理论框架对于初创期或发展期的企业过于前卫,缺乏业务支撑点和实施土壤。同时,我国大多数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安全管理体系、环保管理体系、预算管理体系、风险管理体系、内部控制体系、审计监察体系、合规管理体系层出不穷,整合各类体系的管理需求日趋紧迫。因此,通过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理论渊源和关系梳理可以看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是两个同宗同源、相互补充、取长补短的管理体系,两者理论框架融合具有可能性,并且内部控制作为一种经历时间考验的企业管理体系,是企业风险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基础和组成部分。

三、融合框架模型

从理论渊源的角度分析,美国COSO委员会首先研究发布企业内部控制框架,经历12年后,研究颁布企业风险管理框架。内部控制作为基础理论框架,相较于风险管理理论框架,更具有基础性和可塑性,更适合两者融合框架的主体模型;从我国企业发展阶段的角度分析,与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相比,国内大多数企业还处于低水平时期,距离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现代企业还具有较大差距,风险管理理论框架对于企业管理水平和能力要求更高,内部控制理论框架更加适应符合我国企业管理的实际情况;从企业管理需求的角度分析,近年来风险管理理论被提升到文化战略、价值创造等层面,是一项更为高层次的企业管理需求,内部控制相较于风险管理更加符合现阶段我国企业的实际管理需求。

综上所述,融合框架模型以内部控制模型作为主体框架,融入风险管理模型的先进理念和管理要素,将目标设定和战略视角融入管理要素和管理目标,构建符合现阶段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融合框架。融合框架以内部环境、目标设定、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活动为六大管理要素,以战略、运营、报告、合规为四大管理目标。其中,目标设定和战略管理是融合框架的重要内容,对于探索构建符合现阶段中国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融合框架,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标设定主要表现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目标预期,对于不同发展阶段和类型的企业,需要结合自身内部管理环境,结合企业自身实际设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目标预期,从而更好地在企业内部推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各项工作。战略管理主要表现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要为以企业发展战略服务为核心目标,根据不同时期企业的发展战略或企业的战略调整,相应调整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工作环节和流程,必要时可根据企业自身实际需要做出大范围的结构性调整。

四、实践路径

(一)内部环境

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有效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重要基础和实施土壤[3]。绝大多数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效果不好,主要原因就在于企业内部环境较差。西方发达国家企业已经历上百年的发展历程,积累了大量的企业管理经验,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管理环境已发展成熟,而中国企业随着改革开放经历了几十年跨越式高速发展,遗留下来不少企业管理方面的问题,尤其是企业内部管理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阻碍。具体实施路径如下:在企业组织架构方面,从顶层设计层面将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职能合并,是推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有效融合和贯彻实施的有效手段,如将企业董事会或类似决策机构作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工作的主责机构,其附属职能管理机构根据企业自身条件和实际情况联合设置,并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工作作为董事会年度工作报告机制的重要部分,每年按法定程序提交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在本质上是企业风险文化意识的体现[4],将两者融合集中形成一股新兴文化加以宣传培训,不仅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管理资源配置效率,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企业职工的抵触心理,跳出形式主义的工作怪圈,切实有效推进工作。

(二)目标设定

目标设定是风险管理框架中的先进理念和管理要素,在内部控制框架中加入目标设定这一管理要素,更能满足不同管理水平和发展阶段企业的实际管理需求,对于探索构建符合现阶段中国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融合框架,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具体实施路径如下:对于初创期企业,应当适当降低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目标阀值,在组织架构设置、业务流程审批,内部管理制度等方面的目标设定要结合自身实际,满足基本管理需求;对于发展期企业,应当逐步提高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目标阀值,妥善选择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度,增加风险评估的强度和频率,梳理完善企业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对于成熟期企业,应当全面提高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目标阀值,进一步强化内部流程监督管理,审慎选择风险管理策略,在必要的情况下选择风险管理解决外包方案。

(三)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框架中重合度最高的管理要素,实施风险评估的基本流程和工作环节基本一致。具体实施路径如下:在对所收集的风险管理初始信息和企业各项业务管理及其重要业务流程进行风险评估时,企业可在风险种类、风险原因、影响程度等方面制定统一标准,采用相同的风险评估方法,共用一套风险数据库、风险事件清单[5];在具体组织开展风险评估时,可结合企业所处发展阶段和具体经营状况,按照风险辨识、风险分析、风险评价三个基本流程,定期预测分析外部和内部环境变化对企业造成的潜在风险,同时根据管理需求和能力,可对全部或部分重要业务流程开展风险评估。

(四)控制活动

控制活动是内部控制框架最核心的管理要素,同时也是风险管理框架中风险控制的重要环节,在风险管理框架的风险管控措施中,基本上可以用到内部控制活动的技巧和方法。具体实施路径如下:企业可将控制活动分为预防性措施和检查性措施,包括一系列手工控制和自动化控制,如授权、审批、验证、调节、业绩评价等,在制定各项工作流程中,将企业风险识别嵌入其中;职责分离是内部控制中最基本的控制措施,在设计可行性研究与决策审批、决策审批与执行、执行与监督检查等岗位职责分离时,将风险管理策略方法贯穿于整个企业,遍及各个层级、业务单元和流程以及技术环境,尤其是企业在采购、销售、投资管理、资金管理、工程项目、产权交易等重大业务领域的岗位职责权限,要与企业风险识别和管理措施相互衔接、相互融合。

(五)信息与沟通

对于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框架而言,信息与沟通均是不可或缺的管理要素[6]。一方面,企业信息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企业发展水平,另一方面,企业信息与沟通是投资者与管理者、管理者与执行者之间最重要的桥梁,关乎整个企业运行效率和发展。因此,打通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之间的中间屏障,对于推动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实现融合具有重要意义。具体实施路径如下:信息化程度较低的企业,出于成本和效率考虑,应当在企业信息系统规划时未雨绸缪,建立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一体化信息系统;有一定信息化基础的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牵头部门要与业务部门、审计部门、信息化建设部门协同配合,推动企业在投资和项目管理、财务和资产、物资采购、人力资源等信息系统的集成应用,实现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与业务信息系统互联互通、有机融合;信息化基础较好的企业,可探索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现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体系实时监测、自动预警、监督评价等在线监管功能。

(六)监督活动

监督活动是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实现系统自我更新、形成闭环管理的重要步骤[7]。企业在组织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和重大风险动态监测评估等工作时,可根据企业自身实际一并协同开展,具体实施路径如下:企业首先应当明确内部审计机构(或经授权的其他监督机构)及其他内部机构在监督活动中的职责权限,将监督活动分为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不断规范监督的程序、方法和要求[8];企业在对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实施情况开展常规性和持续性的监督检查,将识别出来的风险点及时纳入风险数据库,在内部控制年度评价报告中根据实际情况披露;企业在发展战略、组织结构、经营活动、业务流程、关键岗位员工等发生较大调整或变化的情况下,对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某一方面或者某些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监督检查,监督的范围和频率应当根据风险评估结果以及日常监督的有效性等予以确定。

五、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以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经验为基础,结合中国企业现阶段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内部控制模型框架作为主体框架,融入风险管理模型的先进理念和管理要素,构建了一套符合现阶段中国企业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融合框架,框架以内部环境、目标设定、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活动为六项管理要素,以战略、运营、报告、合规为四项管理目标,突出强调目标设定和战略管理在融合框架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六项管理要素中探寻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践路径,为有效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切实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供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Commission C. Internal control-integrated framework[M]. 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s of the Treadway Commission, 1994.

[2]Commission C. 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Integrated Framework[M]. 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s of the Treadway Commission, 2004.

[3]李迎春.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及完善对策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218):3.

[4]李莉.论企业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机制[J].企业经济,201203):4.

[5]李维安,戴文涛.公司治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的关系框架——基于战略管理视角[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34):10.

[6]黄华.企业风险承担与内部控制:从“灵丹妙药”到“机会主义”[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94007):12.

[7]芦雅婷,田雨绯.内部控制影响国有企业竞争优势的中介效应研究[J].企业经济,20224102):11.

[8]梁党育.风险管理视角下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探究[J].财会学习,201924):2.

作者简介:何松霖,贵州铁路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法律合规部高级职员,经济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工商管理。

贵州铁路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法律合规部高级职员、经济师 何松霖

数字化背景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路径研究

摘要:随着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创新与发展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已经难以满足数字化时代的发展需求,探索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路径成为当务之急。论文在分析当前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数字化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路径。

关键词:数字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1 引言

数字化技术在人们工作和生活中的普及,推动了各行各业的变革和创新。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管理流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在开展过程中应将传统的管理模式与先进的数字化技术有机结合,从而实现人力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对此,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积极将数字化科技成果应用到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维度。当前,人力资源管理涉及的人员众多、信息庞杂,在执行人力资源管理任务时情况较为复杂,因此,数字化技术工具的应用也具有一定的难度。基于此,企业必须在新时期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数字化创新,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高助力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 数字化的概念与意义

数字化是指计算机技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处理过程。透过概念看本质,数字化就是一种核心的计算机技术,是使信息得以网络化、虚拟化发展的基础和保证,也是计算机技术在信息领域的全面应用[1]。针对人力资源管理层面,数字化即利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数字化技术,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框架结构、运行流程与具体业务进行改造与优化的过程,旨在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智能化、自动化、规范化水平,为员工个性化目标及企业长期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

数字化在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企业借助智能算法、大数据分析、信息化管理系统等数字化工具,能够对招聘、培训、考核等人力资源管理环节进行效率提升与效果优化,在降低管理成本、减少管理差错、精简管理层级的同时,做到人力资源的高效开发和精准配置,为企业的整体运营和发展提供稳定持续的人力保障;其次,企业借助智能化的管理平台、便利化的通信软件,能够为员工提供反馈人力资源管理意见建议的畅通渠道,既方便员工提出自己的见解,也方便管理者答疑解惑,在最大限度减少人力资源管理主观性障碍的同时,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构建高效协作的团队关系与沟通顺畅的团队文化[2];最后,企业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有效打通绩效考核、激励约束、教育培训等工作的堵点、痛点,能够提升考核的时效性与透明度,实现员工行为的规范化与合理化,提高员工的专业能力和发展潜力,确保辛勤工作的员工得到应有的认可与回报,为员工的职业发展和自我提升提供助力。

3 推进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面临的挑战

3.1 重视程度偏低,思想认识不足

在人力资源管理的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企业高层领导者、具体管理人员与基层员工重视程度偏低、思想认识不足的问题普遍存在,由此限制了数字化目标的推进与实现。首先,部分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数字化转型重视程度偏低,难以实现管理方式与工具的数字化新。一方面,由于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具有延时性与间接性,使得有些管理者由于没有看到人力资源管理创造的价值,而忽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3]。因此,这些管理者针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数字化转型,缺少人力财力资源投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无法提供相关的实施引导和支持保障。另一方面,人力资源管理者受传统管理体系的惯性影响,对数字化转型不够积极甚至产生抵触情绪,难以主动适应新的工作流程和技术手段;基层员工片面认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数字化转型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专属工作任务,自身的参与可有可无,无形中为数字化转型增设了障碍和阻力。其次,面对严峻的外部环境、复杂的管理需求、持续更新迭代的技术手段及数字化解决方案,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规划者、执行者虽然认识到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但难以准确定位数字化转型的目标和路径,对于转什么、怎么转概念模糊、思路混乱。在认知不清、规划不足的情况下,推进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企业极易出于对高昂费用的考虑和对实施成效的担忧而丧失转型的信心和决心,使数字化转型陷入误区、遭遇瓶颈。

3.2 管理模式滞后,管理机制缺失

基于数字化目标,人力资源管理正在随着数字工具和数据分析的应用而发展,以促使人力资源部门更好地履行职责、完成任务,但这项系统工程在推进时仍然面临管理模式滞后、管理机制缺失的问题。首先,人力资源管理通常包括人事、招聘、薪酬、考核、培训等模块[4],但企业在落实数字化转型时往往存在资源投入不均衡、不合理、不充分的问题,导致部分环节的数字化效果不理想甚至未得到数字化调整,造成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整体的数字化、现代化水平不高。例如,企业仅实现人员资料的数字化归档,但忽视对档案内容的数字化调取、应用、统计和分析;企业仅在网站发布招聘信息,但由于岗位信息描述粗略、招聘需求更新迟缓、求职信息查看不及时,网站招聘渠道形同虚设;企业将薪酬发放、考核评分等信息的计算机存储和备份等同于数字化转型的完成,限制了人才激励约束的实效;企业仅在官网、微信公众平台等发布碎片化的学习资料,对网络培训资源开发不足,员工培训需求和效果掌握不够,无法达成培训预期效果。其次,数字化不是“万金油”,人力资源数字化转型成功的重要基础在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是否完善[5],但事实上企业的相关组织架构、管理机制等仍有很大改进空间。部分企业实施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时,或者沿用传统的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造成数字化管理缺乏相应的组织保障和制度支持;或者照搬照抄其他企业的既有管理机制,造成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与数字化转型情况和人力资源管理需求相脱节。

3.3 管理人才不足,职业素养不高

进入21世纪,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通过发挥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引入智能学习、智能招聘等技术来辅助开展事务性工作,但由于匹配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需求的人才存在缺口且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不高,阻碍了人力资源部门价值的发挥。首先,由于高校专业课程设置与岗位需求和企业数字化转型要求不匹配,以及人才市场普遍缺乏既具备人力资源管理技能又具备数字素养的人才,加之企业提供的薪资待遇和职业晋升通道吸引力不足,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很难吸引并留用能够切实推动数字化转型的人力资源管理复合型人才。其次,在企业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队伍中,仍然存在人员职业素养不足、技能提升难度大、梯队建设不到位等问题,掌握必要数字化技能以高效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人员相对有限。调查显示,在大多数中小企业当中,行政工作占据了人力资源者工作时间的80%以上,使其难以安排充足的时间学习掌握数字化知识和技能,进而使得数字化转型进程缓慢。同时,较低的数字化水平也限制了事务性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升,使得人力资源部门既无法保证基本工作职能的高效运行,也无法创造更大的管理效益。

3.4 基础设施落后,存在数据安全隐患

选用与人力资源管理配套的硬件与软件是企业顺利实现数字化的基础,但部分企业仍需应对基础设施落后、数据安全隐患等现实困境。首先,引入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构建数字化管理生态是企业的理想化目标,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企业普遍缺乏足够的数字化预算及具有可行性与实操性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导致相关系统功能范围受限、运行性能不佳,加之技术设备滞后,使得管理者操作系统的难度加大、效用降低,无法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数字化决策支持;其次,在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的情况下,由于数据应用规范缺失、访问权限设置不合理、人员违规操作、数据安全保护技术应用不到位,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数据面临被泄露或篡改的安全威胁。

4 数字化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路径

在经济、政策等多重因素的驱动下,我国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已从“部分行业头部企业的‘可选项’”转变为“更多行业、更多企业的‘必选项’”[6]。面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数字化转型困境,企业需要正视问题、解决问题,切实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数字化水平,为企业的整体数字化转型提供路径参考和实践经验。

4.1 提高重视程度,思想认识到位

现阶段,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进步和应用普及,数字化成为这一时代的重要发展特征和趋势,先进的计算工具、庞大的数据网络能够为企业配置管理资源、提升管理效率提供有力保障。首先,上至高层领导下至普通员工均需正确认识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势、问题及路径。基于此,管理者应整体研判数字化转型的现状、需求及目标,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数字化把控方向、制定战略、明确重点、投入资源;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执行者应调整心态,积极“拥抱”数字化,确保转型任务的落实有效率、有效果;普通员工应积极配合数字化调整后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主动参与数字化方案的比选、实施与修正,由此推动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与企业发展方向协同一致。其次,企业可通过学习与数字化相关的中长期规划和重要政策文件、联系数字化服务商或管理咨询公司寻求数字化建议、组织召开内部业务讨论会等方式,厘清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的实施脉络,确保实现数据驱动决策、自动化流程运行、优化使用者体验等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体目标。

4.2 创新管理模式,完善管理机制

首先,针对数字化水平偏低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企业可结合人事、招聘、薪酬、考核、培训等具体环节予以改进提升。一是由人力资源部门协同管理层及业务部门整合员工入职、合同管理、基本信息管理、岗位调整等方面的具体需求,完善相关系统模块,并对相关人员明确数据来源、定义、格式及实际操作流程,确保数据资料完整齐备;二是借助在线招聘平台、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及时发布招聘需求、深度挖掘招聘者信息、合理安排线上或线下应聘流程,以尽可能短的时间和尽可能高的精准度为所需岗位匹配具有胜任力的人才;三是基于对各业务系统的集成,结合行业薪酬数据及员工反馈信息,构建数字化的薪酬管理框架,高效完成薪酬的核算、统计、发放、调整等工作内容,避免人为操作、税费申报等方面的风险;四是将战略目标分解传达、考核方案制定调整、考核执行跟踪、结果分析反馈等环节纳入数字化平台,既能够凸显考核的公开公平特性,又可以帮助员工补齐短板弱项,还有助于形成数字化管理闭环,为管理者提供可视化参考依据;五是在充分掌握培训需求和既有问题的基础上,借助官网、培训平台等渠道集聚大量优质培训资源并确保移动端的可访问性、用户友好性,增强数字化培训的针对性、多样性、实用性,以提高培训质效。其次,企业可基于数字化转型的目标、场景、要求和具体行动,调整人力资源部门的组织架构和管理层级,将数字化流程固化为制度条款,对数据格式、岗位权限、操作标准作出制度性规范,强化人力资源数字化管理的机制保障

4.3 组建管理团队,提升职业素养

如何组建一个高效团队并提升其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是企业人力资源数字化管理的关键课题。首先,企业管理层应该搭建稳定高效的数字化管理团队并针对数字化管理团队进行适时扩充和管理。一是借助外部招聘和内部培养手段为企业引入熟练操控数字化工具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充分理解管理需求的数字化技能人才;二是确保任务分工明确,实现管理层级扁平化,为团队履行职能、加强协作提供指引和保障;三是基于数字化转型要求开展岗位绩效考核,对无法胜任数字化管理岗位的人员进行职位或部门调整,实现团队动态化管理。其次,企业要高度关注管理人员的技能提升,发挥其价值创造能力。一是通过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有机结合的方式,使员工重视自我技能的提升并积极投身人力资源管理的数字化转型;二是平衡事务性工作和教育培训,在不增加工作压力的情况下为员工提供与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的在线课程、学习交流机会。最后,打造学习型组织文化,在沟通与协作的良好氛围中促进员工提升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

4.4 升级基础设施,保障数据安全

数字化基础设施对数据分析、智能算法的应用至关重要。首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数字化转型需要结合自身需求,循序渐进,实现关键业务、关键环节、关键节点的数字化应用[7],基础设施的升级优化可有顺序、有重点地进行。其次,梳理、优化并融合软硬件系统,打破数据孤岛、打通数据壁垒,确保数据能够实时采集、传输和处理,为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最后,人力资源管理涉及的数据与员工信息密切相关,企业应充分学习《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应用身份认证、访问控制、数据备份与恢复等安全保障技术,避免管理数据泄露和滥用。

参考文献:

[1]姚媛.数字化、电子化、网络化和虚拟化名词的本质概念及应用[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9275):13-17.

[2]李燕萍,李乐,胡翔.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整合框架与研究展望[J].科技进步与对策,20213823):151-160.

[3]知格轩.人力资源管理价值的认知偏差[EB/OL].http//k.sina.com.cn/article_7439768164_1bb71da6400100v3s7.html2020-08-05.

[4]柴楠.基于SSH框架的人力资源系统的设计与测试[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3.

[5]Moka,艾瑞咨询.CHO人才战略调研报告-数字经济篇[R].北京:北京希瑞亚斯科技有限公司,2022.

[6]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研究报告[R].北京: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2020.

[7]数字化中之杰.软件和硬件在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分别有什么作用[EB/OL].https//www.sohu.com/a/749371499_1207473412024-01-04.

作者简介:李昕宇(1991-),女,陕西大荔人,中级经济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李昕宇

探讨业财融合在中小型企业中的实施与挑战

内容摘要:中小型企业在实施业财融合过程中遭遇多种挑战,本文深入分析了这些挑战及其对企业发展的影响。通过识别管理意识、信息系统整合、人才培养、配套制度完善等方面的问题,文章提出了针对性的策略,旨在推进业财融合的深入实施,助力中小型企业提升管理效率和核心竞争力,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关键词:中小企业,业财融合,系统建设,管理创新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中小型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业财融合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对于提升中小型企业的管理效率和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深入实施业财融合,企业能够更好地整合业务与财务管理,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风险的有效控制,促进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中小型企业普遍面临管理意识不足、信息系统整合困难、专业人才缺乏以及配套制度不完善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业财融合的效果。因此,如何有效克服这些挑战,实现业财融合的深入推进,成为中小型企业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业财融合对于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转型升级

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传统上更重视基础性的会计核算工作,主要通过编制各类报表来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这种被动的“事后核算”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下经济形势和市场竞争的需要。业财融合将使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实现由“事后服务”向“事前指导”转变,财务人员能够深入到业务环节之中,利用财务管理工具帮助企业事前进行经营规划和预算管理,事中跟踪业绩完成情况,事后评估经营效果。这种转变将极大地提升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价值。

(二)有助于提高中小企业的经营效率

业财融合为中小企业铺设了一座沟通业务与财务部门之间的桥梁,实现了信息与资源的无缝共享。通过构建一个统一的数据平台和利用先进的分析工具,企业得以执行细致入微的经营管理。这一模式赋予了中小企业的管理层能力,让他们能够实时地把握公司的生产和经营状况,并基于全面的数据做出科学的决策。业财融合不仅优化了内部流程,还加强了企业的整体运营能力,为中小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稳健前行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三)使中小企业更好地控制经营风险

随着市场风险的不断增加,中小企业更需谨慎决策以避免落入经营困境。业财融合赋予了财务部门深度洞察企业业务的能力,通过精细的现金流分析和成本核算等财务工具,能够及早识别业务流程中的风险点。这一策略不仅帮助企业设计出有效的预防和应对方案,减少甚至避免了潜在的损失,也确保了企业能够迅速适应市场变化,维持经营的稳定性。对中小企业而言,业财融合不仅是一种管理优化手段,更是确保其在动荡市场中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保障。

二、中小企业业财融合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一)管理者的业财融合意识较弱

在中小企业中,管理者对于业财融合重要性的认识往往不够充分,这种情况下,业财融合并未被有效地融入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之中,导致在推动业财融合的过程中缺乏足够的动力和深度。许多管理者没有意识到,业财融合不仅是财务与业务的简单结合,而是一种能够深刻影响企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战略举措。这种认识上的缺失,使得业财融合在实施时往往停留在表面,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从而影响了中小企业整体的发展效率和质量。

(二)业财数据共享难题突出

在众多中小企业中,信息系统的建设往往显得相对薄弱,特别是业务系统与财务系统之间的不兼容问题尤为突出,导致了数据共享、融合的严重不足。由于许多关键的业务系统采购自不同的供应商,导致了标准化程度不一、接口不相容、两本账册等问题频发,这些问题直接妨碍了业务与财务部门之间的有效数据交流和流程对接,进而严重影响了协同工作的效率。这种系统不健全及系统之间的割裂不仅制约了信息的流通速度和准确性,也大大降低了企业运营的灵活性和响应市场变化的能力。

(三)业财人才培养与引进不足

中小企业在培养和引进业财复合型人才方面面临着显著的挑战。首先,内部培养机制不足,不够重视,缺乏系统的培训和发展计划,加上长期以来各部门割据自闭的窘境,使得企业难以自行培育所需的复合技能人才。其次,从市场上引进具备业务和财务双重技能又适合企业需求的人才往往非常稀少且成本较高,这一开支超出了许多中小企业的经济承受能力。这两方面的问题共同导致了业财复合型人才在中小企业中的短缺,限制了企业在业财融合方面的进步和发展,影响了其在竞争中的表现和长期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业财融合配套制度有待完善

许多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基础制度都不健全,业财融合也只是个概念,配套制度更加短缺,这是推进业财融合的一个重要障碍。目前实行的考核激励机制和内部控制体系未能与业财融合的深层需求相适应。特别是,在业绩考核体系方面,还未能有效整合业务发展和风险管理的目标,导致两者之间缺乏必要的联动性。这种情况制约了业财融合向规范化和系统化方向发展,影响了中小企业在实现管理优化和提升核心竞争力方面的努力。因此,构建与业财融合相匹配的考核激励和内控制度,成为推动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任务之一。

三、推进中小企业业财融合的对策

(一)提高管理层的认识和支持

为了提升中小企业管理层对业财融合重要性的认识,培训和教育成为了关键步骤。企业可以通过定期举办专题讲座,邀请业内资深专家进行面对面指导,使管理层全面了解业财融合的核心概念、实施路径、应用效果等方面的知识。这不仅能够丰富他们的理论水平,还能通过成功案例的现身说法,激发管理层对业财融合的认识水平和参与热情。同时,企业也可以选择合适的管理人员前往参加高端的行业培训课程,这将直接提升他们的数据分析和财务管理能力。只有管理层对业财融合的重要性有了清晰而深刻的认识,才能推动相关举措的落地实施,才能全面实现业财融合的新局面。因此,针对不同需求开展系统和层次化的培训与教育,是确保业财融合获得管理层支持的重要保证。

(二)加强信息系统的整合和兼容性

面对数据共享的挑战,中小企业需要将信息技术视为投资而非成本,尤其是投入到ERP系统或云服务等方面,这对于促进业务与财务系统之间的兼容性及实现数据的顺畅共享至关重要。企业应基于自身的规模和业务需求,谨慎选择一个既能支持数据整合,又能加强部门间协同的信息系统解决方案。一个设计合理的系统不仅能够打通信息壁垒,确保从采购、生产、销售到财务全流程的数据清晰可见,还能加快各部门之间的协调运转,提高数据支持下的决策效率。此外,系统的扩展性和兼容性也需要考量,保证企业未来业务拓展时,信息系统的顺利跟进和升级。企业必须密切跟踪行业技术发展趋势,持续探索信息系统建设与优化的新思路,以适应日益复杂和变化的市场环境,实现企业业财融合建设的持续发展。

(三)加大对业财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中小企业应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以培育既熟悉业务流程又精通财务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在内部培养方面,企业需要设立正式的培训体系和课程,通过业财融合相关理论学习、案例分析、岗位轮换等方式,帮助员工系统地掌握商业决策所需的综合能力。同时,还应与外部教育机构或行业专家建立合作,定期举办高端培训营,直接促进员工的业财融合应用能力。此外,企业还应设计灵活的薪资体系和提供丰富的职业发展路径,以此吸引和留住那些具备业财复合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通过这种双管齐下的策略,不仅可以增强现有团队的专业能力,还能引进新的复合型人才,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因此,加强对业财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对于中小企业实现业财融合,提升综合竞争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完善业财融合的配套制度

为了支持业财融合的顺利进行,中小企业必须着手制定和优化一套与之相匹配的考核激励及内部控制机制。这套机制应能够综合评估业务发展和风险管理的效果,确保业绩考核体系能够全面捕捉到业务增长与风险控制之间的平衡。通过这样的制度设计,不仅可以将业财融合的核心理念融入企业文化之中,还能确保其在日常管理活动中得到有效实施。实践中,这意味着企业将能够更好地激励员工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同时也增强了组织在面对市场变化时的适应能力和内部管理的效率。

(五)利用外部资源和平台

在考虑中小企业资源限制的前提下,主动寻求与外部资源及专业平台的合作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在财务咨询和云计算服务等方面。这种合作和外包策略不仅有助于中小企业在成本控制上获得优势,还能快速提升其业财管理能力。通过借助外部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支持,企业能够更高效地实现业务流程与财务信息的整合,从而提高决策制定的准确性和效率。此外,这种合作模式还能使企业接触和学习到最新的业财管理实践,提升企业对市场变化的响应速度和适应能力。因此,利用外部资源和平台,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是一种既能保持组织灵活性,又能加强业财融合实施效果的有效策略。

(六)建立灵活的组织结构

为了有效实施业财融合,中小企业需对其组织结构进行调整,增强决策与执行的灵活性。设立跨部门项目团队或工作组促进业务与财务部门的直接交流与合作,这种方式不仅加快了问题解决与决策制定的速度,而且促进了知识与信息的流通,提升了企业整体运作的效率及对市场变化的响应能力。因此,在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构建和保持灵活的组织结构对于中小企业实现业财融合、增强竞争力至关重要。这样的组织优化不仅打破了传统部门间的界限,还为企业的持续发展和创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七)积极响应政策引导

中小企业应密切关注国家和地方政府关于促进业财融合的相关政策和支持措施,如税收优惠、财务补助、技术创新基金等。通过了解和申请这些政策资金,企业可以在政策的引导下,降低实施业财融合过程中的成本和风险。同时,企业应建立起专门的团队或指定人员,负责追踪政策动态,确保能够及时申请和利用这些资源。此外,积极响应政府举办的业财融合应用交流会,可以使中小企业汲取更多前沿理念和成功经验。如果条件允许,中小企业也可以直接委托专业中介机构,获取政策申报和项目申请方面的专业支持。利用政府提供的支持和资源,不仅可以加速业财融合的进程,在提升企业运营和管理效率的同时,增强其在复杂经济环境中的适应能力和持续发展的潜力。

结论

综上所述,业财融合在推动中小企业实现管理模式转型、提升决策效率和核心竞争力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展望未来,中小企业还需在技术和人才等多方面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并配合完善相关的激励约束机制,以进一步增强业财融合建设的系统性、协同性和持续性。

参考文献:

[1]刘玉婷.业财融合在企业财务管理转型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市场,2024,(01):139-142.

[2]凌科.探讨企业业财融合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天津经济,2023,(12):55-57.

[3]杜倬.加强民营企业业财融合的有效措施研究[J].中国中小企业,2023,(12):186-188.

作者简介:闫周华(1981.02-),男,汉族,本科,桂林唐潮家居用品集团有限公司财务总监,中级会计师;主要研究方向:会计实务、财务管理、业财融合等。

桂林唐潮家居用品集团有限公司 闫周华

内部资料 未经许可 不可公开引用
Copyright © 1998-2024 DR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国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