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9日 第 5 期
总第212
国研网首页     广告业务     联系合作     编辑信箱
财经纵览
权威视点
国研分析
宏观纵览
金融透视
产业追踪
区域经济
企业管理
财经纵览
国办印发《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行动方案》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行动方案》强调,外商投资是参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推动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力量,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巩固外资在华发展信心。

《行动方案》提出5方面24条措施。一是扩大市场准入,提高外商投资自由化水平。合理缩减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开展放宽科技创新领域外商投资准入试点,扩大银行保险领域外资金融机构准入,拓展外资金融机构参与国内债券市场业务范围,深入实施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境内投资试点。二是加大政策力度,提升对外商投资吸引力。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和外资项目清单,落实税收支持政策,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强化用能保障,支持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三是优化公平竞争环境,做好外商投资企业服务。清理违反公平竞争的行为和政策措施,完善招标投标制度,公平参与标准制修订,提高行政执法科学化水平,持续打造“投资中国”品牌,加强外商投资企业服务。四是畅通创新要素流动,促进内外资企业创新合作。支持外商投资企业与总部数据流动,便利国际商务人员往来,优化外国人在华工作和居留许可管理,支持国内外机构合作创新。五是完善国内规制,更好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健全数据跨境流动规则,积极推进高标准经贸协议谈判及实施,加大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试点力度。

《行动方案》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主动作为、狠抓落实,切实增强外商投资企业获得感。各地区要在营造环境、改善服务方面下更大功夫,把外商投资企业关心的实际问题作为突破口,善于用创新性思维解决矛盾问题。各部门要抓紧细化实化各项任务,制定时间表、路线图,推动政策举措落地见效。国家发展改革委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指导和协调,跟踪评估各项政策实施效果,适时总结经验、复制推广。

国常会:研究统筹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建设提升中小微企业融资便利水平的举措等

国务院总理李强3月2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统筹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建设、提升中小微企业融资便利水平的举措,听取关于优化房地产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关情况的汇报,审议通过《国际邮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靠港补给的规定(草案)》。

会议指出,建设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是提升中小微企业融资便利水平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对于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意义重大。要立足重要金融基础设施的定位,加强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的统一规划、优化整合和信息共享,并与现有征信体系等做好衔接。要以推进平台建设为契机,加快完善数据的权属、安全、交易等基础制度,夯实数据开发开放和流通使用的制度基础。

会议指出,房地产产业链条长、涉及面广,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去年以来,各地因城施策优化房地产调控,落实保交楼、降低房贷利率等一系列举措,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要进一步优化房地产政策,持续抓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进一步推动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落地见效,系统谋划相关支持政策,有效激发潜在需求,加大高品质住房供给,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要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趋势和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加快完善“市场+保障”的住房供应体系,改革商品房相关基础性制度,着力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会议审议通过《国际邮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靠港补给的规定(草案)》。会议指出,要充分发挥我国市场空间大、制造实力强等优势,积极发展邮轮经济等新增长点,及时优化完善配套制度和服务体系,有力促进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壮大,为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供支撑。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李强在国务院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工作视频会议上强调: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和系统观念 持续推进地方债务风险防范化解工作

3月22日,国务院召开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工作视频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会上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和全国两会精神,强化责任意识和系统观念,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持续推进地方债务风险防范化解工作。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主持会议。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国务委员吴政隆出席会议。

李强指出,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国务院组织制定实施了一揽子化债方案。经过各方面共同努力,地方债务风险防范化解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李强强调,化债工作既是攻坚战,更是持久战。各地区各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意识和系统观念,妥善化解存量债务风险,严防新增债务风险。要持续深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坚决落实过紧日子要求,用足用好各类政策资源,加快化债方案推进实施。要下更大力气化解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强化配套政策支持,加快压降融资平台数量和债务规模,分类推动融资平台改革转型。要加大清理拖欠企业账款力度,分类施策推进清欠工作,切实做到实质性清偿,加力推动实现“连环清”。要坚持远近结合、堵疏并举、标本兼治,建立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完善地方政府投融资体制,健全防范拖欠账款长效机制,坚决阻断违规举债、变相举债的路径。

李强强调,要统筹抓好化债和发展,在高质量发展中推进债务风险化解。要以化债为契机倒逼发展方式转型,在改革创新上迈出更大步伐,在化解债务风险中找到新的发展路径。经济大省要挑起大梁,为稳定全国经济作出更大贡献。各地区各部门要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紧迫感,紧抓快干、埋头苦干,努力形成更多工作成果,不断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和天津市政府、内蒙古自治区政府、贵州省政府、江苏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在会上发言。

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三部门回应当前经济热点问题

近期投资情况如何?怎样提高政府投资效益?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有哪些部署?3月21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围绕相关热点问题进行了回应。

投资实现平稳开局

今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方面,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带动放大效应,积极支持社会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着力扩大有效益的投资。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刘苏社介绍,1至2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2%,增速比去年全年加快1.2个百分点;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后的整体投资增长8.9%,实现平稳开局。制造业投资增速加快,新动能投资增长势头良好,民间投资在整体投资中的比重回升,基础设施投资发挥了有效支撑作用。

“发挥好政府投资对全社会投资的带动作用,是今年投资工作的一个关键。”刘苏社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重点做好前期工作、优化投向领域、强化全链条管理,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性,适当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投向领域和用作资本金的范围,进一步完善各项制度规定,以精细化管理促进投资效益的提升。

刘苏社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统筹用好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等政策工具,加快审核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引导作用;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等,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促进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多方面拓展有效投资空间;推动全年投资保持平稳增长、结构不断优化,促进经济持续回升、长期向好。

财政支出靠前发力

“今年1至2月,财政收入延续恢复性增长态势,开局平稳。财政支出靠前发力,进度加快。”财政部副部长廖岷说

廖岷介绍,1至2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6.7%,完成了全年预算的15.3%,支出进度是近五年同期最快的,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城乡社区、农林水、交通运输等领域支出增长较快,重点项目支出得到有力保障。财政支出既有总量效应,更有结构效应,这对于推动宏观经济复苏、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带动社会资本投资都将产生积极作用。

“今年赤字率按3%安排,赤字规模4.06万亿元,比去年年初预算增加1800亿元。”廖岷说,总体看,我国政府负债水平是适度的,既符合推动经济稳中向好的客观需要,同时也有利于实现财政中长期可持续性。

廖岷表示,财政部将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组合运用赤字、专项债、超长期特别国债、税收优惠等财政政策工具,同时强化与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政策协同配合,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货币政策成效显著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介绍,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精准有效。在总量上,保持货币信贷和融资合理增长、节奏平稳。在结构上,持续优化信贷结构,注重提升效能。在价格上,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货币政策成效显著,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质效持续提升。

“我国货币政策有充足的政策空间和丰富的工具储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仍有下降空间。”宣昌能说。

宣昌能表示,下阶段,稳健的货币政策将继续灵活适度、精准有效,合理把握债券与信贷两个最大融资市场的关系,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推动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稳中有降,加大力度盘活存量金融资源,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平衡好短期和长期、稳增长和防风险、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关系。

刘坤

央行、金融监管总局召开专家座谈会 研究建设金融强国、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分别召开专家座谈会。从公开信息看,座谈会内容既聚焦长远,又关乎当下;既探讨了金融高质量发展,也思辨金融业与国民经济的关系。中国人民银行召开的专家座谈会主要研究建设金融强国、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等议题;金融监管总局召开的专家座谈会主要关注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提升金融服务实体质效、金融监管工作等内容。这两场座谈会,与会专家主要来自高等院校、研究院所以及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彰显金融管理部门广开言路、充分倾听、集思广益、科学决策的姿态。

3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消息称,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行长潘功胜近日主持召开专家座谈会,研究建设金融强国、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相关问题,并听取相关意见建议。

会上,张晓慧、刘元春、张晓晶、巴曙松、黄海洲、殷剑峰、鲁政委等专家发言。大家认为,“六个强大”(强大的货币、强大的中央银行、强大的金融机构、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强大的金融监管、强大的金融人才队伍)明确了金融强国建设的关键核心要素,指明了我国建设金融强国的实践路径。应将“六个强大”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思辨金融业与国民经济的关系,坚持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实现金融高质量发展。

与会专家还就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健全金融调控、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及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打造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构建完备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建设强大的金融人才队伍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建议。

潘功胜表示,各位专家的意见十分重要。金融是“国之大者”,建设金融强国是一项久久为功的工作,既需要强大的经济基础、领先世界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也需要金融部门持续不断推进金融改革开放和国际金融合作,稳步扩大金融领域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充分吸收专家学者们的意见建议,立足更加宏观的视野,探索实现金融强国伟大目标的方法、标准、策略和路径,努力以金融高质量发展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3月15日,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主持召开专家座谈会,分析研究当前经济金融形势并听取意见建议。会上,庄毓敏、田轩、彭文生、高善文、管涛、钟正生、周月秋、段国圣等8位专家先后发言,围绕当前经济金融形势、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提升金融服务实体质效、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等发表看法、开展讨论,并就做好金融监管工作提出意见建议。

李云泽认真听取各位专家发言,并同大家进行了深入互动交流。他表示,各位专家的发言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针对性,为监管部门研判形势、部署工作提供了有益启发和重要参考。下一步,金融监管总局将认真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两会精神,坚决做到监管“长牙带刺”、有棱有角,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全力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统筹做好“五篇大文章”,持续深化金融改革开放,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欢迎各位专家继续发挥理论和专业优势,对金融监管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张琼斯

全国版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首次发布

商务部3月22日发布《跨境服务贸易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4年版)和《自由贸易试验区跨境服务贸易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4年版)。

据了解,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统一列出针对境外服务提供者以跨境方式(跨境交付、境外消费、自然人移动模式)提供服务的特别管理措施。其中,全国版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共71条,首次在全国范围对跨境服务贸易建立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明确了跨境服务贸易准入的“基准线”。自贸试验区版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共68条,在自然人职业资格、专业服务、金融、文化等领域作出开放安排,有序推进跨境服务领域扩大开放。

这是我国服务贸易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也是我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充分显示了中国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决心和方向,也将为全球服务贸易开放创新合作提供新的机遇。

2021年,我国发布跨境服务贸易领域首张负面清单。海南版清单的实施有力推动了海南服务贸易规模快速增长。据海南方面统计,2023年海南省服务进出口同比增长29.6%,为在自贸试验区和全国范围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奠定了实践基础。

据商务部服贸司、自贸区港司负责人介绍,此次发布的首张全国版清单,主要是将过去分散在各个具体领域的准入措施,以“一张单”的方式归集列出,同时明确清单之外的领域,按境内外服务及服务提供者待遇一致原则实施管理,实现了服务贸易管理由正面清单承诺向负面清单管理的转变,有效提升了跨境服务贸易管理的透明度和可预见性。

同时,结合发展实际和开放需求,在自贸试验区对自然人职业资格、专业服务、金融、文化等领域进一步作出开放安排。

一是放宽职业资格考试限制。清单采取了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取消了境外个人参加注册城乡规划师、房地产估价师、拍卖师、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兽医、注册监理工程师等6类职业资格考试的限制,有利于鼓励和吸引更多的境外专业人才来华就业创业。

二是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此前,我国已在海南自由贸易港试点了一些开放举措,这次将相关开放举措进一步扩大到自贸试验区。例如,允许符合条件的境外个人依法申请开立证券账户和期货账户,这将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境外个人参与证券、期货投资,使我国资本市场投资者更加多元化。

三是扩大专业服务业对外开放。清单取消了在中国境外设立的经营主体以及境外个人从事报关业务的限制。今后,境外服务提供者可以通过跨境的方式向自贸试验区内的主体提供报关服务,而不必在我国境内设立法人企业。

四是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清单放宽了中外合作制作的电视剧主创人员的中方人员比例限制,有利于鼓励更多优秀的外方主创人员参与合作电视剧的制作,进一步促进广播电视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

冯其予

财政部等三部门联合出台办法——运作好划转充实社保基金国有资本

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务院国资委3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划转充实社保基金国有股权及现金收益运作管理暂行办法》,对划转充实社保基金国有股权及现金收益的运作原则、运作管理、投资范围和监督管理等作出明确规定。

划转工作已基本完成

养老保险是百姓“老有所养”的基础和保证。为增强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我国启动了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的改革。

2017年11月,国务院印发《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实施方案》,明确要求划转中央和地方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企业、金融机构10%国有股权,用于弥补因实施视同缴费年限政策形成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缺口。划转的国有股权由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各省级人民政府确定的划转国有股权承接主体集中持有、管理和运营;承接主体持有的股权分红和运作收益,由同级财政部门统筹考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需要和国有资本收益状况,适时实施收缴,专项用于弥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缺口。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全国划转工作已基本完成。多数承接主体接收的划转国有股权禁售期已过,开始收取划转股权现金分红且规模逐年增加,需要通过运作管理进一步获取收益。

规范国有股权运作管理

“为进一步规范划转充实社保基金国有股权及现金收益的运作管理,财政部会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务院国资委制定了《办法》。”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对于国有股权运作管理,《办法》规定,承接主体持有的国有股权的运作管理,应当符合现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严格遵循相关规定。其中,中央层面国有股权的转让,须经履行出资人职责机构同意;地方层面国有股权的转让程序,须经履行出资人职责机构同意并报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施行。涉及转让国有金融机构股权的,须符合党中央、国务院国有金融资本管理相关要求,并履行相关审批程序。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办法》的出台有利于规范划转的国有资本运作管理,确保划转的国有股权及现金收益安全,同时也为承接主体开展国有股权和现金收益运作管理提供了依据。”

拓宽现金收益投资范围

现金收益的投资运营,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

对此,《办法》规定,现金收益限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投资,各承接主体是现金收益投资运营的主体。其中,中央层面现金收益由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进行投资运营。考虑到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投资运营经验较为丰富、投资业绩良好,为发挥投资规模效益,地方层面将不低于上年底累计现金收益的50%,委托给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投资运营,剩余部分由地方各承接主体在限定范围内(银行存款、一级市场购买国债、对划转企业及其控股企业增资)投资运营。

根据办法,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管理的现金收益投资范围,涵盖存款和利率类、信用固收类、股票类、股权类产品。同时对每类产品的投资比例作出规定。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办法》拓宽了现金收益的投资范围,有利于实现现金收益保值增值,增强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人民群众对社会保障制度的信心。”

同时,财政部会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根据现金收益投资运营情况及运作管理需要,适时报请国务院对投资范围和投资比例进行调整。

《办法》还规定了报告制度,要求每年6月底前,各承接主体向同级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报告上一年度国有股权及现金收益运作情况。

曾金华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落幕 多部门释放积极信号

为期两天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4年年会落下帷幕,虽然会期短暂,但是内容却十分丰富。3月25日,来自中国人民银行、商务部、国家数据局等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围绕多项中国经济和世界发展的关键及前沿性问题,与中外企业来宾展开交流,释放出积极信号。

央行:房地产市场影响有限

3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就中国经济形势与货币政策、金融稳定、金融开放与国际合作发表讲话,并与来自中外企业、金融机构等的会议嘉宾进行深入交流。

潘功胜表示,中国经济保持回升向好态势,有能力实现全年5%左右的预期增长目标。今年以来,货币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政策效果持续显现,未来仍有充足的政策空间和丰富的工具储备。中国人民银行将结合调控形势需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强化逆周期调节力度,把维护价格稳定、推动价格温和回升作为把握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继续为经济回升向好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潘功胜指出,中国金融体系运行稳健,金融机构总体健康,风险抵御能力较强。房地产市场已出现一些积极信号,长期健康稳定发展具有坚实的基础,房地产市场波动对金融体系影响有限。中国政府的债务水平在国际上处于中游偏下水平,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相关政策正在逐步奏效。中国已经构建了行之有效的金融安全网,包括完善金融机构公司治理、加强金融监管、强化处置资源保障、发挥好最后贷款人职能、强化法治保障等。

潘功胜介绍了中国遵循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自主有序推进金融业高水平开放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包括扩大金融服务业和金融市场开放,提升人民币国际使用便利度,完善金融监管政策,优化营商环境,以及加强国际宏观经济金融政策沟通协调。

潘功胜强调,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的经验表明,坚定不移地扩大开放,是实现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和重要保障,是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举措。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坚定不移做好金融开放各项工作。

商务部:打造“投资中国”品牌

在3月25日举行的“中国持续发展的机遇与国际合作”专题研讨会上,商务部副部长郭婷婷表示,中国将进一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开放促发展创造更多市场机遇。将持续打造“投资中国”品牌,让更多的外资企业安心、放心地投资中国、扎根中国发展。

郭婷婷表示,中国主动向世界各国开放市场,不断扩大合作商机。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的潜力持续释放。中国有14亿多人口,是全球第二大商品消费市场,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接近4万元,已经形成了世界规模最大、最具成长性的中等收入群体。

过去10年,中国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从39.7%提升到45.2%,服务消费进一步增长的空间还很广阔。同时,中国在新型城镇化、先进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等方面也将持续释放出巨大的需求。

郭婷婷表示,目前,正在落实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推进电信、医疗等领域扩大开放。近期,出台了全国版和自贸试验区版的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这将有力地提升服务业开放水平。

国家数据局:完善基础制度

3月2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4年年会,并以“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助力可持续发展”为题发表演讲,指出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发挥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的作用,欢迎国内外企业积极参与中国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共享发展红利。

刘烈宏指出,下一步,国家数据局将围绕优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培育和发展新生产力,重点推进五方面工作。

首先是加快完善数据要素基础制度体系。逐步构建有利于保护各方权益、释放数据要素价值的数据产权制度,加快培育多样化多层次的数据流通交易体系,探索建立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的收益分配机制,不断完善多方共同参与的数据安全治理机制。

其次是不断激发数据要素开发利用活力。深入实施“数据要素×”行动,挖掘并推广一批典型应用场景,积极推动公共数据资源管理和运营机制改革,以公共数据开发利用引领撬动各方数据的融合应用,大力推动企业数据的开发利用。

要加快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探索布局数据流通设施,打造安全可信的流通环境,为促进跨行业、跨地域数据要素流通提供支撑。

还要不断培育壮大数据产业生态。加大对各类数据商和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的培育力度,繁荣数据开发利用产业生态。

此外,要更好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协同相关部门不断迭代完善数据跨境流动相关政策,持续加强多双边数据领域合作,与主要经贸伙伴国家和地区携手建立数据跨境流动合作机制,积极参与全球数据领域规则制定。

权威视点
陈卫东: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助推金融业开放

切实提升人民币国际化“含金量”,重点做好四方面内容:有序推进货币职能演进,聚焦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稳妥有序推进资本账户开放,提升金融市场制度型开放水平。支持离岸人民币市场健康发展,夯实在岸人民币定价权。积极把握数字化趋势,完善全球人民币基础设施。

人民币国际化是我国金融业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业开放也将有助于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两者之间相互促进,相辅相成。自2018年提出制度型开放以来,我国金融领域对外开放步伐明显加快,开放的深度、广度持续提升,开放的系统性和制度性逐步显现。

人民币国际化取得丰硕成果

第一,人民币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增强,在国际支付体系中的地位日趋稳固。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我国企业使用人民币结算,规避货币错配风险的内生动力上升。2023年,跨境人民币收支规模达52.3万亿元,同比增长24%,在本外币跨境收付总额中占比达58%,成为我国第一大跨境收付货币。2024年1月,人民币国际支付在全球占比大幅提升,一度突破4.5%,超过日元,跃居全球第四大国际支付货币。

第二,人民币国际接受度提升,国际投融资功能显著增强。从融资端来看,在欧美流动性紧缩背景下,人民币融资属性凸显。2023年,熊猫债、离岸人民币债券、中国金融机构人民币境外贷款合计新增金额为7493.5亿元,同比增长93%。同时,人民币已超越日元,成为全球第三大贸易融资货币。从投资端来看,越来越多的境外投资者将人民币纳入投资组合。2023年末,境外投资者持有人民币资产规模达9.4万亿元,是2013年有统计以来的3.3倍。

第三,随着人民币国际使用范围扩大,人民币外汇交易量大幅增长。近年来,我国外汇市场韧性强,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跨境资金流动平稳有序,人民币已和24种非美货币开启直盘交易。2022年国际清算银行(BIS)调查显示,人民币外汇交易在全球占比达7%,成为第五大外汇交易货币。

第四,人民币储备货币功能提升,顺应国际储备资产多元化需求。2016年10月,人民币正式加入SDR货币篮子,是国际社会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以及中国经济金融发展成就的认可。2023年第三季度,人民币在全球储备资产中的份额为2.4%,较2016年第四季度的1.1%,增加了1.3个百分点。地缘风险成为影响人民币国际储备职能的重要考量因素,人民币区域货币效应逐步增强,特别是在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等亚洲新兴市场。

人民币国际化需处理好三大关系

过去15年,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增强,人民币国际化稳步前行,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地位逐步提升。但是,我们也应当客观认识到,人民币与美元、欧元等主要国际货币之间仍有较大差距,未来向更高水平发展将不可避免地面临一些理论与现实障碍。随着国际政经格局演进,人民币在国际化进程中,需要特别处理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关系。

第一,妥善处理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与承担全球责任。目前,人民币国际化处于初级阶段。国家综合实力是货币国际化推进的基础,人民币国际化应以服务国内实体经济为主导。从理论方面来看,货币国际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将面临“特里芬难题”,即为世界提供流动性的同时难以保持币值稳定。人民币国际化道路上同样面临“特里芬难题”,也应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从国际经验来看,国际货币职能的发挥呈现非对称性,不同货币职能对流动性供给的要求存在一定差异。这为探寻缓解“特里芬难题”提供了有益的发展路径。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推动有限的国际货币职能演进,在支持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力所能及地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推动全球国际货币体系向公正、多元化发展。

第二,高度重视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对外平衡的关系。2009年以来,我国以服务贸易结算为起点,推动人民币跨境使用,走出了一条特色实践道路。当前,我国经常项目开放程度远大于资本项目,推动资本项目开放将成为强化人民币国际使用的重要方向。截至2023年,资本项下人民币收支金额达38.3万亿元,在总额中占比约73%,已成为跨境人民币使用的主体。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资本项目开放程度首先应服务我国实体经济和对外收支平衡的需要。资本项目开放也需要承担一定成本。随着资本项目开放程度提高,跨境资金流动更加复杂,将对我国宏观调控与金融稳定带来新的挑战。从根本意义上讲,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的相对平衡状况,有利于经济对外收支总体平衡与人民币对外长期稳定。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资本账户开放不能贸然前进,要立足国情,兼顾外部环境。

第三,协调推进在岸市场与离岸市场的良性互动。近年来,由于人民币汇率变化及需求变化等方面的原因,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显著放缓。截至2023年末,主要离岸人民币市场存款规模约1.5万亿元,主要集中在中国香港,约占离岸人民币使用量的80%。在我国资本项目尚未完全开放的条件下,离岸市场仍将是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方式。离岸人民币交易以收益率为决定要素,投资偏好显著高于真实需求。此外,离岸市场发展也对我国宏观调控效果、利率汇率市场稳定以及本币定价权等方面带来一定影响。美元Libor定价权一度长期旁落的教训应引以为戒。当前,我国在岸人民币利率对离岸人民币利率的引导作用有限,在岸人民币外汇交易规模仅为离岸市场交易规模的四分之一。如何夯实在岸引导离岸市场发展的能力,仍是当前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切实提升人民币国际化“含金量”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并作出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部署。未来,国内外形势深刻调整,人民币国际化要顺势而为、稳中求进,聚焦服务实体经济“双循环”发展,夯实基础性制度安排与市场体系,从量向质转变,切实提升人民币国际“含金量”。

第一,有序推进货币职能演进,聚焦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人民币国际化不能简单硬搬其他主要货币国际化经验,要立足于经济发展大局和长期增长动能,合理设计符合自身利益的发展路径,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货币职能演进。当前,应重点夯实人民币结算交易职能,兼顾部分投融资与计价职能,有限承担国际储备职能,在保障自身利益与政策独立性的同时,为全球提供有限公共产品。例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发展双边货币互换、区域流动性安排等流动性供给方式,关注人民币外汇储备的持有人结构、规模与市场行为,有效减轻为全球提供公共产品的潜在风险。

第二,稳妥有序推进资本账户开放,提升金融市场制度型开放水平。根据蒙代尔提出的“不可能三角”理论,固定汇率制度、资本自由流动和货币政策独立性三者不能兼顾。作为超大型发展中经济体,我国要优先保证货币政策独立性,在资本自由流动与汇率稳定之间达成一定程度的动态平衡。根据国内实体经济需求与国际环境变化,在更加注重安全的基础上,稳妥、有序地推进资本账户开放,确保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总体平衡,保持政策的连贯性、透明性,健全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流动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根据市场供求状况,支持人民币对更多币种直盘交易,丰富投融资与风险对冲工具,形成可信赖、可预期的收益率曲线,破解境外投资者参与境内人民币交易面临的现实技术障碍,强化人民币国际化的市场驱动力。

第三,支持离岸人民币市场健康发展,夯实在岸人民币定价权。优化离岸人民币流动性供给机制,研究完善离岸人民币市场定价机制。继续拓展区域性人民币流动性输出渠道,基于真实需求,便利与周边、东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本币结算,建立人民币流出、流入的有效渠道;深化与金砖国家、上合组织成员国、资源型国家等本币合作,建立货币安全网等流动性安排。支持中国香港完善人民币金融产品体系,常态化发行高等级主权类债券,打造全球人民币资产管理与风险管理平台。充分发挥清算在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以大型中资银行为主力军,创新离岸人民币产品和服务。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构筑完善的利率定价机制,夯实人民币定价引导力。

第四,积极把握数字化趋势,完善全球人民币基础设施。面对国际格局加速演变,为维护国家金融安全,亟须完善适应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我国应进一步加快CIPS清算主渠道建设,增强与其他区域结算系统的连接,扩大直接参与者范围。加强与境内外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促进外汇、债券业务以CIPS为清算结算主渠道。提高基础设施技术标准自主性,针对重点领域,建立专项支付交易平台。积极把握数字化趋势,推动跨境金融技术创新,跨越周边、区域以及传统合作路径,打造“数字货币区”。在全球金融治理框架下,推动完善央行数字货币与支付设施标准,开辟国际货币格局新局面。

中国银行研究院院长 陈卫东

王立勇:提高专项债使用效率

专项债是地方政府带动扩大有效投资、对冲经济下行压力的重要手段,在稳增长、防风险和惠民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合理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投向领域和用作资本金范围,额度分配向项目准备充分、投资效率较高的地区倾斜。作为经济周期调节的重要工具,专项债的作用将更加凸显,加强和完善地方政府专项债管理,有利于进一步提升积极财政政策效能,对推动经济回升向好具有重大意义。

近年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财政政策陆续发力,专项债规模快速扩容,专项债管理不断完善。首先,债务规模稳步扩大,为保持财政支出强度、拉动有效投资提供重要支撑。其次,支持领域不断拓宽,目前专项债重点支持范围已扩容至十一大领域,有序保障了重大项目建设资金需求。同时,债务期限持续拉长,融资成本有效降低。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平均发行期限由2018年的6.1年延长到2023年的15.2年,延长了9.1年。另外,投向结构不断优化,当前专项债资金投向领域和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不断优化,专项债投资的基础、兜底、引导等特点更加鲜明。项目绩效评价工作也不断加强,涉及事前评估、目标管理、运行监控、评价管理等环节,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

尽管如此,我国专项债券管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项目储备不足,部分项目由于前期论证不充分、方案不合理等,导致资金长期闲置,未及时形成实物工作量,“钱等项目”现象仍然存在。又如,信息披露不到位,部分专项债的披露内容仍存在关键信息缺失、披露口径不统一、披露标准地区差异较大、各类风险信息披露程度不高等现象,且信息披露较多集中在发行申报阶段,专项债存续期间的信息发布不及时,导致信息透明度不高,影响资金使用效率。此外,“重申报、轻管理”现象普遍存在,造成项目停滞、项目内容擅自改变、项目收益较差等,部分地方政府缺乏提升专项债券使用效率、形成实物工作量的行动自觉,尚未建立“借、用、管、还”全流程管理,绩效评价和监督审查机制不健全,专项债券资金使用效率有待提高。对此,应进一步建立健全专项债项目管理机制,做好事前、事中和事后项目评估,推动专项债资金使用提质增效。

做好优质项目储备和布局。建立科学合理的专项债项目评审机制,确立科学的评审指标和标准,严格遴选新上项目,做到优中选优。优先支持在建项目和成熟度比较高的项目,早发快用专项债资金。完善专项债信息披露机制,建立专项债信息披露平台,及时披露专项债项目立项、建设、运营及收益、资产情况,提高信息披露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

完善专项发行机制。明确专项债券发债、用债、偿债主体权责,减少省级政府的信用背书和隐性担保,提高专项债发行的市场化程度。建立健全专项债券支持项目的变更和退出机制,以及专项债券提前偿付机制。继续优化专项债投向结构,合理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用作资本金范围,提高用作项目资本金比例,完善项目配套融资制度,提高社会资金对专项债项目融资的积极性,更好发挥专项债券资金的带动作用。

建立健全专项资金管理制度。通过专户管理,精准核算专项债券资金、项目资本金、项目收入、还本付息等资金收支情况,加强对债券项目资金的日常管理和监管力度,严厉打击挪用、挤占和虚报的违法行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完善专项债项目全链条管理和全生命周期绩效考核体系,依托“实物工作量”建立全方位闭环式管理链条,立体化、全流程做好专项债券的项目管理和绩效考核工作,促进资金安全、规范、高效使用。还要加强财政、货币、投资等宏观政策协同配合,做好专项债务风险动态监管、预警,防范债务违约风险。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立勇

刘世锦:减碳要有战略定力

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逐渐成为全球发展共识。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中方首席顾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4年年会碳中和与全球气候治理专题研讨会上表示,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中和的长期目标不能动摇或者后退。目标决定预期,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巨大的外部性,目标的确定性更为关键。减碳要有战略定力,各国应秉持合作共赢的基本原则,坚持多元化、国际化的方向,不能搞贸易保护主义,更不能够“断链”。

“我们要意识到,与10年、20年前相比,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中和不仅是坐而论道,而是已经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包括数以万计的研发和产业投资。”刘世锦表示,全球减碳之路虽然遭遇了种种挑战,但各国不应在碳中和目标上出现动摇,否则,为之注入的大量研发和产业投资就会面临巨大风险。

同时,对于如何实现“双碳”目标,刘世锦认为,首先要落实责任,完善激励机制。从国际社会看,不同国家发展阶段和具体情况不同,所提出的碳中和目标各异,都应从各自的实际情况出发,尽快落实责任。

“要加快这一转变,需要积极创造条件。”刘世锦建议,应提出与实现“双碳”目标相适应的减碳量化指标,这一量化指标应该既包括全国层面的,也包括各个省市县区层面,再进一步分解到各个行业和企业,并建立起可核查、可追责的责任体系。在企业层面,则应普遍形成碳足迹捕获和碳账户核算体系,在此基础上推动更多的企业进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只有建立起强有力的量化责任体系才能够激发起各个层面,特别是企业强劲、持久的减排动力,碳市场才能够提高效能。”刘世锦表示,减碳责任体系、碳账户等都属于减排制度设施的建设,过去在这方面坦率说进展不够快,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成本过高。成本过高既包括技术成本也包括经济学讲的交易成本。随着“双碳”进程加快、经验的积累,特别是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这方面的成本已经大大降低了。所以,加快“双碳”进程技术创新是关键,制度机制创新也很重要。

刘世锦表示,绿色低碳产业的增长目标应适当调高,新技术、新产业的替代速度要加快。目前,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目标应该适当地提升,新技术、新产业对原有技术和产业的替代速度应相应加快,这样有利于企业实现规模经济、降低成本,同时也会缩短实现“双碳”的进程。

刘世锦表示,人类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是全面系统的技术,创新及其带动的低碳绿色产业发展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治本之策,是处理各种矛盾、理顺复杂关系的关键所在。绿色创新所带动的大量绿色投资已经成为当前最为重要的经济增长新动能之一,减碳与增长正转化为相互协同共赢的关系。所以,通过创新实现“双碳”目标,对发达国家而言有利于他们获得新的增长动力,对发展中国家则更加重要——他们通过绿色发展可以实现经济社会现代化。

总而言之,碳中和是一条全球范围内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由之路。在这条道路上,人类社会有着越来越多的共同利益,也能够达成越来越多的共识。所以,发展低碳绿色产业必须秉持合作共赢的基本原则,坚持多元化、全球化的方向,不能搞贸易保护主义和小圈子。“尽管情况非常复杂,但我们仍需目光长远,要坚持多元化、全球化,这既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必须的,也符合各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利益。”刘世锦强调说。

记者 胡畔

张建军:“政企银”合力助推科创金融高质量发展

2023年,江南农商银行牢牢把握“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工作主题,加快落实培育发展科技创新,不断深入科创金融工作领域,扎实推进“科技金融深化年”活动,助力常州全面打造“新能源之都”。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次提出“金融强国”建设目标,要求金融机构做好科技金融等五篇大文章。2023年,江南农商银行牢牢把握“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工作主题,加快落实培育发展科技创新,不断深入科创金融工作领域,扎实推进“科技金融深化年”活动,助力常州全面打造“新能源之都”。截至2023年末,该行支持科技型企业贷款总余额达289.17亿元,较年初增加49.44亿元,增幅20.62%,累计服务科技型企业3422户,较年初增加350户,增幅11.39%,其中,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224.91亿元,占比为77.78%。

“三套机制”架构科创金融“高速发展”

一是创新金融机制。该行依托供应链、产业链、生意链、资金链,创设江南“融E链”产品,改变了传统层面点对点的营销方式,通过与中国人民银行、当地科学技术局、科技园区等渠道批量获取客户清单,通过优选生态圈的核心企业,给予链上科创类中小企业信用贷款主动授信额度,开创批量服务新模式。截至2023年末,该行评议科创类核心企业224户,衍生链属企业9378户,给予主动授信125.26亿元,新增客户694户。该行通过“融E链”营销科创类企业1612户,用信余额71.66亿元。

二是党建共建机制。该行分别与常州市科学技术局、常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常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签订了党建共建、战略合作协议,重点围绕促进科技型企业、“智改数转”项目落地、多元化产品开发、合作参与科技型企业路演活动、开展高质量的党建共建活动五方面进行全面合作。尤其在创新主体培育方面,2023年以来,该行联动常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常州市科学技术局,落地省市级科创类重大项目71个,该行给予项目融资合计49.69亿元。

三是科技赋能机制。一方面,该行秉承大数据理念,推进统一风控决策平台的管理。创新推出“江南盾”“江南汇”“江南镜”等产品,整合外部数据和行内渠道,对信贷资金、客户经营实时监测并预警。另一方面,该行持续加大科技投入,以“智改数转”推动提升服务效能。推进“云信贷”系统建设,将客户申请到贷款发放全流程从1-2天缩短至2小时。推动江南智企建设,针对初创类科创企业内部管理手段偏弱等特点,围绕企业财务、人事、资金归集等金融或非金融日常需求,免费为其提供内部管理系统,有效缓解管理难题。

“三个单独”打造科创金融“绿色通道”

一是单独的创新产品。科创型企业涉及行业领域多,场景应用迭代更新快,该行结合科创类企业全生命周期特点,贯彻相关政策文件精神,专门开发了一批科创类金融贷款产品。该行将传统债权性融资与股权性融资相结合,设立“选择权”贷款产品。自开办以来累计与近200家科创企业签订合作协议,累计发放贷款近20亿元。该行为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设立“创新贷”产品,通过“政银担”三方协作的模式,已累计支持科创类企业661家,发放贷款881笔,放款金额近44.4亿元。该行助力常州打造“新能源之都”建设,2023年支持“发储送用网”科技型企业363户,发放贷款55.48亿元。牢牢契合常州市政府全力打造“智造名城”,发放全市首笔“智改数转”贷款,“智改数转贷”累计投放1.74亿元,支持“智改数转”项目40个。目前,该行绿色类贷款产品支持科创类企业32家,贷款金额合计14.83亿元。

二是单独的机构设置。该行围绕科技型中小企业“轻资产、高成长”的特点,明确建立专业的科技金融服务机构,单独设置了三家特色科技支行,将科技支行作为科技金融发展的服务网点,形成“专、优、新、全”四大经营特点。其中,“专”是指专业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贷业务定位;“优”是指授予单独的审批特权,进一步简化信贷流程,建立绿色审批通道;“新”是指在科技、文化、绿色信贷领域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未来收益权质押贷款、信用贷款等科技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全”是指在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的同时,还提供结算、理财、顾问等全方位配套服务。同时为科技支行设立专项考核办法,将考核重心放在科技型中小企业增户扩面上。

三是单独的定价机制。该行综合考量资金成本率、成本费用率、违约损失率、经济资本分配系数等定价参数,通过实施差异化贷款定价模型策略,进一步降低科技型企业贷款利率。针对新增企业,给予竞争性市场定价;针对供应链专项活动项下的“专精特新”企业,使用“信易融”产品时,实施首笔优惠利率,无需审批,自动获取;在内部定价方面运用FTP发挥导向作用,通过对科技贷款产品设置效益补偿,鼓励分支行合理降低贷款投放利率,让更多科技型企业享受到政策红利。

“三项服务”积淀科创金融“生长沃土”

一是完善“行内+行外”协同服务保障。一方面,该行依托博士后实践基地,整合全行研究力量,在为资金板块提供智力支持的同时不断拓展研究边界,强化行业研究,重点围绕常州市重点扶持的新能源产业、汽配产业,科学准确评估企业价值,“融资+融智”助力科创金融发展。另一方面,该行针对科创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特点,打造“商行+投行”的综合服务模式,充分借助品牌影响力广交朋友圈,积极对接私募股权基金、券商等不同层级投资者,形成“银行+券商+风投+保险+担保”多维度合作方式,满足企业全生命周期资金需求。截至2023年末,已对接常州地区活跃股权机构超30家,向机构推介该行科创客户并成功获得股权投资。

二是开展“线上+线下”融资培育活动。一方面,做好优质科技型企业名单内供应链链属企业的线下客户活动,由公司业务管理部、战略客户部及交易银行部产品经理包片,负责片区客户联谊会的产品、政策宣讲。针对上市公司,支行可向总行业务部门提出“类铁三角”需求,除授信审批部和公司业务管理部参与外,可根据客户需求同时邀请投行、资金等部门的专业同事组成营销小组针对客户提出综合服务营销方案,特别是针对符合条件的优质科技型企业支持其在债券市场融资。另一方面,做好线上渠道宣传工作,在手机银行APP、网上银行等渠道开设科技产品专栏专区,方便客户了解适用产品,同时在产品内设置响应支行及客户经理信息,方便后续业务跟踪。

三是积极打造“三个金字”顾问服务。针对无贷户,持续做好“金郎中”顾问服务,经过上门走访,了解其目前生产、经营情况,盈利模式和未来发展计划等信息,分析其痛点诉求,对于现金流充足的客户,探索是否可以匹配渠道类产品和增值类服务;对于存在融资困难的企业,剖析融资阻梗,一对一设计融资方案,疏通银企融资清渠,长效引入金融“活水”,提高“金郎中”服务的有效性和精准性。2023年新增科技型企业首贷户152户,发放贷款12.66亿元。针对有贷户,继续做好“金小二”顾问服务,及时了解客户新增融资需求,用好创新类特色产品,同时结合表外的票据、信用证、保函等产品积极满足客户的结算类融资需求。针对上市及优质上市后备企业,长效提供“金管家”式综合服务,在重点客户活动中,聘请外部专家围绕纳税、汇率、发债等客户感兴趣的话题进行现场交流,提升客户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江南农村商业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 张建军

王春丽:扎实推动福建金融高质量发展

今年2月21日召开的福建省委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奋力建设金融强省。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是不断推进金融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的探索之路,既遵循现代金融发展的客观规律,更具有适合我国国情的鲜明特色,它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金融工作怎么看、怎么干。新时代新征程,福建要扎实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推进金融创新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着力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

坚持“金融为民”是金融工作的本色。党的十八大以来,福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提升人民群众对金融发展成果的获得感。在发挥宁德、龙岩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我省在普惠金融支持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渔排养殖贷”“林业碳汇指数保险”等7项改革创新成果在全国推广,4个批次33项普惠金融改革创新案例向全省推广,形成了一批有特色、可持续、易推广的“福建方案”。针对“三农”、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老年人群体等普惠金融重点服务对象的特点和需求,加大产品服务创新,加强金融资源配置。

新时代新征程,福建要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要持续推广金融改革试验区可复制创新成果,扩大我省普惠金融改革创新的全国影响力;推动各类型金融机构发挥比较优势,创新服务模式,形成供给合力,做大做强增量市场;以金融科技为支撑,开发系统化、网络化的数字普惠金融产品,巩固和发挥其在农村普惠金融中的主力军作用。

◆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着力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党的十八大以来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为福建做好工作指明了方向。经济与金融共生共荣,金融活则经济活,经济兴则金融兴。2023年末,全省制造业贷款余额9314.46亿元,同比增长17.22%;全省民营经济贷款余额2.73万亿元,同比增长13.18%;共有境内外上市公司274家,其中境内上市公司171家,总市值3.24万亿元,居全国第7位。

新时代新征程,福建要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要聚焦福建经济、产业优势,着力推动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促进经济和金融深度融合、良性循环;要引导金融机构有效保障电子信息和数字产业、先进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现代纺织服装等制造业主导产业的融资需求,加大对食品加工、冶金、建材等传统行业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的融资支持;要不断优化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推动金融机构加大对科研企业、民营企业等金融资源配置,着力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坚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区域金融发展新动能

党的十八大以来,福建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开发绿色消费贷、绿色按揭贷、绿色理财等金融产品,丰富林业金融创新产品、碳金融产品,开展碳金融专项行动,推广“节能减碳”绿色金融服务。“福林贷”、“快农贷”、“惠林卡”、林业收储贷款等林业金融创新走在全国前列,其中“福林贷”、林业金融风险综合防控机制入选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典型经验并向全国推广。积极推进三明市、南平市创建省级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在绿色信贷投放、绿色产品创新、环境权益交易和融资、绿色企业上市挂牌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金融实践,建成全国首个集用能权、碳排放权、排污权交易功能为一体的要素资源交易流转平台。

新时代新征程,福建要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要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出发,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以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要对象,大力推进信贷服务向特色化、差异化方向发展,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更专业的金融服务;要立足福建产业特色,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数字金融,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丰富绿色金融组织体系,汇聚绿色金融资源;要立足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建设,加强科技创新重点领域金融支持,加大对5G、人工智能、泛物联网等科技创新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要立足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金融服务数字经济、绿色经济、海洋经济等转型升级重点领域,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

◆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健全区域性金融监管体系

金融风险防范与金融监管水平休戚相关,特别是在扩大金融对外开放的背景下,更应加强宏观审慎管理,提高金融监管水平。党的十八大以来,福建在防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方面,始终着力于建立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强化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监督检查,加强风险监测、评估和预警,积极化解企业信贷风险,确保福建金融业安全稳定发展。截至2023年,福建连续五年保持央行评级无高风险金融机构,全省不良贷款率持续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新时代新征程,福建要防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要在中央统一部署下,进一步健全区域性金融监管体系,做好福建金融稳定运行评估和金融风险监控等工作;要在监管方式、监管机制和预警机制上下功夫,加快完成各类金融机构风险内控制度和全省金融风险预警体系建设;要加强对类金融机构的监督管理、风险防范和风险处置,通过运用多种措施和手段预警防范和及时化解金融风险;要将宏观审慎监管思路贯穿于金融监管全过程,切实有效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

◆坚持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稳健推进区域金融开放创新

福建是全国拥有较多区域性金融对外平台的省份之一,自由贸易试验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泉州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综合改革试验区、厦门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等,都在不同程度上涉及了金融对外开放的政策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福建一直致力于用好用足中央给予的金融对外开放政策,积极对接“一带一路”推出“海丝”系列基金,推出一批对台金融先行先试政策,积极引进台湾金融机构,搭建闽台征信交流合作平台,力求以金融开放创新激发市场经济活力的释放。

新时代新征程,福建作为对外开放平台多重叠加省份,更应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对接国家层面金融对外开放的路线图、时间表,进一步深化福建金融业对外开放;发挥好共建“一带一路”专项贷款和出口信用保险作用,落实好“两高一重”专项安排,加大重点领域、重点国别、重点项目融资支持和保险保障力度;发挥政策性银行、开发性银行、商业银行等信贷资金和丝路基金、各类多双边投资基金作用,为福建企业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承建的工业园区、产业园区提供融资支持;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门的政策支持,建设多层次两岸金融市场,创新两岸社会资本合作方式,推动更多符合条件的在闽优质台企在大陆上市,为台企参与大陆金融市场发展提供通道便利。

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福建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王春丽

李建伟:形成可落地能见效政策举措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民营经济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202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全面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及配套举措。

抓落实是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全面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及配套举措,重点可做好两个方面工作:一是推动实现发展动力、发展空间、发展轨道创新升级,二是进一步解决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权益保护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发展动力——

近年来,传统的主要依靠劳动、土地、资本等要素投入增加的发展模式已不适应新时代经济发展。如果企业还是沿用原来要素投入扩张、以环境生态为代价等发展方式,必然会遇到发展瓶颈和困境。

新时代民营经济实现发展动力升级,关键在于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目标和重点,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作用,加快推动数字化转型和技术改造,依靠科技创新赋能的乘数效应,实现发展的动力变革与动能转换。

发展空间——

一是充分开放。全国统一大市场对各类企业包括广大民营企业充分开放,对于一般领域非禁即入,并强化制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的反垄断执法。

二是公平竞争。健全公平竞争制度框架和政策实施机制,坚持对各类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当下,有必要加快推进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进程,着力构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法律和制度保障体系,使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三是高效规范。在市场无形之手发挥资源配置决定性作用的基础上,更好发挥政府有形之手作用,推动高效畅通和规模拓展,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发展轨道——

一是支持民营企业到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投资发展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和生态产业,促进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投入边疆地区建设,推进兴边富民。

二是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提供减碳技术和服务,加大可再生能源发电和储能等领域投资力度,参与碳排放权、用能权交易。

三是支持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现代种养业,高质量发展现代农产品加工业,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服务业,壮大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业等特色产业,积极投身“万企兴万村”行动。

四是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引导民营资本参与新型城镇化、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领域建设。

解决一类问题受益一批企业

破除准入壁垒——

破除市场准入壁垒是激发市场活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基础。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三管齐下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全面清理和废除妨碍统一市场与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做法,确保各类所有制企业在市场准入等方面享有同等待遇。特别是,不得以备案、注册、年检、认定、认证、指定、要求设立分公司等形式设定或变相设定准入障碍;不得将政务服务事项转为中介服务事项,没有法律法规依据不得在政务服务前要求企业自行检测、检验、认证、鉴定、公证或提供证明等。

与之相伴,有必要建立市场准入壁垒投诉和处理回应机制,完善典型案例归集和通报制度;加强信用监管体系机制,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加强信息公开和透明度建设,及时发布包括政策文件、审批流程、审批结果等在内的信息。

优化要素获取——

支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比如,加大政府采购创新产品力度,培育一批关键行业民营科技领军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创新能力强的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支持民营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建立技术研发中心、产业研究院、中试熟化基地、工程研究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为民营企业提供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等一站式服务。

完善融资支持政策制度。比如,健全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信用评级和评价体系,健全多方共同参与的融资风险市场化分担机制,创新金融产品,优化贷款流程。

强化人才用工需求保障。比如,搭建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用工和劳动者求职信息对接平台,完善民营企业职称评审办法;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发挥平台企业在扩大就业方面的作用。

强化公平执法——

依法保护企业家权益。比如,规范涉产权强制性措施,避免超权限、超范围、超数额、超时限查封扣押冻结财产;完善涉企案件申诉、再审等机制,健全冤错案件有效防范和常态化纠正机制。

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比如,研究完善商业改进、文化创意等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办法,严厉打击侵犯商业秘密、仿冒混淆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和恶意抢注商标等违法行为。

完善监管执法体系。比如,提高监管公平性、规范性、简约性,杜绝选择性执法和让企业“自证清白”式监管;按照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原则,推行告知、提醒、劝导等执法方式,对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依法不予行政处罚。

完善权益保护——

一方面,盯住个案。抓好投融资、招投标、市场准入、要素保障等典型问题整改,以点带面地为民营企业解决具体问题,力争解决一类问题、受益一批企业、助力一个行业。

另一方面,着眼整体。加强经济发展形势综合分析,健全经济形势监测指标体系,及时回应企业关切,针对共性建议研究形成可落地、能见效的政策举措。

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上海市民营经济研究会副会长 李建伟

徐丽梅:上海应推进新型工业化

新形势下,要积极主动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把高质量发展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把建设制造强国同发展数字经济、产业信息化等有机结合起来。

一是在企业层面,重点培育龙头工业企业,促进国有民营经济共同发展。

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和推动科技创新,深入实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对民营企业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保障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在此基础上,支持有条件的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加快优势基础产业转型,打造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工业企业。

二是在产业层面,稳定工业大盘,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强化创新与产业相结合,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发展,推进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和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以及电子信息、生命健康等六大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创造产业竞争新优势。

要着力培育和支持新兴产业,孵化和培育创新型企业,推动产业集聚与产业园区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同时,结合大规模设备更新,引导企业加快产线改造和升规提质,加快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加快发展工业服务业。

三是在城市层面,优化营商环境,深化高水平改革开放。

新型工业化需要更完善、更开放的发展环境。要不断提高法治水平,为企业提供更加透明、稳定的法治环境;加快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知识产权立法,增强企业创新动力。同时,调整和优化税收政策,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

四是在区域层面,立足区域协同,推进长三角工业一体化。

上海应更好地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引领长三角加强科技创新与产业深层次协同发展,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保障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上海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徐丽梅

曹亚伟:以有效益的投资带动有潜能的消费

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是扩大国内需求的关键着力点。2023年,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2.5%,共拉动经济增长4.3个百分点;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8.9%,共拉动经济增长1.5个百分点。由此可见,消费和投资是拉动我国内需增长的基本动力,也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关键引擎。

从消费与投资的关系来看,消费与投资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一方面,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归宿,能够从需求侧为投资指明方向、提供动力,有潜能、高层次的消费需求不仅能带动短期的经济增长,还能牵引投资效益的改善和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提升。另一方面,投资是满足消费需求的工具和手段,通过资本积累推进社会再生产,从供给侧适应和满足社会需求。此外,投资对消费还具有促进与引导作用。投资可以通过促进社会再生产创造就业、提高居民收入,为扩大消费需求奠定物质基础。有效益、高质量的投资还能够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推动社会消费结构优化升级。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传统的投资模式对经济增长的边际效益逐步递减,从2012年至2023年,资本形成总额对GDP的贡献率从42.1%下降至28.9%。但随着我国步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是使得投资这一拉动经济增长的“马车”持续发力的良策。

有效益的投资即符合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标、助推形成新质生产力、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的投资。一方面,有效益的投资应着力推动产业结构和产业体系优化升级,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改革开放40余年,在相对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下,我国部分领域出现了产能过剩且供给质量不高的问题,提高投资效益应首先加快淘汰落后、过剩产能,引导社会投资更多聚焦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体系,推动产业体系由以要素密集型为主转向以技术及知识密集型为主。此外,有效益的投资还应有利于改善和保护环境,引领绿色发展,综合考虑投资的经济、社会及生态价值。另一方面,有效益的投资应以提升人民生活质量为锚点,提升投资的有效性和回报率。从就业层面来看,应引领投资更多关注具有发展潜力和市场空间的领域,充分发挥投资的乘数效应,从而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带动居民收入水平提升。从消费层面来看,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升级的消费需求,提供更加多样化、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在此基础上,还应发挥投资对消费的反向引导与带动作用,通过高科技、高品质、绿色化投资带动居民消费理念和消费行为转型升级,形成投资与消费的良性循环。

当前,我国正处于着力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增长动能转换的关键阶段,优化政策支持体系,提升投资效益,以有效益的投资激发有潜能的消费,形成投资与消费的良性循环应有的放矢。

发挥政府投资的引领与撬动作用,为社会投资指明方向、提供动力。一方面,优化政府投资结构。持续加大政府在优化基本公共服务、改善民生方面的资金投入力度,保障居民生活持续改善。在此基础上,将政府投资更多转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核心技术攻关、节能减排降碳等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既能保障对重点领域的投资力度,又能引领更多社会资本投向重点领域。另一方面,创新政府与民间投资合作模式。鼓励民间投资参与政府重点投资项目,在降低政府投资挤出效应的同时,增强民间投资的信心和能力。

优化营商环境,激发民间投资热情。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减少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打造公平、公正的投资环境。一是应降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科技创新等领域的市场准入门槛,积极拓宽民间投资空间。二是加大对民间投资的金融支持力度,在充分优化货币政策,发挥货币政策结构性功能的基础上,鼓励金融机构扩大对民营企业的贷款规模,并优化信贷产品、增加中长期贷款项目及比例。三是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减少行政审批事项,简化审批程序,节省审批成本。

优化减税降费政策,推动减税降费政策结构性转变。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减税力度,尤其是针对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等新兴消费行业的生产及消费环节提供增值税、消费税等税费优惠,并进一步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在激发投资热情的同时,以有效益的投资带动有潜能的消费。

商务部研究院对外投资合作研究所副所长 曹亚伟

国研分析
对中国特色金融的理解与思考

“中国特色”金融体现在两个维度。一个维度是现代金融体系的构成上,包括宏观调控和治理体系、金融监管和风险防范化解体系、机构和市场体系以及超越金融体系的组织管理体系。另一个维度是“中国特色”的内容上,包括坚持党的领导、服务国家战略、做优做强国有大型金融机构、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企业制度,以及建立以行政管理为主、市场治理和司法救济为辅的市场秩序维护体系。

金融的宏观作用及在我国经济中的特殊作用

金融是经济的大脑和血脉,也是正当规则下重要的社会治理机制(合作方式)。金融能整合分散的多元信息和认识并形成社会共识,凝聚社会信任,创造和使用人类普遍信任载体,实现多层次的资本合作。金融治理功能可以更好地推动经济转型和发展。在国民经济循环中,金融具有分离储蓄和投资并促进储蓄投资转换的功能,是科技向产业转换的“桥梁”,是人类构建的重要社会合作机制。金融还因具有强制按照金融标准实现资源再分配的功能,从而成为国家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金融分离并优化储蓄投资转换。社会化经济系统从生产消费合一的自给自足经济系统拓展演化而来。首先是生产和消费分离,其次是投资和储蓄分离,而后延伸和升级形成了实体经济层面的“投资-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储蓄”循环。货币金融出现后,实体经济循环被映射到货币金融的虚拟系统,金融在“虚拟”世界中实现了储蓄和投资的分离,从而拓展了社会分工,发展出各类市场、机构和产品,优化储蓄投资转化效率,提升了社会合作水平。

金融是科技向产业转换的“桥梁”。科技、产业和金融三者有不同的群体、理念和追求,形成了不同的文化、评价标准和行为模式。科技是“探索”,产业是“实干”,金融是“眼界认知和激励合作”,三者认识世界的方式和追逐目标均不一样。科技和产业相互独立,往往“看不见”对方,类似于“黑箱”,也存在产业能识别科技,但由于路径依赖或为维护自身短期利益刻意忽视或排斥科技创新,致使科技无法产业化。在科技和产业的双向连接和转换(科技向产业提供科学理论、技术解决方案,产业向科技提供发展方向和现实问题)中,金融可以发挥“眼界和认知”作用,在科技和产业之间架起“桥梁”,将两套价值标准引导下的两个世界连接起来并推动相互转化。金融也能发挥“激励”与“合作”的作用,构建合适的激励约束机制聚合不同主体,共同实现“看见”的价值。

金融是社会信任传递和资本合作的平台。金融市场是通过交易将依据客观信息和主观价值判断形成的对未来预期统一到客观价格,引导资源按认可标准优化配置的资本合作机制(平台),也是社会信任逐步建立和扩散的场所。具体而言,公司创始人吸引能“看见”“看懂”公司价值的投资者(机构),共同探索并实现感知到的价值,并以合适机制参与到未来价值的现实创造中,最终以标准化方式进入公开交易市场,吸引更广泛的投资者参与。当公司发现新的投资机会,或者投资者发现公司更有价值的资源整合方式时,市场通过兼并重组、变现退出等方式完成新旧价值的交接。总之,金融市场通过“看见未来”凝聚和传递信任,并在实践中逐步验证价值,强化“信任”,实现储蓄向投资的更有效率转换。

中国金融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阶段,我国有意或无意地选择发挥和强化金融的部分功能,形成中国金融体系的特殊地位和功能。从我国发展历程看,金融长期以间接融资和国有金融机构的融资功能为主,与财政、发展改革部门形成合力,共同服务于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发展。整体而言,我国金融体系是在政府管理(所有权、产业政策和监管等)下,支持政府主导的经济增长中发展壮大的,虽然一直伴随着“财政的金融化和金融的财政化”争论,但争论不休背后却反映着更本质的财政和金融的分工合作治理。我国的金融体系还发挥着以市场机制实现国家战略标准下的资源优化配置的特殊功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制度,也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成为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金融发展之路的特殊性

中国当前的金融体系,是经过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发展之路逐步建立起来的。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的发展过程,呈现出以下几个典型的特征。

通过渐进改革逐步建立起现有金融体系。我国金融体系在渐进改革中发展并适应政府主导的要素驱动追赶型经济增长。我国当前的金融体系是从计划经济时期“大一统”体系中逐步分离出来,并沿着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方向发展起来的,是在“自下而上”的“市场探索、政府认可”和“自上而下”的“局部试点、总体推广”两条路径交互尝试中逐步向前推进的。经过40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形成了以间接融资和国有金融机构为主的金融体系,并很好地适应了政府主导的要素驱动追赶型经济增长模式。直接融资型金融体系强调分散竞争和自由决策,间接融资型金融体系强调集中统一和共同利益。国有为主的银行类金融机构在动员储蓄、配置资金方面具备“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天然优势,有效满足了经济赶超时期推动大规模投资的要求。近些年更是很好地支持了“土地—房地产—城镇化基础设施”的国内经济循环,便利了我国以贸易出口为主参与“大三角”国际循环。当然,随着我国转向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尤其是进入数字经济时代,我国的金融体系还需要持续不断改革发展以适应新发展环境。

以我为主,兼容并蓄发展。我国现有的金融制度、体系、机构和产品是广泛学习和借鉴全球主要经济体金融发展经验,具有“舶来品”特征,有一定的碎片化和内在冲突。但也正是在这种“水土不服”和“功能变异”的冲突中不断融合,不断融入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要素,使其具有了中国特色。例如,早期我国曾向中国香港和日本学习,20世纪80年代推广大机构、专业银行体制、产融结合、主办银行制等。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我国的金融改革在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设立专业的投资银行,以及金融机构治理机制的设计方面都借鉴了同为大经济体的美国的经验,希望金融体系能够继续为大规模工业化进程提供长期资金的支持,并为改善中国企业的资本结构提供助力。近年来,由于我国以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体系和集体主义、追求公平等社会精神等与德国有相似点,我国金融发展开始更多借鉴德国经验。通过吸收借鉴其他国家发展金融体系的经验和教训,我国也逐步探索建立适合自身国情的金融体系。

我国金融体系发展具有鲜明的目标导向,是在兼顾法制的稳定性和政策的灵活性中,通过有引导的政策试点实验逐步探索出来的。我国的金融体系既不是在“大爆炸”中短时间内完成制度构建和市场发展的,也不是在市场自发发展中自然演进的,而是有较强的政策实验特征。我国往往确定较为明确但相对宽泛的改革目标和愿景,通过地方和机构,或者通过引入若干试点,由微观主体主动试验不同的模式。政府保留推广并正式化或者停止试点的主导权,被广泛验证的经验通过法制固化下来,从而很好地兼顾了法制的稳定性和政策的灵活性。在这个过程,保留了方向的一致性和总体的协调性,但保留足够的空间由微观主体市场探索。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金融发展更是探索出了一条独特的金融发展之路,这次金融工作会议将其归纳为“八个坚持”,即必须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坚持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推进金融创新发展,坚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中国特色金融体系的两个维度

“中国特色”金融体现在两个维度。一个维度是现代金融体系的构成,我国的现代金融体系包含的范围比西方一般理解的现代金融体系内容更加广泛。具体而言,我国现代金融体系包括宏观调控和治理体系、金融监管和风险防范化解体系、机构和市场体系以及超越金融体系的组织管理体系。

另一个维度是“中国特色”的内容,具体包括坚持党的领导,服务国家战略、做优做强国有大型金融机构、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建立有效的市场秩序维护体系等内容。

坚持党的领导。我国不仅在方向和理念上坚持党的领导,还通过设立中央和地方的金融委员会和工作委员会等组织,明确工作流程等,强化并落实党的领导。

服务国家战略。我国的金融体系不仅要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经济,而且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聚焦于国家战略,更好服务国家重点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大力支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确保国家粮食和能源安全等。

做优做强国有大型金融机构。要使国有大型金融机构更好发挥服务实体经济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压舱石的作用。我国目前是国有金融机构为主的金融体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进一步强化国有大型金融机构的作用,并严格中小金融机构准入标准和监管要求,立足当地开展特色化经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机构体系。

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企业制度。这是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的微观基础,具有丰富的内涵,至少包括以下特色。我国的现代金融企业制度是党委领导下的“三会一层”公司治理,其中党委的党建工作受中央和地方的金融工作委员会领导。我国的金融机构绝大部分是国有企业,接受国有资本管理体制的统一管理。我国金融机构的业务也按照国际惯例接受监管部门的监督,但我国的监管部门同时担负监管和发展的职能。我国的金融机构还需要直接执行部分政策性职能,承担社会责任。我国对金融机构的人才要求较为特殊,需具备纯洁性、专业性和战斗力。我国的金融机构还需要践行中国传统文化,在一般权利义务平衡的基础上强化责任和义务,推行ESG和负责任金融理念。

总的来看,我国微观金融企业主要在两个方面区别于西方。一方面,微观主体的开放性。我国微观金融企业是半开放实体,并不是西方意义上的独立法人——以资本金为限独立决策并为决策后果承担所有后果。另一方面,多维构建能力体系。我国在国家层面、行业层面和微观主体层面同时构建微观主体的能力体系,这与微观主体的半开放性相一致。这导致了我国在宏观层面上形成具有一定权利和能力的“”主体。

建立以行政管理为主、市场治理和司法救济为辅的市场秩序维护体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党的领导,全面加强监管,并要求金融资源投向重点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进一步强化了行政管理,在健全法人治理和法制中引入市场治理和司法救济措施。

如何走向“现代”金融体系

构建“顶层规则设计+底层市场化运行”的双层架构和“平台化”运行。更好发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作用,维护有利于市场良性竞争的规则体系,以市场方式实现社会目标。一方面,在规则形成和执行层面追求“正义”,贯彻国家意志,并将社会生态价值作为行为约束,影响市场主体的交易行为,即实现具体化的“正当规则”和“正当程序”。政府的主要作用在于制定明确、正当、公平的规则并确保市场主体按既定规则行事,提升市场主体自我成长能力,规范市场竞争秩序,消除破坏市场秩序和市场机制的因素,构建公开透明的、基于竞争的市场经济体系。另一方面,在市场层面追求效率。市场化的本质是构建自组织系统,促进各方归位尽责,有效制衡,关键是保护好各类“产权”,构建公开透明基于竞争的市场经济体系。

我国可依托各地政府类投资基金、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和国家级大基金,结合资本市场改革,将这些机构和组织进行“平台化”改造,着眼于“承接国家战略,连接国家资源,实现上传下达的政策互动”职能,构建国家战略下的产业资本良性循环机制。

在社会层面实现合理治理和能力建设。在完善微观治理的基础上强化行业治理,形成双层治理模式。我国考虑在传统的“党委+三会一层”的狭义公司治理基础上引入股东(大股东与小股东)、债权人、高管与员工、上下游和社区关系等利益相关人的广义公司治理,并在行业层面上通过规章制度等方式规范监管部门、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之间的行业治理,形成更为合理的双层治理模式。

我国可在强化微观主体特色化经营的基础上,在行业上构建中后台能力赋能、资本市场和国际业务能力拓展和风险分散、流动性互助的行业能力平台,增强国家和金融监管的能力体系建设。

以中小银行为例,我国可考虑充分发挥微观银行法人立足当地特色经营的基础上,在行业层面构建共同的能力体系。行业能力体系可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业务赋能。弥补中小银行资金实力不足(中后台系统开发维护和外部数据),员工金融专业化水平不高特别是市场参与能力和产品开发能力较弱(主要集中在同业和资本市场业务,以及国际业务)。二是风险的再分散(类似于再保险功能)。可以采取目前实践中较普遍的集中闲置资金(成立基金)再投资的方式,也可以通过股权等方式,分享其他行业的收益,降低区域和行业集中度过高的风险等。

推行信义责任更好管理利益冲突。金融是凝聚并使用人类普遍信任的载体和机制,涉及信任标签化与委托代理中的信息、能力的不对等性等。金融的本质功能是“看见价值、凝聚共识、合作共赢”,是面向未来的抽象权利的细分与再配置。这种特征与信义规则高度契合,需在金融领域提升信义规则的应用。在信义规则下,不论是主体界的界定,还是判断是否存在人类普遍信任以及交易和义务的实质等方面,都遵循“实质重于形式”,强调被界定为“微观主体”的自由与独立性。强调权利的抽象性、否定性与可分性,以及权利义务的不对称性,进而强化受托人的忠实和谨慎义务。

我国有必要正确认知信义规则的精神实质,提升信义规则的法律层级。可考虑《信托法》从约束信托公司的部门法律,上升为调整信托关系的基础法律。超越合同视角,将信托从“法律行为”转为“法律关系”。可尝试引入推定信托。在金融立法中,我国可依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合理确定功能主体与责任主体。特别是以信义责任统一不同金融法律,可将信义义务适用于以下范围:监管;公司治理——大股东/小股东,股东/高管,虚假陈述与信息披露;金融消费者保护与中介机构责任;资产证券化、财富管理。

此外,还需要让信义规则“长牙齿”。引入合理规范的必要“吹哨人”制度和集团诉讼,创设更多金融消费者和中小投资者维权、救济和补偿机制等。提高集体诉讼的透明度和市场效率,如取消行政证明的前置条件,探索律师的风险收费模式和上市公司强制性提供中小投资者名单等。对拟上市公司中的包装造假、上市公司损害中小投资者利益和退市企业,可创设多种方式的中小投资者赔偿责任和机制,让股权融资真正反映应有的高成本。提升并充分利用专业团体的专业判断,可考虑借助专业性强的自律组织,对中介机构的履职行为给出专业判断,通过机构和个人的专业资质管理等,在专业市场创设有效的声誉机制。

我国宜适当拓宽金融法院案件管辖范围,初期可扩大涉金融基础设施案件的集中管辖。可考虑将内幕交易、操纵市场、欺诈发行等资本市场刑事案件纳入金融法院管辖范围,探索金融商事、刑事和行政审判“三合一”工作机制。考虑到我国已设立了三个金融法院,建议可逐步取消将行政处罚作为司法介入的前置条件,形成民事、行政和刑事处罚的联动。金融法院的金融案例测试机制,引入类似英国的“沙盒”预庭审。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陈道富

制定新规划推动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

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习近平主席宣布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其中明确提出构建“一带一路”立体互联互通网络,中方将加快推进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这一重要倡议为中欧班列的发展赋予了新的使命。

中欧班列:“一带一路”建设标志性成果

中欧班列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标志性成果,已经成为连接亚欧两大经济区域的重要桥梁,也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抓手。公元前139年,汉武帝派遣张骞从长安出发出使西域,打通了东方通往西方的道路,完成了“凿空之旅”。在之后的岁月中,古老的丝绸之路逐渐繁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共同发展,成为东西方交流与合作的重要通道,成为东西方川流不息交流合作的象征,丝绸之路也成为古代中国与西方所有政治经济文化往来通道的统称。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创造性地传承弘扬古丝绸之路这一人类文明发展成果,赋以新的时代精神和人文内涵,促进了亚欧大陆各国互联互通,推动了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创造了地区大发展大繁荣,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

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全面实现了从理念到行动、从愿景到现实的转化,取得了重大历史性成就,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广泛认可和欢迎的全球公共产品和新型国际合作平台。贸易畅通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所在,设施联通是“一带一路”的优先领域。中欧班列大通道成功打造,开辟了亚欧陆路运输新通道,是共建“一带一路”“硬联通”的旗舰项目和明星品牌,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平台和抓手。

中欧班列是按照固定车次、线路、班期和全程运行时刻开行的中国开往欧洲的快速货物班列,是适合装运集装箱的货运编组列车,是新丝绸之路上的“钢铁驼队”,是一条全天候、大运量、绿色低碳的陆路运输新通道。目前中欧班列铺划了西、中、东3条通道:西部通道由我国中西部经阿拉山口(霍尔果斯)出境,中部通道由我国华北地区经二连浩特出境,东部通道由我国东南部沿海地区经满洲里(绥芬河)出境。

中欧班列的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功,已经常态化运营。截至2023年9月,中欧班列86条时速120公里的运行线路穿越亚欧腹地主要区域,通达欧洲25个国家和地区的217个城市,以及沿线11个亚洲国家和地区超100个城市,已累计开行7.7万列,运送货物731万标箱,货物品类达5万多种,涉及汽车整车、机械设备、电子产品等53大门类,合计货值超3400亿美元,开辟了亚欧陆路运输新通道,物流配送网络覆盖欧亚大陆。中欧班列进出口货值在中欧贸易总额中的比重不断提高,所占比重2022年已达9%以上。而十多年以前,由于亚欧国际铁路运行不畅、标准不一,通过铁路运输的亚欧国际贸易几乎约等于零。

同时,西部陆海新通道已与中欧班列和长江黄金水道实现联通,已实现“一带一路”的有机衔接。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已覆盖我国中西部18个省(区、市),货物流向通达全球100多个国家的300多个港口。新亚欧大陆桥由中国东部沿海向西延伸,经中国西北地区和中亚、俄罗斯抵达中东欧,是连接中国与欧洲经济圈的核心通道,比海运距离缩短了上万公里,中欧班列全程运行时间从开行初期的20天以上逐步缩短到12至14天;整体运输费用较开行初期下降约40%,中欧班列相较于海运和空运,运输价格是航空的五分之一,运输时间是海运的四分之一。中欧班列的绿色环保特性也日益凸显,其碳排放量仅为航空运输的1/15、公路运输的1/7。

中欧班列发展的重要经验

在总结中欧班列发展经验的过程中,以下几点值得关注:

1.中欧班列有效串联了东西两大板块并拉动中部地区货运物流建设

国际物流运输是国际经贸合作的载体,国际运输能力直接影响国际贸易、产业链分工和价值分配能力。中欧班列受自然环境影响小、稳定性高、运输时间短、通关便捷、密度大、性价比高、安全系数高、绿色环保、贸易便利化、仓储布局合理等,对内带动了我国内陆区域开放型经济发展,完善了国际物流运输体系,有效串联了东西两大板块并拉动中部地区货运物流建设,促进形成陆海联动、东西互济的开放格局。

中欧班列对外成为新时代联通亚欧大陆的实体纽带,把亚欧大陆远离海岸的内部地区高效地接入全球物流网络,带来更多的贸易机会,弥补了其海运体系的短板和不足,有力地促进了中欧经贸合作,打破了贸易保护主义的消极影响,带动了沿线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中欧班列为保障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已经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企业加入合作之列。

2.中欧班列加强国际合作,推动了国际多式联运合作的新局面

国际物流发展经验表明,跨国多式联运的发展,在国家层面上,发达国家已经将其作为现代物流发展的主攻方向,推动建立国家多式联运系统;在行业层面上,多式联运成为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优化的主导战略。中欧班列跨国多式联运服务为中欧班列赋能,多式联运作为一种集约高效的运输组织方式,充分发挥铁路、水运、公路以及民航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和组合效率,实现无缝链接、一票到底,货物通过沿途海关时,一次报关、一次查验、全线放行,货运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对于推动交通运输行业转型升级、支撑经济提质降本增效发挥了重要作用。中欧班列的成功还有创新、市场化运作、数字化转型等多方面的支撑。

3.中欧班列提高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

中欧班列发展的内涵不断丰富,不仅打通了亚欧大陆国际铁路贸易新通道,更是相应地带动沿线国家产业链供应链的发展。“一路通,百业兴”。中欧班列在源源不断为沿线国家运去中国优质商品的同时,给沿线国家带来发展机遇和活力,不断催生出新的物流、工业、商贸中心和产业园区,引导产业聚集,助力打造产业新高地,给当地创造成千上万的就业机会,为当地发展带来催人振奋的新动力。

德国的杜伊斯堡港就因中欧班列的开行吸引了上百家物流企业落户,创造了2万多个就业机会;波兰库特诺的国际联运铁路港正变成欧洲大陆最忙碌的物流枢纽之一。中欧班列不仅是对亚欧远洋航运的补充和延伸,更兼具增强亚欧陆上联通、负有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的历史使命。

4.中欧班列的高效运营得益于政策支持以及政府和市场共同行动

自2011年3月19日首趟中欧班列(重庆-杜伊斯堡)开行至今,国家大力发展中欧班列联运,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满足利益相关方的要求。例如: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实施《中欧班列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整合中欧班列,制定《中欧班列组织管理暂行办法》《中欧班列中转集结组织办法》、统一品牌标识等;成立中欧班列运输协调委员会;为保障通关顺畅推进,建立“监管互认、执法互助、信息互换”的海关协调机制;为保证中欧班列常态化运营,采取财政补贴方式进行扶持;组织集装箱铁路中心站积极配合,全力支持中欧班列开行;提高市场化水平,探索建立中欧班列不同市场主体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推进新型商业模式开发,建立国际化协调机制和行业战略联盟等。

推进中欧班列发展的建议

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启了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新阶段,中欧班列发展也进入了新阶段。但是,中欧班列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机遇,在挑战方面,国际地缘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给中欧班列带来了巨大挑战,在中欧班列市场需求、国际铁路组织、运营机制协调等方面,也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在机遇方面,随着中国和沿线国家之间的贸易量不断增长以及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也为中欧班列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中欧班列的发展前景仍然十分广阔。

1.加快制定中欧班列发展新规划

制定中欧班列发展新规划是加快推进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应在实施《中欧班列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经验基础上,编制新的《中欧班列建设发展规划》,以适应新的发展需求。新规划应着重于提升班列运行品质、完善班列服务体系、加强班列品牌建设等方面。制定中欧班列发展新规划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政府应加大对中欧班列的支持力度,提高班列通关便利化水平,加强班列运输安全保障;企业应提高班列服务质量,拓展班列业务范围,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合作;社会各界应共同支持中欧班列的发展,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推动地区大发展大繁荣。

新规划应着力于中欧班列物流建设,推进中欧班列进一步整合,推进行业体制机制改革,建立综合协调机制尤其是政府层面对外协调机制,及时有效解决运输过程中的国际争端;着力于以中欧班列铁路运输为核心更宽范围综合规划,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交通、金融、产业对接融合,延伸和提升中欧班列价值链产业链供应链;着力于中欧班列国际运营规则的制定和完善,健全中欧班列监管法律法规体系;着力于中欧班列数字化、数智化建设,提高互联网信息化水平,构建国际联运业务统一平台和网络体系;着力于中欧班列品牌建设,品牌国际宣传推广,形成更大的资源吸引力,以提高中欧班列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水平。

2.破解多式联运发展过程中的瓶颈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各种运输方式在全社会货运总量中的占比随之变化,铁路运输的地位也在不断地改变,逐渐具有主导性。铁路发展多式联运,需要加强基础设施的衔接、运输装备的标准化、市场主体多元化、运营组织一体化、信息资源交互共享,法规制度统筹、支持政策创新等方面的建设。由此而优化多式联运组织方式,打造多式联运大通道;加强基础设施无缝衔接的大中心基地建设,加强技术装备协调推进机制,加强数字丝路建设,实现信息连通共享,协同运用联运大数据;强化人才培养和引进,为中欧班列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等。

3.完善国际经贸规则,促进“一带一路”贸易畅通

通过完善国际经贸规则、探索创新铁路提单的单据化规则等措施,推进国际物流、贸易、金融新规则的制定。“一带一路”贸易畅通,需要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包括完善国际经贸规则,要有明确方向,要按照其内在逻辑和机制去建设,机制是一个组织的系统、流程、结构、关系和运行模式。中欧班列作为货物流转的实体载体,已经凸显规模优势,具有参与制定贸易、结算、保险、交付等规则的优势,应在国际运输业务的单据流转、交付形式、结算方式、法律适用等规则中,推进相关国际贸易的价格、结算、保险等交易规则建设,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探索构建和完善国际物流、贸易、金融新规则。在推进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中,贸易融资是吸引更多进出口商参与的有力工具,而它的前提和依据是货权的单据化,贸易融资对于提高班列返程的货源稳定、买卖双方及时获得资金支持和货款的安全收汇起着基础性作用,由此需要积极探索和创新铁路提单的单据化的规则,以强化国际物流、贸易、产业、市场深度联动。

4.加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协同工作

加强沿线国家共同努力协同解决贸易通道及其畅通问题,中欧班列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有着共同利益和机遇,需要加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协同合作,共同完善贸易通道网络,提升欧盟铁路货运网络的便利化水平和通行能力,通过协调解决宽轨段运输组织问题,联合商定中欧班列运输规则,拓展通达范围,提高通行效率。

制定中欧班列新规划是加快推进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目标的指引下,不断增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通过加强政策协调、数字化转型、安全风险防范等方面的努力,中欧班列将会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作出更大的贡献。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李国强;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固定收益业务总部董事 李初

国际格局加速变革对我国外贸发展的影响

摘 要:当前,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格局加速变革。未来国际格局仍将加速演进,对我国外贸发展既有机遇也有挑战,也将对我国外贸结构产生重要影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贸易在我国外贸中的地位将会继续提升,贸易通道将会多元化发展,数字贸易、绿色贸易将会快速发展,越来越多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将会涌现在国际贸易舞台上。不管国际格局如何变化,唯有不断提升贸易竞争力,加快贸易强国建设。

关键词:国际格局,加速变革,外贸,机遇,挑战

当前,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格局加速变革。展望未来,国际格局仍在加速演进。国际格局加速变革,将对我国外贸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我们要把握国际格局加速变革中的机遇,努力化解不利挑战。

一、未来国际格局加速变革将对我国外贸发展产生机遇与挑战

(一)国际格局变革已对全球贸易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承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参与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分工,与发达国家之间形成互补性分工格局。总体来看,我国以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给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给世界,形成相对稳定的国际分工格局。这种稳定的国际格局持续时间从1981年至2008年。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这种稳定的国际分工格局,推动了全球贸易快速增长。1981年-2009年全球贸易增长平均速度为7.93%,高于全球经济3.15%的增速。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国际格局进入调整期。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发达国家为促使经济复苏,实施再工业化、再制造化战略,推动制造业回流。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也积极主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这些因素推动了国际产业分工格局变化。尤其是2017年美国特朗普总统上台以后,对从我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等,制造贸易摩擦,使得部分企业为了减少贸易摩擦带来的不利影响,在全球投资布局,加速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国际产业格局调整,对全球贸易发展产生重要影响。2009年-2019年全球贸易增长平均速度为2.22%,低于全球经济2.69%的增速。

(二)未来国际格局加速变革对我国外贸发展带来机遇与挑战并存

当前,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格局加速变革,对我国外贸发展产生新机遇。从产业变革看,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加速发展,数字经济与贸易、新能源汽车等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大量涌现,我国与发达国家在这些新兴领域不仅处于同一起跑线上,而且为我国新兴产业领域及其贸易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从全球经贸规则制订和全球治理看,美国搞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带头打破自己主导建立的国际格局和治理体系。已有的规则被打破,新的规则体系尚没有建立起来。尤其是2022年乌克兰危机以来,美国等西方国家动用国际组织对俄罗斯贸易、金融等领域实施制裁,加速国际格局和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在某种意义上说,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国际格局处于“破旧立新”阶段。随着大量产业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涌现,新兴领域的经贸规则尚未建立起来,如果我们加快开展规则、标准制订,有望在参与全球经贸规则制订上能取得突破。从区域合作看,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本身就是推动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成国际经济格局变革的重要因素。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推进,我国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更加深入,将会产生很多新的贸易发展机会。

未来国际格局加速调整,也将会对我国外贸发展产生新挑战。从短期外贸发展的环境看,当前全球经济尚处于复苏之中,部分国家为了促进经济复苏,采取贸易投资保护主义,我国出口自然也是经贸摩擦的对象之一。从国际经济循环模式变革看,1980年至2008年这段时间,以我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与以欧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之间形成产业分工合作,推动国际经济循环。随着欧美国家再工业化、再制造化推进,正在改变国际经济循环格局。这次疫情全球范围内发生以后,很多国家以“国家安全”作为重要目标,将民生、医药等产业作为发展重点,加速产业链本地化、短链化,加速国际经济循环变革。未来全球经济循环模式变革还将继续。新的国际格局还没有建立起来,国际格局调整还远远没有到位,将对我国外贸发展带来不确定性。从我国与全球分工及其我国所处于的国际地位看,目前,我国与世界之间的产业竞争性在提升,不仅与发达国家在高端产业领域有一定的竞争性,在传统制造业等领域与发展中国家也会存在一定的竞争。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易大国、第一大制造大国,我国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后,受到部分发达国家打压、遏制。预计未来我国外贸受到的贸易摩擦可能会增多。

二、国际格局加速变革将对我国外贸结构产生重要影响

(一)包括东盟在内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我国外贸中的地位将会继续提升

最近几年,虽然个别国家实施贸易投资保护主义,但改变不了经济全球化趋势,只不过,未来经济全球化以区域化为重点。RCEP落地实施,就是经济区域化的重要体现。2017年美国对中国制造经贸摩擦以来,一些企业在东南亚等区域进行投资布局,减少经贸摩擦带来的影响。这些因素叠加,推动我国与东盟经贸合作深入发展,也提升了东盟在我国经贸中的地位。目前,东盟已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未来,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和RECEP落地实施深入,东盟在我国外贸中的地位将会继续提升。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推进,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深入,不仅推动国际贸易格局变化,也提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我国外贸中的地位。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占我国外贸的比重,从2013年的四分之一左右,上升到2023年前10个月的46.5%。未来,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更加深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占我国外贸比重地位将会继续提升。

(二)贸易通道将会多元化发展

改革开放40年多年,我国贸易主要通过海上运输,从南太平洋经过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等海上通道走向世界。未来,随着我国与世界的合作深入,贸易通道将会呈现多元化。

中欧班列在我国贸易通道中地位将会不断上升。伴随“一带一路”建设深入,中欧班列开行数量从2011年17列,上升至2022年1.6万列。随着中欧班列开行数量增多,物流效率会大幅提升,更加会充分发挥中欧班列的各种优势,预计未来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通过中欧班列走向世界的,将会越来越多。

北极航道或将成为未来我国贸易通道。北极航道是指穿越北冰洋,贯联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海洋航线。气候变暖使北冰洋加速融化,加上破冰技术发展,北极航道“常年通航”可能很快成为现实。与经苏伊士运河等连接欧洲——太平洋的航线相比,北极航道在时间、费用、便利性方面具有优势。目前,俄罗斯已通过北极航道对我国出口液化天然气,中俄北极航线集装箱班轮已开启。由于我国作为制造业大国与俄罗斯之间存在能源、粮食、矿藏等具有互补性,与欧洲之间在经济上具有互补性,未来,北极航道一旦运行稳定成熟,将会改变全球物流格局,也将成为未来我国贸易通道。

国际贸易陆海新通道在我国外贸通道中的地位也会提升。2018年启动国际贸易陆海新通道建设以来,运输物流运行效率持续提升,经新通道运输的贸易增长较快。未来,随着国际贸易陆海新通道功能不断完善,运输物流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我国与相关国家经贸合作日益深入,国际贸易陆海新通道将会成为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外贸通道。

(三)服务贸易地位将会继续提升

近年来,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成本更低的东南亚等国家,对我国贸易产生转移效应,对我国出口产生不利的影响。我国2023年前10个月皮革箱包及类似容器出口数量下降,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东南亚国家承接我国相关产业转移,替代我国部分出口。但是,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在承接我国纺织服装、鞋帽生产制造环节转移时,需要大量原材料和辅料作为支撑,而这些则是越南自身难以提供的,需要从我国进口大量中间产品,这又会拉动我国出口增长。越南纺织业55%至60%的原辅料供应均来自中国,特别是服装原辅料、纱线、布料等主要从中国进口。另外,中国经过长时间积累,在纺织服装、鞋业等领域具有相关经验和储备了大量专业人才,为越南提供研发设计等服务,也会带来相关服务贸易发展等。从服务贸易发展看,我国服务出口占我国货物和服务出口比重,从2012年的9%,上升至2022年的11%,服务贸易占我国货物和服务贸易比重,从从2012年的11%,上升至2022年的12%。不难预见,一些国家在承接我国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以及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我国出口技术、标准、知识产权等服务将会增多,我国服务贸易在外贸中地位将更加重要。

(四)数字贸易、绿色贸易将会快速发展

全球范围内数字化发展,全球数字贸易快速发展,2022年全球数字服务贸易规模为3.82万亿美元,占全球服务贸易的53.7%。全球数字贸易快速发展,我国既是贡献者,又是受益者。2022年我国数字服务进出口总值3727.1亿美元,同比增长3.4%,占服务进出口比重41.7%。我国数字服务贸易规模已居全球前列。

当前和未来,我国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仍在加速进行,数字贸易还将会继续发展。

绿色发展成为世界很多国家发展共识,我国也注重绿色发展,绿色发展已成为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我国于2020年也提出了二氧化碳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积极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为绿色贸易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2013年至2022年我国绿色贸易规模年均增长3.18%,在全球占比提升2.3个百分点。当前和未来,国际环境对绿色低碳新变化新要求,比如:欧盟计划在2026年对出口欧盟的钢铁、水泥、铝等产品,将征收欧盟碳边境调节税,2023年10月1日起正式启动,进入过渡阶段。2020年欧盟发布新循环经济行动计划,从产品设计、生产、消费等方面制定可持续产品政策框架,关注重点产品价值链循环,提出减少废弃物目标和计划。无论是应对国际环境对绿色发展新要求,还是我国推进绿色低碳发展,都将会加速绿色贸易发展。

(五)将会涌现出越来越多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在国际贸易舞台上

未来国际格局加速变革,我国外贸发展环境可能会存在不确定性和竞争的激烈性。越是这样,越会倒逼我国改革创新,倒逼出具有更多竞争力的产品出现,倒逼我国不断塑造参与国际竞争新优势。当前,我国正形成以创新为重要特征的产业生态系统竞争新优势,一般行业具备从原材料种植、生产制造、研发、运输物流到维修、知识产权、金融、标准制定等全产业链创新能力。未来,我国按照参与高水平的国际循环标准,以国内大循环为底盘,积极延伸和拓展外贸企业产业链,把外贸产业链扎根在国内,以产业链生态系统竞争新优势,不断提升我国外贸竞争力。2022年和2023年以锂电池、电动载人汽车、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外贸“新三样”出口增速较快,正是得益于形成的以创新为重要特征的产业生态系统竞争新优势。今后,越来越多源于创新且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将涌现在国际贸易舞台上。

三、把握国际格局变化的机遇、化解不利挑战的举措

不管国际格局如何变化,国际竞争多么激烈,唯有不断提升贸易竞争力,加快贸易强国建设。以不断提升贸易竞争力为“不变”,应对国际格局“万变”。

一是以国内循环为底盘不断提升我国贸易竞争力。顺应我国比较优势变化,不仅要充分利用我国正在形成的以创新为重要特征的产业生态系统竞争优势,推动外贸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还要充分依托国内优势资源,培育外贸发展的特色产业,形成独特的外贸竞争力。与此同时,按照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内外贸一体化,以国内循环支撑我国贸易竞争力提升。

二是抓住数字化、绿色化发展机遇,加快数字贸易、绿色贸易发展。加快数字贸易示范区建设,开展绿色贸易发展试点,增强数字贸易和绿色贸易发展能力,提升我国数字贸易和绿色贸易发展水平。与此同时,加快数字贸易与绿色贸易融合发展。

三是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促进我国贸易发展。充分发挥我国长期积累形成的技术、装备、研发和服务等各种优势,帮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利用当地各种资源,发展生产制造,推动与我国形成循环和促进的格局。今后,要与更多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更多的国际合作园区。将国际合作园区,打造成为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的重要桥梁,辐射带动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发展的重要纽带。

四是加快在贸易新业态新模式领域开展规则标准制定。充分把握我国与发达国家在新兴领域处于同一起跑线,且规则、标准缺失的重要机遇,加快开展规则、标准制订,以此为突破口,实现从参与全球经贸规则制订到引领全球经贸规则制订的飞跃。

主要参考文献:

[1]赵福军,蒋经邦.俄乌冲突:提前引爆的北极廊道之争[J].国际商务财会,2022(13)

[2]赵福军.我国正在形成以创新为重要特征的产业生态系统竞争新优势。中国经济时报,2023年8月23日

[3]赵福军.外需不足是影响我国当前外贸发展最大的制约因素。中国经济时报,2023年4月17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综合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赵福军

宏观纵览
激发有潜能的消费 扩大有效益的投资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这为加快形成扩大内需的强劲合力指明了方向,要求经济领域相关工作都应为激发有潜能的消费和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创造有利条件,协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管理,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源源不断注入新的动能与活力。

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从社会再生产过程看,消费和投资不是割裂而是相互促进的。消费是投资的基础,投资是消费的保障,两者共同推动经济良性循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既需要兼顾消费需求的持续增长和投资环境的持续优化,带动企业扩大生产,促进经济增长;也需要以投资创造更多消费机会,推动消费升级。从需求侧看,消费升级会催生新的投资需求。随着高端消费品、健康养生、教育、旅游等方面需求逐渐增加,生产结构需要及时适应需求升级的要求,通过追加投资、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不断满足新的更高的消费需求,并在这一过程中带动投资升级,推动经济走向高质量发展。从供给侧看,合理的投资能够产生新的供给,从而创造新的需求。比如对环保产业、清洁能源、资源循环利用等新兴领域的投资,能够通过提供新的产品或服务,不断扩大消费者对更高品质绿色生活的需求。

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在生产领域需要构建更具创新前沿、更具智能协同、更具高效匹配特征的现代化生产体系。生产领域是价值创造的主要环节,是将各种生产要素转化为具有实际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产品,进而推动消费和投资增长。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生产技术的发展应更加注重创新前沿领域,推动产品生产更加契合消费需求向高品质转型的需要。产业结构的优化应更加注重智能协同,既实现生产设备与生产管理间的连接协同,又促进生产过程与供应链各环节的连接协同,提高生产系统的灵活性。供应链管理应更加注重高效匹配,不仅实现人才培养、用人需求和产业发展之间的协同,还应促进跨行业、跨区域、跨领域的生产要素协同。

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在分配领域需要构建更加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分配领域是经济循环的关键环节,它将生产环节创造的价值进行再分配,使各参与者获取相应收益。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分配应更加注重公平公正,不仅应确保各种收入来源和分配方式的合理性,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而且应实现财富在不同群体之间的公平分配,这有助于提高消费能力和投资预期。分配机制应更加注重高效共赢,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社会整体福利水平。

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在交换领域需要构建更加高效顺畅、更加多元创新、更具开放共享特征的现代化流通体系。流通领域在经济循环中起连接各环节的枢纽功能,虽然其本身不直接创造价值,但通过促进生产、分配、消费等环节的有效运行,能够间接实现价值创造。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流通设施应更加注重高效顺畅,不仅应完善批发市场、购物中心、电商平台等流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形成立体化流通网络,而且需要应用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等现代流通技术,提高流通环节的运行效率,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流通服务应更加注重多元创新,不仅能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线上线下融合的流通模式,满足消费者服务需求,而且能积极探索新型物流模式,为消费者提供更为多样化的购物体验,完善提升消费环境。流通模式应更加注重开放共享,不仅应建立开放共享的流通平台,鼓励流通企业之间、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进行紧密合作,而且须鼓励流通企业与其他行业进行跨界融合,拓展流通服务领域,提升产业链各环节的高效连通。

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在消费领域需要构建更具创新多元、更具绿色共享、更具智能开放特征的现代化消费体系。消费领域在经济循环中起牵引带动作用,使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得以实现。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消费市场应更加注重创新多元,在实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营销创新、渠道创新、品牌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基础上,追求实现服务、营销、渠道、品牌和商业模式的多元化发展、多环节互动,以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定制化的需求。消费模式应更加注重绿色共享,倡导绿色消费,鼓励企业提供环保、低碳、可持续的产品和服务,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消费成本。消费平台应更加注重智能开放,构建鼓励开放的消费模式,实现消费政策的智能化管理,提高消费政策实施效率,切实发挥消费引领作用。

推动消费与投资形成扩大内需的强劲合力

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向高质量发展迈进的必然要求。新征程上,我们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促消费稳投资形成合力,为扩大内需提供强有力支撑,不断夯实经济高质量发展基础。

完善宏观调控政策。必须结合经济形势的变化,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手段,提高宏观调控的针对性,推动宏观调控政策更加精准有效。通过调整税收、政府支出等财政政策手段,实现财政政策的逆周期调节,刺激消费和投资。通过调整利率、信贷政策等货币政策手段,实现货币政策的逆周期调节,支持消费和投资。通过调整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的手段,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通过调整产业政策、区域政策等完善投资促进的政策,优化投资结构,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等领域的投资支持力度。通过加强市场监管、反垄断、知识产权保护等改善市场环境的手段,营造公平、公正、透明的市场环境,激发企业投资信心。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从经济发展的总体形势来看,目前我国仍然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产业转型尚存在较大的完善空间。通过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驱动消费、投资和“产业”协同效应,有助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对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扶持力度,为消费创造更多价值。加大产业科技创新投入,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性能,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不断激发消费潜力。丰富消费品市场供给,开发个性化、差异化产品,满足消费者多样化消费需求。深化国际产业合作,推动国际产业链协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我国产业结构竞争力。

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不断拓展国内市场,并积极扩大全球市场占有率,是激发消费和投资活力的必然选择。应继续优化外贸结构,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和技术含量,发展服务贸易、高技术产品出口等,增强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优化进口结构,提高进口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促进消费升级。积极拓展国际市场,以参加国际展会、设立海外营销网络等方式,持续丰富贸易业态,为消费和投资提供更多支持。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降低关税壁垒和贸易成本,为消费和投资创造更多便利。优化国际金融服务,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更好满足消费者和企业的融资需求。

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有利于提升金融服务国民经济循环发展的质效。应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发展多元化金融服务,拓宽金融服务范围,满足消费者和企业的多样化需求。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绿色家电等大宗消费的信贷支持,实施差别化信贷政策,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需求,促进消费升级。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鼓励金融机构创新融资方式,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支持企业直接融资。加强金融信息、支付结算、信用评级等领域的建设,完善金融基础设施。

持续优化消费环境。消费环境是消费者行为的重要构成要素,直接影响着消费效率和消费质量的提升。持续优化消费环境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要前提。应进一步优化消费政策,实施积极的消费信贷政策,发展消费金融,为消费者提供便捷、优惠的消费信贷服务,帮助消费者提高消费能力。培育壮大新型消费,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带动放大效应,优化消费基础设施,提高消费便利性,降低消费成本。创新消费模式,发展线上线下融合的消费模式,拓宽消费渠道,提高消费体验,培育新兴消费热点,激发消费潜力。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护消费者权益,增强消费者信心。

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福建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黄茂兴;福建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 卢雨婷

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经济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是对新发展阶段谋划并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以创新引领未来竞争优势,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增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新动能,不断谱写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义

新质生产力蕴含的创新发挥主导作用,标志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生产力发展路径的跃迁。传统经济模式强调规模效应和资源密集型生产,而新质生产力则更加强调关键性、颠覆性的技术突破,侧重于技术创新、智能化生产和高附加值产品,由此驱动劳动技能、劳动素质的显著提升,以及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的深刻变革。在竞争激烈的全球市场中,这种转变意味着各个经济主体需要不断寻求新的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国际环境。通过引入新技术、新思维和新方法,新质生产力推动创新与产业的良性互动、有效融合,并赋予产业更多活力和竞争力。当前,我国正处于生产力发展推动生产关系调整、带动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刻变革的关键时期,需要摆脱传统生产方式的束缚,转向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让新质生产力为经济发展带来更多机遇和发展空间,推动经济实现质的飞跃。

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高科技意味着采用先进技术和科学手段,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为引擎,助力生产过程更加智能化、自动化和数字化。高效能则体现在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产过程效率的提升,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高质量强调产品的优良品质和符合标准的生产流程,确保产品具有持久耐用、安全可靠、绿色环保的特性,这些特征共同构成了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新质生产力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导向,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载体,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推动产业向着更加可持续、高品质的方向发展,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事实证明,新质生产力将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关键驱动力。

新质生产力以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为动力支撑,正在塑造出不同以往的生产力新样态。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全世界范围内兴起,以数字化、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和元宇宙等为表征的技术手段正成为推动生产力变革的重要力量。技术革命在革新生产方式过程中促使社会整体变革,从而形成全新的生产方式、社会关系。通过持续探索新机遇、运用最前沿的科技工具,引领行业发展潮流,实现生产模式的彻底转变,最终塑造出不同以往的生产力新样态。此外,新质生产力对生产要素配置效用提出了更高要求,高端技术型人才将在很大程度上替代简单劳动力,生产资料将呈现数智化特征。通过创新性的生产要素配置,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效用,通过系统性的要素深化,创造更多附加值,形成战略性竞争优势。与此同时,技术变迁持续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并为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提供契机,只有在产业转型升级并深度融合的过程中,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动力才能源源不断地更新迭代。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凭借超大规模内需市场、完备的产业体系以及成本优势,创造了经济长期快速增长的奇迹,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跨越。伴随着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和内生动力的深刻变化,进一步增强我国后发优势,确保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依靠关键性、颠覆性技术为其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发展新质生产力则满足了适应高质量发展的生产力内在要求。

技术变革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创新动力。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主导,能够推动数字技术与生产要素深度融合,通过技术变革补齐产业“短板”,提高生产效率,实现经济增长模式由以资源消耗、劳动力和资本投入驱动的“粗放式”增长转向以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集约式”增长转变。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就是提升我国核心技术竞争力的过程。数智化技术与各产业深度融合,不断优化技术、人才、数据等关键生产要素,积极推进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持续转型升级、优化迭代,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蓬勃发展,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链条延伸,最大程度释放产业网络综合效益,实现经济增长与质量提升的有机融合,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特别是在先进制造、高新技术、数字服务等领域涌现出颠覆性创新技术,有助于我国在当前及未来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实现“变道超车”,重塑产业发展新优势。

绿色发展为高质量发展筑牢生态根基。绿色发展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新生产力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导向,倡导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模式,摆脱了高度依赖物质资源投入和高碳排放的传统增长范式,是对现有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和升级,具有可持续性和包容性特征,绿色化、低碳化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底色。随着新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的广泛应用将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实现生产方式的可持续性,助力各产业链绿色转型;绿色环保技术、循环生产流程的引入,为绿色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创新动力,将引导经济发展更多依靠技术进步和资源优化配置,并在节能减排、循环利用等方面不断探索前行。新质生产力将助力实现生产力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兼顾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加快我国经济朝着更可持续的方向迈进,筑牢高质量发展的生态根基。

数智化资本为高质量发展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一方面,数智化设备将使劳动者摆脱机械重复的劳作,颠覆性技术和新发展理念将逐渐被劳动者掌握,劳动者素质和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劳动力结构进一步趋向优化。数智化人力资本逐步形成和跃迁,成为新质生产力最可贵的因素,我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将逐步扩大,并向高收入经济体迈进。另一方面,新质生产力能够以创造性的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捕捉更广泛的消费者需求,在更大范围内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有效连接供给端与需求端。在生产力不断跃升的基础上驱动供给侧更加精准地匹配需求侧,大幅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同时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要求。此外,新质生产力带动生产力能级的跃升,将带来巨大增量效益,提高产业体系生产效率。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赋能。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加强创新驱动,加快原始创新和颠覆性科技创新,不断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应用效率。一是构建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培育科技创新生态圈,激励创新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支持新技术应用和创新企业孵化。二是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包括逐步优化基础学科建设布局,支持重点学科、新兴学科发展,以学科体系支撑研究体系。加快建设跨学科、高强度的协同创新平台,科学统筹、集中力量突破关键技术领域“卡脖子”问题,兼顾拓展先进领域科学研发广度和深度。三是加强科技成果的产学研衔接,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科技创新链条。通过将科技成果与产业需求有机结合,加速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的推广和应用,提高产业效率和质量水平。此外,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不是简单地将研究成果转化为产品,而是要实现技术与市场的有效对接。

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科技创新是产业创新的源动力,产业创新是科技创新的落脚点,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是加快构筑新质生产力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要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引领传统产业在研发、设计、生产、运营等各环节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巩固扩大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要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航空航天等领域,在前沿科技领域抢占先机,培育壮大产业发展新动能,提升产业竞争力。要前瞻谋划布局未来产业,紧盯全球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趋势,利用人工智能、先进计算等技术精准识别高潜能未来产业,重点推进生物产业、区块链产业、空天技术、类脑智能、量子信息产业等未来核心产业发展。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通束缚发展的堵点卡点。生产关系应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发展新质生产力需构建相应体制机制。在新征程中,要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打破阻碍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制度障碍,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要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激发市场活力,促进先进生产要素向新质生产力流动。同时,推进科技领域改革创新,增强科研自主权,释放科技潜能。此外,要扩大对外开放,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营造良好国际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厚植绿色底色。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新征程上,加快构筑新质生产力竞争优势必须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动形成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要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围绕做强绿色制造业、发展绿色服务业和壮大绿色能源产业为重心加快绿色科技创新的推广应用,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和供应链,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效绿色优质产业集群。要优化支持绿色低碳科技研发的政策工具箱,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绿色低碳技术评估认证体系,加快绿色低碳科技成果转化流程,激励企业提高绿色低碳科技的研发投入和推广应用。要加大绿色低碳科技研发的金融支持,灵活运用绿色贷款、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等金融工具,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流向绿色低碳型项目和企业,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

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福建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黄茂兴;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管理学系讲师 薛见寒

坚定信心 真抓实干 扎实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刚刚闭幕的2024年全国两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今年政府部门干什么、怎么干作出安排部署,凝聚了共识、提振了信心、鼓舞了干劲。财政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两会精神,按照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要求,加大财政宏观调控力度,提升财政管理监督效能,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财政保障。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财政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有力有效服务保障党中央治国理政、当家理财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党领导下的财政工作始终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做好财政工作,首先也是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牢牢把握财政工作的政治属性和财政部门的政治定位,把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履职尽责的座右铭,有力有效服务保障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当家理财。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事关财政改革发展的重大长远问题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关于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总书记强调“宏观调控必须适应发展阶段性特征和经济形势变化,该扩大需求时要扩大需求,该调整供给时要调整供给,相机抉择,开准药方”,并在历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为财政政策定调指向,对赤字率安排、政府债券规模、税费政策、重点保障领域等提出明确要求。关于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总书记强调“健全现代预算制度,优化税制结构,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 “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关于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总书记强调“要一手抓结构性改革,一手抓补齐民生短板,适当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要求强化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把钱用到刀刃上。关于增强财政可持续性,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能超越发展阶段,不能提脱离实际的目标,更不能搞形式主义和‘形象工程’”。关于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总书记强调“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部署实施一揽子化债方案,要求建立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关于党政机关过紧日子,总书记强调“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目的是为老百姓过好日子,这是我们党的宗旨和性质所决定的”。关于加强财政管理监督,总书记把财会监督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严肃财经纪律,把各方面资金管好用好”,要求看好“钱袋子”、“账本子”。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财政工作的重要论述,思想深邃、谋划长远,深化了我们党对财政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财政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引。财政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财政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确保财政改革发展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以财政高质量发展助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二、增强信心、保持定力,牢牢把握积极财政政策的基调和内涵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2023年我国经济在风浪中强健体魄、壮实筋骨,全年经济总量超过126万亿元、增长5.2%,中国仍然是全球增长最大引擎。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68万亿元、增长6.4%,支出27.46万亿元、增长5.4%。同时,巩固当前经济总体回升向好态势还面临一些困难挑战,有的是多年累积的矛盾风险,有的是有效需求不足等结构转型带来的阵痛,也有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新挑战。我们既要看清发展大势,始终坚定信心,又要把握环境变化,保持清醒头脑,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这是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审时度势、综合考量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既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又充分考虑当前面临的机遇挑战;既保持了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又适当加强了相机调控、精准调控。财政部门要深刻领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政府工作报告具体部署,用好财政政策空间,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适度加力”方面,主要是加强财政资源统筹,组合使用赤字、专项债、超长期特别国债、税费优惠、财政补助等政策工具,保持适当支出规模。一是优化政策工具组合,加大财政支出强度。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3.9万亿元,合理扩大专项债券投向领域和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额度分配向项目准备充分、投资效率较高的地区倾斜;发行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同时用好2023年增发国债资金中结转2024年使用的部分,强化资金分配、下达、使用等情况监管,推动尽早形成实物工作量;赤字率按3%安排,继续保持较高水平,全国财政赤字规模达到4.06万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7000亿元,要优化结构、提高效能。二是优化对地方转移支付,加强地方财力保障。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保持一定规模,安排10.2万亿元,剔除上年和今年一次性因素后同口径增长4.1%;结合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优化省以下财力分布,推动财力下沉,增强地方高质量发展能力。三是优化税费政策,提高针对性有效性。统筹宏观调控、财政可持续和优化税制的需要,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继续规范非税收入管理,严禁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

“提质增效”方面,主要是推进财政管理法治化、科学化、规范化,把同样的钱花出更大成效,放大政策组合效应。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28.55万亿元,这么大的资金规模,管理好一点,效率就会进一步提高。落实党政机关要习惯过紧日子的要求,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既用好有限的增量资金,更下大力气盘活、调整存量资金,强化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和基本民生财力保障。增强财政政策效能,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完善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全过程管理机制,进一步整饬财经秩序,提升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深入开展财政承受能力评估,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政策协调配合,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

三、坚定不移支持高质量发展,着力强化资金和政策保障

新时代的发展必须是高质量发展。财政部门要毫不动摇坚持高质量发展这个新时代的硬道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发挥财政结构性调控优势,强化重点领域资金和政策支持,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支持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多措并举、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用好产业基础再造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强化制造业领域重点研发计划、重大专项等资金保障,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推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和数字化转型,增强企业创新发展能力。深入实施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和首批次重点新材料应用保险补偿,促进重点产品创新应用。发挥政府投资基金作用,以市场化方式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制造业重点领域。

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始终把科技作为重点领域优先保障,财政投入向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国家战略科技任务聚焦。今年中央本级科技支出安排3708亿元、增长10%,其中基础研究支出安排980亿元、增长13.1%。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支持实施国家科技重大项目,推动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合力攻坚。适应新的科技领导体制和管理机制,深化财政科技经费分配使用机制改革。支持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科技人才,加强对青年科技人才的支持。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完善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农林水支出安排2.53万亿元、增长5.1%。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标准,加强对农业科技、农机装备、农业社会化服务等的支持,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进一步将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扩大至全国,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安排545亿元、增长18.7%。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增加到1770亿元,重点支持联农带农富农产业发展。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支持地方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等。实施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财政奖补等政策,引导农民积极参与乡村建设。

促进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健全城乡融合发展、区域合作互助等体制机制,提升国内大循环的空间和成色。支持地方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中央财政安排奖励资金400亿元。推动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着力解决农业转移人口稳定就业、住房保障、随迁子女教育等问题。支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完善支持重大区域战略的财税政策,强化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等的支持。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真金白银支持建设美丽中国。今年中央财政安排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转移支付651亿元,支持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以长江、黄河流域为重点加强水污染治理,强化土壤污染源头防控。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补助资金,支持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深入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完善与“双碳”目标相适应的财税政策体系,健全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四、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为党尽责、为民造福是财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财政部门要坚持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持续增进民生福祉,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加强财税与就业政策联动,促进扩大就业容量。中央财政安排就业补助资金667亿元,支持地方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着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统筹运用贷款贴息、税费减免、创业补贴等政策,多渠道支持企业稳岗扩岗、个人创业就业。支持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更好满足先进制造、现代服务、养老照护等领域人才需求。

支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落实“一个一般不低于,两个只增不减”要求,健全财政教育投入机制。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安排4.29万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15%。多渠道增加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支持改善县域普通高中基本办学条件,研究建立基于专业大类的职业教育差异化生均拨款制度。倾斜支持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改革发展,加快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建设。中央财政安排学生资助补助经费723亿元,减轻困难家庭教育负担。

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求,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卫生健康支出安排2.28万亿元。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30元,达到每人每年670元。推动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强化医保基金监管。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94元,支持完善公共卫生体系。推动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安排4.14万亿元。深入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月最低标准提高20元,中央财政对地方相关转移支付增长10.6%。推动个人养老金制度在全国实施,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指导各地建立完善基本养老服务经费保障机制,支持做好老年助餐、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集中照护等工作。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促进普惠托育服务发展。合理确定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加强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保障。

推动文化事业发展。支持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和适用性。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支持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改进文化艺术领域专项资金运行机制,引导创作更多优秀文艺作品。支持公共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低收费开放,推动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

五、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财政平稳运行、更可持续

发展是基础,安全是底线,促发展和保安全都是财政部门职责所系。财政部门要牢固树立底线思维,疏堵并举、综合施策,促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相统一。

兜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是财政最基本的职能。这些年中央财政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三保”制度机制,县级财政运行总体平稳,但个别地区“三保”保障压力仍较大。各级财政要坚持把基层“三保”摆在工作优先位置,坚决兜住“三保”底线。健全县级为主、市级帮扶(兜底)、省级兜底、中央激励的分级责任体系,压实各级各方“三保”责任,强化横向协同、纵向联动的“三保”管理工作机制。今年中央对地方均衡性转移支付安排2.57万亿元、增长8.8%,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安排4462亿元、增长8.6%,进一步强化地方财力保障。各地要坚持“三保”支出在预算编列中的优先顺序,足额安排“三保”支出预算。强化“三保”支出预算执行管控,依托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加强“三保”运行动态监测,及时提醒提示风险,依法依规妥善处置。

有效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党中央对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工作已作出系列部署,去年中央财政在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内安排一定规模的再融资政府债券,支持地方特别是高风险地区化解隐性债务和清理政府拖欠企业账款等。我国隐性债务规模逐步下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财政部门要远近结合、标本兼治,会同有关方面加快建立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在高质量发展中逐步化解风险。巩固前期化债成果,进一步推动一揽子化债方案落地见效,督促地方落实主体责任,竭尽全力化解风险。严格违规违法举债问题的监督问责,严格执行地方政府举债终身问责制和债务问题倒查机制,对新增隐性债务和不实化债等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问责一起,加大问责结果公开力度,发挥典型案例警示作用。着力构建防范化解隐性债务风险长效机制,完善全口径地方债务监测监管体系,分类推进融资平台改革转型。同时,优化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结构,科学合理安排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完善专项债券“借、用、管、还”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六、深化改革、加强管理,持续提高财政治理效能

科学管理是做好财政工作的“内功”。面对越来越大的财政收支规模和千头万绪的财政工作,财政部门要着力深化改革、加强管理,不断提高财政治理水平。

严格落实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要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党政机关要习惯过紧日子”,突出强调了过紧日子必须长期坚持。党政机关少花一分钱,民生事业就可以多安排一分钱。财政部门要将习惯过紧日子作为长期坚持的工作方针,推动各部门和单位把过紧日子要求落到实处。把严把紧预算关口,完善支出审核机制,强化“三公”经费管理,压缩论坛、展会等活动,严控一般性支出,同时必要支出也要从紧安排,项目支出、资产管理、政府采购、机关管理都要贯彻这一点,勤俭办一切事业。加强对过紧日子情况的评估,强化监督惩处,坚决防止搞“政绩工程”、“面子工程”。

进一步加强财政管理。树立大抓财政管理鲜明导向,提升法治化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完善财政法律法规体系,规范资金分配管理、政策制定实施自由裁量权,更好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工作。聚焦党中央决策部署开展重大财税政策全生命周期评价,增强政策精准性有效性。压实部门和单位对预算完整性、规范性、真实性以及执行结果的责任,全面推进支出标准体系建设,建立健全项目入库评审和滚动管理机制。加大预决算公开力度,扩大范围,细化内容,大力推进财政政策公开。更多运用信息化数字化手段支撑财政管理,完善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防止资金“跑冒滴漏”。

加大财会监督力度。财会监督是党中央赋予财政部门的重要职责。《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将违反国家财经纪律的行为纳入党的纪律处分范围,对财会监督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深入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意见》,完善财会监督体系和工作机制,依法依规加强对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等的财政、财务、会计活动的监督。推动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等修订,提高违法成本。组织实施财会监督专项行动,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理处罚,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在加强、聚焦、优化财政部监管局职能作用上下功夫,强化闭环管理,提升监管质效。推动财会监督与其他监督贯通协调,形成监督合力。

科学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目标要求,坚持分税制改革基本原则,并与党的十八大以来财税体制改革成果相衔接,持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研究健全现代预算制度,提高预算完整性,优化财政资源分配,加强重大决策部署财力保障。在保持宏观税负和基本税制稳定前提下,研究优化税制结构,健全地方税体系,完善绿色税收制度,推进非税收入改革。研究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探索建立促进高质量发展的转移支付激励约束机制。研究完善财政体制,加快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健全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

财政部党组书记、部长 蓝佛安

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

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是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明确要求,是我国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任务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把“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落实到位。必须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论述精神,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

一、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内在要求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特别是基于我国比较优势的变化,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更深层次改革,实行更高水平开放,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强大动力”,明确了在更高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对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深远意义。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意味着我国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将更多依托国内市场,能够有效化解外部冲击和外需减少对经济带来的影响,确保即使出现极端情况,我国经济也能基本正常运行,保持社会大局总体稳定。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国内循环的畅通无阻。当前,国内循环仍然存在部分领域行政配置资源过多、劳动力和土地等传统要素市场化改革、人才和数据等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壁垒等问题,客观上制约了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的提升。这些问题是涉及多个部门、多个领域的系统性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更好地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释放巨大的内需潜力,必须通过系统性深层次改革来完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意味着我国参与国际循环能够从供给和需求两个层面推动国内大循环不断升级,涉及各类要素、产品和服务在国际循环和国内大循环之间的高效跨境自由流动。这就要求我国推动更深层次改革,更好发挥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作用,在国际合作和竞争中不断提高中国企业全球配置资源能力,提升中国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

开放不仅包括对外开放,也包括对内开放。实行更高水平开放是促进国内大循环高效畅通的重要条件,各地只有突破自我发展的“小圈子”,融入国家统一的市场基础制度规则、市场联通设施、要素和资源市场、商品和服务市场、市场监管体系,才能推动形成国内统一大市场,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畅通流动。实行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必然要求。当前,以深圳、上海浦东为代表的沿海发达地区率先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生动实践,对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具有示范和带动作用。

二、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改革开放越往纵深发展,面临的问题和矛盾越错综复杂,越需要坚定不移地持续推进更高水平开放,以更深层次改革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

我国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后,客观上要求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和生产力发展路径,对调节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的体制机制进行深层次改革,培育发展符合新发展理念的新质生产力,并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必须看到,这一过程必然要求面向全球引入一切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优质高端要素,借鉴学习其他经济体发展先进生产力的成功经验,也必然要求我国在推进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领域深层次改革的过程中,不断提升高水平开放的能力和水平。对接或超越国际先进科学技术和规则标准,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国内国际堵点卡点,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才能在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中,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各类国内外优质生产要素向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方向顺畅流动并集聚,实现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的优化组合跃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大幅提升。

新征程上高水平开放展现出三个显著特征,一是更大范围,既包括传统边境领域的对外开放,也包括知识产权保护、竞争政策等领域和国际高标准规则的对接相容;既包括对外开放,也包括对内开放,更加注重开放发展的内外联动性。二是更宽领域,我国在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的同时,不断拓展深化服务业、农业全方位对外开放,大幅放宽市场准入,在更多领域允许外资控股或独资经营。三是更深层次,我国在推动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的同时,更加注重制度性、结构性安排,积极主动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也就是围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在优化区域开放布局的基础上,以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为重点,聚焦投资、贸易、金融、创新等对外交流合作重点领域,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塑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三、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取得新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时强调,“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又一个重要年份,主要任务是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进一步深化改革的一系列重大原则,为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作出更加清晰的顶层设计。各地区各单位各方面必须加强协同、加大力度、加快进度、拓展深度,在关键处落好子起好步。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凝聚形成新征程推进改革开放的合力。当前,我国改革正处于攻坚期和深水区,各地区各部门能够靠自己的力量进行改革的事项都在有序推进,改不动的大部分都是牵扯利益多、难度大、风险高的事项,单由一个地方或一个部门难以顺利推进、取得全面成功。这就需要下大力气凝聚全国人民共识,坚定改革开放的信心,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把党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广泛团结起来,把国内外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充分调动起来,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最大限度集中群众智慧,在更高起点上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

发挥自贸试验区等重大平台试点探索先行示范作用,协同推进“啃硬骨头”“涉险滩”事项。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重要举措。经过十年发展,我国已设立22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并在2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下设70个片区,以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为抓手,积极探索、投石问路,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引领性制度创新成果。《关于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促进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意见》对制度型开放和投资、贸易、金融、创新等对外交流合作领域体制机制创新进行了全面部署。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新体制的改革涉及面广泛,有些还是难啃的“硬骨头”,必须强化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优势,明确各部门的主体责任,及时跟进可落地的配套改革举措,聚合协调推进改革的正能量。

加快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奠定坚实基础。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教育、科技、人才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提振发展信心,增强经济活力,以更大力度办教育、兴科技、育人才”。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塑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要把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开放作为优先项。教育、科技、人才三者是相互关联的。其中,人才是第一资源,既是经济高质量发展最为关键的生产要素,也是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其他生产要素可以依附的重要载体。从改革的系统工程理论来看,推进经济体制、科技体制以及教育体制等领域的改革开放,需要大力推动科技同经济的深度融合,将教育、科技、人才作为一个整体,以高素质人才跨境自由流动为重点完善对外开放战略策略,畅通三者良性循环,形成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以建设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抓手,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和发展,激发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整体效应。

着力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在确保安全前提下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提出,当前需要统筹的两大战略任务,一是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二是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这两个方面是紧密联系的。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越开放越要重视安全,着力增强自身竞争能力、开放监管能力、风险防控能力。一方面,要坚持底线思维、极限思维,抓紧健全极端情形下的国家安全保障体制机制;另一方面,要以高水平开放为目标,运用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各种新兴技术,积极推动多部门协同联动创新监管方式,全面提升各级政府整体监管能力水平,加快提升国家治理能力,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奠定制度基础。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罗蓉

金融透视
张文武:做好五篇大文章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2023年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是我国金融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重要会议。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新时代新征程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是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当前的首要政治任务。工商银行将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心怀“国之大者”,切实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为建设金融强国、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积极贡献力量。

深学细悟,准确把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金融工作举旗定向、谋篇布局,对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八个坚持”是党关于金融工作的理论升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持续推动金融发展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极大开拓了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用“八个坚持”深刻阐释了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基本要义,科学回答了根本保证、价值取向、根本宗旨、永恒主题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体现了“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有机统一,与习近平经济思想、关于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一脉相承,是研究新时代金融发展规律的“金钥匙”。“八个坚持”凸显了党的领导是做好金融工作的“根”和“魂”所在,必须坚持和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全面领导,确保金融工作沿着正确道路和方向前进。“八个坚持”贯穿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无论是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是建设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根本上都是为了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八个坚持”突出问题导向,聚焦金融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科学回答了新时代金融发展“稳与进”“活力与秩序”“开放和安全”等关系,强调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体现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展示了强大的实践引领力。

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迫切要求。国家兴衰,金融有责。金融强是经济强的重要特征和必然要求,经济强国大多拥有完善的金融体系。近年来,我国金融业快速发展,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次鲜明提出“金融强国”目标,把金融提升到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高度,并定位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有力支撑,凸显了建设金融强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这要求广大金融工作者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新气象新面貌新作为革故鼎新、勇毅前行,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打造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现代化金融机构是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建设金融强国,必然要有现代化金融机构作支撑。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强调“国有大型金融机构要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现代金融企业提供了指导和遵循。工商银行成立40年来,始终牢记初心使命,秉持打造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现代金融企业的愿景,以实际行动积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实现了综合实力、价值创造力、国际影响力的显著提升,为深度融入金融强国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工商银行将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深刻把握功能性与营利性,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和防范化解风险的能力,在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上发挥更大作用。

强化党建引领,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做好金融工作的根本保证。新时代以来,我国金融发展之所以能够有力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重要贡献,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

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全面领导,确保金融事业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实到位。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质金融服务需求。践行金融工作的人民性,聚焦广大市场主体的“急难愁盼”问题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围绕民生重点领域,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和普惠性的服务体系。

坚持全面从严管党治行,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加强党性修养“软约束”,遵守党规党纪“硬杠杠”,做到存敬畏、知戒惧、守底线。坚持“一岗双责”,贯通抓好中央巡视、审计、监管整改,驰而不息反“四风”,一体推进“三不腐”。坚持严管与厚爱并重,引导员工把握“亲和清”“是和非”“义和利”的关系,不断提升纯洁性、专业性、战斗力。

做好五篇大文章,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

坚持服务实体经济根本宗旨,切实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围绕五篇大文章,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做到总量足、结构优、节奏稳、可持续,更好发挥工商银行服务实体经济主力军作用。

发挥科技金融优势,助力自立自强。牢牢把准科技强国前进方向,推动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成果形成新质生产力,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变革、先进制造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服务“大中小微”全客户,分层制定差异化服务策略,为科技领军企业、重大项目、卡脖子领域提供定制化金融服务方案,完善对“专精特新”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等中型企业的金融服务,为科技型小微企业提供更加精准、流畅、聪明的数字化服务,提升金融服务的适应性。用好“股贷债保”全产品,持续优化专营机构、专项行动、专属产品、专门风控、专享保障的科技金融“五专”服务体系,坚持并购、股权、债转股协同发力,支持科技型企业债券发行,运用好科技型企业风险分担补偿和银保联动机制,打造服务科技金融的良好生态。贯通“产学研金”全链条,依托“链主”企业,发挥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强对科研院所的金融服务,积极融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全流程,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四链耦合”。贯通制造业金融、科技金融服务,实施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专项计划,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助力端牢制造业“饭碗”。

擦亮绿色金融底色,共建美丽中国。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高质量绿色金融服务支持国家“双碳”目标,助力建设美丽中国。丰富绿色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多元化、全链条的绿色金融产品服务体系,重点布局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制造等绿色产业领域,积极推动绿色贷款扩量提质。助力维护能源安全,统筹做好“能源保供”和传统能源低碳转型金融服务,用足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优质企业节能、减污、降碳融资需求,合理控制高碳行业资金投入。完善绿色金融管理体系,优化绿色金融统计、管理、监测体系,推动绿色贷款识别管理、节能减排统计、投融资碳核算的智能化管理;构建稳健有效的ESG风险管理体系,重点加强对气候风险、生物多样性风险等新型环境风险的研究探索,夯实绿色金融发展基础。

涵养普惠金融活水,促进共同富裕。提升金融服务的普惠性,让兼具安全性、收益性、流动性的金融服务更多走进寻常百姓家,助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促进共同富裕。提升小微企业服务质效,持续优化信用、抵质押、数字供应链数字普惠产品,线上线下一体化扩大服务触达范围,做好首贷户支持,打造融资、支付结算、撮合对接等综合化普惠服务体系,满足企业及企业主多元化需求。加大乡村振兴支持力度,加强对涉农龙头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重点主体支持,聚焦高标准农田、现代农业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提升金融支农精准性,助力端牢粮食“饭碗”。助力民营企业加速发展,落实“两个毫不动摇”要求,推动服务民营企业“新八融”措施加快见效,提升民营企业金融供给质量和规模。

提升养老金融温度,满足人民需要。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以优质养老金融服务增进人民福祉、服务银发经济、加快自身转型,推进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做优养老金管理,做好基本养老保险配套金融服务,保障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健康运营,助力企业年金扩大覆盖面;做好个人养老金账户开立和服务,完善个人养老金投资产品线,支持个人养老金推广。做好养老服务体系,运用好“工银爱相伴”长辈客群服务品牌,围绕养老财富积累、投资、消费全过程,整合产品服务,构建全生命周期养老财富管理服务体系,健全线上线下渠道适老化功能。做强养老产业金融,围绕健康产业、“银发经济”、养老地产、老年用品等重点领域优选市场主体,加大融资支持力度,围绕养老企业资金流、信息流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做大养老产业链服务。

增强数字金融动能,共享发展成果。加快金融服务数字化转型,以数据和技术为关键生产要素,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提升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和竞争力。夯实自主可控基础,打造“弹性架构、融合智能、安全可控、云化基建、柔性敏捷”数字技术生态,夯实企业级数字技术支撑体系,深化自主可控转型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网络与数据安全防护,筑牢新时期金融发展基石。筑牢数字金融阵地,重点推进以客户为核心的智慧运营体系,探索组织模式和数据资源运营模式创新,通过线上线下协同,强化服务精准触达,提升客户全流程体验和服务效能。加强重点领域赋能,与其他四篇大文章同题共答、相互促进、协同配合,重点赋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领域业务创新和数字化转型,持续加大对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和传统行业转型升级支持力度。

统筹开放安全,当好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

将防控风险作为永恒主题,增强“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统筹发展和安全,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实现开放与安全的动态平衡。

助力金融高水平开放。坚持服务“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强化境内外联动,加大对外贸外资企业及其境外上下游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吸引更多外国企业来华展业兴业。发挥工商银行全球化布局和金融科技优势,用好“工银全球付”等产品,助力跨境支付渠道安全可靠。顺应产业梯度转移趋势,聚焦外贸全链条金融需求,构建外贸客群服务新模式,做好“新三样”等领域龙头企业金融服务。聚焦共建“一带一路”重大项目,完善跨境联动服务机制,助力“一带一路”“八项行动”,提升对区域内客户的金融服务水平。

守牢金融安全底线。树牢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刻认识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断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将资产质量作为银行经营的“生命线”,提升资产选择能力,切实筑牢一道防线,以跨越时空的预判,实现自身穿越周期的稳健发展,做好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坚持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加强集团科技系统的并表管理,以关键系统、关键业务、关键资源保护为核心,构建全面、立体、严密的科技和网络安全体系,完善极端场景应急预案,确保业务平稳运行。在监管指导下开展工作,落实存贷款价格自律等监管要求,把合规发展打造成竞争力的内核,与金融同业共同构建良好的业务发展生态。坚持疏堵并举,助力高风险地区政府债务风险缓释,形成风险防范化解长效机制。树立正确业绩观,坚持按金融发展规律办事,保持经营理性,统筹资本、资产、资金管理,提升商业可持续性。站在立行之本的角度推动存款稳定均衡增长,发挥结算金融优势,强化结算资金沉淀,努力为服务实体经济争揽更多低成本可用资金。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推动资产规模增长与资本补充能力相匹配、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积极对冲营收增速放缓对内源性资本补充的影响,确保资本充足率持续满足监管要求,并保有一定的安全边际,推动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与价值创造能力同步提升。树立辩证风险观,坚持“房住不炒”定位,一体做好“保交楼”、扩需求、防风险、促转型金融服务,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优质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助力“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城中村改造、保障性住房“三大工程”建设,促进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

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 张文武

人民币汇率走势2023年回顾与2024年展望

2023年,世界经济增长缺乏持续动力,物价水平已有回落但尚处高位,滞胀问题仍较为突出。为治理通胀并兼顾经济增长,美、欧等主要发达经济体继续收紧货币政策但加息幅度显著放缓,美债收益率高位盘整,美元指数几度起伏,非美货币走势分化;我国经济持续恢复、回升向好、动力增强,主要宏观指标国际比较占优,人民币汇率总体表现出较强韧性,有效发挥了自动稳定器作用。展望2024年,世界经济增长预计进入调整期,通胀压力继续缓解,美联储和欧央行等货币当局大概率启动降息周期;中国经济保持平稳发展的有利因素较多,未来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国际收支延续基本平衡格局,人民币汇率将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对美元汇率呈现双向波动、逐步回升态势,对一篮子货币汇率或稳中有升。同时,考虑到国际政经局势复杂多变,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调整路径具有不确定性,市场波动可能加剧。

一、2023年人民币汇率走势回顾

2023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总体表现出宽幅震荡态势、较一篮子货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全年走势主要分为四个阶段:

一是年初至2月初,对美元汇率快速升值,对一篮子货币汇率稳中有升。美国通胀增速趋缓,202212CPI由此前的7%以上回落至6.5%,市场预期美联储放缓加息步伐,美元指数震荡走低至101下方。国内疫情防控政策持续优化,各地经济社会活动加快回归正轨,市场情绪振奋乐观,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由上年末的6.9514一度升穿6.7CFETS指数亦由上年末的98.67升破100整数位。

二是2月中旬至5月初,对美元汇率区间震荡,对一篮子货币汇率较为稳定。美元指数先升后落:一方面美国通胀表现出较强黏性,非农就业人数、制造业PMI等经济数据超出市场预期,美联储继续加息,美元指数一度冲高至105上方;另一方面,硅谷银行倒闭、瑞士信贷被收购,美欧银行业压力骤升,引发市场对美国经济前景的担忧,美元指数高位回落。国内经济企稳回升,一季度GDP同比增长4.5%、开局运行良好,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6.77.0区间内波动,CFETS指数主要在99100.5区间震荡。

三是5月中旬至10月末,对美元汇率波幅较大,对一篮子货币汇率保持走升。美联储5月、7月继续加息,叠加美国GDP等数据高于市场预期、财政部发债规模激增等因素影响,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至5%一线的2008年以来最高,美元指数宽幅震荡后升破107整数关口、创年内高位,欧元、日元等非美货币普遍走弱。我国多项稳经济政策组合发力,二三季度GDP同比保持较快增长、增速优于主要发达经济体,货物贸易项下跨境资金净流入稳定,宏观指标明显改善。同时,监管部门综合施策、校正背离,采用适时上调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系数、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等举措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和预期管理,外汇市场运行基本平稳、交易保持理性。8月下半月以来,人民币对欧元、英镑、日元等非美货币保持升值势头。

四是11月初至年末,对美元汇率蓄势走强,对一篮子货币汇率运行平稳。美国就业、通胀等数据趋弱,美联储12月议息会议继续维持利率不变并下调经济增速预测,点阵图暗示2024年降息三次。受上述因素影响,美债收益率高位回落,美元指数走跌。我国消费、工业增加值和工业企业利润等数据整体向好,宏观经济继续保持恢复态势;境内银行间市场主动卖汇规模明显增长,期权风险逆转指标降至年内低位,市场预期转好,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蓄势走强至7.10下方,CFETS指数平稳运行。

二、2023年人民币汇率走势影响因素

2023年,从主要宏观指标、现代产业体系、科技创新突破、改革开放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民生保障巩固、安全发展基础等多维评价,我国经济运行回升向好,而美国等发达经济体继续收紧货币政策产生外溢效应、国际金融风险事件和地缘政治冲突等外部不确定因素推升全球市场避险情绪,人民币汇率受以上因素影响宽幅震荡。具体来看:

一是“三个大盘”是人民币汇率保持韧性的坚定基础。宏观经济大盘方面,我国经济呈现增速较高、就业物价平稳、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的特点,2023GDP增长5.2%,在国际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国际收支大盘方面,疫情防控转段后服务贸易收支稳步恢复,货物进出口顺差再度超过8000亿美元,前三季度经常账户顺差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1.6%,继续处于合理均衡区间。储备大盘方面,我国储备规模保持在3万亿美元以上且结构持续优化,2023年外汇储备增长超1100亿美元、余额相当于15个月进口支付额,同时继续增持黄金,外围风险抵御能力增强。

二是美联储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加大利差变动。美联储2023年共加息4次、将联邦基金目标利率推升至5.25%5.50%20011月以来最高水平,同时每月开展缩表操作、年内减持美国国债超7000亿美元,推动了各期限美债收益率高位震荡。我国货币政策保持稳健,从总量、结构、价格三方面发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环境。由于汇率对利差变动保持高度正相关性,因此阶段性出现波幅放大走势。

三是国际金融风险事件和地缘政治冲突推升全球避险情绪。在美联储陡峭加息背景下,硅谷银行爆发流动性危机并宣告破产倒闭,引发美国区域性中小银行挤兑危机,全球金融市场遭受冲击。另外,俄乌地缘政治局势持续动荡,巴以双方爆发近年来最严重冲突,红海航道危机威胁亚欧供应链稳定,致使全球市场避险情绪明显升温。

三、2024年人民币汇率走势展望

2024年,在世界经济增长进入调整期、通胀压力继续缓解的背景下,美联储和欧央行等货币当局大概率启动降息周期;我国将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提质增效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精准有效,人民币汇率有望呈现温和回升态势,交投中枢可能升至7下方,对一篮子货币汇率或稳中有升。如遇国际政经“黑天鹅”事件或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超预期调整,波幅区间将增大。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如下:

一是我国经济继续回升向好,美国经济增速将放缓。我国方面,积极处置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制定实施一揽子化债方案,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增量政策和存量政策叠加,有助于进一步畅通经济循环,不断强化内生动力;投资和消费料将成为拉升经济的重要动力,我国仍是全球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美国方面,劳动力市场降温、薪资增速回落约束消费意愿,高利率环境加重企业债务负担并掣肘财政扩张能力,加息滞后效应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将逐步显现,IMF202310月《世界经济展望》中预测美国2024年经济增速为1.5%,较2023年下调0.6个百分点。

二是我国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内在基础稳固。经常项下,发达经济体整体增速放缓、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等因素或对我国出口形成一定拖累,但新兴市场经济增长仍然较快、贸易需求不断成长,同时近年来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占比持续提高,以电动载人汽车等“新三样”为代表的高附加值产品出口竞争力显著增强,以上力量将有效补足外贸动能,对我国货物贸易顺差形成有力支撑。资本与金融项下,2023年共有81家机构获批QFII资格,范围覆盖全球1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截至12月末,境外机构在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托管余额为3.67万亿元人民币,自9月以来外资总增持额达4900亿元。中美利差收敛及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优化营商环境,有利于提升人民币资产吸引力,预计将有更多外资加大中国债券配置、来华兴业布局。

三是主要非美经济体货币政策边际转松。欧元区、英国等西方发达经济体2022年以来持续加息,但目前面临着通胀降温和增长乏力的宏观场景,为拉动需求、对冲“硬着陆”风险,欧、英等央行料将在2024年随美联储步伐下调利率。日本通胀持续高于2%的目标水平、失业率保持低位,市场预期春季涨薪因素或促使日央行退出超宽松货币政策,今年上半年行动概率较大。此外,沙特、阿联酋等盯住美元的经济体,受美联储转向影响亦将跟随降息。综合来看,多数经济体货币政策边际转松,有利于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稳中有升。

四是国际政经风险事件加剧市场动荡,美欧货币政策调整路径具有不确定性。一方面,当今世界变乱交织,俄乌冲突、巴以冲突、红海航道危机等事件层出不穷,国际纷争和军事冲突多点爆发,地缘政治形势阴云密布;全球经济低增速、高利率、高杠杆的宏观环境可能引爆潜在金融风险,助推避险情绪、加剧市场动荡。另一方面,美国总体通胀趋缓但服务领域黏性仍存,降息节奏还受就业等数据影响具有不确定性,转向时点可能迟于市场预期;欧元区制造业和服务业PMI连续多月位于荣枯线下方,然而欧央行坚持“谈论降息为时过早”的观点,欧元区政策调整路径和欧元走势难料。

中国工商银行金融市场部 李金宇 祝养豹

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面临新课题

摘要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我国加大了金融不良资产处置,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然而,虽然指标上金融资产不良率保持在较低的水平,但金融风险的压力似乎不断加大。研究发现,高风险金融机构的数量(尤其是具有系统重要性高风险金融机构)与全市场金融危机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在实践中,防范化解有问题金融机构比防范化解不良资产更难、更复杂,考验的不仅是直接经营者,更重要的金融市场监管者。为此,本文就有效发挥金融稳定保障基金作用方面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有问题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存款保险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我国加大了金融不良资产处置,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然而,实践中我们越来越感觉到,虽然指标上金融资产不良率保持在较低的水平,但金融风险的压力似乎不断加大,尤其是一些高风险金融机构不断“暴雷”,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研究发现,高风险金融机构的数量(尤其是具有系统重要性高风险金融机构)与全市场金融危机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实践中体会,防范化解有问题金融机构比防范化解不良资产要难得多,考验的不仅是直接经营者,更重要的金融市场监管者。有问题金融机构与不良资产都具有宏观金融风险的底层驱动力,但在风险传染力度、价值恢复的经济周期敏感性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别(梅冬州和马振宇,2023),因而风险处置策略与方式也应该完全不同。

一、有毒资产与有毒机构的系统性风险冲击力有很大差别

市场上通常将不良金融资产称之为“有毒资产”,将有问题金融机构称之为“有毒金融机构”。一般的来说,有毒金融机构肯定伴随着大量有毒资产,但存在有毒资产的金融机构不一定就是有毒金融机构,尤其是从系统性金融风险评估与处置的角度来看,二者有着质的区别。

从微观上来看,个体金融机构的差异很大。一方面,由于金融风险不能完全内部化,尤其是系统性金融风险无法核算收益与损失,因而无法计提拨备,无法在会计上核销,只能由监管部门对于有问题金融机构在事前保持敏感、提前识别,事中从严监管、及时处置。另一方面,如果单个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堆积水平超出资本兜底能力,一旦遭遇市场环境变化,很容易演化成破产风险。与此同时我们也注意到,2020年以来全球新冠疫情和地缘冲突严重扰乱供应链,官方与主流媒体都认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余永定,2023),金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尽管经过强化监管和积极主动的风险处置,整体金融风险形势仍处于可控状态,但个别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难以实质性降低,官方评估的高风险银行机构仍然有几百家之多(实际可能更多)。

我们在实践中注意到,有问题金融机构的破坏力远大于金融不良资产。20世纪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警醒中国决策层高度重视银行不良贷款的宏观破坏力,毅然决然成立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对口接收和专业化处置相关银行剥离的不良贷款。与此同时,加大银行商业化改革力度,借助财务重组、引进战略投资者和上市等金融手段,再造“好银行”。随着银行造血功能的恢复,商业银行核销不良贷款的能力不断增强,监管部门也始终将不良贷款率作为重要的核心评价指标。经过多年的努力,不仅银行体系的不良贷款率水平相对较低,而且保持稳定,不良贷款对于宏观金融稳定的威胁程度大为降低。然而,金融风险如同病毒,不可能被消灭,风险变异是常态。攻击金融稳定的宏观金融风险也是随着政策、环境变化而不断变异的(黄益平,2022)。我们注意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攻击金融稳定的主要金融风险,正在由不良资产转变为有问题金融机构。宏观上的金融风险阻断战略重点,应该由阻断不良资产对于金融机构的威胁转向阻断有问题金融机构对于金融体系的威胁。

从理论上观察,有问题金融机构与不良资产都会对金融体系产生相应的冲击,但两者的冲击力和宏观风险效应是完全不同。譬如,单一有问题金融机构的规模一般都会大于单一客户造成的不良资产,单一有问题金融机构在金融体系中的相关性风险影响力,也要远大于单一客户违约对于金融体系带来的相关性风险,即使是规模较大、供应链和资金链比较复杂的客户,其违约对于金融系统带来的冲击波也小于同等规模的有问题金融机构。不仅如此,单一客户违约,如果金融机构计提了足够的拨备或虽然拨备不足但积累的资本实力很强,可以自身消化违约风险而不至于外溢;而有问题金融机构则不同,一旦风险暴露,立刻外溢到金融市场,如果中央银行和监管部门处置不及时、不恰当,就有可能引发剧烈的市场动荡甚至诱发金融危机。

我们还注意到,一般的不良资产对于市场周期有较强的敏感性,随着市场形势变化其自身的实际价值也会发生不断改变,既存在所谓的“冰棍效应”,也有所谓的“时间换空间”策略。有问题金融机构则不同,其自身价值变化对于市场周期的敏感性很低,不是“久拖无益”,而是根本就拖不下去。

二、有问题金融机构的处置更复杂

从风险处置技术上来看,比较而言,客户违约概率的计量技术比较成熟,但有问题金融机构的识别难度更大,现有风险评估技术还不足以及时识别和判断,无论是监管部门的评级还是专业评估机构的评级,目前都面临着一系列技术瓶颈有待突破。2023年初影响全球金融市场的硅谷银行破产案就是有力的证据之一。202337日,硅谷银行宣布很荣幸连续被福布斯杂志评为美国最佳银行,但3天之后就破产了(王中,2023)。

不仅如此,我们还应该看到处理有问题金融机构的难点,不同于处置不良资产,对金融风险处置专业机构的能力要求,有许多质的变化,譬如通晓银行资产负债的财务专家、对于股东进行追责的法律追索专家,以及公司治理专家。因此,市场呼唤这样的专业风险处置专家尽快形成市场群体。中国传统AMC尚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存款保险公司也不胜任这样的使命。

应该看到,中国问题金融机构处置仍属于行政主导阶段,由国家兜底,市场化程度偏低。长期以来,中国主要依靠政府行政干预处理问题金融机构。采取的方式主要包括三种。一是政府指定一家健康金融机构托管或者合并问题金融机构,将风险直接转嫁给健康金融机构。这种方式的有效性取决于该金融机构的重组水平与风险吸收能力,而大部分金融机构不具有这方面的专业能力,简单“拉郎配”不能达到切断或消除风险的目的,而是传导风险,致使接管方陷入支付危机。二是将问题金融机构关闭,组织对关闭的金融机构进行破产清算工作。对于一家规模较小、业务和资产结构简单的有问题金融机构,这种处理方式没有太大的挑战,但对于规模较大、业务和资产结构比较复杂的有问题金融机构,破产清算的成本是值得决策者反复权衡的。三是“依靠行政责任制分片包干”的处置模式,个案效果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不可持续。即使在对问题金融机构处理的组织安排上,各监管部门一起上阵,或由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为主导,地方性金融机构由地方政府牵头清算处置,有主管部门的全国性金融机构,由主管部门牵头组织清算,或由央行行使最后贷款人职责组织不良债权的清收处置。这种分散化的处置方式,有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落实相关责任、迅速阻断风险的好处,但也有其局限性。主要表现在资金援助者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由于多数情况下,央行只负责出资救助,而没有后续的不良债权管理,因而无法保证其债权的止损与价值修复,更谈不到价值提升,全社会的总体动态处置成本越来越高。

有效处置有问题金融机构,面临的困难很多,但法律缺失或法律掣肘现象随处可见。在近些年有问题金融机构处置过程中,国家层面也意识到现行法律体系仍存在一定不足,需要一部统一的国家立法完善顶层制度设计,总结吸收有益处置经验,并保持与国际接轨。20224月,人民银行发布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稳定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部草案充分总结了过往的金融风险处置经验,意在建立维护金融稳定的长效机制。可以说,草案体现了国家建立健全“有问题金融机构中国式处置方案”的初衷。

三、怎样有效发挥存款保险体系的特殊作用

就怎样有效处置有问题金融机构而言,我们不仅要看到其难点和特殊性,也要关注国际经验。在中国也有一个多年来没有完成的体制机制创新问题,即中国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的作用和未来改革方向。诚如前面指出的,国际上存款保险公司(例如美国FDIC)在有问题银行托管处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自2015年颁布《存款保险条例》以来,存款保险基金一直缺乏一个落地实施机构,直至人民银行于包商银行宣布接管之日(2019524日)成立了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在此次包商银行风险处置中,存款保险公司全面深度介入,通过参与发起设立蒙商银行,参与认购徽商银行内资股等方式提供资金支持,促成两家金融机构收购承接包商银行资产和负债,对最终的风险化解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存款保险条例》相关规定较为原则,制约着存保公司的功能发挥,《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1)》也指出的,应参照国际通行做法,适当扩大存款保险基金的使用范围,进一步明确和完善有关资金支持方式、实施接管和清算等方面内容,推动建立健全金融机构市场化退出机制。

与金融稳定立法相配套的是设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方式化解风险隐患,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应该说,中央对于当前金融风险形势的分析判断是客观冷静的,对于多年来积累的风险处置经验予以充分肯定,对于当前以及今后重大金融风险处置做出了创新性的整体安排,确保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金融体系处于整体风险可控的安全状态。基于多年实践经验和对国际经验的比较研究,在有效发挥金融稳定保障基金作用方面,我有几点建议。

一是坚持匹配资源投入。我国在不同历史时期分别对证券、保险、信托和银行等行业建立了风险处置基金(不同行业具体的名称不同)。这些基金资金来源、运用、管理主体及法律基础存在较大的差别。2008年《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2015年的《存款保险条例》,分别参照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初步确立了国内保险行业、银行业风险处置资金的管理机制。相对于近年来高风险金融机构的案例,这些基金的资金总量偏少、缺乏统筹配合、应用机制有待细化。2021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化解风险要有充足资源,研究制定化解风险的政策,要广泛配合,完善金融风险处置机制。此次设立的金融稳定保障基金,不仅显著增加了风险处置的公共资源,还可以通过该基金进一步协调已经运作的其他保障基金,有效提升整体风险处置能力。

二是坚持市场化方向。2013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处理经济金融领域的问题,要立足市场、依靠市场、保护市场、完善市场,因此必须遵循经济和金融规律。金融机构是最活跃和灵敏的市场主体之一,只有通过市场化的方式,才能最大化地利用各种经济主体的专业优势和各种专业市场的定价能力,最大程度地盘活存量资源,最大限度地降低处置成本。

三是坚持法治化原则。法治是市场经济的前提,是有效规范经济主体和各类交易关系的最强依据,更是提高处置效率的最大保障。要尽快完善破产制度,优化金融机构监管法律法规,保证处置工作的合法性,不留后患,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这一点,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压实地方属地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防止个别地方存在的逃废债倾向。

四是坚持专业化优势。金融机构的日常运营,就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风险处置中的金融资产价格和交易,更是取决于多种因素的专业工作。从全球看,风险处置工作的专业性越来越强,比如,美国存款保险公司具有近90年的专业经验。此次设立的金融稳定保障基金,不仅是资源供给方,还应该成为金融风险处置的专业机构。现阶段应充分利用国有大型金融企业的丰富经验和专业队伍力量,准确分析高风险机构的具体特征,从而设计各方都可以接受的方案,增强方案的可行性,最大程度降低对市场的冲击,避免处置过程中的衍生风险,并提高处置的速度。

五是坚持关联性风险的兼顾处置。我们不仅要看到金融机构倒闭对于市场和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也要看到大量非金融经济实体的金融化程度很高,大型集团公司的违约与破产风险会直接与间接拖累金融体系,甚至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原银保监会在处置与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实践中,积极探索金融机构与非金融经济实体关联性风险兼顾处置模式,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状况趋于改善,房地产泡沫化金融化势头得到根本扭转;一批高风险企业和违法违规金融机构得到有序处置;P2P网贷机构全部停止运营,未兑付的借贷余额压降到了4900亿元;过去5年累计立案查处非法集资案件2.5万起,防范外部风险冲击的韧性进一步提高。

六是坚持依法追责机制。一方面,高风险机构具有严重的负外部性,给经济稳定造成了巨大冲击,还可能需要行业保障基金和公共资金来分担损失,必须向社会有一个交代。另一方面,破解高风险机构的风险形成过程,不难发现原出资人和管理层存在大量的道德风险与违法行为,必须从法律上和经济上予以清算。从美国等西方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看,依法追究重大风险机构股东、管理层的责任(俗话说的“吐出来”),是遏制道德风险的最有力工具,同时更是法治经济的应有之义。

七是坚持可持续性。根据公开的信息,近年来的高风险金融机构造成的实际损失高达数千亿元。除由这些机构承担的部分之外,尚有很大一部分需要动用行业基金甚至公共资源。国际经验表明,金融资产甚至金融机构的风险损失是可逆的,只要妥善做好价值恢复,尤其是运用好风险重组技术,不仅即期风险损失会显著收敛,而且远期还有价值恢复甚至增值的可能。风险处置过程中的价值恢复与损失分担机制,考验着金融管理部门的智慧。因此,必须基于风险经营的角度,系统规划金融稳定保障基金的可持续机制,协调已运行的行业风险基金与正在建立的金融机构恢复处置计划,确保可持续的风险处置机制。

参考文献

[1]黄益平.新发展格局下的金融开放与稳定[J].金融市场研究,202201):1-9.

[2]黄志凌,何德旭.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模式选择与运行设计[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3]黄志凌.金融风险管理的新视角——宏观应对与围观经营[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4]孙天琦.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牢牢守住安全底线[J].中国金融,202213):14-16.

[5]黄志凌.问题金融机构处置的实践探索与模式分析[J].征信,20234102):1-7.

[6]黄志凌.宏观金融稳定的微观思考[J].征信,20234106):11-17+26.

[7]梅冬州,马振宇.全球金融周期下的金融中介监管[J].金融市场研究,202305):21-34.

[8]王中.危机银行恢复和处置机制建设——基于对近期欧美银行风险事件的分析[J].金融市场研究,202311):7-16.

[9]余永定.中国的增长前景和挑战[J].金融市场研究,202302):1-14.

中国建设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 黄志凌

数字金融的发展趋势和实现路径

2023年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做好数字金融这篇大文章。数字金融是指利用信息技术等数字化工具和数据要素等新型生产资料,改变传统金融服务模式的金融业态。数字金融兼具金融和数字化的属性,是数字技术、数据要素与金融市场、金融活动、金融机构深度融合的产物。数字金融天然具有在金融活动中运用数字技术的基因,具有引导金融资源流向技术行业并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导向,具有运用技术手段为中小企业和各类社会群体提供金融服务的优势,对促进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占GDP的比重达到41.5%,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日益融合,发展数字金融的宏观环境较好。但与此同时,数字金融也面临着诸多难点,需要在促发展、防风险方面采取更多举措,推动数字金融健康持续高质量发展。

数字金融对金融行业的影响效应

一是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和便利性。经济学意义上的效率指的是投入与产出的关系。金融效率一般指金融机构的投入与产出,是衡量金融对经济增长贡献的重要指标。便利指的是可获得性,是衡量金融服务可及性的重要维度。数字金融利用数字化手段改进了传统金融服务的流程和方式,极大地提高了金融服务的效率和便利性。传统金融服务通常需要人工操作、传递纸质文件等繁琐流程,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劳动密集型特征。数字金融通过自动化、在线化、智能化的方式,既减少了人力资源投入,也使金融服务更加快捷高效。数字金融的普及使用户能够通过手机、电脑等终端轻松进行金融操作,金融服务变得触手可得。

二是拓展金融服务边界和实现金融普惠化。传统金融服务作为服务业的一部分,是有服务边界和半径的,这个范围是由金融业网点服务所能涵盖的地理半径决定的。传统金融还体现为“二八原则”,即20%的用户可带来80%的利润,因此金融机构主要聚焦服务“大客户”。数字金融打破了传统金融服务的地域限制,使金融服务能够覆盖更广泛的人群。传统金融服务往往集中在城市和发达地区,而数字金融通过移动支付、电子银行等方式,使金融服务能够延伸到偏远地区和农村地区。移动支付的普及使得没有传统银行服务的地方也能够进行金融交易,促进了金融服务的普及和金融包容性的提升。数字金融还提供了更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选择,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特别是推出针对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者的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真正实现金融普惠社会各群体、各阶层。

三是提升金融风险防范和管理能力。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市场运行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金融风险具有明显的外部性特征,容易引发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甚至影响政治稳定。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做好金融工作的底线目标和根本任务。传统金融面临的最大风险是信用风险,即难以准确评估交易方的履约和偿还能力。数字金融技术可以提供更准确和更全面的数据分析,帮助金融机构更好地评估和管理风险。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金融机构可以更好地识别潜在风险,加强反欺诈措施,提高信用评估的准确性。数字金融还可以提供更快速和实时的风险监测和预警,有助于防范和应对金融风险。比如,风险评估模型可以帮助金融机构有效降低信用风险,提高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四是推动金融创新和产业升级。金融政策和金融活动会影响全社会的储蓄和投资,进而影响资金流量、资金流向和生产要素分配,最终会对产业结构产生影响,一般将上述路径归结为金融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传递机制。数字金融促进了金融创新和产业升级,推动经济发展和结构转型。通过技术的应用和创新,数字金融为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提供了平台。比如,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智能合约等,正在改变传统金融的运作方式,实现金融资产的智能管理和交易。数字金融还推动了金融与其他行业的融合,如金融科技、保险科技等,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数字金融的发展还激发了金融创新创业的活力,吸引更多的创新者和投资者参与到金融领域,推动了金融产业的发展。

数字金融发展的趋势性特征

一是呈现全球化的趋势。金融全球化是指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联系日益加深的过程。它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而发展的,涉及资本跨境流动、金融机构跨国发展、国际金融规则制定等。数字金融可能重塑全球金融体系,改变传统金融机构的角色和功能,推动金融创新和务实合作。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通讯技术的进步,金融服务的边界逐渐消失,金融市场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数字金融促进了全球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使得跨境支付、国际投资和贸易等活动更加便捷和高效。同时,数字金融也对全球金融监管形成挑战,需要国际合作和协调来应对跨境金融风险和安全问题。这些现实的需要和挑战,都对数字金融全球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是呈现创新驱动的特征。就金融来说,创新就是推动现有金融体制、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的变革,以获取超额的、潜在的利润,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是金融机构提升自身竞争力、金融活动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的必要举措。在数字经济时代,金融创新主要表现为技术创新。数字金融以数字技术为核心驱动力,不断推动金融业务和模式的变革。通过应用新技术和新模式,数字金融不断创造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比如,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已经改变了传统货币的形态,降低了经济体之间的交易成本,正在重构传统账户体系下的信任体系和全球货币体系。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的应用,也为金融机构提供了基于数据的、更精准的风险管理和客户服务能力。技术驱动的数字金融不仅会改变金融行业的竞争格局,也将对其他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三是呈现普惠性的特征。普惠金融亦被称为包容性金融,力求让每个群体、每个个体都能公平享受到有效的、相对低成本的金融服务。普惠金融主要表现为三个特点:满足社会各群体的金融需求,为用户提供低成本的融资服务,关注小额的、分散的金融服务需求。数字金融借助移动通信、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数字技术,培育发展出移动支付、电子银行、网络借贷、用户画像等金融服务方式和产品,有效降低了金融服务的门槛和成本,大幅提高了金融服务的效率。比如,很多商业银行已经利用大数据技术手段对借款主体的偿还能力进行跟踪分析和判断预估,快速筛选出具有还款能力的主体,从而减少了人工审核的时间成本和信息调查成本,在最大程度上消除了金融借贷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

四是呈现合规和风险管理的特征。由于金融具有资金流动性、产品多样性、资本逐利性等特点,经营风险比较大,面临的合规性要求也比较高。金融机构对于传统产品和金融衍生品一般采用高杠杆经营,且金融机构之间存在较为复杂的相互借贷关系,极易造成风险蔓延传播。各国普遍对金融合规性监管比较重视,金融机构内部的合规管理框架也日趋完善。随着数字金融的快速发展,合规和风险管理成为数字金融的重要议题。数字金融面临着诸多传统金融没有遇到的风险,包括网络安全风险、数据隐私风险、模型偏见风险、资产合规风险等,各类风险之间还存在着交叉和叠加效应,进一步放大了风险的潜在危害性。目前,金融机构已普遍将数字化转型风险纳入风险管理体系,建立面向新技术应用的风险评估和试错容错等机制,以防范技术风险向金融领域蔓延。

发展数字金融的积极因素

一是数字金融发展基础比较坚实。中国拥有庞大的互联网用户基数和发达的移动支付系统,为数字金融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79亿人,网络支付用户规模达9.43亿人,占网民整体的87.5%。移动网络的普及使得金融服务能够跨越地理屏障,覆盖更广大的人群。比如,城乡结合部或农村地区的居民可以通过手机开展转账、支付、理财等金融行为。此外,支付宝、微信支付、二维码支付、面部识别支付等数字支付系统也嵌入各种消费场景中,极大地方便了支付行为,降低了支付的难度和成本。据统计,2022年非银行支付机构处理网络支付业务超过1万亿笔,其中农村地区网络支付业务占比近六成。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和各类金融机构云平台建设,为数字金融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算力支持和数据支持。

二是数字金融政策环境不断完善。中国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和金融科技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支持、引导和促进数字金融的创新和发展。金融监管机构通过制定《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银行业普惠金融业务数字化模式规范》等相关规定和标准,引导数字金融健康发展;推动金融科技创新试点,鼓励金融机构与科技企业合作;对包括移动支付在内的数字金融新事物采取包容审慎监管政策。积极稳妥推进数字人民币的发行和使用,支持数字人民币在批发零售、餐饮旅游、医疗教育、公共服务等领域的试点使用,在发挥数字人民币促消费、扩内需作用的同时,不断提高数字人民币的安全性和便利性。持续推动运营商降低移动网络使用成本,间接推动数字金融的普及。主动适应数字金融的发展实际,积极探索沙盒监管、协同监管、差异化监管等创新性的监管方式。加强数字金融行业自律,通过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中国互联网信用评估中心等行业组织,不断建立健全有关标准规范。

三是数字金融市场需求越来越高。数字金融由于具有普惠、创新、协同等优势,能够满足不同群体、不同领域、不同场景的金融需求,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有关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5月,我国数字金融市场规模达到41.7万亿元人民币,占全球数字金融市场规模的15.6%,位居全球第一;数字金融用户规模达9.6亿人,占总人口的68.6%。网络借贷、网络保险、网络基金、网络信托等细分领域都呈现出快速增长势头。互联网支付、二维码支付、NFC近场支付等基于数字技术的各类支付工具快速发展,人们的支付习惯从现金支付、刷卡支付转向电子支付,中国消费者对相关数字金融产品的接受程度也越来越高,有效地促进了数字金融快速发展。

推动中国数字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是加强数字金融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数字金融基础设施是承载金融业务稳健运行的重要基石,是关乎金融安全、金融创新、金融活力的关键设施和战略资源。加快基于新一代移动通信、智能科技等演化形成的新型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建设金融数据中心、算力中心、数字身份认证系统等,注重自主创新和安全可控,为金融数字化发展提供可靠基础支撑。加快基于科技金融而规划建设或升级改造的数字金融融合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建设国家现代化支付清算系统、中央银行法定数字货币、供应链金融信息服务平台、经营主体征信基础设施等,着力构建多层次、广覆盖的数字金融融合基础设施体系,满足通用性公共服务和差异化个性服务需求。加快基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标准制定的数字金融创新基础设施建设,设立有关数字金融研究中心,推动数字金融、科技金融的创新研发。

二是促进数字金融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数字金融应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发展,通过金融科技的创新和应用,提高实体经济的效率和竞争力。要回归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本源,依托数字金融打造特色化、个性化金融产品,吸引长尾端客户,激发市场内需活力。整合各类普惠性金融服务资源,构建面向中小微企业的数字化平台,引导金融资源与社会资本、社会需求有效对接,提升金融资源使用效率。注重提升数字金融资源配置精准度,尽量避免出现大企业“授信过度”和中小微企业“授信不足”的情况。鼓励金融机构加强与科技企业合作,推动数字金融在制造业、农业等实体经济领域的应用。积极推动数字金融适老化工作,创新针对老年人等群体的数字金融服务模式,打造适老、易用的移动金融产品,提升农村地区数字金融服务水平。

三是加强数字技术和数据要素的创新应用。数字技术和数据要素是金融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支撑,也是数字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聚焦数字技术的应用。重视生成式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的落地,从通用能力、安全合规、业务需求等维度加强金融行业大模型能力体系建设,激活金融业海量数据资源的价值,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在金融合规监管、服务提升、产品创新等方面发挥作用。注重隐私计算的应用场景设计与相关平台建设,推动数据在多主体之间共享与交换时“可用不可见”,确保数据安全。不断完善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等技术路线,有效解决预付式资金的安全问题。另一方面,注重数据价值的释放。加快推动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和利用,引导经营主体愿意将数据作为产品投入市场。建立健全数据资源资产化、数据资产资本化的制度机制,推动数据从可计量资源向货币性资产、可增值金融资产的转化,进一步放大数据资源的规模和价值。

四是加强数字金融风险管理和国际合作。一方面,金融安全是经济繁荣与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柱,加强和完善包括数字金融在内的金融监管规则是筑牢金融安全防线的必经之路。由于数字技术具有快速传播、路径隐蔽等特点,风险防范难度更大,因此更要加强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提高数字金融的安全性和可信度。积极利用技术手段加强对数字金融市场的监测力度,提高监管的穿透力和持续性,以技术手段提升监管效能,提升风险预警、监测和化解能力。完善有关征信机构信用评级、信息公开等制度机制,确保金融市场健康有序运转。加强对数字金融的宣传教育,增强利益攸关方风险意识和应对能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避免因个人数据泄露而造成不必要损失。另一方面,数字金融的便捷性使得全球范围内的资金交易变得更便利,中国也亟须积极参与国际数字金融标准的制定和国际金融科技的合作。比如,优先做好区域性数字金融制度和规则对接,积极推动金砖国家等区域性金融交易系统和数据交易规则的互联互通,构建区域内数字金融技术标准体系,鼓励域内金融机构向符合标准的企业提供贷款,引导和扶持相关产业发展。积极参与金融数据安全流动规则的制定,在保证数据隐私安全基础上促进数据治理。

中共中央党校信息技术部、公共经济研究会数字经济研究中心 杜庆昊

产业追踪
房地产市场新问题及完善监管建议

199873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从1998年下半年开始,全国城镇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由此,关联产业众多的房地产行业步入市场化发展阶段。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再次提速。除了房地产开发外,房地产中介、住房租赁和物业管理行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然而,房地产领域的法律法规存在健全性不足的问题,其立法层级相对较低,对于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也相对较弱。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房地产行业的销售模式和销售渠道在发生巨大变化的同时,市场上也出现一些新的问题,行业现行法律法规难以满足市场监管工作实际需要,亟须更新修订完善。

房地产市场出现的新问题

据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3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10.79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6.4%,人民群众的数字化需求不断增长。互联网对房地产行业在销售模式和销售渠道等方面带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房地产经纪行业集中化程度过高,发展不均衡,房源多集中在头部企业手中,消费者议价能力弱。以成都为例,贝壳市场占有率明显领先。行业期望推行“单边代理”模式,但需要国家给予立法、联卖(交易)平台打造等配套支持。目前,新房销售对中介渠道的依赖越来越大,房地产开发企业与房地产中介之间多因渠道费、佣金费产生纠纷。

二是目前对“房地产咨询”服务的管理处于空白。部分企业和人员以“咨询”“宣传”之名,依托抖音、快手、小红书等短视频自媒体平台涉足房地产销售领域,游离在监管之外,为了吸引关注,虚假宣传、贩卖焦虑甚至引发负面舆情。有的涉房自媒体以“增值服务”“礼包服务”等名义向粉丝客户收取数额不等的咨询服务费,而此类咨询服务在线下房地产中介业务中都是免费的。

三是对于“法拍房”等不良资产处置的监管目前尚处于真空状态。此类房屋价格低于市场价格而受到购房人关注,但是其销售行为未纳入监管,相关主体的服务和收费标准不明确,消费者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房地产市场监管存在的问题

房地产行业是高度专业化行业,从业者需要具备房地产相关的建筑、测绘、税务、产权办理、装修、消防等复合型知识。房地产开发、房屋买卖中介、住房租赁和物业服务关系人民群众的居住品质与房产交易安全,现有法律法规针对房地产领域违法违规行为处罚力度较弱,部分违法违规行为没有处罚依据,没有有力监管抓手。

一是处罚力度较弱。例如,当前房地产领域违法违规销售行为适用的法律法规,对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擅自销售行为仅按收取房款的1%进行处罚;对不符合商品房销售条件,向买受人收取预订款性质费用的行为,处以3万元罚款即为顶格处罚,相较高额房价,企业违法成本过低;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延期交房、物业服务企业挪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等行为,主管部门多采用约谈、计入不良信用等措施进行处理。法律法规对违法行为的震慑力和约束力不足,企业违法违规成本低,有些市场乱象屡禁不止。

二是处罚依据缺失。当前房地产领域部分销售行为无明确认定及处罚依据,如对房地产开发企业捂盘惜售、车位销售、强制收取购房人不动产产权证代办费等捆绑销售行为无具体明确的认定及处罚依据;关于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主体、范围、权限、收取、使用等,没有国家层面的统一规范;因缺少相关处罚规定,房地产经纪机构、住房租赁企业备案率低,擅自从事房地产经纪服务,难以形成闭环监管;对商铺返租、售后包租涉嫌金融诈骗、非法集资等行为,需要住建、金融、公安等多部门联合调查,多部门没有联合处置机制,联动不及时,相关问题得不到有效处置。

三是存在监管盲区。如房屋买卖中介、住房租赁、物业服务常态化监管查处机制尚未建立,仍存在监管漏洞;有的城市房地产开发企业认购信息不在网签备案系统显示,导致网签备案系统显示的信息与真实市场交易信息不同步不匹配;有的城市房屋交易网签备案职能在不动产登记中心,未与住建部门平台系统实现数据融合对接,导致住建部门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监管没有抓手。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使用难、续筹难,现有法律法规对业主委员会不作为、乱作为或者到期不换届等情况无监管依据。还有利用网络直播平台从事房地产经纪业务的行为缺乏监管,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抖音、小红书、微信视频号等互联网直播平台已成为关键获客渠道,很多房地产经纪人员通过网络直播平台从事房地产经纪业务,但游离于监管之外。

四是行业底数不清。经对部分城市房地产经纪、住房租赁行业发展与管理进行调研,发现部分城市对房地产经纪、住房租赁行业监管滞后,监管手段缺少信息化管理,未建立房地产经纪机构、住房租赁企业备案制度,对从业人员未开展实名登记制度,二手房买卖合同不强制网签备案或交易资金无监管,主管部门对房地产行业机构、从业人员及交易量数据均没有掌握。

完善房地产市场监管制度建议

为适应房地产市场高质量发展,房地产领域法律法规等基础制度到了亟须调整的阶段,需加大力度进行废改立,房地产市场监管长效机制需要从完善行业法律法规、多部门形成协同监管机制及发挥信用监管等方面构建顶层设计,引导规范市场主体行为。

一是修订完善法律法规。房地产开发现行法律法规制定时间较早,根据目前房地产市场发展现状,需要修改修订;房地产中介、住房租赁及物业服务现行法律法规不健全,立法层级较低,处罚规定较为原则笼统或较轻。此外,房地产中介、住房租赁及物业服务准入门槛低,从业人员流动大、素质参差不齐,专业知识储备不足,诚信度不高,违法成本低,需要建立健全房地产行业从业标准,规范市场主体行为。

二是提升风险化解合力。房地产市场监管需要充分发挥多部门横向协同作用,加强信息共享、形成联动查处、齐抓共管的监管机制。如房地产开发建设周期长,项目土地出让、设计、施工、销售、交付、登记全过程涉及自然资源规划、住建、市场监管、公安、城管执法、公积金管理、税务、银行等多部门和行业,当项目出现问题和风险隐患时,由于机构改革和职能边界问题,处理具体问题线索,部门联动不及时,配合不紧密,有效监管不足。居民小区物业管理工作需形成街道、社区、公安、消防及执法相关管理部门联动共管模式。

三是加强督导检查力度,落实地方政府及企业主体责任。国家有关部门需联合对各地房地产市场监管工作开展督导检查,压实属地责任,切实做到不懈怠不放松。对监管工作得力、成效明显的地方经验做法予以宣传推广;对未履行监管责任,未及时妥善处理房地产市场突出问题的城市,及时督促整改,确保监管工作取得实效。房地产市场主管部门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及从业人员从业行为形成常态化监督检查机制,加大处罚力度,对违法违规行为形成有效震慑。

四是建立全国房地产企业信用信息管理及共享机制,健全房地产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当前房地产行业相关的资质审批、监管、执法部门职能相对独立,未建立行之有效的业务信息共享平台,业务信息无法有效衔接,房地产市场监管易出现信息孤岛,审批监管执法三方需加强联动,充分发挥信用监管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全国房地产行业信用管理系统,形成房地产行业信用评价体系,构建跨部门、跨地区、跨领域的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对存在失信行为的企业和个人实行重点跟踪和联合惩戒,让其“一处失信、处处受限”。

五是推动数字化赋能房地产市场监管。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加快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部署。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将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国家治理,是建设数字中国的应有之义和必然要求,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解决房地产行业底数不清问题,房地产市场监管也要转变思维,要深刻认识数字化给房地产市场治理带来的机遇,把握数字化治理的主要方面,创新治理理念和方式,推动治理流程再造和模式优化,不断提升房地产市场监管效能。通过多场景、多模态、动态性大数据的全面收集和多维解析,有助于全面掌握社会公众住房需求和房地产市场问题,精准测量和智能推演政策实施效果,为政策制定提供技术支撑,提高决策的精准性与科学性。

武汉市二手房市场监管模式借鉴

对于房地产机构及人员管理可以借鉴武汉市的成功经验。经历10年探索后,武汉市房地产行业目前对经纪业务的管理已形成闭环。2012年,武汉市推行经纪人员实名登记制度,武汉市房地产经纪服务平台以存在网签签约记录及参与行业继续教育为标准判断登记从业人员活跃度;2017年,武汉市经纪人员实名登记制度与网签系统打通,即只有实名登记的经纪从业人员可以通过政府网签端口查询房屋抵押、查封等情况;只有经备案的房地产经纪机构及实名登记的经纪人员才允许对接政府平台进行房源核验,所以推动了武汉市房地产经纪机构备案与从业人员实名登记,行业机构、从业人员及交易数据信息完备,并达到了交易流程痕迹可查。此外,武汉市房管局每半年对备案机构作清理,对存在异常情况的机构予以清除,做到数据信息动态管理更新。

中国房地产估价师与房地产经纪人学会副研究员 梁宇宇

数字文化传媒创意产业和城市经济转型的发展实践

摘要:近年来,我国政府部门愈发提高对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针对城市经济发展提出各种相关政策,促进城市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而数字文化传媒创意产业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其不仅给我国产业经济发展带来新型经济增长点,还能推动传统产业转型进程和产业结构优化进程,对整个城市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从目前数字文化传媒创意产业发展情况来看,其很容易受到各种外在因素影响,如政府政策、市场竞争环境、产业结构等因素,产生数字文化传播创意产业发展无法达到预期标准。基于此,文章通过分析现代城市经济转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数字文化传媒创意产业对城市经济转型的作用,并将数字化传媒创意产业应用到城市经济转型中,提高城市经济转型效率,避免外在因素给城市经济转型带来严重影响。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城市经济转型发展,实践

一、前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给城市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造成各种问题,部分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城市出现环境污染严重、转型发展困难、资源匮乏等问题,给城市经济转型工作带来严重阻碍,人力成本和土地成本呈现逐年递增的形式,传统制造业被迫面临转型,传统经营模式无法满足未来发展要求,要向高附加值的现代制造业方向发展。高附加值制造业是以文化创新为基础,通过科学创新、意识创新来提高传统产业的价值,推动三大产业融合进程,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提高产品的文化价值,满足消费者对精神方面的需求。因此,本文通过分析现代城市经济转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数字文化传媒创意产业对城市经济转型的作用,并将数字化传媒创意产业应用到城市经济转型中,提高城市经济转型效率,避免外在因素给城市经济转型带来严重影响[1]

二、数字文化传媒创意产业概述

数字文化传播是指利用网络技术进行文化传播,通过多样化数字信号,能快速传播各种文化资源,如视频、文字、图形、音频等资源,将广播信号、电视信号等传统文化媒体转变为数字文化媒体。而数字文化传媒创意产业是采用创意传播数字文化,促进相关产业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数字文化传媒创意作为文化产业中的重要环节,其具有多样化特征,是市场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产业和工农业有较大差异性,注重追求精神资源,发挥自身创造性思维,尤其是团队和个人创造力是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元素,能有效提高产品自身价值。相关人员要注重培养人才创造精神和创新精神,促进数字文化传媒创意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注重保护知识产权。知识产权作为虚拟文化和实体经济的重要产物,保护知识产权对整个创意产品有重要作用。知识产权是保护工作人员自身利益的主要措施,通过申请专利技术、商标产权等,能激发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提高日常工作的价值性;以文化为创造基础。创造并非凭空出现,需要在文化内涵基础上进行创造,不同文化背景下所创造出来的创意产品具有较强差异性,主要原因是创造者的思想和社会环境、时代背景有直接联系,在创作中会携带大量文化色彩。因此,在创造过程中要适当融合主流文化,让自身所创造的产品满足人们日常审美观念,从而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创造提高产业价值。利用创造加强自身经济效益,也是数字文化传播创意产业促进城市经济转型的重要环节[2]

三、创意文化产业对城市经济转型的作用

(一)保护传统文化促进就业,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创意文化产业能提高本土文化保护力度,给创新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解决人员就业难的问题,是促进地区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法。例如:深圳市龙岗区大芬油画村,其主要生产油画相关产品,如刺绣、国画、书法等传统文化,以及抽象艺术、工艺品的交易,能提高中国本土文化的发展进程,引导大家相互交流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传承下去。据专业人员调查发现,大芬油画村共有1200多家画廊和门店,从业人员数量高达8000多人,辐射周围就业人员数量为2万多人,有效解决部分人员就业问题,促进当地区域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促进创意人才引进,优化既有人力资本结构

创意文化产业发展和创意人才有直接联系,所以在发展创意人才产业过程中,要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不断积累城市经济发展的人才储备,给城市经济发展提供大量高质量人才。例如:在大芬油画村集中300多名原创画家,其中,省级美术协会会员76人,国家级美术家协会会员30人,市级美术家协会会员150多人,在我国很多重量级展览中经常能看到大芬油画村画家的身影。据调查,在2011年至2017年期间,大芬油画村有数百幅画作被展示在国家、省级画廊中,通过将这些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画作呈现在人们面前,不仅能提高创意产业方面的审美价值,还能加强大芬油画村画家队伍的专业素养。另外,促进创意文化产业发展能吸引大量优秀人才,城市经济发展和人才数量有直接联系,只有拥有大量有创意的人才,才能进一步优化既有的人力资源结构[3]

(三)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消费需求增长

和传统农业产业、工业产业相比,创意文化产业具有较强差异性,其注重通过整个现有资源,进一步丰富原有产业经营模式和内容,提高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城市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前,大芬油画村不仅在原有油画产业基础上引进各种产业,如艺术酒店、旅游小镇、艺术街区等,还积极应用移动互联网技术,促进原有产业进行转型,通过互联网+模式创新产业方向和内容,向互联网线上线下模式发展。同时,创意文化产业能引导消费者消费趋于个性化发展,将各种精神文化内涵应用到产业中,能提高文化产业自身价值,满足消费者实际消费需求。大芬油画村画廊和企业相互合作,参加国内外各种高端展会,通过整合各种资源,能给消费者提供多样化选择,提升消费者自身消费欲望[4]

四、创意文化产业促进城市经济转型发展的有效措施

(一)加快产业融合,建立完整的文化产业链

文化创意产业并非独立存在,将各种文化产业为基础,融合各种产业文化,才能真正创造出有较高经济价值的产业,从而产生各种产业的转型发展。例如:大芬油画村的文化产业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相互结合,建立线上线下双向交易平台,进一步拓展文化产业生产渠道和销售渠道;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相互结合,构建全国油画产业销售中心和知名国际艺术社区,不仅能拓展大芬油画村的知名度,还能促进当地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另外,不同产业间的融合发展,能模糊产业间的分界线,避免标准化、粗放型发展模式给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能给大芬油画村创造出未来发展的方向[5]

(二)合理规划创意文化产业区,充分发挥城市空间自身作用

在城市经济转型发展过程中,不仅要实现产业业态融合发展,还要合理规划城市空间用地和资源配置。如大芬国际艺术社区理念将大芬国际艺术区作为一个以艺术文化产业为核心,具有多样化艺术空间氛围、城市功能属性的世界级艺术城区,属于综合性城市开发区,其集文化创意、办公、居住、艺术产业为一体的城市开发区。同时,创意文化产业在建设过程中,要合理布局原有城市空间,结合当地文化底蕴、城市类型等因素,建立一个集生活、休闲、生产为一体的空间布局。如大芬油画村利用自身特殊油画艺术环境,合理规划创意艺术城区,科学利用既有艺术资源,构建出具有综合功能的创意社区,将其区域文化和区域土地资源相互结合,促进城市空间转型能顺利进行[6]

(三)注重培养优秀人才,应用人才价值促进城市经济转型

优秀人才是促进城市经济转型的重要因素,创意性人才在整个创意文化产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相关部门要提高对优秀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视程度,不仅要注重人才培养数量,还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注重掌握人才培养方向,进一步挖掘其内在潜能。例如:在大芬油画村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要培养专项人才,还要培养复合型人才,才能真正发挥经济价值方面的作用。可见,人才是整个城市经济发展的核心点,相关部门也要提高对人才留存工作的重视程度,大芬油画村要创新服务机制和保障机制,提高对人才的吸引力,留住大量人才,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实现转型[7]

五、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我国城市发展进入到工业化后期,出现各种问题。为了保证城市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很多城市利用第三产业进行经济发展转型,如大芬油画村就采用创意文化产业优化发展新局面,通过政府资助、产业融合等方式,将原有产业转型到城市空间,促进城市经济实现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京滨,乔慧玲.人力资本水平、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城市经济韧性——基于中国城市面板PVAR模型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2210):80-86.

[2]李丽,鲁静.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能力的绩效评价——以延安市为例[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3604):42-47.

[3]乔鑫,冯霁飞,蒋朝晖.精细化管控导向的城市风貌规划转型探索——以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廊坊片区为例[J].城市建筑,20221911):31-37.

[4]赵鑫鑫,刘溢海.经济新常态下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研究——以平顶山为例[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2209):23-2441.

[5]徐生霞,刘强.跨区域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研究——基于产业转型升级与政策干预的视角[J].数理统计与管理,20224103):427-443.

[6]张英洪,刘雯.城市化中村庄转型与集体经济组织崛起——北京市海淀区东升镇八家村及八家股份社的调查与思考[J].乡村论丛,202201):110-116.

[7]赵建军.加快建设数字经济和数字化转型标杆城市——聚力做实做强核心产业智改数转应用场景[J].唯实,202208):4-6.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中级经济师 钟胡星

乡村聚落重构背景下的民宿产业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

摘要:近年来,在内外部环境的影响下,基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实践指向,乡村进入了聚落结构转型和重建的发展时期。通过分析和总结乡村聚落在空间、经济和社会重构影响下各乡村地区民宿产业的共性与发展动态,提出乡村聚落重构背景下的乡村民宿产业开发策略,加大政府对民宿产业的扶持力度,深挖乡土文化元素,发展特色产业,培植乡村特色民宿产品,提高职业素养。

关键词:乡村聚落重构,民宿产业,开发模式

[基金项目]2022年度合肥学院科研发展基金委托项目“石台县乡村旅游民宿产业发展规划”(项目编号:22XXWT03);2022年安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环巢湖区域乡村旅游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23AH052162);2022年度安徽省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课题“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乡村旅游民宿集群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22CX073)。

乡村振兴是党和国家的重要战略目标,我国众多乡村地区纷纷利用自身资源进行聚落重构以响应政策的要求和适应社会的发展。乡村聚落重构下空间功能的转变催化了乡村民宿产业的迅速发展,而民宿产业的快速发展也推动了乡村社会经济形态的变迁,使得乡村的地域空间经历着快速重构,在推动农村现代化建设、促进经济增长、优化调整经济结构、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等方面,充分发挥民宿经济效应。

一、旅游业推动下的乡村聚落重构

随着近年来旅游业的结构性改革和乡村振兴工作的大力推进,在旅游行业的影响和带动下,中国的乡村聚落开始了重构的进程。乡村聚落,主要是指乡村人口共同聚居的最基础的空间单元,是整个农村区域人口生产与生活活动的主要载体。乡村聚落的重构使得乡村在空间、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一)空间重构

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也推动了土地利用的多样化发展。首先,随着大量外来游客与搬迁的居民对乡村地区的住房环境和住宿条件的需求,各村庄中传统屋舍、有人文记忆的农牧场建筑物(米仓、谷仓、果园等)、闲置的乡村建筑(如商店、学校、池塘、车站等)均可重新利用,改建为旅游商业建筑[1];其次,各村的土地利用方式也在进行着改变,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开始利用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发展乡村旅游业,促使传统的山村景观逐渐向现代化的旅游休闲度假区或具有田园风情的度假小镇演变。

乡村旅游的发展促进了当地的居民开始经营与旅游相关的产业,政府政策支持用以发展旅游的农业用地,扩建政府政策规划下的林地、草地等主要是为了保护和管理乡村地区原本的自然生态环境,有利于保留相对完整的生态服务区,乡村区域内旅游型传统村落得以获得空间重构。

(二)经济建设

1.产业结构变化

以旅游发展为导向的农业经济结构转型是推动乡村重构的关键因素之一,旅游产业改善了传统农村区域的农业经济产业结构,主要表现为第一产业比重的下降和第三产业比重的上升,旅游的开发促进了传统农村区域的经济转型[2]

受旅游发展的影响,乡村地区增加了许多如住宿业、餐饮业、手工业、服务业等与旅游相关的第三产业。在国内乡村旅游发展政策扶持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向往田园生活的城市工作者到乡村谋求新发展。在政策扶持下,对农村闲置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和改造升级,将传统的村民居住空间打造为旅游消费空间。

2.就业方式变化

在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中,以旅游服务业为主导的生产方式逐渐开始取代传统农村生活方式,就业方式的变化使得村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

首先,旅游的蓬勃发展吸引资本进入乡村地区,带动了各类企业对农村区域的产业投资,增加了乡村地区的就业岗位和从业人员。其次,“旅游作为可持续生计战略”的概念也促使了农村家庭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多元化,有些农户在家中服务和接待外来游客,有些开办小型的具有地域餐饮风格的餐馆,还有一些农户创立小型的宾馆或游客休憩营地。

(三)文化建设

在“乡村振兴”与建设“美丽乡村”战略的号召下,旅游为乡村带来经济重构的同时,乡村地域文化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外来的旅游消费者以及乡村聚落调整后的新村民会出于对当地传统民宿文化的青睐而尝试去保护当地的传统文化景观,如修缮乡村古老的建筑、保护典型的乡村田园特征等,营造一种传统“复古化”的农村乡土性特征[3]

因此,旅游的发展对乡村地域文化的发展有两方面的影响,首先是城乡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碰撞,要实现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进行文化重构。其次是旅游的发展让乡村认识到要想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除了要保护生态环境,更要重视对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4]

二、乡村聚落重构背景下的乡村民宿产业发展现状

(一)盘活资源,共守生态

随着乡村闲置房屋保有量的逐年上升,为实现旅游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很多乡村旅游开发坚持以生态保护理念对其进行资源的整合规划。在对乡村农房或集体用房等建筑的保护和开发过程中,在充分尊重农民群众主体意愿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盘活乡村地区的房屋资源[5]。在保持古民居地区特有的建筑形象的同时,对内部环境加以整治,最大程度地保存村庄的古建筑,同时打造具有乡村鲜明特点和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吸引物;另一方面对乡村房屋进行改造升级,将乡村中传统的居住空间升级为旅游民俗消费空间

(二)就地取材,增收致富

在自然条件得天独厚、乡村风俗文化醇厚、山水田园风光优美的乡村地区,通过就地取材、因势造景、变废为宝,将农家房屋墙体、废弃旧屋等建筑点进行改造,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进乡村振兴。当前很多乡村地区旅游开始依托政府、市场和社会联合投入的多元化管理机制,吸纳众多社会资源投入到旅游民宿产业的项目中。民宿产业发展牢牢把握了乡村“古村落”的文化内涵,在改造精品民宿的过程中,将传统农耕文化、特色古居民、自然山水作为民宿特色,在尊重自然和保护村落原生态的前提下,进行民宿修缮,整改周边环境,增设游憩项目;在保留古韵的同时,巧妙地植入现代元素,使乡村的风土人情和民宿文化相得益彰。

伴随着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村民们不再需要背井离乡谋求生计,许多村民乘着“民宿热”的东风纷纷对自家闲置建筑加以改造升级,或是通过与政府或企业合作等方式把乡村中传统的住宅、闲置公共建筑等升级改造为特色精品民宿,实现增收致富[5]

(三)民宿经济振兴乡村

乡村民宿经营的发展是新时代农村改革与建设的继续,也是共享理念在乡村地区落地生根的成果。随着民宿旅游这一现代服务业在乡村地区的兴起,为地方农户带来收益的同时,还解决了来自城镇的旅游者的旅游需求。民宿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收入成为农户收入结构的主力军,民宿经济的发展给农户带来的不仅是经营性收入,还提高了当地农产品的价值,让农产品除了作为经济作物之外,还能作为旅游产品流入旅游消费市场,大幅度提高乡村农民的农产品收入。

社会资金、政府的政策、资本、公共资源等逐渐向乡村倾斜,为乡村旅游民宿创造了发展空间。与此同时民宿经济的发展让部分村民实现了在第三产业内的再就业。

(四)民宿开发的传统模式

1.“企业+农户”开发模式

“企业+农户”的开发模式主要是企业通过和农户之间以租赁、合伙的方式对闲置或空置的乡村房屋资源进行改造建设,以民宿形式提供给旅游消费者。这一模式大多开发精品民宿,其品牌化、个性化意识比较强。企业通过前期的资金投入,培养专业民宿人才来实现整体运营管理,在民宿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也为当地农户提供了不少基层就业岗位,带来经济收益。

企业在该类民宿的建设与产品设计过程中,充分利用农户闲置房屋资源的特色,结合周围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进行改造。融合当地特色民俗文化活动实现民宿产品创新,丰富旅游活动,增强乡村旅游民宿的吸引力和独特性。

2.农户自主开发模式

农民自主开发模式指农民作为个体户,通过对家庭闲置的房产等建筑加以改建升级,这类模式对房屋的改建工程量和前期投入的资金都相对较少,主要是农户为游客提供较为简单的独具地域文化风格的住宿服务和有当地特色的餐饮服务。

三、乡村聚落重构背景下乡村民宿开发模式优化

在乡村聚落的空间重构过程中,村民、地方政府、民宿企业对乡村民宿的开发进行了更多的尝试,他们利用不同的资源优势展开合作,并在后期运营中实现共赢,进一步优化了乡村民宿的开发模式。

(一)“政府+企业+农户”模式

该模式主要是政府引导下的“企业+农户”的开发模式,是一种典型的农旅融合的乡村旅游经营模式。在乡村旅游的民宿产业发展中,由县、乡各级政府和地方旅游主管部门按市场需求和全县的旅游总体规划,决定民宿产业集群的开发选址、产品特色和开发周期,吸纳旅游品牌企业参与到民宿产业项目的建筑设计和实施规划过程中,发动本地农户共同参与项目开发和建设。在发展过程中政府通过发布一定的优惠政策进行招商引资,完善当地的旅游公共设施和服务;旅游企业提供民宿设计和运营标准;农户提供闲置房屋资源和运营服务人员。该类民宿的运营管理按照旅游品牌企业的标准和要求运作,收益主要由企业和农户按一定比例分成[6]。这一模式降低了当地政府对旅游开发项目的直接投资,使本地居民获得了利益,也降低了旅游品牌企业对民宿产业的经营和管理难度。除此之外,村民们还能通过为旅游者提供住宿、参与采摘活动、提供当地特色餐饮等服务来获得额外报酬。

(二)“政府+企业”模式

随着旅游的蓬勃发展,我国许多乡村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自然环境,加上庞大的都市消费群体等,这些都是打造知名乡村民宿品牌和发展民宿集群的潜力优势。致力于以乡村民宿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将美丽乡村转化为美丽经济是乡村地方人民政府的重要目标。为发展乡村民宿经济,近年来,乡村选择利用集体闲置房屋资源,与具有一定行业知名度的民宿品牌进行项目合作,共同建设乡村。政府将乡村精品民宿示范基地作为重点项目推进,从投资、规划到管理运营给予全方位支持,利用村内闲置的公共集体建筑,如废弃的学校、会议礼堂等建筑,在地方政策的批准下建设民宿;民宿企业负责施工中的设计与标准制定以及民宿建成后的具体运营工作。该模式下,民宿的收益在政府与企业间按一定比例分配,同时还可开展对民宿相关业态的招商,对形成有当地乡村特色文化的民宿产业集群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三)“农户+互联网”模式

这一模式主要是指农户将在农村闲置的房屋以及农牧果场等资源加以个性化改建,组成“屋++地”的布局,并根据乡村民宿的市场需求将这些闲置建筑开发成田园生活馆、度假休闲地等多种模式,再通过互联网营销宣传的形式向周边城镇居民进行出租。从前期包装、融资、宣传到后期资源对接、圈定用户等,为民宿发起人提供一系列的帮助和服务。该模式下,乡村民宿的收益由农户和互联网平台进行分配,消费者获得的是项目的消费权。

(四)“政府+企业+农村旅游协会+旅行社”模式

这一模式中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乡村民宿产业集群的整体规划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优化乡村民宿的发展环境,同时还需组织村民保护本地的传统民俗,协调旅游公司和农户的权益;旅游品牌企业主要负责民宿产业的经营管理和商务运作;农村旅游协会主要负责指导农户参与到地方景点的导游工作、工艺品的制作和特色餐饮的提供等活动中;旅行社一方重点负责开发乡村民宿市场和客源组织等工作。该模式的主要特点充分发挥了旅游产业链中的各个环节优势[7],通过合理优化资源配置,不但有利于防止农村地区民宿产业的发展过于商业化,还有利于保护和弘扬本土的地方民俗文化,加深当地居民的归属感,提升本地居民的“文化自信”,进而为乡村地区民宿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

四、乡村聚落重构背景下的乡村民宿产业开发策略

(一)加大对民宿产业的扶持力度

政府在完成聚落空间重构的同时,还应鼓励大学生、乡村创客等人群积极开展返乡创业,在国家《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出台民宿产业的扶持性政策和奖励性文件。以乡情为纽带,积极引导和帮助城乡居民投身于乡村民宿的经营建设。通过组织对有机食品栽培、旅游文创产品设计、农村旅游购物品销售等一系列就业岗位的专题培训,带动村民就业,进一步推动乡村民宿产业的发展。

(二)深挖乡土文化元素

乡村聚落在空间上的重构也会形成文化的冲击,从而带来乡村地区的传统民俗文化重构。乡村民宿产业在产品的设计过程中,可以通过深入挖掘当地的传统民俗文化元素,并将其与民宿基本产品和配套产品融合,增强与旅游者之间的文化纽带。一方面提高村民对本村的“文化自信”;另一方面也可以实现民宿产品的特色化经营。在保护传统地方民俗特色文化的同时,设计有特色的乡村旅游文创产品,传承和弘扬乡村传统文化。

(三)发展特色产业,培植乡村特色民宿产品

引城市居民到乡村旅游的核心并不是单纯的住宿,而是乡村独有的生态景观和特色产品。乡村旅游的发展背景下,乡村地区的土地利用方式、传统的农业用地与经济作物的用地面积都发生了变化。因此在乡村地区聚落重构后进行乡村民宿旅游开发时,要在乡村民宿开发的基础上配套相关产业,因地制宜,实现特色产业发展。结合当地农业特色和自然资源环境禀赋,培植适宜于当地土壤、气候、资源以及文化的特色产业,从而提高农户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此外,地方的传统农林牧渔等活动都可以打造成为旅游吸引物并加以利用,大力发展观光体验的产业,亦可研究设计地域性特征明显的乡村特色民宿产品。

(四)提高民宿经营者的就业素养

民宿作为一种非标准化的旅游服务项目,民宿经营者的文化素养是民宿发展成功的重要因素。民宿主理人的审美素养和市场理念直接影响着民宿的设计规划,在经营管理、推广营销等方面的能力直接决定着民宿的经营状况,而经营者的服务意识、品质意识、市场意识、环保意识等理念更是民宿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有意识地开展从理论知识到实际运用的全面训练,才能开阔视野,有针对性地增强自身服务意识和能力。

(五)创新经营运营模式

1.重视村民利益

在民宿旅游的发展过程中可以通过政策的制定体现激励机制,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充分调动农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线上线下共同助力民宿发展

在大数据和自媒体时代的背景下,民宿经营者不仅要做好线下的乡村民宿建设和维护,更要注重线上的网络营销。充分利用互联网、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发布乡村民宿的相关资讯,或者通过编写图文并茂的旅行攻略或旅游游记等方式扩大对乡村民宿的宣传力度。

3.打造地方特色品牌形象

通过合理利用乡村地区丰富的地域生态资源和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塑造具有地方文旅特色的民宿品牌。在深入洞察市场需求、深入了解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上找准民宿品牌定位,找准能够让消费者快速识别的竞争优势,并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打造特色品牌形象,在消费者中形成品牌认知。

参考文献:

[1]屠爽爽,龙花楼.乡村聚落空间重构的理论解析[J].地理科学,2020404):509-517.

[2]卢松,刘君玫,饶小芳,等.旅游影响下的乡村重构研究进展[J].中国生态旅游,2011113):315-331.

[3]饶小芳.传统村落的乡村绅士化过程及影响因素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20.

[4]王艺霖.基于地域文化的乡村民宿改造设计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20.

[5]吴卫东.武汉市乡村民宿旅游开发研究[J].中国商论,202114):37-39.

[6]程慧璇.国内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综述[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11):10-12.

[7]王小会.乡村旅游的社区参与模式与机制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09.

作者简介:陈丹(1982-),女,汉族,安徽安庆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乡村旅游、民宿发展研究;郭俊秀(1999-),女,汉族,重庆人,本科,研究方向:旅游数字经济。通讯作者:孙静宇(1979-),男,汉族,河北玉田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旅游经济学、乡村旅游产业发展。

合肥学院旅游与会展学院讲师 陈丹 孙静宇;合肥学院旅游与会展学院 郭俊秀

世界石化工业趋势性变化及对策

当前我们所处的世界,是一个不断变化、令人眼花缭乱的世界。急剧的变革、飞逝的优势、技术的颠覆、可畏的竞争、分散的市场、全能的顾客、挑剔的股东,都对企业的创新发展提出了尖锐的挑战。充分认识石化行业发展环境的变化、创业需求的变化、行业自身优势的变化,是提升我们行业创新发展自觉性的前提。

从世界石油和化学工业发展环境的全新变化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世界石油和化学工业的创新正在发生四大趋势性变化:

1.市场需求之变

需求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也是经济发展的起始点。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和化学工业市场,市场需求的变化应该成为企业创新发展首先关注的焦点。世界石油和化学工业发展到今天,特别是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告别了短缺经济时代之后,市场的需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呈现五大态势:一是传统的大宗石油和化工产品,如“三酸两碱”等,市场需求大多处于稳定或逐渐减少的态势;二是高端的石油和化工产品,如新材料、高端精细化学品等,市场需求大多处于质高量少个性化增长的态势;三是健康营养医药石化产品,如保健品、化妆品、高端化学药品等,特别是随着老龄化社会进程的加快,市场需求大多处于大幅增长的态势;四是农业生产资料化工产品,如化肥、农药、特别是种子工程等,市场需求都处于保量提质稳定增长的态势;五是安全环保产品,如废水、废气、废固回收利用产品、二氧化碳开发利用产品、塑料循环利用产品等等,市场需求都处于高端创新、快速增长的态势。从这五大市场需求变化的态势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未来大规模、大批量的石油化学品需求会越来越稳定并逐步减少;个性化、高端化和终端化用途的石油化学品需求会越来越多,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中低端、质量常规化的石油化学品需求会越来越少,中高端、差异化的产品需求会快速增长。根据这些变化趋势,今后石油和化学工业技术创新和产品结构调整,就应该坚定地向技术高端走、向市场终端走、向健康营养医疗走、向安全环保绿色方向走。

2.技术创新之变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第一竞争力。当今的世界,技术创新速度之快,颠覆力量之强,影响范围之大前所未有。创新正在引领全球经济发展的大未来。在这场创新引领的全球经济大未来中,石油和化学工业的创新处于中心旋涡的位置,正在向6个重点方向聚集:

一是向能源新技术和新能源技术方向聚集。曾经有人提出“化石能源枯竭论”,但现实告诉我们,化石能源不仅没有枯竭,反而新的发现接二连三。以我国为例,近年来不仅有大量天然气储量的发现,而且有大量石油储量的发现;不仅有常规油气田的发现,而且有非常规油气田的发现;不仅有陆上油气田的发现,而且有深海油气田的发现,同时还有可燃冰勘探开发技术的新突破。现实告诉我们,在化石能源和清洁能源高效利用发展的同时,新能源技术的研发也正在加快推进。在可再生能源、第四代核能、大规模储能以及动力电池、智慧电网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大批突破性进展。不少专家认为,氢能可能是未来最理想的能源。《2022年全球氢能回顾报告》数据显示,目前规划中的清洁氢能生产项目如能实现,那么到2030年全球低排放氢能的产量将会达到每年1600万~2400万吨。我国在20223月出台的《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明确了氢能的战略地位。目前,日本在太阳能制氢技术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这项技术(特别是制氢方法和催化剂)一旦取得重大突破,将会使人类在能源问题上一劳永逸。能源新技术和新能源技术的突破,正在开创一个传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多元化发展的新时代。

二是向化工新材料方向聚集。化工新材料是各个国家和跨国公司都在抢占的一个制高点。因为化工新材料是人类进行生产的最根本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衣、住、行以及日常生活用品的最重要原料。目前,新材料技术正在向个性化、绿色化、复合化和多功能化的方向发展。金属、陶瓷、高分子复合材料技术快速发展,石墨烯材料、纳米材料、柔性显示材料、仿生材料、超导材料、智能材料、拓朴材料等层出不穷。当前,世界化工新材料的研究,已经进入了一个以结构功能关系为研究主线,以功能分子设计、合成到结构组装为特点的新阶段。目前化工新材料创新研究的品种繁多,功能各异,在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生物医学材料、3D打印材料等方面都有了大量的创新成果。德国科思创公司用聚碳酸酯和碳纤维合成的非金属超强材料,重量很轻,强度超过金属若干倍;日本帝人公司新开发的芳纶纤维和碳纤维复合的高减震材料,又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惊喜。这种非金属化工复合材料也许就是解决未来航天、航空、汽车、高铁和高端制造业的“皇冠”材料。许多人预言,谁在新材料创新技术上取得领先的突破,谁就能在今后若干年内取得市场垄断的优势。

三是向绿色化和循环经济方向聚集。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威胁和传统化学给人类带来的安全环境危害,绿色化学应运而生。绿色化学是指化学反应过程中以原子经济性为基本原则,即在获取新物质的化学反应中,充分利用参与反应的每一个原子,实现零排放,不仅充分利用资源,而且不产生污染。采用无毒无害的溶剂、助剂和催化剂,生产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类健康的环境友好型产品。绿色化学的目标是寻找充分利用原材料和能源,并且在多个环节都能洁净和无污染反应的途径和工艺。国际上对绿色化学非常重视,1996年美国就设立了“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并首次授予孟山都公司(变更合成路线奖)、陶氏化学(改变溶剂/反应条件奖),罗门哈斯公司(设计更安全化学奖)、Donlar公司(小企业奖)和Taxas A&M大学的M.Holtapple教授(学术奖)。未来,绿色化学将会取得更加强劲的发展,并将呈现出更加诱人的崭新前景。欧洲化学工业理事会发布的《2050年化学工业愿景》研究报告提出,到2050年,欧洲及欧洲化学工业将率先实现温室气体近零排放。中国政府也郑重宣布了“30·60”目标。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绿色低碳发展正在引领全球经济的新未来。对化学工业来讲,化学过程的绿色工艺、绿色技术和零排放,才是最本质的绿色,才是最高水平的绿色。

四是向现代煤化工方向聚集。放眼全球,包括曾经领先的南非和美国在内,中国煤化工代表着当今世界的最高水平。中国化学工业在不同煤种清洁高效利用生产合成气技术,合成气多种化学品转化技术,终端产品高端化、差异化技术以及煤油混炼技术等方面,都走在了世界的最前列。2018年全球单套规模最大的煤炭液化装置——年产400万吨煤制油项目成功投产,不仅实现了煤炭资源清洁高效转化,而且还拓宽了我国油品供给渠道,保障了能源安全。日处理煤炭4000吨级超大规模水煤浆气化装置投入工业运营,展现了单炉规模最大,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技术的世界领先水平。与此同时,美国、沙特的煤炭直接生产化学品技术的研发,也都是值得期待的高端突破。

五是向农业化学品按需求精准供给方向聚集。当前复合新技术、缓释新技术、滴灌新技术和植物生长养分需求智能供给新技术的共同发展,使全球农业化学品特别是种子、化肥、农药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按需求精准供给的智能新时代。以色列在植物根系嵌入一个芯片,芯片将植物的需求告诉供给装置,供给装置将植物需求的养分按时按量精准送入植物根系。德国巴斯夫和赢创公司挥师畜牧业养殖领域,在猪的耳朵上嵌入一个芯片,饲料的多种养分作用就可以得到精准描述,饲料的配比就可以科学改进。按需求提供精准供给的农业化学品,正在开创一个用量减少、产出提高、节约环保的新纪元。

六是向生命科学创新技术方向聚集。有人讲,生物学家致力于阐明生命的过程,而化学家则研究如何去调控生命的过程。也就是说,化学家不仅要去认识生命世界而且还要去改造生命世界。有研究报告认为,当前化学科学的最大挑战是生命过程中的化学。前几年有人提出用天然小分子去调控一些细胞的周期。近年来有人结合基因组,尤其是功能基因组和疾病基因组以及它们对应的蛋白质来进行调控,以相应的小分子去激发和阻断这一过程。在这一理论指导下,科学家发现造成癌症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是一种特定的蛋白质类别。当这类“固有无序化蛋白质(IDP)”不能正常发挥功能时,疾病便接踵而来。这种理论创新的突破,将会为人类彻底战胜癌症开创一个充满希望的前景。有人认为,下一轮产业革命的方向有三大可能:即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但呼声最高的是生物技术。学者们认为,第一次产业革命是农业,增加的是粮食;第二次产业革命是工业,增加的是体力;第三次产业革命是信息,增加的是智力;第四次产业革命将会是生物技术,增加的是人类的健康寿命。生物技术是未来的一片蓝海,人类对生命健康的需求将会催生更多更有价值的新成果。

3.绿色环保之变

双碳目标是全球共同的呼唤,也是保护地球家园的共同责任。20209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大会上作出郑重承诺,2030年中国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有机构测算,根据“十四五”发展纲要,假设中国GDP2020年到2035年实现翻番,并且增速由2019年的6%匀速下降,就可以得出20202030GDP复合增速为5%,那么到2030年中国净碳排放量预计会达到99亿~108亿吨。即便按照108亿吨的峰值上限,与2020年的碳排放相比,也意味着未来10年中国碳排放量仅有不到10%的提升空间。欧盟早在1979年就实现了碳达峰,碳排放峰值41亿吨,人均碳排放约9.9吨。美国在2005年实现碳达峰,碳排放峰值61亿吨,人均碳排放约19.6吨。按照上述测算,中国2030年碳排放峰值108亿吨,对应人均碳排放约7.4吨。目前,欧盟、美国均将碳中和的目标时间定在了2050年。如果将碳达峰到碳中和定义为双碳的下半场,就意味着欧盟碳中和的下半场长达71年,美国的下半场45年,中国的时间只有30年。所以,对中国经济发展来讲,双碳目标确实是一场大硬仗。

在这场双碳目标行动中,石油和化学工业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又面临着重大的机遇。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为例。2020年,全行业的能耗总量为6.85亿吨标准煤,位居中国工业部门第二位。能耗量超过1万吨标准煤的企业约2300家,已经形成了大量能耗高、碳排放量大的存量装置和资产。2020年,全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3.84亿吨,未来行业碳排放峰值还要在此基础上再增加一些。但我们深刻认识到,实现双碳目标,绝不是要求我们放慢发展,更不是要求我们停止发展,而是在减碳低碳约束下,实现更好更快的高质量发展。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发展仍然是我们国家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是硬道理”是对我们在双碳目标下发展能力的一个重大考验。在双碳目标下,对于石油和化工企业来讲,必将有一批企业“死于碳下”,也必将有一批企业“活在碳上”。“死于碳下”和“活在碳上”的根本区别,就是看你能否找到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的技术、工艺和产品。“活在碳上”就是机遇,这个机遇对于石油和化学工业来讲,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因为化学工业认为,二氧化碳不是万恶之源,二氧化碳是可以利用的有效资源,人类也不可能生活在无碳的世界里。化学工业具有从分子结构上改变物质的本领,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化学工业具有独特的优势。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和综合性利用,必将开启世界石油和化学工业技术为王的新征程。

4.发展方式之变

随着中国经济走出短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随着国内统一大市场的完善健全,随着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的构建,我们未来的发展方式将会发生全方位、深层次、多领域的深刻变化。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全新的发展阶段,意味着传统发展方式的终结。以投资拉动经济、以大规模生产为特征的发展方式已经失去了发展的基础,以消费和创新为特征的新的发展方式正在全面形成。新形势下发展方式的变化主要集中在4个方面:

一是生产方式的变化。未来大规模、标准化产品的生产会越来越少,个性化、定制化产品的生产会越来越多,产品终端化的趋势将会成为潮流。

二是创新方式的变化。在技术创新中,跟随型的创新越来越少,引领型的原始创新会越来越多,要求会越来越高,变化会越来越快,摸着石头过河将成为过去,破浪前行将成为常态。

三是管理方式的变化。随着大数据和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特别是随着5G技术的广泛应用,我们即将进入一个“信息随心至,万物触手及”的新时代。这个新时代,使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两大技术发展交相辉映,万物互联就在眼前。未来的采购管理、生产管理、物流管理、资金管理、人力管理、信息管理、安全管理……可以全部实现智能化管理。管理效率、管理成本、管理水平可以达到一个高度融合的状态。智能化管理将会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标准配置。

四是竞争方式的变化。市场的竞争将会由过去的稳态竞争发展为动态竞争。过去一个企业优胜者、技术优胜者、产品优胜者,当拥有王者地位的时候,可以稳定地主宰市场一段时间。但当今世界的竞争异常激烈、异常残酷,几乎没有稳态,只有动态,没有一劳永逸的王者,只有随时随地变化的强者。在产能过剩时代,竞争的地点已由过去的企业、市场转移到现在的顾客心智。我们的企业,特别是企业战略引领者,必须要适应这种市场激烈竞争的变化。

在看到百年变局给企业发展环境带来趋势性变化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清楚地看到如今我们行业自身内在发展要求的变化。2010年,中国化学工业销售收入站上世界第一的位置,成为世界化学工业第一大国。世界化学工业第一大国,必然成为全球化学工业关注和竞争的焦点。当下“追随者的创新”已经成为过去,“引领者的创新”已经成为必然。我们应该看到,创造未来的创新要求更高、难度更大,而且创造未来比拼命追赶竞争对手更富有挑战性。因为追随者喜欢走阻力最小的路,喜欢走最熟悉的路,而挑战者喜欢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喜欢走挑战最多的路。石化行业必须要充分认识到,只有在创新发展中走在行业引领者的位置上,才有可能成为世界石油和化学工业的强国。

202310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石化九江分公司考察时指出:“石化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希望你们按照党中央对新型工业化的部署要求,坚持绿色、智能方向,扎扎实实,奋发进取,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石化工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不仅给我们全行业高质量发展带来了巨大鼓舞,而且也为我们全行业面向未来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方向,必将极大地激发我们全行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紧迫感,全面开创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崭新局面。

认真学习、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首先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新型工业化的“新”字。这个“新”字,既担负着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新使命、新高度,也包含着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新内涵,更是推动着我们行业加快进入形成新质生产力、跨入现代强国发展的新时期、新阶段。与传统的工业化相比,新型工业化有4个突出的特点:一是今天的新型工业化是以创新引领,能够提升高端化、差异化能力的工业化;二是以绿色低碳为目标,能够提升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工业化;三是以信息化同行业发展高度融合,能够提高效率、效益的工业化;四是以人为本,能够充分发挥人才、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行业发展的现状清楚地告诉我们,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走向石油和化工强国的唯一选择。

刚刚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必须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原则,全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发挥超大规模市场和强大生产能力的优势。石化行业具有十几万亿元的超大规模体量,为经济社会提供数万种化工产品,多种产品产量质量雄居世界第一,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性产业。在探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型工业化的新路上,石化行业、石化企业必须主动识变应变求变,发挥应有的作用,作出应有的贡献。

为推动石化行业高质量发展,石化联合会的初步想法是,抓好三大任务,开展三大行动,培育三大主体。

抓好三大任务: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

开展三大行动:创新能力全面提升;绿色低碳加速转型;数字智能高度融合。

培育三大主体:培育一批世界一流大型骨干企业;培育一批世界级化工园区集群;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三大任务、三大行动、三大主体是一项十分艰巨、十分繁重,并且要依靠改革创新才能完成的系统工程,需要全行业齐心协力共同推动实现。

无论是中国式现代化推进,还是石油和化工强国建设,无论是新型工业化道路,还是未来高质量发展,最根本的基点、支撑和保障是人才。石以砥焉,化钝为利。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石油和化工强国的跨越、新型工业化的开拓,都要求石化行业必须开启新型人才生产线。要培养好和使用好一大批战略管理人才、技术创新人才、企业家人才、大国工匠人才,为人才施展才华搭建广阔的事业舞台。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 李寿生

区域经济
黑龙江:聚焦新兴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视察时指出:“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紧密相关,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中之重。黑龙江产业基础雄厚、产业体系完备、产业优势明显,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新质生产力有根基、有潜力、更有未来。

深刻把握新质生产力与新兴产业的关系

新兴产业是指由重大技术突破或重要社会需求带动产生,关乎产业升级方向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都统属于这一范畴。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提出,肯定了新兴产业孕育的新动能,界定了新时期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力量。

新兴产业蕴藏的技术创新内核是新质生产力形成的恒久动力。纵观人类历史上的三次产业革命,由新技术催生的新兴产业无不蕴含着强大的新质生产力。站在面向“数智时代”的关口,数智技术拓展了我们的脑力、智力和创造力,使产业创新更具效率性、基础性和颠覆性,将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打开一个重要的机会窗口。

新兴产业带来的新产品、新要素和新市场是新质生产力成型的重要标志。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靠的是新技术、新产品、新要素、新产业组织方式等多重创新共同作用的结果。这表明只有以新兴产业为载体才能在市场竞争中改造传统生产力三要素。

新质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最大的区别是其高效化、绿色化、低碳化和可持续化特征,因此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都将高效率、高品质和高质量作为价值目标。在数字时代,各类型企业都在产业网络中扮演独特的角色,创新溢出效应会以普惠方式体现,每个关联企业都能共享新兴产业发展红利,从而在包容性发展中实现生产力的跃迁。

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新质生产力不仅意味着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更体现了以产业升级构筑新竞争优势、赢得新一轮产业竞争的主动权。为此我省要加快培育和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提供强大支撑。

打造产业协同创新平台,夯实新兴产业发展基础面。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在萌芽期往往处于势单力薄的状态,创新集聚效应难以显现,必须通过打造产业协同创新平台的方式,为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乘数效应。一方面要发挥政府在产业创新中的基础引导作用,以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和搭建产业创新园等方式,鼓励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相关企业合作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同时,政府要扮演好“大学大院大所”与企业之间搭桥人的角色,将产业发展诉求与高校、科研院所的研发清单相对接,为产业创新平台注入更多智力资源。另一方面,发挥产业链头部企业的创新带动作用。

拓展数智技术应用场景,建好新兴产业发展软环境。实体经济只有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才能产生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兴产业。首先,要重视数智基础设施建设和布局。加快推动云、网、端等数字基础设施和新智能硬件建设,为传统优势企业提供新智能服务解决方案,助力其转型为新兴企业。其次,突出数智技术市场化运作。充分发挥工业互联网平台“智能+”效用,探索市场化运营模式,打造未来工厂标杆。最后,创新数智技术消费场景。强化商业模式创新和商业产品转化能力,以居民发展型、享受型和品质型消费为抓手,打造更多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消费场景,加强消费对新兴产业的拉动作用。

构建多元融资体系,打造新兴产业发展加速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具有投资周期长、风险大、门槛高等特点,需要针对不同生命周期、不同产业链条上的企业主体,提供多样化、差异化和特色化的金融支持。

培养高端产业人才,织好新兴产业发展保障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关键依靠高素质产业人才。为此,首先,要及时调整高校培养方向和学科评价体系,面向我省新兴产业发展的细分方向和交叉领域进行应用学科布局,不断优化人才结构。其次,支持企业成为引才、育才和用才的主阵地,创新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和机制,实行紧缺人才清单制度,以缩短未来人才进入工作岗位的适应时间。再次,积极引进国际高素质人才,实行更加开放便利的人才引进制度。最后,优化人才服务环境,在子女教育、医疗保健、社会保障、家属就业等难题上提供精细化服务,在职称评定、人才晋升和项目分配上提供人才绿色通道,让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黑龙江省行政学院) 邹亚光

把重庆建设成为国家战略腹地核心承载地

●要抓住国家战略腹地建设机遇,全面提升“硬实力”“软实力”与“智实力”,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从而构筑起新的增长点。

●坚持以业留才,以环境留才,注重打造适应人才发挥作用的产业结构,积极营造优质的居住和工作环境,为人才提供更为广阔的舞台,切实打造出与国家战略腹地建设相适应的“梧桐效应”。

●抓住东西产业转移契机,优选具有丰富前后向联系的核心产业,吸引全产业链落户重庆,不断壮大重庆产业集群,为国家战略腹地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加强国家战略腹地建设。这既是对国家战略发展格局的深化部署,也为地处西部地区的重庆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不久前召开的重庆市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工作推进大会也指出,要“在建设新时代国家战略腹地核心承载区上实现新突破”。从区位优势来看,重庆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联结点,还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起点和枢纽所在,承启东西,贯通南北,具备成为战略腹地的独特区位优势。从产业结构来看,重庆产业门类齐全,特别是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优势明显。从发展基础来看,重庆是中西部地区首个GDP超过3万亿元的城市,有着较好的经济发展基础,具备成为战略腹地的物资供应基础。从开放水平来看,重庆是内陆开放高地和国际化大都市,通过积极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在国际交流和合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独特的区位、产业和开放优势,使重庆具备成为国家战略腹地的重要条件。重庆要通过深化各领域的改革与发展,主动承接产业东西转移,加快构建与国家战略腹地相适应的产业结构,推进新质生产力实现重大突破,深度嵌入国家战略腹地布局,切实承担起历史赋予的重大使命。

承接东部产业新转移,激发“雁阵效应”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提升东北和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能力”,这不仅是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战略措施,也是全国产业链优化和升级的重要一环,更是实现国家战略布局的重要举措。重庆拥有丰富的战略资源、相对完备的工业体系、优势凸显的先进制造业,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中具有明显的优势。要抓住国家战略腹地建设机遇,全面提升“硬实力”“软实力”与“智实力”,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从而构筑起新的增长点。一要做强“硬实力”。瞄准“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持续推进产业创新升级和科技赋能,努力打造若干千亿级、万亿级产业集群。二要做优“软实力”。加快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完善社会福利、医疗和教育等体系,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产业向更高能级发展。三要做深“智实力”。加强数据、信息与知识的集成应用,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打造智能化、数字化的城市管理和产业发展环境,提高城市运行的科学性和效率,实现更为精准和高效的产业转型升级。

嵌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实现“溢出效应”

作为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重庆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中占据着枢纽地位。随着中欧班列(渝新欧)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的日益完善和发展,重庆作为“运营组织中心”通向全球490个港口,必须以加快嵌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为契机,切实推进内陆开放新高地建设。一要优化基础设施。积极推进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在基础设施、运输网络、跨区通关、产业配套等方面,与沿线省区市紧密携手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迈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二要深化链式效应。切实将重庆建设成为中国内陆与东盟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协同的核心区域,促进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珠三角、长三角及京津冀等重要经济板块的协同发展。三要强化智慧引领。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西部陆海新通道智能化运营水平,实现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此外,还要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迭代升级、全面突破,提升西部陆海新通道在全国开放战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提升重庆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和竞争力,更好辐射西部、服务全国、链接东盟、融入全球。

推动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加速“集群效应”

政府工作报告把“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列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重庆加快实施“十项行动”,迭代升级“四张清单”,不断推动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一要加强资源互补。成渝两地在自然资源、产业基础、科教文卫等方面各具特色、互补性强。双方要求同存异,在同中求发展,在异中寻合作,充分利用各自的特色资源,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二要突出创新驱动。以西部科学城建设为载体,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形成创新链条的完整闭环。以西部科学城为媒介,强化成渝两地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建立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创新体系,促进科研成果快速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三要推进深度融合。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协同发展、生态环保等方面加强合作,打破行政壁垒,全面实现科研、产业、社会治理等融合,发挥融合功能与效能,实现在融合中一体化,在一体化中实现集群,着力培植出与战略腹地相适应的“集群效应”。

打造人才高地新平台,培育“梧桐效应”

得人者兴,失人者衰。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先后做出了一系列引智战略决策,极大地提升了重庆人才存量与增量。重庆要成为国家战略腹地的核心承载地,必须加快汇集人才特别是顶尖人才步伐,快速将重庆打造为人才向往的高地。一要引进顶尖人才。以“高端、精准、急需”为导向,加快建设人才引进高地,吸引满足国家战略腹地需求的顶尖人才。通过创新性政策,强化“离岸引才”和“飞地引才”,积极鼓励顶尖科技人才向重庆流动。二要用好各级人才。大力优化体制机制,营造人尽其才的环境,完善激励机制,构建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形成包括“战略帅才”“产业英才”“青年俊才”和“制造匠才”在内的“头雁引领、群雁竞飞、雏雁展翅”的人才发展模式。三要留住现有人才。要坚持以业留才,以环境留才,注重打造适应人才发挥作用的产业结构,积极营造优质的居住和工作环境,为人才提供更为广阔的舞台,切实打造出与国家战略腹地建设相适应的“梧桐效应”。

聚力创新极核新生态,释放“虹吸效应”

加快把重庆建设成为国家战略腹地的核心承载地,构建以创新为驱动的极核,从而实现先进技术先进产业的“虹吸效应”,是“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核心要义。这就要求不仅要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持续打造,更要着重于新质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为实现这一目标,重庆要立足现有的产业基础,放大特色优势。一要打造核心产业。加快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等领域的发展步伐,构建“四梁八柱”模式,在数智科技、生命健康、新材料、绿色低碳四大板块打造核心产业。二要建设支撑平台。建设一批高标准的产业平台,包括研发中心、孵化器、加速器、技术转移中心和培训机构等,为企业提供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市场推广等一系列支持,帮助企业降低创新门槛,加速产品从概念到市场的转化过程。三要构建集聚效应。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重视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新兴产业,形成产业极点。同时,抓住东西产业转移契机,优选具有丰富前后向联系的核心产业,吸引全产业链落户重庆,不断壮大重庆产业集群,为国家战略腹地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

重庆交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价值利益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董梦杭

小城镇发展面临的问题、议题与机遇

“郡县治,天下安。”城乡融合发展、小城镇发展和乡村振兴,都要与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部署有效衔接——

小城镇的发展在我国之所以受到高度关注,与中国走什么样的城镇化道路有关。西方发达国家在实现现代化以后,农村和农业人口都已占很小的比例,城市成为生活的中心。而中国是人口大国,特别是农村人口众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农村和农业人口都还占有相当的比例。作为连接城乡的小城镇,无论是在城镇化进程中还是在乡村发展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小城镇发展的新问题

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小城镇已经开始进入一个新的稳定发展期,也遇到一系列发展中的新问题。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小城镇的产业空心化。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小城镇的迅猛发展与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联系紧密。随后由于城市经济改革提供更多发展机遇,小城镇在技术、资本上缺乏比较优势,也由于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我国对小城镇提出更高的绿色发展要求,一大批规模小、技术差、污染大的小工业退出了小城镇,绝大多数小城镇都向第三产业加速转型,曾经支撑小城镇发展的乡镇工业经历了“去工业化”的过程,这也造成小城镇的产业空心化。

与之相联系的突出问题是小城镇的财力弱化,土地财政的式微导致小城镇发展的资金短缺。2006年全面取消农业税以后,工业曾成为小城镇财政的主要支撑,而随后大部分小城镇工业的退出,使我国小城镇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土地“农转非”收益支持。但随着我国对耕地红线的划定并实行最严格的保护制度,也由于房地产业进入发展的低迷时期,相当一部分小城镇负债严重、财政困难,发展资金短缺。由于大城市和小城镇在就业和发展机会上的较大差距,实际上小城镇的常住人口,特别是劳动力人口的外流现象在近十年来仍然突出。各地打造形式多样的特色小镇,试图走出小城镇发展产业空心化和财政困境,但质量参差不齐、雷同化严重,相当一批特色小镇选择走旅游观光、休闲养生的路子,人为打造大量人文景观,缺少产业的实质性支撑,造成特色小镇的一些烂尾工程。

尽管小城镇发展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新问题,但依然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关键。小城镇是我国居民的重要生活区域,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2020年我国建制镇镇区常住人口达到3.25亿人,占到全国总人口的23%,占全国城镇人口的36%。

小城镇发展的新议题

自费孝通先生1983年发表《小城镇大问题》以来,我国小城镇经历了恢复发展、高速增长、发展调整、转型发展等不同的发展阶段。这种阶段性的发展特征变化的最根本原因是产业和市场的变化。就像费孝通先生所揭示的,小城镇的兴衰与乡镇产业的兴衰是紧密联系的。有产业就有就业机会,有就业机会就有劳动力的集聚和人口的集中,有劳动力的集聚和人口的集中就有商业服务的兴起,就有城镇生活的活跃,这是小城镇发展的一般经济逻辑。但在中国的城镇化过程中,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市场和政府的双驱动。政府通过资源配给的导向,对城镇化的战略和布局产生极大的影响,这是与其他国家城镇化所不同的一个重要特点。所以,小城镇发展阶段的变化,也极大地受到政策调整的影响,比如建制镇设立的放宽和收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乡镇贷款权融资权的变动、发展项目的规划,等等。

学者们从不同的立场和学术视角对小城镇发展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角色和影响发表了不同的见解,有的特别强调要遵循基于城市规模集聚效益的经济逻辑,更多的则是强调经济逻辑要与社会逻辑相统一。特别是自2013年我国提出“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以来,城镇化与进城农民工的市民化紧密联系起来,并且要求把进城落户农民完全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当然,政府的城镇化发展战略和规划,并不一定能够被完全贯彻和实现,在小城镇的发展中,“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对于乡镇政府来说,很现实的一个问题就是发展的资金从哪里来。国家早已取消了农业税,如果小城镇也出现产业“空心化”,土地财政又难以持续,那么乡镇财政多半要靠来自上级财政的转移支付,发展的空间非常有限。这也导致了虽然国家在户籍改革中从大城市到小城镇逐级放宽条件和取消限制,但全国小城镇的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比例都没有因此出现显著增加。

小城镇发展的新机遇

在我国发展的新阶段,由于环境保护的约束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弱化,小城镇出现过早的“去工业化”。产业“空心化”和财政能力弱化成为小城镇普遍面临的发展难题,学界也在思考和探索小城镇发展的新路径。

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重申,“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并且强调,要“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在阐述我国城镇化战略的重要文件中,这里的一个重要变化,是在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中没有再提“小城镇”的概念,而是提出了“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议题。在此之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2022年5月已专门印发《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要求“再经过一个时期的努力,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建成各具特色、富有活力、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县城,与邻近大中城市的发展差距显著缩小,促进城镇体系完善、支撑城乡融合发展作用进一步彰显”,但同时也特别强调,要严格落实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防止大拆大建,严格控制撤县建市设区,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从大的背景看,提出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一方面是基于对城市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总结,城市的规模集聚效益毕竟是城市发展的基本驱动力,另一方面也是基于构建城乡协调发展格局的考虑,特别是强调把城乡融合发展和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纳入新型城镇化建设。

所以说,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并不是对小城镇发展战略的遗弃,而是为小城镇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因为这意味着我国城市建设资源配置力量的下沉。这也成为小城镇发展的新议题。有的学者已经根据浙江的经验敏锐地领悟到,这一新战略为构建新型的“市县关系”“城乡关系”“县镇关系”都提供了新机遇。因为,我们需要把小城镇建设纳入这一新的城镇化战略部署中,按照“十四五”规划的要求,统筹县域城镇和乡村的规划建设,把乡镇建成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

我国自秦以降2000多年来,县是最稳定的国家治理的区域行政单位,历经数千年而不变,自然有它合理存在的经济、政治、社会逻辑。古人云,“郡县治,天下安”,说的也是这个道理。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不仅是遵循发展规律的要求,也是遵循国家治理规律的要求。在这种新型城镇化战略部署的背景下,城乡融合发展、小城镇的发展和乡村振兴,都要与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部署有效衔接。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原副院长 李培林

上海:打造总部经济生态圈 构筑城市竞争新优势

增强不同功能等级或行业门类的总部型经济间以及与其他城市功能之间的有效联动,不仅有利于强化优势产业链,还有利于增强总部功能的溢出带动作用

总部经济是企业总部高度集聚的经济形态,产业关联度强,集聚带动作用大,可有力促进高端要素和资源集聚,打造全球资本、人才、技术、数据等要素流动的核心节点。规划建设世界一流总部经济生态圈,是构筑城市竞争新优势的重要战略。

上海作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最为集中的城市之一,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资研发中心累计分别达到962家、563家。新形势下,有必要进一步发挥经济中心城市综合优势,加快营造世界一流总部经济生态圈,做大总部经济规模,做强总部经济功能,助力提升“五个中心”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新趋势

伴随经济发展形态与城市竞争格局迭代升级,总部经济在产业功能、服务配套、空间布局上呈现出生态圈化新趋势,具体体现为创新化、个性化与社区化。

第一,加速嵌入创新功能。

近年来,总部经济在产业形态上越来越体现出融合化、多元化的创新属性。特别是,中心城区的总部经济区域可以帮助创新个体和机构更接近市场需求与技术应用场景,更加容易洞察“新蓝海”的先机。

同时,总部经济高度集聚的多元化资源要素以及畅通的人才交流交往渠道,有利于激发创新的灵感火花。这一总部经济产业形态新特征叠加创新要素“回归都市”的新趋势,正在推动全球城市中心城区振兴。

第二,个性化服务配套。

总部型企业的服务功能因行业构成与组织模式,因“互联网+”和文化创意行业的广泛兴起而逐渐发生变化,开放式、个性化的办公空间成为主流选择,一些面向创新的交往、展示、互动等功能需求得到激活。

值得注意的是,在新能源汽车不断普及的趋势下,楼宇停车场配备充电设施的需求愈发迫切,对现代楼宇的管理、运营提出了新要求。

第三,社区化发展空间形态。

总部经济的空间布局,正在由过去的平面布局模式逐渐转向“竖起来的社区”。伴随总部经济生态圈发展日益凸显的结构复杂化和利益多元化,经济发展、民生保障、文化建设、社会服务等职能需要逐步注入总部经济集聚区。

比如,通过整合政府职能部门、街道社区、楼宇物业和社会服务力量,依托总部经济集聚地提供全方位服务和综合性治理,促进总部企业与城市社区联动,促进总部经济集聚区与城市功能良性互动发展。

新经验

从国内外城市探索和实践来看,更加强调集聚规模、功能协同和人文关怀,是总部经济聚集区迭代升级的主要路径。

第一,依托全球城市优势,强化总部经济高端要素集聚。

全球城市的中心城区往往是城市功能集聚的高地,具有较好的商业服务、公共文化、生活服务、公共交通、地标景点等设施。

近年来,美国纽约进一步放大曼哈顿区位优势,打造科技创新企业总部集聚的“硅巷”地区,推动跨国公司总部迭代发展。结合政策和市场选择,“硅巷”地区通过房地产减税、能源优惠、管线改造、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培育创新孵化器、营造具有吸引力的文化氛围等举措,吸引了谷歌等一大批高科技巨头公司研发总部的落地。高科技企业的集聚也促进了金融科技、新媒体、文化创作等一批高度关联的企业总部的培育与发展。

第二,激活多维功能联动效应,增强总部经济集群化学反应。

全球城市中心城区具有更高密度的空间载体和更广维度的功能载体,总部经济在此集聚往往在产业类型上更加多元、在空间布局上更加融合。增强不同功能等级或行业门类的总部型经济间以及与其他城市功能之间的有效联动,不仅有利于发挥产业关联作用、强化优势产业链,还有利于增强总部功能的溢出带动作用。

作为全球范围内企业总部落地首选城市之一的伦敦,现已形成行业多元、空间多点的总部经济集聚区发展格局,包括金融企业集聚的金融城、科技和文化创新企业集聚的东区、风投机构集聚的西区等。这些总部经济功能与伦敦其他城市功能实现多维联动,共同提升了伦敦总部经济的全球竞争力。

第三,重视人文关怀,构建具有包容性的社区共生体系。

总部功能集聚区的主角不仅是企业,还包括在相应片区生活、工作的市民。近年来,各大城市更加重视的关键作用,在制定各类人才吸引政策的同时着力营造具有更好体验的城市环境。

新加坡因特殊的区位条件,成为亚洲地区重要的总部经济集聚地,也是各类国际人才的集聚地。这座城市为专业人才制定了具有吸引力的服务政策体系,从国际化人才培养、配套资金投入、人才认定、审批效率等方面提供高水平保障。同时,通过打造具有吸引力的文化创意环境,构建具有包容性的社区共生体系,以进一步吸引总部企业、留住国际人才。

新举措

与全球顶级城市纽约、伦敦相比,甚至与亚太地区的新加坡、东京相比,上海在总部经济的能级、话语权等方面仍存在短板。面向未来,有必要采取综合举措,着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总部经济生态圈。

第一,加快总部经济发展顶层设计,统一规划建设总部经济生态圈。

当前,上海有不少功能区提出了集聚总部经济的发展目标。它们在能级定位、要素功能等方面存在同质竞争、特色重叠的问题。下一步,可以从全局整体发展入手,强化总部经济发展的顶层设计,实施统一规划,实现各集聚区之间的合理错位与协同联动。不妨深入对标纽约、伦敦等总部经济高能级城市,进一步提升总部经济的整体效能和核心竞争力。

第二,推进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提供更为适宜的空间载体。

面向总部经济的发展需要,把握城市更新的契机,有必要充分发挥城市核心区的区位地理、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多样化的空间类型等优势,突破传统商务区局限,塑造更加亲近自然的公共空间。

同时,还应当构建更具韧性的基础设施体系,以应对各种不确定性和挑战;打造更多、更智慧的数字城市场景,为总部经济提供便捷的信息交流与资源共享平台;搭建多元化创新服务平台,吸引和集聚创新资源。

第三,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营造更高等级的功能支撑。

要扩大贸易服务的功能范围,为总部企业提供便利的在岸、离岸业务运作支持,深化保税展示交易、融资租赁、分拨配送等功能,构建全球化贸易服务平台。

要加强专业服务功能的拓展,巩固并提升法律、财务、人力资源、咨询设计、检测等专业服务业能级,构建面向全球的专业运营服务网络。

要提升“全球会客厅”的功能,积极吸引世界一流的文体旅行业头部企业,并鼓励引进和举办国际性演出、大型节展类活动。

要增强高端制造功能,支持总部企业向上下游拓展研发设计、检验检测、技术应用等各环节的服务功能,并发展保税维修、再制造等新型业态,以此来强化生产性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产业之间的双向赋能。

第四,加快高层次人才集聚,释放更为强劲的发展动力。

总部经济依赖高层次人才,人才集聚与总部经济集聚相互促进。下一步,可结合城市更新背景下要素流动的新动向,顺应人才对个性化服务的需求趋势,推进功能布局与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注入更多元化的文化创意元素,为高层次人才打造富有创意与活力的生活空间。

同时,扩大高品质公共租赁房屋的供应,为各类人才提供稳定的住所,减轻生活压力;提供更为精准的就业创业促进政策,为各类人才提供精细化服务,为总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供给。

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建设处副处长、研究员,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邓智团

企业管理
数字经济时代下的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优化路径

摘要:在数字经济时代来临以后,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面临越来越多的非确定性,目前既面临着全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诸多发展挑战。如何才可以切实有效地切合数字经济的发展需要,更加有效地维持企业的顺利稳定发展,这已经成为目前中小企业重点思考的问题。结合现状来看,数字经济时代来临以后,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暴露出诸多问题,包括人员能力薄弱、绩效考核缺乏、管理思想落后以及经济实力薄弱等。本文针对性地分析此类问题并寻找数字经济时代下中小企业优化人力资源工作的路径,以期望能够为相关企业提供借鉴作用。

关键词:数字经济,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困境,优化路径

近些年,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日渐提高,在全新的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速度越发加快,各企业若是想要仍然维持长远的发展优势,有效地促进自我成长,就有必要增强在创新和变革方面的投入力度[1]。尤其是在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2]。由此可见,在数字经济时代下,全面推进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优化调整势在必行,寻找相互对应的优化路径,以此来更好地对接数字经济的发展进程,此举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作用。

一、数字经济时代下的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特征表现

目前数字经济所带来的影响日渐显著,其基本特征主要如下几点:首先,数字经济是在互联网时代下衍生而出的,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越发健全完善,各种相互对应的经济活动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展开[3]。因为数字经济是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作为前提支撑的,所以能够有效地摆脱时间限制和空间限制,进而为商业契机的出现提供更为肥沃的土壤,同时还可以催生出越来越多的全新经济业态以及商业形式;其次,在数字经济时代下,数字技术以及实体经济越发朝向深度融合的方向发展,数据也已经逐渐转化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核心支撑,数字经济依托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而实现深度发展,因此使得数字经济的渗透程度持续增加,信息服务开始广泛地流向多行业,实现多行业的融合发展,彼此间的融合趋势日渐深入[4]。最后,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所带来的不确定性逐渐增加,但同时增多突发性风险。数字经济技术是需要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的,旨在推进网络供需方的相互整合对接,从而有效地减少所需耗费的经济成本,为现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保障。数字经济发展模式有助整合多元化的资源,其中便有人力资源的因素,目的是提高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二、数字经济时代下的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优化的意义

目前世界经济发展速度日渐加快,正逐渐从传统模式朝向数字化模式过渡,处于此种关键阶段,全面推进管理创新显然是必经之路。目前数字经济发展速度日渐加快,经济社会逐渐需要创新转型,经济发展和数字技术的深入融合已经成为当前关键方向:首先,数字经济驱动力正在持续提高,从以往的信息技术朝向新生代信息技术的方向过渡,技术改革的升级迭代力度显著提高;其次,技术融合正在促使世界朝向物理形态信息系统以及虚拟形态转化,这使得信息共享、资源共享更为便捷,可以明确的是数字经济的发展是当前时代发展的必然格局。

2.人力资源的支撑是必然条件

具体到企业的经营发展当中,可以发现对人力资源的需要非常之多。首先需要积极地转化改进工作场所,打造数字化的营收新模式,既要有效地提升团队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也要有意识地减少所需耗费的经济成本,在数字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自然需要有健全完整的人力资源系统[5]

三、数字经济时代下的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困境

1.人员能力有待提高,数字意识薄弱

伴随数字经济时代的来临,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需要越发朝向数字化的方向发展,与传统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异,其要求人力资源管理者具备良好的职业能力和知识储备,同时还需要熟练地掌握各种计算机应用技能。但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许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都缺乏健全完整的数字化意识,对相关知识内容的理解更是缺乏,虽然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储备,但是却难以将此类知识应用到数字化技术当中,没有连接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能力。比如,在现阶段有诸多中小企业按照传统绩效考核模式实行工作,并未将大数据技术有效地整合到实际过程中,最终导致绩效考核的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去甚远,此外人力资源管理者的意识相对薄弱,难以积极自主地予以调用,人力资源管理效果因此而显著降低。

2.绩效考核不够健全,考核标准落后

绩效考核可以切实激发员工群体的工作热情,打造开放且和谐的工作氛围。目前数字经济的发展速度日渐加快,人力资源考核需要从传统的关注员工的个体成效逐渐朝向关注单位的整体成效的视角切入,做好对全体员工的考核培训。结合已有调查数据来看,在数字化经济时代背景下,人力资源考核的基本形态需要改变。目前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首先,绩效考核指标的设定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6]。绩效考核指标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内容,在数字经济时代下,单位绩效考核指标设定依旧被集中在定量考核,并未有效地整合定性考核,导致考核模式失去应有的公平性。其次,绩效考核缺乏互评的环节,许多中小企业仍旧将自上而下的评价形式作为核心,忽略来自基层的建议和看法,员工互评的评分占比较低,甚至还有完全没有员工互评环节的情况。

3.管理思想较为落后

目前诸多中小企业仍然受到传统管理思想的限制,并没有充分认识到数字经济时代下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存在意义和价值,往往习惯采取传统的考核管理模式,缺乏充足的科学性和指向性,此外还往往存在着一人身兼多职的情况,这将会更加显著地限制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的寿命普遍较短,这和企业本身缺乏健全且完整的规划设计密切相关。新冠疫情更是导致许多中小企业都面临着巨大的冲击,这势必会导致中小企业面临的发展问题被更为显著地扩大。在全新的社会背景下,中小企业有必要积极地摆脱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的限制,积极地参加到对数字化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中,这样才可以取得更为显著的作用。

4.经济实力稍显薄弱,工作开展困难

若是想要打造数据平台,则需要投入相对较高的经济成本,并且即便可以顺利地完成平台打造,也将会面临着收益缓慢的影响,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开始忽略此项工作。结合相关数据调查和统计,我国绝大多数企业都是中小企业,打造数据平台所需要耗费的经济成本和维护成本都是非常高的,很难有效地满足中小企业的低收益、高回报的经营需要。即便自行建设完整健全的薪酬数据库,也往往需要极为高昂的投入,并且最终收效相对缓慢,所以中小企业通常缺乏充足的资源支持,无力参与前期投入,导致企业无论是在软件开发还是硬件建设方面都面临着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

四、数字经济时代下的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优化路径

1.强化市场研究分析,形成数字化意识

在数字化经济时代下,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需要优化更新,若是想要有效且顺利地贯彻落实此项目标,就需要积极地增强对现阶段市场动向的研究分析,以此为基础条件,形成健全完整的数字化生存观念,这样才可以更为有效地开展各项工作,适应数字经济时代对优质人才的需要。此前,新冠疫情所带来的冲击极为显著,但是却也在相应程度上推进数字化经济的建设,这是今后中小企业需要形成深刻且全面的关注的。联系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数字经济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晓,并且已经成为推进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其作用自然是无可忽略的,中小企业在此种时代背景下,自然需要积极有效地连接时代发展的进程,作出深入且全面的研究分析,这样才可以顺利有效地融入未来市场,才可以更好地彰显出自身的价值。自从2020年开始,我国开始广泛地强化在“新基建”方面的投入,其核心为数字基础建设,这将会给中小企业提供充分的发展空间,有助促进中小企业竞争能力以及工作水平的提高。中小企业在此过程中若是可以形成健全且完整的数字化思维,自然可以形成更加充足的发展新动能,切实有效地打造经济发展的全新增长点。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数字经济在人力资源发展当中的价值和作用是无可忽略的,同时还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新的视角,这与传统的经营观念和管理思想存在本质上的差异。中小企业能够系统化地完成对员工群体的工作效益、工作能力以及个体优势等多方面的分析,进而完善内部人力资源的组成结构,为员工群体提供更为符合自己需要以及企业需要的发展空间,达到彼此共进的目标。所以整体来讲,中小企业在数字经济背景下,有必要形成更为健全且完整的数字化生存意识,此外还需要积极地优化智能化工作环境。

2.增强共享数据调用,增强数字化管理效果

数字经济时代的来临使得市场变化速度越发加快,若是想要更加有效地维持发展,中小企业需要积极地融入时刻处于变化的环境当中,因为受到多种客观条件的影响和冲击,对中小企业而言,应该着重强化在第三方平台建设方面的投入,需要提供更多的共享数据,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支持和保障,此举能够巧妙地对接企业的今后发展进程,寻找符合实际需要的共享资源,推进对目前已有的共享资源的调用,这是非常关键的。此外还需要积极地增强在数字资产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将会产生极为强烈的外部效应,现阶段的许多大型企业都拥有属于自己的共享数据平台,比如IBM数据平台以及腾讯大数据平台等,此类平台的存在使得中小企业拥有更多的发展空间,可以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便利。所以,中小企业有必要将共享数据信息以及可视化的结果作为人力资源管理决策的支撑,要持续促进共享信息以及人力资源的管理的相互整合,同时完成数据整合的基础目标,以此来达成低成本以及高质量的目标,这是非常关键的工作。

3.适应数字化转型需要

结合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来看,数字经济环境下的许多因素都会制约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创新发展,为切实有效地贯彻落实多种指标,有必要全面推进管理高度的提升,以此来更好地适应数字经济时代下的中小企业转型发展需要。结合数字化转型的实际需求来看,有关部门有必要积极地强化对专业化队伍建设的关注,强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的数字化认识,首先是需要积极地做好队伍建设和打造,促进相应专业人员的能力以及素质的提高,持续增强教育培训的力度,促进人员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增长。目前国家经济发展速度持续加快,人力资源数字化转型发展对专业人员方面的能力要求、素质要求持续增加,企业有必要充分联系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多种需要,积极有效地展开在职教育培训工作,重点增强对人才的教育培训,以此来保证其能够更好地切合当前时代发展进程。需要重点关注的是,以大数据技术为基础支撑的人力资源管理支撑可以有效地增强工作者的技能和素养,保证其更为顺利地掌握技能,然而现阶段的已有队伍仍然难以切合此项需要,所以需要持续提高在此方面的管理力度和控制投入。企业需要积极地强化在人才引进机制建设方面的投入,重点增强对高端复合人才的教育指导。最后是需要积极有效地提高宣传力度,持续强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的认知能力,提升其知识储备,以此来更为有效地适应当前市场发展变化。结合目前中小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可以发现宣传力度薄弱仍然是广泛存在的问题,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必要性宣传极为重要,逐步推进数字化意识和工作系统的相互整合。

4.完善人资组织架构,确定数字化管理流程

数字经济正在飞速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也需要随之产生变革优化,摆脱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限制和冲击,要求企业本身能够做到重新组织、重新打造,推进现有人力资源架构的改进完善。此后则需要充分连接单位内部的实际发展状况,打造数字化能力中心,以此来对应当前时代发展进程,以高质量的组织架构收获来自员工群体的认可和支持,凝聚庞大的企业力量。因为应用大数据技术能够促使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业务部门、人事部门的联系受到强化,所以对企业自身来讲,有必要积极地做好对现有架构的调整处理,逐步强化在顶层设计方面的投入力度,打造更加集约化的人资管理架构,比如企业自身需要积极地打造覆盖多方面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推进现有管理流程的优化,打造业务部门、人事部门和后勤部门共同参与的全新工作形态,以此来完成对人力资源的集约管理;与此同时,要加强对大数据技术的基础调用,此举非常关键,企业内部需要积极地改进和完善人力资源管理的形态,通过对大数据技术的调用,促使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相互连接起来,有效地满足未来企业内部的建设和发展需要。通过对大数据技术的有效调用,人力资源管理可以和企业经营管理的全部流程相互整合起来。比如在前期招聘人才的时候,既要综合考量人才本身的职业能力以及个体素质,同时也需要充分联系企业今后的战略发展需要等多种要素,循序渐进地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重新做好对人力资源管理架构和形态的归纳整理。除此以外,企业还需要积极地打造数字化的发展空间,重新做好对员工的工作模式以及工作形态的认识,真正意义地推进员工群体的协同设计、智慧发展。借助多端口的共同调用,真正意义地为多种用户提供服务空间,有效地摆脱时间壁垒和空间壁垒的限制,最终构建更为完整的服务体系,随时随地实现彼此间的交互沟通以及动态发展,借助视频直播以及在线会议等多种方式,真正意义地促进数字经济和人资管理的相互整合,使其能够被深层次地整合到员工内心当中。

5.提升教育培训力度,提高数字化应用能力

数字经济时代下的各种新技术正在被持续引入和应用到企业工作当中,给中小企业带来的发展支持是不可忽略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也将会随其产生变革和优化,这就自然要求有健全完善的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队伍的支撑,以此为基础,顺利有效地维持各种工作的建设和展开。中小企业可以积极有效地增强对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教育指导,提高教育培训的力度,以此来增强企业内部工作者的数字化应用能力,为员工群体赋能。除此以外,企业还需要积极有效地提升人才引入力度,将精通数据技术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者引入其中,持续做好管理团队的建设和发展。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针对性地展开线上培训工作,加速形成专业化的管理队伍。在实践应用的过程中,依托线上培训维系数字化驱动,在全面强化对数数字化视频公开课以及网络直播以后,行之有效地提升现有工作技术和效果,依托更为简约、轻松且便捷的优质课程,强化对组织员工的培训和吸引,同时适当地做出调整和改进,提高基本的培训质量和成效。通过对动态跟踪技术的利用,可以实时有效地获悉每位员工的线上学习情况,借助数据技术的有力支持,还可以形成对培训效果以及培训满意度等多方面数据的认识,明确目前员工群体对工作的认识程度。在此阶段,中小企业需要持续增强对负责人的教育指引,保证负责人可以拥有良好的数字应用能力,这样才可以为其他各项工作的顺利展开提供保障。

6.创新现有管理过程,彰显数字化工作效能

现代中小企业应该充分结合自身的实际发展状况,要在海量的数据当中寻找各种干扰因素,并予以科学有效的处理,此举能够从根本促进人力资源管理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强化人力资源管理的全过程的有效性。目前数字经济的发展速度持续加快,对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要求也在全面优化改进,所以这就自然需要进行深入且全面地研究和分析,要综合完成对选、、考核以及任用等多环节的处理,在对其进行管理优化的前提条件下,持续做好对人力资源的指引。结合数字经济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数字经济时代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决策需要充分依托客观数据的支持,其本身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都将会因此而获得显著提升。通过数据统计分析等方法,进行有效决策,以此为前提条件,保障数据决策和各项信息的精确有效,以此来更好地切合企业的发展需要,有助企业在数字经济时代下维持自身的竞争优势,推进自身的深度发展。比如,中小企业在自我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做好对岗位的人员流动情况的细致入微分析,以此为基础条件,推进人力资源管理规划工作的完善和改进,有助减少可能会出现的岗位空缺问题。在数字经济时代下,中小企业需切实有效地强化对“互联网+”技术的调用,更加精准且细致地分析现有信息资源,以此来提升信息处理的效率和质量。中小企业通过对数字技术的解读调用,通过对人力资源管理过程的完善和改良,可以更好地实现人员分工,实现协同发展。

五、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数字经济时代的发展速度日渐加快,全面创新改进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表现形态是具有相当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作用的,所以中小企业有必要强化对数字经济的审视和分析,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需要积极有效地强化在人力资源数据方面的利用,以此来达成数字化赋能的目标,这对中小企业的深度发展而言,意义非凡。

参考文献:

[1]周适.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趋势、问题与支持战略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227):163-175.

[2]郝迪慧.数字经济时代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研究[J].国际公关,202210):77-79.

[3]王敏.数字经济下陕西中小企业转型发展路径研究[J].全国流通经济,202132):142-144.

[4]葛婉玲.双循环背景下义乌中小企业发展路径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7):32-34.

[5]王秋实.完善平台治理,推动中小企业数字经济时代高质量发展[J].中国电信业,202012):38-41.

[6]周烨.共促数字经济协同创新 助力世界经济复苏发展——2020中小企业数字经济全球论坛在京成功举办[J].中国科技产业,20208):22-23.

作者简介:王强,西北大学现代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西北大学现代学院助教 王强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基本特征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摘要:基于当前企业数字化进程的现状特征分析,概括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驱动因素,从而引领企业把握政策动向,制定科学管理方案,以期为广大中小型企业或者转型受挫企业提供经验。

关键词:数字化,企业转型,华新水泥,驱动因素

0 引言

当前世界经济数字化转型加速,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背景下,相关研究成果表明,数字化程度每提高10%,人均GDP增长0.5%0.62%2022112日国务院印发了《“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当中重点指出要打造数字经济发展新优势。因此,要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机遇。一方面,传统产业结合数字化手段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数字资产和数字能力本身也处于工业化进程中,在经济转型过程中扮演着数字助手和技术提供者的角色,成为可见的数字价值,为社会经济带来巨大活力。

本次研究调查将主要分析较为典型的制造业企业,将其近十年来的发展作为整个市场数字化的一个缩影。通过前期一系列的数据调查,分析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演进过程及其具体特征,并提炼其驱动因素,助力企业成功转型。

1 文献回顾

1.1 数字化的解读

数字化的概念分为狭义数字化和广义数字化。狭义的数字化主要利用数字技术,是对具体业务、场景的数字化改造,关注技术本身的降本增效作用。广义的数字化,则是对企业、政府等各类组织的业务模式、运营方式,进行系统化、整体性变革,更关注数字技术对整个体系的赋能和重塑。与传统的信息化条块化服务方式不同,数字化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基础上诞生和发展,它是对业务和商业模式的系统性变革、重塑,打通了企业信息孤岛,释放数据价值,实现了企业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变革。

1.2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新机遇

大数据可以促进传统企业进行转型,能够使企业获得更高的价值,提升运营能力、决策能力和洞察能力。如果企业继续使用传统的企业运营方式,容易消耗巨大生产成本,从而使企业出现发展滞后等情况。

在科技发达的时代下,大数据挖掘能够利用数据之间的关联性,量化分析并进行适当预测,借此对企业未来发展进行判断。因此企业当前必须抓住数字化转型机遇,紧跟时代,以提高综合竞争力。

2 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特征分析

2.1 调查方法描述

采用网络调查法,收集近年来正处于数字化转型期或已基本完成数字化转型的各大企业,选取排名前50家代表性企业,对所属行业进行分类,并利用国泰安CSMAR财经系列研究数据库,调查数字化转型期间该50家企业的盈利能力变化情况,经过在Pow-er-BI进行数据可视化分析。具体见图1

2.2 行业分布特征

财富杂志将世界500强分为57个行业,从人类八大基本需求和八大基本资源出发,将它们归纳入16个产业,4个产业群——社会、民生、科技、资源,其中信息、能源、材料是人类文明的三大支柱。

抽取的数字化转型企业中,电气机械制造业,汽车制造业,计算机、通信位居前三。其中电气行业是祖国提出数字化转型战略的重点,煤电的清洁高效利用、核电和新能源发展都在积极推进,随着冶金、建材等传统重工业的消减,电工行业面临必须转型的局面,能源局提出耦合燃烧技术,通过在电厂增加一套针对垃圾、污泥等燃料的燃烧系统,实现燃烧过程无污染。与之相比,汽车行业变化很快,尤其新能源汽车迅速普及后,该领域的成功转型占我国制造业比重较大,而计算机、通信等领域本身与信息化、数字化联系密切,具有先天优势,更易转型成功[1-3]

2.3 数字化转型典型企业

2.3.1 以华新水泥为例的转型成功企业

由图2可知,华新水泥近十年的营业毛利率(以下简称GPM)总体呈上升趋势,20122017年上下浮动,2019年达到波峰,近两年有所回落。

20122016年,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房地产调控趋严等因素影响,房地产开发投资大幅下降,我国水泥产量首次出现负增长,华新水泥营业收入主要来自于水泥的销售收入需求不足,GPM随之下降。但2016年起,华新水泥贯彻“传统工业+数字化创新”战略,致力于工业智能、商业智能和智能管理平台的自主研发,企业GPM也随之上升。20199月,该企业将SAPCRM、生产发货等核心系统迁移到华为云上,大幅提升了它与子公司、各业务系统之间的协同效率。近两年尽管受疫情影响,但华新水泥通过在线检测设备、自主研发TESTIS&EMS)数据库及质控平台等技术,实现了质量的闭环管控,软件开发质量和速度都已达到业界优秀水平,有效减缓了疫情带来的影响,堪为数字化转型成功企业的典范[4-7]

2.3.2 以科达制造、长安汽车等向数字化开始摸索的企业

2显示科达制造、长安汽车近十年出现GPM增长乏力现象,其中科达制造在近年的上升趋势相对显著。科达制造、长安汽车均是我国老牌制造业企业,在数字化转型期间,它们的产品规格大且需定制,设计、采购、生产周期长,不能规模化批量化生产。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挤压,长安汽车作为传统燃油汽车制造企业遭受严重竞争,总产量不断下滑,产能过剩,在此情况下,汽车厂商之间仍围绕市场份额互相争夺,降价等行为更拉低毛利率。

面临以上难题,科达制造加大了营销和研发投入,并对5G技术展开探索,成功上线SAPS/4HANA项目(即ERP升级项目),贯穿销售、生产、采购、项目、财务等各方面业务,标志着它在数字化下将开始腾飞。长安汽车则强化与华为、宁德时代、京东方等科技公司的合作以探索数字化转型道路,最终在2020年实现扭亏为盈。以上企业均是在后疫情时代刚刚开始数字化转型的企业,正在不断摸索中进行。

2.3.3 以中天科技等数字化转型受挫的企业

中天科技以光纤通信起家,自从我国4G建设接近尾声,光纤市场需求持续下降,且企业过多,加剧了同质化,尽管近年来5G开始应用,但是新产品因缺少高端产业链的关键环节而难以研发,大多企业的盈利能力不断下降。中天科技业务一直往出海数字化发展,但2021年它的专网通信业务遇到重大风险,客户与供应商纷纷卷入“专网通信案”,遭受严重损失,当前转型面临困难重重。以上企业转型并不彻底而受挫,本文通过分析该企业转型的驱动因素,以期更加完善数字化转型理论。

3 企业数字化驱动因素分析

伴随数字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进行转型,已经成为企业发展方向的必然趋势,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总结出了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驱动因素,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企业外部宏观驱动、企业外部微观驱动与企业内部驱动。

3.1 企业外部宏观驱动因素分析

针对企业所处技术背景分析,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更快地下载、传输与处理海量数据是社会快节奏生活发展的基本需要。面对日益发达的信息科技,5G的诞生和发展能够满足广大用户对通信、医疗、环境监测、智能家居等生活服务的需求,成为了数字化转型技术中的重要力量。在技术发展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也不断驱使企业进行转型以适应5G时代的信息变革,科达制造等老牌制造业企业已经探索利用5G技术调整业务流程,随着4G发展进入尾声,众多占据光纤市场的企业同样转向5G的数字化产品研发,在市场环境的影响下,推动了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

3.2 企业外部微观驱动因素分析

企业外部环境是由政府、竞争对手等相互作用形成的复杂系统。由于内部资源的稀缺性和市场的有限性,市场上形成了企业竞争压力,表现为产能过剩、厂商之间争夺市场份额等行为。竞争压力使得领头企业期望利用数字信息技术及数字组织流程变革等方式抢占市场,根据动态竞争理论,竞争的本质是动态的,企业所采取的一系列竞争活动会引起竞争对手的行为响应,只有企业不断地根据竞争变化采取行动和回应才能获得持续性的竞争优势,因此,在产业竞争的压力下,率先实施数字化转型的企业会将促使未实施的企业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并最终推动整个产业的数字化转型。

3.3 企业内部驱动因素分析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内部驱动因素包括提高生产效率、满足客户需求、改善供应链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四个方面。以科达制造为例,作为传统离散型重型装备制造行业的代表,面临自动化水平低、无法进行流水线作业等问题,而数字化转型成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点。通过数字化,企业可以实现生产流程的自动化和优化,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和错误率;更好地了解客户需求,为其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增强客户满意度,提高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实现供应链的透明化和协同化,优化供应链管理,降低库存、运营成本;实现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应用,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决策质量。

4 结论与启示

4.1 企业驱动因素总结

制造行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驱动因素具体表现为企业外部宏观驱动、企业外部微观驱动、企业内部驱动三个方面。它们协同作用,驱动企业向数字化进程进军,更好地满足居民生活需求与数字经济发展趋势。

4.2 大企业携手中小企业

当前,5G、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正在加速与实体经济融合。在推动数字化发展中,中小型企业绝不能被落下,面对中小企业千企千面、行业覆盖广、数字化需求差异大等特点,更需要被大企业带动,以“大企业建平台、中小企业用平台”的思路,协同开展数字化转型,探索共生共享、互补互利的合作模式。

4.3 加强数字化专业人才培养

面临数字化转型时代,高校应加强人才的培养,着重培养能够适应数字化进程的专业人才,在专业学科中,开设需要运用大数据,操纵软件实现课程目标的专业科目,提高学生专业技能。

5 结语

企业数字化转型是由当代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巨大进步所带来的一场深刻变革。在这场变革中,任何企业都不可能置身事外,特别是对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传统中小企业来说。只有加速推进数字化转型,主动适应这种变化,勇于拥抱这种变革,才能赢得先机,赢得行业优势,加速建设数字中国。

参考文献

[1]陈贇,张春玲.促进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快速发展[J].通信企业管理,202012):6-11.

[2]许一平.企业数字化背景下“财务成本管理”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教师,202228):96-98.

[3]杨飞虎,张玉雯,吕佳璇.数字经济对中国“稳就业”目标的冲击及纾困举措[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215):78-85.

[4]陆燕荪.新时代下中国电气工业发展的思考和建议:第14届中国电气工业发展高峰论坛发言整理[J].电气时代,2018,(7):36-37.

[5]关健鑫.华新水泥600801百年辉煌继续前行[J].中国建材,20174):86-91.

[6]方敏.美的集团:10120亿,成就全面数字化[J].冶金管理,20222):37-40.

[7]陈邑早,于洪鉴.数字中国建设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效应、机理与驱动因素[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22335):47-56.

作者简介:任可妍(2003—),女,北京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蒋静怡(2003—),女,北京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为质量管理工程;祖丽皮努尔·麦麦提力(2003—),女,新疆伊宁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为智能会计。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任可妍 蒋静怡 祖丽皮努尔·麦麦提力

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工作现状与趋势

关键词:合规管理,中央企业,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办法,实质合规,内部控制

自国务院国资委提出加强合规管理工作以来,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合规组织领导体系、制度体系、运行机制和保障措施等方面成效显著,但也存在一些制约合规管理工作深入推进的现实问题。因此,对当前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工作情况进行全面梳理,系统性地回答其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合理预判后续发展走向成为迫切课题。

一、中央企业合规管理的发展阶段

2014年年底,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法治工作会议,正式在中央企业新的五年规划中提出推进合规管理工作,时至今日历时九年整,中央企业合规管理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探索期(20142018年)

国务院国资委于2014年明确指出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合规经营的重要性,要求中央企业采取相关举措探索开展合规管理,并组织有关企业多次赴国际大公司深入学习交流。随后,一系列文件和举措被推出,用于布局央企合规管理工作:201412月,印发《关于推动落实中央企业法治工作新五年规划有关事项的通知》,指出中央企业要着力加强合规管理体系建设,以文件形式明确了合规管理相关工作要求;201512月,印发《关于全面推进法治央企建设的意见》,确定了“法治央企”建设的目标是治理完善、经营合规、管理规范、守法诚信,将合规管理明确为“十三五”期间央企法治建设的重点任务;20164月,印发《关于在部分央企开展合规管理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将中国石油、中国移动、东方电气、招商局、中国中铁五家中央企业列为试点单位,正式启动合规管理体系建设试点工作,以期形成可复制的经验。五家单位结合自身实际,开展合规管理探索和实践,为后续全面推进积累了有益经验。

第二阶段:推广期(20182021年)

201811月,国务院国资委出台《中央企业合规管理指引(试行)》,对中央企业开展合规管理的目标、原则、职责、重点、运行、保障等进行全面规定,合规管理在中央企业全面展开;此后针对反垄断、反商业贿赂、出口管制等高风险领域,组织印发十一项指引(指南),将央企合规管理推向深入;202110月,国务院国资委印发《进一步深化法治央企建设的意见》,将健全合规管理体系作为“法治央企”建设“健全法治工作五大体系”重点内容之一,并明确到2025年中央企业基本建立全面覆盖、有效运行的合规管理体系。三年间,各中央企业结合实际积极推进合规管理体系建设,为深化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第三阶段:提高完善期(2021年年底开始)

国务院国资委于202112月召开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强化年”工作部署会,将合规管理提升到公司战略层面,并提出合规管理新要求、新举措,标志着中央企业合规管理进入新阶段;接着于20222月召开中央企业“合规强化年”专题推进会,要求中央企业开展“五个一”专项工作,全面推进合规管理机制落实落地;20228月发布《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办法》,以部门规章形式将中央企业合规管理新定位、新思路、新措施进行固化,成为未来中央企业合规管理的纲领性文件;20229月,召开中央企业合规管理专题推进会,提出合规管理的五个关键、五个到位——将首席合规官作为关键人物,全面参与重大决策,确保管理职责到位;把合规审查作为关键环节,加快健全工作机制,确保流程管控到位;聚焦关键领域,扎实做好“三张清单”,确保风险防范到位;将风险排查作为关键举措,坚持查改并举,确保问题整改到位;把强化子企业合规作为关键任务,通过信息化手段加强动态监测,确保要求落实到位。在强有力的推动下,各中央企业进一步深化合规管理体系建设,完善工作机制,提升工作实效。

二、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工作现状调研分析

为全面掌握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工作进展情况、采取的创新做法以及取得的成效,为课题研究提供有效的基础信息,相关课题组依据《合规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办法》《企业境外经营合规管理指引》等规定,围绕企业基本情况、企业合规管理体系、企业合规人员、合规管理运行、合规文化、合规管理信息系统、重点领域合规工作等八个方面设计了八十三个问题,以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开展调研。通过综合分析,认为中央企业合规管理运行状况呈现如下特点。

一是合规管理体系建设成效显著,但进展不平衡。各中央企业在合规管理领域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正在向深化建设迈进,主要表现在合规管理体系建设向细分专业领域深化,运行机制不断得到矫正和健全完善,与其他管理体系的协同得到持续强化等。大部分中央企业合规管理的主要任务已不再是开展基础体系搭建工作,而是将重心转向检验评估体系有效性,并根据自身特点落实、优化完善合规管理运行机制,更加重视强化重点业务领域、关键管控环节的法律合规风险防控。同时,也有个别企业合规管理体系建设推进力度和深度不够,合规管理各项运行机制在落地生效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二是合规管理基本制度建设情况良好,但“三张清单”编制比例有待提升。所有中央企业均制定发布了合规管理基本制度,已出台《境外合规管理办法》等重点业务领域专项合规制度或细则的中央企业比例较高。但对于国务院国资委要求建立的“三张清单(合规风险识别清单、合规流程管控清单、合规岗位职责清单)”,完成比例偏低且编制质量有较大提升空间。

三是合规管理与法律事务、全面风险、内部控制等管理体系的关系需要进一步捋顺。目前看有的中央企业将合规管理与法律事务、内部控制和全面风险管理职能整合到一个部门,一体推进;有的单位将合规管理与法律事务职能整合、内部控制与全面风险职能整合;也有的结合实际形成其他管理体系整合模式。但受限于四项管理体系在产生背景、推进程度和进展情况方面存在差异,很多中央企业在职责分工、业务边界、人员配备以及工作机制上还需进一步捋顺。

四是专业人才储备不足是限制合规管理深入推进的一大难点。调研中多数中央企业认为,合规管理体系建设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中,较为突出的是合适的首席合规官人选紧缺,高素质的合规管理专业人员储备不足、配备率不高,且现有人员业务水平和经验积累不足。

五是集团总部合规管理成熟度相对较高,但存在层层衰减现象。相比中央企业所属子分公司而言,集团总部合规管理推进的程度更深,普遍建立了比较科学的合规管理领导体系和工作组织体系,构建了较为完备的合规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但二级子分公司合规管理体系建设的完备程度和推进深度较总部有所滞后,基层企业的合规管理工作更显不足,需要进一步强化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在各层级企业的贯通性,打通“最后一公里”。

六是合规管理体系有效性评价工作有待加强。从调研情况来看,大部分中央企业以不同形式开展了合规管理体系有效性评价,但很多借鉴了国务院国资委指标体系,缺乏结合企业实际进行“本土化”设计,评价的针对性不足,且评价工作的组织方式和实施路径有待完善;另外,针对重点领域合规管理情况开展专项评价的比例偏低,且很多重点领域覆盖面不够广。

七是合规管理信息化数字化水平亟需加强。从参与调研的中央企业看,已经建成合规管理信息系统的占比不足30%,很多尚处于探索和初建阶段,有的仅将合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纳入工作计划。即使从已建成合规信息系统的单位看,真正实现合规风险动态监测与综合分析、进行自动预警与主动截停功能的较少。整体而言,合规管理信息化还未能做到全覆盖,数字化和智慧化水平更是亟须加强。

三、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发展趋势与特点预判:从形式合规走向实质合规

2021年以来,国务院国资委下发系列规范性文件、推进落实系列工作部署,为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工作明确新定位,提出新思路,制定新举措。与此同时,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业与信息化部等相关部门也相继采取有效措施,持续加大对企业合规管理的推进力度,推进企业合规管理进入新阶段。

在合规管理起步阶段,合规管理体系建设的基本目标是设立机构、组建队伍、完备制度等等,如设立合规委员会、明确合规牵头部门、制定合规基本制度,从形式上满足合规管理体系的基本要素。在新阶段,合规管理不仅要具备上述形式要件,更要具备实质性要件,即要通过体系优化、机制落地运行,真正有效防控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合规风险。也就是说,随着合规管理体系建设不断深入,穿透形式合规,实现实质合规,将成为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工作将呈现以下九方面特点。

第一,从公司战略高度推进合规管理体系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守法经营是任何企业都必须遵守的一个大原则,也是长远发展之道,一定要规范投资经营行为,在合法合规中提高竞争能力。国务院国资委也将合规管理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央企业作为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力量,必须把强化合规管理放到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高度来认识,放到落实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全局来部署,放到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层面来推动。中央企业不应将合规管理仅仅定位成公司战略、生产经营的支持性工作,而应作为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对合规管理机构队伍设置、运行机制架构、保障措施落地等进行优化调整,真正实现合规管理与生产经营同部署、同推进。

第二,不断夯实企业依法合规制度根基。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企业生产经营各管理领域、各业务条线、各工作流程都要纳入以公司章程为纲的内部规章制度体系,实现“所有职责制度化”,科学规范的制度体系是企业高效运转的基础和载体。从合规管理角度,规章制度是牛鼻子,只有规章制度条款本身符合法律法规和外部监管要求,才能实现纲举目张,保证企业与员工行为依法合规。企业要从两个方面夯实依法合规经营制度基础:一是制定内部规章制度时,全面梳理外部法律法规、监管要求对制度所涉业务的规范性要求,特别是禁止性、强制性规定,通过制度条款转化为企业要求;二是制度立改废时要强化对规章制度本身的合法审核与合规性审查,确保规章制度条款契合法律法规、监管政策的要求,筑牢依法合规制度根基。

第三,“管业务必须管合规”成为普遍共识。目前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工作体系通常是按照各业务部门承担本业务领域事项合规主体责任,法律合规部门牵头推进合规管理体系建设,审计、巡视等相关部门强化合规监督与问责的逻辑来架构“三道防线”。在合规管理体系建设初期,往往合规管理牵头部门在设立合规机构,充实合规人员,制定合规行为准则与基本制度、通用指引等基础性工作方面发挥一定作用。随着合规管理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只有实现业规融合才能真正发挥合规管理实效,业务部门和职能管理部门作为“第一道防线”必须迎头而上承担更大责任。实务中,必须要对“第一道防线”的职责功能做更加准确的定位,让其按照“管业务必须管合规”要求,对本业务领域专项合规工作承担主体责任,把合规作为开展业务的首要前提,配齐配强兼职合规管理员或合规联络员,从本专业法律法规、标准规则、监管规定及内部规章制度等角度,加强对本业务领域决策事项、经济合同、业务活动的专项合规审查,推动合规要求进岗位、进流程,防控业务违规风险。

第四,构建“大监督”体系,守牢风险底线。受历史和现实因素影响,目前中央企业存在合规管理体系与法务管理体系、内部控制体系、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并行的局面。作为以风险管控为导向的管理机制,四大体系在管理架构、工作内容方面存在差异,但在管理目标、管控机制和工作手段等方面又存在明显交叉和重叠,如四大体系各自独立运行,不仅增加人力、物力成本,还降低工作效率。从企业整体运行高度看,需要推进合规管理体系与其他管理体系、合规牵头部门与其他监督部门有机衔接,实现法律、合规、风险、内控高效协同,合规部门与纪检监察、巡视、审计等部门协调联动,形成“大监督”格局。

第五,合规管理贯通集团总部―子分公司―基层企业。中央企业因经营规模大、业务范围广、产业链复杂,集团型央企在推进合规管理工作中的一大难点,是如何推进所属各级企业特别是基层企业抓实抓深合规体系建设,打通最后一公里20229月,在中央企业合规管理推进会上,国务院国资委明确指出:企业直接面对市场,既是业务中心、利润中心,也是风险集聚中心,合规管理不到位极易引发风险。中央企业必须把强化子企业合规作为重中之重,着力抓好体系建设。在集团型央企合规建设中,要避免两个极端:一是总部“大包大揽”,将全系统合规管理工作集中到总部管理,下属企业单纯执行总部工作要求,导致合规管理缺乏针对性、差异性,从而影响实效性;二是总部当“甩手掌柜”,将合规管理体系建设仅仅局限于总部机关,对全集团的合规工作缺乏统一规划和方案,形不成自上而下协调运转的合规理念和机制。总部是枢纽,要牵头抓总,下属企业是主体,要抓好落地。实务中,集团总部应系统设计合规管理体系建设方案和规划,明确统一的合规价值观,搭建规范的管理框架和运行机制,形成有效的考核评价机制,推动所属企业结合实际,细化、优化自身合规工作体系、制度体系和运行体系,实现管理效能协同。

第六,推进ESG与合规管理协调互补。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生态环保理念深入人心,企业ESG管理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重点领域,也是衡量企业可持续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ESG管理重点关注环境因素、社会因素与治理因素,其中环境因素涉及企业环境责任和环境风险管理,包括能源消耗、水资源利用、污染物排放等内容;社会因素涉及企业社会责任和人力资源管理,包括员工福利与权益保护、供应链管理、社会公益等内容;治理因素涉及企业治理结构和企业价值观,包括公司治理架构、财务规范性、风险管控效果、反腐败反商业贿赂等内容。合规管理强调的则是企业和员工的生产经营管理行为必须符合法律法规、行业监管规则、国际准则等等,以确保企业的经营活动依法合规、符合社会道德和商业伦理准则。两者在管理理念、管理模式上存在较大差异,但又密切关联、相辅相成。目前看,在ESG关注的社会、环境、治理方面,各国均呈现法律法规数量持续增长、监管要求日益严格、信息披露强制程度提升态势。从这个角度而言,ESG聚焦的环境、社会、治理也是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合规管理的重点领域,而企业强化合规管理,可以有效管控在环境、社会和治理方面的法律合规风险,实现ESG可持续发展核心价值,两者协同互补、殊途同归。

第七,信息化数字化是提升合规管理效能的重要手段。合规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特别是当前国内外法律法规日益严密,合规监管政策趋于复杂,央企合规管理面临更多挑战,要想实现人人合规、事事合规、时时合规的目标,只有依托信息化智慧化手段,推动合规管理的数字化、智慧化升级成为必然趋势。目前,大部分中央企业的合规信息化、数字化水平还有待提高,在合规信息化数字化平台的建设过程中,要聚焦解决三个核心问题:一是任何业务信息系统的模块搭建、功能定位、流程设计等都与基础管理工作息息相关,高水平合规管理系统必须依靠高水平合规管理工作基础,因此构建合规管理体系要为合规信息系统奠定基础;二是合规信息系统不是独立王国,必须与业务流程相结合、与业务信息系统强关联,实现互联互通,真正将合规要求镶嵌到业务流程、关联到具体岗位,实现合规与业务一体化管理;三是利用大数据等技术,通过对合规数据的智能挖掘和智慧分析,及时发现合规风险和问题,加强对重点领域、关键节点的实时动态监测,实现合规风险即时预警、快速处置,对违规行为主动截停,形成发现、预警、控制和处理有机衔接的管理链条。

第八,考核评价机制成为合规体系落地见效的重点。合规管理工作的最终目标是落地见效,只有建立科学高效的考核评价机制,才能保障合规制度得到遵守、合规机制得到落实,真正实现闭环运行。一要建立合规管理评价机制。国务院国资委已经明确,自2023年开始,未来五年按照每年二十家的进度对所有中央企业进行合规管理有效性评价。开展合规有效性评价的关键是指标体系的科学设立。评价指标是合规工作的指挥棒,需要全面覆盖合规管理各项工作,并且与内控风险评价有机衔接,定期对合规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同时针对重点业务合规情况不定期开展专项评价,以评促改,努力补短板强弱项,保障合规工作成效。二要将合规管理体系建设情况、合规管理工作效能纳入集团总部对子分公司的经营业绩考核,实现合规与绩效硬关联,切实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强化工作实效。三要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将合规职责履行情况作为员工考核、干部任用、评优评先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第九,培育合规文化,提升合规管理张力。合规管理涉及企业管理方方面面,靠制度、流程、工具进行合规管理不可能解决全部问题,只有树立良好的合规理念,形成良好的合规氛围,引导员工自觉自愿履行合规义务,合规管理才能持续深入。一是将合规理念纳入企业价值观体系,企业主要负责人应带头“学合规”“践合规”,以上率下、以身作则、以点带面,树牢“人人合规、事事合规、时时合规”理念,形成“领导带头、全员参与”的合规文化体系;二是把依法合规、诚信守约、忠诚敬业等要求融入企业发展战略、生产运营管理和外部市场开拓,积极培育法治合规文化,以诚信树品牌,以合规固根本,依法合规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作者系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会计师、财政部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委员(2014.10-2023.10)。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冯来法

集团公司收购投资战略的优化路径研究

集团公司收购投资战略是指企业集团通过收购其他公司或资产来实现业务拓展、规模扩张和价值创造的一种投资策略。收购投资战略是企业集团投资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优化企业集团的业务结构、提高市场竞争力、实现长期稳定收益。基于此,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下应当充分重视这一问题,本文结合笔者实践工作研究,阐述了现阶段集团公司收购投资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就收购投资战略的优化路径展开探讨。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推进,集团公司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产业变革。为了适应新的发展形势,许多企业纷纷寻求通过收购投资来拓展业务领域、提高市场份额、获取核心技术等。然而,收购投资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如何优化收购投资战略,已成为集团公司关注的焦点。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面对市场竞争和产业变革,集团公司需不断调整和优化收购投资战略,以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

企业收购投资战略概述

收购投资是企业为确保自身持续发展而实施的重要战略之一,这一行为具有以下特征:

其一,企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投资战略,基于战略引领开展各项投资活动,其最终目标是为了获取更多经济效益,更好地整合资源,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其二,收购投资战略实施的关键在于通过收购其他企业或其部分股权,以实现企业扩张、提高市场竞争力、获取新的技术和资源等目的的一种投资战略,收购投资战略属于企业投资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具有重要作用。

其三,收购投资战略的制定和实施需要充分考虑市场环境、企业自身实力、目标企业的发展潜力等多种因素。企业在进行收购投资时,应明确收购目的、收购方式,并做好收购后的整合工作,以确保收购投资的成功,同时还需关注收购投资所涉及的法律、财务、税收等问题,确保收购投资的合规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现代企业所面临的竞争形势更加激烈,新时期下必须充分认识到收购投资战略的重要性,结合市场环境、政策环境以及企业自身发展需求,制定科学的收购投资战略,总的来说企业收购投资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具有以下两方面的意义:

一方面,收购优质资产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手段之一。通过收购,企业可以迅速获得具有较高盈利能力、良好成长潜力和核心竞争力的资产,提升企业的市场地位。此外,收购核心技术也是企业获取核心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核心技术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护城河,收购具有前沿技术的企业或研发团队,有助于企业占领行业制高点,增强创新能力。

另一方面,通过收购投资,可以跨行业、跨区域拓展业务领域,实现多元化发展。收购具有互补效应的企业,可以帮助企业实现产业链的整合,提高产业协同效应。此外,收购有助于企业进入新市场、新领域,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市场竞争力。

集团公司收购投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投资战略定位模糊

首先,收购目标不清晰。集团公司在进行收购投资时缺乏明确的目标,在众多收购标的中难以挑选出符合自身发展战略的优质资产,这可能导致收购不匹配的标的,从而无法实现预期的投资回报。

其次,收购策略不完善。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部分企业在制定收购策略时缺乏针对性和可行性,如此一来很容易让其在收购过程中陷入盲目扩张、多元化发展等困境,进而影响收购投资的成功率。

最后,资源配置不合理。例如在收购过程中对资源配置产生偏差,无法充分发挥收购所带来的优势,在收购后可能发现所需资源并未得到有效补充,或出现资源浪费的现象。

基于集团公司投资战略的层面来说,收购投资战略在实施过程中应当对外部市场环境有全面深入的了解,结合当前政策环境进行统筹规划,然而部分企业仅仅制定了基础的投资战略框架,没有结合内外部环境制定较为全面的收购投资方案。同时部分企业不具备收购经验,相关负责人自身投资管理能力有待提升,投后并未明确划分相关责任,导致整个收购投资流程产生混乱,在出现问题后不能够第一时间予以处理,让企业自身承担较大投资风险,这些问题都是由于投资战略定位模糊所导致的。

项目管理能力不足

集团公司在收购投资战略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是项目管理能力不足。如项目尽职调查工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投前针对风险的评估与防控在很大程度上停留于收购投资项目自身是否合法合规,针对外部环境如经济政策以及行业发展、实际收购时可能存在的整合风险与操作风险等并未充分考虑。尽职调查的主要目标是确保收购流程更加规范、完善,但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难以对后续收购工作发挥出指导作用。与此同时,评估人员只能够通过标的企业过去的经营管理数据以及财务会计信息等对其未来发展状况实施分析,历史数据只能够为收购投资活动带来一定程度的参考,无法对标的企业最终发展走向予以准确判断。

比如,某集团公司在进行收购投资的过程中,投前所收集的材料数据对标的企业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披露但并未引起充分重视,投前尽职调查所提供的报告内容并不全面,但该集团公司依旧按照原定收购方案实施,希望依靠收购后的各项整改措施来应对风险,但实际成效却不如预期,导致自身承担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投后管理有待加强

一方面,相关制度规定没有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在实施收购投资战略之前必然会制定各种规章制度,比如说投资管理方案、投后管理制度、评价管理体系以及外派董监事管理制度等。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部分集团公司在完成收购投资之后对相关制度并未严格执行,存在工作流于表面的问题,没有对已投资项目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也并未确定相对清晰的工作目标。如外派董监事通常会让集团领导以及关键岗位负责人担任,但这部分人员的日常事务较为繁重,履职报告常常是由下属负责撰写后由投资部门评价,导致不能够形成准确客观的董监事评价,难以真正发挥出相关规章制度的约束作用。

另一方面,工作人员自身专业能力存在问题。集团公司收购投资活动结束后还需要进一步开展好风险防控、资源整合以及对接工作等,对负责人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现阶段部分集团公司在人力资源配置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较为典型的便是投资管理事务、三会事务以及法律事务集中于一个部门,导致人员流动性加大,负责人的主要工作倾向于法务管理,投资管理人员身兼数职,不能够对投后管理工作有全面熟悉的了解。另外,还有部分集团公司在投前评估分析以及尽职调查等环节非常依赖第三方咨询机构,自身并不具备较强的独立分析能力,并未深刻认识到第三方咨询机构仅仅属于辅助性机构,若自身对市场发展状况以及行业整体变化不够了解,必然难以对收购投资项目可能带来的收益和存在的风险予以准确把控,进而影响到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

并购整合效果欠佳

首先,是人力资源整合效果欠佳。一是集团公司在结束收购投资之后可能存在部门职位设置不科学、组织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不利于后续工作效率提升,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二是容易出现人才流失现象,特别是部分重要岗位以及核心人才,若不能够制定符合其心理预期的制度规定,可能让这部分关键人才流失,进而对公司各项业务带来很大影响。三是部分员工专业能力和岗位需求不匹配的问题,由于人才配置不合理,不重视培训工作,造成部分员工难以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影响工作正常开展。

其次,是企业文化整合存在问题。企业文化涉及到诸多方面的内容,属于集团公司在过去的经营发展过程中逐步积淀形成的价值观念,在收购投资战略实施过程中,企业文化的整合可能会受到忽略。因为企业文化之间的差异,在收购完成之后必然会对之前员工的工作理念和思维模式产生较大程度的影响,若没有深入分析研究彼此的企业文化特征,很可能导致企业文化的不协调,让标的企业员工产生心理障碍,在短时间内不能够理解并接受新的企业文化,从而对自身工作带来影响。

集团公司收购投资战略的优化路径

科学制定投资战略

第一,科学开展收购投资战略规划,从思想认识上重视收购投资战略建设。部分集团公司的投资战略并未真正发挥其价值,投资项目活动的衔接性和协同性不足,在进行收购投资的过程中没有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来制定有针对性的战略规划,如此很容易让自身承受较大经济损失。在这样的情况下,集团公司应当结合中长期战略规划来制定收购投资方案,明确收购投资目标,避免出现不必要的资源损耗,进一步提升收购投资行为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第二,要力求投资战略的可持续性。集团公司在收购投资过程中不单单要全面调研了解标的公司的基本情况,还应根据自身未来经营发展的实际需求,站在全局的角度形成可持续的投资战略方案,不能仅仅关注单一项目的成功性,在实际执行中要始终遵循大的战略发展目标,防止盲目考虑短期利益而与中长期发展战略产生偏差。

除此之外,既定的收购投资战略还需要根据市场环境以及行业发展状况而进行灵活调整,收购投资战略在实施过程中也应当对具体的方式方法予以合理调控,结合集团公司后续各项业务的开展需求来对收购投资方案进行优化。

做好投前风险评估

正确选择标的公司是收购投资战略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一环。集团公司做出收购决策之前必须保证尽职调查工作的有效开展,全方位了解标的公司的实际经营发展情况、财务情况、业务水平等信息资料,还应当调查分析标的公司所在行业近年来的发展现状,避免盲目进行决策。与此同时,对于收购方来说,集团公司要充分考虑到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因素,基于资金实力、投资经验等各个角度出发,对自身并购整合能力以及投后管理水平有客观的评估,明确标的公司在完成收购投资后是否可以保持之前的竞争优势,防止因为盲目自信而对收购形势产生误判。

另外,部分集团公司会委托第三方咨询机构进行调研评估,此时应当选择拥有丰富经验且更加客观公正的专业评估团队,在此基础上集团公司自身也应当重视相关人才的培养工作,建立健全收购投资项目评估体系,确保第三方评估团队在开展工作时不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为集团公司带来更加准确、全面、客观的参考依据,充分发挥出评估工作的价值与作用。

在实践工作中应当重视的一个问题是,集团公司不能够仅仅将第三方机构提供的参考资料当成是唯一依据,应当设置独立的工作小组做好持续性的考察工作,能够从不同角度出发来收集了解标的公司的各类信息。比如能够通过银行或信贷平台查询征信,通过标的公司长期供应商以及大客户来获取其经营状况信息,判定其是否在业务、诚信等方面存在问题,进而以更加全面的视角分析标的公司的基本情况,为收购投资活动的有效推进带来更多参考。

建立健全管理体系

首先,要制定更加完善的收购投资方案。健全的收购投资方案是确保投资战略目标实现的基础,集团公司在开展好尽职调查与评估工作后,及时制定有针对性的收购方案,其中应当明确提出收购策略、执行内容、具体流程、各项工作直接负责人、收购环节中的隐藏风险以及解决对策等内容。同时收购投资方案不能一成不变,因为集团公司收购投资活动通常属于周期性较长的项目,要根据市场环境、标的公司经营发展状况以及自身实际情况来对收购方案予以灵活调整,要提前做好预案,如果出现紧急情况后可以第一时间对收购方案予以调控,确保收购投资活动的顺序开展。

其次,要建立健全投资决策机制。根据集团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对各项业务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深入研判,在贯彻落实股权投资决策制度的基础上,对涉及不同金额的投资活动采取针对性的审批,清楚规定投资权限范围,不断提升决策的科学化水平,进一步优化完善决策流程,为集团公司决策层以及相关主管部门带来更加准确的参考依据。

其三,应当完善投后评价制度。严格按照独立、规范、客观公正的基本要求,在收购投资项目结束之后及时做好评价,重点开展好过程性评价、收购投资实际效益评价、投后管理情况评价以及项目整体完成度评价等,综合各项指标得出总结性评价,明确了解集团公司在此次收购投资项目中反映出的问题并做好总结反思,为后续投资活动提供经验支持。

最后,要完善内控机制。集团公司要对收购投资活动全过程实施监督管控,一是要对参与人员履职情况实施监督,防止出现制度落实不到位等情况;二是需要对投资决策的合理性进行监督,避免因为盲目决策而导致集团公司利益受损。

融合发展实现协同

一方面,要重视人才储备工作。集团公司收购投资战略目标的实现应当依靠充足的人才支持,因此要结合具体需求合理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为收购投资活动的有序开展带来源源不断的人才补充。与此同时,为建立公司内部的投资管理工作小组,集团公司需要打通内部晋升渠道,从内部培养更多具有专业能力的人才,也可以面向社会招聘引入投资管理专业人才,充分满足公司收购投资活动对人才的需要,打造一支综合能力强、专业水平高的人才队伍,这样才能够在收购投资过程中有效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对收购投资方案进行优化和完善,确保战略发展目标顺利实现[7]

另一方面,在收购投资活动开展过程中,集团公司要促进自身和标的公司的充分整合,其中涉及到战略目标的整合、发展方向的整合、企业文化的整合等。比如说在业务活动开展方面,应当有效依托标的公司自身在行业中的发展优势,与之深入交流共享技术成果,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推进业务活动创新发展。对于人才培养方面,促进个人激励和团队激励的有机融合,基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角度着手,建立健全薪酬福利制度与人才激励机制,收购投资完成后还能够探索尝试股权激励方案等。

对于企业文化的整合来说,标的公司原有的企业文化、价值观可能和集团公司存在较大程度的差异,此时集团公司要予以充分重视,通过有效举措促进与标的公司企业文化的整合,依托于共同的愿景和价值观来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更好地激励并引导员工,不断提升公司内部凝聚力与向心力,让所有员工能够统一思想,共同前进。

结语

通过对收购投资战略的优化,集团公司能够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自身的快速发展。除了本文上述几点建议外,集团公司还应定期开展战略评估与调整,根据市场变化和企业发展情况,定期评估收购投资战略,及时进行调整。在此基础上加强政策研究,深入理解政策导向,确保企业战略与国家政策保持一致。总之,集团公司需不断优化收购投资战略,关注市场动态与政策导向,提升收购投资能力,以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吴红峰,施典伟,贲晓峰等.成品油销售企业股权投资项目法律风险研究——以中国石油集团合资项目实践为例[J].国际石油经济,20212908):52-63.

[2]侯成林,胡柳虹.关于国有企业收购民营企业资产定价的思考[J].企业科技与发展,202105):151-153.

[3]林红.基于提升竞争力的建筑企业投资并购研究[J].中国外资,202102):141-142.

[4]陈金荣.境内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收购A股上市公司控制权的现状、展望及建议[J].清华金融评论,202005):77-82.

[5]周银.国有企业不同并购重组方式的纳税筹划风险分析[J].纳税,20201411):36+38.

[6]林永青.新经济·新投资:特殊目的收购公司的优势[J].金融博览,202004):42-43.

[7]李莽原.浅谈风险投资对创业企业的影响及实证分析[J].商讯,2019(12):69-70.

ICCF(之禾卡纷)集团 徐晔

内部资料 未经许可 不可公开引用
Copyright © 1998-2024 DR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国研网