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框架下“通武廊”深度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摘要: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正式将“京津冀协同发展”列为国家区域发展战略,2015年《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建设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目标以来,三地在交通一体化、产业转移、公共服务、人才流动、生态环境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政策体系不完善、文旅资源整合不足、科技创新机制不深入、营商环境一体化程度低及人才要素流通不畅等问题。本文围绕天津市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与大运河乡村振兴文化生态发展带融合发展目标,分别从政策、创新孵化、文旅融合、数商兴农、人才合作方面,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框架下具有“小京津冀”之称的“通武廊”区域在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的重大意义,探索其经济高质量、快速发展路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京津冀一体化,区域协同发展,通武廊,交通一体化,公共服务
基金项目:天津市商务经济研究会2023年度阶段性课题“京津冀协同发展框架下通武廊深度融合发展路径研究”(Yjh2023007)。
从最早的“环京津经济协作区”“环渤海战略”到2010年“十二五”规划提出的“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再到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正式将“京津冀协同发展”列为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及2015年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建设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的目标等一系列政策,“京津冀协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探索过程。从“谋思路、打基础、寻突破”到“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稳扎稳打,勇于担当,敢于创新,善作善成”,都沉潜着习近平总书记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思考与期望,也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具有“小京津冀”之称、地处京津冀交界处的“通武廊”区域具有极大的合作发展潜力和竞争力,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发挥着桥头堡作用。为打破传统“一亩三分地”的管理思维定式,“通武廊”三地于2017年签订《通武廊战略合作发展框架协议》,《2017年“通武廊”协同发展工作要点》提出,在生态环境保护、产业深入合作、交通互联互通、市场监管等方面开展深层次合作,并于2023年签署“通武廊”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试点示范合作协议,组建“通武廊”区域合作联合办公室,将三地合作内容项目化、清单化,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
1 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取得成效分析
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正式将“京津冀协同发展”列为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以来,京津冀三地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密围绕《纲要》和各阶段重点任务推动工作,充分发挥京津冀协同发展联合工作办公室的平台机制作用,密切协作、握指成拳、形成合力。2023年,京津冀三地在交通一体化、产业转移、公共服务、人才流动、生态环境诸多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效,经济总量突破10万亿元,区域整体实力进一步增强。
1.1 交通一体化建设取得新突破
截至目前,京张高铁、京唐城际、京滨城际已开通运营,京哈高铁全线贯通,京昆、京台、京秦等9条高速公路相继建成通车,京津冀主要城市间1~1.5小时交通圈正加速构建,三地交通一体化建设成果显著。
1.2 产业转移承接稳步推进
2023年,北京流向津冀两地的技术合同成交额达356.9亿元,累计已超2100亿元;天津引进北京投资新设机构1406家,落地新项目318个;河北省与中科院共同建设了京津冀科技成果协同转化中心,三地间产业转移承接正稳步有序地推进,成效明显。
1.3 文旅教育等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京津冀三地教育部门间构建常态化联络机制和对接沟通机制。高职教育方面,成立京津冀卫生职业教育、艺术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并出台激励措施,鼓励京津优质职业院校与河北省职业院校开展合作,实现了跨区域单独招生。
三地以大运河文化带为核心,共同成立文化产业发展联盟,通过整合三地的特色文旅资源,举办非遗展、文化旅游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打造三地文旅协同发展品牌,推动三地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1.4 人才要素加速流动
京津冀三地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全方位简化人才职称互认流程、明确互认范围,为人才要素健康高效流通奠定了政策基础;以举办京津冀青年科学家论坛、京津冀区域人才交流系列洽谈会等活动为抓手,搭建协同创新人才交流共享平台,三地人才交流合作成果丰硕。
2 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问题分析
2.1 京津冀协同发展政策体系不完善、制约着产业跨区域布局
京津冀三地经济体量差异较大、区域发展格局呈现“两头大、中间小”的“哑铃型”特征。
近十年来,虽然中央及地方政府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政策文件,但直到现在依然存在产业配套政策体系不完善、不衔接等问题。例如,虽然《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转移对接企业税收收入分享办法》划分了三地税收范围及比例,但由于内容过于简单,仍无法满足区域产业转移升级的实际需要;在企业入驻、人才引进、子女教育等方面,相对北京而言,津冀两地仍缺乏较强的吸引力;在企业资质认证方面,假设某企业在京津冀三地跨区域布局中采用子公司、新设公司等形式,原有的缴税记录、专利发明、认证体系、业绩证明等仍较难获得迁入地认可,导致在享受融资和当地政府补贴方面存在较大难度。以上问题均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京津冀产业跨区域布局与发展,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
2.2 京津冀文旅资源整合不足、文旅产业未形成规模集聚效应
目前,在顶层设计上,京津冀文旅部门基本上仍围绕自身行政区域的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目标编制发展规划,各自制定的规划和旅游服务标准体系差别较大,导致京津冀三地文旅资源互补、协同发展的广度与力度不够,文旅资源关联性、互补性不足,尚未形成规模效应、集群效应。例如,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下,京津冀三地共同挖掘大运河资源,但目前推出的区域旅游线路中仍然存在大运河文化资源整合不足、区域内部分景区连线黏合度不高、行政区划明显、带动游客实际效果不好等情况。
此外,京津冀三地联合举办了中国艺术节、京津冀旅游产业发展大会、2023京津冀(通武廊)文化旅游交流季等活动,为推动三地文旅产业交流融合发展做出了贡献。然而,相关活动的主要内容聚焦于旅游服务行业、企业及文旅联盟建立等方面,由于组织相对松散、权威性不足、执行力较弱,仍无法满足京津冀文旅深度融合的发展需求。
2.3 京津冀科技创新机制不够深入,创新企业优势互补未能充分实现
京津冀地区联动合作机制不够深入、跨区域协调力度不足等问题导致三地科技创新进程较为缓慢。例如,北京、河北科技资源输入天津后,衍生出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该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三地间在跨区域协调方面仍需进一步优化;再如,北京已步入后工业化社会,而津冀正处于快速工业化阶段,发展阶段及京津冀行政等级差异问题均导致京津冀地区存在一定程度的各自为政现象,京津冀创新企业无法实现合理流动、优势互补。此外,京津冀三地虽然成立了创业就业服务中心、众创空间等,但目前就业创业人群、创业补贴、人才招聘等方面以当地人群为主,未能完全实现三地人才资源优势互补、三地企业优势互补。
2.4 京津冀营商环境差距较大,一体化程度偏低
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是经济长久健康增长的主要动力,故营商环境的区域协同优化可以促进京津冀区域生产力的均衡发展,缩小京津冀三地经济发展的差距。
在《2020年中国29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营商环境报告》中,北京地区营商环境全国排名第3,天津排名第20,而河北省营商环境最好的石家庄市仅排名第57。根据2022年全国工商联万家民企评营商环境结果,天津及河北省所有城市均未进入全国前10行列。各类调查数据表明,京津冀三地营商环境差异较大,需逐步增强营商环境一体化程度,以改变三地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现状,进而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更好的实效。
2.5 京津冀人才要素流通不畅、职业教育缺乏实质性合作
在“双高计划”“职教本科”等国家重大改革举措的引领下,各职业院校高度重视自身品牌发展,但在优质职教资源共享方面,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足,主要表现为:一方面,京津冀各职业院校在争取行业龙头合作企业、专业教学资源、优秀生源等方面呈现出“非理性竞争”局面,共享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意愿较低;另一方面,“模仿跟随”现象日渐突出,三地职业院校专业设置、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等方面的创新性不足,教育教学资源重复建设现象较为严重。
目前,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第一,合作呈现零散化、单向化特点,也就是津冀或京冀两两之间个别主体、个别层面、个别内容的合作,以职业教育资源丰富的天津或北京向相对欠缺的河北省输出为主;第二,合作以政府教育部门推动为主,院校之间自发开展的合作项目较少;第三,合作内容仍以师资培训、专业建设为主,而关于技术技能人才联合培养、京津冀跨省市高职单独招生试点、合作办学等深层次的、实质性的合作还缺乏政策和资源的有力支持。
3 “通武廊”深度融合发展赋能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对策
被称之为“小京津冀”的“通武廊”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节点,也是三地之间的重要交通走廊和产业协同发展的重要区域。围绕天津市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与大运河乡村振兴文化生态发展带融合发展,打造武清独具魅力的消费目的地等目标,“通武廊”三地区从政策、创新孵化、文旅融合、数商兴农、人才合作等方面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框架下“通武廊”区域经济高质量、快速发展路径。
3.1 提高政治站位,服务国家大战略
自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国家重大战略以来,中央出台了若干有关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举措。“通武廊”三地应切实提高政治站位,辩证深刻地认识通武廊在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的重大意义,自觉将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发展主战略、引领性战略,聚焦重点任务,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要求,树立“一盘棋”思想,以建设协同发展试验示范“金三角”为目标,全方位加强通武廊“小京津冀”区域合作,推动重点领域先行先试,进而扎实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进一步走深走实。
3.2 发挥集聚作用,打造京津冀文旅协同发展品牌
“通武廊”地区文旅资源丰富多样,可以满足不同游客多元化的消费需求。因此,应进一步挖掘、整合多样化的文旅资源,为“通武廊”打造区域文旅协同发展品牌、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良好的文旅资源基础。
第一,打造更多优质精品演出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高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在此方面,廊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交流中心做出了积极尝试。该中心自2020年开始对外运营,联合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及河北、天津交响乐团,先后引进多场、多类京津精品演出活动,融入人们喜闻见乐的故宫博物院潮玩IP“紫禁御喵房”,并邀请京津冀地区优秀青年艺术家和艺术团体前往表演。据新绎控股副总裁郭彧透漏,观看演出的北京游客占比为55%、天津占比为35%。此外,还可依托京津冀文旅资源特色,打造周边产品及衍生品,让艺术触角延伸“通武廊”。
第二,创办更多品牌活动联通“通武廊”。近几年,“通武廊”三地文旅部门已合作举办了多场不同主题、不同形式的文旅活动:2023京津冀(通武廊)文化旅游交流季活动邀请了通州区、武清区和廊坊市三地文化非遗传承人展示非遗技艺,不仅将三地非遗文化带入市民群众中,还为三地非遗技师、手工艺人提供了文化交流、借鉴学习的重要平台,助力“通武廊”三地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武清区农委、文旅局,通州区文旅局,廊坊市文旅局等16个单位联合主办了2023年首届“通武廊”农旅美食嘉年华,在活动开幕式上正式签订了《“通武廊”三地农旅区域协作框架协议》,对助推乡村振兴战略、整合农旅资源,进而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更扎实的成果具有积极的引领作用;京津冀(通武廊)文化旅游交流季活动,采取大额文旅消费券等形式,较好地激发三地居民的文旅消费热情。“通武廊”三地可在成功组织相关活动的基础上,加大调研力度,更深入地洞察市场需求,创意策划组织更多文旅品牌活动,推动三地文旅产业深度融合互补发展,进而助力通武廊区域协同发展,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更多思路与经验。
3.3 汇集科技创新力量,打造区域新媒体产业孵化基地
通武廊区域内的机构和企业之间可探索建立平等合作机制,共同推动新媒体产业的发展。例如,可合力建设孵化基地,为入驻公司提供培训和辅导,帮助其提高创业能力和竞争力,促进区域科技创新力量一体化。目前,武清青创中心已联合廊坊、通州青创中心及相关高校,已成功孵化创业公司32家,累计开展30场直播活动,累计34万人观看,为社会新阶层人士和大学生提高技能素养、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帮助“通武廊”三地150家企业招募到合适员工,武清青创中心这一探索值得肯定和借鉴;再如,三地机构和企业可合作建立“一站式创业指导服务站”,高质量开展创业帮扶沙龙、定期组织交流活动,以促进“通武廊”三地创新企业合作与发展。此外,还可以为三地创业公司提供项目推介、项目分析、经营诊断、市场拓展、财税管理等系列创业培训后服务,为入驻企业提供抖音号运营、小视频拍摄和精准推广、团购达人、直播带货,为企业引流抢占精准制空权。
3.4 优化营商环境,数商兴农助力都市型农业提质增效
区域营商环境的均衡与共同优化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必由之路。通武廊地区已在市场一体化、金融一体化、法制一体化、人才一体化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相应措施。尤其是利用武清、廊坊两地农业资源,通州城市资源,对助推“城乡”融合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仍需进一步探索优化三地营商环境更有效的举措。
可创建更多专业优质的新媒体销售平台,通过定期开展直播电商、达人孵化、小视频拍剪发投等形式,开展“通武廊”女性专场招聘、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解读、征兵政策解读等活动;可运营线上小程序和打造新媒体矩阵开展线上销售,将“数商兴农”工程落到实处,逐步推进电子商务进入武清、廊坊乡村,与通州地区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对通州区而言,若能更好地依托大运河资源,进一步整合通州、武清及廊坊三地优质文旅资源,优化以“大运河+乡村文化融合发展”为特色的京津冀农文旅产品,形成三地特色文旅线路,打造全国知名的精品休闲观光游产品,那么可以预计,通武廊文旅产品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都将逐步提高。
此外,还可依托武清区佛罗伦萨小镇的客源市场优势(每年超过六成的游客来自北京)及“通武廊”区位地域优势,进一步提高从田间地头到市民厨房的便民体验服务质量,以销售大数据为支撑,引导通州市民定制农民种植有机果蔬、休闲采摘、家庭农场等。根据相关部门统计,若这一策略有效落地,可辐射带动武清、廊坊周边农民20000人以上实现就业增收,真正将武清、廊坊农业资源及通州城市资源相融合,促进三地都市型农业与消费提质增效。
3.5 产教融合培养,职业教育赋能人才协同发展
职业教育在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需“一盘棋”统筹制订京津冀三地职业教育发展中长期规划和改革举措。在政策协同、区域联动方面,突破制度和空间限制,创新职业教育资源共享模式,将职业教育资源充分整合,实现各种资源之间的融通与共享。
第一,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资源共享意识,真正构建起全方位的协同发展机制,如沟通协作机制、招生就业机制、学分互认机制等。共建共享数字化资源服务平台,如共建专业教学资源库、推动技能大赛成果资源转化、利用“学分银行”实现三地学分存储功能,实现培训、鉴定管理、取证一站化;第二,可尝试打造“通武廊”校企合作社区管理平台,完善区域内校企合作的信息统计,探索实施跨区域校企合作;第三,通武廊三地可通过成立职业教育发展共同体、联盟等机构,围绕职业教育开展务实深度的互访、交流研讨活动,就教育体制改革、优质均衡、质量提速等关键问题进行切磋探讨,探索共建京津冀协同发展教育“金三角”有效路径,助力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第四,在人才培养方面,三地应充分利用好协同政策,鼓励河北省中职院校与北京、天津高职院校开展“3+2”合作办学模式,支持北京、天津高职院校在河北省设立分校、协作校区等,为三地学生提供更多受教育机会、为“通武廊”区域产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第五,在校企合作方面,可鼓励用人单位与跨区域组建的专业群开展合作,探索举办产业学院、实训基地等方式开展深度的校企协作;第六,在人才共享方面,三地应进一步完善“随报随审”的人才奖励申报评审机制,充分发挥“通武廊”区域人才服务绿卡的效能,将已有的30个科技创新平台纳入共享共用目录,并在此基础上联合举办“通武廊”职业技能大赛、协同创新创业大赛、人才联合招聘等活动,进一步促进校企、校际之间的人才共享,助力京津冀职业教育人才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1]柳天恩,王利动.京津冀产业转移的重要进展与困境摆脱[J].区域经济评论,2022(1):117-123.
[2]叶堂林.京津冀蓝皮书:京津冀发展报告(2020)[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63-67.
[3]孙瑜康,李国平.京津冀协同创新中北京辐射带动作用的发挥效果与提升对策研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21,42(5):78-84.
[4]肖金成,李博雅.京津冀协同:聚焦三大都市圈[J].前线,2020(8):59-65.
[5]薄文广,陈飞.京津冀协同发展挑战与困境[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110-118.
[6]刘奕,夏杰长,李垚.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升级[J].中国工业经济,2017(7):24-42
[7]孙久文,姚鹏.京津冀产业空间转移、地区专业化与协同发展: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分析框架[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81-89.
[8]韩峰,李玉双.产业集聚、公共服务供给与城市规模扩张[J].经济研究,2019,54(11):149-164.
[9]魏丽华.京津冀地区市场协同发展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16(4):100-107.
[10]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北京统计年鉴202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22.
[11]天津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天津调查总队.天津统计年鉴202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22.
[12]河北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河北调查总队.河北统计年鉴202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22.
[13]张士运,曹倩,申红艳,等.强化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的路径[J].科技管理研究,2023(12):111-116.
[14]张贵,孙晨晨,刘秉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程、成效与推进策略[J].区域经济,2023(5):90-100.
[15]王超亚,吴耀明.建设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的路径研究[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23(5):32-28.
[16]周晶晶,吕静韦.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现状、成因与路径分析[J].河北职业教育,2023(12):100-102.
作者简介:岳辉(1981-),女,汉族,天津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管理、会展经济、旅游管理。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副教授 岳辉
核心提示
当前,经济全球化呈现出在经济主权利益支配下供应链弹性重组、区域一体化特色鲜明、向数字经济生产方式转型升级等新趋势,湖南应在把握这些新趋势的基础上锚定经济高质量发展主攻方向。
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当前,世界多国正实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经济全球化呈现出以下发展新趋势:在经济主权利益支配下供应链弹性重组,大多数国家通过“产业回归”方式将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放回自己国家或有共同价值观的国家和地区之中;与此相伴而生的是区域一体化,即形成区域性自由贸易区;全球化的结构性调整促使世界经济向高科技、高效率、高效益的数字经济生产方式转型升级。
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科技革命与大国博弈相互交织,高技术领域成为国际竞争最前沿和主战场,深刻重塑全球秩序和发展格局。”新形势下,湖南应锚定主攻方向,积极向数字经济转型升级,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主攻链式创新 发展高科技新兴产业
所谓“链式创新”,是指根据市场需要,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政府实验室联结成创新共同体,将产品生产链、供应链、价值链、创新链、空间链连接组成全产业链经济区块,形成产业领导力与增长极优势。
湖南先进制造业基础相对薄弱,全省27家代表性高新技术企业仍有多项零部件、设备、基础材料和技术依赖国外进口,并且全省战略性高科技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为此,必须强化链式创新,攻克“卡脖子”技术,推进数字技术产业化。一是研发具有强大学习能力和泛化能力的机器学习大模型,着力提高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等领域的处理能力,高标准建设数字化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航空动力三个世界级产业链和信创产业、先进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三个国家级产业链;二是聚焦先进计算、关键软件、新型显示、智能终端、新一代半导体、人工智能等领域,培育一批数字经济优势产业集群,重点将“世界计算·长沙智谷”打造成“产城融合、智慧低碳、生态友好”的计算之城和科创之都;三是推动湖南北斗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集中布局建设国家(长沙)北斗专业特色示范园、株洲北斗产业园、岳阳北斗导航应用产业园三大北斗产业基地,构建从芯片、终端到软件、用户服务的产业链体系,打造湖南“北斗+”千亿产业集群。
主攻转型升级 向传统产业创新进军
传统产业是湖南制造业的主体,市场大但效益较低,比如,2023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在中部鄂、湘、赣、皖四省中排第二,而利润却排在末位。
鉴于此,应推广湖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依靠技术进步和智能化改造、创建规模化产品定制模式并实现增值盈利的经验,对我省机械、化工、汽车、钢铁、有色、食品、医药、康养、家电、服装和建材等传统产业全面进行技术改造升级,重点主攻两大万亿级湖湘特色产业。一是打造世界先进的机械制造业。机械制造业31个行业大类在湖南均有分布,早在2010年工程机械制造业已成为湖南首个千亿产业集群。我省应加快推进机械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使机械制造业成为在全球富有竞争力的万亿级智能化产业。二是打造湖南特色品牌的农产品精深加工食品工业产业链。对全省食品工业园区、农产品加工园区和县市工业集中区逐步进行数字化改造,组建湖南食品工业“航空母舰”,带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主攻外向型经济 打造全面开放战略格局
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现代化综合交通全面发展、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及国际经济格局多元化,我国正在形成陆海空相匹配、共生互济、全面开放的新经济地理大格局。
湖南作为内陆省份,应抢抓机遇,加快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高标准建设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探索建设自贸区联动创新区。健全对非经贸合作促进体系,打造国家对非经贸往来核心平台,统筹推进综保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保税物流中心等协同发展,做大做强各类国际经贸交流平台。同时加快拓展以货运航线、中欧班列、江海航线、铁海联运为重点的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构建全面开放的“三区三线”空间布局。首先建好“三区”:建设长株潭全面开放核心区,高标准建设“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建好自贸区外联创新区;做强以岳阳自贸区为核心的洞庭湖前沿区,拓展直达港澳和海外水运航线,建设湘阴虞公庙5000吨级长株潭主枢纽港;打造湘南、湘西承接粤港澳大湾区走廊,发挥郴州自贸区外溢功能,创建湘粤特别合作区,加快建设怀化国际陆港。其次做强“三线”:打造数字化湘欧班列快线,组建湘欧快线产运网络;创建由长沙国际枢纽机场、张家界区域枢纽机场、支线机场和通用机场组成的全省智慧机场快线体系;建设湘桂运河快线,开挖湘江永州蘋岛至广西西江水运通道,打造湖南第二个快速出海口大通道。
主攻产业园区经济 开辟平台化创新路径
园区平台是一个多元化共生体系,当前我省应从技术引领办园、专业分工办园、开放协同办园、资本推动办园、体制创新办园、理念创新办园等六个方面推进产业园区建设,并积极发展可为园区企业提供信息互动、信用支付、增值服务、技术服务、技能培训、组织产业链集群或媒体传播等服务的新型功能载体和经济形态。
基于此,我省产业园区应视情建设好八大平台:产业集群支撑平台,建设完整的产业园区服务体系;人才培养支撑平台,根据需要进行技工定点培训;技术创新支撑平台,配合产业化开展技术研发、小试、中试等;资金融通支撑平台,包括融资中介、项目融资和融资渠道选择;资源持续保障支撑平台,为企业提供资源信息和物流服务;高效营运管理支撑平台,为企业开展产品营销服务;市场开发拓展支撑平台,帮助企业开展市场行情调研和趋势预测;产业政策引导支撑平台,及时传递政府相关产业政策,提供政策咨询、协助企业开展项目评估申报等。
主攻低碳低能耗经济 实现先进制造绿色化
国内外成功经验表明,绿色经济发展的重点是对生态环境影响大、产品涉及面广、产业关联度高的制造业,其主要措施是推行工业产品绿色设计,带动产业链、供应链绿色协同提升。
为此,我省应全面推动工业企业创建绿色设计示范企业,并对照国家标准开展绿色设计评价;以资源能源高效利用为重点,以全产业链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提升为抓手,以绿色低碳管理服务长效机制为保障,构建制造业发展与绿色技术、绿色能源、绿色材料、绿色服务等低碳产业发展相互促进、深度融合的绿色化先进制造业发展格局;构建清洁、低碳、安全的能源体系,发挥先进制造业核心能力强的优势,打造风力发电设施制造基地,同时高度关注氢能源发展,在以氢为基础的胺化工、甲醇化工等方面加大研发投入。
主攻国际化营商环境打造 培育和激活市场经营主体
2023年,我省实有市场经营主体由上一年的635万户,增加到712.78万户,其中企业经营主体占比提升至26.66%,但是大企业偏少,在全国前1000强企业中湖南企业仅占2.7%,2023年《财富》中国500强中湖南只有6家企业上榜。鉴于此,应着力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进一步培育和激活市场经营主体。
我省应全面贯彻落实竞争中性原则,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和公平的政府采购、服务贸易、数字贸易、产业政策、投资政策、环境政策等规则体制;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保证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在平等条件下竞争;依法平等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建立涉政府产权纠纷治理长效机制;完善服务大中小微企业的政策体系,提升企业登记便利度,确保对不同所有制性质企业按市场效率原则同等对待;聚焦创新、融资、用工、用地、降成本、走出去、产权保护、公平竞争、市场退出和诉求表达等方面,建立公平统一的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综合采用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智慧化技术,创建智慧化一网通办营商平台,助力湖南企业高效率、高质量发展。
湖南师范大学经济学研究所所长,教授 刘茂松
发挥海南自贸港优势 打造中国—东盟蓝色经济一体化重要枢纽
海南处在中国面向东盟的最前沿,受权管辖中国200万平方公里海域。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就是要充分利用独特的地理区位、资源环境与高水平开放政策制度优势,在中国与东盟海洋产业对接、海洋绿色发展、海上互联互通、海洋人文交流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中国—东盟蓝色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枢纽。
推进以邮轮为重点的海洋旅游一体化
推动构建中国—东盟邮轮旅游合作圈。亚太邮轮旅游市场主要集中在东北亚,邮轮旅游市场空间巨大。作为全国最早发展邮轮旅游的省份之一,叠加自由贸易港政策利好,海南发展邮轮旅游潜力巨大。可率先建立海南岛—巴厘岛、海南岛—新加坡邮轮旅游合作体,实现区域邮轮旅游客源的共享和互送、邮轮航线的联合营销、邮轮旅游危机管理合作等;支持海南与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越南、泰国等国家和地区开展一体化滨海度假、邮轮游艇、海洋公园等海洋旅游合作。
借鉴加勒比海地区邮轮旅游合作成功经验。组建区域性邮轮旅游行业协会,实现区域邮轮旅游信息与数据共享;与相关东盟国家和地区建立覆盖产业发展等在内的多边、双边邮轮旅游事务协调对话机制;支持国际邮轮公司与国内知名航空公司联合开展“飞机+邮轮”合作,吸引国内游客乘飞机到海南开展邮轮旅游。
尽快补齐海南大型邮轮停靠所需基础设施短板。按照国际邮轮母港标准,完善港口、码头、泊位等基础设施,为大型邮轮停靠创造良好条件;完善邮轮母港功能,使邮轮港能够更好满足外国邮轮公司母港航线邮轮关于岸电供应、油料补给、食品及淡水补充的基本需求。
形成海南独特的邮轮旅游合作发展政策体系。对有意愿参与海南自由贸易港邮轮基础设施建设、邮轮旅游航线开发等的国内外邮轮公司,可设立专属邮轮度假区,给予其专属码头,由邮轮公司承担码头的建设运营和管理;探索实行RCEP成员国邮轮入境互免签证政策等。
以海洋牧场为重点深化渔业产业交流合作
建设面向东盟的海产品进口、中转、保鲜、加工、交易基地。当前,在海南自由贸易港“两个基地”建设背景下,内地企业纷纷开拓东南亚市场。建议发挥自由贸易港政策优势,加快建设面向东盟的海产品进口、中转、保鲜、加工、交易基地。一是依托海南自由贸易港“原辅料”零关税政策,制定实施对东盟海产品的扩大进口计划,打造面向东盟的海产品进口基地;二是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加工增值货物内销免征关税政策与RCEP规则叠加,允许企业自主选择RCEP中40%加工累积标准或海南自由贸易港30%加工增值标准,并以“零关税”进入内地;三是吸引国内企业在海南布局,深化水产品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的分工合作,在海南自由贸易港设立面向东盟的海产品采购中心、分销中心、储藏中心、加工中心。
推进区域港口与航运服务一体化
以海南为先导建立中国—东盟港口联盟。整合华南地区的港口资源,实现华南区域港口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在此基础上,推进中国与东盟之间的港口合作,逐步构建区域航运标准体系;依托国内基础设施建设能力,支持国内企业以海南为总部开展港口基础设施建设与改造升级相关投资,提升区域主要枢纽港口能力。
用好船籍港、保税油加注等政策打造面向东盟的航运枢纽。目前,海南自由贸易港已设立国际船舶登记中心,且允许具备条件的船舶加注保税油。建议适应中国—东盟航运需求快速增长趋势,吸引相关船只在海南自由贸易港中转停靠,并加注保税燃油,降低航运企业成本;依托更加便利的国际船舶登记管理制度,合作发展与船舶登记相关的航运保险、航运结算、航材租赁、船舶交易、海事服务等航运产业链;利用航线开放政策,加密同东盟主要港口间的国际航线密度,提升海上航线规模,实现东盟主要港口全覆盖。
推动共建智能港口航运产业链。发展全球数字化供应链、绿色低碳智能船舶研制、船用新能源、智能航运产业四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引领和支撑作用,推进海南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合作,加快港口信息化、智能化进程,促进港口提质增效升级;完善跨境贸易港口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推动建立中国—东盟大宗经贸服务平台,加强与东盟国家港口企业和相关产业的合作,共同探索创新经贸服务模式,推动区域经济的融合发展。
推进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一体化
推进与东盟间区域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合作。以科技创新合作为抓手,加强区域海洋环境保护与深海修复,提升区域的海洋环境质量;合作建立珊瑚礁保护区;支持海南与东盟国家和地区地方政府合作探索地方间的海洋环境保护,牵头规划共建观测站、共享数据、搭建合作研究平台,提高各国海洋生态观测和研究等能力。
建立面向东盟的蓝碳交易市场。深化国际蓝碳研究,探索研究碳汇交易规则,为海洋生态价值的实现探索现实路径;积极吸引更多国际金融资源和国际金融机构在海南汇聚,建立面向东盟的蓝碳交易市场。
推进以低碳绿色资源开发为重点的高新技术合作。发挥企业作用,推进海南与东盟国家海上氢能源合作、政策对接;谋划一批以低碳制造、海洋新能源绿色开发为主题的跨境海洋科研技术平台和海洋产业合作园。
推进以蓝色经济为主题的港湾合作
推动实现港湾邮轮游艇旅游一体化。吸引香港、深圳等合作开发跨境邮轮旅游产品,共同打造“海洋—海岛—海岸”立体产品体系,发展面向东盟的邮轮市场。
合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海洋产业体系。吸引广东海洋渔业、可再生能源、油气及矿产、海洋药物等领域的研发机构在海南设立安装、测试、推广中心;与粤西沿海经济带合作开发海上风能资源;共建远洋渔业资源开发和服务基地、远洋渔业海外基地。
合作提升区域海洋航运服务能力。吸引国际航运协会总部落户海口,拓展航运服务产业链,提高区域供应链服务管理能力;吸引香港相关企业参与海南港口运营,引进香港集装箱物流、冷链物流领域的资金、人才、服务;逐步引入香港在船舶管理及租赁、船舶融资、海事保险、海事法律及争议解决等领域的管理规则。
合作发展涉海金融服务体系。吸引港澳银行、保险机构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内设立分支机构,专司航运金融、船舶融资租赁及相关会计、审计、信用评级、资产管理、投资咨询、融资保险等服务;建立双港金融服务对接机制,打造“海南承接+香港服务”的模式,增强对国内企业投资东盟的支撑能力。
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生、海南自由贸易港研究院副研究员 郭文芹
粤港澳大湾区开放程度高、经济活力强,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尝试,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
今年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出台五周年,也是大湾区“一点两地”(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新定位一周年。使命面前,应着力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实现新跃升。
第一,粤港澳大湾区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活力源于产业结构完整、科技创新活跃、对外开放水平高。《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实施以来,极大地促进了大湾区的发展。2023年,大湾区经济总量突破14万亿元,以不到全国0.6%的国土面积、6%的人口总量,创造了占全国11%以上的经济总量。
相较于其他湾区,粤港澳大湾区最为核心的产业竞争优势表现为制造业规模优势、后发优势和集群优势。从产业发展状况来看,粤港澳大湾区利用改革开放以来劳动力成本、地理区位和政策等优势,大力发展出口加工业,积极吸收成熟技术,培育出产业链完整、门类齐全的产业体系,成为全球价值链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进入新时代,粤港澳大湾区“以新提质”,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化、智能化和数字化转型,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兴未艾,未来产业开启“加速跑”。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推进,一批国家科学中心、重大科学装置相继落地,鹏城实验室、广州实验室等“国之重器”相继布局。同时,构建广深港和广珠澳“两廊”、深港河套和粤澳横琴“两点”的创新格局,协同港澳推进建设一批高水平创新平台。目前,拥有7.5万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涌现出华为、腾讯、比亚迪、美的、格力等一批科技领军企业。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研发投入强度超过3.4%,研发经费投入、发明专利有效量等主要科技指标保持全国首位。2023年,研发费用超过3600亿元。其中,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41.9%,广州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0%以上。
开放是粤港澳大湾区与生俱来的基因。这一区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是太平洋和印度洋航运的枢纽。在区位优势突出的基础上,粤港澳大湾区通过体制机制建设,持续吸引全球资源要素,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与合作。
第二,改革创新驱动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鲜明特征。
规则衔接、机制对接“软联通”是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深度融合的基础。
在公共服务方面,粤港澳三地持续优化完善政策措施,以实施“湾区通”工程为抓手,扎实推进规则机制的联通、贯通、融通,聚焦居民关注度高、参与度大、获得感强的民生实事项目,坚持“小切口”带动“大变化”,打通民生融通“最后一公里”。
在数据跨境流通方面,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成立的深圳园区率先开展数据跨境交易试点,实现定制化数据跨境可信传输;成功探索数据要素跨境市场化,推动场内数据跨境交易实现“零的突破”,继而实现量质倍增。同时,引入首家香港数商入驻深圳数据交易所,达成首个香港企业进场交易项目合作。
在法治领域,在广东省司法厅、香港特区政府律政司、澳门特区政府行政法务司牵头下,先后通过《粤港澳大湾区跨境争议调解示范规则》《粤港澳大湾区调解员资格资历评审标准》《粤港澳大湾区调解员专业操守最佳准则》等三地法律服务规则衔接机制对接的重要成果。
全过程创新生态链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是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多措并举,积极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为开辟新赛道、塑造新动能提供科技支撑。
这一生态链覆盖从原始创新到现实生产力转变的全流程、各环节,将创新具体落在企业上、产业上、发展上,在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链发展壮大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此外,围绕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下大力气引进、培养、用好人才:广州实施“广聚英才”人才工程并启动相关项目;深圳面向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人才资源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中国工程院设立首个香港院士工作站,推动香港和内地在工程、科技等领域高端人才的交流融合。
第三,进一步加大粤港澳大湾区改革开放力度。
要对标国际一流水平,立足市场主体需求牵引,在推改革、扩开放、促创新上持续用力,增强发展的动力、活力。
一是从与企业生产经营密切相关的市场环境、政务环境、法治环境、开放环境入手优化营商环境,构建统一高效、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规范便捷、公开透明的政务环境,公平公正、健康发展的法治环境,循环畅通、合作共赢的开放环境。
二是立足湾区导向,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取消或放宽对港澳投资者的限制,完善知识产权案件跨境协作机制等。深入实施“湾区通”工程,在跨境通关、金融市场互联互通、跨境执业、便利生活等方面继续深化改革,加快提升大湾区市场一体化水平。发挥横琴、前海、南沙、河套等重大平台的改革示范作用,带动粤港澳全面合作。
三是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经营主体反映强烈的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知识产权、纠纷解决、融资、人才等问题。
要发挥自贸试验区的制度创新优势,着眼于更长远的战略规划,形成系统性的制度创新,打造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
一是确保双向投资和企业经营的自由化,积极探索外商投资管理模式创新机制,更多关注解决外资进入、设立法人机构之后的“准营”问题和公平待遇等问题。
二是推动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打造外汇结算自由化以及人民币国际化主阵地。自贸试验区应继续探索运用前沿技术的金融监管模式,继续吸引港澳金融机构集聚,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开展一体化金融服务。
三是促进服务贸易和人员往来自由化。自贸试验区与港澳以及国际的专业服务合作,要实现更大更多的突破。可结合全球供应链环境下货物贸易发展新趋势,加大力度发展与货物贸易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借此带动大湾区各大港口配套服务业发展,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数字贸易新业态。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特区港澳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谢宝剑
企业管理 摘要:绿色金融能够引导资金流向节约资源技术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产业,使得中小企业注重环保,是企业实现从传统产业向环保产业“绿色化”转型不可缺少的方式。近年来,我国重视绿色金融的发展,但中小企业参与度不足。为实现中小企业向绿色化转型,必须解决阻碍中小企业向绿色化转型的融资难题。本文分析了中小企业的绿色金融问题,提出了优化路径,以期助力中小企业加快绿色化转型的发展步伐,使企业稳健发展。 关键词:绿色金融,中小企业发展,绿色化转型 一、国内外的绿色金融发展概况 1980年,美国因“爱河事件”颁发《超级基金法案》,使环境风险向金融风险转移,绿色金融的概念由此产生。2002年,针对项目融资中规避环境与社会风险的“赤道原则”出台,要求金融机构对投资项目进行环境与社会影响的综合评估,利用金融杠杆促进该项目在环境保护以及周围社会和谐发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经过几次修订,该方法已经成为商业银行广泛认可的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工具。随着绿色金融的发展,实施主体也逐渐从商业银行扩大到保险公司、基金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后又逐步扩大到政府机构、企业等非金融机构。 围绕绿色经济结构调整的国际竞争已经开始,为实现碳中和,在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经济发展中加快制定绿色低碳行业标准、制定各种低二氧化碳减排标准、碳交易匹配绿色权利条约、绿色金融进入市场门槛等重要问题,双方都面临着新一轮的国际博弈和谈判进程,以拥有世界低碳大国的话语权。 在国际上,绿色金融发展较快。早在2014年,《联合国环境计划》启动绿色金融设计探索项目,该项目是发展中国家数字资金支持发展项目的首项考量。在2019年,欧洲委员会专题《欧洲绿色协议》规定了欧盟经济和技术终结绿色生产,投资和金融行动的地方框架。欧盟要发展大数据、宇宙智慧、在线想法、5G和云计算,乐观使用自然资源、空中和水资本,助力企业制造绿色设计和生产平台,结合了智能制造、绿色供给和减排。 我国学者普遍认为,绿色金融是侧重于金融机构以企业对环境的影响为考察重点的金融活动,包含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信托、绿色基金、碳交易市场等。2016年,国家发布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对绿色金融给出明确的概念和定义。绿色金融是指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即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进行投融资、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务。同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开始提及绿色金融,并将其列为发展战略,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向绿色产业。浙江衢州就是通过建设金融科技赋能的绿色金融服务信息平台“衢融通”,以此助力企业融资以及数据采集,通过分析和计算来进行数据分布式储存,便于和各省的征信系统对接,生成企业的综合信用报告。因此,该平台的建立有利于金融机构和绿色项目对接,使得落实绿色金融政策实施,推动监管。 二、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 (一)中小企业融资门槛高 技术和经济的发展为中小企业带来了众多融资渠道和方法,但是,一些中小企业依旧重点依靠银行发放贷款来进行融资。考虑中小企业承受风险能力弱,易坏账,银行对中小企业的审核严格,因此,一些中小企业转向了内部融资和民间借贷。此外,中小企业自身科技创新能力弱,并且本身也没有足够的资金去支持创新研发,所以,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并不能用自己的产品和科技去吸引投资者来投资,或者以此向银行申请更高额度的贷款。 中小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的条件多且严格。例如,符合国家的产业、行业政策,不属于高污染、高耗能的小企业;企业在各家商业银行信誉状况良好,没有不良信用记录。企业经营者或实际控制人从业经历在3年以上,素质良好、无不良个人信用记录。企业经营情况稳定,成立年限原则上在2年(含)以上,至少有一个会计年度财务报告且连续2年销售收入增长、毛利润为正值。符合建立与中小企业业务相关的行业信贷政策;能够遵守国家金融法规政策及银行有关规定;在申请银行开立基本结算账户或一般结算账户。 高污染、高耗能的中小企业多不符合上述条件,所以这类企业能在银行获取贷款进行融资的概率就非常小。此外,中小企业对融资的需求更多体现在解决短期资金流动问题,期望获取高额、快速的融资,但银行为了保证自家贷款的坏账概率变小,对申请条件始终严格把关,不仅考量中小企业在各家银行的信誉,还要查看企业经营者或实际控制人的信用。因此,对中小企业的额度支持也有一定限度,并不能满足中小企业高额融资需求。 (二)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少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提升,为数字金融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同时涌现出各种提供企业融资的方式,比如众筹融资方式。该种融资方式对于中小企业存在问题和局限性,出现许多负面案例。例如,线上的额度远低于线下银行申请的额度,线上贷款针对个人而不是企业。所以,中小企业采取内部融资和银行贷款两种方式进行融资。 (三)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弱 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弱,导致市场竞争力不高,进而不会吸引风险投资或天使投资人进行投资,在银行贷款申请方面也没有科技创新带来的绿色通道和更佳的贷款方案。因此,中小企业陷入“两难”困境,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导致生存风险加大、融资难,使企业没有足够经费去投入科技研发或技术创新,从而加大生存压力。 三、绿色金融创新对中小企业的必要性 (一)改变中小企业的发展轨迹 中小企业目前的整体特征是缺乏节能减排技术,整体排放高且污染度高。因此,中小企业的生产加工过程势必会对环境造成恶劣影响。我国中小企业因其生产周期短、资金力量弱,在其发展阶段实现收益最大化成为首要目标,在战略方案中存在短视。对于自身的碳排放是否超标,是否存在过度浪费资源等问题的解决,也远低于收益最大化这一首要目标。目前,我国中小微企业的碳排放量已超过全国的一半。从行业层面看,占全国行业排放总量18%、9%和7%的非金属矿物制品,化工以及运输行业里,分别有86%、62%和82%的排放来自中小微企业。从价值链角度看,对民营中小微企业产品的国内最终需求所诱发的排放为34.5亿吨,对外资中小微企业产品的国外需求(出口)所诱发的排放为4.5亿吨,两者之和占2010年全国排放总量的45%。如果把所有中小微企业所诱发的全价值链排放都考虑进去,其占比高达全国排放总量的65%。因此,中小企业不管是在节约能源消耗方面还是减少碳排放方面都具备巨大的潜力。而减排政策实施不到位或实施成本太高等原因,是我们应该关注并解决的问题,如此才能让中小企业将节能减排的潜能发挥出来。 (二)解决中小企业融投资难题 绿色金融在企业绿色转型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各种绿色金融创新产品,对企业的节能减排、绿色融资以及技术创新都有直接或间接的促进作用。企业绿色转型离不开绿色金融的扶持,而中小微企业在此过程中,更需要绿色金融的帮扶,以解决最关键的融资问题。例如,一方面,绿色信贷可以通过对中小企业碳排放进行审核来决定其融资额度,使得中小企业控制者不得不加强技术创新,或引进国外先进的节能减排的机器设备,培养相关技术人才,来达到绿色信贷标准获取贷款。可预见的是,中小微企业通过向绿色转型努力的过程中,通过绿色金融加快自身绿色化转型。另一方面,可以推动企业控制者加强自身对绿色转型的认知,更深入地了解企业绿色转型后的优势,降低企业控制者的短视。 企业绿色化转型是大势所趋,中小企业可以通过绿色化转型,借此完成自身的产业升级、技术创新等,并且通过绿色金融产品的帮扶让绿色化转型加速,使中小企业的融资更为容易,解决融资门槛高、融资渠道少的难题。现如今,绿色金融创新虽然不是很成熟,但产品逐渐丰富,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以银行为主导的绿色信贷。绿色信贷制度,是指银行、金融机构按照国家生态环境治理的目标要求,对研发应用绿色节能环保技术、从事生态环境友好型生产和循环经济事业的企业提供贷款并给予优惠政策,同时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予以贷款限制的一整套措施。绿色信贷制度旨在实现资金的绿色配置,促进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建设。绿色信贷使得企业更加积极进行绿色化转型,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是对高污染、高排放企业的另类“惩罚”。 从中小企业的角度来看,绿色化转型是企业发展的唯一路径。一方面,绿色金融产品的“激励”,可以减少企业融资约束,其融资额度的提升使中小微企业有更多的资金投入研发创新或引进先进机器设备以及培养人才,使自身进行产业升级,增强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另一方面,绿色金融产品所带来的“惩戒”,极大提升重污染、高耗能企业的融资成本。若中小企业不参与绿色转型,那么融资难、融资渠道窄、科技创新能力弱的问题会一直影响中小企业的发展,形成恶性闭环,大幅缩短中小企业的生存周期。所以,我国绿色金融发展为中小企业绿色化转型增添新的驱动力。 (三)中小企业绿色转型进程中的阻碍 1.中小企业缺乏“资源” 制约中小企业绿色化转型的最大约束是资源约束,包括人力资源和资金资源两方面。人力资源是指缺乏相关的专业型人才来帮助企业绿色化转型,还缺乏相关专家对中小企业如何绿色化转型进行专业指导。正因为人力资源的缺失,使得中小企业对于陌生的绿色转型一头雾水,不知该从何处出发,何处进行等。在资金资源的缺失方面,主要表现在融资方面,以及没有多余资金投入绿色转型中的技术升级和科技研发。总体来说,中小企业对绿色化转型缺乏方向和指导,以及资金支持。 2.管理层的短视 目前,中小企业管理层普遍将更多精力集中在如何盈利,如何扩大企业规模和生存规模上。忽视了通过绿色转型来使自己企业盈利,和加强企业在市场竞争力等,更注重即时利益。中小企业节能减排意识欠缺,因为长期的惯性思维以及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自家企业的排放并没有不达标。形成如此观念和思维的一个原因在于,对外绿色转型宣传力度不够,使得中小企业管理层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政府的宣传和号召,因此没有察觉绿色转型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发展机会。此外,中小企业过分关注短期业绩,管理层可能对市场变化和技术创新反应不够灵敏,错失发展机遇。而过分关注短期业绩,由此可能忽视长期发展和创新,更加难以进行绿色化转型的投入。其原因是中小企业资源有限,为了维持自身生存更多地将其重心放在能快速带来收益的短期项目,而能带来长远价值的绿色技术创新项目周期长,投入高且高风险高失败率。因此,中小企业绿色化转型更需要政府的帮扶和专家的指导。 3.绿色金融产品存在“门槛” 目前,绿色金融创新更多地面向国内大企业或上市公司,适合中小企业的绿色金融产品和工具呈现量小、覆盖面窄的情况。此外,对中小企业碳排放的统计也颇有难度,并没有完善的制度和规章去考量,也没有专门机构去执行和统计中小企业的碳排放、节能减排的程度和环境污染度等方面内容。再加中小企业异质性大,数量众多和信息不透明,自身也没有专业的统计方案和能力,所以这一方面一直欠缺,由此导致设计针对中小企业的绿色金融产品缺乏数据,阻碍创新。从中小企业的角度来看,想要通过绿色化转型来实现产业升级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但能达到绿色金融产品发放贷款标准的中小企业并不多。如绿色债券、绿色信贷以及绿色保险等产品,都有不同的条件,不同的标准才能使用该绿色金融产品。 四、中小企业实现绿色金融创新的路径 (一)针对中小企业设立指导部门 面对中小企业管理层发展绿色金融意识不足等问题,可由政府牵头,联合各类金融机构和学者建立绿色金融和绿色化转型的指导部门,对中小企业管理层进行定期指导及设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帮助中小企业增强这方面的意识,并初步参与绿色转型这个国家规划中。通过定期针对性指导,使得中小企业管理层能对官方谈话及参与有绿色转型专家指导的会议在一定程度上重视起来,逐渐改变传统观念和固有思维,让中小企业管理层认真思考参与绿色转型带来的经济效益和机遇。 (二)大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向绿色化金融转型 目前许多有关绿色环保的项目活动,是大企业与政府合办。金融机构以绿色金融助力大企业,解决资金问题,让大企业更好地进行项目投入,而中小企业很少有机会参与其中。如果当地大企业将项目分工,让那些没机会参与其中的中小企业得到分工后的小工程,可以极大提高全国中小企业的参与度和绿色化转型的投入。通过由大企业“带”中小企业,既可以提高中小企业对绿色化转型参与的积极性,也可以让中小企业快速了解绿色化转型该如何进行,学习更多的绿色化转型经验。由此,加速中小企业绿色化转型。 (三)中小企业苦练“内功” 目前,中小企业存在普遍的问题有:1.现有资源缺乏,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备;2.岗位分工不明确,“职务分离”与“授权控制”执行效果不佳;3.资金内部控制设计不合理,资金管理混乱等。所以中小企业要从内部提升,修炼好“内功”是最根本的。针对该问题,中小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积极查找、分析内部控制的缺陷,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及时堵塞漏洞,持续改进与完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根据情况的变化和出现的问题,对内部控制制度作出相应的及时修正或建立新的内部控制制度。此外,中小企业也要发挥领导的主导作用,明确要求企业董事、监事、经理与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必须在内部控制体系构建中发挥主导作用,参与和支持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学习培训和贯彻执行,自觉自愿地担当起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推动者与实践者。内部控制不足所带来的直接影响是抵御财务风险、金融风险、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而这些风险对中小企业来讲并非自身可以轻易抵御的,往往需要“伤筋动骨”,导致自身“元气大伤”。因此,中小企业将自身“内功”提升,加强各种风险的防范能力,有助于自己推进绿色化转型。 五、结语 在绿色化转型的全球浪潮下,中小企业是不容忽视的庞大力量,但因为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渠道少、科技创新能力弱的原因使中小企业生存周期普遍较短,很多还没来得及开展绿色转型计划就已经面临倒闭情况。因此,绿色金融创新在这些计划绿色转型或已经实施绿色转型的中小企业中意义重大。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通过创新的绿色金融产品获得资金支持更有利于中小企业进行绿色化转型,使自身产业升级或技术提升,加强自身在市场竞争力。此外,中小企业在此过程中更需要政府各种政策的支持,通过政府设立的指导部门,加深中小企业对绿色转型的认识和建立规范的转型计划。最终,在绿色金融创新产品和绿色转型指导部分的连接下,使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和政府三者进行良性循环,不断修复相关规则准则,不断创新绿色金融产品,不断研发节能减排的技术手段,让我国绿色化转型蓬勃发展,更好更快地实现“双碳”目标。 参考文献: [1]周道许,张翼飞,穆然.关于金融科技赋能绿色发展的认识与思考[J].清华金融评论,2022(01):103-108. [2]郑国忠,李湘文.金融科技赋能绿色金融创新发展的思考[J].福建金融,2022(02):22-27. [3]单国俊.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执行标准、市场状况与政策演进[J].商业经济,2018(10):156-159. [4]马险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的中国绿色金融发展[J].环境经济研究,2021,6(04):1-7. [5]马骏,孟海波,邵丹青,等.绿色金融、普惠金融与绿色农业发展[J].金融论坛,2021,26(03):3-8+20. 作者简介:刘博(1998—),男,汉族,甘肃省庄浪县人,新疆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司金融、绿色金融、企业创新、ESG。 新疆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刘博 摘要:随着科学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大数据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在大数据时代,企业竞争日趋激烈,如何提升企业竞争优势、拓宽企业发展空间已然成为当下市场的焦点话题。新经济形势下,完善市场营销策略刻不容缓。企业需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结合大数据时代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创新市场营销策略,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大数据时代市场变革的特点,分析了大数据时代给市场营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结合时代特点提出了大数据时代企业市场营销的创新路径,以期助力我国企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企业,市场营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进步和科学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大数据已成为人们生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竞争日渐激烈的当下,大数据为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企业利用大数据技术能够为自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在当下社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大部分企业都开始加强创新。在企业的实践中,传统的企业营销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需求,因此,企业应当积极地进行营销模式的创新,了解更加先进的营销理念并与自身情况进行充分结合,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一、大数据时代市场营销的变革 市场营销的目的是让企业获取相应的收益,并为客户创造相应价值,建立企业和客户之间的利益合作关系。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大数据技术极大地丰富了网络专业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使传统模式下的数据收集、管理和储存形式发生了极大改变。在数据的收集上,不仅包含结构性信息,也包含非结构性的信息。在信息数据的管理上,采用大数据技术能够降低对信息准确性的依赖。在信息的储存上,大数据包含数据库中所包含的数量众多、种类众多的数据信息。 在大数据背景下,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发生了改变。随着网络的蓬勃发展,在线购物已经成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购物的一种主要方式,像淘宝、京东、唯品会等在线购物网站,均拥有众多的用户和商品交易记录。近年来,“网红带货”逐渐发展起来,这种新型模式的出现进一步拓宽了人们的购物渠道。在线购物平台的出现极大地影响了线下实体店铺的销售,企业需要对发展策略进行改革创新,完善在线平台销售渠道。 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进步,消费者和企业之间的关系逐渐改变,消费者能够通过多种信息数据了解企业产品的有关信息,用户在购买产品过程中的主动性日益增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于商品的需求不再局限于实用,开始追求更加具备个性化的商品。用户购买商品后,可以在互联网上发布对于产品的切身感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产品所属企业的形象。 二、企业市场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一)市场调研不足 部分企业在进行产品生产的过程中并没有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无论是对客户的消费需求,还是市场上同类型的竞争产品,都未进行详细了解。这种盲目生产会导致生产的产品不能充分地满足客户的需求,缺乏市场竞争力,导致市场份额减少。 (二)大数据相关人才匮乏 当下,部分市场营销相关工作人员对于大数据技术及相关软件的了解远远不能满足实际应用。部分企业没有依据大数据时代发展的特征和利用大数据应该具备的技能,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和管理。 与此同时,在市场营销战略创新的推动过程中,部分企业对于需要引入先进设施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不能为企业员工的大数据技术及网络技术实践应用提供最基本的支持。 (三)市场营销观念守旧 部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于市场营销发展的重视程度并不高,市场营销的创新观念十分淡薄,导致很难充分考虑市场经济的变化及大数据时代的特征等多种因素,对企业的市场营销战略进行深入的改革和调整,进而不能凭借大数据技术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影响力。部分企业依然使用传统的市场营销模式,对于人们的消费习惯和消费行为的变化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四)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商品类型和数量也越来越多,相似产品的市场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部分企业甚至通过产品大幅度降价,将不具实力的企业挤出市场,以此维护企业在市场中的份额,或者利用和其他企业互相协作的方式,非正常地拉低成本,从而导致相似产品之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 三、大数据时代对企业市场营销的影响 (一)大数据时代为企业市场营销带来的机遇 1.有助于市场营销途径的拓宽 在传统市场营销模式下,市场营销的主要途径有实体店铺、电子商务平台、中间商等多种形式。通常情况下,按照在营销过程中是否有中间环节的存在,将营销分为直接营销和间接营销两种方式。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企业可采用的营销策略和营销手段更加丰富。譬如,线下实体店的位置选择可以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和调查来完成,在与中间商进行合作时可以实现更加高效的实时交易。企业可以通过在各种电子商务平台进行线上店铺的建设,并且积极利用企业所具备的资源优势,为各种电子商务平台进行商品的供应。除此之外,企业还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商品销售,充分利用线上线下混合式销售模式拓宽市场。 2.有助于市场需求的深度挖掘 企业充分发挥大数据优势,应用专业技术能够从海量数据中收集有价值的数据信息,并进一步对其进行分析,为客户提供更加精确可靠的营销服务。企业的专业人员可以根据获取的数据信息明确企业当前的发展形势和所处市场的形势,从而能够更好地优化营销策略。譬如,企业在进行产品营销的过程中,可以利用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交易,在此过程中,企业可以根据大多数用户进行网站登录的时间、销售量高的爆款商品、回购率较高的商品等数据,对电子商务途径和销售特点进行研究和分析,针对人们的网络使用时间比例进行针对性的商品广告宣传。 (二)大数据时代企业市场营销遇到的挑战 1.企业成本增加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企业得到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进一步扩大了企业的营销范围。值得一提的是,企业想要增强自身的营销能力,需要充足的资金投入。譬如,当前,电子商务平台发展迅速,可以帮助企业获得更多的相关数据用来进行分析考察。但企业获得便利的同时,在线上平台经营所需要的资金成本、商品所需要做广告的成本、进行活动所产生的费用等,也都会相应增加。 在当下的市场经营中,网络和实体店铺一体化的经营理念已经深入众多企业中,如果没有制定缜密的营销策略,企业的资金成本将难以得到有效控制。在开展电子商务活动的过程中,如果企业不重视营销反馈,企业管理人员就难以把握营销策略的有效性,也不能根据合理反馈进行优化调整,难以找到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营销方式。而如果电子商务企业的营销成本难以得到有效控制,将严重阻碍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2.市场日益复杂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经过数据分析处理后的营销决策更加具有科学性与准确性。在传统的经营模式下,企业对营销体系进行调整、出台新方案之前,都会从市场中进行抽样调查,并根据抽样数据来调整策略方向。在大数据时代,市场环境已然发生变化,市场复杂程度日益加深,利用分析抽样数据对当下市场环境进行预测和分析已不能满足现实需求。在大数据时代,企业需要总结全部的市场营销行为,并严格分析所收集到的数据信息——只有经过严格筛选和考察之后的数据信息,才具有真正的参考价值。 四、大数据时代企业市场营销策略的创新路径 (一)加强企业信息分析能力 在大数据时代,为更好地促进企业市场营销,需要进行深入创新改革。企业应当形成正确的营销理念,增强对创新的重视程度,正确看待企业与用户之间所存在的联系,加强对市场营销的重视,做到把用户作为营销重点来开展工作。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想要设计完善、高效的营销策略,就要对各种不同类型的数据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对于相关数据信息有充分了解。企业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消费倾向,对当下市场需求进行深刻剖析,进而提升企业的前瞻性水平——这种前瞻思维能够帮助企业实现更好的成本控制。除此之外,企业可以利用大数据对自身产品的售后进行分析和维护,利用大数据了解自身产品是否在市场当中获得良好反馈,从而实现精准营销。企业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及时更新自身理念,加深对大数据技术的正确认识,不断加强自身业务能力,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 (二)优化企业传统营销策略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企业营销策略日益更新,企业想要稳定自身生存能力,就需要加强对市场营销策略的重视,使其更加明确、可靠、精准。有效地进行市场营销是指企业利用大数据技术,进一步了解客户对商品的需求,并以客户的消费需求、消费水平为基础,对客户进行客观分类,以便企业针对性开展营销活动,降低不必要的营销成本。企业通过对大数据信息进行剖析,对消费者进行个性化服务,能够有效提升消费者的消费体验,提升消费者的满意度。 在营销策略制定过程中,企业需对数据处理体系不断进行改进创新,并结合市场环境的变化、商品的特点和用户的多种需求,进行细致分析,进一步提升企业营销的精准度。与此同时,企业需要进一步完善营销制度,规范企业内部员工行为,并构建营销反馈机制,以及时对营销策略进行调整,提升企业成本控制水平。 (三)深度挖掘市场潜在需求 企业应当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的资源优势,及时掌握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特征及市场变化趋势。企业可以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建立最恰当的营销机制。在大数据时代,企业可以利用社交媒体对消费者的消费数据进行准确的收集。消费者的在线数据库包含了其在网络中所涉及的众多行为的数据,例如消费取向、对于企业产品的体验感、消费价值观念等。 当下,人们在进入某个社交媒体平台前会选择自己的兴趣标签,这些兴趣标签可以为企业提供消费者的兴趣倾向,从而进一步帮助企业分析消费者的消费倾向。与此同时,企业可以通过消费者在社交媒体当中分享的产品体验和对企业产品代言人的喜爱程度等内容,来了解消费者对企业的满意程度,进一步帮助企业与顾客建立长期稳定的联系。 企业要想和客户维持良好的沟通关系,可以通过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对商品目标消费群体进行准确评估,借助网络平台和客户进行高效沟通。企业和消费者的沟通方式随着网络的蓬勃发展而逐渐趋于多元化,出现了诸如新兴媒体平台、微信公众号、电子邮箱、实体店的用户反馈活动等形式。企业可以利用这些多元化的渠道与用户进行充分交流,从而使用户对产品有更多、更深层次的了解。与此同时,企业也可以进一步了解用户对商品的真实需求。企业在与消费者沟通的过程中,不仅需要留意消费者的购买需求,还需要在消费者购买商品之后,积极了解消费者对商品的反馈,做好产品的售后服务,保障消费者的权益,进一步提升消费者对企业的信任度和满意度,增强消费者对企业的黏性。 (四)加大企业网络营销力度 在大数据时代,随着科技、移动互联网以及电子商务平台的快速发展,在线消费已然成为主流消费方式之一。当下,企业如果想要完善自身营销策略,就需要及时对现有营销模式进行调整创新,积极与新兴媒体进行交流。譬如,企业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微博官方账号以及短视频平台进行企业商品的宣传和推广,从而促进消费者对产品信息的进一步了解,满足顾客对产品的个性化需求。除此之外,结合当下社会发展的形势来看,社会化媒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企业提升自身产品知名度,并且,与传统营销手段相比,在社交媒体上进行营销的成本更低、更加具有性价比。 上述多种优势都明确了企业在市场营销的创新上,需要充分利用网络新兴媒体。企业可以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影响力较大的网络平台,进行产品和企业售后等方面信息的发布,并且设置企业官方账号与消费者进行在线互动。在信息化进程加快的当下,智能手机、智能手表等设备的广泛使用也为企业的营销提供了新的思路。企业可以通过智能设备了解到消费者日常在线购买倾向以及网页浏览倾向,从而帮助企业了解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促使企业进一步完善相关服务。 (五)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尤其在市场充满不确定因素的当下,企业竞争本质上是人才的竞争。基于此,企业需要加强对各种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让专业人才对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利用,制定更加精确、可靠的市场营销策略,从而对企业的资金成本进行有效的把控,使企业的经济收益得到更大的提高。企业尤其需要加大对大数据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利用多种招聘手段进行高等专业技术人才的选拔,从而组建一支专业化、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团队,进一步帮助企业实现市场营销策略的创新和发展。 五、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在为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的同时,也对企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需要认识到大数据技术的重要性,深入分析大数据时代为企业市场营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结合企业自身发展需求及市场变化趋势,有针对性地创新企业市场营销策略,为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杨铭宇.大数据时代下中国体外诊断企业市场营销与产业战略[J].新商务周刊,2020(21):141-142. [2]张芬芬.企业数字化营销的演进脉络,运行逻辑,现实困境与优化策略——基于电商分化时代的视角[J].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2023(01):57-63. [3]李纯.大数据时代企业市场营销管理信息化模式的构建策略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2,25(10):101-103. [4]张昊承.基于大数据市场时代企业营销策略的探索与实施——以电力大数据市场为例[J].商展经济,2020(03):50-52. [5]雷莉.互联网时代企业市场营销策略研究——评《“互联网+”战略下中国市场营销发展研究》[J].当代财经,2022(04):2+149. [6]高家婵,卢英琳.在新时代背景下数据营销生态体系的思考——以Y市市局为例[J].现代管理,2023,13(11):5. 作者简介:彭刘安(1993—),男,汉族,河南省安阳市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市场营销;罗松林(1994—),男,汉族,河南省安阳市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王振其(1988—),男,汉族,河南省新乡市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供应链管理。 安阳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助教 彭刘安 罗松林;安阳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 王振其 摘要:在国企工程建设招投标及合同管理领域,风险防控是确保企业稳健运行和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本文探讨了风险防范的关键措施,包括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项目法人责任制、增强工程监理、制定合理合同条款和开展风险评估与教育培训。强调了制度建设和管理创新在风险防控中的核心作用,并提出了国有企业应持续改进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议。通过这些措施,国有企业不仅能有效应对招投标和合同管理中的风险,还能在市场中保持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国有企业,招投标,合同管理,风险防控 0 引言 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建设和发展中占据着核心地位,招投标和合同管理作为其重要的商务活动,不仅关系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更是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关键环节。然而,招投标和合同管理的风险防控仍是一个充满挑战的领域,特别是在面对长周期、复杂程序和高额投资时,国有企业更需要构建一套科学、系统的风险管理体系。从如何规避合规风险,到如何打造廉洁高效的招标环境,从确保合同的精准履行,到防范潜在的索赔争议,这些都是当前国企在招投标与合同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国企招投标风险概述 1.1 国企工程建设招投标过程中的风险类型 在国企工程建设招投标过程中,风险是指在招投标活动中可能遇到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这些因素可能导致项目成本增加、时间延误、质量下降或完全失败。技术风险涉及到工程技术的先进性、适用性和可靠性,如技术方案是否成熟、是否符合项目要求。市场风险主要与市场需求波动、供应商的市场地位变化以及原材料价格波动有关,直接影响投标报价和项目成本。法律风险来自于法律环境的变化或合同条款的不明确,可能导致违约、诉讼或罚款。经济风险则关联到宏观经济条件、汇率变动、融资成本等,它们可能影响项目的经济效益和投资回报。有效识别并管理这些风险点,对于确保国企招投标活动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1.2 工程建设招投标中的常见风险原因 在工程建设招投标中,信息不对称是一大风险根源,一般而言招标方无法百分之百了解投标方的真实能力和信誉,而投标方也可能对项目的实际需求和难度存在认知偏差。技术风险常因设计方案的不切实际或技术标准的迅速变化而引起,导致项目难以按期完成或需要额外成本。此外,市场变化快速,如原材料价格波动和劳动力成本上升,都可能影响投标报价的准确性和项目的最终成本。在法律法规层面,合同条款的模糊不清或法律环境的变化,比如新的劳动法政策或环境保护法规,都可能导致额外的合规成本。经济风险也不容忽视,由于预算制定不当或资金链断裂,可能导致项目延期甚至破产。再加上管理风险,如项目管理不善、内部控制不严,以及团队合作不协调等,都可能引致招投标过程中的风险。最后,政策与政治风险,包括国家宏观政策调整和地缘政治的不稳定,也可能影响工程建设项目的推进和成本。通过深入分析这些风险原因,企业能够制定出更为周全的风险防控措施,以保障招投标过程的稳健运行。 1.3 国企工程建设招投标风险的现状和特点 自《招标投标法》及其实施条例颁布以来,我国的招投标制度逐渐完善,为国有企业工程建设的招投标过程提供了坚实的法规支撑。这一制度体系有效规范了招投标行为,保障了公平竞争,提升了采购效率与质量,同时对预防和惩治腐败行为发挥了重要作用。尽管制度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国企在招投标活动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如项目周期长、流程繁复、投资金额高,加上所涉专业性强,这些特点使得合规和廉政风险尤为突出。招标过程的透明度和公正性直接影响企业的市场信誉,招标结果的公平性则与企业的经济效益紧密相连,这些因素共同决定着国企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的生存和发展,以及在追求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稳健前行。加强风险管理,优化招投标流程,是一项常规的管理任务,更是一种战略的选择。 2 国企合同管理风险概述 2.1 国企工程建筑合同管理的作用和风险点 在国有企业的工程建筑项目中,合同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确保项目顺利实施的基石,是保护企业利益、避免纠纷的关键。施工合同管理着重于细化项目执行阶段的责任与义务,通过明确的工期、成本、质量和安全要求,保障施工按计划进行。工程总承包合同管理则更加全面,涵盖从设计、采购到施工和调试、运行的全过程,它强调项目整体交付的质量和效率。风险点主要包括合同条款可能存在的模糊地带,如责任不明确、付款条款不清晰、质量标准难以量化等问题。此外,合同的履行可能受到外部因素如市场变动、法规改变的影响,使得合同执行过程中出现偏差。在施工和总承包合同管理中,若不能有效识别和控制这些风险点,就可能引发成本超支、工期延误、合同纠纷甚至法律诉讼,对国企的财务稳定和市场声誉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建立和维护一个严密、高效的合同管理系统,对国有企业至关重要。 2.2 施工合同管理的风险分析 施工合同管理中的常见问题这一是合同条款的不明确性,如工作范围、材料规格、工期限制等说明不够详尽,这可能导致后期的执行争议。风险特征表现在责任划分不清,付款条件模糊,以及质量保证和安全标准的执行不到位。其原因通常源于初步谈判时的信息不对称,合同起草时的专业性不足,或是过于依赖于口头协议而非书面明确规定。进一步而言,施工合同管理的风险也与变更管理不善有关。在建筑工程中,设计变更是常态,但如何在合同中妥善安排变更的程序、成本和时间影响,是一大挑战。合同履行过程中的监督和沟通不足也是风险的重要来源。缺乏有效的项目管理和沟通机制会导致合同各方对进度、成本和质量的期望不一致,增加了合同违约和纠纷的可能性。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识别和处理,将严重影响工程项目的利益相关方,甚至威胁到项目的成功完成。 2.3 工程总承包合同管理的风险分析 工程总承包合同管理中的风险涉及从项目启动到完成的全周期。常见问题包括合同规定的全面性和执行性不足,比如关于项目范围、完成标准、时间框架以及付款条款等方面的描述不够详尽或不够清晰。合同中对未预见情况的处理机制不明确,会导致面对项目变更或延期时引起管理混乱和成本增加。此类风险的原因一般源于承包方对项目全局掌控不足,尤其是在资源调配、子合同管理以及与第三方的协调方面可能存在缺陷。同时,总承包商和甲方之间在期望管理上可能存在差异。这种风险还可能源自法律和规章变化导致的合同条款过时,以及总承包商可能面临的技术和财务能力不匹配问题。因此,总承包合同管理的风险防控需要精细的规划、严格的执行以及灵活的应对策略。 3 如何在国企工程建设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过程中做好风险防范 3.1 完善制度建设和流程优化 在国有企业的工程建设招投标及合同管理过程中,做好风险防范的首要步骤是完善内部制度建设和优化管理流程。这需要预先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框架,包括风险识别、评估、监控和应对机制,确保每一项风险都能被有效管理。在招投标阶段,制度化的风险评估应成为标准流程,所有投标文件都应经过严格的合规性和风险评估审核,确保项目投标的合法性和可行性。在合同管理方面,应当建立起标准化的合同模板和审查程序,确保所有合同文本清晰明确,条款无歧义,风险点被显著标注,且合同的履行有明确的监督责任分配;可以定期对合同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及时调整条款以应对市场和法律环境的变化。通过制度建设和流程优化,国企不仅能够防范和减少工程建设项目中的风险,还能够提升项目管理的专业性和效率,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2 增强项目法人责任制 项目法人应负责整个项目的策划、执行、监控及收尾工作等各个环节。责任必须明确到个人,形成“一岗双责”,既有完成工作任务的责任,也要对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负责。因此,要加强项目法人的能力培养和激励约束机制。一方面,通过专业培训提升项目法人在工程技术、法律法规、项目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鼓励项目法人积极主动地管理风险,同时通过建立风险责任追究制度,确保项目法人对风险管理的重视。构建有效的信息反馈和沟通机制具有现实的意义,项目法人应定期向企业管理层汇报项目进度和风险状态,也要与项目团队保持密切沟通。最后,项目法人应建立和维护与各方利益相关者的良好关系,包括但不限于业主、承包商、供应商及监管机构,这有助于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的风险和冲突,促进项目顺利进行。通过强化项目法人责任制,可以确保国企在工程建设招投标及合同管理过程中的风险被有效控制,项目顺利进行。 3.3 强化工程监理和全过程工程咨询 工程监理作为独立于施工方的第三方监督机构,其角色在于确保工程建设的质量、进度和成本符合合同要求。通过设立专业的工程监理团队,可以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的监督和管理,预防和发现可能的质量问题、进度滞后或成本超支,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纠正。同时,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为项目提供从前期准备、设计、招投标、施工到维护的全阶段管理咨询,有助于从更宏观的视角发现项目潜在的风险点,提供解决方案,并辅助项目决策。这种服务通过提供全面的项目信息,帮助项目业主或法人作出更合理的决策,减少风险和不确定性。工程监理和全过程工程咨询的结合使用,能够对国企的工程建设项目提供全方位的风险管理和控制,不仅保证了项目质量,也优化了资源的配置,提升了管理效率,是国企防控项目风险的重要策略之一。 3.4 制定科学合理的合同条款 合同条款的明确性和具体性能够大幅减少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误解和争议,防止因合同不明确带来的风险。科学合理的合同条款应包含项目的详细规划、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付款条件、工程变更处理流程、风险分配、违约责任、争议解决机制等内容。合同条款应当以法律法规为基础,兼顾项目的特点和实际需要。通过深入分析项目可能面临的风险,合同应具体说明如何在出现不可预见情况时调整合同条款、分配风险以及如何解决可能的争议。合同还应充分考虑项目的可变因素,包括市场变化、环境因素以及其他可能影响项目执行的因素,当这些变量出现时,合同能够提供明确的指导和处理方法。确保合同条款具有操作性和可执行性,意味着在合同履行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当事人都能清晰地知道自己的责任和应对措施。因此,在起草合同时,还需要充分听取法律专家的意见,确保合同的法律效力,并使合同内容适应于实际操作,为风险防控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持和实务指导。 3.5 开展风险评估与教育培训 风险评估旨在识别项目可能面临的各类风险,如技术风险、市场风险、法律风险、经济风险和政策风险,并对它们进行定量或定性的分析,确定它们对项目的潜在影响。这个过程涉及收集和分析数据,以及使用风险矩阵或相似工具来确定风险的优先级,制定相应的缓解措施。通过定期的教育培训,可以提升员工对于招投标与合同管理流程的认识,强化他们在实际操作中的风险意识。教育培训内容应包括对相关法律法规的解读、合同标准条款的讲解、风险识别和评估技能的提升以及案例分析等。这样不仅能提高员工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还能建立起全员参与的风险管理文化,在整个组织内部形成一道有效的风险防控防线。 4 总结 国有企业在招投标及合同管理过程中,面临着多维度的风险,应采取有效风险应对措施,保障项目顺利进行和企业利益最大化。制度建设和管理创新在风险防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不仅为企业提供了规避和应对风险的框架和工具,还为企业的稳健运营和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国有企业必须不断地完善和创新风险管理体系,采取前瞻性的风险评估和积极的风险管理措施,确保在招投标和合同管理中能够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持续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姜文静.国企招投标与合同管理风险防控探析[J].山东国资,2023,(09):111-112. [2]朱虹.企业合同管理中的风险控制要点研究[J].财经界,2023,(24):36-38. [3]杨少朋.工程造价合同管理风险和策略分析[J].房地产世界,2023,(13):88-90. [4]唐波.浅谈企业合同管理风险分析与防范[J].上海商业,2023,(02):176-178. [5]汪晶.建设工程合同管理风险防范控制措施[J].黑龙江科学,2022,13(12):131-133. 作者简介:张勇(1987-),男,汉族,河北蔚县人,本科,统计师,主要从事项目管理、统计工作。 陕西陕煤澄合矿业有限公司统计师 张勇 摘要:数字经济时代瞬息多变的商业环境对企业的组织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亟需搭建以人才为核心的高效队伍以应对挑战,在此背景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发展势在必行。通过剖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与核心需求,研判人力资源未来发展的重点和趋势,从而从招聘策略变革、员工培训与开发创新、员工福利创新等三个角度提出策略,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未来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数字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管理策略 数字经济是指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信息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以经济社会发展的数字化转型为主要目标的新经济形态。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给传统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使得传统产业必须转型升级,实现新旧动能的转换。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企业的必经之路,而且越来越成为企业竞争的关键,企业必须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数字化生产、数字化管理、数字化服务,以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的发展。近年来,由于疫情的冲击引发了经济的萧条、劳动力市场的紧张以及工作方式的转变,社会经济、财政和社会体系面临重大调整和重建,这些都对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同时也带来更大的机遇。数字经济时代,企业需要创新人力资源管理策略,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 一、数字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 数字经济浪潮带来社会的巨大变化,财政和社会体系面临重大调整和重建,全球经济体系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进一步加剧,给企业、个人和社会带来了诸多挑战。此外,数字经济的崛起对国家和民众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人们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较之前有了很大的变化。数字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需要以灵活、创新和可持续的方式应对各类挑战。 (一)远程工作的崛起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使得远程办公成为现实,这一趋势在后疫情时代继续保持。远程工作不仅带来了便利性和灵活性,还有助于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和提高员工满意度。然而,实现有效的远程工作需要优化沟通渠道、建立信任和绩效管理机制等措施。 (二)数字化转型的加速 数字化浪潮使得许多企业意识到数字化转型的迫切性,人力资源管理在数字化转型中通过整合信息系统、使用人工智能来提供更好的招聘、培训和绩效管理等服务。人力资源数字化转型意味着人力资源团队要接受双重挑战,一方面要转变人力资源运营,另一方面要转变劳动力和工作方式。 (三)员工健康和福利 在数字化浪潮下,员工的身心健康对企业未来发展影响深远,因此,关注员工健康和福利成为数字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任务。提供丰富的员工福利计划、心理咨询服务和灵活的工作安排,能够吸引和保留优秀人才,并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生产力。 (四)危机管理和应急响应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危机形势。无论是信息泄露、网络攻击、品牌负面事件、产品质量问题还是自然灾害,都会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甚至威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危机管理和应急响应成为数字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建立健全的危机管理体系、规划灵活的资源调配、制定应急预案以及培养员工与团队的抗压能力,是新时期企业应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关键策略。 (五)人员流动和员工关系 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企业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模式发生转变,处理人员流动和员工关系成为数字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挑战之一。在组织变革期间,确保员工参与决策、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能够增强员工的忠诚度和组织的稳定性。 二、数字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发展策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力资源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依托”,这为我们更高层次、更加深入地推进人力资源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强大动力。数字经济下的市场要求企业要具备更强的竞争能力、更集中的凝聚力和更先进的创新能力,这也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招聘策略的变革 1.新的招聘渠道 互联网广泛普及和高效便捷的特点使其成为了许多企业寻找人才的首选。通过在招聘网站和社交媒体平台发布招聘信息,企业可以迅速吸引更多的求职者,从而可以进行更好的筛选。同时,求职者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提高找工作的效率。 社交媒体的运用也为招聘者带来新的机遇。许多企业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展示其公司文化和团队氛围,吸引更多符合条件的求职者。此外,一些特殊职位也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定向推送的方式快速找到合适的人才,这种更加精准的匹配大大减少了招聘的时间和成本。 2.多样化的招聘方式 无人机面试是一种创新的招聘方式。随着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减少,无人机成为了一种便捷的替代方式。通过无人机面试,公司可以在实际场地不受限制的情况下,与潜在候选人进行面对面交流,从而不仅提高了效率,还降低了人力成本。 AI技术的应用也给招聘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AI筛选可通过大数据和算法,快速准确地从众多简历中筛选出最合适的候选人。这种自动化的方式节省了人力和时间,并提高了筛选的准确性。另外,AI还能够进行候选人的面试,评估他们的技能和能力,从而更加客观地做出决策。 当然,新技术的应用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无人机面试无法完全取代传统面试中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沟通。此外,AI筛选也可能产生偏见和歧视,尤其是在算法的设计和数据的选择上存在缺陷的情况下。因此,关注和管理这些技术的潜在风险是至关重要的。 3.招聘流程的优化 (1)数据驱动的招聘:人才分析和推荐系统的应用 人才分析是一种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方法,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人才数据,帮助企业了解市场上的人才供给与需求状况。通过对招聘需求、行业趋势和候选人情况的分析,企业可以更好了解市场的人才状况,以便采取相应的招聘策略。 另外,推荐系统的应用也成为企业招聘中的一项重要工具。通过使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算法,推荐系统可以根据候选人的个人资料和所需岗位的要求,为企业提供最匹配的候选人,不仅可以提高招聘的效率、减少招聘成本,还可以增加候选人的满意度和员工的稳定性。推荐系统还可以帮助企业更好了解候选人的潜力和发展方向,从而为企业的人才储备和绩效管理提供支持,降低劳动力流失的可能性。 (2)强调人才培养和长期发展的招聘:校园招聘和实习计划的创新 近年来,许多企业开始将招聘视为长期发展的投资,更加注重挖掘、培养和发展潜在的人才,使得校园招聘成为各大企业争夺优秀人才的重要战场。通过与高校合作,企业能够更早地介入学生的学习过程,并为其提供实习和培训机会。这样一来,年轻人在学习和实践中都能够积累宝贵的经验,并能更好适应职场要求。 与此同时,实习计划的创新也成为吸引人才和解决劳动力流失的有效方法。一些企业开始探索多元化的实习方式,如提供灵活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地点,让实习生能够更好地平衡工作和个人生活。此外,一些企业还通过定期评估和反馈机制,帮助实习生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并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成长机会。 随着数字化浪潮的发展,人才竞争将更加激烈。只有通过强调人才培养和长期发展的招聘策略,才能在失业率上升和劳动力流失的情况下保持企业的竞争力和稳定发展。校园招聘和实习计划的创新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不仅可以为企业提供人才储备和培养的机会,也为年轻人的个人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二)员工培训与开发创新 1.远程学习和在线培训的兴起 远程学习通过网络平台将知识传递到学生和学习者身边,不再受限于传统的面授教育。在线培训则是特定行业或技能领域的人才培养方式,通过网络学习和实践操作,提高就业能力和竞争力。这两种方式的兴起,一方面,为遭遇失业的人们提供了一个重返学习的机会,帮助他们通过提升自己的知识技能增强竞争力;另一方面,远程学习和在线培训也解决了传统教育体系下的时间和空间限制,让更多人能够充分利用自己的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2.数据驱动的员工培训和开发 数据驱动的员工培训和开发能够帮助企业更好理解员工的需求和能力,从而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培训和发展计划。通过收集和分析员工数据,企业可以了解到员工的技能水平、职业发展意愿以及潜在的发展方向。基于这些数据,企业可以制订个性化的培训计划,帮助员工提升技能,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同时,也可以帮助企业更好了解员工的情况,从而可以根据员工的能力和潜力合理决定分配和升迁,进而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数据驱动的员工培训和开发还可以帮助企业在员工流失时做出更明智的决策。通过数据分析,企业可以了解到员工离职的原因和模式,进而改进管理和工作环境,降低员工流失率。此外,数据驱动的员工培训和发展计划也可以帮助企业提前预测到员工可能的流失情况,及时采取措施,缓解劳动力流失的压力。 综上所述,数据驱动的员工培训和开发是应对数字经济时代失业率上升和劳动力流失的重要策略。企业要把握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实现人力资源的数据化管理,从而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率,使企业在人才发展方面形成核心竞争力。 3.社交学习和协作平台的运用 社交学习平台可以为失业人员提供培训和学习的机会,提升他们的职业技能和竞争力。这种学习模式不仅可以提供灵活的学习时间和地点,还可以通过社交互动加强学习效果,帮助失业人员更好适应新的工作环境。 受经济环境影响,很多企业迫于生存压力不得不进行裁员,导致大量优秀的员工流失。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企业可以通过协作平台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和发展空间,吸引员工留在企业内部。协作平台可以实现全员参与和多方沟通,促进团队合作,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 此外,社交学习和协作平台的运用还能够促进知识的分享和传承。在创业守业过程中,中小企业难免会面对诸多困难和挑战,企业可以通过社交学习和协作平台,学习其他企业的经验和知识,实现行业互助。这种行业间的合作与共享将有助于提高整个行业的竞争力。 (三)员工福利创新 1.安全和健康保障的加强 在员工福利中,安全和健康保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应该积极创新,加强安全和健康保障措施,为员工提供更加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这样不仅能提高员工的满意度与工作效率,还能为企业创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和竞争力。 企业应该提供全面的职业安全培训,通过向员工传授关于职业健康和安全的知识和技能,使他们能够更好应对潜在的工作风险和危险。培训内容可以包括紧急救援技巧、防火知识、危险品处理等,还可以设立健康管理计划,包括定期体检、康复计划、心理咨询和健康教育等,鼓励员工积极参与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管理。通过提供专业的健康管理服务,企业可以更好地关心和照顾员工的身心健康,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生产力,增强员工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对能力。 2.灵活工作制度的推行 灵活工作制度是指,在一定的工作目标下员工可以自主选择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和工作方式的一种制度。灵活工作制度是一种适应现代工作需求的新兴趋势,得到了越来越多企业和员工的关注和倡导。灵活工作制度打破了传统的工作模式,赋予了员工更大的自主权和工作时间的灵活性。推行灵活工作制度,对于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员工生活质量的提升以及增强企业竞争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当然,灵活工作制度的推行也需要考虑到一些潜在的问题。比如,员工之间的沟通可能面临一定的困难,以及一些监督和管理难题的出现。企业在推行灵活工作制度时,需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和监督机制,以确保工作目标的顺利实现。 3.精神健康关注的提升 建立一个高效稳定的团队,关注员工的精神健康至关重要。现代社会工作压力大、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快,员工精神健康不仅关乎个体的幸福感和工作满意度,也直接影响着团队和整个公司的绩效。如今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意识到员工的精神健康对于团队的重要性。 为员工提供心理健康支持是关注员工健康的关键一环。公司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服务,给员工提供免费的心理咨询,让他们有机会倾诉自己的困扰和挑战。同时,公司还可以开展培训和设立工作坊,教授员工应对工作压力和情绪管理的技巧。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帮助员工管理心理健康,从而提升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工作效率。 协助员工实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是关注员工精神健康的重要策略之一。公司可以通过灵活的工作时间安排,让员工有更多时间参与家庭活动和个人爱好活动。同时,提倡休假和放松的文化也非常重要,它让员工能够真正地放松身心,摆脱工作压力。在工作时间内,公司要鼓励员工有规律地休息和锻炼,要为员工提供良好工作环境,以促进员工身心健康。 三、结束语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发展的核心,但随着社会环境和科技的不断变化,人力资源管理也在持续演变。英孚教育中国区副总裁徐庆菁在2020国际人力资源技术大会上提出,“后疫情时代是VUCA时代,即这是一个多变的(Volatility)、不确定的(Uncertainty)、复杂的(Complexity)、模糊的(Ambiguity)时代。”未来,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将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只有持续关注变化和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才能更好应对未来的挑战,并促进员工和组织的共同发展。 未来的研究将探索如何将人工智能与人才管理相结合,以提高招聘、培训和绩效管理等方面的效率和准确性。同时,还应关注人工智能对员工福利和职业发展的影响,以确保人工智能在人才管理中发挥正面作用。此外,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多元化已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应关注如何有效管理多元化的员工队伍,探讨多元化对员工的职业发展、创造力和绩效提高的影响,同时关注如何通过培训、领导力发展和晋升机制来促进多元化员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德.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2]李敏,等.后疫情时期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型与变革:第9界中国人力资源管理论坛述评[J].管理学报,2022(2). [3]张琦.新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变化及发展趋势分析[J].财经界,2021(4). [4]逄锦尧.试论战略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绩效管理与员工激励[J].商场现代化,2022(24). [5]魏杰.后疫情时代的中国经济[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20. [6]刘子晗.后疫情时代企业人力资源大数据管理创新研究[J].商场现代化,2023(2). [7]钱奕昀.后疫情时代,我们需要怎样的人力资源管理[N].IT时报,2020-09-06. 作者简介:谢芊裔(2004-),女,浙江丽水人,学生,从事数字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徐小凤(1993-),女,江西上饶人,博士,讲师,从事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江西财经大学 谢芊裔 徐小凤 内部资料 未经许可 不可公开引用 Copyright © 1998-2024 DR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国研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